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大学本科论文

2022-05-14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林业大学本科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南华大学是“九·五”期间产生的具有行业背景的转制高校。以南华大学为例,综合分析了典型转制高校——南华大学专业建设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专业建设的思路、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以及后续目标。

第一篇:林业大学本科论文

西南林业大学经管类本科人才培养调查与分析

摘 要:通对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进行分层抽样调查,分析其学习情况、培养方案、教学管理等方面。结论为学习动力不足,影响教育质量的提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滞后,不能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实践教学形式大于实质,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弱;需确实抓好学风和教风建设。建设为设大类专业允许竞争性选择专业;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确实增强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引导学习兴趣,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倡导优良学风教风。

关键词:经管类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问卷调查 林业高校

1.引言

党的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这标志着我国开始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林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科技创新、科研成果推广,和生态文化传承与创新是这个时代赋予林业高校不可推卸的使命[1]。为了实现涉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高等林业教育,注重培养高级林业经济管理类专门人才。

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林业高校获得快速发展,各类涉林学科不断交叉融合,发展为综合性大学。但与其他综合性大学相比,林业高校经管类本科专业,普遍存在三大矛盾问题: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与学生实践能力弱的矛盾;同质化培养与社会适应面窄的矛盾;落后课程体系与学生就业能力差的矛盾。

为了进一步了解林业高校经管类本科人才培養状况,破解人才培养困局,寻找对策,课题组对某林业高校经济管理学院6个本科专业4个年级的学生进行分层抽样调查,以期发现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优化提供参考。

2.调查分析

2.1 样本基本信息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200份问卷,收回198份,经甄别有效问卷190份,覆盖经管学院6个专业4个年级,其中会计占35.48%,财管占23.47%,经济占12.08%,工商占10.97%,农经占9.41%,农发占8.59%;大一占19.36%,大二占30.25%,大三占32.33%,大四占18.06%,请见表1和表2,与初始设计的抽样比例基本吻合。从性别看,男学生占33.2%,女学生占66.8%,这是因为经管类专业以文科考生居多,而文科又以女性考生为主,尤其是会计和财管专业女性学生比例高达75.24%。从户籍看,农村占71.1%,城市占28.4%,这与农林类大学其生源以农村为主的特点相符。学生年龄段为19-25岁,其中21-22岁占71.6%,这也满足问卷设计的初衷,因为这部分学生已经适应大学生活,对培养方案、培养模式、教学环境已然熟悉,且憧憬未来、有明显的工作期望值,调查最能反映人才培养实际状况。

2.2 学习情况的分析

2.2.1专业选择。调查数据显示,林业高校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和认识处于一个相对理智的阶段,选择“喜欢”和“不喜欢”所学专业的比例分别为52.1%、47.9%,而当进一步问选择“不喜欢”的学生喜欢什么专业,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不填,少部分则填写林学、风景园林、土木工程等林业高校强势专业,可见无论入学前属于调剂或志愿报读,学生对所学专业已接受,并不盲从于选专业潮。再通过交叉列联表分析,发现会计、财管、经济三个专业选择“喜欢”的占87.8%,而林经和林发这两个历年就业状况不太理想的专业,选择“不喜欢”比例达69.4%,说明当代大学生非常重视专业未来的就业能力,林业高校所设置的专业越符合社会需求,就业前景越好,学生对其选择性越强。表3列示了影响学生影响专业的若干因素,可见学生在高考后填写志愿前,参考了多方意见:首先考虑同学、朋友的建议,往届学长的口碑对学生专业选择最显著;其次是中学老师的建议,他们可能结合高校师资、就业前景、历年招生情况给学生们一些中肯的意见;最后为了弥补专业认知不足,学生们也会听父或母亲戚的建议,考察学校特色和专业特色。

2.2.2学习心态。出于高考成绩不理想、迫于调剂的无奈,或林业高校名气弱等原因,47.9%的学生不喜欢所学专业,当追问是否想转专业时,只有13.2%的学生回答“想”,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尽管对所学专业不满意,但较好地适应了林业高校的专业学习,且能一种平和的心态完成大学学业。面对激励的就业竞争,学生们自觉通过考研、考证、培训等多途径来突破未来就业可能出现的不利局面,调查中有50%的学生意愿修读双学位,44.7%的学生意愿攻读硕士学位,43.6%的学生正备考行业执业资格证(如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银行人员从业资格证等),或职业证书(如教师证、普通话证等),说明大部分学生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向学生征求开设经管类专业的想法,87.4%的学生认为应该开设操作性较强、就业前景较好的专业,如投资学、金融工程等。

2.2.3学习效果。有30%的学生认为本班上课出勤率为100%,69.5%的学生认为出勤率为90%-95%,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学风较好,但与教务管理人员访谈时的情况有差异。据教务处抽查,经济管理学院各班平均出勤率低于85%,因此是问卷调查的学生高估了本班出勤率。当问及影响上课出勤率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依次是不喜欢课程(65.8%)、学不懂(61.6%)、不想学(61.6%),表明由于缺乏学习兴趣,产生厌学情绪,缺课次数多了,跟不上授课进程,考试不及格,最后彻底放弃。76.9%的学生认为自己缺课是由于生病或有事,且都能履行请假手续,不请霸王假。60.5%的学生回答没有补考或重修,35.3%的学生回答有过2门重修,这些学生中认为重修的主要原因是自身基础差(68.1%)、没有认真学习(31.07%)、平时成绩低(30.45%)。

2.3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认知度的分析

2.3.1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指对人才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经过培养训练大学生才能成为各种职业和岗位要求的专门人才,而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过程纲领性、指导性文件,具有极强的目的性。当问及对培养方案的熟悉程度,83.2%的学生选择“一般”,说明学生对专业培养方案理解不足,更多学生认为它只不过是选课指导。进一步问到通过什么途径来了解培养方案,选择老生占68.2%、班主任占36.3%、导师占28.4%、网络自学占22.1%,说明学生尽管认为培养方案重要(93.2%),但只有在每个学期选课时才会关注培养方案。其实培养方案已经明确规定学生修读的学分数,各类别课程的学分数及比例,可是学生对毕业条件认识肤浅(68.4%),往届学生就出现因为学分不够或课程类别学分比例不对而影响毕业。

2.3.2课程设置。由于绝大部分学生已经接受培养方案即是选课指南,对其中的课程设置比较熟悉,有64.7%的学生选择了较为合理,说明学生对现行课程体系是认可的。从课程类型分析,关于必修课、选修课、实践课、公选课,选择“喜欢”的比例分别为42.6%、60%、70%、78.9%。调查表明学生对必修课反映较差,原因可能是必修课理论性强,教师采用传统的“宣讲式”教法,师生教学互动不够,学生缺乏必要的学习兴趣,而能让学生有更多动脑、动手机会,实践性强的课程更受学生欢迎。公选课选择“喜欢”的学生人数最多,显示出公选课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及个性化培养的需求。

3.结论

3.1学习动力不足,影响教育质量的提升。课题组认为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可能原因有三方面:第一,受特定行业背景和学校名气相对弱的双重作用,林业高校经管类专业服务面过窄,导致相关专业难以承担和解决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中重大的战略性科技任务和问题,无法适应多学科交叉渗透和整体化发展的趋势[2]。除了会计、财管,其他专业主要为调剂生源,入学后发现就业前景淡漠使学习兴趣降低。第二,经管类专业尽管属于文科专业,却需要数学建模能力、英语应用能力、逻辑分析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任何一方面能力的欠缺都容易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动力,产生厌学情绪。第三,由于林业高校生源以偏远农村居多,家庭经济并不宽裕,因此学生做兼职的覆盖面比其他高校更广。但是存在学生兼职与正常教学的矛盾,学生在不喜欢课程或学不懂的时候,宁愿選择逃课做兼职的情形多,不及格门数增多,陷入做兼职-学习精力不足-课程不及格-厌学的恶性循环。

3.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滞后,不能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通过调查,课题组明显感受到林业高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滞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设计与市场需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脱节,固守传统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甚至处在“有规划,没有计划;有安排,没有内容”的状态,既不利于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率,又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顺利就业[3][4]。

3.3实践教学形式大于实质,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弱。尽管调查中有一半的学生认为经管学院目前的实践教学“合理”, 期望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及学校设的课程能够在就业中直接产生积极效应,甚至是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实际上却是形式大于实质,目前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与设计确实难以较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与现实需求存在较大的脱节现象[5]。虽然在培养方案中安排了所谓的实践(实习)类课程,也签订了不少合作建设校外实习基地的协议,但是这些课程缺乏明确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只为简单模拟;受各种主客观因素制约,许多校外实习基地也只是一纸协议或表上基地,缺乏后续的落实行动。

参考文献:

[1]彭斌,周吉林.生态文明下的林业高校发展战略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4(2):24-28.

[2]李振跃.高等教育教风学风建设的可行性路径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201-202.

[3]杨晓云,邓晓霞.西部地方高校经济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对策——基于西部某地方高校经济类专业问卷调查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120-122.

[4]徐晓媛,史代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调研与思考[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4):81-84.

[5]金文斌.加强教风学风建设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13(11): 59-60.

研究项目:西南林业大学教研基金资助(经管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可拓评价研究,yb201123)

作者:麦强盛 吕秀芬 李谦

第二篇:地方大学本科专业建设研究

摘要:南华大学是“九·五”期间产生的具有行业背景的转制高校。以南华大学为例,综合分析了典型转制高校——南华大学专业建设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专业建设的思路、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以及后续目标。

关键词:转制高校;专业建设;措施

作者简介:蔡恒玲(1976-),女,湖南衡阳人,南华大学教务处,实验师;刘泽华(1966-),男,湖南株洲人,南华大学教务处处长,教授。(湖南 衡阳 421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南华大学校级教改课题“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工作方案实施研究(课题编号:2011XJG070)的研究成果。

“九·五”期间,中央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大改革,国务院各部门主管的高校大多划归属地管理,少部分独立或者合并后归教育部管理,从而产生了一批具有行业背景的转制高校。南华大学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具有56年办学历史的综合性大学。学校由原隶属中国核工业部的中南工学院、核工业第六研究所与原隶属湖南省的衡阳医学院合并组建而成。[1]

转制高校的特色在于其行业背景,行业背景是转制高校区别于一般地方高校的显著特点。[1]隶属关系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高校为行业服务的功能与作用,同时,行业部门、学会、协会对高校的直接投入急剧减少,政策倾向性也相应改变。因此,转制高校如何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积极进行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南华大学本科专业建设的现状

“十二·五”以来,南华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坚持质量是高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的办学理念,正确处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专业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工、医学科为主,经济、管理、文、法、理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核类特色鲜明的专业结构体系。目前,学校有工学、医学、管理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艺术学、哲学9大学科门类,71个本科专业,其中工学专业39个,医学专业11个,理学专业4个,管理学专业6个,经济学专业2个,文学专业3个,法学专业1个,艺术学专业5个。学校现有国家教育部第一类特色专业6个,国防紧缺专业2个,国防重点专业1个,国管专业5个,湖南省重点专业10个,湖南省特色专业10个,校级特色专业13个。学校本科专业规模相对稳定,各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特色专业优势明显,部分优势特色专业达到国内地方高校领先水平。

二、南华大学本科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面对国际国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我校专业建设发展与人才培养还是存在一些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地方,具体体现在:

1.专业建设总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专业建设和发展不平衡,各专业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社会影响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已经进入国内同类高校先进行列,而部分专业,尤其是新专业缺乏高水平的专业负责人與专业教师。

2.专业结构总体布局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专业方向主要是由学校宏观监控,学院自主设置,部分专业方向数量分布不均匀,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有6个方向,临床医学有7个方向,土木工程有4个方向,汉语言文学有3个方向等。

3.人才培养模式有待进一步改进

针对学生可持续发展以及少数专业学生就业困难的需要,有待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注重科研转化教学,注重跨学科、跨专业培养人才和校企、校所联合培养人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

三、南华大学本科专业建设思路

学校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是由数量扩增转向质量提高,由迅速发展转向规范发展,再向稳步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1.优化专业结构,调整专业方向

按照社会需求、专业发展调整专业方向。结合我校办学优势与发展定位,主动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专业结构,采取全面建设和重点建设相结合的方针,分期、分批、分级推进学校的专业建设。强化传统优势专业,培养特色专业,有计划地开拓尚属空缺的新专业,促进专业建设向多科性、综合化的方向发展。进一步完善以工、医学为重点,经、管、法、文、理、教育等专业相互交叉渗透、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本科专业体系。

2.依托优势学科专业,提升专业总体水平

围绕学校发展目标和特色,以优势学科带动特色专业建设,建设发展新专业、建设专业群;同时依托基础学科,通过交叉、延伸和渗透,大力发展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

3.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积极推进本科教学工程

从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课程改革与教学资源建设、实践教学环节等专业发展的关键环节着手,进行专业综合改革;实行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梯度建设规划,国家级与省级择优立项,校级实行扶持性立项。

四、南华大学本科专业建设采取的措施

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学校对专业结构进行了及时的调整和完善。在专业结构调整与内涵建设方面采取6项措施。

1.调整与优化学科专业布局

2011年以来,学校根据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不断对专业结构进行调整与完善,如撤消基础医学、教育技术学、社会体育,新增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核安全工程等核类专业,使我校成为全国核类本科专业齐、本科生培养规模较大、核类人才培养层次较完整的高校之一;主动适应湖南“四化两型”建设与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需求,积极改造专业方向,增设市场适应性强、需求量大的新专业 11个;进一步加大老专业、传统专业的调整改造力度。

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在深入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参照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及省、行业部门 (协会)和高校联合制订的专业人才评价标准,制订我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结合新专业目录实施、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认证,着眼于发展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来确定课程体系,修订新版培养方案;加大与企业联合培养、跨专业跨学科培养、分类培养(精英型与应用型、研究型与工程型等)力度;制订“工程类专业教师取得企业工程经历”等规定和实施办法,加大政策和经费支持力度,使电子信息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化学工艺与工程、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等专业进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行列,临床医学进入“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3.加强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

实施新开课程、合格课程、优秀课程和精品课程梯次建设计划,实现开设满两年的课程全部成为合格课程,鼓励教师共享精品课程等优质教学资源。按照教育规律和课程特点,实现公共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及专业核心课程资源全部上网,进一步推动多媒体和网络辅助教学,建设好数字化教学中心平台,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师生使用数字化教学平台的能力,建设好“精品课程开放共享平台”。

4.深化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

贯彻“整体优化、少而精”的原则,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各个教学环节的合理配置和整体优化,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课内教学与课外指导的关系。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注重批判性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沟通和协作意识的养成。

5.强化责任教授负责制的教学团队建设

积极探索并实施责任教授负责制,聘任非领导职务教授担任责任教授,进一步强化我校教学团队建设,推进专业/课程建设及教学与改革工作的开展。同时加强新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引进和培养的力度,使其尽快形成合理的师资梯队,保证专业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6.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管理

按照“控制规模、注重质量、强化内涵、协调发展”的思路,规划建设好实践教学基地。配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好一批高水平的能接纳多学科专业学生实习的大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原则上控制协作型附属医院的扩展,增加核类及综合类实践教学基地,适当新增具有三级等级的医院作为教学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实习基地,为全科医学生的教学提供稳定的实习基地。

五、南华大学本科专业建设取得的成效

通过近几年的专业建设,形成了南华大学现有的办学规模和专业结构体系,做到了专业数量与办学规模相适应;专业结构上实现一级学科门类基本覆盖,二级学科类别形成群组,各专业互相支撑和相互渗透;专业水平上达到特色明显,重点突出。

1.通过实施分阶段的重点建设计划,优化了专业结构

学校新增了核反应堆工程、核物理、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和核安全工程等核类本科专业,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核学科专业体系,覆盖了教育部专业目录中的所有核类专业;规范了新专业申报的学科方向和服务领域,充实了与湖南省新型工业化、国防科技工业、核工业、医疗卫生事业、环保事业紧密结合的应用型工科专业和相关专业;调整和限制不适应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且就业率较低的专业与规模,形成以工、医为主,其他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和布局,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

2.建设了核、醫、环保等特色学科专业群

以核为特色,工、医、管理等学科交叉,形成了10余个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特色专业;充分体现学校行业特色和湖南省教育强省的发展特色;以特色专业为示范,全面带动了其他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3.学校专业特色和优势进一步加强

目前品牌专业立项建设已见成效,核科学与技术、临床医学、工商管理等专业,在教学条件、师资力量、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已凸现优势和特色。核工程与核技术等一批专业通过改革和建设,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专业教师的进修与培训基地、专业教学改革的示范基地。

六、“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加强本科专业建设的思考

近几年的“质量工程”建设的有效实施,强化了教学在学校工作的中心地位,有力地引导和促使了学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内涵建设,初步构建了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相适应,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工作新平台。

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还有许多工作需要笔者去思考和实践,简要归纳如下:

第一,在现有专业建设工作的基础上,继续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本科教学”项目申报工作为核心,以发掘、整合优势项目为出发点,以宣传、建设已获批项目为示范,进一步推动我校专业建设的全面发展。

第二,强化国家级、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的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扩大辐射面,注重优秀教学成果的示范推广,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扩大学生受益面,优化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奖励机制,进一步将广大教师、学校领导的注意力和精力引导到教育教学改革中来。

第三,加大孵化和培育校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力度。积极开展“南华大学本科教学工程”建设,完善梯度培养机制,以专业建设为龙头,孵化和培育高水平的质量工程项目。争取更多的省级项目立项,在教学团队、教学名师、示范实验中心等方面努力实现国家级项目突破。同时,对已获立项的质量工程项目实行目标管理,加强动态测评、验收工作,定期总结经验,完善建设思路,推动“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的改革和建设并取得预期成效。

参考文献:

[1]刘志明,刘泽华,袁彦琳.转制高校本科专业结构优化的研究与实践——以南华大学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2010,(3):86-88.

[2]刘泽华,蒋新波,刘源全,等.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特色建设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0,(6):23-26.

[3]张放平.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J].中国高等教育,2008,(17).

[4]章冬斌,程瑶.中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与结构的实证研究[J].教育科学,2008,(3).

[5]何秀成.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专业设置与调整[J].高教探索,2006,(3).

[6]程立生,符金万, 郭桂英,等.海南大学本科专业结构调整研究[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

(责任编辑:王意琴)

作者:蔡恒玲?刘泽华?龙双涟

第三篇: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创建应用型优质本科大学的若干思考

摘 要:推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技术型高校转型是我国高等教育未来改革的基本趋势。本文深刻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详细阐述了新型优质本科大学的内涵,提出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创建新型优质本科大学的相关举措。

关键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新型优质本科大学;思考

为了优化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自1999年开始,一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时而生。截至2013年,我国新建(或新升格)本科院校已达325所、独立学院303所。在国家政策和市场驱动的引导下,一方面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规模在不断扩大,其在校本科生人数达全国本科在校生人数的一半以上,另一方面,大多地方新建本科院办学定位和思路还不够明确和清晰,人才培养质量不能很好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2014年2月26日,李克强总理专门召开关于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常务会议,明确指出要推动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技术型转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如何开创一条新路,为地方或行业培养大批高素质的适用人才,本文就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

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 面临的机遇

机遇之一:高等教育改革使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获得发展空间。教育规划纲要和“高教三十条”对地方院校的正面效应正在显现:主要表现为一是政府财政的支持下,地方高校债务得到化解;二是地方高校生均拨款大幅度提高;三是中央专门安排专项资金,通过项目的方式支持地方高校发展;四是国家给予地方高校在招生、就业方面的政策支持。

机遇之二:地方(行业)背景给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带来比较优势。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一般由专科独立或合并升格而来,大多数位于地市级城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其在融入地方(行业)、服务地方(行业)、共享地方(行业)方面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比较优势:一是紧贴地方(行业)、信息灵通。地方院校与地方(行业)文化、经济、政治联系紧密,由于地理位置的邻近或行业背景,学校易于掌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信息、行业发展趋势、规律和标准等信息。二是专业设置灵活,新型专业多。相对传统大学,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学科专业设置没有历史包袱和惯性,具有面向市场设置专业、机动性强的特点,容易培植自己的专业特色和优势。三是教职工活力足,思想禁锢少。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尝试进行新的本科教育后,其在升本过程中形成的“升本精神”会持续发酵,教师和管理者没有形成思维定式和惰性,一方面具有强烈渴求吸收和借鉴老牌本科院校的办学的进取心;另一方面又具有勇于创新的精神,在教学、科研、人事、后勤、国际化方面等具有后发优势,甚至在某些方面会超越老牌本科院校。

2. 面临的挑战

挑战之一:生源数量下降给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带来的挑战。据河北省公布的数据,2014年河北省高考报名人数41.3万,比2013年下降3.7万人,这是自2011年以来,河北省连续第4年高考报名人数减少。同时,高考录取率不断提高,据预测到2020年高考的全国平均录取比例就可能超过80%,在经济发达、高校众多的省份,超过90%是正常的,甚至会达到100%。这就意味着,理论上考0分也可以上大学。可以预见未来十年,高考招生会一直持续“一高一低”现象,“一高”就是录取率的逐年攀升走高,“一低”就是报考人数的不断降低。届时考生和家长对高校的选择将会更加精细,更加理性,那些办学质量不高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或专业招生就会有困难。

挑战之二:信息技术发展给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带来的挑战。在信息化、全球化的“大数据”的今天,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都前所未有的丰富,学生通过视频公开课、慕课这样的网络课程资源,可质疑本校教师教学内容、方式和水平,可完全用“脚、耳、眼睛”来投票。虽然类似“慕课”这样的网络教育资源现阶段还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高等教育,但有一点可以明确,那就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如果还沿用“一言堂”,“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以及单一的考评方式,那么这些学校的老师和课程必然受到冲击和淘汰。

面对以上机遇与挑战,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办学时间较短,但与传统大学相比,教育观念还未固化。因此,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只要我们立足地方或(行业),合理地组织与规划,及时向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就能够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获得比较优势,提高竞争实力,获取更多的办学资源,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专门人才。

二、新型优质本科大学内涵

所谓“新建”讲的是时间概念;所谓“新型”说的是属性概念,主要是从性质上来界定本科院校的发展模式,即敢于用新理念、新思路、新定位、新模式、新方法等,开创性地走一条不同于传统大学的发展之路。

1. 新型优质本科大学“新型”的内涵

培养目标:应用为本。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新型本科院校的基本共识。与高职人才相比,应用型人才相对于职业技能更注重多学科知识的综合;与传统大学本科人才相比,应用型人才相对于理论研究更注重知识应用。

学科专业:需求导向。注重依据地方(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设置学科专业是新型本科院校生存发展之基。社会或行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办什么样的专业,特别是要办交叉融合的新专业或专业方向。同传统大学相比,新型本科院校重点考虑学科专业的社会适切性,而不是专业的数量扩充。

课程体系:知行合一。设计知行合一课程体系是新型本科院校的本质要求。在课程设置及教材选用上注重给予学生足够的学科知识,尤其是跨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强调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既能直接就业,又不缺乏发展后劲,应有别于传统大学的学科本位或高职高专院校的技能本位。

师资队伍: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是新型本科院校的一个基本要求。双师型教师除了具备一般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外,还要清楚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懂得行业标准及制定的过程,熟悉行业职业管理程序与规律,特别是有相当数量的业界经历和职业资格的教师,应有别于传统大学教师的高学历、学术标准。

培养途径:合作教育。人才培养过程的合作教育是新型本科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合作教育就是要打破学校的边界、专业的边界、课程的边界、课堂的边界,通过中外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开放办学,实现“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应有别于传统大学自己的学生只由校方单方培养的单一途径。

教学过程:突出实践。教育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是新型本科院校的一个显著特征。在教育教学各环节中强化实践教学,特别是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占有较大比重,应有别于传统大学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现状,又不同于高职高专以熟练操作训练为主的实践过程。

教学方法:行动导向。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其核心要义是在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互动的社会交往情景,致力于通过学生的动脑、动手和动口,构建知识、形成能力、提高素质。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有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等,应有别于传统大学的单项知识传递。

教学评价:能力取向。实现单纯从教师知识传授向以学生能力评价为主的多元化评价转变是新型本科院校的应有内涵。能力取向的评价观注重学生“学”的有效性,注重考评方式的多样化和过程化,强调对学生信息搜集能力、学习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的评价,应有别于传统大学偏重知识评价。

就业创业:联动并举。就业创业教育服务的系统化成为新型本科院校发展的方向之一。新型本科院校不仅能培养在业界“顶天”的人,也要勇于培养为地方做“小事”的人,做“立地”的人。与传统大学相比,更侧重学生的就业率、创业率而不是考研率。

培养质量:社会评价。以社会评价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评价依据是新型本科院校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与传统大学相比,新型本科院校在建立校内质量保障体系的同时,更关注用人单位和学生进入社会之后对人才培养的评价。

2. 新型优质本科大学“优质”的内涵

所谓优质,就是质量优良,主要是反映一个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质的标准。新型优质本科大学的“优质”内涵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践行“大教育观”。众所周知,大学四年最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和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的接触,了解到老师对待世界的方法、对待学校的看法、对待生活的态度。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优质大学的教师不光会教书,还会育人,会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自觉地把学校优良基因传承给每个学生,为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二是普及“教学相长”。一个优秀的教师不止是“点燃自己,照亮别人”,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会从学生身上看到亮点,吸取力量,也会促进思考、激发灵感。在优质大学的校园里,互相启发,教学相长成为一种普遍的模式,教师不仅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者、鼓励者,而且还是青年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启蒙者和朋友。

三是坚守“质量标准”。教育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教学质量如何保障?标准必须先行。作为一所优质本科大学其专业建设有标准,课程建设有标准,教学过程、考试考核、教学评价等环节都应该有标准。标准一旦确立,学校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坚持标准,守住标准。建立标准、实施标准的过程就是质量不断提升的过程。

四是实施“有效教学”。“有效教学”一直都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价值追求。有效教学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教什么,二是怎么教。学科专业功底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育理论功底解决“如何教”的问题。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收获,教师即使教的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因此教师要学会运用合作式、探究式、启发式等先进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五是崇尚“团队协同”。在一所大学,由真心热爱教育事业的人组成的教学合作共同体,成为一个优质大学的必要条件。每个教师都蕴藏着自己的智慧和潜能,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团队中良好的研讨、互动氛围,将会有效地促进个人智慧与潜能的开发和释放,促进教师水平与素质的提高。

三、创建新型优质本科大学的若干举措

河北金融学院始建于1952年,2007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升本之初,学校开展了全校性教育思想大讨论,围绕“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本科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经过几年探索与实践,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思路已经明晰:即确立了“创建新型优质本科大学”发展战略目标;提出了“培养适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围绕创建“新型优质本科大学”战略目标定位,学校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

1. 着力打造专业特色

创建新型优质本科大学,专业特色是前提。学校在学科专业建设上,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新、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着力打造以经济学、管理学两大学科为主体,以文、法、理、工学科为支撑,金融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如各专业在保证专业课程体系完整性的基础上突出金融特色,构建了“金融+X,X+金融”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与此同时,学校注重发挥省级重点学科金融学、省级重点发展学科会计学、管理学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形成了科技金融、金融统计与数量分析、金融会计与审计、金融营销、金融信息与计算科学、金融英语、金融法等一批具有金融特色的专业方向。

2. 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

创建新型优质本科大学,课程建设是载体。学校秉承设计课程的理念,确定应用型人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每年聘请高校专家和行业高管来校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把脉问诊,着力构建一套新型应用型课程体系。如在课程设置上注重与新兴业态相匹配,通过打破课程界限,以课程内容单元为单位,将现有课程体系中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重组,形成新的特色课程,如将信息技术与金融课程整合重组,开设了“互联网金融”课程。增加了行业、企业对学生能力素质要求密切的选修课程,植入国内外优质网络课程,增加专业导论课程、经典著作课程,不断扩展学生课程选择的空间。

3.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创建新型优质本科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关键。学校注重行业背景的比较优势,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教育机制,组建了河北省首家“区域资本市场”特色班,河北省首家ACCA特色班,开发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邀请石家庄股权交易所、河北融投集团的业务高管来校授课。学校通过改造教室桌椅布局,大力推进“小班研讨、小组实践,互动教学”的教学模式改革,试行“微型研讨课”、“翻转课堂”等新型课程组织方式;各教学范围尝试多种考核类型、在线考试、多个阶段考试,强化过程性考评;推行多种成绩评定方式,实行结构化成绩。注重考评结果运用,用考评的创新形式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4.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创建新型优质本科大学,实践教学是导向。学校构建了从大一到大四为纵向,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为三面的“金字塔型”立体化、相互协同的大实践教学平台,以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的实践教学围绕三个方面开展:一是研发设计了多学科、跨专业综合实验实训教学管理平台,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比例;二是校内建设了模拟证券、模拟银行、ERP沙盘等34个专业仿真实验室;三是积极开展与行业、企业、社会等有关部门的合作共建,培育了一批切实可用的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

5. 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

创建新型优质本科大学,“双师型”队伍是核心。学校出台制定了“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和“教师赴企业挂职实践”的激励制度,促进那些没有实践背景的教师愿意去企业、公司挂职锻炼;激励教师考取注册会计师、金融理财分析师等含金量高的职业资格证书。学校还成立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通过网络资源、专题讲座、个别指导等形式面向全体教师开展教学观念、模式、方法与工具及平台等方面的培训,为教师们的教学提供强有力的、专业化的服务和支撑。

6. 推进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创建新型优质本科大学,质量监控是保障。学校进一步完善了校、系(院)二级督导与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构建了由专兼职督导人员、在校学生、毕业学生及社会中介机构各方面参与的多维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与体系。在明确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前提下,学校正推动教学评价重心要从“以教为主”的低阶模式向“以学为主”的高阶模式转变:即通过评价学生学习动机、兴趣、学习效果来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 陈小虎.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14个基本问题[J]. 中国大学教学,2013(1).

[2] 潘懋元.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周 杨]

作者:陈尊厚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初中物理电学论文下一篇:设备管理与维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