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2022-09-11

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 也是人类教育追求的共同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是否有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是学生能否获得真正创新能力的前提。因此, 人才培养模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环境以及相关制度等因素的影响, 目前对于如何看待创新,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何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仍然是一个“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难”的事情。

1 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因素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深入进行, 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有了显著提高, 但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仍有一些因素制约创新人才的培养。

1.1 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现在很多舆论将学校教学质量出现的问题完全归咎于教师个人素质, 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首先, 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 很多高校在对教师进行考核时, 表面上是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但在实际操作中, 科研项目越多, 发表的论文越多, 教师的奖金就会越高, 评上高级职称的可能性就会越大, 客观上造成了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现象。同时, 由于对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考核缺少量化标准, 考核结果差别不大, 促使大多数老师不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用于教学, 也就出现了在一些高校中教授不愿意上课的现象。其次, 高校中的绝大多数教师也是在中国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 其自身的创新意识就不是很强烈。同时, 受到目前教育行政化和一些腐败现象的影响, 各种面面俱到的规章制度限制着教师的教学行为, 挫伤了教师教学创新的积极性。

1.2 教育制度与传统文化

教育制度是决定人才培养目标成败的关键。教育制度的本身应该是宽容和开放的, 而不是要控制或限制[1]。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体制和对学生评价体系的影响, 目前的社会环境中存在着阻碍创新人才培养的因素。如中国的学生在从幼儿园到大学整个学习生涯中, 首先学到的就是“听话”或“服从”。过于复杂的校规, 各种组织制度, 舆论的导向和控制, 强加的权威等;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 依次学习那些被预先选好的被过滤的信息[2], 学生的灵感、悟性和好奇心被消磨殆尽;学生的行为受到了严格的限制, 学生的思想受到了严格约束, 最终导致学生思维方式的一致性和标准化, 将学生磨练成没有棱角的圆。

1.3 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

由于受到各种行政规定、传统教育观念或制度的制约, 高校课程改革、教学内容改革和课时安排等仍然困难重重。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方面, 学校受到教育主管部门具体的政策导向限制, 教师又受到学校的各种框框的限制, 最终导致人才培养方案缺少灵活性, 脱离社会需求。例如, 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相比, 基础课程所占比重过高;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比, 必修课程所占比重过高。实践课的比重和实践课考核问题等。其中公共基础课问题表现的尤为突出, 有些课程占用了大量的课时, 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有些课程的内容与社会现实严重脱节, 只好流于形式, 造成学生的逆反心里, 不利于学生价值观的健康发展。

2 创新培养人才模式

制约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因素是复杂多样的, 只有认真分析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问题的根源, 才有可能不断改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2.1 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机制

在提高教师基本待遇的同时, 健全教师管理制度, 减少行政化的管理, 给予教师充分的教学空间和学术空间。完善教师的考核体系, 鼓励教师将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对大多数普通高校来说, 教师的首要职责就是教学, 教师必须有良好的教学能力和技巧, 即使对那些所谓的“研究型”大学, 良好的教学能力和技巧也是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教师从事科研的目的应该是为教学服务的, 而不是为获得更多的奖金或评职称, 真正实现以科研促进教学的效果, 要让那些致力于教学工作的老师不会收入的相对减少而出现心里不平衡的现象。

2.2 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方面应该营造一种平等、公正、民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不要过分强调“思想统一”, 而要真正宽容“百花齐放”。强化“思想统一”是对人的创新意识最大的障碍, 哈佛大学校风的核心内容就是崇尚自由竞争和个人奋斗, 崇尚冒险和创业……[3]学校要为富有激情、具有竞争意识、思维活跃、个性张扬的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生活空间;学校的规章制度应以公正、民主、开放为基础, 以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发展为目标。规章制度更是用来保护那些追求真理、勇于竞争的人, 保护那些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和学生, 保护那些因为批判性思维、教学创新而失败的人。

2.3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合理的专业结构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条件。依据学校的自身优势调整专业结构, 构建多学科交叉的专业环境;提倡文理渗透, 为学生在多学科交融中提供更多的创新机遇。从社会发展的特征出发, 建立面向社会需求的本科课程体系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要方面;创新性人才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的形成是以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前提的, 有科学的课程体系才会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采用学分制教学是目前教学管理制度的一个发展方向。以学生的学习量为考核对象, 制定指导性的人才培养方案, 以弹性学制替代刚性学制。采用学分制可以增加教学管理的灵活性,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课程, 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主权。除少数基础课程外, 要不断扩大选修课范围, 以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用灵活, 有宽松的学习环境才能为大学生营造出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 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个性品质。

建立多元化的学生评价机制。每学期仅靠一份试卷来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 确实是太片面了。要改进试卷质量、增加考核内容, 包括基础知识考核、实验技能考核、综合应用能力考核、大作业或大论文、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等。采取多元化的学生成绩评价机制要避免形式化, 要避免学生的相互抄袭和模仿现象发生, 要鼓励每个学生主动、积极思考问题。只要学生能够探究问题, 能够认真思考问题, 并采取了实际行动, 都应该给予鼓励和表扬。教师要投入精力、认真研究各种考核方法的评分标准, 要细化和量化评分标准。这样才能发现具有真正创新能力的学生, 激发所有学生的创新欲望。

3 结语

取消教学和科研行政化, 创造良好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条件, 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教育成败的关键和根本。高校只要遵循教育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 坚持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坚持以学生为主导, 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为原则, 才能够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合格人才。

摘要: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教育制度与传统文化、课程设置等角度分析了当前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针对性地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朱宏.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管理, 2008 (5) .

[2] 孙良泉.激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J].职业时空, 2008 (4) .

[3] 胡真真.从哈佛大学的创新教育思想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河南教育, 2008 (20)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翻转教学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下一篇:自动测硫仪在煤质检验中的使用及维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