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治疗心脏术后心衰伴心律失常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2022-09-11

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 也是引起心力衰竭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随着我国心脏病患者的增多, 心脏手术已成为缓解心脏临床症状、治疗心脏病的主要手段, 但心脏术后导致心律不齐、心律失常的发生多有存在, 频发的室上性或室性心律失常可引起血液动力学障碍、低血压、心功能不全加重、心理衰竭等[1], 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因此, 积极防治心律失常, 是提高治愈率、防止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关键。我院自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对收治的心脏术后心衰伴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68例心脏术心衰后伴心律失常患者, 男43例, 女25例, 年龄38~69岁, 平均 (52.3±1.7) 岁, 病程4个月~5年, 平均2.28年, 经临床症状、动态心电图检查确诊, 均为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1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15例,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3例, 二尖瓣脱垂并关闭不全4例, 扩张型心脏病7例, 其他8例。心功能分级为Ⅲ~Ⅳ级, 左室射血分数<40%。心律失常类型:室性早搏33例,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9例, 阵发性房颤8例, 房扑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 治疗组34例给予胺碘酮治疗, 对照组34例给予心律平治疗, 2组在一般资料中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 (P>0.05) 。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常规检查心率、血压、电解质、动态心电图、肝肾功能等检查。在治疗原发病进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利尿、抗血小板凝集、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强心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治疗组给予胺碘酮3~5mg/kg加入5%葡萄糖15~20min中稀释静脉推注, 然后以0.5mg/min静脉点滴维持3~5d, 后口服0.2g, 每日3次, 连服7d, 使用7d后, 改为0.2g, 每日1次连用7d, 1个月后0.2g, 每周3次, 1个月后0.1g, 每周2次维持。对照组给予心律平40~70mg加入5%葡萄糖15~20min中稀释静脉推注, 然后以20~40mg/h静脉点滴维持3~5d, 后口服150mg, 每6小时1次, 连服1个月。治疗期间每周检查1次动态心电图及肝肾功能, 维持量后每月做1次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及定期测肝肾功能, 甲状腺功能检查。

1.3 效果判定

根据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与临床症状好转情况进行判定: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 复查心电图早搏完全消失或连发减少≥80%, 心律转为窦性, 心功能改善达到Ⅱ级以上, 为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心电图检查早搏减少≥50%或连发≥70%, 心室率减慢, 为有效;临床症状无减轻, 心电图检查早搏量增加, 心室率加快, 心功能未有改变, 为无效。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15例, 有效16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为91.2%, 对照组显效11例, 有效14例, 无效9例, 总有效率为73.5%, 2组进行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显著性 (P<0.05) 。2组治疗后心功能均有所改善。

2.2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有5例患者由于出现严重的恶心、食欲减退而改服其他抗心律失常药, 退出观察。有3例出现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 有2例出现心动过缓停药, 其余患者均完成治疗, 为出现其他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3 讨论

心力衰竭伴发心律失常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患者生存质量带来很大影响。心力衰竭导致心肌传导纤维过度牵拉使兴奋传导通过区域时速度减慢、引起心脏发生折返现象[2], 心脏射血分数减少, 导致室性早搏、心律失常的发生。因此, 纠正心脏搏动传导, 改善早搏现象是降低心力衰竭、提高心律失常治愈率的关键。

胺碘酮是抗室性心律失常的一个重要药物, 对心脏传导系统的各个部位以及房室旁路、心房、心室等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它属于苯呋喃衍生物, 可通过阻滞钾离子外流而延长心房、心室及房室结的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 使心肌细胞间差异缩小[3], 引发动作电位保持一致, 增加自律性, 还对心力衰竭时神经内分泌激素调节作用, 扩张外周及冠状血管, 降低外周阻力, 降低心肌耗氧量等作用, 使心律平稳达到窦性心律。胺碘酮服用有分布广发, 可在肝、肺、脂肪、皮肤等组织中分布, 在治疗时严格掌握适应证, 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避免不良反应及副作用小, 增强其耐受性和安全性, 是治疗心脏术后心衰伴心律失常的主要药物。

摘要: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心脏术后心衰伴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68例心脏术心衰后伴心律失常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给予胺碘酮治疗, 对照组34例给予心律平治疗, 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5%, 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显著性 (P<0.05) 。2组治疗后心功能均有所改善。结论 胺碘酮是治疗心脏术后心衰伴心律失常的主要药物, 用药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避免不良反应及副作用小, 增强其耐受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胺碘酮,心脏术后,心衰,心律失常,安全,疗效

参考文献

[1] 李晓丽, 罗羽慧, 吴文利.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术后心衰伴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房, 2010, 24:33~34.

[2] 刘筠, 张总刚, 唐和年, 等.盐酸胺碘酮治疗OPCAB术后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J].心脏杂志, 2008, 2:122.

[3] 文毅, 刘亚荣, 柏本建.心脏外科术后应用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 2009, 8:152~15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电子工程大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实践下一篇:浅谈基层工会如何开展企业建家活动

热门文章

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