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建筑企业发展论文

2022-04-27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国有建筑企业发展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管理对于国有建筑企业而言是重要的主题,而创新是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的动力源泉。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期,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建筑市场环境逐渐复杂、竞争异常激烈。在新形势下,企业的管理方式创新成为了提高企业效率及市场占有率的有效途径。

国有建筑企业发展论文 篇1:

国有建筑企业降杠杆减负债与现金流管控融合的具体实践

作者简介:娄福领(1973-),男,汉族,河南省平顶山人。主要研究方向:管理会计。

摘要:目前“高杠杆”问题在国有建筑企业中普遍存在,过高的资产负债率导致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资金风险不断增大。党中央国务院已多次研究部署国有企业降杠杆的指导意见,深入推进国有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企业降杠杆已刻不容缓。对建筑企业来说,降杠杆减负债和现金流管控有着相生相克的天然联系,只有两者的有机融合才能助推企业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研究Z国有建筑公司2016年-2020年主要杠杆率指标、现金流指标等,对其“高杠杆”的成因进行分析,并结合降低资产负债率和维持公司的高品质发展,对如何做好降杠杆减负债和现金流管控的融合措施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国有建筑企业降杠杆和现金流管控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企业;降杠杆;现金流管控;资产负债率

近年来,随着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人口红利逐渐递减,固定资产投资收紧,产能过剩,建筑企业依靠过去传统粗放型、外延式,以大量资本沉淀、举债经营换取规模的发展理念已越来越难以为继,资产负债率过高、资本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在国有建筑企业中普遍存在。特别是伴随着永煤、华晨、紫光等国企的债务违约出现,高杠杆和低现金流已展开联合绞杀,严重影响国有建筑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针对不断攀升的杠杆率以及高杠杆所蕴含的企业经营管理的脆弱性,在2015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更是将去杠杆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2016年10月,《国务院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提出企业去杠杆,目标更加具体化,国有建筑企业发展必须通过控制杠杆水平、盘活存量资产、优化债务结构,增强内源式发展動力,促进国有建筑企业稳中求进,实现高品质发展。

一、Z国有建筑公司2016年-2020年主要杠杆率指标和现金流指标分析

Z国有建筑公司是建筑行业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之一,其资产负债结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国务院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中提出企业去杠杆指导政策后,Z建筑公司积极开展降杠杆工作,从图1中可以看出,通过不断控制杠杆水平、盘活存量资产、优化债权债务结构等方式,Z建筑公司经过五年的努力,资产负债率从2016年的93%下降到2020年的73%,低于建筑行业平均水平77.03%。流动比率从2016年的0.87提升到2020年的1.3,实现稳步增长,表明Z国有建筑公司短期偿债压力在下降。

从Z国有建筑公司自身的企业性质及资产和负债的因果关系看,负债基本上是随着“两金”的增加而增加。因此降“两金”责无旁贷地成为降杠杆减负债的逻辑起点。“两金”对建筑业来说,是指企业应收账款、存货、合同资产(已完工未结算)三类会计科目占用的现金,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构成,也是企业负债率高的主要体现,因此减负债的核心便在于降“两金”。从图2 中可以看出,Z建筑公司“两金”整体周转率提高了24.80%,其中应收账款周转率比2019年也提高了1.32%,说明Z国有建筑公司降杠杆工作虽取得一定成效。

Z国有建筑公司始终重视现金流管理,在降杠杆工作开展之前就以现金流管理为主线,下发项目现金流管理办法,规范项目现金流管理,对项目资金使用比例上限予以明确。同时,建立货币资金存量底线控制机制和现金流预算总额授权机制,提升基层单位自主性,通过“预算管理,机动调整”有效保证了企业现金流良性运行和生产经营正常开展。经过管控,现金流持续为正,货币资金存量逐年上升,由2016年5.38亿元上升到2020年的26亿元(如图3),可用货币资金占资产总额比逐年提高,由2016年的7.15%提升至2020年的24.97%(如图4),为企业有序推动降杠杆减负债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Z国有建筑公司“高杠杆”成因分析

为了有效的降杠杆减负债,首先要对造成高杠杆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并进行分类。本文主要归为两大类:

(一)宏观环境因素分析

1.建筑行业恶行竞争,产能严重过剩,不断推高国有建筑企业经营杠杆。基础设施投入是我国拉动GDP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平衡不同经济年度的重要方式,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四万亿投资大肆拉动了基础设施领域的资金投入,造成建筑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供需不平衡的情况下导致建筑企业之间恶行竞争,加大国有建筑企业运营杠杆。建筑企业“低价中标”,导致承建项目付款条件苛刻、“延期结算付款”等造成企业垫资施工,承建的大部分项目都是节点计量、节点付款,前期资金投入量大,大部分工程款需要竣工验收后才能回收,项目现金流呈大额负流出。

2.紧缩的货币政策。近年来为了保证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一方面我国实施积极稳健的财政政策推动内需,加大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力度;同时为了防范金融风险抑制通胀,推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因此导致很多地方基础设施领域建设投资款不到位,存在大额资金缺口。一些地方政府资金能力有限,中央建筑企业规模大,又有丰富的资源,要求国有建筑企业提供必要资金支持,导致企业投资资金进一步扩大,降低资金周转率。

3.地方政府保护主义较为严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要求打破区域市场准入壁垒,取消对建筑企业设置的不合理准入条件。但是一些地方政府仍然设置一些苛刻的市场准入条件,对没有进入该地区的信用评价体系或者没有进行纳税申报的异地企业,无法通过投标资格审核,即使通过了资格审核,当地政府要求办理各类保函必须是当地金融机构办理,由于异地企业未能在当地银行办理授信,保函无法办理。因此,异地建筑施工企业投标时需要缴纳高额的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农民工保证金等,同时三方监管账户、农民工工资专户数量不断增加,导致建筑施工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的流动资金受限。

4.PPP 运作不规范。近年来,财政部等部委大力推行PPP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由于法律法规滞后于PPP项目的发展,致使大量不合规的PPP项目进入建筑领域。中央建筑企业规模大,又有丰富的资源,在PPP项目中成为地方政府优先考虑的对象,建筑市场“僧多粥少”、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因此,中央建筑企业参与各地 PPP项目众多,出现的问题也较多,投资风险逐步显现。为规范PPP项目管理,2017年11月,财政部下发了《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管理的通知》,国资委也下发 《关于加强中央企业PPP业务风险管控的通知》,这两份重要文件给中央建筑企业参与各地PPP敲响警钟。不规范的、叫停或整改的PPP项目终将增加国有建筑企业的负债以及存货等资产,从而影响到企业资产负债率。

(二)企业微观因素分析

1. 社会负担过重。中央建筑企业离退休职工较多,除要承担离退休人员管理费用外,民企和中小企业刚性支付不断加大。2019年12月底,李克强总理签署第724号国务院令,公布《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在规范农民工工资支付、防范拖欠支付等方面作出64条规定,提出进一步清欠民企和中小企业账款,这一部分刚性支出也增加了国有建筑企业的资金压力。Z国有建筑公司发挥央企责任担当,积极贯彻执行国务院相关规定,从2020年元旦到春节前刚性支付民企和中小企业欠款33.38亿元,资金压力剧增,造成公司资金流动性风险较大。

2.过大追求企业规模加重了企业负债。为了扩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Z国有建筑公司进行多元化投资,承接项目分散,不同区域之间难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近几年承接的碧桂园、世茂、海伦堡、绿地等大客户项目,要求工期短,计量条件苛刻,付款质量差,利润率低,由于房地产市场政策趋紧,导致业主资金链紧张,偿付能力不足。导致Z国有建筑公司投入过多的资金,但投入回报有限甚至出现项目亏损等问题,而这些投入的资金大部分是企业融入的流动资金贷款,从而加重企业负债。

3.工程项目自身管理欠缺。一是部分项目组织施工不当,资源采购不合理,

在没有合理预估自身材料需求的情况下,大量采购原材料,出现原材料大量积压的现象;同时有些不同项目之间的材料调剂能力差,出现同样规格型号的材料在一个项目出现积压,而在另一个项目又需要大量采购的现象。二是对已完成产值没有及时进行结算和计量,发生的成本很难得到及时结转,使得存货成本总量不断上升。以上这些都会造成Z国有建筑公司债权得不到确认,无法形成收款的权利,虛增了资产和负债总额。

4.项目工程结算滞后。对已完成产值没有及时进行结算和计量,对待项目的修复整改事项不及时,Z国有建筑公司结算平均周期从2019年的12.09个月增长到目前的12.60个月,竣工未结算项目平均持续时间长达16.18个月。此外,项目竣工结算后,业主还要预留3%-5%的工程款作为质保金,且质保金一般都在两年以上,即使质保期到期后,部分业主会以项目的修复整改事项不及时为由,不能按时返还质保金。以上都是资产负债率提升的原因。

三、Z国有建筑公司降杠杆减负债与现金流管控融合的具体实践

(一)“三高”举措协力推进,资产端清理卓有成效

1.高频推进。一是建章立制,完善制度体系。公司总结清收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先后制定了催收清欠及低效无效资产清理方案,重新修订了《低效无效资产清理暨结算、催收清欠专项考核办法》,提升对分公司、项目部结算清收成果的考核奖惩力度,推动清收工作常态化、机制化。二是目标明确,层层落实。细化分解年度清欠目标,公司不仅与各分支机构、项目部全部签订目标责任状,还建立项目基本数据动态档案,确保“一项目一策略”,每月追踪项目结算清收进展;三是优化预算,倒逼收款。不断强化月度现金流总额预算授权,以收定支,多收多支,同时采取冻结内行可用资金、暂停项目集采供应等方式倒逼项目加强收款。四是过程监督,按月通报。每月下发低效无效资产清理暨催收清欠通报,对未完成目标的单位及项目进行预警,同时对合同外垫资前十大项目、产值收现比后十大项目以及负向现金流前二十大项目进行通报,督导进展。

2.高效协同。一是强化源头控制。将尽职调查前置到营销立项环节,远离高风险业主;施工过程中形成定期对业主资信调查的风险防范机制。二是强化履约结算。在施工生产中强化工程、商务、财务沟通协同,确保优质履约,快速结算,尽收多收。三是强化管控治理。采取多种形式收款,对业主欠款较大的采取策略性停工,对于资信差,恶意拖欠的业主果断起诉。比如2020年Z国有建筑公司专项资产清理办公室“以诉代清”、“以诉促收”,通过冻结账户、限高等措施促使业主上门和解,推动长期疑难项目如A上院、B公租房、C财富中心等长期疑难项目取得财产保全。

3.高位激励。一是加强宣贯,激发活力。公司多形式宣贯低效无效资产清理、结算、催收清欠工作,动员全员参与、以“收款至上,分类考核,重奖重罚”的激励原则,激发清欠主动性。二是结果导向,强化激励。加大正向激励,共设置项目结算、内行存款、工程款回收等近十项奖励,季度开展考核,加大兑现力度;把工程款回收指标嵌入到集采供应、项目绩效、季度考核、项目兑现等工作,对于存在较大回款风险的项目,冻结项目经理调动。

(二)合理运用金融工具,优化资本结构,改善现金流

1. 债权转股权,优化企业债务结构

2016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作为降低企业杠杆率的7大措施之一,并以附件方式公布《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市场化债转股已成为企业降低杠杆率、补充资本的一把利器。2019年,Z国有建筑公司积极响应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推进市场化债转股的号召,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探索,抢抓政策红利,积极推动,实施市场化债转股引入外部优质投资者注资10亿元,增强资本实力,有效降低企业杠杆率。

2. 资产证券化,实现企业资产负债双降

应收账款是上游业主方对建筑企业资金的占用,为了转嫁资金压力,业主会选择降低付款比例、开立商业汇票等付款手段,尽可能延迟现金流出时间节点,Z国有建筑公司不能及时回笼资金,则难以支撑正常生产运营。Z国有建筑公司会使用杠杆增加带息负债以支撑运营,或延迟对供应商的货款支付节点,形成应付账款,进而造成建筑企业资产负债双高。为盘活资金,在法律法规及会计准则框架下,Z国有建筑公司结合金融机构政策通过对自身的债权资产、收益权或不动产等资产进行证券化,实现在不增加企业债务规模的前提下补充企业的流动性,获取的货币资金可用于归还相应规模的带息负债,或支付一定规模的经营性负债,从而实现资产负债表左右两端的双降。

主要参考文献

[1]辛仁周.积极稳妥推进钢铁企业去杠杆[J].中国国情国力 ,2017(12):51-54.

[2]吕进中.为什么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去杠杆的重中之重[J].福建融资,2017(11):4-10

[3]辛仁周.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促进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J]. 冶金经济与管理 ,2017(06):4-8.

[4]谢瑶.去杠杆与国有企业债务结构优化[J].现代国企研究,2017(24):105-106

[5]乔小乐,宋林,安磊.去杠杆有助于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吗——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的经验证据 [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8,40(03):39-51.

作者:娄福领

国有建筑企业发展论文 篇2:

论新形势下国有建筑企业管理方式创新

摘要:管理对于国有建筑企业而言是重要的主题,而创新是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的动力源泉。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期,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建筑市场环境逐渐复杂、竞争异常激烈。在新形势下,企业的管理方式创新成为了提高企业效率及市场占有率的有效途径。本文将基于陕西某建筑公司过去一年的经验总结,针对国有建筑企业管理方式创新进行深入探究,提出了一系列有效提高建筑企业管理水平的新举措。

关键词:新形势  国有建筑企业  管理方式  创新

一、前言

国有企业是党的执政之基是中华民族发展强大的重要支撑,同时具有商业性与公益性的特征,起着调和国民经济、实现国家经济调节目标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的经济平稳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我国国有建筑企业正在经历许多变化,当今的国有建筑企业在管理方面尚有较多值得改进的方面,国有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应当关注新形势下的企业管理方式创新,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创新管理方式已成为推动国有建筑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除此之外,国有建筑企业还承担着创新和发展核心建筑技术的责任,力争将我国的建筑管理方式、施工技术提高到世界先进水平,帮助我国建筑行业脱离对外技术依赖,为实现我国建筑产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一定贡献。

二、国有建筑企业管理现状

(一)国有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

现代化建筑企业管理方式创新需要上层管理者的支持,高层不仅要密切关注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建设,还应当关注企业发展轨迹是否符合市场需求。但是在当今大环境的压力下,很多企业盲目追求自身利益,固守原本的发展轨迹,而没有关注到信息技术在现代化市场竞争中占据的重要地位。高层管理者对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并不重视,没有给予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甚至认为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是没有必要的。这就使得我国国有建筑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处于滞后状态。无论是在何种组织中,“改革”都会遭受到来自内部的一些阻力。从当前市场经济体制来看,国有建筑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得到充分的重视,同时也需要企业将业务流程以及规程制度进行完善,就目前而言,大多数国有建筑企业并没有提供相应的建设环境。

(二)国有建筑企业的管理模式过于保守

尽管我国国有建筑企业的管理模式正在向着科技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然而,就目前大部分国有建筑企业而言,在针对项目的监管上依然存在着重言轻行、浅尝辄止、雾里看花的现象,使得项目管理一定程度上处于被动局面,在针对企业的内部管理上还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在创新过程中表现得也相对保守,使得管理模式的创新受到一定阻碍。例如,许多发展时间较长的国有建筑企业认为其所积累的经验已经十分丰富,因此忽略了创新的重要性。事实上,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许多建筑企业的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市场需求。由此可见,在新形势下,创新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俨然成为了现代国有建筑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需求。

(三)企业对于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足

由于现阶段我国的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为了适应当前的经济体制,就需要增强经济利益的发展。但是很多国有建筑企业过度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政治工作领域的建设,不够重视政治思想建设。虽然有小部分企业能够意识到政工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开展过程中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大多數企业在运作过程中,经济效益和生产经营作为企业发展的重点,从规模上看企业发展的行政管理规模将会影响国有建筑企业未来的建设和发展。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行政管理对企业来说是一个特别重要的环节,但是要让员工在日常工作中产生一定的认识确实是很难。另外,在一般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过程中,没有临时的商业模式或融资模式,对关联企业有较大的影响,在企业工作相关的决策过程中,也缺乏对企业文化的了解,还缺乏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缺乏员工敬业度。

(四)企业人才培养制度不完善

国有建筑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人才的智慧,但就目前而言,国有建筑企业对于人才培养的关注度并不高,由于企业员工的自主学习积极性较差,就导致学习观念逐渐缺失。许多员工在工作中遇到不懂的内容,不去主动学习如何去解决,而是放任下去。这样的员工会慢慢地失去创造力,不再动脑思考,进而变得过于机械化。企业如果缺少创造力的话,发展脚步就会变得缓慢,最后停滞不前。因此,企业没有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制度,就会降低企业竞争力,进而被其他企业所取代。

三、创新国有建筑企业管理方式

陕西某建筑公司在过去一年中,面对宏观经济下行、行业竞争激烈、改革任务繁重等复杂形势,围绕公司年初既定的奋斗目标,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顺利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通过对该公司过去一年的奋斗总结和分析,我们得出一些具有创新意义的企业管理方式和措施:

(一)深化战略布局,实现市场开拓新突破

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因循守旧,应当主动出击。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国有建筑企业应当对市场进行深入研究,采取“深挖、深耕、深融”的措施,建立企业与市场之间的紧密联系,保持敏锐的市场前瞻能力。强根固本,借助已有项目拓展新项目、已有合作对象拓展新的合作对象,不断辐射周边,推进项目承建取得新进展。同时,还应当顺应“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学习和把握政策导向,按照国家需求扩大国有建筑企业的经营格局,延伸发展脉络,为企业的长足发展奠定基础。

(二)释放经济活力,实现转型升级新突破

随着经济转型速度逐渐加快,国有建筑企业应当注意作出适应性调整,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全力实现转型升级新突破,抓好企业自营项目,认真筛选、论证优质重点工程。依托国有建筑企业原有优势,加大资金、科技、人才投入,积极打造一批精品自营项目,对重点项目和影响力大的项目要抓出成效、抓出影响力,突出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关注风险问题多的项目,进行重点督办,努力从源头防范化解风险。国有建筑企业各部门应当树立大局意识,做好前期策划,按高起点、严要求的标准,全面完成项目管理工作目标,扩大国有建筑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同时,国有建筑企业还应当统筹兼顾专业市场,扩大经营视野,做到主动出击,紧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老旧小区改造、乡村振兴等发展热点,使之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释放经济活力还要求国有建筑企业改善经营模式,积极践行新型合作共赢理念,逐步推动施工总承包向工程总承包、单纯施工向“投融建管营”一体化发展转型,以经营模式创新为主线,推动管理、技术全方位创新。整合企业内部优质资源,调整企业盈利结构,实现经营规模化,提高国有建筑企业的实力。

(三)完善基础管理,实现企业管理新突破

基础管理是国有建筑企业实现发展质量新突破的关键,只有不断完善管理,加强制度建设,做到职责清晰、分工明确、高效管理。同时,企业还应当加强风险防控,做好市场监管,对市场动向和社会经济转型加强观察,切实转变观念。当前,许多基层单位对于企业的风险认识不足、风险管控能力不强,容易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隐患,构建科学的责任管理体系,提倡各基层单位主动作为,提高企业的发展质量,维护企业的发展成果。国有建筑企业的项目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关键,在创新企业管理过程中,首先应当创新项目管理模式,加大管控力度,进一步推行多部门联查机制,加强施工质量和安全检查。根据检查所得问题清单,逐个攻破现存问题,保障管理工作不留死角、不留隐患,让检查成为一种制度,形成管理威慑,加强管理有效性。推行项目管理经济责任制,提升项目管理人员责任意识、成本意识和风险意识,充分调动项目管理人员积极性。同时,国有建筑企业的管理过程中还应当做好责任落实工作,提高相关人员工作素质,对于给企业造成负面影响的相关责任人应当予以惩戒,在企业上下营造诚实守信、敬业负责的工作态度,真正实现企业管理新突破。

(四)提升科技水平,实现核心竞争新突破

现如今,科技水平已成为了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国有建筑企业要想得到稳定发展,应当将科技创新工作提升到战略高度,培养一批具有高科研能力的研究型人才,以开发国家级工法和专利为主要工作目标,促进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创新。近年来,我国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使得国有建筑企业的管理趋向于科技化发展。科技化管理模式使得国有企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管理难度逐渐下降。这样的智慧管理不仅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了便利,还能有效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为企业的快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科技创新不仅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发展和进步的动力。在新能源、智能化、信息化、装配式等应用不断发展的今天,国有建筑企业应当不断向新技术、新工艺看齐,在不断地学习中保持与时俱进,树立前瞻意识,以解决实际问题和提升品牌认可度为主要工作目标,不断进行工艺革新,勇创新高,提升企业项目的科技含量。企业可以通过与高校合作的方式,共建共享产、学、研一体化的科研体系,使企业能够及时掌握前沿技术,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国有建筑企业还应当加强管理体系的信息化建设,结合自身条件以及市场发展需求,优化创新要素配置,这样才不会被时代的洪流抛弃。

(五)注重人才发展,实现人才战略新突破

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人才都是决定企业能否长久发展的关键。国有建筑企业在聘用人才的过程中,应当跳出传统思路,做好识人、用人、留人工作,为企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同时,还应当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一支高素质、有创新能力的技术团队,充分利用现有技术资源,深化竞争机制,更好发挥人才对于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

加强技术人员引进和培训。一线工作人员是最直接面对风险的工作人员,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就是保护一线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由于很多建筑项目的专业性较强、工作较为复杂的施工人员技能熟练度和安全意识成为了决定施工水平的关键。对于已经上岗的工作人员,要定期开展技能考核,定期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分享典型案例,丰富其应对问题的经验。只有加强一线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职业技能,才能最直接、最根本的提升施工现场的安全性。

(六)统一思想认知,引领企业实现新突破

国企的“根”和“魂”就是坚定不移跟随党的引领,统一思想理念,以正確的思想认识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国有建筑企业创新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强化党的全局统领作用,不断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把加强党的领导体现和落实到完善企业管理中,切实发挥党组织对确保企业发展方向、提高企业规范化运作水平,以及实现企业治理现代化的作用。通过对全体工作人员加强思想教育,不断推动广大党员初心再觉醒,使命再升华,重点整治“尸位素餐”、畏首畏尾、不敢作为的领导干部,建立“以德为先,业绩至上”的选人和晋升机制,形成风向正、干劲足的工作氛围。国企还应当提升为人民服务意识,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基本工作思路,以群众的实际需求为工作改进方向,提高社会对国有建筑企业的满意度。认真履行好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新形势下,更新员工的思想政治观念是进行政工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以增强员工工作过程中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但是,仅仅监督员工做好分内之事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将员工的思想进行解放,将员工的思想进行更新。只有思想得到更新,员工才能在工作过程中进行方式的创新,加快工作效率,提高企业收益,促进企业的发展。以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讲政治、敢担当,改作风”等主题教育为契机,围绕内外部环境、公司发展战略、十三五规划等制定学习计划,开展学习研讨,并且通过紧抓调查研究、认真查摆问题、督促整改落实等措施,不断扩大主题教育成果。

(七)强化监管力度,降低项目风险

国有建筑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应当注意强化监管力度,严格落实项目竣工封口闭合制度,加快完工项目清算工作,落实清收指标,明确清收责任,激励清欠人员清收欠款,有效降低项目的经济风险。完善财务机构分层管理体系,落实项目资金审核工作,对项目资金严格把控,加强审计结果运用,发挥审计监督效果,对违规造成损失的项目负责人采取相应惩罚措施,保障项目的顺利完工和企业的平稳发展。重视前期策划,抓好过程检查评比,在迎检的同时做好自查,相关职能部门和抽调的内部专家组成检查组,按季度交叉检查全司项目,并对检查结果进行打分排名,奖优罚劣。对问题较多、性质严重、长期整改不力的项目管理单位要约谈主要负责人,并纳入年终考核。

四、结语

新时代是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也是不断攻坚克难、接续奋斗的时代。在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国有建筑企业迎来了宝贵的发展机遇。国有建筑企业应当在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强基固本、稳中求进。不断创新企业管理模式,以创新促发展。高效、高质量完成各项建筑工程和任务,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志校,徐其锟.国有建筑企业基层管理半制度化现象及其应对措施[J].现代商业,2020(18):149-150.

[2]朱晨.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绩效管理优化浅析——以中国建筑某工程局为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0(05):21-22.

[3]郭小红.新常态下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经济管理现状与创新[J].河北企业,2020(02):34-35.

[4]李红.浅谈建筑施工企业资源配置的集约化与分散化管理——以某国有建筑施工企业S公司为例[J].经济师,2019(12):286+288.

作者单位:陕西建工第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作者:吴华

国有建筑企业发展论文 篇3:

人力资源管理在国有建筑企业施工项目的分析

摘要:对于任何企业而言,人力资源在整个企业发展中都发挥重要作用,而在国有建筑企业施工项目中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上发挥重要作用。在本文研究中对国有建筑企业施工项目人力资源情况进行深入剖析。

关键词:国有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建议

企业经营过程中离不开人力资源管理,且人力资源管理程度如何对企业会产生直接影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具备的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稳定与否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大众生活水平在提高,国家也开始大力建设基础环境设施,为人民提供更加美好的生活。对于国内建筑企业来说,其所面临的发展与机遇是相辅相成的,尤其对于国有建筑企业而言,能够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进行完善,对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人力资源管理在国有建筑企业施工项目中的重要性

国家经济正处在重要转型时期,在该阶段中对国内固定资产进行投资则能够对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基于国内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上还较低,尤其是在地区经济等方面还存在较大不平衡问题,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非常重视。如今,以建设公共基础设施来促进经济发展,这在国内基础设施建设上仍较为常见,这无疑不是为建筑施工企业提供了良好发展环境。但是,国内市场环境巨大,吸引了诸多国外建筑施工企业,且随着国内民营建筑企业的快速发展,对国有建筑企业造成巨大压力,且在市场份额以及人才、资源等方面都成为强有力的竞争。而建筑施工企业在此背景下如何改善其人力资源管理则是其需要考虑的问题。如果对国有建筑企业施工项目中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特点进行分析,其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市场对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

建筑施工企业在市场中想要长远发展,在工程项目建设质量上一定要达到大众的满意度。而高素质人力资源则是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力,只有拥有更多数量的高素质人才,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大发展。并且,只有拥有一批技术高、专业强的人才队伍,才能加快国有建筑施工企业高速发展。

(二)对人才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国有建筑施工企业每年所要承接的项目多集中在一些市政工程或者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而这些建筑项目无一例外的在施工难度上较大,且在管理上也較为复杂。再加上施工过程中所用的一些器械和设备、技术等需要从国外引进,这就对人才素质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更多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加入到国有建筑企业中去。

二、人力资源管理在国有建筑企业施工项目中存在的问题

(一)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落后

一般建筑企业施工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人力资源管理都是将人作为成本进行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则是将人作为一种资源进行管理。但在国有建筑企业施工项目中对人力资源管理不够重视,国有企业普遍认为人力是建筑项目中所花费的成本,而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只是作为一种管理工作而进行,而并非是企业长期发展所要关注的问题。

(二)人力资源结构不够合理,人员素质偏低

首先,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人数较少,无法更好应对建筑施工企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人力问题,且对企业深入发展也产生一定影响;其次,国有建筑企业在人力资源结构上不够合理,在人员学历水平上偏低,一般在大专学历水平以下人员较多,而研究生等以上学历人员相对较少。与此同时,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所涉及范围较广,但是既熟悉企业经营管理以及法律、工程承包等专业知识的综合人才较少;最后,國有建筑企业虽然员工较多,但是具有高素质管理人才相对较少。

(三)人力资源开发力度缺乏

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开始意识到人力资源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是更多注意力则倾向于如何吸引人才这方面,认为只需要将人才吸收到企业经营中,则可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效率。但是,其往往忽略了对人才进行合理利用和管理[1]。再加上企业对员工培训机制上的缺乏,根本无法发挥员工其应有作用。

(四)员工培训形式较为单一

因国有建筑企业在施工项目上分布较广,且在员工流动性上较大。所以国有建筑企业无法将员工集中起来进行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且在培训形式上大多是以项目部门组织培训。但是,这种培训方式不但在内容上相对较少,且在培训形式上也较为单一,无法发挥出预期培训效果。

(五)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完善

国有建筑企业在拥有的诸多资源中,人力资源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人力资源管理是贯穿于国有建筑企业各个方面,且在企业整体管理中都会涉及到人力资源的管理。但是,大多国有建筑企业对企业发展战略进行规划时并未将人力资源融入到企业战略发展中去,进而造成企业人力资源在素质上普遍较低,且对于人力资源配置上存在不合理问题,甚至有些国有建筑企业并未充分将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实际管理挂钩,这将会对员工工作积极性造成打击,无法使其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改善人力资源管理在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应用策略

(一)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开发计划

如果企业想要更好发展,那么一定要吸收更多高素质人才,以此对企业深入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对于国有建筑企业而言,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将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上升到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中,能够在意识上以及管理机制上进行转变,则对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快速发展都能起到重要作用。

(二)建立科学的员工招聘方式

人力资源管理主要的工作就是对岗位进行科学分析,且对岗位职责进行说明等相关工作,以人力资源规划作为主要指导方式,且对岗位人员需求情况进行分析,以此来合理定制人员招聘方案和流程,以建立系统的国有建筑企业招聘流程。而在招聘过程中要对应聘者进行多方面的测试,无论是笔试还是面试,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的测试等都要进行综合考察,且在员工招聘体系上要采取不同的招聘渠道和方法,以此最大限度的招聘到合适的员工。

(三)重视对员工培训,以提高员工专业素质

在国有建筑企业施工项目中应培养一大批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应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工作,以此提高员工专业素质。首先,对于国有企业施工项目人力资源方面应加强培训,而对于人才吸收方面的投资力度应加强。并且,对人力资源方面的投资不应以成本支出进行看待,应作为人力资源投资理念进行管理。与此同时,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培训过程中可以将部分资金专门用作人力资源培训专用,确保人力资源培训能够顺利展开;其次,国有建筑企业在人力资源培养方式和理念上進行更新,既能够符合企业员工实际情况,又能够使员工掌握更多知识。并且,在培训过程中应以内部培训与外部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最后,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应给予一定激励和约束机制。因国有建筑企业针对施工项目对进行不定期的培训,为了提高培训效果,企业一般都会采取培训与绩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人力資源培训以及素质提升结果如何,同员工绩效以及薪酬直接挂钩,以此促进企业人力资源掌握更多知识和技能[2]。与此同时,企业可以同员工签订培训合同,能够在员工培训完成之后继续为企业服务,以创造更多经济效益。

(四)科学配置人力资源

国有建筑企业项目在人员利用数量上较多,所以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来说,根据国有企业现今人才的总量以及对人才结构的需求情况,合理的做好人才的储备工作。而在人才储备上除了从社会各个渠道进行招聘和引进之外,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为国有建筑企业储备更多相关人才。也可以将施工项目外包、专家研讨等形式来获得行业专家以及专业院校具有的专业知识来被国有企业所用。

四、结束语

在本文研究中对人力资源管理在国有建筑企业施工项目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国有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想要打造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那么就要实行科学人才资源战略规划,能够将人力资源进行科学配置,也要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吸收。只有这样,才能壮大企业人力资源队伍,才能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健康成长具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玲.国有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危机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4(11):109-112.73.

[2]江雄.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思考[J].珠江水运,2014(12):20-24.

作者:隆建海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质量控制建筑工程论文下一篇:幼儿道德启蒙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