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会计双语教学的问题

2022-09-10

随着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 国际间的资本流动频繁, 会计作为一种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这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只有在世界经济大舞台上才能实现, 如何培养出既有会计专业背景, 又熟悉国际会计惯例, 能使用外语进行熟练专业交流和沟通的复合型高级人才成为当今中国高等会计教育的当务之急。

教育部已于2001年公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明确要求高校要积极开展双语教学。本文结合笔者在集美大学会计本科双语 (英文和母语) 教学情况和自身经历, 试对双语教学的现状、模式、困惑等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

1 会计本科展开双语教学的意义

1.1 经济全球化, 世界经济一体化,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需要

纵观当今世界, 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国际资本市场, 跨国并购和战略联盟的发展, 使资本, 劳务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通。会计信息作为公共信息资源和国际通用商业语言, 其相互可比, 真实公允, 对各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发展, 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1]。中国正是通过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实现和国际社会的财务报告相互认可, 使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成本能够得到节约。会计本科展开双语教学, 正是适应了当前和未来会计专业人才这方面的需求。

1.2 会计专业课程内容特点的内在要求

会计是一种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 专门核算复杂的经济现象, 揭示出变化和实质。会计的专业知识, 无论是基础阶段的《会计学原理》, 还是高级阶段的《财务报表分析》等课程, 都具有国际共同性。一直以来, 国内的基础阶段的会计教材都以文字表述为主, 常常纠结于晦涩的概念与定义, 对于没有任何会计基础知识的本科生初学者而言, 用此类教材学习会计实在不利于培养学生对会计的兴趣和理解, 而此类英文原版教材往往通俗易懂, 配以大量图表辅助理解, 同时结合身边例子, 容易让初学者产生探究会计的欲望。而在高级阶段的课程中, 国内教材常常直接翻译或编译西方教材, 因为发达的西方经济为其提供了丰富的案例, 此时为何不尝试直接开展双语教学, 这样不仅学生可以直接阅读作者原著, 同时还能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1.3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需要

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自身素质要求很高:不仅对会计专业知识要非常熟悉, 具备流畅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 而且教师自身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实践运用也大有裨益。因此, 教师如果有更多机会从事双语教学, 自身相关的素质也能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通常对一门双语课教学的熟练掌握需要课前对相关原版教材有两到三遍的预读, 包括对习题的理解, 这无形中锻炼了教师的英文阅读水平, 上课时与学生的英文沟通中也会锻炼教师的口语表达, 同时由于熟悉专业知识的英文表述和英文思维, 教师能够在科研时直接阅读相关课题的西方前沿文献, 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1.4 提高学生素质, 创造就业特色的需求

双语教学要求学生直接接触英文原版教材, 而且授课语言以英文讲授为主, 中文解释为辅, 学生可以通过双语课堂提高专业知识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 一种语言就代表了一种思维方式, 原汁原味的英文原版教材为长期使用中文专业教材, 习惯于中式思维的学生提供了理解另一种思维方式和表述方式的机会, 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也为将来工作中学生能够与不同国籍的专业人士自如沟通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这无形中也形成了学生的就业特色。同时由于对专业词汇的熟悉, 学生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能熟练运用准确的英文关键词搜索世界上相关领域的文章, 避免闭门造车。

2 会计本科双语教学的现状

2.1 双语教学概念和培养目的认识模糊

对双语教学概念认识不够清晰, 当前的双语教学存在两个极端:单纯的英文教学或单纯的专业中文教学。由于教材是英文原版, 不够充分的课时或教师自身薄弱的专业水平让双语课的教学类似公共英语的教学, 教师在课堂上单纯翻译原版教材[2], 学生也无法获得对专业知识的深入理解。同时, 双语教学还存在另一种极端。教师把原版教材放置一边, 上课讲授自己的中文专业知识体系, 这样的教学就失去了双语教学原本的意义, 学生的素质也无法达到应有的提高。

另一方面, 由于社会经验的缺乏和视野的局限, 教师对双语教学培养目的认识模糊, 无法真正认识到社会上对双语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 从而影响到双语教学的投入程度和教学效果。

2.2 缺乏真正合格的双语教师

双语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对教师的要求也应有所不同。但是当前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主要由两种类型构成:一种是教英语的教师现学现卖, 由于无法对专业知识进行深入的讲解, 这样导致课堂上只能对原版教材直接翻译;另一种教师是一直从事中文专业知识的教学, 英文已经很久没用了, 由于无法真正理解原版教材的编写思路和表述方式, 教师在课堂上索性把原版教材放置一旁, 直接用中文教授相关专业知识。另一方面, 原版教材源自发达西方经济的实践总结, 教师缺乏一定社会实践经验和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及时关注, 也无法对原版教材的讲述内容充分理解, 课堂上也只能简单地照本宣科。当然, 教师单调守旧的教学方式也无法保证双语教学的效果。

2.3 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影响双语教学的效果

目前的双语教学有两种开课方式:针对整个专业开设某一门双语课程, 或在同一专业中选择优秀的学生专门组成一个小班系统设置双语课程。在第一种情况下, 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尤其是英语水平相差很多, 导致班里的好学生想学却学不到更多内容, 而程度较差的学生干脆放弃, 有的同学甚至连补考也过不了, 这样的双语教学进行起来比较困难。在第二种情况下, 一个班的学生人数40个左右, 程度相差不多, 对知识的渴求和教学效果的预期也比较一致, 这样的双语教学效果比较明显。当然, 专门成立小班会增加教务工作的工作量。

2.4 学校鼓励政策不足, 或无法真正落到实处

学生就业难的现象逐渐让学校认识到:学生的培养要更紧密地和社会需求结合, 同时也意识到双语教学是培养本校毕业生特色的一个好途径。但真正落实到鼓励政策上却非常“吝啬”, 比如不肯花经费培养双语教师, 无视原版教材价格较高的现实, 或因为领导本身无双语教学经历, 无法体会其在备课上课的工作量上比单纯中文教学大得多的事实, 没有经费上的支持或课时津贴的肯定, 或即使有这方面的政策也只是流于形式。

3 会计本科双语教学的建议

3.1 明确双语教学的概念和培养目的

双语教学具体指使用英文原版教材, 教学语言包括英语和汉语 (英文授课的比例不小于50%, 中文主要用于解释英文专业词汇和较难理解的英文表达) , 考试采用英文出卷和答题。所以学科知识的获得是主要目的, 同时也给学生创造了学习和使用第二语言的环境。主次不分而走入双语教学的误区, 又由此否认双语教学的意义, 这都是不可取的。

双语教学的培养目的是既有会计专业背景, 又熟悉国际会计惯例, 根据交流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 在两种语言环境之间选择最合适的交流和沟通方式。这样人才的双语优势也许在刚就业时并非特别明显, 因为缺乏社会经验让他们无法获得较高的工作平台。但在工作一定时间后, 这类有双语技能, 又有一定专业经验的学生就会发现他们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更广阔。笔者在当教师之前, 曾经在投行工作一段时间, 深有体会。社会上的会计人才的确很多, 投行却遭遇了人才尴尬:会计经验丰富的人英文水平又不行, 英文水平很高的人对会计专业知识却无法真正理解。

所以只有真正理解了双语教学的概念, 看到了其迫切的社会需求, 双语教学才能被顺利推进。

3.2 培养合格的双语教学教师

由于双语教学的特殊性, 双语教师须具备的素质也较高。首先必须有扎实的专业基础, 其次对专业知识的英文听说读写很流畅, 同时还应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时时了解世界经济形式的自我要求。所以, 培养双语教师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现有双语教师应针对自身的欠缺有针对性的提高, 同时学校也应提供更多的学习交流机会, 让双语教师能够在对内对外的交流中更清晰地认识和提高自己。

3.3 建立双语特色班, 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

从笔者的双语教学经历来看, 成立双语教学特色班是保证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集美大学目前就开设了这样一个双语教学特色班, 学生自愿报名后经过选择, 成立40人左右的小班, 进行一定中文会计基础课的教学, 同时适度插入ACCA相关课程的双语教学。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学习的步骤也比较协调, 效果也令人满意。同时, 要求学生进行一些知名财经网站最新文章的翻译, 提高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还开阔了视野。

如果实在无法开设特色小班, 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选用不同难度的双语教材变得尤为重要。笔者曾经同时对二本和三本的学生进行双语教学, 对二本的学生选择北大出版社引进的美国大学会计本科的教材, 而三本的学生选择经过重新编排甚至改写过的教材, 这样尝试的效果不错。

3.4 加大鼓励双语教学的政策力度并有效执行

学校制定能鼓励双语教学的政策并有效执行, 对推进双语教学的蓬勃发展很重要。以集美大学为例:学校对采用双语教学的本科课程, 每门课程一次性给予提供5000元的经费支持;在课时津贴方面, 对承担本科双语教学课程的教师, 其教学工作量按开新课的标准计算, 并在每学期课程教学结束后给予适当的课酬补贴, 即以教学对象60人 (含60人以内) 为基数, 每学分补贴500元, 每增加30人, 系数增加0.1。目前已经有四五十门不同专业的双语课程获得经费支持, 在会计专业已经开设8门左右的双语课程, 成立了双语特色教学班。

摘要: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中国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提高, 急需大批有会计专业背景, 又熟悉国际惯例, 能流利运用外语进行专业方面交流和沟通的高层次会计人才, 在高校展开双语教学就成为培养此类人才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笔者在集美大学会计本科双语教学情况和自身经历, 试对双语教学的现状、模式、困惑等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双语教学,会计本科,培养目的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M].人民出版社, 2007:1~10.

[2] 王清刚, 朱耀.试论会计高等教育的双语教学问题[J].财会通讯 (学术) , 2008 (3)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月卡评价,推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下一篇: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