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劳动化思想发展论文

2022-04-11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科学发展观劳动化思想发展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共产党宣言》集中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发展思想。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发展思想既指个人发展,又指社会发展,而且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内在统一的,它是新发展理念形成的重要理论基础;当代中国的新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研究和实践新发展理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发展思想。

科学发展观劳动化思想发展论文 篇1: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价值维度考量

摘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际的深邃思考,面对新的时代条件和新的实践,明确提出和阐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理论价值维度考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了发展观的重大理论创新;从实践价值维度考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引领和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人类社会的新发展;从方法论价值维度考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提供了行动依据和方法指引。

关键词: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价值维度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和深刻阐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赋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发展观崭新的时代特色,契合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立场,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独特意涵和价值追求,是理论价值维度、实践价值维度与方法论价值维度的高度统一。这一思想贯穿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伟大理论和实践,成为我们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科学理论遵循与行动指南。

一、发展的价值追问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提出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追求与主题。在人们看来,发展蕴含着对事物变化的价值评判,是“对人类有利的显著变化”[1]44。这種“有利的变化”“好的变化” 或者说发展的价值究竟是什么呢?传统发展观认为是经济增长,因为经济增长能够为人类提供更多的物质享用,“只要经济增长了,人类就可以获得幸福的生活”[1]44。20世纪中后期产生的新发展观,对以经济为中心的传统发展观展开了反思与全面批判,提出“为一切人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2],将人的实质自由视为发展的根本价值尺度[3]。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吸收各种新发展观的理念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其中包含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其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对发展价值的深刻揭示。

21世纪,人类发展进入到新阶段。通过反思工业文明所伴生的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社会冲突频发,以及贫富差距严重分化等问题,人们进一步认同发展应包括经济增长、社会和人的进步,强调把人本身的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最高目标,将发挥人的价值、需要和潜力作为发展的最终目的。在追问发展价值时,人们既重视社会发展价值,更关注人的发展价值。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30余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际的深邃思考,面对新的时代条件和新的实践,明确提出和阐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发展的价值追问作出了科学回答。

2015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制定“十三五”规划重大问题,提出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年10月26日至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4] 。这是发展价值最鲜明最深刻的中国表达。

二、从理论价值维度考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了发展观的重大理论创新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揭示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智慧,总结和凝炼当代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教训,科学回答和解决中国自身和人类面临的发展问题,实现了发展观的重大中国创新。

(一)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发展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建立于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之上,在发展的主体性方面,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重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在发展的基础性方面,主张以物质生产为中心,强调经济建设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在发展的目的性上,注重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谋求“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赋予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新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在发展的问题上,一方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结合社会转型期改革和发展的现实状况,提出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发展、社会改革的主体,而且是社会创新的主要力量。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他认为必须对“人民群众所表达的意愿、所创作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充分尊重,如果“失去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7]。另一方面,根据新发展实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形成过程中,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的发展理念,要求提高发展的创新性、包容性、公平性、普惠性、整体性,把人民共创、共建、共享、共有、共同富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新发展理念主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从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推动城乡、区域、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融合发展,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构建美丽中国,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增进人民福祉,体现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本质。同时,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抓发展,力求实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以人民为中心的辩证统一,在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生态产品的需要,通过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带动投资、增加供给,培育新的增长点,拉动经济增长。

(二)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理论的本质超越

西方发展理论是对传统发展观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展思想进行总结反思的结果,包含了从增长极限论到可持续发展观再到全面发展特别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涵,体现出其自身历史发展的进步性与对世界各国发展设计的积极因素。然而,西方资本主义主流发展思想追求物质财富积累,主张发展的目的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人均收入的提高,不太关注具体的人特别是普通劳动者的感受和真实情况;认为劳动、资本和技术是物质生产的三大要素,人均产量只有通过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才能提高,资本和技术才是发展的动力之源;谋求总量和效率,忽视分配和公平。这种发展理论造成资本主义国家物质财富的增长以牺牲大多数人的全面发展为代价,经济危机频发,两极分化,公平与效率尖锐对立;移植到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仅没有使发展中国家走上发展的快车道、摆脱贫困落后,反而导致这些国家贫富差距严重扩大、陷入发展泥潭难以自拔。尽管人们也看到,西方有些学者开始关注发展中人的价值与作用,比如历史学派先驱李斯特提出经济增长只有注意人们的感情、愿望和需要时,才能达到谋求物质福利的目的;法国经济学家佩鲁认为经济发展不过是实现人的发展的手段,满足人的需要才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但资本主义体制内的这些学者的这种认识,只是面对滞涨等问题才引发对人的重视,资本主义制度与身俱来的弊端使其难以克服西方发展理论的人永远要臣服于利润和“狭隘的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局限性。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追求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少数人的自由幸福,要求全方位提高和丰富人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与满足人的真實需要,把人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强调发展源自人类劳动,发展的本质是人类通过劳动不断改造自然,物质资本和科学技术都是人类劳动的创造物,但不能与人并列,发展最根本的动力来自于广大劳动者;始终坚持不断提高发展成果分享的公平性,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发展成果,增进人民福祉,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一个重要主旨就是要克服西方发展理论的资本单纯追求利润的制度短板与不良后果,避免了因为资本主义存在的人的异化、劳动异化而导致的发展异化问题,从而从根本上实现了对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理论的本质超越。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思想的弘扬创新

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发展的根本问题进行了不懈地深入地探索。毛泽东对如何统筹各地区各部门的发展、如何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怎样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入思考;邓小平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初步回答了“要不要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江泽民把发展提升到我们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高度,强调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进一步回答了“要发展,怎样发展、靠谁发展”的问题;胡锦涛明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确立由注重经济增长转变为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由倾斜式发展模式转变为统筹协调发展,科学回答了“如何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问题。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实践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深刻解答了关系我国长远发展的许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思想的新境界。在发展目标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人民的地位、利益、作用、满意为中心的主旨,更加突出发展的全面性、均衡性与公平性,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大建设全面推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提升,确保机会、收入、财富等朝着平等共享的方向发展;在发展动力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通过经济结构性改革、拓展空间和厚植优势寻求与培育动力、注重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发展方式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要全面适应中高速增长与中高端发展新常态,推动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和低水平劳动力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由数量规模型转向质量效能型,在社会发展方面实现从主要依靠政府向政府和社会协同发力转变,切实做到发展人人参与、成果全民共享;在发展路径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遵循五大发展理念等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三、从实践价值维度考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引领与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人类社会的新发展

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体现;推进人类社会新发展则是当今世界的伟大潮流和趋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科学反映了时代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针对性和战略指导意义,并引领和推进了人类社会的新发展。

(一)深化与指引了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从严治党旨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加强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为人民谋幸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于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指引着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强化和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增进人民福祉、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最终归宿。一是不断提升和增强全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担当精神。坚持党章中规定的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摆正个人利益与党和人民利益的关系,牢固树立科学正确的价值观、群众观、权力观与政绩观,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以为人民谋幸福态度崇尚实干、激情工作、奋斗拼搏。二是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指导推进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有效保障党员干部将人民赋予的权力更好地用于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用于坚持、维护和发展人民利益。在全面从严治党中,使党的一切工作,都把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期待、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放在首位,作为行动准则。三是引导党员干部在改进工作作风中踏踏实实为广大人民群众办实事谋实利。通过继续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坚决纠正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定不移地遏制与惩治腐败,让人民群众更多感受到反腐倡廉的正面效应和实际成效;通过建立完善责任落实机制,保证党员领导干部始终坚持务实作风,真正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同时,坚持让人民群众评判党的工作,因为“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6]。

(二)拓展与指明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发展新路径

从根本上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使包括工人、农民等在内的所有阶级和阶层,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等各个地区,都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国由大到强的转变,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指引着发展把“蛋糕”做好做大、把“蛋糕”分实分好,真正把社会主义制度注重社会公平正义与市场机制突出效率两方面紧密结合起来,更加深刻鲜明地体现全面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和历史贡献,真切地感受全面小康给中国全社会带来的实惠和福祉,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成就感。同时,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我们在推进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坚定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价值追求与执政理念,始终相信人民、依靠人民,紧密联系人民群众,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做到查找发展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策,改进发展举措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蓝图依靠人民群众力量。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有效推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开创优结构、新动力、中高速的发展新格局,在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把广大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到改革发展上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蓬勃发展。

(三)引领和推进了人类社会的新发展

当今世界经济处于大调整大变革之中,世界社会主义正加速经历着新的“蜕变”,经济全球化站在了十字路口。世界如何进一步发展、人类社会怎样求索进步已然成为不可回避的时代性重大问题。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成为解决问题的良方,引领和推进了人类社会的新发展。具体说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及其价值正名塑形,在世界范围内为社会主义的当代发展提供了中国范式。社会主义发展不能只看公有制的比重,还要在“结构”的基础上看实现人民群众的共享功能、看人的发展结果。社会主义发展不仅体现在力量规模、国家人口与实力上,还表现为社会主义本质在现实中的实现、社会主义价值在世界中的认同等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此有着深刻地历史地包含。同时,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解决了基础薄弱、长期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快速发展的世界性难题,为中等收入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中国主张。我们用不太长时间,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证实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正确性;而我国告别低收入阶段进入中等收入阶段,近14亿人即将“一个不落”地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中国必将实现由大到强和走向现代化,也充分说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科学中国经验。不仅如此,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还是解决经济全球化矛盾的中国方案。不可否认,经济全球化积累了严重问题,英国脱欧、美国法国大选发生激烈争论是其突出表现。问题的形成根源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的本国利益与全球利益、资本利益与人民利益的深刻矛盾。垄断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造成实体经济空心化,失业问题日益严重,很多人陷入生活困境;虚拟经济过度发展,致使不少人投机一夜暴富,大大加剧贫富两极分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了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强调通过发展更好地造福人民,不能任由资本利益损害人民利益,并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重要启示,积极寻求各国利益交汇点。这是破解经济全球化矛盾与问题的根本出路。

四、从方法论价值维度考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提供了行动依据和方法指引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具有深刻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也体现了鲜明的方法论价值。这种方法论凸显出唯物辩证法的深厚意蕴,生发出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方法和要求,指引我们党科学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和治国理政的新实践。

(一) 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的辩证统一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我们党治国理政就是要强化问题意识,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当代中国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也出现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发展起来的问题”依然突出,主要短板在民生领域,存在着贫富差距拉大造成的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冲击、民生需求凸显带来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失衡、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问题严重、部分群众生活困難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着鲜明的问题导向,是对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回应,是对发展中“见物不见人”倾向的否定。以此为指导原则制定和实施的“五大发展”理念, 就是要破解发展中的发展动力、社会公平正义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既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顺推,厘清破解难题的途径和办法,又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倒推,明确时间节点必须完成的任务,以此增强发展动力、补齐发展短板、厚植发展优势,从而实现发展目标,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二)突出与牢牢抓住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重心

“抓住重点带动面上工作,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也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一贯倡导和坚持的方法”[7]。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工作重心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增进人民福祉的现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围绕这一工作重心,制定发展战略和政策,不断推进各项事业发展。大力推进“五位一体”建设,着眼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需要,使人民普遍享有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方面发展成果,实现人民事业与国家建设的有机统一;确立“四个全面”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原则与工作重点,着力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正让小康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小康;谋定“十三五”规划,从健康、教育、文化、就业、社保五个方面对人的发展确定量化指标,推出涉及就业、教育、收入、安全、医疗卫生、居住、社会保障和环境等方面措施,充分体现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高度重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能牢牢抓住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重心。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收入分配体制机制、财政税收改革,使人民创造、创新、创业的热情竞相迸发,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凸显人民群众主体地位,使民众的自由和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和实现;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之思路,保障和改善民生,充分释放每个人参与发展的红利,共享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人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努力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注重人的价值塑造和精神自由。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必须进一步坚持和牢牢抓住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重心,因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已由原来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更加平衡、更为充分的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新时代更加广泛更为深刻的新需求。

(三)激发和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发展智慧与力量

尊重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最根本的工作方法。从认识论和方法论角度说,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核心在于正视发展中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深刻认识人民群众是推动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与激发人民智慧力量有机统一起来。首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党的群众路线基本价值取向在发展实践中的鲜明表达,要求党员干部在发展中牢固树立公仆意识,时刻关心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地向群众学习,拜群众为师,密切联系群众,[8]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发展契机,寻找发展的正确途径,解决健康科学发展的问题。其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表明我们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的,党性与人民性高度一致,党的意志与人民的意愿完全契合,意味着我们所有的发展都是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与个人命运前途息息相关,深刻体现了公平正义、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寻求发展的最大公约数,这必然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赖和拥戴,提升支持和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觉悟和信心,从而调动广大人民群众推动发展的热情和力量,凝聚成强大的发展动力与合力。第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提高善于宣传、组织与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积极组织人民群众参政议政、参与文化事业和创新社会治理,共建生态文明,让群众切身感受国家富强与自身全面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实现人民幸福的密切关系,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维护和谐稳定、促进改革发展的共识,激发人民群众投身改革发展、建设国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深刻把握人民群众的急切诉求和迫切愿望,协调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矛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参考文献:

[1]陈媛.人的发展的价值维度和当代价值取向[J] .道德与文明,2012(6).

[2][法]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M].张宁,丰子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1.

[3][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0.

[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J].求是,2015(22):4.

[5]习近平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论述摘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3.

[6]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09(02).

[7]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7-07-28(01).

[8]郭华,张践明.交互认识论:群众路线的新思路[J].湖南大学学報:社会科学版,2016(3):128-130.

作者:彭焕才

科学发展观劳动化思想发展论文 篇2:

新发展理念是通向未来实现每个人自由发展的行动指南

摘要:《共产党宣言》集中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发展思想。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发展思想既指个人发展,又指社会发展,而且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内在统一的,它是新发展理念形成的重要理论基础;当代中国的新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研究和实践新发展理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发展思想。新发展理念是解决当前诸多社会矛盾的思想武器,是通向未来实现每个人自由发展的行动指南。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新发展理念;行动指南

《共产党宣言》集中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发展思想。《共产党宣言》不仅全面系统地剖析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到灭亡的历史必然过程,而且也预测了未来社会的本质特征——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反映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发展思想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创新和发展。

一、《共产党宣言》中人的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

《共产党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53这一命题,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揭示了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

(一)人的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主义原理》中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2]537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是指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作了进一步表述,就是“用那种把不同社会职能当做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3]561。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指人性的自我实现,它体现为个人不断增长的需要的满足,个人能力、独特性、创造性的发挥,个人社会关系的全面性、丰富性,以及人的类属性在个人身上的充分实现。人的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首先,从具体的个人发展来讲,人的发展包括人的能力、人的自由个性、人的社会关系、人的主体性等多方面的发展以及个人价值的实现。其次,从人的发展范围来说,人的发展不仅仅是指某个人或某部分人的发展,应该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发展。由于在未来社会里,消灭了旧式分工,结果不再是个别人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而必然也应该是全体社会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马克思强调每个人的发展是一切人发展的条件,阐明只有每个人都能自由发展,才可能有一切人的自由发展。这里的前提是“每个人”,而不是“一切人”。“一切人的发展”是结果,只有在每个人自由发展的基础上,这个结果才出现。

(二)人的发展还必须实现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

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不仅是同步的,而且是同一问题的两个不同侧面,二者互为因果,互为条件,个人必须在改造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实践活动中发展自己,才能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一方面,实现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条件和目标。首先,社会发展的历史不是自身演变的历史,而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历史,是人的发展的结果,是历史的人写就的社会发展的历史。社会的发展最终根源于每个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的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历史。其次,社会的发展以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为前提和原动力。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社会发展的动力因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生产力因素、阶级斗争因素,也包括科学技术等因素,但其最根本的动力因素则在于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正是由于“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4]。可以说,没有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就没有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根本改变,就不可能有社会制度的创新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正是由于人的客观需要(首先是与人的自然相对应的物资资料的需要),才产生了为满足需要的各种生产和活动;正是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全面性,要求着社会发展的全面性;正是因为人的发展的未完成性、需要的不断再生性和无限的递增性,才推动了社会发展的永恒追求。因此,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深刻和最根本的动力源。最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条件。人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实践活动的主体,也是社会发展的价值主体,更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充分与和谐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题中之义。实现每个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就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取向和最高价值。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从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出发去揭示未来的新社会,根本原因就在于社会的发展最终体现于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最高尺度,无论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还是人作为社会价值目标的实现程度,都与人的发展密切相关,都必须通过人的发展来反映和表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最高境界和理想目标,也是社会发展的理想追求。

另一方面,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以个人的生命存在为前提的人的发展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归根到底是社会生产力的产物。因此,由人的共同体所组成的社会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基础。首先,社会发展为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人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依赖于社会生产所提供的物质生活资料,“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2]531。正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了日益丰富的生活资料,才最终使人摆脱了贫困状态,并在基本满足生存需要的前提下向着全面自由的方向发展。所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前提,社会生产力所创造的物质财富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其次,社会发展为个人发展提供了社会关系。社会作为个人的共同体,是以社会关系的形式存在的。个人要在社会中实现自己的发展,就必须在社会关系中进行,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再次,社会发展为个人发展提供了教育和科学。教育和科学是实现人的发展的智力手段,它能使“年轻人能够很快熟悉整个生产系统,将使他们能够根据社会需要或者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教育将使他们摆脱现在这种分工给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2]689人的发展也就是剔除人的“野性”唤起其适应社会的“人性”,教育和科学能够“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3]200。最后,社会发展为实现个人发展提供了社会实践的平台。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个人发展也是实践的,是个人自身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一般个体在天赋上的差别并不是很大,但现实中人们之间之所以有较大差别,就是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导致了人们在社会所提供的进行各种实践活动的不同平台上的实践程度的不同。正如马克思描述的:“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2]619因此,个人发展的實质,也就是个人在“社会”所提供的实践平台上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和“社我”的统一。离开社会这一“实践平台”,个人永远不能实现“自我”的真正价值,获得“自我”的全面发展。

总之,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个人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深层原因和终极价值目标,因为“要不是每一个人都得到解放,社会本身也不能得到解放”[5]的;而社会发展则为个人发展提供了环境和前提,因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

二、新发展理念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始终坚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邓小平“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是这一宗旨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表述。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明确提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入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6]19新发展理念,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脉相承,是这一宗旨的直接继承和重大发展。作为新发展理念核心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地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发展和关于未来社会的核心思想。它反映了历史条件的新变化和新特点,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是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

(一)新发展理念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产主义基本原则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创造历史、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共产党宣言》在论述无产阶级运动的特点时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42,这里讲的“绝大多数人”就是指广大的人民群众。在没有推翻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以前,这个“绝大多数人”是不包括以剥削、压迫无产阶级为自己存在前提的资产阶级的;然而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仅仅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再去压迫、剥削其他阶级,而是要消灭一切阶级,消灭任何形式的压迫和剥削,使全人类都获得解放。因此,“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将必然导致为一切人谋利益,为全人类谋利益。到那时,“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53这是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必然要求。

新发展理念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的理论创新,是对人的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对于什么是人的本质,什么是人的发展规律曾经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新发展理念在这一问题上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人们可以从不同视角去解读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有人认为以人民为中心是针对以往“以物为本”的片面性而提出的;也有人认为以人为本是针对“以官为本”而提出的,……这些说法都不无道理。但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看,以人民为中心是基于唯物史观对人的认识和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原理提出来的。它坚持了《共产党宣言》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的基本原理。在任何时代,人民群众总是生产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人的发展规律最本质含义就是承认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承认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和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承认并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6]21,这在发展的目的、动力和成果的享用三个方面,都明确人民是唯一的主体,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宣言》提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基本原则。

(二)新发展理念坚持和发展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马克思早就发现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异化”现象。在这种社会制度中,劳动“这种活动越多,工人就越丧失对象。凡是成为他的劳动的产品的东西,就不再是他自身的东西。因此,这个产品越多,他自身的东西就越少。工人在他的产品中的外化,不仅意味着他的劳动成为对象,成为外部的存在,而且意味着他的劳动作为一种与他相异的东西不依赖于他而在他之外存在,并成为同他对立的独立力量。”[2]157作为人类主体的劳动者,越来越失去人之为人的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者——的存在,而是成为了一种特殊的商品——能够为资本家带来剩余价值的商品;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不再是积极的主动的人,而是成了机器的附属物。旧式的分工不是出于人的自愿的分工,而是一种自然的、被迫的分工,任何人都有自己特定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不能越出这个范围,你是一个钳工、车工……,只要你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你就始终是这样的人,人的存在和发展完全被片面化了。这是对人发展的一种扭曲。人的全面发展就是针对人的这种片面发展而提出来的。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全面地发挥他们各方面的才能,使人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这是马克思主义崇高的社会理想。《共产党宣言》是共产主义革命的理论基础和战略原则,为建立共产主义、实现崇高社会理想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因此,《共产党宣言》也就为人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当然,人的全面发展同人的解放一样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完全意义上的共产主义要经过几十代甚至上百代人的努力方能实现,这就是说,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和物质条件的创立,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一个过程它必然具有组成它的若干阶段和环节,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整个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阶段。新发展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组成部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战略思想。新发展理念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7],既指出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同时又把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和保障;而人越是全面发展,就越能创造出更多物质的和精神的财富,反过来又推动人全面发展的实现。新发展理念要求坚持从具体事情做起,把促進入的全面发展落实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共产党宣言》所主张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思想。

(三)新发展理念极大丰富和发展了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但“迄今为止的一切历史观不是完全忽视了历史的这一现实基础,就是把它仅仅看成与历史进程没有任何联系的附带因素。因此,历史总是遵照在它之外的某种尺度来编写的;现实的生活生产被看成是某种非历史的东西,而历史的东西则被看成是某种脱离日常生活的东西,某种处于世界之外和超乎世界之上的东西。这样,就把人对自然界的关系从历史中排除出去了,因而造成了自然界和历史之间的对立。”[2]544-545因此,把人对自然界的关系纳入到历史中来,作为历史的现实基础问题来解决,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超越旧的历史观的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而人通过劳动作用于自然,以不断地生产消费资料和生产资料来生存和发展,并不是人类与自然的疏远,而是人类与自然的一体性的实现,是自然主义与人类主义的统一。人同自然在“实践论”上的主客体关系,并不能消除人同自然在“存在论”上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改变不了人类对自然界整体的依赖性和不可超越性。人类的劳动不能破坏自然界整体动态结构的平衡,不能破坏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反之,就是“异化的劳动”,必然会引起“自然的异化”,使人类生命失去自然支持系统,陷入无法继续生存的境地。生物进化论的一条重要规律,就是当一个物种的生命功能结构不适应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又来不及做出基因调整时,将要引起这一物种的灭绝。人类也是生命体,不可能超越生命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所揭示的人类同自然界在“存在论”上的一体性,及人类对这种一体性的依赖和不可超越,为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指明了总体方向,即:人类存在于自然界“之内”,不能把人类摆在自然界“之外”,更不能凌架于自然界“之上”;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不是征服被征服的关系、索取被索取的关系,不是纯消费被消费的关系,而是休戚相关、生死与共、互利共生、和谐共存的有机整体;人类损害自然就是损害自身,保护自然就是保护自身,而且只有保护好自然才可以保护好自身。新发展理念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6]50“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6]50不仅在“存在论”上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思想,而且在“实践论”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思想,为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三、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现实要求

新发展理念不仅是理论,更是实践,重在贯彻落实。学习实践新发展理念,是在新时代继续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迫切需要,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迫切需要。

(一)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就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生产力的持续发展,社会物质基础的不断增强,是促进入的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马克思说过,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時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这也说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人自身的全面发展根本上是一致的。离开了必要的社会物质条件,人自身的发展就无从谈起;离开了促进入的全面发展的目标,经济发展必将走人误区。在这个问题上,不恰当地强调经济发展对于社会发展的绝对意义,庸俗地把人的发展等同于物欲的满足,当然是片面的。但是,否认物质基础对于人的发展、社会进步的意义,也就否认了人的发展与整个社会进步的客观条件。正确的认识和做法应该是: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着眼点,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努力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二)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就要切实保障全体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环境权益

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人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同时又是改造自然、推动社会进步以及自身全面发展的主体力量。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认定和维护,是实现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这个理论认识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就是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成为切实保障人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环境权益的过程,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6]36从制度安排上切实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

(三)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就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归根结底是以人自身的发展状况作为衡量标准的。因此,注重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应该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根本目标。从人的全面发展来看,人自身的发展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身体素质等。人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以及健康素质以一定的物质条件为基础,同时又从根本上制约着社会发展的程度和水平。实践已经证明,那种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一时物质生产的做法,以及那种专注于资金、设备引进而疏于人文环境营造和人的素养提高的做法,都是有害的,需要引以为戒。

(四)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就要努力创造有利于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每个人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人们赖以存在的特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是人自身获得全面发展的客观条件。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谋求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创造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环境。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发展,从凯歌行进到暂处低潮,虽历经坎坷,但初衷不改,即致力于为无产阶级及劳苦大众乃至全人类彻底解放创造条件、开辟道路。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的各项改革,从根本上说,也在于为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创造各种社会条件。围绕这一目标,我们已经做了许多工作,但仍然需要付出长期而艰巨的努力。

(五)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就要使最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科学发展的伟大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在对古代宗教神学“以神为本”和资本主义“商品拜物教”深入批判的基础上,第一次破解了历史发展之谜,即科学揭示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真正主体地位。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确立,一方面要求经济、社会的运行与发展,应当始终围绕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来展开,彻底改变“以物为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人为物役”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要求“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人民群众的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从而最大限度地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8]。

总之,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不仅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最新理论成果,而且更是行动指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需要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不断促进入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2.

[5]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l.北京:人民出版,1991:1258.

[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9.

[7]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9.

[8]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579.

作者:黄福寿

科学发展观劳动化思想发展论文 篇3:

新时期解放思想的伟大历程

[摘 要]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不断地解放思想,实现了五次重大突破,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一次重大突破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实现的,那就是破除个人崇拜,进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第二次重大突破是在十四大前后实现的,那就是破除对计划经济的崇拜,确立我国的經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三次重大突破是在十五大实现的,那就是破除对公有制的崇拜,确立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第四次重大突破是在十六大实现的,破除有产与无产是否是思想上先进的标准,回答党的先进性和党员先进性的标准问题,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五次突破是在十六大以后实现的,那就是破除对GDP的崇拜,提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关键词] 新时期 解放思想 历程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的过程实际上是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思想解放的历史。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不断创新,不断地解放思想,实现了五次重大突破。

第一次重大突破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实现的,那就是破除个人崇拜,进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976年“文革”结束后,中国向何处去?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有三条路:第一条,走老路。走文化大革命包括“文革”前十年的老路。第二条,走邪路。即走全盘西化的邪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企图利用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全盘否定四项基本原则,同西方的“非毛化”相呼应,要求走资本主义道路。第三条,走新路。从实际出发开辟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

对这个问题,中央决策层产生了争论。华国锋提出“两个凡是”,实际上是走老路;相反,以邓小平为首的一些老同志积极探索一条新路。要走一条新路,就必须破除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正确区分毛泽东晚年错误与毛泽东思想,正确对待毛泽东思想。1977年4月10日邓小平同志在复出之前就给中央写信,提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1](P39),邓小平讲完整准确就是针对“两个凡是”。这样,就在党内最早举起了反对“两个凡是”的大旗。

此时,中央党校在胡耀邦同志的领导下,组织了一批文章对真理标准问题进行了讨论。在这个背景下,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这篇文章的发表为导火线,爆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全国性的大讨论,这场讨论标志着一场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全面展开。

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支持了这场讨论。1978年6月2日,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这不是什么砍旗,而是维护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即实事求是。邓小平的讲话对面临困境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是个有力的支持。

1978年11月中央工作会议召开。根据与会代表的要求,汪东兴、华国锋就“两个凡是”和真理标准问题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进行了检讨和说明。这次会议的另一重大成果就是邓小平在闭幕会上的讲话,也就是那篇著名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强调:“今天,我主要讲一个问题,就是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1](P141)“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1](P143)这篇讲话实际上是中央工作会议成果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

正是以解放思想为锐利武器,十一届三中全会端正了党的思想路线、组织路线、政治路线,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决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得以打破坚冰,快速起航。

第二次重大突破是在十四大前后实现的,那就是破除对计划经济的崇拜,确立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全党工作重点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移,改革开放也开始起步。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在这场革命中我们不断地遇到“左”和右的干扰,特别是“左”。邓小平同志曾指出:“要警惕右,主要是防止‘左’……把改革开放说成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来自经济领域,这些就是‘左’。”[2](P375)

80年代末90年代初,伴随着国际国内政治风波的困难和挑战,党内“左”的思潮大有抬头之势。一些人对社会主义前途缺乏信心,一些人对改革开放提出了姓“社”姓“资”的疑问,对党的基本路线产生了动摇。“左”的思想束缚着人们的头脑,使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一时间,经济特区被指责为“和平演变”的“温床”;股份制改革试点被指责为“私有化潜行”;企业承包被指责为“瓦解公有制经济”;引进外资被指责为“甘愿作外国资产阶级的附庸”。

这一时期,围绕市场经济是姓“社”姓“资”的争论在干部和群众中引起极大的混乱。邓小平深深知道,没有思想的解放就不会有改革的深化。1992年春,邓小平以88岁高龄毅然选择南方视察。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对中国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邓小平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P372)“三个有利于”震动全国,它冲破禁锢人们多年的思想禁区,解决了困惑中国多年的改革难题,为思想再次大解放指明了路径。

在南方谈话精神的指导下,党的思想得到了大解放。1992年6月9日,江泽民同志到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明确表态主张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年10月党的十四大做出了三项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决策:一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二是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又一次思想解放,消除了人们姓“社”姓“资”的思想顾虑,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使社会主义事业扬帆远航。

第三次重大突破是在十五大实现的,那就是破除对公有制的崇拜,确立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

第二次重大突破实现以后,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随着市场经济姓“社”姓“资”问题的解决,国家所有制结构发生巨大变动,私有制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到1994年,我国已有私营企业主30多万户,在一些沿海省份,有的私企甚至雇工超千人。同时国有经济的问题进一步暴露出来,触及到所有制这个原来不敢触及的问题。可是,这些问题的触及,又引起一些人的非议,他们提出什么问题都应该问问姓“公”姓“私”。

党内外在这个问题上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甚至十分尖锐的声音。有的人谈到“私有经济的比重超过了一定的度,就会对我国社会经济基础的性质产生严重的影响”,有人批评股份制“是一个地道的私有化方案”。有人批评中央制定的“抓大放小”的国有企业改革的方针是搞私有化,提出“要保持公有经济在各主要生产部门和流通领域中都占优势和起主导作用”等等。

显然,这场围绕着国有经济改革等重大问题展开的争论,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公有制?

为解决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江泽民同志在内部发表了两次极其重要的讲话。一次是1997年1月17日,他在同十五大报告起草小组谈话时讲了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十个问题。他强调,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第二次是1997年5月29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对所有制问题,江泽民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澄清了社会上一度出现的姓“公”姓“私”问题的困扰,进一步解放和统一了全党的思想。

随后,党的十五大在所有制实现形式等重大问题上突破姓“公”姓“私”的束缚,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新观点,如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股份制只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的组织形式,不姓社也不姓资,社会主义中国完全可以大胆地采用。

这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创立以来的第二次重大发展,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正因为如此,李鹏在十五大小组讨论会上指出,这是“又一次思想解放”。这次思想大解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继续推进。

第四次重大突破是在十六大实现的,破除将有产还是无产作为思想上是否先进的标准,回答党的先进性和党员先进性的标准问题,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怎样看待和坚持党的先进性,这对共产党来说是个安身立命的问题,过去一般都从阶级性方面理解。而实践表明,仅仅这样认识还是不够的,党的先进性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苏联共产党从先进的领导者到成为时代的落伍者而被历史淘汰的教训让中国共产党人刻骨铭心。江泽民同志根据历史经验和现实情况,把党的先进性与时代要求联系起来,指出: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归根结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要把坚持党的先进性落实到发展当代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进步,走在时代前列。这就为坚持党的先进性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方针。

另外,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呈现出多样化格局,社会分层加速、阶级阶层变动、社会结构变化。中央归纳了六个新的社会阶层: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

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是什么?新阶层的社会属性是什么?私营企业主入党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议论的热点、困惑的重点。共产党员思想先进的标准是什么?过去认为越穷越革命,富了就不妙了。富了就变修了,要出事;无产最进步,有产就落后。

原来的党建理论已经不能解决现实问题。壮大起来的私营企业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更加显著。再则,我们党对执政党规律的认识也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教训中认识到一个政党,特别是执政党,如果不能增强自己的阶级基础、扩大自己的群众基础,它怎么能够有强大的力量、形成牢固的执政之基呢?

2001年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他们在政治上是先进还是落后,不能简单地以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的标准,“主要应该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看他们的财产是怎么得来的以及对财产怎么支配和使用,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作的贡献”。不能把财产的多少和有无当作一个人思想是否进步的标准,这个提法直接针对过去关于有产者和无产者是两大对立阶级的认识。

吸收各阶层包括私营企业主的先进分子入党,是中国共产党对自身的一次重大重新认识。这个重新认识实际上就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到新形势下应该如何增强自己的阶级基础、扩大自己的群众基础。

破除有产与无产作为衡量思想是否先进的标准,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探索出了一条新路,有力地推动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第五次突破是在十六大以后实现的,那就是破除对GDP的崇拜,提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发展才是硬道理”、“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突出了发展在党的执政内容、执政过程、执政基础中的重要地位,是对执政规律的新认识。所有这些論断,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从而推动了我国多年的高速发展。

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一部分干部对发展产生了偏颇的理解,认为发展就是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就是GDP的增长,所以在一些干部的思想中盲目崇拜GDP,一切工作目标都以GDP为中心,采取的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国内外的发展实践表明,指导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仅要明确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还要进一步明确“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这就要求有一个完整而科学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胡锦涛总书记2003年4月10日至15日在广东非典疫情非常严重的时期视察广东时首次提出的。他鼓励广东要万众一心战胜非典,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当时的提法是全面发展观,要求广东要注重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注重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由此可见,胡锦涛同志在当时就全部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两个月之后,即2003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抗击非典总结大会上,胡锦涛同志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个词,次日这一概念第一次出现在全国报端上,并风行全国。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正式提出了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破除对GDP的崇拜,确立科学发展观,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沿着又好又快的道路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 晏蔚青

作者:张加华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基建项目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论文下一篇:语言教学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