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化旅游规划论文

2022-05-09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水文化旅游规划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宜居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宜居城市建设的内容和路径主要侧重在交通出行便捷、城市景观美化、服务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公共安全保障、就业与社会保障、城市形象塑造等方面。

水文化旅游规划论文 篇1:

黄河流域传统风貌区滨水空间规划设计研究

摘 要:试图构建黄河流域传统风貌区滨水空间规划设计理论体系的文化基因体系,这也是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完善。从文化基因转译的视角出发进行黄河流域传统风貌区的空间设计优化,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区域经济理论、空间均衡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梳理现有空间基因理论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黄河流域传统风貌区;滨水空间;文化基因理论;文化基因转译

自古以来,水对于人类生活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水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与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息息相关。在我国的传统风貌区内,往往包含着大量的滨水空间,如何将传统风貌区内的滨水空间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是当前人与生态平衡、水资源合理利用等方面的重点研究内容。

目前,许多地方正在营造舒适的城市空间。然而,只在装饰方面作为景观元素的、功能有限的滨水空间,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滨水空间的多样化需求。传统风貌区的滨水空间,大多数被作为保护和保持原始风貌的区域保留了下来。黄河流域风貌区作为黄河生态文化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所面临的资源整合、空间布局等问题突出,通过空间功能识别和要素优化可有效提高空间的利用效益,不仅可以为整个黄河生态文化带的空间战略布局、新型城镇化发展以及科学合理布局产业提供依据,也为其他地区集约化、優化和高品质的空间设计提供参考。以河南段的黄河流域风貌区为主要调研和考察研究的对象,能够促进河南段的黄河生态文化带的基础建设工作。

因此,本文基于滨水空间的美和功能以及人类对它们的自觉行为,进行人与滨水空间相互关系的恢复探讨,从文化基因转译的视角,使黄河流域滨水空间增加空间的互动性,从传统风貌区建筑保护、肌理修复、功能融合和活力塑造等方面,进行黄河流域传统风貌区滨水空间规划设计的相关研究。

一、滨水空间的相关概念

滨水空间是指与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毗邻的土地或建筑构成的特定空间区域[1]。针对城市化和工业化对滨水空间的影响以及人与滨水空间的相互关系分析变化,Walter Benjamin的观点是:人的感性体验是人与滨水空间的形象,它影响人类的相互作用和亲水性[2]。滨水公共空间由于地形复杂的限制,空间节点零星散布,且公共活动区域被占为商用区域,建设活动节点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商用价值,一定程度上对活动空间造成破坏,致使滨水空间消沉[3]。

Waterside意思是水边、河边、湖滨,意味着水的边缘。“滨水空间”注重“空间”二字,通常与自然环境相关,容易让人联想到大海、河流、湖泊、池塘、瀑布等,此外还能够联想到喷泉、人工瀑布等。要研究滨水空间的规划设计问题,必须弄清楚“滨水空间”一词在空间上的地方性和生物的存在或接触方面的问题,这具有重要意义。

二、黄河流域传统风貌区滨水空间

传统风貌区是一个城市弥足珍贵的遗产,对其多元价值问题进行探讨,能提升对它们的重视程度与保护更新力度。传统风貌区已经在上海、南京、重庆、武汉等城市成为地方性法规概念,作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对象,具有“准历史文化街区”的地位。随着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趋同与本土文化意识的觉醒,许多城市越来越重视城市历史风貌的挖掘与塑造,而传统风貌区作为城市历史风貌的重要载体,受到各级地方政府和城市建设者的广泛关注[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湿地生态保护治理,加强重要生态廊道建设和保护”,“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黄河流域传统风貌区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国家文化公园等相关领域内,均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黄河流域占地面积较大,跨越的省份与其蕴含的城市文化内涵均有较大的差别,因此黄河流域传统风貌区滨水空间具有较为强烈的地域性、文化性和独特性。因此,以地域性为基础,从文化基因转译的视角对黄河流域滨水公共空间进行文化基因、空间分布及空间规划设计等相关内容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三、文化基因转译下的黄河流域传统风貌区滨水空间

在文化基因理论发展中,不同学者对文化基因的认识分类存在一定差异,目前的分类方式主要有3种:第一,显性文化基因与隐性文化基因;第二,物质文化基因与非物质文化基因;第三,物质文化、行为方式与精神文化基因。总的来看,传统风貌区空间环境可被视为由可见的物质形态与无形的文化内涵两大系统复合构成的整体[5]。作为可见物质形态的公共空间易被感知,其地方文化异质化所产生的特殊吸引力,使得公共空间被公众青睐,从而被社会进一步感知,强化了其显性基因属性;而生产生活、历史民俗行为虽可见,却不以物质形态显现,因此属于不可见的基因类型。

在文化基因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本研究拟定出黄河流域传统风貌区滨水空间规划设计研究的指引框架。

(一)黄河流域传统风貌区滨水空间的显性文化基因和隐性文化基因

基于黄河流域传统风貌区滨水空间的特殊性和地域性,显性文化基因在大范围内是黄河文化的整体体现。而隐性文化基因更多的是体现在不同地区、不同地域文化和当地风俗民情的影响下,所展现出来或隐藏的文化基因。保护与传承黄河流域的显性文化基因,深层挖掘和整理隐性文化基因,使黄河流域传统风貌区滨水空间的原始形态、水与自然、水与生态和水与人之间的关系,保持可持续性发展。

(二)黄河流域传统风貌区滨水空间的物质文化基因与非物质文化基因

物质文化基因与非物质文化基因的提取,是对黄河流域传统风貌区滨水空间的文化整理(表1)。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在文化遗产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物质文化遗产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建造、创造、制作的,离开了物质材料就不复存在。由于物质文化所具有的物质性,物质文化又以一定的形态(形式、形状)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具体来说,就是黄河流域范围内的建筑、设施物等物质文化。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于人类的精神领域中,即存在于人们的口头传说和表述中,存在于传统工艺技能操作实践中。具体来说就是,黄河流域范围内的民间美术、民间风俗和民间文化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内容。

(三)黄河流域传统风貌区滨水空间的物质文化、行为方式与精神文化基因

黄河流域传统风貌区滨水空间的独特文化性,体现在物质文化、行为方式和精神文化基因的層面,结合景观学、文化遗产等多种学科理论提出适合黄河流域传统风貌区滨水空间的文化基因转译的要素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相关理论研究成果,黄河流域传统风貌区滨水空间要从五个方面进行文化基因转译。第一,维护:根据当地环境情况,确定当地的水资源基因。第二,重构:根据不同案例,确定场所基因的评价因子。第三,复现:当地生产生活的复现,黄河流域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整理与研究。第四,意识形态:整理和研究当地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意识形态内容。第五,链接:历史文化基因的综合分析与整理,可持续性的生态设计研究。

四、结语

传统风貌区之所以有别于其他空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承载的独特的文化基因,即那些对地域文化、物质空间的传承起着重要甚至决定性的基本影响因子。本文从文化基因转译的角度入手,总结黄河流域传统风貌区滨水空间的显性文化基因和隐性文化基因、物质文化基因与非物质文化基因以及物质文化、行为方式与精神文化基因。因笔者在分析的过程中没有对具体的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因此在未来的研究工作中,将对黄河流域传统风貌区滨水空间进行更细致和深入的定量和定性研究。

参考文献:

[1]宋伟轩,朱喜钢,吴启焰.城市滨水空间公共权益的规划保护[J].城市规划,2010(10):43-47.

[2]程舒婷.城市活力视角下的山城滨水公共空间研究:以万州区北滨路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1(6):153-154.

[3]闫怡然.基于价值评价的传统风貌区保护与更新研究[D].重庆大学,2017.

[4]李和平.我国文化景观的类型及其构成要素分析[J],中国园林,2009(2):90-94.

[5]蔡卓霖,戴菲,毕世波.文化基因转译视角下的传统风貌区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策略研究:以重庆市同兴传统风貌区为例[J].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20年会论文集,2020:186-187.

作者简介:

范雨,博士,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城乡规划、景观规划等设计学研究。

作者:范雨

水文化旅游规划论文 篇2:

宜居城市建设的审视角度与侧重点

摘 要:宜居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宜居城市建设的内容和路径主要侧重在交通出行便捷、城市景观美化、服务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公共安全保障、就业与社会保障、城市形象塑造等方面。

关键词:宜居城市;城市环境改善;现代城市发展趋势;宜居城市建设方向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认为,一个“宜居城市”要有充分的就业机会,舒适的居住环境,要以人为本,应是经济持续繁荣、社会和谐稳定、文化丰富厚重、生活舒适便捷、景观优美怡人、公共秩序井然有序的适宜人们居住、生活、就业的城市。“宜居城市”是所有城市的发展方向,要重视经济因素对宜居的影响,重视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将经济、自然、社会、人文环境作为宜居城市内涵的综合要素;关注城市安全、健康、舒适、便捷等体现居民生活质量的问题,并注重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持城市和街区的风格同时要高效和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创造更多、更适宜人们居住、生活和工作的空间。宜居城市建设是一个综合系统,不仅包含城市的住区建设、市政设施、生态环境等硬件条件和发展目标,还涉及到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等软件环境和发展目标,视角和侧重点应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居住品质提升

着力降低建筑容量。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明确区域发展定位,合理调整城市功能布局,科学核定城市建设容量,合理进行城市布局,控制开发建设强度,改善过高过密的城市整体环境。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有序推进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逐步扩大廉租住房保障范围,努力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发展房屋租赁。

努力提升住宅建设水平。统筹规划,重点建设一批精品楼盘,打造布局科学、环境优美、人文和谐的高品质的“宜居示范社区”,以点带面提高住宅建设水平。

(二)交通出行便捷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构建地面常规公交为基础,的士为补充的公共交通系统。

打造城市步行系统,积极营造方便的步行环境。逐步改造城区人行道,完善人行过街设施等步行系统,切实解决人行通道设置。推进全民健身登山步道建设,改善城区公共步行环境。

积极改进交通管理方式。加强城市交通标识系统建设,提高交通智能化管理水平,加强交通秩序管理,规范交通行为,提高市内交通管理的灵活性,实行停车位供应、交通拥挤费收取的区域差别政策,减少堵塞,保障畅通。

(三)城市景观美化

构建城市标志性景观系统。严格保护生态空间,组织实施一批城市公共空间,打造的独特风貌。

大力建设“森林城市”。结合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建设一批城市组团隔离带、郊野公园及大中型城市公园、道路绿地、社区公园,合理级配城市绿地系统,增加城市绿化规模,提升城市绿化质量。

努力扮靓城市“客厅”。重点打造一批城市广场、商业街区和休闲地段,着力处理好广场、街道与绿化、景观小品及周边建筑的相互关系,打造高品质的公共开放空间。

积极提高建设品味。以大型公共建筑为重点,着力提升建筑设计水平,逐步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建筑风格。提高城市夜景、城市广告、城市小品、城市家具的艺术水平,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内涵的城市景观雕塑,使各地的文化深入城市细节。

(四)服务设施完善

大力打造城市商圈。加强城市商业步行街、商业中心建设,提升商业品质,营造良好的商业购物休闲环境,打造突显现代化、城市形象的城市(次)中心商业氛围。

着力加强市级医院现代化建设。合理调整医院布局,整合现有医院资源,重点加强在城市新区新建医院的规划控制,新建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有一定影响的现代化医院。努力提高人均医疗卫生资源拥有量。

重点建设一批大中型文化设施。以公益性项目为重点建设一批市级大型文化基础设施,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的社会服务。建设一批区级文化设施。

积极推进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社区为单位,进行文化活动、体育活动场所建设,营造积极健康的社区文化。合理布局,加强社区卫生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提高医护水平,做到小病不出社区。着力完善社区商业服务设施,提高商业设施覆盖率,方便市民日常生活。

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按服务半径合理布局中学、小学、幼托等教育基础设施,方便就近入托、入学,同时合理规划整合教育资源,提升教育品质。

进一步提高市政设施服务水平。科学规划、适度超前建设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提高普及率,构建安全稳定的供应体系。使城区供水、燃气、有线电视、因特网基本普及,进一步提高电力、自来水、燃气供应的稳定性。

(五)生态环境保护

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大力加强对工业“三废”、汽车尾气、施工粉尘的污染防护与治理,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加强河流污染综合防治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全面开展污染源普查和清理工作,重点加强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确保城市用水安全。

着力提高环卫水平。切实加强城镇生活垃圾的收集、清运、处理处置工作,全面提高环卫设施装备和管理的现代化、科技化水平,进一步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善排水三级管网,扩大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

深入推进节能减排。积极调整产业布局,严格产业准入条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成一批循环型企业和循环型园区,开展能效测评与标识制度,建立节能运行监管体系,积极推动现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积极推进水源热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

(六)公共安全保障

重点加强防灾避难场所建设。加快推进应急避难场所、灾害定点医院、救灾物质储备基地、救灾通道和直升机停机坪等防灾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

有效提高生命线工程应变能力。系统收集整理城市生命线工程建设资料,建立统一数据库,明确实时监控、临时加固、紧急抢险的措施与方案,确立定期检查维护机制,确保城市生命线工程完好率达到100%,以便紧急状况下可尽快恢复城市基本功能。

积极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完善城市公共突发事件总体预案及各专项应急预案并适时组织演练,建设城市公共安全应急中心,建立公安、消防、急救等应急服务联动指挥系统,提高城市各有关部门应对危机的能力。加大对市民防灾减灾教育和宣传力度,提高市民防灾减灾意识。

努力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控制水平。大力推进平安城市建设,确保刑事案件发案率逐年降低。积极开展市民和外来投资者的安全感调查与分析,针对不足进行改进,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与投资环境。

(七)就业与社会保障

提升就业环境。健全和规范公共就业服务、社会保险经办、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争议处理等工作机构,加强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完善促进就业服务、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社会保险、劳动关系、劳动保障监察等各项劳动保障业务的信息化网络。建立就业监测和失业预警体系、薪酬调查系统和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应用系统,形成多层次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的科学决策支持体系。

健全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扩大养老、医疗保险等险种覆盖面,逐步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满足居民的福利需求。

(八)“宜居社区”建设

宜居社区需要科学规划,政策牵引,整合资源。新社区建设注重规模适当、功能完备、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老社区注重危旧房改造、降低人口密度、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遴选有文化特色街道作为城市文化的主要载体。

提升社区住宅建筑品质,开发智能化、生态化、个性化住宅小区。降低社区建设容积率,增加社区公共活动空间,完善社区康娱设施,提高社区居民参与意识。

提升社区物业管理水平。健全物业管理体制,完善经营机制,引导行业健康规范有序发展。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

(九)城市形象塑造

全方位推进历史文化保护,最大程度延续自己的历史文脉。妥善处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建设的关系,加强对历史地段的再利用。全面系统清查古树、古迹以及能体现本土文化的建筑,编制保护名录,制定相应保护要求与措施。

弘扬本地特色文化。积极发展文化旅游,扩大自己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建设一批能体现人民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文化场所。

参考文献:

[1]李业锦,张文忠.宜居城市的理论基础和评价研究进展.地球科学进展,2008(03).

[2]鲁春阳,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评价.西南大学学报,2008(06).

[3]蒋洪涛,关于西部地区宜居城市建设的几点思考.山西建筑,2006(07) .

[4]李丽萍,郭宝华.关于宜居城市的几个基本问题.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6(03).

[5]任致远,城市要科学发展当前城市发展值得注意的几个倾向问题.城市发展研究,2006(02).

[6]陈浮,城市人居环境与满意度评价研究.城市规划,2000(07).

作者简介:吴正俊(1965-),汉,重庆人,重庆工商大学教授,从事社会经济学研究和教学。

作者:吴正俊

水文化旅游规划论文 篇3:

水文化传承背景下的水利风景区规划研究

摘要:现如今,我国各个地区水利风景区的建设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吸引了很多开发商以及旅客的眼球。水文化作为水利风景区规划的基础以及核心,对水利风景区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相关部门必须要以水文化传承为基础,开展水利风景区规划工作。为此,下文简要阐述了水利风景区水文化传承的意义,并针对水文化传承背景下的水利风景区规划提出了相关策略,以供水利风景区规划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水文化传承;水利风景区;规划;措施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人们对文化精神的需求不斷增加,这也是我国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水利风景区作为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以及科普旅游的重要场所,是我国绿色发展理念的载体。为了做好水利风景区的规划和建设,并满足人们对文化精神的需求,相关部门在水利风景区规划过程中必须以水文化传承为核心,进而推动我国水利风景区建设的快速发展。

1水利风景区水文化传承的意义

所谓水利风景区就是指水利工程与生态文明景观相结合的产物,其以水利工程为依托,开发休闲、娱乐、观光等各项配套设施及区域。水利风景区建设与规划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改变人们对水利发展以及水资源利用的传统观念。不过,随着水资源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我国水利发展已经进入生态水利、民生水利以及文化水利的发展阶段,这就要求现代水利风景区建设不仅要满足水利工程的相关要求,还需要满足人们对水文化各项服务功能的需求。这也充分说明了水文化传承背景下研究水利风景区规划的重要性。我国新修订的《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SL300-2013)中明确提出水利风景区规划应“弘扬水文化”这一理念,这说明,水文化与水利风景区融合应将水文化理念贯穿到水利风景区规划之中,具体到规划理念的各个方面。所以,水利风景区规划者必须认识到水利风景区水文化传承的意义,才能做出最完善的规划。

2水文化传承背景下的水利风景区规划策略

2.1以水资源循环理念为规划基础

为了在水文化传承背景下做好水利风景区规划工作,就必须以水资源循环理念为规划基础,这有利于水文化相关活动的顺利开展,还能够实现水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实施:第一,加强对雨水收集再利用。相关部门可以在居民建筑中设置雨水收集相关设施,例如水箱、水桶等装置,还可以沿道路两侧建设植被过渡带、在区域场地汇水区建设生态滞留池作为雨水滞留区域,作为绿化植被的自身的消耗用水。同时通过透水混凝土、透水砖等生态透水材料的应用,提高雨水下渗能力,有效补给区域用水;第二,污水资源再利用。相关人员在处理污水资源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质量检测,根据水质测量的质量标准进行合理利用,例如可以用于农田灌溉方面;第三,加强爱水、护水、节水宣传力度可通过水利风景区宣传设施、宣传手册,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居民的用水意识。再者结合每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积极组织水利风景区当地及周边居民开展节水宣传活动,展示节水器具的应用,通过参与活动的方式,推广节水技术应用,加强爱水、护水意识,同时改变居民的用水方式。

2.2加强水文化建设以促进文化传承

第一,建设水利工程文化。水利风景区是水利知识科普的重要媒介,然而当前许多水利风景区水利工程景观外形简陋、观赏价值不高。因此,必须针对水利风景区水利工程建筑的外观进行创新,从而为人们科普有关水利工程的重要知识;第二,加强景区文化载体建设。水利风景区中许多民俗风情、民间技艺,当前许多技艺、民俗由于缺少展示平台而逐渐被人淡忘。当前大多水利风景区是以水利工程作为文化展示的主要平台,但其缺乏相关导游解说等配套载体,使得物与人之间缺少沟通的媒介。因此在水利风景区建设需加大对文化设施载体的建设。通过建设文化展示长廊、地域文化展示馆、民俗表演台、水利科普展示馆、解说展示设施等作为文化展示的载体,从而更好促进人与历史的对话;第三,建设文化景观。水文化是与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相伴而生的一种独特文化。当前较多水利风景区建设存在品牌参差不齐,缺乏主题特色等问题。在基于新型城镇化面临千层一面和居民文化缺失等问题,水利风景区需将通过水利功能、生态功能、人文功能有机结合,将水文明、水精神、水艺术、水科科技融入风景区中文化景观的建设。其主要可通过建景区景观与其文化主题结合建设相应的特色文化公园、雕塑小品、特色文化解说系统,使其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文化传承载体。

2.3加强水利风景区品牌建设

我国很多地区的水利风景区都与乡镇以及农村密切相关,这也使得水利风景区天生就具备独特的生态资源,其可以利用这些资源优势,加强风景区品牌建设,从而丰富自身内涵。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与制造业相结合。制造业具有低耗能、附加值高、效率快等特点,水利风景区与加工制造业结合有利生产制作景区特色产品,有利于推广景区特色产品;第二,与农业相结合。与农业结合,主要是水利风景区利用农业山水优势、产业特色,以农家体验、乡村观光为主线的生态旅游,将乡村生活方式生产化,推行“慢生活”的旅居模式,让人们吃在乡间、住在乡间、感在乡间。据统计,2007年至2017年,十年间我国城镇人口每年平均增长约2000万人,根据2017年《职场人生活状态调查报告》显示,当前城市职员所向往的生活是远离城市的喧嚣、避开拥挤的人流、回归田园的生活,呼吸新鲜的空气、寻找能倾听内心的港湾。因此风景优美、风情浓郁的村庄正符合这类人群的需求。所以将水利风景区与农村产业的结合是符合当前旅游市场上的需求;第三与服务业结合与服务业结合是当前水利风景区旅游开发最常见的形式之一。水利风景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奠定了其良好的生态环境。当前较多自然河湖型水利风景区利用其负氧离子含量,将风景区打造成森林氧吧。

2.4增加游憩设施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追求,一些与人们居住空间存在交集的水利风景区需要有效发挥其滨水带状空间的作用,使其成为居民休闲、旅游、娱乐、健身、运动的重要场所。因此在水利风景区规划建设阶段,需凭借景区丰富的资源特色,增设如坐発、驿站、广场、健身步道等游憩设施,使得其带状空间的发展建设融入到居民的生活。例如,可以根据水利风景区所在地区的资源特色以及区位条件来设置不同等级的休憩点以及自行车换乘站,从而串联水利风景区沿线的整个游憩空间。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广场等游憩场地建设水文化表演平台,并发展群众演员,从而满足游客的精神追求。

总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水利风景区的快速发展,其建设质量越来越高,并且其文化建设越来越与人们的精神需求相契合。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关部门在规划水利风景区时就更应该以水文化传承为核心,以水资源循环利用理念为基础,加强水利风景区文化建设,促进当地品牌的快速发展,并为游客增加相关的游憩设施,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水利风景区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水利风景区水环境保护与水生态修复[J/OL].水资源开发与管理,2017,(09):76-83.

[2]马云.基于水文化传承的水利风景区规划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7.

[3]马云,单鹏飞,董红燕.水文化传承视域下城市水利风景区规划探析[J].规划师,2017,33(02):104-109.

[4]刘菁,唐德善,郝建浩,王晓淋.水利风景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水电能源科学,2017,35(07):109-112+193.

作者:王友旭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人性化道路设计论文下一篇:舞蹈的文化差异论文

热门文章

水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