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三段式”教学法论文

2023-02-18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绝大多数学生都怕学文言文, 甚至讨厌文言文。如何让初中学生“爱”上文言文, 提高文言文的课堂学习效果呢?

一、情景导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的导入已经成为语文教改的一个研究课题。导入时可“扣人心弦”、可“和风细雨”、可“激情高昂”、也可“令人深思”, 让学生去邀游、去畅想、去感悟、去思考、去开拓、去创造。

1、引用经典名句故事导入。学生学习生活中大量耳熟能详的成语、名句和故事等都是文言文课堂导入的可取材料。

比如在学习《出师表》这篇课文时, 《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都是家喻户晓的, 让学生讲讲他们知道的三国故事, 谈谈对人物形象的看法, 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求知欲望, 产生一种迫不及待的思想情绪。一旦学生出现这样的情绪表现, “良好的开端预示成功了一半”。又如在《醉翁亭记》和《曹刿论战》等古文中, 有许多经典词句, 如“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金玉其外, 败絮其中”、“一鼓作气”等, 可以以课前询问的方式引入, 激起学生探究深层次寓意的欲望。再如温故知新、愚公移山、世外桃源、温故知新、刮目相看、出淤泥而不染等等, 学生对这些词语和故事有所耳闻, 对相关文章自然会产生浓厚兴趣。

2、利用知识图片资料导入。

课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用风景名胜中的“四大名楼”导入《岳阳楼记》, 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从网上下载与课文相关的图片, 用多媒体技术直观展示课文内容, 创设情景等, 都能取到非常好的效果。

3、发挥学生主动性导入。

让学生在预习时查找与课文有关的信息, 上课时让学生陈述, 教学效果也会很好。比如, 学生学习《陈涉世家》这篇古文之前, 安排学生查找大泽乡起义等历史资料, 让学生在课堂上争相回答, 从而导入新课。

二、阅读赏析, 体味文章蕴涵之美

文言文学习重在体验和感悟,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采用阅读方式去赏析文言词句是古之良训。

1、听读, 赏意境之美。

教师范读, 或者利用教材配套磁带朗读, 让学生听读, 领会意境, 特别是教学那些短小优美的抒情小品, 会取得很好效果。以《陋室铭》为例, 在幽雅的古乐曲中, 眼前浮现:环境之雅:“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人文之雅:“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心境之雅:“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全文抒发了作者旷达致远, 不同流俗的可贵气质。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 默默地体会, 领会美妙的意境。

2、精读, 赏言辞之美。精读, 即“熟读精思”, 指读熟,

精思和背诵。要引导学生经常品词、品句, 体会其意境, 增强他们对书面语言的感知力。经过经常的品词品句, 学生对水面语言的感知力就会敏锐起来, 同时要重视朗读能力的训练, 让学生有体会地读, 带着语气有感情地读, 进入角色有形象地读。只有反复吟诵, 才能体会辞赋、骈文讲究的句式整齐、音韵和谐, 体会到文的气势, 诗的韵律。

3、品读, 赏结构之美。

这类结构美体现较多在古代优秀论说文中, 如孟子的文章。在孟子的文章中论说文结构非常典范, 同时大量使用排比造成文章的一种气势美。如刘禹锡的《陋室铭》运用句式对仗工整, 平仄相间, 有一种整齐和谐的美。《木兰诗》中五字整齐读来朗朗上口。

4、恒读, 赏内涵之美。

恒读, 就是持之以恒的读。通过学生恒读, 领悟名言诗句, 从而受到教育, 如荀子《劝学》中的“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说明学习要持之以恒, 使学生认识到只有恒读才能有成就。

三、注重落实, 保证学生学习质量

在文言教学中, 务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需要潜移默化, 需要“润物细无声”。教师要在娴熟驾驭课堂的同时, 抓好教学目标的落实。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落实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巩固工作。

1、还原法。

对照课文原文, 让学生尝试着还原成课文原句。如《曹刿论战》一文中公与刿的三问三答一段, 学生不易记诵, 但通过翻译还原这种方式, 学生之间尝试互相问答, 很快便诵之如流水。

2、问答法。

教师设置与课文紧密相关的问题, 要求学生用课文原文回答。如在教授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的第三小节时, 可设置四个问题来帮助学生记诵:“滁人游是一副怎样的画面?太守在野外以何宴请众宾?众宾欢饮又是怎样的热闹场景?太守醉态如何?”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便将课文记住和深入理解。

3、承接法。此法常用于骈文或诗句, 因为其句式对偶而连贯。教师诵出上句, 学生很自然地接出下句。

4、联想法。

这种方法多用于背诵复习时, 能起到归纳总结的作用, 如可出题:三分钟内默出五句古诗文中写“月”的诗句、文句。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出一份试题进行自测。利用这种方法, 学生反复学习又不至于机械重复, 既牢固了知识, 又提高了他们的记忆力。

最后, 耐人寻味的结尾, 会给人留下广阔的畅想空间, 能给人一种“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之感。所以, 还需要设计好没有结束的结束语。

摘要: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 需要利用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阅读赏析体味文章蕴涵之美, 重在落实保证学习质量, 以此促使学生从历史和文学知识中, 扩大视野, 提高鉴赏能力。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三段式”,教法

参考文献

[1] 卢丹.文言文语文教学打开历史积淀的窗口[J].时代教育 (教育教学版) , 2009 (6)

[2] 娄登荣.浅谈初中文言文的教学[J].语文学刊, 2006 (20)

[3] 戴华清.谈谈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湛江日报, 2011 (03)

[4] 唐士洪.文言文的精读与泛读.江苏教育报, 2010 (05)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芯片测试公司内部控制的精细化与财务核算体系构建下一篇: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梁挂篮施工技术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