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专业就业率排行榜

2022-12-21

第一篇:本科专业就业率排行榜

专业就业排行榜

2009年本科专业就业率排行榜(100强)

2009-06-23 14:21 | (分类:默认分类)

以下项目按顺序分别为: 就业率排名 / 本科名称 / 毕业半年就业率/ 毕业半年月收入(元)/ 读研、留学比例(% ) /

工作满意度 /专业对口率(% )/ 平均求职成本(元)/ 每拿到一份工作邀请所需要的求职份数

1 石油工程99%3,39916%89%97%4172

2 工程造价99%1,9491%90%95%7348

3 金属材料工程96%2,12013%89%75%7207

4 航海技术96%3,6006%90%89%5852

5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96%2,266 10%91%87% 628 7

6 油气储运工程95%2,6225%90%90%594 4

7 给水排水工程95%2,0889%92%90%90010

8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95%1,866 12%91%81% 825 12

9 轮机工程95%3,2207%89%98%5042

10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95%2,163 9%91% 86%874 11

11 土木工程95%2,1946%91%93%7387

12 包装工程94%2,1826%90%65%1,030 11

13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94%2,128 6%89%81% 670 7

19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94%2,269 8%91%84% 867 10

20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94%2,090 5%91% 84%776 8

21 安全工程94% 2,35211% 90%84%83911

22 法语93%4,0439%92%81%1,002 11

23 车辆工程93%1,996 10%90%88%8186

24医学影像学93%1,6796%93%98%1,4625

25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93%2,154 8%91% 86%6638

26 印刷工程93%1,919 18%91%73%7565

27 会计学93%2,111 3%92%87%1,013 14

28 学前教育93%1,597 7%91%70%1,0136

29 工程管理93%2,153 3%91%85%94410

30 朝鲜语93%2,6478%89% 88%1,1096

31 纺织工程 92%2,00513% 92% 81%67710

32 护理学92%1,8896%92% 95%1,145514151617 财务会计教育94%2,210 7%93%88%1,174 15热能与动力工程 94%2,288 8%89%87%680 8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94%2,118 13%91%76% 876 11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94%2,162 3%88%84% 822 818测绘工程94%2,453 7%92%84%7625

33 财务管理 92%2,3414%92% 86%1,09316

34人力资源管理 92%2,1564%90% 70% 1,284 2135城市规划 92%2,46210% 89% 86% 1,128 1036 医学检验 92%1,8368%93% 96% 1,184837 自动化92%2,2758%90% 73% 856 10

38 交通工程 92%2,2289%91% 76% 976 1139 物流管理 92%2,3215%92% 67% 1,205 14

40 化学工程与工艺 92%2,014 13%91%80%782941 审计学91%2,3622%91% 82% 1,37813

42 电子科学与技术 91%2,447 8% 88%67%1,047 1543 物流工程 91%2,3228%93% 69% 1,2461344 保险91%2,77911% 91%72%1,262 1445 材料物理 91%2,22123% 90%61%935 1346 建筑学91%2,6518%90% 93%1,062947 德语91%2,87214% 89%71%1,3002348 通信工程 91%2,4189%90% 70% 1,1341549 机械电子工程 90%2,2446%90% 78% 807 1550 工程力学 90%2,326 14%92%82%8757

51 52 53 54 金融工程 地理科学 交通运输 药物制剂 90%90%90%90%3,19112%91%82%1,290162,00311%93%81%1,30652,05712%92%77%1,01371,8186%91%79%9351355 工业工程 90%2,2834%91%73%1,1871056 日语90%2,4957%89%81%1,3231557 市场营销 90%2,2983%91%77%1,1641258 预防医学 90%2,02123%92%91%1,440859 动物科学 90%1,91115%90%74%773560 制药工程 90%1,88612%91%80%9191461 治安学90%2,6111%91%89%1,810262 水利水电工程 89%2,28610% 92%87% 1,001663 中药学89%2,0108%89%82% 1,0937

64 思想政治教育 89%1,821 10%92%66% 1,388 965测控技术与仪器89% 2,199 6% 90%66% 8431166 金融学89%2,5309%91%77% 1,395 1367 生物医学工程89%2,24912%89%60% 1,094 1868 国际商务89%3,33512%90%52% 1,576 1769 应用化学89%2,03514%91%80%8921470 工业设计89%2,0993%90%63% 1,043 1971 食品科学与工程 89%1,85213%90%65%9641372 英语教育89%1,8302%92%77%1,5039

73 材料科学与工程89%2,116 14%90%70%7559

74 75 76 77 英语89%2,1634%91%74%1,156 14环境工程88%1,95412%90%59%982 15广播电视新闻学88%2,1195%91%63% 1,267 14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88%2,123 17% 91%75% 603 878 财政学88%2,1186% 92%71%1,267 1279 植物保护88%1,75916%89%68% 765 880 园艺88%1,79313%91%53%911 11

81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88%2,243 6%91%53% 1,144 1482 药学88%2,042 15%91%85% 1,127 1283 化学88%2,043 18%91%76% 1,113 9

84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88%2,024 18% 90%76% 959 12

85 材料化学88%2,04320%89%70%9091086 电子信息工程88%2,2176%90%66%1,123 1787 网络工程88%2,2143%90%75%926 1288 国际经济与贸易87%2,1385%90%58%1,259 1489 对外汉语87%2,3366%92%52% 1,230 1990 新闻学87%2,2187%89%67%1,132 15

91 92 93 94 食品质量与安全87%2,09112%90%69% 76512历史学87%2,047 13%93%67%1,41510信息工程87%2,5339%89%67%1,113 18广告学87%2,0454%89%66%9691395 农学87%1,733 16%90%64%913896 水产养殖学87%2,069 21%92%52% 914 1097 动物医学87%1,748 15%90%76% 923 498 生态学87%1,717 20%92%30% 1,027 11

99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87%2,208 9%90%65% 1,132 12100 工商管理87%2,1294%91%65%1,110

第二篇:十大专业就业排行 详解热门专业就业前景

十大专业就业排行 详解热门专业就业前景

一、本科专业分析——

要求较高的专业其就业率处于最高行列

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本科专业前10名。从中可见,这些专业的就业率最低的也有96.8%。在就业率最高的专业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其职业工作要求的专业性很强,外专业毕业生不易进入,这些专业所就业的行业和职业是中国增长较快的的行业如医学仪器、建筑业、运输业、注册会计师等。就业率最高的本科专业,薪资也较高。

二、高职/专科专业分析

老专业不等于夕阳专业,重工业土建等高速增长产业对传统高职/专科专业的毕业生需求旺盛

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高职/专科专业前10名。从图中可见,就业率最高的高职/专科专业绝大多数与中国高速发展的传统产业如能源、土木工程、机械、化工、交通等相对应。这说明传统产业对高职/专科毕业生需求比较显著。

三、就业率最低的10个本科专业集中在艺术和生命两大类专业之中

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最低的本科专业前10名。从中可见,就业率最低的本科专业前10名集中在两大类专业,一个大类是艺术类专业,包括美术、音乐和音乐表演专业;另一个大类是生命科学类专业,包括医学、生物学和农学专业。就业率最低的本科专业,薪资也低。

四、公安法务和教育类高职/专科专业的就业率最低

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最低的高职/专科专业前10名。从图中可见,就业率最低的高职/专科专业中,公安法务占据了前三名,教育类专业则占据了半壁江山。

2010年高校热门专业 毕业生就业趋势预测

未来几年里,热门专业有哪些?哪些是缺口专业?

《2005中国人才报告》预计,到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应总量为4000万人,而需求总量为6000万人。此项数据显示,专业技术人才仍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我国大学生中38%为工科类学生,主要集中在IT、微电子、汽车、环保、系统集成、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开发、条码技术、铁路高速客运技术等领域。预计到2010年,第二产业人才缺口数字最大,将达到 1220万人。

作为服务业的第三产业将是扩大就业岗位最多的部门。一些高端涉外人才需求很大,比如:涉外会计、涉外律师、涉外金融服务、同声传译、电子商务、数字媒体、物流、心理咨询等,人才缺口预计在325万人。

《2005中国人才报告》显示,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将大量需要如下人才:以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海洋利用、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人才;信息技术人才;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农业科技人才;环境保护技术人才;物流人才;金融服务人才;律师人才;体育事业管理人才;石油勘探开发人才;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人才等。

航空航天专业升温

随着“神舟”六号成功发射并顺利回收,大力发展航空航天业已经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当中。航空航天类包括哪些专业?毕业生去向和前景如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副院长孟庆春介绍说,我国飞行器可供开发的空间很大,许多应该用到飞行器的民用领域目前还未开发利用,在私人使用上也几乎是空白,因此,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人才会是我国将来急需的人才。

孟庆春介绍说,科技的发展需要既能研究又懂得应用的科技人才,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属于亦理亦工的学科。专业对学生数学、物理、模型等方面的要求比较高,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大致是航天局等科研单位、研究所,或民用航空公司。由于基础学科是力学,这些学生还可前往一些企业担任研发工作,如替企业设计冲床等。

此外,在航空航天类专业中,以电子学和自动控制为基础,以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主导的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培养液体火箭发动机设计、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人才的飞行器动力工程等,都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专业。这些专业的毕业生,既可以在研究部门从事固液火箭发动机的设计、实验、研究、运行维护等工作,也可以从事一般机械设计和实验工作。

材料类研发人才成为焦点

“十一五”期间,国家产业政策明显向以新材料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领域倾斜,这对新材料产业发展无疑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同时,国内支柱产业及高技术产业发展对新材料的需求不断扩大。研发此类新型材料的人才自然成为企业的注目焦点。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孙景宏说,毕业生可在各种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强化材料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体育产业人才热

据北京奥组委人事处处长徐志军介绍,到2008年,中国将至少需要1万名体育专业管理人才,特别是奥运会召开期间,仅在奥组委任职的工作人员就要达到4000多人。而相关体育营销、评估方面的体育管理人才也将十分走俏。

同时,我国体育用品市场在2005年已经达到500亿美元,今后还将以每年超过50%的速度增长。然而,我国体育产业一直深陷经营管理人才奇缺的痛苦之中。在过去近20年,中国企业在体育赞助方面的花费已超过100亿元,但最后大都以失败而告终。VOLVO盛事管理公司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梅尔·派亚特认为,中国企业在赛事赞助中最大的弱点还在于赞助管理人才的缺乏,对体育运动有深入了解同时具备管理经验的人少。

就此,教育部把体育产业管理人才列为2006年高考招生新专业。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孙葆丽说,体育产业管理专业主要培养在体育以及体育相关领域从事体育产业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可以到各类体育企业、职业体育俱乐部、健身俱乐部、体育中介公司、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体育事业单位等就职。

物流管理业将快速发展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现代物流将进入快速增长、全面发展的新时期。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预计,中国物流需求高速增长期将持续10~15年,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随着国民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和进出口贸易的进一步扩大,物流需求的规模还将继续扩大。

目前,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据智联招聘最新发布的网上人才招聘的数据显示,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临近,物流业招贤“绣球”已被高高抛起。到2010年我国本科以上物流人才的需求量约为30万~40万人,而目前各类大专院校物流专业年培养规模在5000人左右,物流规划咨询、物流外向型国际、物流科研这三种人才在业内最为缺乏。

北京物资学院物流系主任邬跃介绍,目前,教育部已经批准75所高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该专业主要侧重培养具备物流管理、规划、x 设计等较强实务运作能力的高级现代物流管理人才。毕业生适宜到国家和省区市各级经济管理部门、内外贸公司、工商企业以及物流中心从事物流和与之相关的运输、仓储、物流管理工作。

金融人才争夺白热化

随着中国银行业在2006年年底全面开放的时日迫近,外资银行抢滩北京、上海等中国大城市的步伐开始加快。科锐咨询CEO高勇表示,目前,全国主要城市的金融市场正悄悄上演一场“人才争夺战”,银行信贷、国际金融、金融法律、资本运作、保险顾问、投资分析等都是需求量大、要求高的职位。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系主任李健说,金融学专业主要培养具有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能在银行、证券、信托、投资、保险等机构任职的人才。

高勇表示,国际金融公司取才的标准首先是外语水平高、熟悉国际金融业务并与客户建立了良好关系的人才,具有服务意识;其次是比较熟悉银行业务,精通软件知识的科技人才;第三是中高级管理人才。

国内十大人才短缺职位以"技术人员"为最

国际权威人力资源调查机构万宝盛华(Manpower)最新发布的“2008年最难找到合适员工的十大职位”中,从事生产、运营、工程、保养等工作的技术人员成为其中最短缺的职位。 这份调查是万宝盛华今年以来对国内3900余家企业进行跟踪调查后统计得出的。调查显示,有15%被调查企业负责人表示在寻找合适人才方面存在困难。 “2008年最难找到合适员工的十大职位”,依次分别是技术人员、销售代表、高级管理人员、销售经理、机械师及机器操作人员、工程师、生产作业操作工、电木焊工、一线员工和餐饮酒店员工。 根据万宝盛华历年的调查结果,“技术人员”已经连续两年位列十大人才短缺职位的榜首。调查报告称,国内的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刺激了企业对技术人员的需求,并且对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中国也面临着高管短缺问题,亟需大量拥有国际化视野和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

当前大学生就业呈七大趋势

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和上海市对外服务有限公司日前共同发布的《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白皮书》指出,当前中国大学生就业存在七大趋势。除了区域人才一体化、订单培养、多次就业代替一次就业等已为人熟知外,《白皮书》还指出,企业将越来越多的业务外包给派遣机构已成一种趋势,而内外职业生涯兼修、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力培训将掀起中国职业培训新热潮。

首先,区域人才一体化趋势明显。《白皮书》指出,区域经济与区域人才一体化存在着互相推动、共同发展的关系。随着用人制度的进一步市场化和户籍制度改革,大学生就业的跨区域流动速度加快,范围更广,异地求职、全国网络招聘、跨区域就业、跨区域流动成为大学生就业趋势。同时,各地政府为吸引人才,也大力开展区域人才服务合作,实现人才资源合理配置。

其次,订单培养,实训与就业相结合效果良好。《白皮书》分析,不少企业逐步从注重“现货”向注重“期货”转变,和学校签订了人才智力合作协议,设立学生实训就业基地,建立了学生实训就业合作关系。这种订单式的人才培养,将改变企业“即缺即用、即招即用”的传统引才模式。根据上海人才市场发布的《长三角地区企业用工状况调查报告》,有超过74%的用人单位倾向使用具有一定经验的社会从业人员。

第三,多次就业代替一次就业成主流。近年来,深圳等地的一些广告及咨询企业一直为员工流动太快而大伤脑筋,员工流动已成为企业最不确定的风险。未来社会中,一辈子做一份工作的几率大大降低。一方面,企业会优中选优,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因为找不到工作,而不得不暂时性地选择就业,然后择机跳槽。

第四,人才派遣进入大学生就业方式。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加剧,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找工作的竞争变得空前激烈起来。人才派遣企业一方面可以实现毕业生和企业进行求职愿望与用人需求的“双匹配”,帮助更多大学生了解就业信息,调整择业策略,更有效地跨出职业生涯发展的第一步;另一方面,目前中国的人才派遣多侧重于辅助性岗位,这正好和没有什么经验的大学生能扮演的角色相吻合,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也乐意通过人才派遣的方式录用毕业生,可以说人才派遣的就业形式快速促进了“学生军”向高绩效“职业人”的转变。

第五,内外职业生涯匹配与兼修。内职业生涯指从事一项职业所需具备的知识、能力、经验和内心感受的组合及变化过程;外职业生涯指工作内容、条件、待遇、职务、地点等因素的组合及变化过程。职业生涯早期,大学生此时在组织中的主要角色是初学者,最大的收获应是在内心与外界的碰撞中使内职业生涯发展大于外职业生涯发展。

第六,职业生涯规划成就业指导新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唐钧的研究表明,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做出规划的大学生只占37.7%,还有60%以上的毕业生对自己的发展没有做出规划。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肖鸣政认为,随着大学生认知水平的提升,现行偏重于“成品包装”的就业指导模式将被“产品设计”式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提升就业力的新模式所代替,大学生将更加关注个人发展的持久性,而非把重点放在可就业性上。

第七,就业力培训将由社会共同承担。在国外,几乎没有大学生不去接受心理或者就业、职场的专业辅导。《白皮书》称,就业力培训将会从学校独自承担过渡到由学校、社会共同完成,职前教育和生涯管理培训将掀热潮。到目前为止,就业力及人生规划在中国还处在一个启蒙的阶段,各高校的教育改革将会如火如荼展开,大量职业设计及能力提升课程和培训将进入大学的课堂。

越热专业就业越难

“我都快愁死了,分数一下来就要报志愿了。到底该学什么专业呢?”山东省青州市第二中学的杨彩凤这几天非常焦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根本不懂志愿填报的事情,班主任老师倒是提了一些建议,但是也不是明确的意见。 随着高考发布分数日期的临近,如何填报高考志愿成了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话题。热门专业年年都吸引大批考生填报,但是热门专业就一定能找到好工作吗?什么样的专业才不会“毕业即失业”?

在麦可思公司(MyCOS)新近完成的“2007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中,结果显示,我国最热门的几个本科专业都是供大于求,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英语3个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半年后的失业人数都在万人以上,在10个失业人数最多的本科专业中,热门专业占了9个。

这项研究共调查了20万毕业半年后的学生,结果发现,在635个本科专业中,最热门的10个专业半年后的失业人数达到6.67万人,占本科毕业生总失业人数的32.9%。在573个高职/专科专业中,十个热门专业半年后的总失业人数高达11.6万,占了高职/专科半年后失业人群的28.6%。失业人数最多10个高职/专科专业中,就有8个是热门专业。

热门专业的失业率如此之高,与高考志愿填报有分不开的关系。“班里很多同学要么报经济,要么报法律。”河南省信阳市关庙高中的黄开祥说,大家觉得热门专业应该好找工作,就一窝蜂地报了。麦可思的调查显示,应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失业人数最多的10个本科专业依次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汉语言文学、工商管理、电子信息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调查还表明,毕业半年后,本科专业的平均就业率是91.2%,但是很多热门专业的就业率并没有达到这个水平,其中法学专业就业率只有86%,存在严重过热迹象。麦可思的王伯庆博士认为,考生扎堆学热门专业,造成今天有生源,明天无就业的状况。另外,“高校有些新设的专业和招生数量都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没有根据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王伯庆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才需求的情况每年都在发生变化,再好的专业也有可能出现人才饱和的现象。大学要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专业结构,控制招生量。 天津市大港油田实验中学的段静估完分,就一直在搜寻与填志愿有关的信息。“先是仔细看学校发的《普通高校在津招生录取统计资料》,又上了好多网站查资料,看每个专业到底学什么课,就业率怎样”。但是做完这些工作之后,对于报什么专业她心里还是“没谱”。然后跑去咨询老师,又查看各个专业的全国排名,还看了几个不同版本的大学排行榜。但是大学排行榜令她很失望,“大学排行榜太多了,比较杂,看来看去就不知道该参考哪一个了”。

很多家长和考生填志愿时,手里都有学校发的《报考指南》,但是这一本书的信息量明显不能满足学生和家长的要求。近几年,潜能测试开始介入高考志愿填报。“潜能测试能帮助考生科学地进行自我认知和定位,找到适合自身潜能特征的专业和职业方向。”北京金帽子潜能测评中心咨询师李顺赋介绍说,潜能测试依据的是职业兴趣理论和个性理论。金帽子的完整测试有五套测试题,包括正反向的个性测试、职业兴趣测试、日常活动能力测试和潜能测试,最后为每个考生生成一份测评报告。在报告里,列出了110个大学专业与这个考生的匹配程度,匹配分数越高说明这个专业越适合这个考生。这会形成两个必然结果,一个是进入大学后,学生的专业学习会相对更有兴趣,取得学术成就的概率越高;第二个是未来就业时更容易找到感兴趣的对口职业。但是,有调查发现,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潜能测试的使用率极低,仅有7.4%。大多数学生(56.7%)选择和父母一起商量做出决定。与老师商量做出决定的占20%,另外15.9%的人自己决定。李顺赋介绍,学生、家长不认可潜能测试,可能与前两年潜能测试的泛滥有关系。潜能测试要求极高的专业性,滥用测评工具必然降低大家的信任度。在美国和日本,学生在进大学之前通常都会接受类似的潜能测试,帮助选择大学专业。

互联网企业也开始注意到高考志愿填报的巨大需求。今年高考期间,搜狐网下属的网络搜索引擎搜狗推出“高考搜索”服务,除了能搜到一般的报考信息外,还根据考生的预估分数提供报考专业的信息,包括各个专业的就业信息。

“输入你想报考学校的名字,就能搜到这所高校各个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考生可以了解该专业的基本就业流向。”搜狗搜索的高级副总裁王小川说,一般考生都会拿到关于填报志愿的参考书,但这些书不能让考生对自己想学专业的就业情况有一个很好的了解,网络搜索是一个补充。

高傲的专业都是父母给选的。她听从父母的选择,专业填的是经济管理、土木工程和会计学。“这几年一直在学校里闷着学习了,对于社会上的情况不太了解。”高傲说,听爸妈说这几个专业好找工作。

智联招聘曾经进行过一项调查。有高达52%的被调查者表示“如果上天再给个机会,我会选择另外一个专业”,有34%的人希望在原来所学专业基础上再学第二专业,只有14%的人对当年的选择不后悔。 “不论是家长、老师还是考生自己,都缺少一个了解相关专业的信息平台。”河北省一所县级中学的高三班主任赵进存说,高校和招生部门对专业内容、专业要求、专业现状和发展前景等相关情况所做的宣传和介绍也不够到位。学生的选择、老师和家长的指导免不了就会有些盲目、草率,缺乏一定的科学性。 王伯庆博士认为,考生报考时了解的信息不全,是造成教育资源浪费的原因之一。就业率高的专业没有人报,就业率低的“热门”专业扎堆儿报。大部分考生在挑选大学专业时没有做过职业规划,加上老师、父母的经验和知识有限,观点有时也存在偏差,没有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可供参考。 麦可思的调查显示,2007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本科专业依次为:机械电子工程(100%),医学检验(99.1%),医学影像学(99%),注册会计师(98.4%),物流工程(98.3%),勘察技术与工程(98.2%),建筑学(97.9%),车辆工程(97.7%),信息安全(97.2%)等。

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高职/专科专业依次为:发电厂及电力系统(94.9%),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93.5%),机械设计与制造(93.4%),护理(92.8%),应用化工技术(92.8%)等

全球面临工程师短缺

“虽然我国在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但同时也进入了一个难得的机遇期。”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近日在中国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会上所做学术报告中,明确提出这一观点。

无独有偶,紧随其后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前校长、美国国家工程院院长查尔斯·威斯特博士也在其报告中提出:“21世纪,许多国家在共同面对和解决各种全球性问题进行合作,这为工程师们提供了服务于全球利益的绝佳机会。”

全球都面临工程师短缺

“我们必须提高公民中拥有物理学、工程学和数学学位的人数和比例。”

“由于德国工程师缺失,有些要从印度引进。”

“日本高科技行业工程师严重缺失。”

查尔斯·威斯特博士,先后担任过美国总统克林顿和布什的科技顾问,把他最近搜集来的几个发达国家对于工程师和研发人员的需求一一列举在屏幕上。台下听众席上许多中国工程院院士认真地用笔一一记录下来。

威斯特博士的学术报告题目是《21世纪的工程及面临的挑战》,这同时也是美国工程院的一个研究项目。在报告中,威斯特博士认为20世纪,技术的发展推动发达国家的经济不断实现增长,进入21世纪,现代化的技术为更多的国家、地区和人民加速发展经济提供了条件。

这种工程科学与工业全球化的趋势,导致了各国之间竞争与合作并存,对工程师的需求大幅增加。

而潘云鹤院士所做《关于国家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研究》报告中的一组数据更好地印证了这个结论。这一研究报告是中国工程院的一个重大咨询项目,有170位院士、268位专家参加。

“全球近40%的雇主难以在市场上找到合适人才填补空缺,最缺的前三名人才是业务代表、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日本数字技术行业缺少50万名工程师。德国急缺1.5万名工程师,英国、澳大利亚、巴西、波兰等许多国家都存在工程师短缺的问题。”

报告同时指出,在工程师短缺的同时,工程师的素质也正处于换代升级之际。美国工程院提出了面向2020年的工程师必须具备的关键特征是:分析能力、实践经验、创造力、沟通能力、商务与管理能力、伦理道德、终身学习能力等。

我国工程专业学生生源好但创新不足

由于全球依靠技术进步提高经济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我国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面临着难得的机遇。

“在未来10~20年,我国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将进入一个难得的机遇期。”

潘云鹤院士指出,一方面我国大规模的制造业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用武之地,另外,我国庞大的基础建设和交通运输工程建设,为我国工程科技人员的成长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2004年9月,第三届国际工程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美国工程教育界最具影响力的组织——美国工程教育协会(ASEE)第一次选择在发展中国家举办工程教育大会,它们选择中国的理由非常简单:“中国是未来的制造业大国,未来的中国急需大量的工程师,工程教育在中国的前途不可限量。”

另外,潘云鹤院士认为最重要的一个机遇就是我国的创新战略已经显现出良好的开端。国家逐年加大科技投入,国内发明专利逐年增加。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具体目标: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以上;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

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也提供了巨大的人力资源。2006年,我国本专科的工科毕业生达到614万人,研究生达到41万人。

对于这一点,威斯特博士的报告中的一组数据也提供了相同的结论。美国培养的金融类学生最多,而中国培养的工科学生远远高于其他国家。

“我国工程专业的学生生源好、规模大,就业市场和创新空间广阔,在这种条件下,就是要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潘云鹤院士在报告中指出,我国在21世纪的发展中迫切需要五类工程人才:第一类,理论+技术实践,解决工程问题的工程技术人才;第二类,理论+发展新技术,发表科研成果的工程科学人才;第三类,理论+技术实践+新技术在本专业的应用,技术集成创新人才;第四类,理论+技术实践+创新设计,产品创意设计人才;第五类,理论+技术实践+创业与市场能力,工程管理与经营人才。

我国工程教育存在工程性与创新性缺位现象

虽然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面临着许多难得的机遇,但是潘云鹤院士在报告中同时指出了目前我国工程科技人才教育当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工程教育中存在着工程性与创新性缺位的现象。”潘院士解释说,这种缺位具体表现在:一是教育过程中工程性缺失,实践环节薄弱;二是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缺少多样化和适应性。另外,基础教育也缺乏对工程科技创新的兴趣培养。“在现在的中小学生中,想当科学家的多,想当工程师的少。学校注重对他们传授知识,但忽视了从小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潘院士在报告中也肯定了一些工程学科的成功教育。他说,课题组经过调研发现我国工科中的土木类专业的学生普遍受到好评,原因就是这个专业的学生在上学时,经常有土木设计方法的实践。

潘院士认为,对于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能力要求包括工程实践、工程设计和工程集成。

对于潘院士所做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工程院的一些院士们表示赞同。李国杰院士说,现在许多高校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实习减少了,有的甚至没有了,学生们没有实践锻炼当然没有创新的来源。另外,现在工程教材陈旧,学生所学与企业所需要的知识脱节。

博士出身的大学教师几乎100%没有工程实践背景

有教育学家认为工程教育的师资是个大问题。原来在工程教育界任职的教师,也在向着科学化发展。现在大学科技成果的评价方向强调论文和SCI,多数大学教师对自己的发展定位也势必会向这个方面努力,于是工程背景被淡化。而大学发展的另一个趋势是,更多的博士被聘为教师。他们在国内外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博士学习,写出过优秀的研究论文。但问题是,他们几乎100%没有工程实践背景。老师不会做工程,又怎么能带出善于做工程的学生呢?实际上,他们对学生的帮助更多的趋向在科学方面。

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汪应洛院士认为,我国工程教育培养规模居于世界前列,但是工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与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和现实需求存在巨大差距的原因一部分在于应试教育。

汪应洛院士说,高考是目前选择人才相对公平的一种方式,但还是应该在某些方面进行调整,多方式选拔人才,在平常的教育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汪院士说,现在工程类高校也在改进工程人才的培养方式,教材在变,给学生提供的实践机会越来越多,参加国际交流的渠道也越来越多,但是这些都需要国家的大量投入。

新闻、法学09年就业压力大高考志愿选择需谨

根据江苏省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信息,由于专业对口的用人单位受编制、计划、招考等影响,或数年前的培养规模已超出社会需求,导致此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长期偏低。比较典型的有临床医学类、法学类、新闻传播学类、师范类等。相关人士称,多数院校的传统特色专业就业情况相对较好,而部分新开专业、尤其是与原有特色专业关联度较低的专业,往往成为提高该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瓶颈。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航空航天类专业毕业生受到国家发展航空利好政策影响,毕业生就业一直供不应求,而该校艺术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就较大。

据了解,今年是江苏省师范类毕业生与非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完全并轨、师范类毕业生进入市场双选的第四年。目前,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压力相比其他专业压力大。据分析,影响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师范类毕业生虽已进入市场双选,但需方仍未走出计划分配的模式,即广大的中小学校仍无用人自主权,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向选择。

南京理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相关人士指出,实事求是地说,大学生找个工作并不难,难的是找一个理想的工作。此外,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从地区看,东部省市吸纳了全国50%以上的高校毕业生,而西部不足20%;从学历看,高职高专毕业生仍然是就业的难点和重点;从学科专业看,工科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专业就业形势较好,而一些文科专业就业出现困难。

大学生初次就业对口率 医学类最高历史学类最低

由山东经济学院和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省人才供需预测》课题组对高校毕业生省内就业情况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初次就业对口倍率的学科间差异十分明显,最高者为医学类专业毕业生,其次为农学类专业毕业生,最差为历史学类专业毕业生。

调查结果表明,高等教育的12大类学科毕业生初次就业对口倍率最高的为医学,其对口就业倍率为9.958;其后依次为农学(5.732)、理学(4.246)、军事学(4.244)、工学(3.837);高等教育12大类学科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对口倍率最低的4类学科从最低依次为历史学(0.863)、哲学(1.000)、法学(1.118)、管理学(1.631)。

另外,纵向分析表明,山东省大专以上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对口率近年呈走低趋势。调查数据显示,2000年以前,全省大专以上人才初次就业对口率高达70%以上,2001-2007年这一比率均值降至不足58%,2007年仅为55.6%,比2000年以前低15个百分点。

此外,许多专业初次就业对口率较低且日趋下降,如哲学、历史学等。在2000年以前,全省哲学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对口率为44.49%,2001-2004年间,这一比率降至9.35%,2005-2007年又继续走低至3.49%。历史学专业的毕业生近年对口就业率的降低更为严重,在2000年前,全省历史学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对口率为41.57%,2001-2004年间,这一比率降至22.73%,2005-2007年这一比率竟降为0%。来源:三秦都市报

第三篇:土木工程专业-2011年全国本科高等学校土木工程等级排行榜

A+等级:

同济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重庆大学湖南大学东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河海大学

A等级:

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天津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福州大学新疆大学贵州大学

南昌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西南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郑州大学中国矿业大学

广西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南京农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

华侨大学河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石家庄铁道学院兰州理工大学安徽理工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汕头大学华东交通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深圳大学长安大学兰州交通大学

广州大学山东建筑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浙江科技学院河北工程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广西工学院苏州科技学院天津城市建设学院长春工程学院青岛理工大学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B+等级:

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

厦门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暨南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理工大学

燕山大学内蒙古大学河北大学浙江工业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海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黑龙江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成都理工大学济南大学江苏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中北大学湘潭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

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江南大学扬州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南京林业大学宁波大学青海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浙江理工大学东北电力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四川农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河北理工大学山东农业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南昌航空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西华大学河北工业大学集美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长江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四川理工学院烟台大学辽宁工业大学平顶山工学院武汉科技大学南华大学湖南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山东交通学院桂林理工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大连水产学院三峡大学江西理工大学大连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大连民族学院北方工业大学攀枝花学院湖南理工学院黑龙江科技学院武汉工程大学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盐城工学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黑龙江工程学院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徐州工程学院宁波工程学院浙江海洋学院华北科技学院黄石理工学院鲁东大学长沙学院常州工学院合肥学院宁波诺丁汉大学襄樊学院

B 等级:

中国农业大学宁夏大学延边大学东华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北华大学温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沈阳农业大学西北民族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大庆石油学院东华理工大学贵州民族学院甘肃农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

中原工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信阳师范学院安阳师范学院厦门理工学院黄淮学院南阳理工学院许昌学院

安阳工学院西安工程大学五邑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佳木斯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天水师范学院东莞理工学院成都大学绍兴文理学院嘉应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榆林学院石家庄经济学院沈阳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湖南工程学院南通大学江苏工业学院西南林学院聊城大学孝感学院塔里木大学重庆三峡学院淮海工学院辽东学院淮阴工学院皖西学院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浙江林学院重庆科技学院武汉工业学院湖南工学院井冈山大学西昌学院

湖南科技学院青岛农业大学防灾科技学院湖南城市学院邵阳学院潍坊学院白城师范学院泰山学院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惠州学院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哈尔滨学院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四川大学锦城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北京城市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茂名学院唐山学院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天津大学仁爱学院

C+等级:

南阳师范学院商丘师范学院莆田学院三明学院

武夷学院洛阳理工学院宜春学院九江学院台州学院南昌工程学院嘉兴学院黄山学院廊坊师范学院

金陵科技学院新乡学院临沂师范学院辽宁科技学院

山西大同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南徐学院呼伦贝尔学院东南大学成贤学院福州大学阳光学院江南大学太湖学院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沈阳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河南大学民生学院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装饰学院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苏州科技学院天平学院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城建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黑龙江东方学院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大庆石油学院华瑞学院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湘潭大学兴湘学院丽水学院江西蓝天学院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浙江树人大学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河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

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铜陵学院

南昌理工学院石家庄铁道学院四方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浙江海洋学院东海科学技术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学院扬州大学广陵学院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城市建设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C等级:

闽南理工学院 黄河科技学院青岛滨海学院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江苏工业学院怀德学院

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湖南理工学院南湖学院江苏大学京江学院

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浙江林学院天目学院南华大学船山学院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湖南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安徽新华学院

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顺华能源学院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理工学院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河北工程大学科信学院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三江学院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D+等级:

沈阳大学科技工程学院院

D等级:

孝感学院新技术学院

嘉兴学院南湖学院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广东白云学

第四篇: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倾向调查问卷

旅游专业本科学生求职意向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您好,我们是华侨大学2009级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现因作业要求,需调查旅游专业本科学生的求职意向。非常感谢您能抽出宝贵的时间填写本问卷,我们将保证您的信息的保密性,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请放心如实填写,再次感谢您的合作!

1.您的性别是()

A 男B女

2.你的专业方向是()

A 旅游管理B饭店管理C运动与休闲D其他

3.你是否喜欢本专业?

A.喜欢B.一般C.不喜欢

4. 你是否有修双学位或第二专业?( )

A 无B有5.你毕业后的选择是什么?

A.求职B.创业C 考研D 留学E 参军F公务员G.暂不就业H.其他

6.做出该选择(第5题)的原因是什么?

A家里人的期望B 自己喜欢C 社会的现实所逼迫的D 逃避现实

7. 你在择业时优先考虑的因素是(最多可选三项)【多选题】( )

A社会地位B发展机会C工作地点D薪酬待遇E专业对口F能否胜任G 工作时间H实现个人理想和价值I为社会发展做贡献J其他

8.未来求职时,你希望进入什么样的单位?( )

A国有企业B 三资企业C 民营企业D事业单位

E机关单位F 部队G 其他9. 您对在旅游企业工作持什么态度?( )

A愿意长期从事旅游企业工作

B先在旅游企业就业,视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跳槽;

C不愿意从事旅游企业工作D说不清楚

10.未来求职时你是否会找与本专业对口的职业?()(选A继续第11题,跳过13题,选B继续第13题)

A会B不会

11,未来求职时希望在哪类旅游企业从事工作?()

A 饭店B 旅行社C俱乐部D旅游景区E餐馆F度假村

G交通公司H餐馆I 娱乐场所J 旅游科研机构K其他

12.在旅游行业,你希望你的第一份工作是?()

A.服务生B 导游C 健身或素质拓展教练D 计调

E景区工作人员F 其他

13.未来求职时希望从事什么类型的职业?()

A经济金融业B教育培训业C 公务员DIT业E 自由职业者G其他

14. 你关于求职的相关信息主要来源/获取渠道是()

A人才市场B老师推荐C 网络,报刊,杂志等媒体D 亲朋好友介绍E高年级的同学F校园招聘会G其他

15.你认为在择业中对就业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什么?()

A:专业知识 B:实践和工作经验 C:社会关系 D:沟通表达能力 E:外表及形象 F:学校知名度G:学科优势 H:计算机能力 I:外语能力J其他

16. 在择业过程中,你首选就业地区是()

A家乡B家乡以外的一线城市C家乡以外的

二、三线城市

D 基层单位E港、澳、台地区F 国外G 不限地域

17.你认为自己在求职中最大的优势是?(最多可选3项,多选题)

A.学习成绩优秀,多次获奖学金B.获多种比赛或技能证书C.有丰富的实习经历D.学校的知名度E.人际交往能力强F.有家庭的关系或经济支持G.其他

18.你认为求职过程中困扰你的是什么?(最多选三项)

A缺乏实践和经验B 职位过低C 缺乏人际关系

D 性别,户籍,外貌等歧视E 学历过低,学校知名度不高F 无社会关系G 就业信息获取不全H其他19. 你期望的起始月薪是?()

A 1500以下B 1500~2000C2000~2500D 2500以上

F :没有绝对的预期,根据求职状况可以适当调整

20.对求职做了什么准备?

A.抓住机会实习,获得工作经验B 努力学习,多拿奖学金C考取多种资格证书D 多参加社会活动,培养人际关系E 听就业报告讲座,获取就业信息F 还没开始准备G其他

如果您对我们的调查结果感兴趣,可以在此留下您的邮箱地址,我们将会把调查结果发到您的邮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篇:国际文化交流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如今,大学生在毕业之际面临三种选择:就业、考研、出国。毕业之后的不同走向,很大程度决定其在大学里的学习方向、研究重点。大学生明确自己的毕业走向,有利于提高自己在大学学习的效率以及获取各类信息的目的性,从而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一个更好的规划。为此,笔者就中国戏曲学院国际文化交流专业2005--2014届本科生毕业去向做了深入调查,分析原因总结经验,以便更好地为在校本科生提供具体直观的信息。

中国戏曲学院国际文化交流专业成立于2000年,迄今为止已培养了13届本科生、8届研究生共计400余名专业人才。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修养,扎实的人文素养,深厚的中外文化底蕴,具有世界观念和国际视野,熟练掌握一门以上流利外语,能独立从事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与传播相关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本专业强调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外国语言能力、文化创意与管理能力以及戏曲艺术传播能力。国际文化交流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方向与范围相对而言比较广阔,涉及文化产业、艺术管理、传媒、语言以及其他许多方面。为了提高本专业的教育教学针对性与质量水平,为国家、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文化交流以及管理人才,也为了更好地为在校本科生提供具体直观的就业信息,我们通过对本科生就业方向的调查及分析,总结出部分经验供同行参考。

毕业去向状态分析

1.就业是主导方向

根据统计数据,2005--2014届毕业生共292人,选择直接就业的人数达到了207人,占总人数的71%,考研与出国人数分别占10%与13%。可见本科毕业生近2/3选择直接就业,在本科毕业生去向中占有主导地位。

2.就业的主导地位逐年下降

由右图我们不难得出,中国戏曲学院2005--2014届国际文化交流专业本科生毕业后选择直接就业的人数远远高于考研、出国人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考研、出国的人数逐年增加,正一步一步取代就业所占的主导地位。

3.不同就业方向所占比例

从以上图表来看,中国戏曲学院国际文化交流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相对于其他专业的同学来说,较为广阔。本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方向大致分为六个方面:传媒方向、政府机关与事业单位、文化产业、教育方向、自主创业、其他企业。如此宽泛的就业去向,恰好能够体现出本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这与本专业强调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外国语言能力、文化创意与管理能力以及戏曲艺术传播能力是密不可分的。

国际文化交流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选择就业方向时,大部分还是依托自己的专业优势,选择与本身艺术类专业相符合的传媒方向。这充分表明,在校四年的本科学习为毕业生们提供了理论知识基础。

与此同时,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其他企业也占相当一部分比重,还有许多毕业生选择了教育方向以及文化产业方向,这也说明本专业学生除在艺术、管理、传媒方面有所专长,在其他方面也有一定的兴趣与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国际文化交流专业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在国家的号召与鼓励下,正逐年提高。

就业不同去向原因分析

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具有较强综合性。本专业毕业生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全方位的思维能力、开阔的眼界,可以更加全面地展示自我,更好地胜任工作。

1.课程多样,定位准确

本专业的大部分课程定位在文化产业、艺术管理以及传媒等领域。近几年,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与日俱增。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而这门新兴的产业也不负众望,正在以飞快的速度占领市场。但是,在当下的社会中,真正的文化产业专业型人才为数并不多。而国际文化交流专业正是看准了这样的文化市场大环境来定位课程,着重加强这一方面的专业教育教学。这样,本专业绝大多数的毕业生还是选择了与文化产业、艺术管理以及传媒相关的工作。

2.理论扎实,实践丰富

本专业在进行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也注重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大学期间了解社会,也充分了解自己,尽早发现自己擅长的领域,尽快找准自己的定位。同时,对学生专业理论学习严格要求,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这样,本科一毕业,学生既拥有专业知识,又能以“有经验”的身份顺利投身于工作之中,为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引导与契机。

3.国家支持,鼓励创业

大学生创业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与关注。本专业选择就业的本科毕业生中,有6%的学生选择自主创业,并且自主创业人数自2010年以来呈上升趋势,逐年提高。大学生创业成为就业方向中一种新兴且发展势头相当活跃的趋势。本专业学生在本科的学习过程中,从课程中不同程度地学习了有关营销学、传播学、社会学、应用语言以及其他人文类学科的知识,这为毕业生毕业后走自主创业的道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加之本专业毕业生拥有开阔视野,勇于尝试新事物,因此选择自主创业的毕业生逐年增多。其中有几位特别突出,比如经营工艺品、开办英语作文、论文修改网店等,都是本专业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较为成功的例子。

就业存在问题分析

国际文化交流专业本科毕业生中,选择毕业直接就业的比例正在逐年降低,直接就业正在逐渐退出其在毕业去向中所占有的主导地位,取而代之的是选择考研、出国的方向。自2005~2014年,国际文化交流专业的本科毕业生选择考研、出国的人数也呈逐年增长态势。由此显现出,就业难依然是困扰着当今毕业生的重要问题。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自身原因――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有误

现代大学生往往存在对就业单位期望值过高的问题,大部分毕业生倾向于选择大城市和“更好”的就业方向。地点选择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单位性质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大型外企等,而往往忽视了真正需要人才的地区与部分中小型企业。这就使得就业形势严重失衡,并最终导致了就业难问题的出现。

2.高校原因――课程设置问题

许多高校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虽然力求课程设置与学生实践靠拢,但是许多时候难以有真正与市场接轨、符合实际就业情况的课程设置,这就导致了大学毕业生具备许多理论知识,却没有更多能力适应社会中工作的需要。

3.市场原因――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再加之大部分企业对“学历”的关注越来越多于对“能力”的考察,使许多有能力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无法顺利地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

大学生就业几点建议

根据以上提到的现状与问题,在此为国际文化交流专业的大学生提出一些建议,供读者参考。

1.打好基础,夯实专业

良好的专业理论基础是以后工作实践的前提与保障。随着经济、文化、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文化产业、艺术管理以及传播等方面的需求岗位越来越多。中国戏曲学院国际文化交流专业老师高度重视这一专业的课程设置,尽量使本专业的课程达到覆盖面广的目标,保证课程含金量,同时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同学们的综合能力。大学生一定要把握好机会与条件,不断完善自己,为将来进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2.理性选择,丰富实践

实践出真知,社会实践是在校大学生的一个重要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它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与职业操守。通过社会实践,学生们能够更加了解自我,更加明确职业意向和发展目标,能够更加找准自己的职业生涯定位及规划。与此同时,大学生还能在学习和职业实践中不断修炼自己,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国戏曲学院国际文化交流专业为在校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机会与条件。例如,学院每个学期为期两周的艺术实践周以及各种交流活动等,都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

3.认清形势,矫正观念

树立正确就业观念是大学生合理、正确选择就业方向的关键条件。当前,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小的企业也有重要的岗位,而偏远地区最能磨炼人的意志,也最有可能找到发展的机遇。择业时,不要只倾向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而不愿意到基层乡镇民营企业,更不要存在“等、要、靠”的消极思想。到哪就业,干什么工作都应该以辩证、发展、全面的眼光看待。

4.把握机遇,做好准备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能力是大学生就业所必须具备的关键部分。如今,社会已开始转变,我们在人才市场中发现,就业率高和易于找到满意工作的大学生,他们自身的就业指数都很强。这些学生平时很注重自己的适应性培养,按就业岗位要求不断完善自己,善于挖掘自己从事岗位工作的潜力,并且不断增强自己与目标企业需要的岗位能力。“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在校期间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才能在毕业之际顺利应对各种就业的压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

总体来说,中国戏曲学院国际文化交流专业学生的择业意识较强,就业观念较为理性,就业前景比较乐观。大学毕业生要能够认清时代形势,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修养,善于利用自己的智慧与知识,积极应对挑战,发挥自己的技能和才能,才能选择合适的就业方向。大学毕业生提前明确自己的毕业走向,有利于提高自己在大学期间学习、实践以及获取各类就业信息的效率性和目的性,从而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一个更好的规划,也能在日后的职业生涯找准合适的岗位,规划未来的发展路线,实现自己最大的价值。

(作者单位:中国戏曲学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班级益智游戏活动总结下一篇:办理一孩生育登记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