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学校论文范文

2022-05-12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卫生学校论文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适合中职卫生学校学生发展的化学课程教学新体系。通过对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实验管理与操作和学生成绩考评等多方面进行课程改革,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自主能力,体现化学教学的有效性,使中职学生所具备的化学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能力更适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全面提高中职卫生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一篇:卫生学校论文范文

中职卫生学校职业生涯教育创新分析

【摘要】中职卫生学校在新形势下对学生发展的方向定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对中职卫生学校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根据国家对卫生学校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毕业生的实际就业率、升学率及卫生学校的课程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的规划,提出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中职卫生学校;职业生涯教育;创新分析

职业生涯教育是一门对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行教学化的应用课程,虽然不是卫生学校的专业课程,但是职业生涯教育的课程内容对学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于中职卫生学校来说,职业生涯教育能够有计划、有目的地帮助学生培养职业规划的具体技能和思维意识,促进学生综合实力的提升。随着国家对医药行业人才的要求逐步提高,我国大多数中职卫生学校的毕业生因为学历低,就业出现较大压力。职业生涯教育能帮助学生正确自我定位,借助自身较强的专业技能优势或提升学历等,以求在社会竞争中找到更好的一席之地。

一、中职卫生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概述

职业生涯主要是指一个人人生阶段的职业经历。职业生涯教育就是培养个人的就业创业意识和对未来职业具有规划的能力,关注个人的长久发展。职业生涯规划主要是指明确自身专业对应的社会地位和发展前景,明确自身的职业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制订职业发展计划,确定职业行动和动作的方案。制订出符合学生学习情况和实际状况的职业生涯计划,可以让学生确定以后的职业方向与人生奋斗目标,有针对性和有目标地提升专业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发学生的潜能,强化学生的就业自信心,提高在行业中的就业竞争力[1]。中职卫生学校培养的是以救死扶伤为己任,具有較强专业操作能力的应用型医护人才。学生将来会就业于医药卫生服务单位,学校有责任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就业意识,制定符合自身条件的职业规划,引导学生确定志向远大的职业理想和目标,让学生获得学习的动力,在学习中积极进取,全面提升专业素质,保证毕业后顺利就业或升学,最大程度实现个人的价值,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此,加强中等职业卫生学校的职业生涯教育,关注学生的发展方向显得非常重要。

二、创新中职卫生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提升教师教学素质

中职卫生教师的素质是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展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培养的决定性因素。学校应该选择专业知识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来担任职业规划教师这一角色,统筹安排全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安排教师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培训以及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具体教学。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实施需要专业指导教师,更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引导,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用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增强学校全员的教书育人意识,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要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增加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教学,实现多元化、多角度的合力育人的教学目标。

(二)创新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体系与课程体系

现阶段我国很多中职学校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就会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讲座和宣讲,学生毕业前夕也会有就业指导课程或者相关的就业讲座,这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但是,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体系与课程体系缺乏创新的策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还有待完善,任课教师的授课内容和教学形式与学生的就业实践和就业状况有些脱节,学生很难将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课程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有效地运用到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中。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课程不同,它不是一门简单的课程,而是需要学校创建多层次、多方法、全程式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思维意识和能力技巧。

第一,在入学时引导学生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初步了解卫生学校的专业课程和就业方向。

第二,进入中年级,学生要明确社会对本专业的职业需求状况,通过学习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知道行业就业发展趋势和职业素质,加强对社会职业就业市场的了解,明确学生对中职卫生学校的心理预期和就业目标的预期[2]。

第三,对于高年级学生,要根据学生情况,分层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指导和辅导。引导升学欲望强的学生做好升学准备,了解高校招生信息、社会需求状况,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目标的专业努力奋进。对于想直接就业的学生,鼓励积极其参与就业政策和就业程序的辅导讲座,完善个人的求职资料,运用学校人才交流推荐会和互联网技术等途径和手段搜集招聘信息,参加招聘面试,锻炼自身的心理素质,积累经验,提高职业素养,提升在行业中的就业竞争力,增加就业机会。

(三)开展专业性、针对性的专业实践活动,打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走出校门、面对社会、适应社会的教育活动。学校多多开展这样的就业实践活动,促使学生近距离接触社会、感知社会,对自身所学的专业和未来可能从事的有关行业进行一个具体、真实、有效的接触和认识。学校要想尽一切办法创造条件,完善实验实训基地、模拟医院的建设,提供学生深入医院、卫生诊所等医药单位去见习实习的机会。学校还应创造机会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发挥自身的专业所长,比如到社会福利院、敬老院等公共服务点去开展义诊宣教活动,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职业责任感。优秀毕业生代表是学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非常关键的资源,邀请他们回到学校对学生开展针对性和专业性的就业讲座和就业指导,用他们的真实经历影响在校学生,将他们的人生经验转变成在校学生的未来职业规划发展财富。同时,学校和班级应该创造积极向上、勤奋好学、爱岗敬业的文化氛围和仁心仁术的人文环境,让学生的职业素养在无形中受到影响和启发,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思想意识和综合职业素质,逐渐形成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卫生学校的职业生涯教育是教师开展素质教育的有效教学手段,直接影响着国家未来人才的职业素质和综合素养。职业生涯教育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学校要按照学生专业发展的特征和规律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调整,逐渐探索出符合中职卫生学校的职业生涯教育模式,促进学生的就业和课程改革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孙广平.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创新路径思考[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28):194.

[2]钱丽心.试论中职学校职业生涯教育创新[J].成才与就业,2008(19):43-45.

作者:傅晓慧

第二篇:中职卫生学校化学课程教学研究探究

摘 要:本研究旨在探究适合中职卫生学校学生发展的化学课程教学新体系。通过对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实验管理与操作和学生成绩考评等多方面进行课程改革,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自主能力,体现化学教学的有效性,使中职学生所具备的化学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能力更适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全面提高中职卫生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中职卫生学校;化学课程;教学研究

化学课程作为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的文化基础课,是学习医药相关专业课程的基础,对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和熟练的动手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但随着国家教学改革的进行,中职学校化学课程的教学课时逐渐压缩,教学内容多但学时少成了教学中较突出的矛盾,这直接影响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另外,由于中职学校入学门槛的降低,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尤其表现在数理化上,更出现厌学情绪。本研究通过对中职卫生学校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針对性的建议和对策,为中职卫生学校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随机抽取郑州市卫生学校的8个专业(护理、助产、药学、中药、眼视光与配镜、康复技术、中医康复保健、营养保健)的学生500名、化学相关专业的教师30名,以及郑州市较为知名的医院、药店、企业等用人单位30家,发放调查问卷,对中职卫生学校化学课程设置、教学现状、学生考核评价体系、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调查。

(二)方法本次研究采用以现场问卷调查的方式为主收集数据及资料、小组访谈的方式作为补充的研究方法,分别设计调查问卷对中职卫生学校学生、化学相关专业教师、社会用人单位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在化学课程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设性改革意见,并将改革后的化学教学课程体系在我校8个专业、50多个教学班中进行试行,观察改革效果,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二、结果

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其中学生有效问卷为488份、教师有效问卷30份、社会用人单位有效问卷29份,有效回收率均在97%以上。对问卷进行分析,得出化学课程教学方面存在着如下问题与不足:

(一)课程设置中存在的弊端

在化学课程设置方面存在问题,调查结果显示,13.4%的教师选择“课程结构不合理”,17.6%的教师选择“课程评价单一”,有33.5%的教师认为“课程思想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认为“课程建设缺乏行业指导、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的占教师总数的35.5%。

在化学课程内容安排方面,24.1%的教师认为“课程内容多”,30.4%的教师认为“实践性知识量不够”,16.3%的教师认为“课程内容比较难”,29.2%的教师认为“课程内容与职业需求联系不密切"。

(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材内容多而乱。31.3%的学生认为理论知识太深奥,26.5%的学生认为实训、实习所占比例较低,42.2%的学生认为学习化学知识脱离实际。此外,大多数学生反映所学的化学知识晦涩难懂。

2.教学方法陈旧。调查发现,化学教师的授课方式多属讲授注入式,学生只是在脑海里想象分子的特征、结构等,难以理解。除了教师自身对教育技术掌握得不够之外,学校开设化学实验条件缺乏,也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

3.实验设备、场地不足。在校内化学实验安排方面,调查结果显示,26.9%的教师认为实验安排很到位,41.9%的教师认为基本到位,31.2%的教师认为不到位。通过访谈,大多教师表示,实验设备和场地不足是实验安排不到位的主要原因。

4.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在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教师采用传统的“一卷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但是并不能反映其学习效果的整体性。而且绝大多数学生对“一卷式”的考核方式表示太死板和苛刻了,难以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学校与用人单位合作不紧密。在对所调查的40家社会用人单位中,与郑州市卫生学校有合作教学的占31.3%,愿意与郑州市卫生学校合作教学的占38.1%。由此可见,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找到合适的互惠互利切入点,没有建立起合理的合作机制,造成二者合作不紧密,导致教师把握不住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也是造成化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把握不住“实用、够用”的准则,导致化学教学中存在“纯化学”教学的问题。

三、结论和讨论

(一)完善课程建设,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1.课程实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改变一贯的教师本位,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启发式教学。在授课时间上,应多留时间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及兴趣去思考、实践。在教学方法上,要充分考虑到的学生特性,进行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

2.课程内容设计以实用为主。中职化学课程内容应该与社会实际需求相适应,内容设计必须以社会需求、市场变化以及岗位要求等因素为基础,注重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和适应性,使中职化学课程内容朝着多样性和灵活性方向发展的同时,兼顾到课程知识结构的规范性。

3.采用多样化的课程评价模式。对于培养技能操作型人才而言,其课程内容和效果的评价主要是检查课程是否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必须建立多种评价主体,改变传统的课程评价中以教师为单一主体的情况。由于其培养的学生必将走向社会,因此评价课程是否适用,除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外,还须引入社会评价,让社会用人单位参与意见。

(二)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1.教学方法多样化。中职卫生学校学生入学后,在文化基础课学习阶段,感到学习的化学内容枯燥,与临床医学联系不多,因此学生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这样不仅影响化学课程的学习,还会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因此,要必须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主要的理论知识,可采用集中课堂讲授,并通过讨论、提问、测试等方法检查学生掌握的程度;对于实践性较强的理论知识,教师可先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然后总结出相应的理论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学会应用;教师对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分别采用集体讲解、个别指导等不同方法,务必使每个学生都学会、学好,因材施教;注意使用启发式、互教式、讨论式、行动导向式等教学方法。

2.教学内容系统化。化学课程涉及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的相关内容,内容繁杂,知识点零碎且涉及面大,即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又分散在不同章节中。各编写者团队对知识的认识不一,导致编写教材课程的广度和深度也有所差别。因此,为了更好地提取分散中的有效知识点,要对准备讲授的知识及时归纳、总结,使知识更加整合化、系统化,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日历分模块教学,循循渐进,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

3.课堂讲授紧贴工作实际。中职教学内容要突出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体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课堂教学理论知识的教学要精而少,以够用为原则,而且主要考虑学生掌握操作技能的需求,将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将化学知识与临床医学紧密联系,增加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4.考核评价方式多样化。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考试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考试既是是对教学内容的有力强化,也对教学效果的有效检验,更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2014级8个专业的化学考核中,我们进行了考试改革,改“一卷式”的单纯考核知识为综合考核能力与知识,包括试卷考试、实验操作和学习报告3个部分,真正达到客观地检验学生掌握的知识、能力及各个方面素质的目的。

(三)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与联系,因材施教。随着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转变和生源素质的变化,课程改革必须体现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充分体现贴近社会、贴近岗位、贴近学生的办学思路。而化学课程是中职学校的重要基础课程,其课程体系的设置对培养出高素质、强实用性、强竞争力的毕业生关系重大。在与用人单位访谈中发现,医用化学知識要“实用、够用”即可,不需讲解太深奥,因此要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岗位需求等方面进行因材施教。例如对护理专业的学生,在授课时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放慢教学进度,引导学生思路,降低学习难度,在溶液的配制、酸碱度的调节、浓度的换算方面要认真、细致的讲解;营养与保健专业的学生则在有机化学部分要认真详细地讲解,主要包括烃的性质、烃的衍生物系列,特别是油脂、维生素、糖类及氨基酸等,同时渗透一些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食品添加剂等方面的知识,不仅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为将来的实际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朱超.改进医用化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J].新西部,2013,(3):207.

[2]于丽丽,刘佳川.医用化学教学的几点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1,8(8):111-112.

[3]黄春花.在医用化学教学中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8):53-54.

(作者单位:河南郑州市卫生学校)

作者:孙丽花 张威

第三篇:谈谈卫生学校计算机教学的发展

摘 要: 计算机基础应用已成为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学科课程之一,是学生学习计算机入门的基础课。本文探讨了淮北卫生学校近年来该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和对传统的计算机基础课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计算机基础课 课堂教学 模块化教学

计算机作为现代高科技的产物,其理论知识专业性强,学生普遍反映计算机理论课程太难、太枯燥,若教师不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学生接受起来有很大困难。我从淮北卫生学校计算机理论课程的培养目标出发,对学校的计算机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现状存在弊端的分析,对计算机理论课程课堂教学提出了一些改革思路与方法。

一、计算机理论课程的培养目标

理论课程是基础,只有在夯实了专业基础之后才能在本专业有所建树。中职学校有其自身的特点,其培养的目标是“应用型”的中等技术人才,理论课程的开设主要是为实践服务,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独立思考和集体合作,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案例的分析研究积累经验,以发展自己的创造才能,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知识。例如信息技术课程,首先要使学生养成基本的、良好的操作习惯,了解各种常用软件使用方法,然后让他们模拟实际岗位的工作。

二、计算机理论课程教与学的现状

1.教材、教法现状。

从教材大纲上来看,部分教材过于陈旧,编写的教材几年不变,跟不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职业的需求。由于计算机知识更新太快,如果教材跟不上知识的更新,会使学校培养的人才知识陈旧,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如果教材更新速度过快,则可能由于学校硬件条件的限制,造成教材与教学的脱节,同样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从教学方法上来看,教学手段单一,师生间的互动不够。

在传统的教学中,讲授理论课时由于内容抽象难理解,计算机中的许多术语、原理、命令,等等总让许多学生如坠雾里,自始至终唱独角戏。结果一堂课下来,教师上课讲得头头是道,喉干舌苦;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一无所知。学生就会形成隋性,不积极思考,被动接受,缺乏创新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

2.计算机理论课堂教学现状。

(1)教学原则。计算机理论课程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沿袭着“以教师为主体”、“以课程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等等。这样的教学理念直接影响、制约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创新,也打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2)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方法单一、僵化,习惯于“一言堂”、“满堂灌”,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只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从组织内容、备课到讲授,很少关注学生的反应,课堂缺乏互动,更谈不到学生参与其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教学手段。虽然目前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基本普及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但在课件制作的水平方面,在使用课件的尺度把握方面,还要下些功夫。

3.学生的学习现状。

从生源上来看,由于普高的扩招,中职学校的门坎很低。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其文化课基础相对较差,许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不高。另外,中职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由于目前农村乡镇中学计算机教学设施的不完备,许多学生在初中学习时还没有接触过计算机,更谈不上操作和运用了。

三、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发展

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中职学校的计算机理论教学最终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1)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和业务水平。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高水平的计算机师资队伍,积极探索和发挥计算机在教学和教育中的作用。计算机教师首先应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范围。计算机学科的特点就是“前沿”,即使是计算机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若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则意味着后退。所以,选择了计算机就是选择了“不断地学习”。在计算机教育这块园地里,要有所收获,就必须怀着对本职工作的无限热爱,怀着对学生强烈的责任感,投身到计算机的教育、教学研究上来。

(2)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是影响知识、技能掌握和智能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学习上的内在动力。在教学中激励、唤醒、调动学生的这个内在动力,是上好专业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此,教师在进行计算机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带着热情去学习,才能使学生从主观上愿意接受计算机理论知识,才会有很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计算机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的理念。

一是改变教学“满堂灌”的形式,将知识的形成过程暴露给学生,让学生在接受知识时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培养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和方法,使学生获得主动的知识。

二是计算机理论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散性思维。因此,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努力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精神,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素质。

三是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先进的教育观念,使学生形成在实践中获得知识的能力。素质教育重在素质的形成,而素质最终是在实践中体现出来,计算机理论教学不能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发现知识的乐趣。

(2)计算机理论课程设置的改革。

一是课程内容的设置要紧贴社会的要求,把社会的需求和学生学习的需求有机统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职业中专学生虽然没有高考的压力,但面临就业的挑战,所以课程的设置要以社会的需求为依据,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这里最重要的是进行社会调查,弄清卫生专业中职学生能够就业的岗位群,由此弄清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并由此作为课程设置的依据。只有是有利于学生就业的课程内容设置,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认知和能力水平,以及课程本身的对应关系对课程内容的顺序进行合理安排,要做到先易后难,各课程之间的承接性要合理。

三是以实际操作能力为主,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在中职计算机中大部分课程主要是计算机基础理论课为主的。职业中专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数据逻辑分析能力都较弱,对理论课的学习不感兴趣,课堂上的理论讲授效果不理想。在实际操作和制定项目的课程任务时,把知识点和学生不需要系统学习但需要部分掌握的内容融入其中,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参与的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操作任务的实践过程。这样进行教材内容的整合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内容,能将知识迅速转化为实际能力。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目标,对教材作相应的处理。

(3)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是教学和学习方法上,采用讲、看、练一体化方法和分组讨论的教学方法。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或教学案例制作课件,使教学更具直观性,深入浅出,将原来抽象、复杂叙述用生动的图像和动画表现出来,使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和积极探索者。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索,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是教学的组织形式上以实训基地现场教学为主,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结合实际,使教学和实际真正融为一体。平时面对实物和实际进行教学,实习或业余时间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学校、老师、同学乃至医院进行计算机应用与操作方面的服务。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市场调查,让学生认识市场、了解社会,了解将来的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要求,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

(4)改变计算机理论课程的教学评价方式。职业中专学生综合素质差,学习内驱力弱,认知水平和能力弱都是教师要面对的现实,承认这个现实但不是意味着就要采取迁就的策略。希望通过降低要求,提高合格率,让学生得到成功的刺激,提高学习积极性,并不能产生教师所期待的效果,合格率是上去了,但后进生并不由此而受到成功的鼓励,好学的学生却抱怨学到的东西太少了。如此,教学质量并没有多大的提高。

经过反思,我意识到,求知欲源于对知识本身的兴趣,满足这种动机的是知识的实际获得,而不是外在的刺激。这种不但不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刺激,反而在某种程度上使学生的自尊受到伤害,还使一些本来学习动机就弱的学生产生了侥幸的心理。因此,我对于以能力为目标的科目,如计算机硬件维修、医院管理软件软件等,评价上以日常成绩为主,分为不同的作业或项目,以完成其中的百分比为成绩,关键在于允许学生在本学期的任何时间内完成都可以。这样,学生可在学习了后面的内容后重新完成作业,在已经掌握了技能的其他同学帮助下来完成。这样增加了后进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成功率。

参考文献:

[1]高晓梅.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与探析.辽宁中职学报.

[2]钟志贤,徐洪建.建构主义教学思想揽要.中国电化教育,第157期.

作者:张英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管理沟通论文范文下一篇:高中科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