高职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2022-04-13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高职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生物统计学是畜牧兽医等农业专业的必修课程,相关理论比较深奥难懂,对数学知识的要求也较高,而高职高专的生源质量决定了其很难对该课程产生兴趣。如何针对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对该门课程进行针对性的改革,是提高农业类高职高专院校生物统计学教学质量,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现实需要。

高职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篇1:

高职院校《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 要:统计学作为一门工具类课程,在高职院校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从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教学方法多元化、改进教学内容体系、改革考试方式和内容四个方面,提出了高职院校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使之适应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上新台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统计学;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李源(1982-),男,安徽无为人,铜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数学、统计学。

统计学(statistics)(或《基础统计学》、《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和应用性学科,于2002年2月被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确立为经济类、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在现实生活中,企业中营销调研、财务分析与预测、生产控制,还是证券投资分析、风险管理与控制、金融衍生产品定价都离不开统计,同时统计还为国家和各级政府制订计划、政策和进行宏观调控提供信息和依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统计知识在各行各业应用中越来越普遍。2011年,教育部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部分高校的《统计学》课程教学在内容和模式上都在进行改革探索。力求减少经典、增加现代,在有限的学时内,使学生掌握的统计知识与技能与时代的发展同步。如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北师大、安徽大学等许多高校先后均进行了《统计学》教学体系改革,经过实践检验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但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性质、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不同,教学模式也不应相同,尤其对于地方高职院校统计学教学体系的改革还未有成熟经验可供借鉴,所以,为了紧跟时代步伐和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围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健全具有高职特色的《统计学》课程教学体系是目前高职院校统计学教师急需开展的一项课题。

一、高职院校《统计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重确定、轻反思,重占有、轻创新

我国高职院校《统计学》教材种类繁多,如:铜陵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类专业采用大连理工出版社的《统计学原理》、芜湖职业技术学院采用的是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的《基础统计学》、池州职业技术学院选用的是东北财经出版社的《统计学原理》。但这些教材内容基本相近,其主要特点为“重确定、轻反思,重占有、轻创新”。实训教学过分依附于理论课程的教学体系,使得实训教学中,学生只是按标准的程序验证原理和定律,教师和教材对所需的统计软件、操作步骤、观察内容、乃至实训结果等均已详细说明,且仅局限于本课程内容的实训,而与其他课程(如金融学、经济学、营销学、会计学等)的横向联系较少,教材中实训内容陈旧落后,不能体现现代科技发展水平。这样的实训,很难达到培养动手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创新意识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这样的教材在编写时未能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实际情况,严重偏离了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二)重理论、轻素能,重知识、轻方法

笔者调研部分高职院校发现,很多统计学教师在讲授该课程时,采用“粉笔+课本+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利用现代教学媒体能力较差,只注重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而不涉及统计学的应用背景和具体应用,结果使得学生对统计学知识学习效果事倍功半。在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是文理兼招,且文科生居多,而文科学生对统计学存在本能式排斥,另一方面,“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学仍普遍存在于各高职院校中,薄弱的数学基础、深奥的数理理论、繁琐的公式推导,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低迷,缺乏学习主动性。这种传统的《统计学》课程教学模式只注重知识传授和灌输,不重视获得知识的方法,这样培养出来的大多数学生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使得学习变成了仅仅是对课程理论的简单验证,缺乏对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学习内容上以传授间接经验为主,学生也通过实训获取直接经验,但其目的是为了验证或加深对间接经验的理解,注重使学生接受书本传递下来的确定的知识,而不大注意培养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怀疑、反思、批判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重教师、轻学生,重应试、轻应用

传统的《统计学》实训教学中是单向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演示,学生模仿。学生参与程度较弱,其结果往往表现为学生“被实训”。实训考核方式单一,往往采用统一化尺度去考核学生,因而使学生失去了合理的有效地发挥个人潜能的机会,同时也失去了对学习的好奇心、新奇感和自发学习的动力。这种不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就不能培养出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有别于他人的独特个体。

(四)重形式、轻效果,重双证、轻双师

培养一线需要的应用性和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特点,然各学院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省内高职院校均缺乏统计学实训室,加上统计学“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很低,部分教师高职院校中人员虽为“双师”型,但他们却长期缺乏企业行业单位的实岗挂职或业务培训,已从“双师”退化为“双证”,所具备的实践实训知识落后老化,严重与实岗要求脱节。实践教学资源数量、质量的短缺和低下,使得高职统计学教学质量逐步下滑。

二、高职院校《统计学》课程改革

(一)教材内容改革

高职院校的统计学教材编写应以培养学生统计素质和应用能力为基础,对于一些理论化、复杂化的数学推导和与高等数学中概率论和数量统计中的部分重复内容可以删除,应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增加对统计分析结果解释和剖析反馈信息的内容,增加统计学在金融学、会计学、投资学等应用学科的具体案例研究,增加Excel、SPSS等软件的教学内容。课后习题应多以学生动手解决实际案例为主,理论证明为辅。

(二)教学内容改革

教学内容要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联系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讲授,教给学生应用统计的思路和步骤,帮助他们加强获取—处理—分析—应用信息的能力。如对会计专业学生可以教授学生使用几何平均数计算公司投资的年均收益率;运用变异指标估算公司投资组合的风险性;利用指数分析法把握价格、销售量之间的内在联系;选用抽样推断、回归分析等控制产品质量等。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撰写调查报告、设计问卷调查,课后布置相应的实践作业,培养其独立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学习主动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手段改革

在统计学实际教学中,首先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板书教学,改用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利用PowerPoint将理论教学内容制作成丰富多彩的幻灯片,既可以节约板书时间增加教学信息量,又达到了图文并茂的视觉效果。其次,要加强实践教学,通过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实训教学中所构建的“上课、上班、上网”三结合的实岗实训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真实的实训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于实践的机会,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实现对传统教学的学习方式转变、职业情景构建和实训者中心地位的转变。并辅以教授学生日常统计软件的使用,如:Excel、SPSS等软件。培养他们利用计算机搜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让学生学会使用这些软件去设计统计调查方案、数据分析整理、数据库建立与管理。通过加强统计软件课程的学习,不但能在课堂上处理大规模的实际数据,还能辅助教学,方便、快捷地处理统计图形、图表,使教学过程变得直观、形象。这更加有助于学生对各种统计理论和方法准确、全面地理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形势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要。

(四)考试方式和内容改革

基于高职高专学生的人才培养的模式,改革后的统计考核应由理论知识考核和综合应用考核组成。在理论知识部分,建议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命题教师应提高综合分析、案例分析题的比重,着重考察学生对基本统计知识和基本运算的理解与掌握;等方式与考试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评定。从而引导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对统计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应用考核方面应包括课堂分组讨论(考察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能力和研究能力)、撰写小论文(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项目训练考评(考察学生对软件的使用能力和统计学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考核方式的改革,使得由于改革后的考核方式不再是单纯地考核学生的记忆能力,使“高分低能”成为过去。而且,由于学生成绩的测评是根据学生的卷面考试成绩、学习过程中提交的实践报告、上机操作和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等的综合评定,可以引导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技能训练与动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三、结语

高职院校统计学的教学要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思路,应用多元化的教学、考核方法,努力培养高职学生的统计思维,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徐洋.高职院校统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8,(04).

[2] 尹瑞凤、杨发岭.从统计学的发展谈统计教育的改革[J].统计教育,2005,(69).

[3] 吕敏芝、林树茂、何兰花等.生物统计学教学改革实践体会[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04):223-225.

[4] 唐玉芬.统计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04):39.

[5] 孙耀中.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01):60-67.

作者:李源

高职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篇2:

高职高专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生物统计学是畜牧兽医等农业专业的必修课程,相关理论比较深奥难懂,对数学知识的要求也较高,而高职高专的生源质量决定了其很难对该课程产生兴趣。如何针对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对该门课程进行针对性的改革,是提高农业类高职高专院校生物统计学教学质量,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现实需要。本文结合自身实际体会,就农业类高职高专院校的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作简要探讨。

关键词: 生物统计;教学改革;农业类高职高专院校

中国分类号:H191

生物统计学是畜牧兽医等农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其理论比较深奥难懂,对数学知识的要求也较高,而高职高专的生源质量决定了学生对其很难产生兴趣。为满足现代农业对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进行教学改革成为目前农业高职高专生物统计学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 农业类高职高专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分析

1.改革教学模式

生物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学科,由传统的“理论(70%)+实训(30%)”教学模式向理实一体化教学转变,可大幅增加学生上机实践的时间,强化训练相关统计分析软件的操作。理论联系实际案例分析的教学流程,让教学更加直观生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相关案例从学生历年的毕业论文中选取,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的目的性和方向性,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另一方面,理实一体化教学可以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减少教学时间,可以由现在的45学时压缩至30-40学时,减轻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业负担。

2.革新教学内容

生物统计学内容繁杂,原理和公式都很多,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难以系统地掌握。农业类高职高专学生生源质量普遍不高,所以如果不对相关内容进行针对性的精简和弱化,学生会陷入本末倒置,对于这些原理和公式的应用不能充分掌握和了解,进而限制学生在学习实践和今后的工作和科研中不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改革,精简原理,弱化公式,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突出相关统计分析软件的操作实践,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既能学习到足够的理论知识,又能掌握相应的实践能力。

3.改变教学重点

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相关的统计原理和公式作为讲解的重点,不仅学生在吸收和理解上会存在障碍,同时从实用价值来说同样也无太多必要性。因此,改变过去教学中只注重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推导,转变为着重讲解统计方法适用的条件,统计结果的判断和选择,具体实践案例的分析和阐述,加强学生的上机实践操作,加强数据分析的专业解释和剖析。例如在卡方检验中注重讲解卡方公式和矫正公式各自适用的条件,在df=1的独立性检验案例中,比较Pearson卡方和连续性矫正的卡方值的差异,根据原理分析选择矫正卡方值的原因,突出专业知识对统计结果判断和选择的指导作用。

二、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的革新和教学目标的实现都必须建立在与之配套的教学方法构建上。科学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得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

1.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生物统计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前提是在机房进行教学活动,相应的软硬件必需满足教学的需求。视频监控软件iVMS可以帮助教师实时掌握学生的动态,使学生专心参与教学活动。局域网授课软件Topdomain可以将课件和操作演示直接呈现在每一位学生的电脑屏幕上,吸引学生专注教学内容;另外授课软件可以将数据文件直接分发给每一位学生,节约了输入数据的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另外,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往届学生的就业状况以及本校的专业特色来开发校本教材,编写一本适合本校特色的生物统计学教材,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与实践接轨。“飞鼠”鼠标的使用让教师可以脱离讲台,融入到学生中来,让“教与学”转变为“一起学”,加强师生互动,及时获得教学信息反馈。

2. 采用实践考核方法

考核方法要和教学模式相适应,改变以往的开卷笔试考核方法,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采用实践考核,全面考查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真实反映学生应用能力的水平。以2-3人的小组为单位,制作课程教学PPT或统计分析软件教学视频,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联系相关专业合作企业提供生产实践中的实际数据,提供数据分析等技术服务,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其他专业教师合作,设计相应的试验方案、分析处理试验结果,带领综合评分较高的小组为其他专业的学生举办讲座,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3.培养兴趣,鼓励自学

生物统计涉及的分析方法眾多,相应的统计软件功能也很强大,在课堂教学中无法全部系统的学习。因此,生物统计课程教学的终极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引导学生自我学习,从而实现自主学习的目标。

三、结语

农业类高职高专的生物统计学课程改革,是一个教学与实际不断融合的过程,对教师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的更新教学内容,及时与学生交流沟通获得反馈信息,促进教学相长,适时调整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以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李昆太,程新.生物统计学教学改革初探[J].大学教育,2013(14):93-94.

[2] 马相如,冯亮,顾延生.信息时代高等院校生物统计学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2):158-159.

[3] 徐向华,刘翠英,李仁英等.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3(12): 5618-5619,5621.

[4] 袁文业,彭惠茹,张洪亮等.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生物统计学”教学改革及实践效果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1(04):478-482.

[5] 张以忠,邓琳琼.高校《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04):86-88.

[6] 杜瑞卿,杨建伟.生物统计学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1(02):26,28.

[7] 王江.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生物统计学教学改革——构建第二课堂教学体系[J].中国校外教育,2010(10):79.

[8]王永立,乔琳,樊淑华.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尝试[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1(05):82-84.

[9]梅花.高校生物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尝试[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3(02):218.

作者:章敬旗

高职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篇3:

“问题+实践+目标”三导向教学改革的应用

【摘 要】文章阐述了“问题+实践+目标”三导向教学模式的内涵及三者的关系,并将三导向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改革,为提高教学改革效果,需要从修订教学大纲、完善课程内容、创新课堂教学、强化专业实践、改革考评模式等环节采取措施。

【关键词】“问题+实践+目标”;教学改革;市场调查与预测

一直以来,教学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改革的成败与否,事关学生、学校及社会三者利益,将影响学校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矛盾。因此,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成为各界人士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为社会输送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技术水平相适应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或应用型人才,缓解劳动力市场供需脱节的矛盾。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应紧紧围绕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这个总体目标,以问题导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坚持“实践为主,理论够用”的原则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和课堂教学创新。而“问题+实践+目标”三导向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开创了人才培养的新理念。

1 “问题+实践+目标”三导向的内涵

“问题+实践+目标”三导向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单方面导向的教学模式,也不是三者简单的结合的教学模式,而是根据不同阶段和目的,将问题导向、实践导向和目标导向有机地结合,形成目标—问题—实践—目标闭环式的现代教学方式方法,实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基本内涵如下。

问题导向具有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通过精心创设问题来设计课堂教学任务。问题的设计需要以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前提,以课程内容和教学任务为基础,将预设问题在教学中演变为生成性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帮助学生厘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导向让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技能得到全面发展。实践教学设计需要根据问题来确定实践内容和实训项目,实践阶段中的教学要紧紧围绕问题导向阶段中提出的问题,学生通过在真实情境下的个人探索和集体协作,实现“做中学,学做合一;学中做,行知并进”。

目标导向具有较强的激励和定位作用,让学生保持持续被激励的状态,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它能把人的需要转变为动机,并随时将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既定的目标相对照,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从而实现目标。

“问题、实践、目标”三导向教学改革理念,对于师生共同参与的教育教学具有激发、组织、交流、评价和创生的五大作用。从问题提出到问题解决,再到新问题的提出,新目标的达成,是一个不断循环上升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激发思维,产生新的问题,激发新的学习动力。问题、实践和目标在教学设计中的意义重大,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并用来激发学生积极的智力活动。

2 “问题+实践+目标”三导向在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中的实施

市场调查与预测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市场调研的能力。为实现课程目标,首先将课程内容分解成若干问题:什么是市场调查方案?如何对二手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怎样设计问卷?如何展开市场调查?如何进行呈现调查数据资料?如何撰写市场调研报告?然后根据问题精心设计实训项目:市场调查方案设计、二手资料报告、问卷设计、实地调查、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撰写市场调查报告。实训项目完成以后,课程设计的问题也随之解决,而问题得到解决的同时,课程的教学目标也就实现了,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市场调研的技能。

当然,为顺利推进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实施“问题+实践+目标”三导向教学改革,还需要做好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 修订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对课程教学具有指导意义。不同的教学模式应该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将“问题+实践+目标”三导向应用于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必须先对教学大纲进行修订。紧紧围绕“问题+实践+目标”三导向进行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设计,可以从2个方面进行:一是从宏观上对整个课程的教学以“问题+实践+目标”三导向为指导思想进行教学设计,二是从微观上在每个课程章节和实训项目中嵌套“问题+实践+目标”三导向教学模式。

2.2 完善课程内容

市场调查与预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技能课,课堂教学应坚持“理论为辅,实践为主”的授课原则。课程内容理论部分主要包括市场调查方案设计、资料收集方法、问卷设计、实地调查、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撰寫市场调查报告6个方面,其中许多理论知识在市场营销学、统计学和计算机基础等课程中已经讲授,因此在课程理论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若相关理论知识已经在其他课程中学习过就只做简单的复习,不做详细的讲解。而实践教学内容则根据理论教学的6个方面设计相应的实训项目,同时在实践教学环节适当地增加师生互动、团队讨论及团队之间互评等内容。与此同时,根据学生的需要,适当增加一些统计软件,如SPSS操作模块的操作。

2.3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积极实施“问题+实践+目标”三导向在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中的创新。教师需要淡化课堂教学时间,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延伸到课前与课后,课中增加师生互动教学内容,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模式。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完善原有的课堂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一方面,引入O2O学习模式,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可以通过QQ群、微信群等,将学习材料提前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课堂时间主要用于答疑解惑;教师还可以通过QQ群、微信群等对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训作业进行点评。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在QQ群、微信群中展开热烈的讨论,并借助互联网进行网上课程实训,如市场调查、发放问卷、数据的整理分析等。

2.4 强化专业实践

强化专业实践最好的方式就是“以赛促学,以赛代训”。“以赛促学,以赛代训”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但训练了学生的实践技能,而且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与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相关的竞赛项目比较多,如“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挑战杯”“浙江民生民意统计调查大赛”等。教师积极鼓励学生报名参赛,通过参赛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训练学生市场调查的技能,提高学生市场调查能力。

2.5 改革考核评价

在“问题+实践+目标”三导向的指引下,改变传统的考核模式,探索新型考核评价机制。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考核侧重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以市场调查项目为载体,从专业技能、职业能力及道德素养3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聘请企业导师共同参与学生的期末考核。

3 结语

将“问题+实践+目标”三导向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中,围绕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调研能力的课程教学目标,将课程教学目标分解成诸如什么是市场调查方案?如何进行二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如何设计问卷?如何展开市场调查?如何进行呈现调查数据资料?如何撰写市场调研报告?等等,并针对每个问题设计相应的实训实践项目,通过实践来解决这些问题。实训实践项目顺利完成了,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问题得到解决,课程的教学目标也就得以实现。同时,为提高“问题+实践+目标”三导向的教学效果,还需要从修订教学大纲、完善课程内容、创新课堂教学、强化专业实践、改革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完善。

参 考 文 献

[1]张杰丽.“目标+实践+问题”三元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教育中的运用——以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为例[J].亚太教育,2016(6):157-158.

[2]毛凌琳,罗杰思.“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市场调查与预测教学改革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和教学研究,2016(8):173-174.

[3]余青雪.基于项目驱动下的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以江西青年职业学院为例[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6:26(5):81-84.

[4]張玉梅.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1):147-148.

[5]崔久波,尚芳.项目式教学法在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9):

238-239.

[6]苑振柱.“以赛促学,以赛代训”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87-88.

[7]尹飞霄,傅龙飞.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视界,2016(22):66-65.

作者:尹飞霄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学生养成教育计算机应用论文下一篇:多媒体语文教学技术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