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式下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和培养

2022-09-16

为适应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科技进步的现代社会的要求, 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占有有利地位, 20世纪下半叶以来, 世界各国教育管理部门不约而同地纷纷开展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改革的一个中心理念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当今社会, 对于学校教育来讲, 重要的不是让学生掌握多少现成的知识, 而是要让学生学会获得新知识的方法和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的创新。要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的创新型的人才, 就必须要有大批的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1.1 课程参与的能力

课程参与要求教师全程性地、主动地、批判地、合作地介入课程开发、决策、实施、评价等过程;要求教师能自主地去识别、捕捉、积累、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特别是课程实施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资源, 从而为学生提供多种发展机会、条件和途径;要求教师以课程开发者、研究者的身份进入课程, 必须了解一些课程研究和基本规范, 掌握课程研究的基本方法技能。

1.2 对教材的研究、选择、重组能力

教师应好好研究教材, 不必过分强调教材的精华性、权威性和学术性, 教材只是一种材料和资源, 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 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更多的相关内容。因此, 教师不必完全忠实于教材、一味照本宣科, 而应大胆质疑与创新;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 也可以是教材的编写者, 通过大量的查阅资料, 理清思路, 对教材的顺序及内容上进行调整, 或者编著出符合自己讲课的教材;教材应该是多样化的。

1.3 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进行探究性教学, 对教师的能力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它要求教师能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研讨等活动, 发现知识、获得知识、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问题、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要达到这些目标, 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成为探究性的学习者和实践者, 以自身的探究性的学习经验和实践能力, 去更好地指导、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

1.4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 网络及Internet的普及, 现代信息技术对于教学过程的渗透以及教学活动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需求会更加强烈。因而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1.5 要有自我更新观念、自主发展的意识

如果教师缺乏自我更新、自主发展的意识, 则更新教育观念、掌握新技能只能是无本之木。教师首先要热爱教育、乐于奉献, 耐得住寂寞, 受得起挫折;其次要热爱学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一个连学生都不爱的教师, 根本不可能成为创新型教师;第三, 要自主发展。发展的基本方法是学习, 只有不断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新方法, 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步伐, 才能更好地引导好学生, 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2 创新型教师的培养

培养创新型的人才需要创新型的教师, 创新型教师对教师的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那么怎样才提高教师的能力, 培养出大量的创新型教师呢?

2.1 建立有利于创新型教师培养的制度体系, 创建“学习型校园”

优秀的、创新的制度体系总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及长处, 发挥人的创造精神, 并能提高群体的凝聚力与战斗力。学校必须从实际出发, 制定创新的、有活力的制度体系, 包括课程制度、教学制度、评价制度、教研制度、奖励制度、评优评先、青年教师进修制度等, 以人力、物力、财力诸方面给教师提供学习和研究的保障, 帮助教师不断创新, 走向成功。学校应努力成为教师创新、发展的精神家园, 促进教师的教学、科研培训融为一体。

创新离不开研究, 而研究必须与学习结合。所以学校应特别注重教师学习制度的建立,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 使学校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比如设法改变教师生活封闭、信息闭塞的局面;把教师从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 挤出时间组织教师学习, 获取外界信息。同时, 鼓励教师自觉地投入个人学习, 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技术, 不断地以边缘知识武装自己, 完善和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 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学力, 并形成一种对工作和学习的强烈热情, 全身心地投入教育研究中去。

2.2 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大力倡导“教师”成为“研究工作者”

没有研究就没有创新。创新型教师必须是“研究工作者”。学校要为教师提供进行各种教育教学研究的条件, 创设进行研究的环境氛围, 不断地去激发和唤醒教师研究和创新的欲望, 张扬教师的个性。学校应构建起各级课题网络, 成立各级课题领导小组和研究小组, 出台研究方案。并让每位教师在学校科研课题框架下, 确定自己的子课题, 把日常的教学行为与课题研究结合起来, 与积极投身课程改革结合起来, 实现以研促改, 以改促新。及时联系上级教科研部门指导研究工作;有针对性地组织集体培训, 为教师提供学习资源;鼓励教师自觉进行教学反思, 撰写教学随笔, 教研总结或教研论文。另外, 学校需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导向机制和保障机制等, 保障校本研究有效开展, 使教师永远走在教育科研的前沿, 永葆教育创新的活力。

2.3 真正改变传统的评价体系, 为教师创新注入活力

评价体系滞后是教学改革的绊脚石。评价制度决定着教师努力的方向, 传统的评价体系重结果, 轻过程, 用简单的分数去衡量一个人, 若不真正改变这种现状, 既使再进行教育改革教师也只会从表面上做做, 适应一下“流行之风”, 而真正做的还是想法提高学生成绩。所以要真正改变传统的对教师的评价方式, 尤其是要改变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工作成绩的唯一标准, 或者摈弃那些把致力于加班加点、进行大面积补课和题海训练的教师作为典型加以宣传表扬的做法。应把目光放在教师是否用最先进的理念, 最恰当的方法, 最短的时间, 教出高质量的学生;把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艺术和技能作为教师评优评先的重要标准, 将教师的积极性引导到创造劳动上来。我们要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充分尊重教师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自主权, 减少不必要的限制和规定, 允许教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对于那些思想活跃, 敢于突破常规, 敢于开拓创新的教师给予积极评价。学校积极的评价方式, 必将给创新型教师的培养注入活力。

总之, 创新型教师的培养既有赖于教师本人积极主动的努力, 又离不开学校管理上的创新。如果我们有大批创新型教师在创新意识的驱动下, 在创新精神的支撑下, 在实践中充分运用创新智慧与能力, 那么我们的新课程改革就一定能够产生质的飞跃, 我们就一定能够开创21世纪中国教育的崭新局面。

摘要:为适应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科技进步的现代社会的要求, 就要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 作为一个教师, 如何才能培养出大批的创新型人才呢?首先教师应是创新型教师, 那么对创新型教师又有哪些更高的要求呢?本文讲述新形式下创新型教师应具备那些能力和素质以及如何培养和提高教师的素质……

关键词:改革创新,教师素质,自我发展,教育教学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提升市场营销工作水平的策略分析下一篇:高职院校大学生应注重网络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