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渗板混凝土施工管理论文

2022-04-20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防渗板混凝土施工管理论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通过两岔水库防渗面板的应用,在混凝土入聚丙烯纤维形成乱向支撑有效的二级加强效果,有效地减少早期泌水,降低孔隙率,防止混凝土由于早期干缩和塑性裂缝,大幅度地提高大坝防渗面板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抗渗效应。

防渗板混凝土施工管理论文 篇1:

解析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加大了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投资建设力度。水利水电工程是民生工程,它可以解决居民用水、居民用电和防洪抗涝等问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进一步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在项目的开展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到带水作业和导流施工,所以需要合理的应用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这样可以保证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对于一些存在渗漏质量问题的项目,也可以通过混凝土防渗墙消除这些渗漏质量问题。所以在实际的施工中,为了避免渗漏质量问题的出现,要掌握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要点,做好质量控制,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

引言

水利水電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防渗墙可细分为槽板式混凝土防渗墙、桩柱式混凝土防渗墙、灌输式混凝土防渗墙、泥浆槽混凝土防渗墙等种类,而按照材料和施工细节,还可以分为薄型混凝土防渗墙、塑性混凝土防渗墙等。为保证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应用质量,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需要关注从设计到检测的全过程。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水利水电工程主要指的是水工建筑及水利设施和水电站等大型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的主要功能是人为的调控水能和水资源,包括一些大坝、水闸、围堰、水电站等,这些设施可以合理的利用水资源,部分水利水电工程需要临时阻断水源,所以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对于防渗性能要求较高。在实际的施工中,一旦出现渗漏质量问题,会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功能性,情况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产生。例如大坝和防水围堰的主体结构出现了渗水质量问题,会危及主体结构的安全性,在长时间的渗漏作用下最终可能导致结构损坏,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可以有效控制施工质量,掌握防渗施工技术要点,实现带水作业,这样可以解决很多大型项目的技术难点,提升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水平。

2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混凝土防渗墙的种类

2.1桩柱式防渗墙

建筑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桩柱式混凝土防渗墙需要在墙面上进行钻孔和填充,钻孔时通常会使用冲击力度强和型号较大的钻头,使钻头直接钻入墙面并在墙面中留下直径较大的孔洞,在钻孔工作完成后需要填充墙面的孔洞,使用套管和泥浆将水泥混凝土填充到孔洞中。桩柱式防渗墙在施工中需要根据桩柱排布的情况将桩柱连接起来。六枝特区超子河水库工程是一种土坝类型的项目,超子河水库在施工中对截流墙、防渗墙、嵌固墙进行了细致的设计,在超子河水库工程对防渗墙的施工中,可以使用套接、接头管法和连锁式的桩柱式混凝土防渗墙技术,对超子河水库的防渗墙进行钻孔、填充后连接防护墙中的桩孔,在保证防渗墙连接科学性、紧密型的同时还提高了超子河水库的防渗性能,以此保证超子河水库防渗墙的防水效果。

2.2板桩灌输式防渗墙

板桩灌输式混凝土防渗墙的主要原理是通过震动形成冲击,将钢板桩固定到地基下面。具体来说,就是在板桩的边界处进行整体焊接,需要使用底部装有活门的小管,将小管焊接到板桩边缘,在钢板桩到达规定的深度后可以利用液压器或者其他设备进行拔桩。拔桩过程需要将防渗材料倒入小管,防渗材料可以通过板桩上焊接的小管流入孔洞里,形成完整的防渗墙,这一施工工艺在板桩灌输式混凝土防渗墙施工工艺中比较常见。

2.3槽板式防渗墙

槽板式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建造原理是将泥浆倒入孔洞中,可以起到加固和稳定结构的作用,间接提高了防渗墙的耐用性。泥浆在灌入孔洞并稳定后可以将水泥混凝土材料继续加到里面,形成牢固和耐用的防渗墙。在槽板式混凝土防渗墙施工中需要注意孔洞的大小,孔洞的大小通常为5-9cm,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槽孔的开洞距离和最终的长度。槽板式混凝土防渗墙的连接方法和桩柱式混凝土防渗墙相类似,均可使用连锁或搭接的方法。

2.4槽板式混凝土防渗墙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对于一些项目可能需要建设混凝土主体结构,这时候就可以简化施工流程,节约施工成本,应用槽板式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这种施工技术是在项目的结构处进行开槽施工,然后施工钢筋混凝土墙体,由于这种墙体的整体性较高,并且防水性能较好,所以既能满足防渗墙的功能,又能满足主体结构的功能。在施工中主要是要控制防渗墙体之间的连接质量,这是结构的薄弱位置,当前常用的连接方式为搭接和连锁。

2.5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应用

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在快速发展和进步的同时,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也在不断提高,起到加固和稳定结构作用的防渗墙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超子河水库的防渗抢险工程中就使用了截流墙、嵌固墙和防渗墙来解决坝体和坝基的渗漏情况。其中,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也是比较常用的防渗墙施工技术,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特点在于墙体材料的不同,这种新型的墙体材料内部包含了非常多的膨润土和黏土,使用这种墙体材料可以有效弥补以往防渗墙墙体材料的不足。新型防渗墙墙体材料具有较低的弹性,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有很大的帮助,能够适应水库和土石坝等工程对于场地变形的要求。新型墙体材料还有很强的抗挤压性能,即使在很强的挤压下也能维持原本的形态。

3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要点

为了进一步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促进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事业的发展,要不断的提升施工质量,尤其是重视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在施工中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防渗墙施工技术,掌握其施工要点,并加强质量管理,消除质量隐患,提升项目整体质量。

3.1优化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的选择

为了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要选择合适的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然后确定好相应的机械设备。对于一些松软地质基础,可以选择钢板桩灌输式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这种施工技术较为简单,采用桩机就可以完成钢板桩的施工和拔除,配合混凝土导管的施工,可以快速的完成防渗墙的施工;对于一些土质较硬的项目,可以选用泥浆槽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这种施工技术一般配合成槽机进行施工,泥浆槽施工完成后再进行防渗墙的施工。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便于后续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2混凝土防渗墙施工中的技术要点

文中介绍的几种常用的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除了钢板桩灌输式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以外,其他的都需要控制好墙体的施工质量。主要是要保证墙体的竖直作业,并且墙体的连接位置要可靠,防渗处理要到位,连接质量要稳固,满足防渗性能和刚度的要求。

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的快速发展和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应当重视混凝土超薄防渗墙施工技术和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提高工程施工的技术水平,优化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工艺,让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技术为水利水电工程高效、高质完成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李旭波,张斌.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J].冶金管理,2019(19):48+55.

[2]杨得萍.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在某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9,48(05):47-48.

[3]练松涛.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要点构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3):141-143.

作者:耿雪松

防渗板混凝土施工管理论文 篇2: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防渗面板的设计施工及抗渗效应

[摘要]通过两岔水库防渗面板的应用,在混凝土入聚丙烯纤维形成乱向支撑有效的二级加强效果,有效地减少早期泌水,降低孔隙率,防止混凝土由于早期干缩和塑性裂缝,大幅度地提高大坝防渗面板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抗渗效应。

[关键词]防渗面板 纤维混凝土 设计施工 抗渗机理 抗渗效应

两岔水库位于重庆市渝北区,总库容3700.00万m3,大坝总长148.00m,最大坝高44.30m,正常蓄水位高程420.00m。大坝为我国少有的宽缝重力溢流坝和重力墙堆石坝混合试验型坝,左岸非溢流坝段为浆砌石宽缝重力坝,中部溢流坝段为浆砌石宽缝重力坝,右岸非溢流坝段为浆砌石重力墙堆石坝。大坝于1984年建成,运行20多年来,水库上游防渗面板开裂、变形,随着裂缝分布范围逐渐扩大,漏水越来越严重,影响大坝安全,2004年列入中央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由于原防渗面板开裂,蓄水至412.25m高程时,坝内廊道各出水点流量明显增加,部分点出现射流状。采用聚丙烯纤维混凝土面板防渗后,蓄水至正常水位后,防渗效果明显,廊道干燥,内壁无湿润现象,经渗流监测满足工程安全要求。

一、防渗面板裂缝和原因

防渗面板分布有10条裂缝,主要分布在右岸非溢流坝段,占裂缝总量的80%,按裂缝延伸方向,基本上可分为二组,一组近似水平的裂缝1条,另一组为和坝轴线斜交的陡倾角裂缝9条。

(一)裂缝特征

水平裂缝分布在413m高程,长度116m,贯穿整个坝体,裂缝长度116m,基本上沿施工时的水平分缝位置延伸,从凿槽了解,右岸非溢流坝段和溢流坝段裂缝延伸长,槽深30~40cm,混凝土中的裂缝未见尖灭,左岸非溢流坝段,混凝土中裂缝仅15cm即消失。

和坝轴线斜交的陡倾角裂缝,8条裂缝分布在右岸重力墙式堆石坝段,1条裂缝在溢流坝段右侧,和坝轴线斜交,倾角在70°~85°之间,分布防渗板上端裂缝,长度一般4~8m,槽深15~30cm,槽底裂缝仍很明显,推测该裂缝已深入至坝基。

(二)原因分析

防渗面板裂缝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不是单一因素引起的,主要有不均匀沉陷,温度变化和水平施工缝质量差等因素。

高程413m的水平裂缝由于堆石体沉陷位移与浆砌石体分离,致使分离部分的坝体由砌石体与堆石体联合承力变为砌石体单独承受力,不能依靠自身重量维持其稳定,加之防渗面板413m高程为水平施工缝,成为薄弱带,其强度小于作用应力,形成防渗面板413m高程处的水平裂缝。

右岸重力墙式堆石坝段和中部浆砌石宽缝重力溢流坝段的裂缝主要是右岸堆石坝体区和上游的重力墙及左侧的溢流坝之间的不均匀沉陷造成的,是一组剪切裂缝,通过钻孔探明基岩和基础混凝土接触良好,说明地基没有滑动,排除了面板裂缝是由于坝体滑移引起的。由于重力墙式堆石坝段左侧为砂岩,重力墙式堆石坝段为泥岩夹砂岩,泥岩强度低,砂岩强度高。在建坝时,防渗面板地基又未进行固结灌浆。岩性的差异导致地基在防渗面板荷载作用下,发生较明显的变形差异,防渗面板因而被拉裂,从延伸至水下推测已至坝基处,沿裂缝延伸至地基就在砂岩和泥岩的分界处,说明陡倾裂缝的产生早于水平裂缝。

左岸重力墙式非溢流坝段防渗面板混凝没有陡倾裂缝,裂缝深仅15cm即消失,说明裂缝是由右岸非溢流坝段和溢流坝段发生而影响到的。

二、聚丙烯纤维混凝土防渗面板设计

防渗面板裂缝到至大坝漏水,影响大坝安全,比较了复合土工膜,普通钢筋混凝土,聚丙烯纤维钢筋混凝土三种防渗措施后,设计采用在原防渗面板上增设聚丙烯纤维钢筋混凝土面板防渗,沿整个上游坝面设置,防渗面板顶高程至正常蓄水位420.50m。

(一)方案比较

1.复合土工膜防渗。复合土工膜防渗性能好,延伸率大,适应变形强,但工程上采用土工膜防渗,上部一般都设有保护层,如不设保护层,则坝体上部水位变化区土工膜在太阳紫外线、干湿作用、冻融变化等因素影响下容易老化,影响使用性能而且不设保护层,遇漂浮物容易将土工膜顶穿,破坏其防渗性能,暴露在外的复合土工膜防渗存在耐久性问题。

2.混凝土防渗。常规钢筋混凝土可以满足防渗要求,但混凝土防渗面板为薄壁结构,受坝体约束,温度控制不好,容易产生裂缝,可能形成新的渗漏通道。

3.聚丙烯纤维混凝土防渗。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在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非连续的短纤维,由于纤维随机地分布于混凝土中,起到了配筋和约束裂缝发展的作用,使普能混凝土的缺点得到明显改善,增强了混凝土的抗冲击性、抗磨性、抗渗性及柔韧性。

(二)聚丙烯纤维混凝土设计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确定与聚丙烯纤维相适宜的混凝土各种材料单位最合理的消耗用量,使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最优。

1.聚丙烯纤维。单位混凝土掺聚丙烯腈纤维0.7~0.9kg,由实验确定;聚丙烯腈纤维应能拌和均匀,不结团,且未受污染,纤维应在混凝土拌合物中易于分散,并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单丝聚丙烯腈纤维直径16μm,长度24mm,纤度2.5dtex,密度1.18g/cm3,抗拉强度600Mpa,弹性模量10Gpa,断裂伸长率14~15%,吸水性小于2%,每公斤纤维数量1.65亿根。

2.混凝土。采用强度等级为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二级配,限制最大水灰比0.42~0.45,坍落度3~7cm,设计强度等级C20,抗渗等级W6,抗冻等级F100。

3.外加剂。外加剂主要为减水剂和引气剂,外加剂应根据混凝土性能要求、施工需要、并结合工程选定的混凝土原材料进行适应性试验,选择合适的外加剂品种和掺量。

4.拌和浇筑。聚丙烯腈纤维混凝土应较普通混凝土规定的搅拌时间延长15~30秒,采用先干拌后加水的搅拌方式时,干拌时间不宜少于15秒,搅拌时间应通过现场搅拌试验确定。浇筑方法应保证聚丙烯腈纤维分布的均匀性和结构的连续性。

三、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施工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是大坝面板防渗的关键,施工质量对防渗效果和大坝安全运行有重要的影响,新老混凝土结合和防止裂缝产生是施工主要难点。

(一)配合比

为满足聚丙烯纤维混凝土设计强度、耐久性、抗渗性和施工和易性,按单位混凝土聚丙烯腈纤维掺量0.7kg、0.8kg、0.9kg进行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优选试验,重点检查其混凝土的抗渗性,确定施工最佳配合比,称量偏差不应超过水泥、粉煤灰、水、外加剂、聚丙烯腈纤维±1%,砂、石骨料±2%。

(二)模板

施工宜采用滑模,模板应支撑牢固、接缝必须平整严密。浇筑时,必须按模板设计荷载控制浇筑顺序、速度及施工荷载,应安排专人负责经常检查、调整模板的形状及位置,对承重模板的支架,应加强检查、维护,模板如有变形走样,应立即予以矫正。

(三)浇筑

尽可能在低温季节施工,混凝土可以自然入仓,有利于防止防渗面板温度裂缝。混凝土入仓必须布料均匀,布料厚度为25~30cm;振捣间距不得大于40cm,深度应达到新浇筑层底部以下5cm;混凝土应连续浇筑,每次滑升间隔时间不超过30min,滑模的滑升速度,应与浇筑强度和脱模时间相适应,做到“勤动、慢速、少升”,平均滑升速度宜为1~2m/h,具体滑升速度通过现场试验确定,滑升的幅度应控制在20~30cm内;因故停仓超过1h和冷缝面按施工缝处理。

(四)养护

养护前宜避免太阳光曝晒,浇筑完毕后立即喷雾养护,并及早开始洒水或流水养护,连续养护,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28d,养护期内始终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

(五)综合防裂措施

优化配合比设计,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和施工进度防止防渗面板温度裂缝;加强表面保护是防止防渗面板混凝土裂缝的重要措施;提高施工工艺,加强施工管理有效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四、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抗渗机理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如同在混凝土掺入数亿根三维乱向分布的微细筋,在混凝土中形成三维乱向均匀支撑产生二级增强作用的内微骨架体系,在混凝土粘结过程中有较高的粘结强度和耐久性,可减少收缩时产生微细裂缝和提高混凝土的韧性,有效地控制因温度变化等因素引起混凝土产生固塑性搜索、干缩的裂缝和早期抗收缩裂缝,防止及抑止裂缝的形成及发展,能显著提高水泥混凝土抗渗性能、抗裂性能、抗冻性能、抗收缩性能、高强混凝土早期收缩裂缝的柔韧性能,改善混凝土的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达到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见表1。

(一)抵抗拉伸变形防止混凝土裂缝

在混凝土中纤维的乱向分布有助于削弱混凝土塑性收缩时的张力;收缩的能力被分散到每立方米上亿根具有高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相对较低的纤维单丝上,有效地增强了混凝土的韧性,抑制了微细裂缝的产生和发展;同时无数的纤维单丝在混凝土内部形成乱向撑托体系,可以有效防止细骨料的离析,对精骨料分离也有一些作用;消除和明显减产混凝土早期的泌水性,从而阻碍了沉降裂纹的形成。

(二)增强混凝土的抗渗性

聚丙烯纤维可以大大提高混凝土的抗渗防水能力。均匀乱向分布在混凝土中的大量纤维起到随托作用,降低了混凝土表面的析水与集料的离析,从而使混凝土中直径约100µm的孔隙的含量大大降低,可以极大地提高混凝土抗渗防水能力.

(三)改善混凝土的抗冲击性

掺加高性能聚丙烯纤维的混凝土明显减少起尘、鳞状、片状剥落等破损现象,提高混凝土的耐磨能力。

(四)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

掺加高性能聚丙烯纤维的混凝土试件强度损失率要比不掺加纤维的混凝土试件强度损失率成倍下降,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后期抗冻性能和长期耐久性能得到很大提高。

(五)改善混凝土的力学性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静力受压弹性模量和劈裂抗拉强度略有提高,抗折强度增加,收缩率降低,而抗压强度无明显变化,改善了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抗收缩性、断裂韧性的整体性能。

五、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抗渗效应

(一)抗渗效应与聚丙烯纤维掺入量成比例

在混凝土中掺入一定比例的改性聚丙烯纤维,可以明显改善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一定掺量范围内,掺入纤维的比例越高,抗渗性能改善越明显,如表2。有试验资料表明聚丙烯纤维掺入量达到足够数量时,抗渗等级可以提高200%,甚至更多。

(二)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抗渗效应具有稳定性

由于聚丙烯纤维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掺入纤维不影响混凝土的化学性质。在相对固定的聚丙烯纤维掺入量的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在抗渗等级、抗渗等级提高率等抗渗效应参数是稳定,如表3。

(三)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经济适用

理论上讲,聚丙烯纤维掺量越大,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抗渗效应越佳,但掺入聚丙烯纤维增加了混凝土的投资,考虑到性能改善与经济成本双重因素的影响,在一般防渗面板中,单位混凝土掺聚丙烯腈纤维0.7~0.9kg较为合理,在技术上和经济上是可行的,可以实现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增加的投资较少,极大的改善防渗面板抗渗效应。

六、结语

在防渗面板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聚丙烯纤维是克服混凝土开裂的有效途径。纤维在混凝土中形成的乱向支撑体系,产生了一种有效的二级加强效果,能够有效地减少混凝土的早期泌水,降低混凝土中的孔隙率,并且减少混凝土的早期干缩、塑性裂缝,阻止混凝土发生沉降裂缝,因而能较大幅度地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抗裂性。施工便利,成本低,抗渗性能稳定,改善防渗面板混凝土的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

作者简介:

秦光书,重庆丰都人。高级工程师,从事水利工程技术工作。

作者:秦光书

防渗板混凝土施工管理论文 篇3: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

摘 要:实践证明,通过创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强化现场施工管理能够起到提高建筑质量,增强企业形象,使企业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能够使人民群众的需求得到满足,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基于此,本文章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

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对建筑工程整体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在建筑工程中严格管理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规范可以保证建筑工程按照原定的施工计划安全进行,施工过程中不会产生建筑原材料的浪费,避免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受人为因素、环境因素等影响而影响工程施工质量,切实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保证建筑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障建筑居住者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1. 地基工程技术

在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通常情况下,地基加固采取的是深层搅拌的办法,大量的实践操作证明,深层搅拌法对于建筑的地基加固具有相对较高的成效,从而有助于建筑工程地基稳定性的提升,有效地避免了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出现沉降方面的问题。

2. 建筑防水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尤其是厨房、卫生间等位置都需要进行防渗漏施工,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得到提升,给予住户更舒适、便捷的居住体验。比如由于线条处结构未上翻,大雨墙面淋水,水慢慢顺着线条往墙内渗透,导致外墙线条造成渗漏问题,主要采用将线条上部2m高位置到砌体基层进行凿除作业,要求凹进去20-30mm,然后对基层进行彻底地清理工作,补平作业用原粉和防水砂浆进行刷层,并刷双组份聚氨酯防水两道1.5mm。针对两侧的小露台墙体四周根部也采用同样的处理对策,有效地防止雨水从此处渗漏进外墙保温层内。

3. 梁柱板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

具体施工流程:(1)对梁、柱、板的模板质量以及模板的完成度进行检查与审核,将质量差、未完成的模板剔除;(2)装配时严格按照模板设计装配,装配后对模板是否稳定、密闭与安全进行逐个检查并清扫表面,为浇筑做好准备;(3)严格按照施工设计组织方案规定在混凝土浇筑后对梁、柱、板等构件的安装高度与位置仔细核对,在混凝土满足凝固与稳定条件后,才能严格按照拆模方案执行拆模,并严格保障拆模后梁、柱、板等构件外观件的完整性与美观性。总之,梁、柱、板施工技术要点在于严格依照构件模板进行设计,并实现设计技术要求。

三、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

1. 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的先进性

要想解决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的问题,首先需要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先进性,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定期召开培训工作,对建筑工程施工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术的培训,让建筑工程施工人员拥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意识,可以根据施工现场的条件、环境等进行施工技术的转变,从根本上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2. 关注施工效果

对施工现场全方位的把控,是现场管理的必要条件,这对于保证建筑项目的整体品质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筑企业应该创建出一套完善的施工品质管理制度,以确保施工技术可以有效被运用。另外,还应对现场管理人员加强培训,提升其责任心以及相关管理技术。

3. 增强管理人员责任

任何建筑工程中都会有管理人员,且管理人员是建筑工程实施的重要因素。因此,建筑工程企业应积极建立工程管理部门以及技术管理部门,完善两个部门中管理人员的责任以及义务,确保建筑工程顺利进行。同时,建筑工程企业应积极带领管理人员参与培训,学习新技术等,并针对施工工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学习。管理人员专业素养的提升能够促进建筑施工顺利进行。此外,要注重增强每一个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如果某项任务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那么负责该任务的管理人员就要承担责任。另外,建筑工程企业应注重民主性管理,运用激励、奖励等手段促使施工技术人员能够不断创新技术,使得效率有效提升。建筑工程企业还要积极开展与建筑工程相关的会议,探讨在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策。企业也要注重对管理人员进行奖励制度,增强管理人员工作能力,使得企业建筑工程施工水平不断提升。

4. 施工设计及方案管理

为了提升施工技术及施工质量,需做好施工设计及方案管理。在未进行现场施工之前,需要对建筑设计以及具体的实施步骤进行严格审核及慎重考量,以此为施工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施工设计及审核时,要充分结合现场的情况,对于建筑体型系数等参数需合理设计,以此提升房屋建筑设计的合理性。与此同时,还要确立相应的施工方案,确保在施工的过程中能够灵活应对多种突发的情况,使得施工过程中不会因为突發的事件而暂停或延误施工,影响正常施工。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要点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后,能显著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所以,在建筑工程具体施工中,施工单位要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进行积极、有效的加强,对其内部监管制度进行不断完善,严格检查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此外,施工单位还应依据实际施工情况,对施工技术进行科学的选用,并在具体使用施工技术的过程中,不断更新及创新施工技术,进而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屈艳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浅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钟瑜.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3]李艳梅.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地产.

[4]葛晓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四川水泥.

[5]刘永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新探[J].城市建筑.

作者:李冬静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分析论文下一篇:高校实践教学环境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