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与远视眼习题

2022-09-22

第一篇:近视眼与远视眼习题

户外活动与近视眼关系研究

户外活动是近年来近视研究和防控领域的热门,也是这次IMC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关于户外活动对近视眼的保护作用以及对近视眼发生发展影响的作用机制各方面的研究者们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感谢温龙波医生为我们分析和总结户外活动相关的近视研究。

2015年9月23日至9月27日,国际近视眼研究大会在温州隆重举行。国内外近视眼研究领域的学者齐聚鹿城,围绕近视眼发生、发展和预防这一主题畅所欲言,交流最新的研究成果。作为近年来近视眼研究领域的一块“宝地”,户外活动与近视眼的关系自然是此次大会的重要议题之一。

回来后查阅了相关文献,并综合大会上各位专家学者就户外活动与近视眼关系研究的发言,将我自己的所听、所思、所感总结后与大家分享和交流。

近视眼的发生发展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在诸多因素中,近距离工作与近视眼关系的研究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一般认为,近距离工作是引起近视眼发生和促进其进展的重要原因,但最近,Mutti等人(2007年)在OLSM研究中,却发现视近活动对近视眼的危险程度并不大,而户外活动量对近视眼似乎有更重要的影响。此后,近视眼与户外活动的关系便越来越受到近视眼研究者们的关注。

1、户外活动到底对近视眼有无保护作用? 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的Seang-Mei Saw教授在她的演讲中指出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可以延迟孩子发展成近视眼的年龄,并且减少成年后发展成高度近视眼的风险。另外来自悉尼科技大学的Kathryn Rose教授也同样指出:目前的研究,包括以人群为基础的纵向研究,已经表明增加户外时间是防止孩子发展成近视眼的一个保护性因素,并且提出了合理的解释这一效应的生理机制。

另外,来自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Ian Morgan教授展示了他们最近在广州进行的一项随机对照实验的研究成果。这是一项从2010年10月到2013年10月在广州12所学校进行的随机对照研究,实验组6所学校(952名1年级学生),对照组6所学校(951名学生)。干预措施是实验组上课期间,每天增加一节40min的户外活动课,并鼓励家长们课后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特别是周末和假期;而对照组则按照以往的习惯作息。得到的实验结果是:

1、实验组和对照组近视眼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30.4%和39.5%

2、实验组和对照组SER的变化分别为-1.42D和-1.59D。这一实验结果表明,增加户外活动能有效降低近视眼的发病率。

还有,来自北京同仁眼科中心的李仕民博士报告了他们在安阳研究中的最新成果:对于非近视眼的孩子,更多的户外活动可以延缓他们的眼轴增长,而在已经近视眼的孩子中并没有观察到这样的现象。

然而,上述关于近视眼与户外活动关系的研究中,受试者年龄一般在6岁以上,而对于6岁以下儿童,户外活动能否同样起到保护近视眼发生发展的作用则研究较少。Wilson Low等曾经做过一个研究,他们对3009名6~72个月大的新加坡黄种人儿童进行近视眼危险因素的调查,包括近距离工作和户外活动等。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无论是近距离工作还是户外活动,均与近视眼的发生发展没有实质性的关系,而与父母的近视眼遗传史高度相关。因此,他们认为对于早发型近视眼(<6岁)而言,与其关系最密切的是父母的近视眼遗传史,而与近距离工作和户外活动等环境因素没有多大的关系。

所以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对青少年型近视眼的发生发展有比较明确的保护作用;而对于早发型近视眼(<6岁)则没有实质上的保护作用。

2、多长的户外活动时间能起到保护近视眼的作用?

Kathryn Rose教授指出,根据以往横向研究的结果,大约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便可以起到降低近视眼风险的效果。Mutti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非近视眼的人平均每周户外活动时间是11.65小时,而将来患近视眼的人则为7.98小时。Rose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在6到7岁的黄种人儿童中,悉尼地区的近视眼患病率为3.3%,而新加坡为29.1%,与两地近视眼患病率不同最密切相关的因素是户外时间,悉尼地区儿童平均每周户外时间为13.75小时,而新加坡地区儿童为3.05小时。

3、增加户外时间对近视眼起保护作用的机制是什么? 关于增加户外时间对近视眼起保护作用的机制有很多假说。有学者认为是室内室外的光照强度差异很大,户外光照水平一般在10000lux以上,而室内一般在1000lux以下。在户外高强度的光照条件下,视网膜会释放出更多的多巴胺,而多巴胺能够抑制眼轴的增长。也有学者认为呆在户外的时间长了,相对而言会减少近距离活动的量,即户外时间只是一个替代物,核心还是减少了近距离活动。还有学者提出可能是体育运动起到了保护近视眼的作用,或者是呆在户外的时候调节需求较少,从而产生的调节滞后量减少,亦或是在户外视远的情况下,相对会产生更少的远视性离焦。另外,有学者认为是跟室内室外光谱性质不一样有关,室外是全光谱,而室内则以RGB光谱为主;同时还有学者认为是室内室外的紫外线强度不一样。

以上的各种假说在某种程度上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目前大家一致比较认可的观点是户外高强度的光照水平,导致视网膜多巴胺的合成和释放增多,从而对控制眼轴增长起主要作用。然而,关于光照暴露与视网膜上多巴胺合成、释放以及抑制近视眼之间的量效关系并没有确定。

4、未来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结合大会上专家们发表的观点,会后和各位专家的交流以及我自己的一些思考,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去做。

(1)仍需设计更多的随机对照实验来验证户外活动对近视眼发生发展的保护作用。虽然目前的研究结果整体表明户外活动对近视眼的发生发展有较明确的保护作用,但是对于量效关系并无一致的意见。这其中很多关键的问题没有解决,比如,是户外活动的总量还是户外活动模式(一次性在户外呆两个小时,一次只呆半个小时,多次到户外去)更重要?受以往的研究方法的限制,研究者们并不能准确的观察到这一点,因此开发能够实时、客观监测青少年日常行为习惯的设备显得十分迫切。Seang-Mei Saw教授团队研发了发一种新的非侵入性的智能可穿戴设备FitSight watch,可以促进孩子们更多地到户外去活动。另外,户外活动的量与其对近视眼的保护作用之间是否存在线性关系?是否跟动作电位一样,只要刺激强度达到阈值水平,就能够诱发一次动作电位,再增加刺激强度诱发的电位也是一样的呢?

(2)进一步探究户外活动对近视眼发生发展起保护作用的机制。目前,不少研究都发现,户外高强度的光照引起视网膜上多巴胺释放增加,而利用多巴胺受体拮抗剂能阻断该保护作用。这些证据都提示多巴胺是介导强光抑制近视的重要递质,但其具体通路、作用机制仍然知之甚少,另外,多巴胺是从视网膜无长突细胞(Amacrine cells)合成并释放的,那么其上游的作用分子是哪个呢?强光抑制近视是否还涉及其他独立通路呢?这些问题都是非常值得探讨的方向。

(3)如何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将现有的研究成果应用到近视眼防控的实践当中?会上,来自台湾的吴培昌医生向我们展示了台湾实施TSVCP项目以来所取得的成果,特别是在将户外活动这一项加入TSVCP以后,台湾地区学生中的近视眼发病率有较明显的下降。台湾在近视眼防控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表明,近视眼并非洪水猛兽,而是可防可控的。但是世界各地在制定增加户外活动的政策方面还是有许多问题需要考虑:不同地区的光照强度和紫外线强度不一样,过多的户外暴露可能带来一些全身性和眼科局部的疾病,如可能会引起皮肤癌、白内障发病的增加;其次我们采取的这种干预措施在被干预人群的哪一个年龄阶段终止;另外户外暴露的频率是多大,对总量是否有要求,不同地区、不同季节是否有不同等等。

作为近视眼研究领域的一名新兵,有幸能够参加这样一场国际性视光盛宴,感到十分的高兴和激动。各位大腕严谨执着的学术精神、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平易近人的个性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总结和感想,如有错误和纰漏,请大家批评指正。

第二篇:“近视眼的调查与分析”教学设计(大全)

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近视眼的调查与分析

文山县乐诗冲中心学校 李娇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走出课本、走出教室、走出传统知识教授方式的课程,让学生自己去发掘、开发、寻找支持自己的观点,解决自己心中的困惑和疑虑。它在课程 结构上,是学校、教师及学生“课程自由度”最大、课程“空间”最广、“课程实施”最为灵活的课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创造、自由翱翔的课程,是学生开拓潜 能、发展个性的课程。开展生物学实践活动教学是当前生物学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随着课程理念的变化,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基于这样的考虑,在选择课程内容上,以新课程为理念,根据校园生活现象:许多学生因近视要求调桌这一实例,我和学生共同确立了本课课题──“近视眼的调查与分析”。学生对这个来自身边的、自己熟悉的、许多人又深受其害的话题特别感兴趣,

如何利用身边的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与活动的环境和平台,将综合实践运用于新课程中 呢?考虑到初二学生的学习态度比较端正,对来自身边的话题都怀有浓厚的兴趣,并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乐于展示、发表自己的成果和意见,在学习过程中也懂得 互帮互助,我设计了这个以身边资源为基础的社会调查综合实践课进行探究性学习。

活动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了解近视眼的发病率、发病原因、危害、预防等知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运用资料等综合能力和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探究的艰辛和乐趣;养成实事求是、持之以恒的科学品质;树立爱眼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提升人文素养;形成主动参与、与人合作、汲取不同意见和勇于创新的良好意识。

一、发现问题阶段

开学之初,在班级发生了一起因近视要求调桌而引发争议的事件,看到学生因激动而面红耳赤的小脸,本学期的综合实践课课题油然而生。于是我引导学生一步步确立了本课题。

二、解决问题阶段

1.组建活动小组,研究实施方案

对于课题中具体方面的问题,即子课题是由师生共同研究、学生自主选2.展开社会调查,收集整理资料

在这一环节中,我和学生一起进行大量的调查、走访、搜集资料和数据统计处理,撰写了研究报告或论文。同时,我大量查阅了书籍,登录有关网站收集资料,以便在学生需要时给予及时的指导。并制作了多媒体课件。

三、总结交流阶段

总结交流是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学习活动)的重要活动方式。学生通过对课题研究过程、结论的讨 论和辩论,达到知识共享的目的。而在总结交流中,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线索,侧重让学生反思探究过程中的得失。例如,“我学会了什么”“我明白了什么”“我掌 握了什么方法”等,这也是检验实践活动结果的重要环节。具体的流程如下:

(一) 贴近生活,激趣导入

良好的兴趣是成功的起点和动力,是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产生强烈愿望的最好老师。在本节课的导 言中,我引用了发生在学校的一个真实案例。前些天,我校的一位班主任遇到了一个难题:全班40多名学生中,有10多人有不同程度的近视,而戴眼镜的只有2人。 他们中大多数人认为:一旦戴上了眼镜,就会加快近视程度。于是,一时间,学生、家长纷纷找到老师要求调换座位,理由很简单:坐在后面看不见黑板。怎么说服 学生和家长?班主任老师为此一筹莫展,左右为难。

通过学生利用自己调查的结果,从生物学角度,来分析解决生活中的这个真实案例“调桌风波”,学生的兴奋点一下被激发出来。我问:

(1)“调桌风波”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怎样用你所调查的结果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难题?

这样学生用调查结论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更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从中体会到乐趣,在快乐的气氛中进入成果的展示。

(二)分析讨论,阐明观点,展示调查结果

面对突然遇到的问题,各小组分别进行讨论,这时我不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让各组组长将自己的观点写在纸上,传到我手中,然后,再找一个学生客串主持人,当一回“王小丫”。学生主持人上场,于是调查汇报课在一片掌声中拉开了序幕。

第一小组展示表格:四组同学的近视发病率对比表(见表2)。通过表格对比分析农村中学与城市中学及市区几所中学的平行对照,得出中学生近视率之高已不容忽视。

第二小组通过对几组同学视力较低的同学进行问卷调查(见表3),分析他们近视的原因,再通过走访医院的眼科专家,从医学角度进一步分析,得以印证和升华。 第三小组通过网络资料,证明座位最好是离黑板5米左右,呼吁班主任应定期地调换学生的位置(左右调换、每2~3行进行前后调换)。此话题是学生讨论的热点。

第四小组利用随身听,采访老师、家长和同学,请他们自述因近视而带来的苦恼。并通过资料说明近视的危害远不止生活上的不便。其他学生从近视还影响升学、就业等多方面加以补充。

第五小组通过图片和动画片《近视眼讲座》,介绍近视预防知识。 第六小组通过走访药店和眼镜店了解近视眼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提出:目前对于中学生,近视的最好治疗方法是为自己配戴一副适合的眼镜。

这样以“调桌风波”为主线的汇报课,避免了交流时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形成了分享式、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和信息素养,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收集、贮存、处理和评价社会信息及自己解读数据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应用迁移,拓展提高

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人脑不是一个要被添满的容器,而是一个要被点燃的火把。”我提出:“针对各小组的汇报,同学们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达到了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目的。

(四)源于生活,归于生活 最后,学生谈本次活动的感受。

在各组的汇报中,“调桌风波”得以解决。学生也通过这次活动,学会了恰当地展示自己,并与他人合作。

(五)倡议行动及课外延伸

我引导学生:针对周围的近视问题,你力所能及的解决办法是什么?能否设计一些公益广告词?

学生希望把以下活动的结果收集到档案袋中:在6月6日全国爱眼日那天多进行宣传;下周出一期关于爱眼、护眼的板报。广告词:眼保意识,从娃娃抓起;等等。

四、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深地感到综合实践活动 课课题的选择一定要源于学生的生活,解决他们的困惑。学生在此次活动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热情,以及挑战自我的探究能力,让我对他们刮目相看。反思过去的 教学,缺少的正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对学生的充分理解和信任。

第三篇:青少年预防近视眼基本知识与要求

都说:“眼睛是心灵之窗”,拥有一双清澈明亮、抚媚动人的眼睛,不但能增添容貌美使之更具魅力和风采,而且能遮去或掩饰面部其它器官的不足和缺陷,同时也能给青少年带来更多的自信。然而,我国青少年近视人数每年都在增长,青少年视力矫正已到刻不容缓。

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表现为能看清近处的东西,看不清远处的东西,是由于进入眼球的光线不能聚焦在视网膜上,而是落在视网膜前面导致的。那么,青少年近视是如何造成的呢?不良的视觉环境,读书写字时光线不足,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读写姿势不正确等是造成近视发生或发展的重要原因。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必须了解预防近视眼的基本知识,树立爱眼、护眼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一、保持正确读写姿势

1.读书写字身体要坐正,保持眼睛与书本距离为33-35厘米左右(一尺)、胸前与桌子距离应约一拳、握笔的手指与笔尖距离应3厘米左右(一寸)。

2.写字时执笔角度要合适,用铅笔、钢笔写字时笔杆与纸面的角度在40-50度之间,用毛笔写字时力求笔杆直立。

3.不歪头或躺着看书,不走路看书,不在晃动的车船上看书。

二、选择良好的用眼视觉环境

(一)读书写字视觉环境要求。

1.读书写字时要有充足的光线,窗户光线及台灯灯光要从左前方射来。不要在过亮、过暗的光线下读写(如太阳直射光线下、傍晚光线不足时)。

2.尽量不用铅芯过细的笔写作业,铅芯要软硬适中,作业用纸要洁净,书写字体不要过小。

3.选择适宜的桌椅读书写字,书桌高度以到上腹部附近为宜。

(二)看电视的视觉环境要求。

1.看电视时,人与电视机应保持3米左右距离(或保持电视画面对角线5倍以上距离)。

2.电视屏幕的高度应与看电视人的视线平行或稍低一些。

3.电视机要放在背光的地方。

4.电视的光亮度要合适,不能过亮或过暗。

(三)操作电脑视觉环境要求。

1.电脑屏幕最好背向或侧向窗户,避免出现反光现象。

2.电脑操作台应低于一般课桌的高度,座椅最好高低可调。电脑屏幕中心应与胸部在同一水平线上。

3.电脑屏幕与眼睛之间距离应不低于60厘米,视线应略低于平视线10-20度。

4.电脑操作间的光线不应太弱或太强(12平方米的房间安装一盏40瓦日光灯即可达到所需的照度)。

三、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1.连续近距离用眼时间不能过长,应控制在40-50分钟。课间休息时要注意放松眼睛,应到教室外活动或凭窗远眺或闭目养神。

2.看电视或操作电脑或玩手机时间不能过长。连续看电视或操作电脑或玩手机40-50分钟左右,应休息一下眼睛,或闭目养神或做眼保健操,也可到室外运动或向远处眺望。同时,连续看电视或操作电脑或玩手机要经常眨眼,来缓解眼睛干涩的问题。

3.不玩或少玩游戏机。偶尔玩一下时要注意眼睛与游戏机的距离不能太近,持续时间不要超过半小时。

四、坚持做眼保健操

1.每天上下午要做一次眼保健操。

2.做眼保健操应注意双手干净,做到穴位准确、手法正确、力度适当。

五、保证睡眠、均衡营养、加强锻炼

1.睡眠要充足,保证眼睛得到充分休息。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学生9小时,高中学生8小时。

2.不挑食、不偏食,均衡饮食,保证营养全面。

3.多吃蔬菜瓜果,常吃富含维生素A食品(如胡萝卜、菠菜、动物肝脏、杏、

枇杷等)。

4.多到户外活动,多参加球类运动、多观察树木花草,多享受大自然的青山绿水,使眼睫状肌得到放松。

五、定期检查视力,配戴合适的眼镜

1.每学期要检查两次视力,出现视力下降时,要尽快到医院眼科做进一步的检查。

2.如果确认已患近视,要及时到医院验光配镜。不要到不正规的眼镜店配镜。不追求过高的矫正视力,矫正视力达到即可。

3.不要互相借戴眼镜。每个人的屈光度数、瞳孔距离不相同,互相借戴眼镜会出现眼疲劳等症状,影响视力,有害无益。

岁以下的儿童少年配戴隐形眼镜要慎重。

眼康世家提醒:关注青少年的视力问题,预防青少年近视刻不容缓。家长们应该要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青少年的眼睛保健,养成青少年良好的用眼习惯,正确引导青少年矫正视力已成为全民化的问题。

第四篇:中小学学生预防近视眼基本知识与要求

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表现为能看清近处的东西,看不清远处的东西,是由于进入眼球的光线不能聚焦在视网膜上,而是落在视网膜前面导致的。不良的视觉环境,读书写字时光线不足,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读写姿势不正确等是造成近视发生或发展的重要原因。

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必须了解预防近视眼的基本知识,树立爱眼、护眼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一、保持正确读写姿势

1. 读书写字身体要坐正,保持眼睛与书本距离为33—35厘米左右(一尺)、胸前与桌子距离应约一拳、握笔的手指与笔尖距离应3厘米左右(一寸)。

2. 写字时执笔角度要合适,用铅笔、钢笔写字时笔杆与纸面的角度在40—50度之间,用毛笔写字时力求笔杆直立。

3. 不歪头或躺着看书,不走路看书,不在晃动的车船上看书。

二、选择良好的用眼视觉环境

(一)读书写字视觉环境要求。

1.读书写字时要有充足的光线,窗户光线及台灯灯光要从左前方射来。不要在过亮、过暗的光线下读写(如太阳直射光线下、傍晚光线不足时)。

2.尽量不用铅芯过细的笔写作业,铅芯要软硬适中,作业用纸要洁净,书写字体不要过小。

3.选择适宜的桌椅读书写字,书桌高度以到上腹部附近为宜。

(二)看电视的视觉环境要求。

1.看电视时,人与电视机应保持3米以上距离(或保持电视画面对角线5倍以上距离)。

2.电视屏幕的高度应与看电视人的视线平行或稍低一些。 3.电视机要放在背光的地方。

4.电视的光亮度要合适,不能过亮或过暗。

(三)操作电脑视觉环境要求。

1. 电脑屏幕最好背向或侧向窗户,避免出现反光现象。

2. 电脑操作台应低于一般课桌的高度,座椅最好高低可调。电脑屏幕中心应与胸部在同一水平线上。 3. 电脑屏幕与眼睛之间距离应不低于50厘米,视线应略低于平视线10—20度。

4.电脑操作间的光线不应太弱或太强(12平方米的房间安装一盏40瓦日光灯即可达到所需的照度)。

三、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1.连续近距离用眼时间不能过长,应控制在40—50分钟。课间休息时要注意放松眼睛,应到教室外活动或凭窗远眺或闭目养神。

2. 看电视或操作电脑时间不能过长。连续看电视或操作电脑40—50分钟左右,应休息一下眼睛,或闭目养神或做眼保健操,也可到室外运动或向远处眺望。

3. 不玩或少玩游戏机。偶尔玩一下时要注意眼睛与游戏机的距离不能太近,持续时间不要超过半小时。

四、保证睡眠、均衡营养、加强锻炼

1. 睡眠要充足,保证眼睛得到充分休息。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学生9小时,高中学生8小时。

2.不挑食、不偏食,均衡饮食,保证营养全面。

3.多吃蔬菜瓜果,常吃富含维生素A食品(如胡萝卜、菠菜、动物肝脏、杏、枇杷等)。

4. 多到户外活动,多参加球类运动、多观察树木花草,多享受大自然的青山绿水,使眼睫状肌得到放松。

五、定期检查视力,配戴合适的眼镜

1. 每学期要检查两次视力,出现视力下降时,要尽快到医院眼科做进一步的检查。

2.如果确认已患近视,要及时到医院验光配镜。不要到不正规的眼镜店配镜。不追求过高的矫正视力,矫正视力达到5.0即可。

3.不要互相借戴眼镜。每个人的屈光度数、瞳孔距离不相同,互相借戴眼镜会出现眼疲劳等症状,影响视力,有害无益。

4.16岁以下的儿童少年配戴隐形眼镜要慎重。

第五篇:关于小学生近视眼与视力下降的研究报告

一、 问题的提出

我们现在才刚刚上小学。可我发现我们班戴眼镜的同学很多,所以,我想借助这次机会,去研究一下小学生的视力下降主要涉及到了哪几个因素。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视力下降的原因的书籍、报刊、网站等,了解小学生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2、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视力下降导致的后果。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世界上有近视眼的人占世界人数的33%

世界上近视度数最高达到3000度

四、结论

⑴做作业时的姿势不良。

⑵每天花在上网、看电视上的时间比较多。

⑶经常躺在床上看书的人数超过八成。

所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是保护视力的重点,切勿让心灵的窗户受到损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教师专业成长读后感下一篇:教师勇于担当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