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歌曲演唱分析论文

2022-05-02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艺术歌曲演唱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华丽的艺术瑰宝,宋代词人有一千四百余人,宋词作品有两万余首,每首作品都堪称经典。本文以《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为着眼点,列举三首以此词创作的中国艺术歌曲,结合演唱进行分析研究,探寻中国古词声乐作品对声乐训练的作用。

艺术歌曲演唱分析论文 篇1:

高职声乐教学中意大利艺术歌曲演唱分析

摘 要:尊重原谱歌唱就是读懂谱面上所有的“音乐语言”,音乐术语是作者情感表达的载体,歌唱者在演唱中应准确表达。本文对高职学生学情、艺术歌曲作品和歌曲演唱进行分析,以期在教学和演唱中进一步把握意大利艺术歌曲的风格。

关键词:高职声乐教学;高职学生学情;意大利艺术歌曲;歌曲演唱

声乐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用歌声表达作品内涵,并在课后进行有效练习,是声乐课程不断改革提出的问题。现阶段,声乐课堂重技巧轻情感、重声音轻分析等现象仍比较突出。学生在具备基本演唱实践后,课堂上,教师时常打断学生的演唱,让学生在谱面做好标记,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更进一步分析作者意图,声音的变化,如强、弱、渐强、渐弱、突强都在原谱上有所体现。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做好作品和演唱分析,能有效提高声乐课堂教学质量。

国际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和慧在一次访谈中提出:“国内声乐界年轻人在音乐上比较随便、草率,不太注意对风格的正确把握,甚至谱面上的基本要求都做不到,想怎么唱就怎么唱,只在意漂亮的高音。”她谈到自己出国10年学到最多的就是照着谱子演唱。也就是说,音乐的个性、自由都是相对而言,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不一样的“指纹”。但演唱者饰演的角色,必须按照谱子上所有的音符、文辞、速度记号、表情记号、强弱记号演唱,再根据不同的指挥、导演要求进行合理合度的调整变化,否则,自由无度就变成放任自流。

旅欧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洁在谈到“融会贯通的乐感”时也强调学会读谱。“其实很多要求都很详细、准确地写在谱面上,一定不能忽视。”因此,“尊重原谱歌唱”能解决声音、情感表现不明确和不到位问题,“照谱演唱”就是最自然、最真挚的歌唱。

本文以意大利艺术歌曲《胜利啊,胜利》为例开展高职声乐课教学,从学情、作品和演唱分析出发,总结意大利艺术歌曲在初级声乐教学中应把握的风格特点。《胜利啊,胜利》(Vittoria,Vittoria)是意大利作曲家卡里西米(Gian Giacomo Carissimi)创作的歌曲。卡里西米起初也是歌唱家,后以作曲家和教师闻名于世。作品描述了一位失恋者摆脱爱情的痛苦而获得解放的心情。歌曲节奏明朗轻快,表现了心中的胜利喜悦,结构为带再现的复三段体。

1 高职学生学情分析

高职学校一年级学生通过高考集训进入高职阶段学习,在演唱技能技巧上有一定基础,部分学生学习过中高难度歌曲;但对作品的表达只停留在音准、节奏和“大音量”上,学生缺乏音乐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的学习态度虽然比较明确,但知识结构不丰富,想通过短时间唱“大”而“难”的作品,比较困难。学生练习方法不正确、不稳定,对作品不理解,声音表达不丰富,教师要在课堂上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不断启发教学。

教学中还普遍存在部分学生拿到一首新作品,往往不进琴房弹唱谱练习,而是通过手机听音频学习的情况。到课堂上音准、节拍出错,伴奏跟不上,声音基础和技巧不能熟练展现,更不能完全理解歌曲的内涵,演唱中强调“大音量”,破坏了歌曲的完整性。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初期多听名家演唱音频和视频,多思考多模仿,但学生在没有分析和理解并思考练习的基础上模仿,会造成单一、机械的模仿。因此,教师教授《胜利啊,胜利》这首意大利艺术歌曲是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基础发声方法,已完成了《在我心里》《多么幸福能贊美你》等歌曲后让学生进一步分析演唱的。学生可参考意大利男高音布兰德里(Giacinto Prandelli)和墨西哥男高音歌唱家哈维尔·卡马雷纳(Javier Camarena)演唱《胜利啊,胜利》两个版本学习。

2 作品及演唱分析

《胜利啊,胜利》描述了一个失恋者摆脱了爱情的痛苦而获得解放的心情,演唱时表达了心里胜利、喜悦的心情。速度:Allegro con brio有活力的快板速度;节奏:轻快(每分钟168拍);歌曲结构:带再现的复三段体。

2.1 第一部分

这首歌以副歌开头,“胜利啊,胜利”唱得坚定、明快,第一乐句再次唱到“胜利啊,胜利”时气息吸入和叹气量较前一句稍大些。随即到力度记号P标记,这里的弱保持连贯流畅,唱出歌词“non lagrimar più”(不再痛哭,不再悲伤)。接下来,“è sciota d’amore la vil servitù”(从爱情的枷锁中获得解放),这里的力度记号f强与前一句形成对比,并且在强起音上做出渐强渐弱的声音变化。这一句在紧接着的重复中再次出现了两次,注意唱出小连线与大连线对比。第一次的小连线演唱时要求呼吸在意大利语音节上强调“叹气”,第二次大连线同时也是华彩部分,在气息支撑保持中连贯“叹气”。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用到形象比喻时,有声音在头前“削刀削面”快速轻巧向外进行的感觉,或像在水平面扔一块薄而平的石头,石头在水面向前跳出的感觉。这些都是教师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和演唱经验而启发学生联想感受的。华彩部分由弱到强再到渐强,最后在力度记号sf突强上与钢琴精准配合,胸腔“支点”瞬间落下,唱完第一部分最后一句。

2.2 第二部分

歌曲到B段速度为meno mosso(稍前较慢)演唱注意声音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此段抒情柔和,作曲家用音乐术语“e dolce assai”(更加柔和)表现主人公在爱情中醒悟,不再受虚伪所蒙骗。这里对演唱者的声音处理和伴奏都是一致的要求。此段有两处在乐句进行中出现了八度跨越,注重呼吸和腔体打开的充分准备,声音表现得更加舒展,“le frode”(欺骗)到“gli affanni”(忧虑)力度上的渐强也出现了八度跨越。这时的换气是有准备的,快而不仓促,并且腔体的高音位置不能随八度而改变,为唱下一句再次八度跨越“non hanno più loco”(此处尚家骧译为不再彷徨)做好气息、力量和情感上的准备。

2.3 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为第一部分的重复部分,但省掉了乐句在乐段中的重复部分,直接到华彩段,篇幅较第一部分有缩减,属于缩减式的完全再现。节奏是a tempo回到原速,音色与第二部分形成对比,但不可随意加强,仍然唱出“胜利”的释怀之情,也就是摆脱了爱情的痛苦,再不受难甜言蜜语的愚弄和欺骗的心境。第三部分的再现是过渡的再现,为了达到承上启下,突出第四部分再次诉说“再也不深陷爱情痛苦”的心境,因此,在不改变第一部分速度的同时,不能唱得太强或太激情,为发现下一段做好准备,情感上可稍平静些。此时的胜利表现在第二部分“我再也不为你的谎言而迷惘,我再也不痴恋你那迷人的眼光,我再也不受骗,不再痛苦彷徨,那残酷的爱情毒焰不再逞凶狂”,走出“痛苦”的“胜利”,情感表达上应与第二部分紧密结合,而又坚定地唱出“心中开朗,从爱情枷锁中获得解放”的感情。

2.4 第四部分

第四部分旋律与第二部分完全相同,但歌词不同,属于半完全重复,演唱时保持气息平稳和元音统一,每个乐句突出气息的连贯。钢琴伴奏在第一乐句开头用了六拍延长音,弱起小节在这里显得更舒展开阔,接下来两小节的重拍上都有柱式的支撑,气氛更加安静,情感的刻画更加细腻深邃。“你微笑的眼睛里不再放光芒”,淡淡地忧郁情感唱出了伤痛的过往。接着一句是八度跨越“它不再是我心中致命的创伤”更加明确已走出失恋的痛楚,这一句中两小节后有一个五度跨越,伴奏织体变化为每拍上柱式和弦的支撑,展现这一乐句强调的情感表达。所以在唱到“che piaga mortale nel petto m’aventi”時要注意“petto”这个词的双辅音在技巧和情感上的表达,音节“pet”为一拍。为了突出是“致命的创伤”的痛,这一拍在演唱时因留有辅音t的位置,也就是快速发出“pe”的音节,将舌尖前端放在t[d]的音上,感觉是想发[d]音而有没有发出,造成阻碍后,在下一个音节to[do]的音起到强调的作用。接下来在唱到“没有痛苦,没有悲伤”时,注意有两个下行琶音,并随着两次八度跨越处有力度上cresc渐强的变化,把情感推向“我把一切都遗忘”,为了表现“遗忘”的感情色彩,作曲家在sfacio这里用到了倚音,使该句更加具有生动的表现力。

2.5 第五部分

第五部分与第三部分完全相同,是属于完全重复,但在乐曲结束时用了音乐术语“largamente”宽广地,表现了作品最终在“精神上胜利”的喜悦之情。结束句虽未标记渐慢或有强调终止的重音,但在钢琴伴奏部分用音乐术语“col canto”,译为“依旋律速度而伴奏”,标明此处可根据全曲情感处理做出情感表达的延长。此部分虽为完全再现,但声音的表现力与第三部分过渡段相比较稍强一些,腔体打开较大,气息也有力更为舒展。重复不能是简单的完全重复,而是要在声音和情感上做出变化和更丰富、生动的重复,作品的重复是主题思想再现和情感的升华。因此,遇到完全重复不能照搬照唱,需要更加严谨细致对待。

3 意大利艺术歌曲风格把握

3.1 元音纯正

元音纯正是意大利艺术歌曲演唱最核心的特点,意大利语5个元音贯穿声乐技能训练中发声练习,而意大利语大多以元音结尾,在歌唱中元音的发声位置统一,便于歌唱共鸣腔体打开和良好的歌唱通道建立,使得声音在避免喉音的同时易于形成共鸣,元音纯正饱满,取得声音明亮、圆润和饱满的效果。

3.2 连贯(legato)

声乐课中,教师常让学生在歌曲演唱环节只用元音连接唱出,目的是帮助学生体会气息在元音上的支撑和快速在元音上唱响的效果,能很好解决基础发声练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意大利艺术歌曲要连绵不断地唱出连贯的感觉,也是在元音上要唱得严谨,严格按照谱面的标记,不得强调音量和夸张表演,保持气息均匀、平稳,音与音之间连接顺畅平滑。

3.3 音质

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感受“最大限度打开腔体通道,最大限度集中歌唱”,体会全身放松自然,身体任何地方都能“呼吸”,都能歌唱的状态,这也正是整身唱法强调的。意大利艺术歌曲在音质上声音圆润、丰满、集中且明亮、松弛,富有穿透力。美声唱法的精髓正是歌唱者在演唱时能在宽广的音域、韵律的语言和通畅的呼吸下自如运用声音。

3.4 音量

艺术歌曲凝结了词曲作者的高度思想感情,在演唱和表演方面不需要夸张的音量和表演,追求声音在表达情感上的自然变化,在练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做好案头工作,在不追求一味地“大音量”前提下,设计好演唱每一句的情感。也正是因为人声的音质、音色和音量等生来各异,在初学阶段不能只追求音量,以音量来衡量学习效果,应养成熟读歌谱,不随意对待谱面上任何一个标记的习惯。

4 结语

分析演唱作品,加强对曲式、音乐术语和演唱的分析,加强音乐综合能力训练,提高文化素养,培养学生背谱除了音准、节奏外,还应背作品结构、速度、力度和表情术语等,真正做到“尊重原谱歌唱”,为建立专业文化知识结构打下良好基础。高职学生在声音技巧方面理解力较强,短期进步较快,但音乐素养和综合素质需长期积累,因此在作品演唱、内涵表达方面需在平时学习中养成多读原谱、认真分析作品的习惯。教师在课堂上还应灵活引导学生向经典学习,把最新、最前沿的信息和教学内容融会贯通。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加强舞台表演和教学实践,不断探索学生自主学习、乐于实践和研究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意大利歌曲集[M].尚家骧,编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2] 储声虹,徐朗卷,等.外国艺术歌曲选17-18世纪(1)[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3] 耿耀.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美学特征初探[J].音乐创作,2011(1).

[4] 吴佳轩.周而复始,求异存同——关于意大利歌曲《胜利啊,胜利》中重复乐段的探讨[J].东方藏品,2016(11).

作者:周淳

艺术歌曲演唱分析论文 篇2:

宋词艺术歌曲演唱分析

\[摘要\]

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华丽的艺术瑰宝,宋代词人有一千四百余人,宋词作品有两万余首,每首作品都堪称经典。本文以《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为着眼点,列举三首以此词创作的中国艺术歌曲,结合演唱进行分析研究,探寻中国古词声乐作品对声乐训练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古诗词歌曲;宋词;水调歌头;演唱分析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文学发展历经了时代的变迁,从古至今,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特色,中国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史上华丽的艺术瑰宝。宋词的词体在古诗词文学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时代性,宋词不像唐诗一样字句规整,但它会根据词人的个性展现雅俗共赏、婉约细腻的艺术特征,正因为如此,当代作曲家十分青睐宋词,借鉴国外作曲特点,与我国特有的音乐特点相融合,编创出许多高雅的宋词艺术歌曲。

一、《水调歌头·丙辰中秋》的艺术性

宋词与唐诗的五言、七言的规整模式不同,句子有长有短、参差不齐,语感强,因此又被称为长短句。宋词承载着时代的使命,是诗与曲的桥梁;宋词是主观与客观的结合体,将事物在意境中更加感性地表现出来;宋词是音乐文学的载体,古代就有很多音律作品,如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姜夔的《杏花天影》《鬲溪梅令》等作品一直被后世传唱。宋词最初形式来源于市井歌谣,歌词被划分俗词,后期经过宋代词人高超的修辞句法、富于意境的叙述方式,表现出深层的艺术风格,词意间更加优美,富于歌唱性,逐步向雅词发展,并愈发典雅。出名的宋词另有北宋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念奴娇·赤壁怀古》;北宋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長江头》;宋朝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声声慢·寻寻觅觅》;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满江红》;南宋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等,均体现其雅俗共赏的一面。

北宋文学家苏轼,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作既有婉约细致风格的《水龙吟》,也有风格豪放大气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就是借用景物和想象抒发思想感情的作品。该词仅有词,另有一个小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记录了创作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即“丙辰年中秋,喝酒大醉至第二天,创作该词,同时怀念弟弟苏辙”,令作品更具有画面感,令后人更加深入理解词中内涵。小序过后,通过“明月” “乘风”“琼楼玉宇”发挥了他的想象力,具有鲜明的意象感,表达了他领悟人生,辞藻间赋有哲理,思念家乡的情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体现了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该词虽然明写离愁别绪,但暗中含蓄地表达了对离人的同情。整首词意境深远,豁达情怀,字里行间都流露出美学的原理。现代作曲家们都被它的美所吸引,将其谱曲,用音乐与之结合,让古典诗词意境在音乐中得以无限放大。

二、试分析三首《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艺术歌曲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宋词,小序中写明:在丙辰年的中秋节,他醉酒后怀念弟弟苏辙而作。这首词牌源于大曲《水调歌》的首段,因此被称为“歌头”。整首词分为上、下两阕: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上下两阕虚实结合,上至宇宙下至所处社会,揭示亘古不变的哲理:万事万物的发展规律,表达了苏轼的睿智、洒脱、豪放以及豁达的胸怀,这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是现代社会人们追求的一种自然常理和精神境界。

因此当代作曲家们纷纷就此词谱曲,出现了一词多曲的现象,作家们对同一词都有各自的理解和创作动机:王志信就此词创作了宽广而深沉的《千里共婵娟》;汝艺就此词创作了庄严、豪迈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刘学严就此词创作了充满向往、憧憬和祝愿的《但愿人长久》;莫天平就此词创作的《水调歌头》;梁弘志就此词创作的《但愿人长久》,起初由邓丽君演唱,后由王菲演唱,红遍大江南北,成为中国大地上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

1《千里共婵娟》的演唱分析

王志信是我国著名的民族声乐作曲家、指挥家,他缔造了很多民族声乐歌曲,如《兰花花》《昭君出塞》《桃花红、杏花白》《遍插茱萸少一人》等歌曲,都是民族声乐教学的经典曲目,他创作的声乐作品兼具民族性和时代性,促进了我国民族声乐发展。

王志信依据苏轼的词创作的声乐歌曲《千里共婵娟》,将《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以音乐的形式呈现出来,整首作品充满小调优美的民族风格特点。“明月几时有”以自由的散板速度引出,“有”字由下方三度的倚音润腔,与苏轼抛砖引玉的问句语调相得益彰,“把酒问青天”的旋律与吟诵时的歌唱性一致。接着进板以慢速入歌曲主题,歌曲与词作的内容同时展开,可见作曲家对宋词的艺术有较高的审美,才能将音乐与文学无缝的对接。“我欲乘风归去”起,用较之前面快一倍的中速,把词作者内心语言用音乐表达出来。“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重复了两次,音乐上不断地推进,两个“寒”字落在了小字一组的e,演唱时要注意深呼吸的支持,不能放松气息支点的控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词的中心思想和理性的升华,作曲家用宽广而富于激情的散板速度展现,钢琴伴奏用刮奏和八度推进的织体,为歌曲营造了完美的高潮,演唱时除了要注意深呼吸与高位置的技能保持,还要注意表达苏轼豁达、洒脱、豪放的情感。整首歌曲的速度与情绪与诗词的抑扬顿挫一致,张弛有度,演唱时的咬字、音色也要随着情绪变化去调整,令演唱声音更有张力。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演唱分析

汝艺用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为歌词,创作了民族声乐作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令该词别有一番戏曲的味道,其原因为作曲家实则为我国著名的二胡演奏家:汝艺,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副教授,二胡演奏技术精湛,深得吴之珉、王永德、闵惠芬教授的真传,对民族音乐有深厚的积淀。除此之外,还对作曲和录音有着浓厚的兴趣,是真正的多才多艺的音乐家。他创作的民歌有《国旗颂》《祖国之恋》《党旗下的誓言》《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汝艺的声乐作品如《国旗颂》《党旗下的誓言》都是自己作词作曲,歌颂党和人民军队,充满积极向上的红色精神。《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以古诗词谱曲,将民族器乐细腻的演奏风格融入歌曲创作中,长音、甩腔、三十二分附点音符里,仿佛古人长袖翩翩、水袖如花的形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作为歌曲伊始,每句话的最后一个字都做了长腔,体现了我国京剧艺术的戏曲风格,所以在演唱时不但有良好的气息支持,高位置的挂住,还要注意咬字的归韵问题,一定要在时值将尽时收韵,不能过早,否则容易造成字的歧义。“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出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整词的上阕,作曲家用稍慢的中速进行描写创作,多用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句子强弱呈“枣核状”,旋律细腻、充满抑扬顿挫的起伏感。演唱时要十分注意附点音符的准确演唱,声音统一,不能松散,演唱要流动,不能僵死。下阕前半部分的旋律模仿京剧波音、倚音的润腔技法,用谱面标记的方式把由慢到快或由快到慢的颤音表达出来,演唱时更加要求气息的流动性。如“朱” “时”用的是上波音,“阁”“低”“户”“无”字用上二度的下倚音写出,演唱时拿捏到位,就会京味十足。段中还有一个小亮点——“不应有恨”,無旋律有感情地把此句吟诵出来。这就要求演唱者全情地投入歌曲,在吟诵时以情带声在高位置将字句送出,不能破坏音乐的进行。下阕的后半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为整首歌曲的高潮部分,速度稍快,要求充满激情,滚动地进行旋律,钢琴伴奏用九连音的琶音为人声做铺垫,演唱力度不似层层递进,而是即将推向定点又回落缓冲,最终将整曲推向最高。演唱时为了保持连贯,要分配好句子中每个字的气息,“悲”“圆”几个波音的气息支点保持,更好地展现出词曲作家大气婉约、细腻雅致的情怀。

3《但愿人长久》的演唱分析

刘学严是又一个被苏轼的“中秋词”所吸引的音乐家,系和声理论家,沈阳音乐学院副院长,他以这首“中秋词”为歌词,创作了《但愿人长久》,根据他对和声理论的音乐素养和对该词的深层领悟,诗曲结合融汇出别有一番风味的声乐作品。

刘学严把这首“中秋词”的上阕用关系大小调的方式创作出旋律,有一唱一和的感觉,通过变音让词与曲更加巧妙地结合起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用b小调引出,“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用d小调的旋律作答,“上”“宫”“今”“是”“何”字中有相应的变音,演唱时要格外注意变音的音准问题;“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仿佛又回到b小调提问的语气中,“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仿佛用#d小调的旋律进行回答。

下阕前五句的词反复了两遍,用强度对比的方式进行创作,第一遍用舒缓柔美的旋律,第二遍反复强调,演唱时要着重强调,与第一遍形成鲜明的对比。与其他作曲家一样,刘学严也把下阕的后五句作为歌曲的高潮进行创作,“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作为情绪的铺垫,推进后面画龙点睛的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全曲的最后一个“娟”字落在了属音上,有一种未完待续的感觉,与苏轼创作该词的思想一致,表现了乐观积极、美好生活的向往、祝愿和憧憬。

三、如何把宋词艺术歌曲演唱得准确到位

1加强声音技能技巧训练

[JP2]以宋词谱曲的中国声乐作品讲究意境的渲染,古诗词吟诵上讲究押韵,演唱时要充分表达词曲作者的思想感情,就需要呼吸、位置、共鸣等歌唱技能发挥作用控制声音,以达到如诗如画、线条明朗、有形有色、抑扬顿挫的审美要求。

2咬字吐字得到相应训练

我国古词的朗读讲究合辙押韵,声母韵母的咬字问题与歌唱中咬字吐字的要求是一致的。歌唱中每个字的声母要干脆,韵母要随着音符时值长短控制归韵。演唱古词作品的咬字吐字要求:字头的声母要咬得准确,既不能过紧也不能过松,字腹和字尾的韵母要吐得清晰。以“娟juɑn”字为例,“j”是声母,准确地要准字头后,快速张开嘴,同时将“uɑ”这个复韵母发出并保持吐字时口腔的状态,根据“娟”字的时值长短,在即将结束时归韵在“n”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演唱过程中每个词的准确性。[LL]

3演唱前准备工作的训练

宋词是我国古文明的时代标志,以宋词作为歌词进行谱曲的中国艺术歌曲,要求演唱者把握其中的诗意和主要思想。每首词都反映了当时作者所处的时代、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活状况,因此要想准确把握演唱作品的风格,就一定要深入了解词作者的背景、创作目的和深层意义。

4提高音乐感觉提升音乐素养

演唱宋词声乐作品能够提升演唱者对音乐的感觉和知觉,让演唱发之于情,并能够有效提升个人的音乐素养。宋词具有雅俗共赏,富有歌唱性,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不论是大气豪放的词作还是清新婉约的词作,都要在不断诵读中体会领悟其中的内涵和写意,将这些感受融入歌曲中,通过演唱细致处理每个音、字、句子,个人音乐素养会逐步得到提升。

以宋词谱曲的中国声乐作品将中国文学与音乐有机结合,以声乐形式为载体,有利于促进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谢桃坊.论宋词的艺术特征[J].天府新论,2006(05).

[2]胡云翼.选注《宋词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3] 李曙明.中国艺术歌曲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李璐)

作者:毛毳

艺术歌曲演唱分析论文 篇3:

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要点分析

【摘 要】阐述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具体探讨并分析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要点:树立多元化的演唱观念;注重对演唱风格的把握;加强对作品的体验;提升演唱者的个人修养。

【关键词】中国艺术歌曲 发展历程 演唱要点 分析

一、中国艺术歌曲发展概述

艺术歌曲是诞生于欧洲浪漫主义时期的一种声乐体裁,有着独特的形式和内容,被誉为声乐艺术宝库中的奇珍。中国的艺术歌曲发展始于20世纪初。20世纪初,伴随着西方文化的涌入,很多海外留学归来的音乐家,如黄自、萧友梅、青主等,最先开始了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他们在创作中,既充分尊重了一般艺术歌曲的创作规律,同时又注重和中国音乐的融合,对后来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该时期的前辈音乐家们,首次将目光投向了中国的古典诗词。在他们看来,西方艺术歌曲可以将诗人的诗歌作为歌词,那么中国艺术歌曲则完全可以将中国古典诗词作为歌词,并由此形成了中国古诗词类艺术歌曲这一新的形式,也是中国音乐创作者对艺术歌曲所做出的独到贡献。1937年到1949年期间,时值中国的革命时期,很多爱国音乐家如冼星海、张寒晖等人,也创作出了大量爱国题材的作品。新中国成立后,除去“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国艺术歌曲一直走在一条蓬勃发展的道路上,如丁善德、李劫夫、尚德义等,分别创作出了《延安夜月》《沁园春雪》《千年铁树开了花》等佳作。改革开放后,中国艺术创作迎来了新的春天,艺术歌曲的创作也是全面开花,老、中、青三代创作者合力,创作出了大量的精品。罗忠镕的《涉江采芙蓉》、施万春的《送上我心头的思念》、谷建芬的《那就是我》、陆在易的《祖国,慈祥的母亲》、刘聪的《鸟儿在风中歌唱》等,都获得了业内外的一致好评和认可,并传唱于祖国的大江南北。时至今日,艺术歌曲已然成为中国声乐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继续朝着更加广阔的方向发展。

二、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要点

(一)树立多元化的演唱观念

艺术诞生于西方,所以自然是以美声唱法来演唱的,并由此形成了一个传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艺术歌曲的演唱只有美声唱法这一种方法。特别是在中国,还有着与美声唱法相并列的原生态唱法、民族唱法等,同样具有科学性。所以不应该拘泥于某一种歌唱方法,凡是有利于歌唱表现的方法,都可以运用于艺术歌曲的演唱中。当前中国歌坛上频出的跨界,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比如有“歌坛夜莺”之称的吴碧霞,被誉为跨界演唱的代表,她经常在音乐会的上半场演唱西洋歌剧,下半场演唱民族歌曲,两种不同的歌曲都被她演唱得游刃有余。因为在她看来,是没有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之分的,只要能恰如其分地表现作品,就都是科学的、优秀的歌唱方法。特别是对于中国艺术歌曲来说,其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所以也应该在唱法上体现出一种民族性,才是对作品最本色的诠释。而且不仅是在中国,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歌唱方法,只要其是合理的、科学的,就都可以用于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演唱者理应树立起一种多元化的演唱观念,特别是改变“唯美声论”的片面观念,由此获得更具有音乐表现力的歌唱效果。

(二)注重对演唱风格的把握

艺术歌曲在诞生之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多元化的演唱风格。如德奥艺术歌曲追求严谨、含蓄和内敛,在情感抒发方面较为克制。而意大利艺术歌曲则恰恰与之相反,其热情奔放,追求一种激情,歌曲情感起伏较大。中国艺术歌曲的风格则是独一无二的,这是因为中国的艺术歌曲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在艺术歌曲传入中国之初,中国创作者也效仿西方创作者采用诗歌作为歌词的传统,将中国很多古典诗词谱成了艺术歌曲。而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有着极为丰厚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等,都在古诗词中有所体现。比如,青主创作的《大江东去》,其原作为宋代文豪苏轼的《赤壁怀古》,开创了用古典诗词进行艺术歌曲创作的先河。作为豪放派的代表,苏轼的这首词是极为气派的,通过对赤壁的雄奇景色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三国的周瑜谈笑破敌的英雄业绩的向往,抒发了诗人凭吊古迹而引起的自己功业无成而白发已生的感慨。作为演唱者来说,则应该重点表现出这种特有的音乐风格。比如著名歌唱家莫华伦演唱的版本,就分明让人感到了一种非凡的气势。所以说,中国艺术歌曲本身是与众不同的,需要演唱者用合理的方式,表现出其特有的风格。

(三)加强对作品的体验

在很多演唱者的演唱中,虽然其在演唱技法上大多都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却给人以干巴巴的感觉,也就是缺乏音乐表现力。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对作品体验的不足。只有对作品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体验,才能真正获得声情并茂的歌唱效果。首先是对作品进行全面的分析。包含创作者的个人信息、创作背景、创作经过、表现内容等,先获得对作品的大致了解。其次是进行试唱。要将自己之前获得的各种理解和感悟,融入到演唱中去,并在一次次尝试中予以不断的纠正和完善。而且在这个试唱的过程中,要展开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将自己设想为作品中描绘的主人公,使情感体验进一步加深。如《黄水谣》,这是一首选自《黄河大合唱》的艺术歌曲,描绘的是日寇到来前后黄河两岸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日寇到来之前是“麦苗肥豆花香”,日寇到来之后则是“奸淫烧杀一片凄凉”。可以看出,其情感变化是十分鲜明而直接的。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就要将自己想象为一个黄河岸边的老百姓,在脑海中浮现出歌曲中描绘的画面,这个画面越逼真,唱出的情感就越真实。最后是演唱作品,经过前两步的准备之后,则可以在之前的基础上,融入一些个性化的表现,使演唱呈现出鲜明的个性风格,获得情真意切的演唱效果。由此可见,加强对作品的情感体验,正是演唱中国艺术歌曲的关键所在,需要演唱者静下心来,扎实做好案头分析工作,经过一遍遍的尝试,最终获得属于自己的感悟和体验。

(四)提升演唱者的个人修养

艺术歌曲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个体,而是集多种文化于一身的集合。除演唱技术外,更需要演唱者具备丰厚的文化修养,才能从更加宏大的视角来体验和认知作品,才能真正领略并表现出作品的精华。以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为例,古典诗词都是采用文言文的形式,且中国艺术创作中素来有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等传统,所以其本身的含义是较为晦涩和难懂的。要想真正弄明白其含义,则需要演唱者具备一定的文言文知识。经过逐字逐句的翻译,才能明白作品的文本涵义和背后的深意。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艺术歌曲的演唱是永无止境的。需要演唱者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一方面是要学习艺术歌曲、音乐相关的知识,如音乐史、各种音乐的理论等;另一方面则是学习文学、美术、戏剧等相邻学科的知识,这些都能给艺术歌曲的演唱以多方面的帮助。要立志成为一个歌唱大家,而不是一个仅掌握歌唱技巧的匠人。这一点从中央电视台的“青歌赛”中也能看出。作为国家级的歌唱大赛,中央电视台的“青歌赛”在近几届中都加入了文化知识的评测环节,且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虽然几个文化类题目并不是一个演唱者文化水平的全面反映,但是重在表明一种态度和观念,即一个演唱者只有具备了丰厚的文化修养,才是一个优秀的演唱者,才能为更好地表现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艺术歌曲作为声乐艺术中的奇珍,在演唱方面是有着自身独特要求的。特别是对于中国艺术歌曲来说,其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与一般歌曲以及外国艺术歌曲有很大的不同,需要演唱者从扎实的案头工作做起,经过不断的分析和体验,才能真正演唱出其特有的审美风韵和思想内涵。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个人修养的提升是其中的关键所在,也是以往的培养中经常被忽视的一个环节。只有个人修养的不断提升,才能为唱好中国艺术歌曲打下最为坚实的保障。也希望本文所提出的几点建议,能够起到抛砖引玉之用,给更多的人以启示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张雪丽.中国艺术歌曲中意境蕴涵的分析与诠释[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

[2]蔺丹.浅论中国艺术歌曲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文学教育(中),2011(4)

[3]马帅.中国艺术歌曲的表现与处理[J].大舞台,2012(4)

[4]汪毓和.关于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问题——简评声乐教授宋承宪先生[J].人民音乐,2000(10)

(责编 王 一)

作者:韦婉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音乐教学幼儿教学论文下一篇:工程机械设计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