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论文

2022-04-18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论文 篇1:

基层孕产妇系统管理现状

【摘要】公共卫生服务是我们乡镇卫生院实现其基本预防保健功能的重要依托,妇幼保健又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多数妇幼保健机构依然存在着“重临床、轻保健”的观念,在项目实施的具体操作中,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的开展目前依然存在着严重空缺。

公共卫生服务是我国农村基本医疗水平的新进展,是乡镇卫生院实现基本预防保健功能的重要依托,妇幼保健又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妇幼保健项目财政补助经费的欠缺,多数妇幼保健机构依然需要业务收入的支持方能生存下去。因而工作人员存在着“重临床、轻保健”的观念,致使现有的妇幼保健机构对于其预防保健功能的实施举步维艰。另一方面,社会各层对妇幼保健水平的需求不断提高,国际社会普遍把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作为评价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按照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要求,我们要在2015年将孕产妇死亡率下降至23人/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至24‰。要达到这一宏伟目标,我们的妇幼卫生服务系统及妇幼保健机构、社会相关部门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在妇幼保健项目实施的具体操作中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的开展是重中之重。我镇妇幼卫生工作以《两纲》为指引,着力规范母婴保健服务。并根据我镇实际情况制定出台了有地域特色的相关制度,但是我们的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目前仍不容乐观。

1 叶酸的服用规范、足量、全程的依然占很少比重。

政府宣传的力度、群众的认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在某种程度限制了叶酸的普及发放。在妇幼保健部门承担叶酸发放之前,此项目的开展隶属于计划生育部门,计划生育与妇幼保健是两个独立办公的部门,信息目前不能共享,而计划生育部门是最先获取育龄妇女信息的。许多的孕妇在怀孕之后去卫生院查体才知晓叶酸的存在及功用,而此时服用叶酸已是为时已晚。有的孕妇因为知识的缺乏对叶酸持怀疑态度,服用间断不连续,导致不能规范足量全程的服用,进而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还有一部分流出的孕妇,长期在外务工,无法办理IC卡更无从领取叶酸,导致叶酸服用的缺失。基层妇幼保健工作人员我县区基本是乡镇卫生院兼职,公共卫生项目基本不能为工作人员带来任何效益且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因为财政短缺必须以业务收入为重导致公共卫生项目启动缓慢且处于应付的尴尬状态。

2 孕产妇系统管理欠完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孕产妇的保健意识随之加强,因此早孕期建卡建册已经不是问题,但是系统管理这个概念在群众及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心里依然模糊。乡镇卫生院业务开展的局限导致许多的孕产妇不能给予其足够的信任,查体多往县市级医院进而资料不能及时完善的跟踪。管理规范所谓的5次保健刷卡成为一句框架,甚至有的医院为了追求刷卡率在孕妇办卡后留下IC卡定时录入信息,导致信息记录不实,高危孕妇漏诊,难以达到系统管理应有的效果。产后访视以乡村医生为主,而他们几乎没有妇幼保健的业务知识,只是流于一种形式而已。责任、待遇和工作没有关联的基础上要求质量似乎是难以平衡。孕产妇系统管理档案的完善只是一种形式,而内容的真实值得商榷。

针对以上两大重点问题,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措施,确保在资金困难的状况下尽可能的完善叶酸的补服工作及孕产妇系统管理。

一方面,对于妇幼保健机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应及时纠正。进一步理清妇幼保健工作的发展思路,坚持保健与临床相结合。深刻认识国家成立妇幼保健专业机构的初衷,切实强化公共卫生服务的意识,行使好作为公共卫生机构的社会责任。同时建立健全绩效评估机制,在落实妇幼卫生服务的过程中,加强监督与管理,以保证各项妇幼保健工作,特别是辖区群体保健工作的质量。叶酸补服问题上政府加强宣传,卫生院和计生部门协作,定时公开宣传叶酸知识,村级妇保人员在得知育龄妇女有生育意向时及时提醒补服叶酸,并追踪随访至足量全程至妊娠结局,把叶酸补服当成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其二,切实抓好孕产妇查体信息的真实性、连续性、完整性。在补服叶酸的同时发放孕产妇系统管理指南,定时督促孕妇来本机构查体。外院查体者及时准确的记录在案,发现高危孕妇及时上报,督促其前往上级医院诊治。不断强化妇幼保健人员的业务培训,产后访视由专职妇保人员持卡下村入户,访视完毕后由产妇签字收回本机构存档。以不断降低不良妊娠结局为目标考核,把系统管理落到实处。

在我国,公共卫生服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不断提高农村妇幼卫生水平、保障农村孕产妇的健康、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对于提高出生人口整体素质具有全局性意义。作为承担广大妇女和儿童健康保障的妇幼保健机构及乡镇卫生院,也应得到社会的关注和政策上的支持。

作者:赵玉倩 赵立

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论文 篇2:

努力提高妇幼卫生监测水平、降低孕产妇及儿童死亡

【关键词】 妇幼卫生;监测水平;孕产妇;儿童;死亡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766

1991年我县被确定为国家级妇幼卫生监测点,2004年被确定为自治区级妇幼卫生监测点,我们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妇幼卫生监测工作的各项要求,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及出生缺陷监测工作。现将我们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1 疏勒县妇幼卫生三网监测的工作特点

1.1 领导高度重视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为三网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1.1.1 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为主导,以政策为保障,促进工作开展 我县成立了由卫生局主管局长任组长的妇幼卫生监测领导小组和业务骨干组成的监测技术指导小组,统筹安排全县的监测工作,督促整个工作有序开展。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信息工作的通知》,对妇幼卫生监测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出台了《疏勒县关于成立孕产妇急救中心的通知》和《疏勒县加强高危妊娠管理的通知》,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儿童死亡率创造了条件。还下发了《妇幼卫生监测工作实施方案》和《妇幼卫生报表质量评分标准》,形成了工作目标明确、制度职责到位、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良好格局。

1.1.2 重视妇女儿童保健,切实做好孕产妇、儿童的系统管理 各乡(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增强妇女儿童的保健意识。在全县统一使用自治区卫生厅编制的《母子保健服务手册》,此外,将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结合,实施保健保偿制度,促进了两个系统管理,全面提升了整个妇幼保健工作的水平。

1.1.3 完善的管理,为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提供了保障 我县从全局出发,将自治区卫生厅统一编制的《自治区产科分娩登记本》下发到各助产单位,规范了医院的分娩登记;同时制订了《疏勒县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和出生缺陷报告制度》,规定全县行政区域内发生的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和出生缺陷均应及时向县妇幼保健站报告,从而减少了数据的重报和漏报,保证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还在全县范围内使用了自治区统一的《危重孕产妇自动出院报告卡》和《危重5岁以下儿童自动出院报告卡》的多种妇幼卫生信息原始表卡册。

1.1.4 建立了完善的考评机制,落实责任 县卫生局每年都同各乡(镇)政府签署卫生工作目标责任书,将妇幼卫生相关工作纳入目标责任书中,通过各乡(镇)政府的组织与协调,切实保证妇幼卫生监测工作顺利进行。县卫生局亦将妇幼卫生监测工作列入乡(镇)政府及各医疗卫生单位的目标考核中。

1.2 监测体系建设完善,三级网络健全,为妇幼卫生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为切实加强对妇幼卫生监测工作的指导,制订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专职人员、层层负责”的工作原则。具体是:

1.2.1 妇幼卫生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县卫生局明确由分管领导负责,县妇幼保健站主要领导直接负责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并设立了全县妇幼卫生信息中心,配备了专职信息人员,集中收集、统一管理本辖区妇幼卫生信息。

1.2.2 妇幼卫生信息人员专职化 县妇幼保健站设2名妇幼卫生信息专职人员负责全县妇幼卫生监测工作。其他各医疗机构另配1-2名妇幼卫生信息专职人员,负责各乡镇妇幼卫生信息的收集和上报工作。

1.2.3 实行妇幼卫生信息人员备案制度 妇幼卫生监测工作纳入县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卫生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实行问责制。未经同意,各单位不得随意更换妇幼卫生信息人员。

1.3 管理规范、制度完善,保证了监测工作的有序开展,提高了监测数据的质量。

1.3.1 妇幼卫生信息管理规范 为了加强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工作,确保妇幼卫生信息报告及时、准确,各级均制定了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制度,对监测的留存资料、上报资料和文档管理工作作出了规范。使用了全区统一的工作台帐,建立了监测数据的逐级报告制度。例如,在各助产单位使用统一的《自治区产科分娩登记本》,规范了医院的分娩登记,同时启用了自治区统一的《危重5岁以下儿童自动出院报告卡》,加强了对儿童死亡线索的追踪,大大减少了危重患儿放弃治疗后的死亡漏报。

1.3.2 文档管理规范,原始资料保存完整 各级的文档管理规范,各类资料分门别类进行归档,并且在文件袋或文件盒内放有资料目录,查阅比较方便。各类原始资料有留底,保证了上级督导时有据可查。

1.3.3 落实县、乡两级的例会、督导、考核和反馈制度 一是定期的例会促进了三级妇幼人员的信息交换,保证了数据上报的及时、准确。例会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核对相关数据,如有差异则进行追踪落实。并且采用以会代训的方式,加强了对村乡两级人员的业务培训,及时解决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逐步提高基层妇幼人员的业务水平。二是建立督导和考核制度。采取分级督导,层层落实的方法,即县妇幼保健站负责对县直医疗机构及各乡镇卫生院的业务督导,各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工作人员负责对村卫生室的业务督导。在县卫生局的带领下县妇幼保健站每年对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和各乡镇卫生院督导考核2次;乡镇衛生院对村卫生室实行分片包干,对村卫生室每年督导数次。三是建立了信息大反馈制度。县妇幼保健站将各乡(镇)上报的其他乡(镇)和县(市)的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和出生缺陷,及时反馈回其所属乡(镇)或其他县(市)妇幼保健机构进行核实、登记、上报,减少了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和出生缺陷漏报。《危重5岁以下儿童自动出院报告卡》的填写及报告制度的实施加强了对儿童死亡线索的追踪。四是建立专职妇幼卫生信息人员定期培训制度。每年举办1-2期培训班、定期派人到基层实地培训、基层医疗机构定期派专人参加为期3-5天的短训等多种形式提高了妇幼卫生信息人员业务素质。五是积极开展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评审工作。根据自治区下发的开展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评审的文件要求,我县成立死亡评审领导小组,并制定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评审实施方案,每半年由县卫生局组织评审组专家对辖区内发生的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病例进行评审,全面分析影响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的危险因素。为准确、及时、动态地监测我县妇女儿童健康状况,更好地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六是相关部门之间协作良好。妇幼保健站与综合性医院、计生、公安和防疫等机构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能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县、乡、村三级的监测人员定期与计生、疾病控制、公安和民政等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数据信息交流,如相互件信息不一致,则将信息返回相应的村进行核对,保证了数据的准确。七是注重监测数据质量,认真做好质控工作。每年按照国家妇幼卫生监测方案的要求,常规开展县级和乡(镇)级的质量控制工作,并对质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加强了对基层的技术指导。质控工作完成后,形成规范的工作总结,总结经验进行交流,发现问题,提出解决办法,逐步提高整个监测系统的监测水平。

2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2.1 三级监测网络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级网络的健全和稳定是妇幼卫生监测工作能顺利开展并持续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县存在乡村保健队伍不稳定和城镇监测网络不健全。例如村保健员的报酬低、部分乡镇卫生院的服务人群多,工作量偏大、人员更换频繁。随着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城镇人口中的保健管理形成了一个巨大压力,我县城镇居民妇幼保健服务网路建立不全,影响了城镇出生死亡的规范上报。建议对三级网络的建设问题进一步加以关注,逐步提高村级保健员的待遇,合理配置各级的人力资源。

2.2 两系管理工作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是做好妇幼卫生工作的核心,只要认真做好两个系统管理,监测数据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目前,部分乡镇两个系统管理率低,质量较差,还存在产后访视仅靠乡妇幼卫生人员电话询问产妇的情况,不能达到产后访视的目的。应建立村级妇幼网络,由保健人员入户对产妇、儿童进行访视和体检,发现有无患病情况,并进行喂养知识的指导。

2.3 监测经费不足,影响监测工作顺利进行 除每年的十几万中央下拨的监测专项经费外,自治区和县财政均无经费支持。现今对监测人员培训成本、督导、质控等交通费用等支出的提高,使得监测工作的正常运行困难重重。希望获得地方财政的经费支持,以保证监测工作的正常运转。

2.4 乡镇卫生院产科建设亟待加强 随着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普及和农民生育观念的进步,到乡镇卫生院分娩的人越来越多。但目前部分乡镇卫生院的产科技术力量薄弱,产科设施原始、落后,大部分乡镇卫生院没有温馨的住院环境,加大了新生儿的危险因素。建议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产科建设,规范卫生院助产服务,提高抢救技术水平;对不具备产科服务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应严格限制其从事接生服务,把工作重点放在孕期保健、高危筛查和及时转诊等方面。(2012年4月9日)

作者:阿依谢姆?图尔荪 托合提古丽?阿卜力孜

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论文 篇3:

量化“降·消”项目督导指标 提高项目督导质量

[关键词] 量化;降·消项目;提高;质量

实施“降·消”项目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卫生服务的公平性,解决农村广大妇女儿童基本医疗保健服务需求的有效途径。项目主管部门及时掌握项目运行情况及进度,落实各项工作是督促及指导项目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如何量化“降消”项目督导指标是提高项目督导质量的重中之重。青海省“降消”项目督导在不断的督导实践中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各项目地区项目执行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究其原因就在于细化、量化了各项督导指标。希望各项目县能以此为借鉴,努力提高“降消”项目督导质量。

1各项目县对项目的重视程度

各项目县对项目的重视程度以项目方案、配套文件、项目领导小组及技术指导组的成立为评价指标,具体量化为:督导县有无项目方案及配套文件,具体名称;是否成立项目领导小组,成员情况;项目办公室地址;是否成立项目技术指导组,人员组成情况。

2各项目县对项目的执行能力

各项目县对项目的执行能力以孕产妇及儿童系统管理、项目经费管理、贫困救助工作展开、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建设情况为指标,具体量化为:

2.1孕产妇及儿童系统管理信息

2.1.1孕产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调查包括督导县总人口、乡镇数、村数;孕产妇上年度死亡人数、本年度死亡人数、主要死因;5岁以下儿童死亡总数、婴儿死亡数、新生儿死亡数、主要死因;住院分娩总人数、住院分娩率、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数及率;消毒接生率;产前检查覆盖率。

2.1.2孕产妇住院分娩情况量化为督导县上年度及本年度全县孕产妇住院分娩情况。包括孕产妇数、活产数、住院分娩总数、县级医院分娩数、乡卫生院分娩数。

2.2项目经费管理、贫困救助

2.2.1项目经费管理、贫困救助工作开展:项目经费管理检查方法包括查看县卫生局或项目办相关财务凭证,查看救助资金的支付形式。检查内容为到项目办帐上金额和时间、项目经费是否专帐管理、专款专用、财政对机构预付制、机构垫付制、个人垫付制。

贫困救助工作情况检查方法为查看项目办资料、财务凭证、询问有关人员。检查内容包括全县贫困救助登记一览表;全县救助花名册;收回的贫困救助卡;三联单的存根联;上年度贫困救助资金总额、县项目办已兑付金额;本年度贫困救助资金、县项目办已兑付金额;上年度发放贫困救助卡数、上年度救助人数;本年度发放贫困救助卡数、本年度救助人数;上年度救助余额及其占上年度贫困救助资金比例;目前救助余额及其占本年度贫困救助资金比例。

2.2.2项目资金按类别使用情况项目资金按类别划分为社会动员经费、培训进修经费、设备经费、驻县专家工作经费、贫困救助经费,各类经费按照下拨经费、使用经费、结余经费进行调查统计。

2.2.3贫困救助资金发放情况查阅孕产妇贫困救助资金申请表20份(15份及以上填写完整为合格,低于15份为不合格);查阅贫困孕产妇救助三联单20份,检查第一联有无家属签字,填写是否完整(15份及以上完整为合格,低于15份为不合格);平产平均补助金额、难产最高补助额、是否符合省级规定(不低于)的补助标准;复印上述三联单,到乡、村级核查符合情况(20份)。

2.2.4贫困孕产妇救助情况调查上年度及本年度全县贫困孕产妇救助情况,包括贫困孕产妇数;正常产救助人数及救助金额;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救助人数及救助金额。

2.3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

2.3.1县级产科急救中心基本情况县级产科急救中心数及其具体承担单位;县级产科急救中心到辖区最远的地方接诊孕产妇需多少小时/单程;急救中心产科床位数;人员情况(医生、助产士、护士以及取得母婴保健技术合格证的人数);产科急救专用电话,电话是否向全县公布;中心是否实行产科危重病人向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制度;县级是否成立有急救小组?急救小组技术人员是否有麻醉、内科、ICU等专家组成?急救小组组长职称、职务、专业;危重抢救时院领导(急救小组组长)是否到位组织抢救?危重孕产妇抢救情况(上年度危重孕产妇急救例数、抢救成功及死亡例数;转入及转送上级医院例数及其结局);本急救中心是否有以下急救设备:①检验设备②血库③开口钳 ④急救药品⑤呼吸机 ⑥新生儿复苏设备 ⑦全套麻醉设备⑧供氧设备⑨ICU⑩心电监护;能最快提供血源的时间;产科出血需要输血时如何解决?有无急救车?急救中心是否24小时专人值班(电话核实);急救车是否及时赶到现场;急救车是否备有急救药品及急救器械。

2.3.2县级产科急救中心各项管理制度及工作制度调查孕产妇急危重症管理制度、孕产妇转运急救制度、高危妊娠管理制度、重症监护制度、会诊制度、新生儿窒息复苏制度、产儿科合作制度、急危重症及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危重病人抢救报告制度、急救药品管理制度、抢救用血管理制度、接受转诊和反馈转诊病人情况制度、孕产妇急救工作流程图制度、业务培训制度、诊疗常规。

2.3.3县级产科急救中心基础信息登记情况查看孕产妇急危重症接诊及出诊登记本、接诊电话是否有记录、转运与反馈登记本、业务培训登记本、孕产妇急危重症抢救登记本、急危重症病例讨论记录本、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分娩登记本。

2.3.4县级产科急救中心设备与设施产房布局和感染控制是否符合标准,如不符合,不符合原因;急救设备是否处于功能状态,未处于功能状态的设备名称;设备使用中发生故障时能否及时处理;医生是否会使用这些常用设备,不会使用的设备名称;常规急救药品是否齐全,标出短缺药品种类:①宫缩剂;②补溶液(胶体液,晶体液,葡萄糖类液)③心血管系统药 ④止血类药⑤解痉降压类药⑥镇静类药⑦抗生素药;常规急救药品有无过期药品,过期药品种类及品名。

2.3.5县级产科急救中心的产科急救技术进行“三基”技能考试,并进行综合评价。考试对象:主任1人、主治医师1人、住院医师1人、助产士1人。考试选择题目: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与处理,子痫的处理;前置胎盘的诊断与处理;胎盘早剥的诊断与处理;羊水栓塞的表现?如何预防?产后出血的原因、诊断及处理?心衰的诊断和处理?失血性休克的处理;如何正确使用产程图?异常产程的识别和处理;休克指数的计算;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处理;心脑肺复苏的技术。

3各项目县项目实施办法具体量化为:

3.1项目人员培训、产科三基考核

各县举办培训班次数、时间、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参加人员总数及县级人数、乡镇人数;县乡医疗保健机构产科“三基”考核开展考核时间、县级考核合格率、乡级考核合格率。

3.2健康教育开展情况

各县项目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形式、举办黑板报期数、发放健康教育材料份数及其名称、健康教育讲座次数、健康教育培训班次数及其参加人数、健康教育覆盖面。

3.3各级督导开展情况

包括县级对乡级的督导和乡级对村级的督导,具体为督导次数、乡数、内容、发现的问题。

3.4各级例会召开情况

包括县级例会、乡级例会情况,检查例会计划、召开次数、参加人员、参会人数、例会内容。

3.5孕产妇死亡评审情况

3.5.1孕产妇死亡评审开展情况孕产妇死亡调查是否开展,调查人员组成;孕产妇死亡评审小组成立时间,评审小组成员;孕产妇死亡评审工作开展(开始时间),评审次数及时间;孕产妇死亡病例讨论记录。

3.5.2孕产妇死亡评审情况孕产妇死亡人数、死亡原因、死亡者住院分娩人数、评审结果(可避免死亡,不可避免死亡)。

3.5.3评审相关资料孕产妇死亡评审资料及过程调查包括主题个案调查资料及其质量;个案分析报告及其质量,是否按照十二格表和三个延误理论归纳死亡原因;评审总结报告及其质量,是否按照十二格表和三个延误理论归纳评审发现的主要问题,有无干预措施,提出的措施是否具有可操作性;评审结果反馈记录及其质量。

3.6县级派驻乡级产、儿科技术人员情况

派驻人数、人员到位人数、派驻单位、派驻时间(总天数)、主要解决的问题。

3.7产儿科建设

3.7.1乡镇卫生院产房布局产房面积是否≥15m2;是否流动水洗手;清洁区、缓冲区和污染区分布是否合理;三池是否分开;墙面和地面是否符合清洁要求;消毒及污物处理是否符合要求。

3.7.2乡镇卫生院产房挂图上墙情况有无转诊流程图、产后出血抢救流程图、子痫抢救流程图、新生儿窒息复苏流程图(2张)、羊水栓塞抢救流程图。

3.7.3乡镇卫生院有关设备及设施产房设备是否符合标准?产房设备是否处于功能状态?常规急救药品是否齐全?常规急救药品放置在哪里?常规急救药品有无过期药品?常规急救药品有无定期检查制度和登记?产房有无保暖设施?是否提供烧水、做饭及洗衣的便利?

3.7.4乡镇卫生院各种相关制度及记录 产房工作规章制度(孕产妇急危重症管理制度、孕产妇转运急救制度、高危妊娠管理制度、急危重症病例讨论制度、危重病人抢救报告制度、急救药品管理制度、孕产妇死亡报告制度、接受转诊和反馈转诊病人情况登记制度、新生儿窒息复苏制度);分娩登记本;危重病例登记本;危重病例讨论记录本;产科病历;产科病历书写完整情况(查看5份病历)。

3.7.5乡级产科人员技术水平考核情况(1-2人)考核①设备使用情况:开口器、心肺复苏囊、保暖急救台、一次性吸痰管;②案例或模拟操作:产前检查四步手法(妊娠图)、观察产程(产程图的应用)、接生操作、产后观察、新生儿窒息复苏。最后进行综合评价。

3.7.6产儿科服务人员调查县、乡、村级妇幼保健机构妇幼人员总数、学历构成、专业构成、职称构成。

(收稿日期2009-01-02)

作者:黄素霞 李庆业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物理自主创新教学管理论文下一篇:社区长效管理途径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