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高校校园后勤管理论文

2022-04-21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外国高校校园后勤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学生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如果能准确了解学生学习兴趣,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学校教育质量有着重要意义。随着高校校园信息化,校园内数据倍增,将数据用于进一步挖掘分析,对于校园、教育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外国高校校园后勤管理论文 篇1:

在华留学生文化融入校史校情教育的现实依据与实现路径

[摘           要]  在华留学生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化办学成为高校发展基本趋势的条件下,推进在华留学生文化融入校史校情教育,有助于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强中外学生交流、深化高校德育。针对当前在华留学生文化融入校史校情教育在思想观念、机制构建、阵地建设、教育渠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从校园文化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出发,将在华留学生文化纳入整个校园文化之中,构建起学校多部门的联动机制,发挥学校档案馆(校史馆)的文化传播阵地作用,充分运用多种方式扩大在华留学生的文化传播,进而推进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关    键   词]  留学生文化;校园文化;校史校情教育;开放办学

校史校情作为学校宝贵的文化资源,构成校园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传承、凝聚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来华留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在华留学生的文化适应问题也日益受到我国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将在华留学生文化融入校史校情教育对提升在华留学生的适应能力、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增强中国学生与在华留学生交流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一、在华留学生文化融入校史校情教育的基本依据

在经济全球化迅速推进的21世纪,国家间的合作交流为高校持续发展提供了不可获缺的国际资源,高等教育国际化随之成为全球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1950年11月,罗马尼亚派出2名学生到清华大学报到学习,自此揭开了新中国外国学生来华留学深造的序幕。改革开放以来,在华留学生数量日益增加,据统计,2018年共计49.2185万名外国留学生在全国各地1004所高等院校学习[1]。将在华留学生文化融入校史校情教育之中,对提升大学的办学水平、深化高校德育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有助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大学文化是指高等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时代特征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的总称。大学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是大学的特色和基础,优秀的大学文化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石,是全面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前提[2]。在华留学生教育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历程折射出高校发展的基本历程,在华留学生教育构成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校史校情是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宝贵精神资源,凝聚了一个学校建设发展的智慧,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在华留学生文化是丰富多彩校园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将其纳入校史校情教育之中,有助于呈现高校校园文化的整体风貌。

第二,有助于增强中外学生交流。改革开放以来,在开放办学理念的推动下,在大学校园内,不同国籍、不同民族的大学生同在一个校园、同在一个教室成为现代大学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与此同时,国情、地域文化的差异成为异国大学生日常互动交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将在华留学生文化融入校史校情教育之中,如运用易于接受的图片、影像、实物档案作展示,并配有多种语言的解说,有助于增进彼此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文化互鉴认同,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第三,有助于深化高校德育。高校的校史校情是一种丰富的文化资源,同时也是一部典型的乡土德育教材[3],校史校情教育搭建起了德育工作与社会联系的桥梁。校史校情教育要想取得实效性,能够让学生入脑入心,关键在于能够采取一种好的教育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华留学生拥有多重身份,他们既是大学的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是其本职工作;还是文化的使者,一定程度上还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和所在国文化的传播者。在华留学生文化融入高校校史校情教育之中,扩宽了高校德育的内容,深化了高校德育。

二、在华留学生文化融入校史校情教育的现实困境

在华留学生文化融入校史校情教育是提升高校办学美誉度的重要内容,是增进校园文化交流的必然要求。将在华留学生文化融入校史校情,成为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是,如何将在华留学生文化真正融入校史校情教育,并发挥良好效果,在现实社会中依然存在一定的困境。

(一)在思想观念上,对在华留学生文化存在片面认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认识上的误区是阻碍在华留学生文化融入校史校情教育的重要因素。在日常工作中,在华留学生文化融入校史校情教育力度不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思想认识方面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校史校情教育的认识误区。近年来,一些高校已经认识到校史校情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价值,但是,对校史校情的概念认识仍不清晰,以致于一些高校在校史校情教育过程中并未将在华留学生文化纳入其中,在华留学生文化在校园文化中处于一种边缘化状态。二是对在华留学生文化的认识误区。一些高校认为,在华留学生是异国文化的代言人,将在华留学生文化纳入校史校情教育之中不利于彰显我国文化特色,这种认识的偏见带有明显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并未基于文明的多样包容、互学互鉴的基础之上。

(二)在机制构建上,未能建立高效有序的联动模式

校史校情教育是高校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尤其对大学生的德育尤为重要。在华留学生文化融入校史校情教育是一项系统过程,需要学校相关职能部门通力合作、高度配合。相对于目标明确、分工明晰的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一些高校对留学生档案工作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4]。在对在华留学生文化认识误区尚未消除的情况下,一些高校认为在华留学生文化是學校涉及留学生教学管理相关部门的事情,片面认为学校留学生处和教务处负责学校留学生的所有事务,其他部门与留学生工作关系不大。正是基于以上认识,一些高校对在华留学生文化挖掘不尽如人意,出现“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在学校顶层设计层面并未将其纳入学校发展的统筹布局之中,不利于校园文化整体实力的发展。

(三)在具体融入上,档案馆(校史馆)阵地建设仍需加强

在华留学生文化融入校史校情教育,需要凭借一定的载体或者阵地。档案馆(校史馆)是开展学校档案保存、校史校情教育的重要场所,在校园文化建设当中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将在华留学生文化融入校史校情教育之中,档案馆(校史馆)在留学生资料保存、场馆设计、教育培训开发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现实操作中,不少档案馆(校史馆)的布局主要介绍学校硬软件基本情况,着重体现学校发展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这是任何一所高校校史馆都应做到而且必须做到的事情,但是,伴随学校国际化水平的提升和在校留学生人数的增长,在留学生文化成为校园文化重要内容的新的背景条件下,一些高校并未将国际交流内容纳入校史馆建设布局之中,在华留学生的基本情况在校史校情之中未能得到充分呈现。

(四)在教育渠道上,创新教育形式尚需完善

丰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是校史校情教育浸润学生心灵的必然要求。目前,在华留学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形式仍然比较单一,一般多采用展览的形式展示在华留学生文化,对在华留学生文化在校园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彰显的表达相对较少,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在华留学生文化的整体作用发挥。

三、在华留学生文化融入校史校情教育的基本路径

在华留学生文化融入校史校情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从思想观念更新、机制构建的联动模式、校史馆阵地建设、创新教育形式渠道等多个方面着手推进,对进一步提升大学办学的国际化水平、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价值。

第一,在思想观念上,从校园文化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出发,将在华留学生文化纳入整个校园文化之中。从内涵上分析,校史校情涉及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方方面面,从历时性上反映不同历史时期学校发展的全貌,从共时性上反映当下学校各方面的具体情况。改革开放以后,国际化办学的要求成为学校发展的基本趋势,基于此,留学生进入中国大学学习、生活、工作等构成在华留学生文化的一部分,在华留学生也是一笔宝贵的校友资源。正因如此,在思想观念上,需要将在华留学生文化视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充实校园文化的内涵,并纳入校史校情教育之中,唯有如此,才能为推动在华留学生文化融入校史校情教育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第二,在机制构建上,需要建立多部门的联动模式。在华留学生涉及学校多个职能部门(如国际学院、留学生处、教务处、学生后勤管理中心等),真正实现将在华留学生文化融入校史校情教育之中,需要在学校政策设计上加强统筹,发挥与在华留学生相关各部门的积极作用,在人员、经费、政策等多方面给予支持,提高在华留学生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融合深度,如此一来,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在华留学生的适应性能力,增加中国学生与在华留学生的深入互动交流;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我国高校国际办学水准,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中国国际教育的国际美誉度。

第三,在阵地建设上,发挥学校档案馆(校史馆)的文化传播作用。大学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重要功能。作为大学的第五功能——国际交流合作,彰显的是大学开放化办学程度和水平,是我国推进国家传播能力建设的应有之义。学校档案馆(校史馆)作为学校一个不可或缺的职能部门,在传播在华留学生文化、开展校史校情教育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一方面,根據学校国际化办学的特色和水平,档案馆(校史馆)在展览模块的开辟上,可以开辟专门的模块来介绍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情况,将在华留学生的基本情况纳入其中,能够有效提高融入校史校情教育的程度;另一方面,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分模块中,有意识地、实事求是地加入国家化办学水平这一要素,在模块讲解上,可以根据需要安排在华留学生参与到档案馆(校史馆)讲解队伍之中,对发挥其在校园文化传播、加深其对中国文化认同感具有积极作用。

第四,在教育渠道方面,运用多种方式扩大在华留学生文化传播。新媒体环境下需要采用多种方式推进在华留学生文化的深度融合,在传播载体上,运用微信、微博、微视频、客户端等新兴媒体,将在华留学生的生活点滴记录下来,与中国学生共同分享,增加交流沟通的深入度。此外,以开展讲座等方式向在华留学生宣讲中华文化,或者让在华留学生亲自分享在华的感受等,有助于增进不同国家和地区学生的友谊,增加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所在地校园文化的了解。

参考文献:

[1]2018年各国在华留学生近50万韩国学生逾5万居第一[EB/OL].http://news.sina.com.cn/c/2019-04-12/doc-ihvhiewr5302378.shtml,2019-04-12.

[2]李进才.高等教育教学评估词语释义[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

[3]柳礼泉,唐珍名.高校德育视野下的校史校情教育[J].高校理论战线,2011(3).

[4]邓丽芝.高校留学生档案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文教资料,2018(18).

编辑 赵瑞峰

作者:邓丽芝

外国高校校园后勤管理论文 篇2:

基于校园大数据的学生学习兴趣分析与应用

摘  要:学生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如果能准确了解学生学习兴趣,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学校教育质量有着重要意义。随着高校校园信息化,校园内数据倍增,将数据用于进一步挖掘分析,对于校园、教育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对大学生在校园内的各种行为所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预处理、分析、挖掘,多维度挖掘学生学习兴趣,一方面可以使得学生更加全面了解自己,学校施展教育更有针对性;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为日后职业规划做准备。

关键词:校园数据;大数据技术;学习兴趣;数据分析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of Students’Learning Interest Based on Big Data of Campus

——Taking Guangdong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olytechnic as an Example

ZHENG Qianru,ZOU Caifeng

(Guangdong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olytechnic,Guangzhou  510550,China)

0  引  言

隨着校园信息化、智慧校园建设,校园内产生数据越来越多。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校来说,掌握学生学习兴趣,对教师因材施教有着重要作用,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未来就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对于学生来说,了解自身学习兴趣,可以对未来就业规划有着重要指导作用。

1  校园数据价值与教育数据挖掘

1.1  校园数据价值

自2012年,我国开展教育信息化,推进各个高校实现智慧校园建设、信息化教育模式应用、教育资源共享等服务[1]。以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校园内部有各个子系统,如财务系统、行政系统、教学系统、学生信息、科研信息和后勤管理等,这些子系统都产生大量的数据[2]。这些数据体量较大,但是利用率不高。

在教育领域,“因材施教”一直是教育难点[3],老师很难准确把握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而学生也因为认知水平、学习经验、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原因而捕捉不到自己的真实兴趣。如果能将教育相关的数据收集起来,并加以分析和挖掘学生兴趣,将会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积极性有促进作用。

1.2  教育数据挖掘

教育数据挖掘是数据挖掘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发展[4],以便相关人员利用挖掘出来的信息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5]。在外国,已有国家开展教育数据挖掘(Educational Data Mining),并认为数据质量直接决定挖掘信息的质量[6]。例如,2012年,美国教育部发布的《通过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促进教与学》中指出,美国高等院校教学系统变革,要通过对教育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来实现[7];2015年,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CES)认为面向学校和学区的教育数据非常重要,可以对教育质量产生影响[8]。

在国内,教育数据挖掘技术已经在多方面进行应用,如提高教育管理效率[9]、分析和引导学生消费模型[10]、大学生孤独预警模型[11]等。利用校园数据挖掘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围绕该方向进行进一步探究。

2  校园大数据的学生学习兴趣分析与应用

2.1  学生学习兴趣分析平台

基于校内各个管理系统数据实现分析学生学习兴趣的系统可以采用基于Hadoop的分布式系统框架,如图1所示。Hadoop集成了HBase、Hive、Sqoop、ZooKeeper等组件。离线的传统关系型数据(如选课数据、成绩数据、出勤数据、图书借阅数据),可以采用Sqoop组件同步到Hadoop集群中的分布式文件系统(Hadoop Distributed File System,HDFS)。动态采集的实时数据(上网访问数据)可以采用日志采集组件Flume、实时处理组件Spark或者Storm来采集。采集好的数据,通过进一步的清洗,可以采用Hive、Spark等数据分析工具来进行相关统计分析。分析后的结果可以存入HBase、Redis、Elasticsearch等能快速检索的数据库,方便呈现学生学习兴趣挖掘结果。

2.2  校园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校园内部各个子系统,如财务系统、行政系统、教学系统、学生信息、科研信息和后勤管理等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采集与学生学习兴趣相关的部分数据采集回来做进一步分析,包括:选课数据、成绩数据、出勤数据、图书借阅数据和网上访问内容偏好数据,采集方法如下:

(1)选课数据。选课系统记录了每个学生的选课记录,可以通过访问选课系统的数据库获得每个学生的选课时间、所选课程、所选课程科目。

(2)成绩数据。教务系统或者成绩系统记录每个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成绩,可以通过访问其数据库获得学生每门课程的成绩。

(3)出勤数据。出勤数据分为在线获取和人工获取两种方式。在线获取是指使用在线签到方式来记录学生的考勤,人工获取则是通过学生或教师记录出勤数据。以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每个班级上课的出勤数据由所在班级的副班长人工统计,数据可以向教务处申请采集并进行数字化处理。

(4)图书借阅数据。图书馆管理系统会记录每个学生的借书还书记录,可以通过访问其数据库而获得每个学生借阅的书本时长、借阅书本所属类别。

(5)网上访问内容偏好数据。可以通过设定程序,采集校园网服务器中的流量数据,如访问时间、访问地址、访问频率和访问内容。以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每个学生上网的IP是固定IP,因此可以将互联网浏览数据根据IP进行分类,从而对每个学生互联网浏览内容喜好进行分析。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共有10个独立学院、44个专业,全日制学生达到15 000多人。由于学生数量多,所产生的数据众多,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干扰数据、无效数据和缺失数据。数据预处理需要对采集回来的数据进行清洗和筛选,避免这些不良数据影响数据挖掘的质量。并且将学生ID相同的数据归为一类。

2.3  学生兴趣分析与挖掘

对预处理好的数据进行以下四个方面的学生学习兴趣数据分析:

(1)专业课学习兴趣,通过计算专业课程出勤率和专业课程成绩排名来评价。如果一个学生专业课程出勤率高、专业课程成绩排名靠前,说明该学生对所在专业课程非常感兴趣。

(2)选修课学习兴趣,通过计算学生选修课程出勤率、选修课程成绩排名、选修课程科目统计来评价。如果一个学生选修课科目集中在某个学科、出勤率高、选修课程成绩排名靠前,说明该学生对该学科知识非常感兴趣。

(3)课外书籍阅读兴趣,通过统计学生借阅图书次数、借阅图书类别统计、借阅图书时长来评价。如果一个学生经常借阅某个类别的图书,或者借阅某个类别的图书时间很长,说明该学生对该类别图书非常感兴趣。

(4)上网访问内容兴趣,可以通过统计访问内容偏好统计、访问时长来评价。如果一个学生经常访问某个类型的网站,或者访问时间比较长,说明该学生对这个类型的资讯非常感兴趣。

2.4  学生兴趣数据应用

通过学习兴趣的分析结果,学生对自身的学习兴趣爱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可以对当下学习内容、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进行调整,以便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同时也为未来就业选择做好准备;老师可以针对学生学习兴趣爱好给予更个性化、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学校可以通过积累历年学生学习兴趣数据来制定教学方案,以便提高教育质量。

2.5  学生兴趣结果可视化

分析挖掘后的结果可以通过校园网Web形式、手机APP、企业微信等形式进行可视化,方便学生个人的查询和指导老师的访问。比如图2,软件工程的学生张三,专业课程排名较高,出勤率较高,说明张三对软件工程专业的兴趣度较高;张三选修次数最多科目是经济学,选修课的成绩较高,说明张三除了软件工程之外,他对经济学的内容也比较感兴趣。平时上网访问的内容集中在金融资讯。因此老师可以鼓励张三多学习经济、金融的知识,未来就业也可以多关注金融、互联网金融等方面的公司职位。

3  学生学习兴趣分析存在的困难和挑战

利用校园数据挖掘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个人和学校本身都具有积极性影响,尽管如此,使用校园数据挖掘学生学习兴趣,仍然有一些不能忽视的困难和挑战。

3.1  大数据平台构建的积极性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校园办公、教学等电子系统得到广泛使用。在大多数高校中,大数据平台除了为学生开展课程、参与相关比赛而搭建,并没有在全校园内进行广泛使用。要大数据技术在校园内得到有效应用,需要学校给予足够重视,并且积极构建大数据平台。

3.2  打破各部门数据壁垒

校园数据涉及学校众多部门,每个部门有各自的管理系统,这使得各部门管理运作相对独立,但是同时带来数据难以共享等问题。利用大数据可以在技术层面上打破部门数据壁垒,使得各个部门数据统一采集到大数据平台。但仍然需要学校领导积极协调各个部门,才能使工作名正言顺地开展。

3.3  确保数据安全性

数据安全是数据挖掘分析的重要挑战。当发生学生隐私数据泄露事件,将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也会对学校形象产生不可估量的消极影响。对采集数据进行私隐分类,对于涉及学生隐私的数据,在采集之前要进行询问,征得同意后方可采集。要建立完善的数据保密机制,规范化使用数据流程,防止数据泄露。建立在合法、安全、保护学生隐私的基础上,数据挖掘分析才有意义。

4  结  论

随着校园信息化推进、大数据技术发展,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校园数据成为教育数据挖掘领域其中一个重要分支。其挖掘结果可以应用到教育、管理、学生行为预警等方面。利用校园数据挖掘学生学习兴趣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并且帮助学校和老师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达到双赢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龙.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高校信息化服务研究 [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11):153-156.

[2] 杨天敏.大数据时代下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探究 [J].计算机时代,2019(9):107-109.

[3] 徐焱.基于教育数据挖掘的个性化自适应学习系统研究 [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11):60-65.

[4] 雷晓锋,杨明.教育数据挖掘的研究进展与趋势 [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4):108-114.

[5] 曹慧娟,王晓春,刘彦蓉.国内教育数据挖掘文献的知识图谱分析 [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17):5-8.

[6] 丁国勇,程晋宽.高校學生学业表现研究:历史回顾、现实问题与未来路向 [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7(10):52-56.

[7] 王正青,但金凤.大数据时代美国教育数据质量管理流程与保障 [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9,31(5):96-103+112.

[8] 胡刃锋,李瑶.教育大数据研究热点探析 [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8,32(2):58-60+63.

[9] 张宁.学习分析: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变革的重要动力 [J].中国成人教育,2018(20):17-19.

[10] 王军,孙蓓.基于大数据的高职学生行为分析与平台研究 [J].现代信息科技,2019,3(8):13-15.

[11] 余琳,许婷,李超,等.大数据背景下的学生孤独预警模型——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 [J].现代信息科技,2019,3(23):1-4.

作者简介:郑倩如(1985—),女,汉族,广东广州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数据挖掘,大数据;邹才凤(1980—),女,汉族,广东广州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数据挖掘,大数据。

作者:郑倩如 邹才凤

外国高校校园后勤管理论文 篇3:

海外学校后勤管理面临的挑战及解决对策

摘 要:后勤管理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石,本文以迪拜中国学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海外学校后勤管理面临的挑战,如海外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管理轻“行政领导”重“自主决策”、政府采购平台搭建尚待完善;海外员工工作模式比较单一;当地疫情防控管理压力大等。就面临的挑战给出了解决对策,如健全后勤管理制度,转变后勤管理理念;充分协调好常规性、临时性和突发性事情;提升国外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细化疫情防控流程等,为海外学校后勤管理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海外学校 后勤管理 挑战 对策

1 引言

后勤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实现教育教学等目标,离不开后勤的保障和支撑。国内学校后勤管理体系比较完善,管理策略比较先进,管理团队建设比较到位,但海外学校后勤管理不论从管理理念上还是管理资源配置上都与国内有很大的差别,将国内的管理模式或管理理念强加于海外学校无疑会“水土不服”甚至会滞后学校的发展。迪拜中国学校是中国教育部首批在海外设立的中国学校,正式成立于2020年9月1日,位于阿联酋迪拜,是中国教育“走出去”第一所海外基础教育中国国际学校。学校从筹建到开学仅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大到学校资质的注册、校区的租赁,小到到各种教育教学配套设施的采购、日常的管理,不仅要适应海外办学带来种种困难,还要面对疫情影响带来的冲击,后勤管理工作也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本文以迪拜中国学校为例探索海外学校后勤管理面临的挑战及解决对策。

2 海外学校后勤管理面临的挑战

2.1 海外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管理轻“行政领导”重“自主决策”

海外教育主管部门通常将管理权下放到学校,很少对学校进行行政干预,学校的日常运营及管理权由学校自主决策,比如学校的建设、收费标准、学校的招生、学校课程的开设、学校的安全等全由学校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制定。从一方面来说学校在日常管理和运行中拥有较多的自主权,能够更好的贯彻学校的办学理念,更有利于学校的自主发展,形成学校特有的办学风格,固化学校的运行模式,而不受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干预,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学校缺少主管部门的行政领导使后勤管理在某些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会缺少监管,有些时候使管理者考虑较多的流程规范性等问题,某些时候会掣肘学校的发展。以学校小型基建项目为例,学校基建项目是以当年的预算管理为依据,按照学校的要求,当某一基建项目的金额超过学校所规定的金额时要进行公开招投标,但迪拜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并没有负责基建的处室,当地政府也没有负责学校招投标的管理部门,这就给学校的后勤管理部门带来很大的挑战,所有的招标程序、监管程序、建设程序和验收程序都要自主完成,既要落实学校基础建设项目,又要在项目立项、招投标管理和具体施工管理中符合相关制度要求,这就给学校带来很大的困扰,在国内类似于此的项目均要由教育主管部门审核和监督,项目的实施和完成也是透明和公开的。但由于国外的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将管理权下放至学校,学校建设项目由学校这一主体负责,但在缺少监督或监管的前提下,项目建设一旦出现问题,会出现各种相互推诿等问题,严重时会影响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推进和学校的发展。

2.2 海外政府采购平台搭建尚待完善,采购环境亟需熟悉

国内项目的采购大都通过政府采购平台,一方面优质资源比较集中,可选择范围比较广,操作比较简便,时效性较强;另一方面方便政府监管,减少学校的采购压力,采购流程更加的规范和便捷。但海外政府并未搭建类如此的采购平台,某些采购平台尚未完善,采购渠道比较单一,采购物品时要经常需要跑市场,并且同种产品可选择的余地不多,所采购结果有时并不理想,鉴于某些物品的工艺和质量要求等要从国内进行运输,往往要花大量的时间。尤其是类似于图书类项目的采购,因为开设课程的原因,要从国内购置大量的图书,而图书清关又是较为繁琐的一个过程,往往要花大量的时间,办理较多的手续。迪拜中国学校从建立到开学短短用了几个月的时间,以高效为主导的精细化后勤管理模式始终贯穿其中,精细化的制度、规范性的执行标准和团结协作的教师管理团队无不体现着中国学校的管理风范。但在此过程中也因当地市场的原因对后勤管理工作时而进行掣肘,由于学校创办时间较短,一些特殊物品的采购渠道往往要咨询多家的企业,由于疫情和当地政策的原因,学校很难有机会到其他优秀的学校借鉴和学习,采购环境亟需熟悉。与此同时国外市场的经营者观念与国内有很大的不同,采购周期相对增加,给后勤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部分后勤工作效率大大降低。

2.3 海外员工工作模式比较单一,中外管理观念有差异

迪拜中国学校引入国外物业协助学校进行后勤管理,主要负责学校的安保、维修、保洁、绿化等工作。国外物业人员工作的优点是对工作认真负责,具有很强的业务能力,培训上岗,对单位的忠诚度较高。但另一方面物业员工大部分为外国人,长期的海外工作经历,使他们的工作模式比较单一,自己工作范畴内的事情会尽心尽责的完成,超出工作职责以外的工作则基本不会过问,他们固有的思维方式对学校“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大后勤文化管理理念不太认同,他们对整个后勤工作是围绕教育教学活动而开展的模式并不认可,与中方教师管理观念差异比较大。比如保安不会捡起脚下的废纸片、保洁不会帮助搬桌椅、维修下班后如遇到紧急抢修的电话他会认为已经超过了自己的工作时间,对于有些紧急事物要额外加班的情况他们表示不理解等,甚至会出现因为某些工作的不满而向物业公司投诉校方的事情。迪拜中国学校以培养中国心、世界眼的学生为育人目标,后勤管理中确定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后勤管理中无形当中会融入中国固有的管理方式,比如物业人员在各自完成自己工作职责以外的事情后可以协助完成其他临时性事项或紧急的事情,这就与外方员工的工作方式产生矛盾,如何转变他们的工作理念,对后勤管理带来很大的挑战。

2.4 当地疫情防控遵循政府引导、学校自主管理的原则,管理压力大

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尤其是作为疫情重灾区的阿联酋备受关注,由于疫情对国家经济的冲击,政府对疫情的防控的措施由“严管”逐渐的变为“宽爱”。对于疫情管理当地政府针对学校出台了疫情防控118条等文件,对各项疫情突发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由于大环境所致,某些防控措施相比国内还是过于宽松,比如说对密接者的定义不同,假若一个学生感染新冠,只需要本班的学生进行隔离,而学校其他同学不算密接,需要继续在校正常上课,假若学校扩大密接范围,将更多的学生作为密接者,会面临处罚的可能。而某些制度的规定在执行起来有很大的难度,如政府规定学生在校的社交距离必须大于2米,则要严格按此要求执行,但学生在下课或者体育锻炼时很难达到这样的标准。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人假若到学校看到有违反防控118条规定的情形,学校基本会受到问责或罚款。迪拜的疫情属于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但当地商场、酒店、旅游景点、游乐场还是正常开放,很多外国的游客源源不断的涌入,学校虽然与学生家长签订过疫情防控责任書,但由于整个大环境所致,学生家长或者学生感染新冠的情况时有发生,面对一波波疫情时,学校如何既要阻隔疫情在学校的传播,又要保证不停课完成正常的教学进度,这给学校的疫情防控带来很大的挑战。

3 解决海外后勤管理面临挑战的具体对策

3.1 健全后勤管理制度,转变后勤管理理念,将“后勤研究”贯穿整个管理过程

海外办学既要满足国内相关的政策要求又要适应当地的管理理念和市场机制,应在充分调研海外具体政策和市场情况的前提下,根据国内学校的运行机制并结合国内外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建议制定学校内控制度,并对原后勤管理制度增加或修订适合具体操作的工作流程和标准,通过健全的管理制度可以给后勤管理人员提供科学的指导或有效的制约。长期的国内管理经验使管理者比较依赖政府或市场的指导,而海外后勤管理的最大特征是学校有很大的主观能动性,原有的管理理念和模式显然已不适应海外办学的要求,应当从学校的实际出发,采用学校主体、市场主导的管理理念,改变过度依赖政策的习惯,不断挖掘自身潜能,积极研究寻找适合当地市场环境的管理方式,在具体工作中,明确各项后勤管理的实际要求,确保各个环节既能滿足政策要求,也要能满足学校实际需要。研究审批制度,引入竞争机制,对大型物品的采购,采用招投标,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1]。比如对某些采购项目的招标,学校可以修订符合当地市场环境的招标办法,严格成立招标小组,根据标项金额及内容适时在学校网站或当地政府网站发布招标信息,邀请领馆相等关部门全程参与监督,规范招标流程。这样即解决了招标无政府监督的情况,又能让更多的应标单位参与竞争,无形当中减轻了学校的压力。制度的更新或制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海外后勤学校管理并不能生搬硬套国内经验,要在问题产生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到问题的根节所在,研究出适合后勤发展策略,不断提升后勤管理者的研究和务实水平,将“后勤研究”始终贯穿于后勤管理中。

3.2 后勤管理计划做实做细,充分协调好常规性、临时性和突发性事情

后勤管理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尤其是海外学校,后勤管理的地位更是首当其冲,某些物资的采购会相对较慢或者紧缺,这就要求后勤管理计划做实做细,根据学校的总体计划,统筹兼顾,安排好人力、物力、财力,厘清物品采购节点以及采购方式,留出合适的“等待时间”,做到服务保障工作及时主动。常规性事情考虑周密提早规划,要做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由于海外管理的特殊性,某些常规工作也是新工作,比如如何结合当地的市场打通采购环节,如何用国内相同的时间采购到符合要求的物品,这都需要管理者去总结经验,比如图书类项目的采购,必须在国内完成采购的,要充分考虑运输的时间成本,还要通盘考虑通关过程中需要的所有手续,假若某一项没考虑清楚,势必影响运输到货的时间,对教育教学产生影响;临时性事情要增强预见性,学校内部多沟通交流,开动脑筋、未雨绸缪,在国外而言,某些临时性事情要当作常规性工作来看待,比如某些物资的采购,虽然不是常规性工作所需,但是一定要有提前意识,做到常备常有,以便不时之需;突发性事情要注意轻重缓急,遵循后勤服务教育教学和勤俭办学的方针落实,后勤管理要有预案机制,做好替代性方案。比如由于疫情的原因教育部门不允许学校提供饮水机,不允许师生公用同一水源,如何保障师生用水及安全严峻考验者后勤管理者,一方面要遵循原则不越线,另一方面人性化管理,不能一刀切,鼓励学生自己带引用水,为每位老师准备提供瓶装水,每天为忘记带水或水量不够的学生提供水源。

3.3 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提升国外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在整个后勤管理工作中,国外员工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有着标准的工作流程和严格的考核制度,对自己的工作职责比较明确,有着较强的职业精神,若他们认同中国的后勤管理理念和中国文化势必对海外学校的后勤管理带来突破性的作用。针对中外管理的差异,应当加强对员工的培训,重点是价值观认同感的培训,通过每月一次的例会、每周小结等特定场合进行沟通交流;在日常的管理中融入中国管理理念,比如让他们认识到所有的工种只是分工不同而已,当学校有紧急事情或其他临时性事物时要服从学校的统一安排,通过入脑入心的交流改变他们职责单一、没有大局观的固有思想观念;让他们在工作中得到尊重,强调大后勤的概念,和中方老师一起享受中国传统节日的礼物,例如在中秋节时可以品尝月饼、在春节时可以和中方人员一样享受假期、教师生日时同样可以品尝蛋糕等;建立和完善奖励考评机制[2],打破他们年终无奖励、考核无奖惩的现象,改变原有薪资模式,留有部分奖励基金,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淘汰不能胜任工作岗位的员工;加大资金投入,引入节省劳动力支出的新设备,优化工作模式,切实为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开展助力。例如面对校园面积大,保洁人员相对较少的情况,学校采购扫地机一台,远远提高了保洁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3.4 与当地疫情防控形势相结合,细化疫情防控流程,进一步做好应对措施

迪拜中国学校遵循严防联控、责任落实为主导的疫情管理模式,学校成立了疫情防控小组和处置工作小组,制定了学校疫情防控预案,建立了属于中国学校特有的规范化流程。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外不断的蔓延,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照搬国内防控经验则在管理上会产生一些矛盾和问题;若只遵循国外的防控措施,则会有大量的师生感染,疫情防控会面临较大的压力。只有将国内严格的防控措施与当地的疫情环境相结合才能被动变主动,使疫情防控常态化。将防控预案再细化,做好各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强调学校和政府之间、学校和家庭之间的配合,后勤部门做好协调,各个处室通力合作,同时要加强后勤管理人员的应急培训和专业知识的指导,由于后勤管理人员大多为外方人员,他们刚开始并不清楚学校疫情防控的管理力度,大部分人员也缺乏疫情防疫知识的培训,在技能上和思想上同时做好准备才能有效提升疫情防控水平。从国内采购大量的口罩、防护服、洗手液等防疫用品,所有教职工物业工作人员等按需领取,每学期定期给学生发放医用口罩、洗手液、防护面罩等防疫包,所有外来人员在学生在校期间谢绝来访,如亟需要事处理需提供疫苗接种证明和核酸阴性检测证明,对全校教职员工进行定期核酸检测等,由于学校疫情管理方法得当,迪拜中国学校成立一年多来,从未发生一起校内师生感染新冠的情况,而这一记录被当地教育部门称之为一个奇迹。

4 结语

海外后勤的管理工作量多、难度很大,且中国在海外办学尚无借鉴参考的经验,不断的完善后勤管理工作,推动后勤工作规范性发展是目前海外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海外后勤管理中,要正视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挑战,要有适应海外学校管理的能力,要有海外学校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固化后勤管理的模式,优化后勤管理的方法,海外学校在发展的同时形成自己的特色。在具体操作中要有健全制度、转变理念、善于研究、做实做细工作计划、坚持以人文本的管理理念、中国经验与当地的国情相结合等都是推动海外后勤管理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 黄少亭.创建学校物业管理新模式的思考[J].当代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100.

[2] 胡勤学.浅谈高校后勤物资保障现状分析及管理思路[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4).

作者简介:

王运庆:男,山东枣庄人,杭州市电子信息职业学校总务处副主任,中学一级教师,2020年8月援派至迪拜中国学校担任总务处主任。

作者:王运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自主学习小学音乐教学论文下一篇:幼儿礼仪品格养成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