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试题集锦

2022-07-11

第一篇:故都的秋试题集锦

故都的秋

课型:新授课学案 .

编号:第一单元

2015高一语文组

故都的秋

【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以情驭景的写法,了解作者是怎样以景显情的。 2.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自主认知】

一、整体感知

1.找出郁达夫笔下的秋的特点。

2.诵读全文,把握作者对北平的秋天的感情。

二、自练自测 1.字音辨识 凋谢(

)

.混混沌沌(

) ..歧韵(

) .(

) 潭柘寺(

) .2.解释下面的词语。 ①领略: ②一叶知秋: ③平平仄仄:

落蕊(

)

.平平仄仄(

) .颓废(

) ..

点缀(

) .

嘶叫(

) .

疏.疏落.落【合作探究】

1.本文的文眼是什么?

2.为了表现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作者选取了哪几幅画面进行描写?

编写:李志宏

第 1 页 共 1 页

审核:刘宗富 课型:新授课学案 .

编号:第一单元

2015高一语文组

3.文章开头和结尾部分都写到了南国之秋,其作用是什么?

4.如何理解《故都的秋》中作者说的北国的秋特别地来得“悲凉”?

5.《故都的秋》为什么不详写故都秋天的著名风景?

【课堂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驯鸽(xùn)

夹袄(jiá) ..呜咽(yē) .B.点缀(zhuì) .附着(zhuó) .C.纶巾(guān) .椽子(yuán) .D.鲈鱼(lú) .潭柘寺(zhè) .落蕊(ruǐ) .普陀山(tuó) .平仄(zè) .房檩(lǐn) .混沌(hún) .譬如(pì) 祈祷(qí)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苦涩

屋檐

萧索

落蕊 B.幽深

混沌

落莫

平仄 C.训鸽

细腻

凋谢

意境 D.点缀

颓费

赏玩

蟋蟀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

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②秋蝉的

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③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

编写:李志宏

第 2 页 共 2 页

审核:刘宗富 课型:新授课学案 .

编号:第一单元

2015高一语文组

A.情趣 衰弱 衬托

B.情致 衰落 衬托 C.情趣 衰弱 陪衬

D.情致 衰落 陪衬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面对晚唐政治上的败落,诗人杜牧替古人担忧,写出了流传千古的《阿房宫赋》。 .....B.有些散文语言自然朴素,浑然天成,而细细品味,就会发现作者苦心经营的妙笔。 ....C.培根和笛卡儿提出的科学方法论对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敲门砖的作用。 ...D.不管走到哪里,她总是穿金戴银,珠圆玉润,一身珠光宝气,令人感到十分庸俗。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他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光,就是下班之后卸去一身的劳累,把自己关进书房,秉一盏温暖的灯光,在书的海洋中自由遨游。

B.某人接到一学术会议秘书组来函,信上说: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旅差费,安排住处,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

C.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会议,推动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促进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工作。

D.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才。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账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6.作者为什么要写“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

7.在作者看来,外国诗人与中国文人对秋的态度有哪些相同与不同之处?

编写:李志宏

第 3 页 共 3 页

审核:刘宗富 课型:新授课学案 .

编号:第一单元

2015高一语文组

8.从全文看,这一段文字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三、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

郁达夫

①自从亚里士多德的文学模仿论创定以来,以为诗的起源是模仿本能的学说,到现在还没有绝迹。富有独断性者,甚至于说“所有的艺术,都是自然的模仿”。虽则说得太独断,太笼统,但反过来说,自然景物以及山水,对于人生,对于艺术,都有绝大的影响,绝大的威力,却是一件千真万确的事情。所以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

②自然的变化,实在多而且奇,没有准备的欣赏者,对于它的美点也许会捉摸不十分完全的。就单说一个天体罢,早晨的日出,中午的晴空,傍晚的日落,都是最美的景象;若再配上云和影的交替,海与山的参错,以及一切人造的建筑园艺,或种植畜牧的产物,如稻麦牛羊飞鸟家畜之类,则一日之中,就有万千新奇的变化,更不必去说暗夜的群星,月明的普照,与四季寒暖的更迭了。

③我们人类都有一种特性,就是喜新厌旧,每想变更。一碗最珍贵最可口的菜,若每日吃着,到了后来,宁愿去换一碗粗肴淡菜来下饭。唯有对于自然,就决不会发生这一种感觉,太阳自东方出来,西方下去,日日如此,年年如此,我们可没有听说有厌看的。还有月亮,初一出,月半圆,月底全没有,而无论哪一个人,看了月亮,总没有不喜欢的。自然的伟大,自然的与人类有不可须臾离开的关系,就此一点也可以看出来了。

④欣赏自然景物的本能,是大家都有的。不过有些人忙于衣食,不便沉酣于大自然的美景;有些人习以为常,虽在欣赏,也没有欣赏的自觉。更有些人,将自然范围限制得很小,以为能如此这般欣赏,自然景物就尽在他们的囊中了。

⑤我从前有位同事,平时只晓得钻门路,积私财,以升官发财为唯一的人生乐趣,现在居然位至极品,财积到几百万了,但他唯一娱乐,还是出外则装学者的假面,回家则翻英国银行的存折。对于自然山水,非但不晓得欣赏,并且还视若仇敌似的。对于这种利欲熏心的人,我以为对症的良药,就只有一服山水自然的清凉散。因为山水自然,是可以使人性发现,使人格净化的陶冶工具。

⑥自然景物所包含的方面,原是极博大、极广阔的。天地岁时,社会人事,静而观之,无一不是自然,无一不可以资欣赏,但这却非要悠闲自得,像朱夫子那样的道学先生才办得到。至于我们这种庸人,要想得到自然的美感,还是上山水佳处去较为直截了当。

⑦大抵山水佳处,总是自然景物的美点发挥得最完美、最深刻的地方。孔夫子到了川编写:李志宏

第 4 页 共 4 页

审核:刘宗富 课型:新授课学案 .

编号:第一单元

2015高一语文组

上,就觉悟到他的栖栖一代,猎官求仕之非;太史公游览了名山大川,然后才死心塌地,去发愤而著书。可知我们平时所感受不到的自然的威力,到了山高水长的风景聚处,就会同电光石火一样,闪耀到我们的性灵上来。

⑧我曾经到过濑户内海旅行,月夜行舟,四面青葱欲滴,当时我就只想在海岸做一个半渔半读的乡下农民。依船楼而四望,真觉得物我两忘,生死全空了。后来也登过东海的崂山,安徽的黄山,更在天台雁荡之间,逗留过一段时期,总没有一次不感到人类的渺小,天地的悠久。所以要想欣赏自然的人,还是先上山水优秀的地方去训练耳目,最为适当。

⑨从前有个赞美美术批评家拉斯肯的人说,他在没有读拉斯肯以前,对于绘画,犹如瞎子,读了之后,眼就开了。这话对于高深的艺术品的欣赏,或者是真的,但对于自然美,尤其是山水美的感受,也未必尽然。乡下愚夫愚妇的千里进香,都市里寄居的小市民的窗槛栽花,........都是欣赏自然的心情的一丝表白。只教天良不泯,本性尚存,但凭我们的直觉,也就尽够做一个自然景物与高山大水的初步欣赏者了。

(有删改) 9.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从亚里士多德的模仿学说谈起,意在引出人生、艺术模仿自然山水的中心观点,启发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

B.第②段有关自然的描述涉及时间、空间、光线、色彩等元素,平常的自然景物、人文景观流转变幻,姿态万千。

C.作者笔下的自然山水具有陶冶性灵的作用,“清凉散”之喻形象地告诫人们不要因为工作的繁忙而忽略对自然的欣赏。

D.本文以吃饭为例表现人类喜新厌旧的特性,以“小市民的窗槛栽花”为例表明凡夫俗子也能欣赏自然美,具有生活气息。

E.本文谈古论今、写人写己,由景物而人生,从山水而艺术,紧扣自然与人生的密切关系,行文看似闲散,实则紧凑有序。

10.作者认为应该如何欣赏山水及自然景物?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11.文章第⑧段写“我”在濑户内海旅行,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12.文中说:“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请结合本文和下面的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要求观点明确,阐述合理,有说服力。

①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编写:李志宏

第 5 页 共 5 页

审核:刘宗富 课型:新授课学案 .

编号:第一单元

2015高一语文组

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郁达夫《故都的秋》) ②陶渊明、谢灵运这般人的山水诗那样的好,是由于他们对于自然有那一股新鲜发现时身入化境浓酣忘我的趣味;他们随手写来,都成妙谛,境与神会,真气扑人。(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

四、精彩语言运用

13.根据所给材料,概括文字主旨(30字以内)。

据调查,多数学生上学的目的是为了“学本领”;排在第二的是“将来找个好工作”;“考大学”也是许多孩子想上学的动机。因为“学习有兴趣”“学校好玩”和“喜欢读书”而上学的比例比较低。高中生只有4.3%是因为“喜欢读书”而上学。过半数的小学生认为教科书上的知识对生活有较大用处,而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绝大多数认为教科书上的知识没用。

参考答

案【自主认知】

自练自测

1.diāo ruǐ zhuì hùn dùn zè sī qí tuí fèi shū luò zhè

2.①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②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的来临,比喻发现一点儿预兆就料到事物发展的趋向。③平声和仄声。泛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的韵律。

【合作探究】

1.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闲话秋凉”“秋果胜景”等五幅画面。

3.写南国之秋主要是为了形成对照,衬托北国秋景之美,秋味之浓,同时显示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赞美和眷恋。作者在开头部分点出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后,接着写到了江南之秋。但那里“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又时常多雨而少风”,因此,“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在文章结尾部分,作者又写到了“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些描述,极为鲜明地表现出了北国之秋的秋色之美,秋味之浓、之足,饱含着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盛赞,渗透着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深深挚爱和眷恋。

4.30年代的旧中国,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人生的感受。郁达夫久有品赏故都的秋的心愿,又久经生活的颠沛流编写:李志宏

第 6 页 共 6 页

审核:刘宗富 课型:新授课学案 .

编号:第一单元

2015高一语文组

离,如今终于来到故都北平,自然有多种复杂的感受,包括“负面”的感受。所以作者说感到北国的秋特别地“悲凉”。

5. ①这是由作家的思想所决定的,他追求“清”“静”,并笼罩着淡淡的“悲哀”,那些著名风景区都是游人云集、热闹非凡,那里的景色难以表达作者的这种思想。 ②那些著名的风景,是古往今来文人吟咏北平秋天常写的,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不容易道出新意来。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那些常见的景象人们虽然很熟悉,早就习以为常,但是却往往忽略了它们的特殊意味。作家把它们挖掘出来,集中起来,使人更深刻地体味到北平的秋“味”。

【课堂练习】

1.B 解析:A项,“咽”读yè。C项,“椽”读chuán。D项,“混”读hùn。

2.A 解析:B项,“莫”应为“寞”。C项,“训”应为“驯”。D项,“费”应为“废”。

3.C 解析:情趣:性情志趣;情调趣味。情致:情趣;兴致。衰弱:(身体)不强健;虚弱。衰落:(事物)不强盛。陪衬:附加其他事物使主要事物更突出;陪衬的事物。衬托: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把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

4.B 解析:A项,“替古人担忧”指没有必要的担忧。C项,“敲门砖”比喻借以求得名利的初步手段。D项,“珠圆玉润”形容歌声婉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以上均不合语境。

5.C 解析:A项,“秉一盏温暖的灯光”动宾搭配不当。B项,表意不明,有歧义。D项,一面与两面不对应。

6.突出秋总能给有情趣的人类带来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

7.同:中西文人都喜欢作文赞颂秋天。异:西方文人,多在田园诗或四季诗中赞颂秋天;中国文人多把秋与人生联系起来。

8.这一段文字是全文的高潮。它既是对前面几段写景的小结,又从写景抒情转为直接抒情。

9.AC 解析:A项,“意在引出……的意义”错,应为引出“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C项,“告诫人们 ……对自然的欣赏”错,应为“告诫人们通过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净化心灵,提升人格”。

10.参考答案:(1)留意自然的丰富与变化,做有准备的欣赏者;(2)不为世俗所累,主动寻访山水佳处;(3)保存美好本性,在生活中欣赏自然。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确定阅读区间,即②至⑨段;然后圈定关键词句,如②段首句、⑥段末句、⑦段首句等;最后整合答案即可。

11.参考答案:(1)生动表现物我两忘的感受,突出自然的伟大;(2)以个人体验进一步印证山水佳处对心灵的陶冶作用,亲切自然,更具说服力;(3)上承古人游览经历,下与登临崂山等相呼应,行文详略有致,富于变化。

解析:分析作用类题目宜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答。如本题,内容上突出山水自然对陶冶人的心灵的作用,结构上承上启下等。

12.答案示例:(1)这句话点明了自然山水与艺术、人生的紧密关系。山水以及自然景物,会影响艺术与人生;而对待艺术和人生的态度,同样会使自然山水染上人性的色彩。陶渊明、谢灵运等人,能发现自然的美好,忘却尘世的烦忧,因而写出“悠然见南山”“池塘生春编写:李志宏

第 7 页 共 7 页

审核:刘宗富 课型:新授课学案 .

编号:第一单元

2015高一语文组

草,园柳变鸣禽”等清新自然的诗行。郁达夫《故都的秋》中写“扫帚的丝纹”,细腻、清闲却不免有些落寞,自然外物因为点染上他独特的情绪色彩,具有生命的气息。

(2)欣赏山水自然的心情与欣赏艺术、人生的心情是统一的。因为艺术与人生是山水自然的映照,人对于山水自然的欣赏态度也恰恰是人对于艺术与人生的态度。能认识山水自然之美好、博大与威力的人,对于艺术与人生才能获得超越世俗的认识,才能如孔夫子、太史公那样领悟人生、寻求精神价值的实现,才能像陶渊明、谢灵运、郁达夫那样在山水自然的流连忘返中物我两忘,写出“境与神会,真气扑人”的佳作。

解析:本题具有开放性。对这句话的思考可以见仁见智,但必须联系文本和所供材料,不得游离。观点的概括要源自对“欣赏山水……的心情”这句话的正确理解,阐述理由要密切联系文章内容、作者观点以及提供的材料。

13.因喜欢读书而上学的孩子太少,大多数中学生感到知识所学非所用。

编写:李志宏 第 8 页 共 8 页 审核:刘宗富

第二篇: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泛读课文)

《作家作品》

郁达夫五四时期小说,散文创作方面得代表作家。他的小说多采用“自叙体”。他与郭沫若,成仿吾组织创造社。

《主旨》

本文着眼于故都的秋色,秋声,秋意,突出表现“色彩浓,回味永”以及“清,静,悲凉”的北国秋天的特点,表达作者向往,热爱北国秋天的思想感情。

《课文串讲》

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总写作者对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了作者想饱偿故都之秋的迫切心情。

第二部分:(3——9自然段),采用描写与议论两种方法,具体描绘北平之秋的景象,还插入作者对北国之秋的议论,写中外不同的文人对秋的相似感触——秋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

第三部分:(10——11自然段)总结全文,再次以南国秋色之淡,反衬北国秋色之浓。

《学习要点与难点》

识记这是一篇记游散文。

文本围绕北京秋天“色彩浓,回味永”这一中心线索展开全文的结构特点。

文章开头说明自己要来北京就是为了对“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看饱,尝透。文章结尾,又强调北京秋天的特点“色彩浓,回味永”,前后呼应。中间部分的内容全是围绕中心来描写。

3,掌握对比手法。

本文主要描写北京之秋,却两次描写南国之秋。这是运用对比手法来描写北京之秋的“色彩浓,回味永”。通过南国之秋的“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色彩不浓,回味不永”,从反面来衬托北京之秋的特点。

《重点段落分析》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

这段描写了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的景物,描写北国之秋用的是描写手法,描写南国之秋运用的是比喻,衬托;

作者推崇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因此主要描写皇城一间破屋,独处幽静,去品味北方秋天的味道。选取最能反眏北方秋天的典型物候景物。

《香市》(重点课文)

《作家作品》

茅盾为笔名;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参加者和组织者。

创建文学研究会,主编《小说月报》

代表作:《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等。

本文1934年收入散文集《话匣子》。

《主旨》

先要了解此文写作的时代背景:1840年鸦片战争,帝国主义用钢枪,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把中国拖入半殖民地的深渊。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绝不是为了让中国强大起来,而是要把中国当成他们的殖民地,推销他们的剩余产品的市场。随着中国殖民地化的步步深入,中国的经济也步步走上破产。本文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写出了中国农村经济的破产。

作品通过传统香市昔盛今衰的对比描写,以小见大,反映了江南农村经济的破产,市镇的凋敝,写出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农村经济的特征,并揭示出造成这种严酷事实的社会原因。

《课文串讲》

本文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4自然段,从开始——“所以香市也是儿童们的狂欢节”)

写作者幼时所见香市热南景像,以及给作者留下的难忘记忆。

第二部分:(5——11自然段,“革命以后——可是他们这计划失败了。”

描写1927年大革命后,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军阀反动势力深入农村造成农村民俗的变化,香市由于被视为迷信而被取缔。后虽恢复,但香市不再是农民的节日,而只是小商人为振兴经济的计谋,因而香市萧条,冷清。

《学习要点与难点》

运用对比手法来表现主题思想。

这篇文章并不着意介绍故乡的习俗,而是以香市的变化,以小见大,揭示出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的破产,乡镇日益凋敝的现实。在短小的篇幅中表现如此大的主题,得益于对比手法的应用。香市昔盛今衰,包括场面,气氛等的对比,就形象地表现了主题内容。

作品描写昔日香市盛况的层次。

第一层,说明香市主要内容是“吃”“玩”;

第二层,从视觉角度,描写庙前的场面;

第三层,从多种感官出发,描写庙里的情况;

第四层,从听觉的角度,描写庙里庙外的声响。

表现重兴香市的冷落运用反衬手法。

重兴香市一方面极写武术班技艺高超,“表演卖力”,票价便宜,另方面又强调看客很少,特别是往常的香市主角——农民,差不多看不见。从过去三流的演出,吸引大量看客,到现在艺高价廉的演出却无人去看,反衬出香市的冷落。

香市主角转换的深意。

香市本是农民借佛游春的一种需要,所以,香市主要的游客是农民。重兴后的香市,农民差不多看不见了,主角换成了小商人。中国农村经济的破产,农民已经没有经济能力游玩散心了。农村经济的破产,直接影响了市镇商贸的繁荣,镇上的小商人借重兴香市的机会,企图振兴市面,结果也失望了。

《重点段落简析》

第五自然段“革命以后,据说为的要破除迷信,——社庙的左偏殿上又有什么蚕种改良所的招牌。”

第一句,表明香市重兴的背景,并说明大革命以后的时代环境,社会文化对香市的影响;

第二句,以公安分局象征国民党反动统治已占据农村;

第三句,蚕种改良所更有深意。30年代,洋货充斥市场,严重地冲击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农民不得不废弃“土种”,购买“洋种蚕”。意味着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步步深入,揭示农村破产的重要原因。

《爱尔克的灯光》(重点课文)

《作家作品》

巴金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作家。

处女作《幻灭》,《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以及《寒夜》等等。

本文写作于1941年,收入《龙,虎,狗》之中。

本文是抒情散文。

《主旨》

本文通过抒写作者回故乡时的所忆所念,所思所感,控诉了所谓“长宜子孙”的封建家庭对年轻生命,年轻心灵的摧残,表现出巴金对受害者的深深同情,并由18年后“回来看见的还是一样的情景”的观感,显示作者对封建势力的本质及其顽固性的深刻认识。作者总结出一个真理“财富并不长宜子孙”,唯一的出路就是和旧家庭决裂,年轻人应该走出狭小的家,走向广大的世界,寻求光明的前途。

《课文串讲》

全文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描写作者“我”重访10年前的故居。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12自然段“守门的卫兵用怀疑的眼光看我——爱尔克的灯光不会把我引到这里来。”描写作者在故居前的所忆所思所念所感。

第一层:(2——8自然段)“守门的卫兵用怀疑的眼光看我——我走了很多的路。”

由故居内昏暗的灯光,看到家族走向衰败,由眼前的灯光联想起哈立希岛上爱尔克姐姐的灯光,并引起对自己姐姐的怀念,姐姐被专制的封建家庭所扼杀,“我”18年来走过许多路,又返回家乡,就是为吊唁亡故的姐姐。

第二层:(9——12自然段)“19年,似乎一切全变了——爱尔克的灯光不会把我引到这里来。”作者感到眼前一切与19年前没有变化,闭塞,停滞,落后,愚昧,后代人仍然重复着前人的悲剧,作者对“长宜子孙”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表达了自己要冲破封建家庭狭小天地束缚的决心。

第三部分:(13——15自然段)作者离开了小家,走向广大世界,受心灵的召唤,去探索自己应该走的道路。

《学习要点与难点》

1,“长宜子孙”的意思。

“长宜子孙”的原意是封建家庭的家训,意思是封建家长要创办家业,长久地宜于子孙后代舒适的生活。而要保证“长宜子孙”,既要有足够的财富,还要维护封建家庭,继承与恪守封建礼教。

本文所展示的两种人生道路。

一条路是祖辈依照“长宜子孙”的家训,为子孙创建家业,积攒财富,希望为子孙谋求舒适的生活,实质却葬送年轻可爱的生命,囚禁了许多年轻人的心灵。

另一条路是作者自己正走着的路,即与封建大家庭彻底决裂,冲出狭小的家,“走向广大的世界”。

掌握灯光的象征意义。

本文出现三种灯光。

旧居大门内的灯光。代表笔者的故居,象征那个狭小的旧家庭,象征旧家庭,旧礼教的没落与衰亡。

哈立希岛上的灯光。即姐姐爱尔克的灯光。既表现姐弟之情,又象征苦难与希望的破灭。

“我心灵的灯光”,象征作者坚定的生活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

掌握灯光是贯穿全文的行文线索-.(注意:灯光在全文中起到的作用,一是象征,二是行文线索)

本文以灯光为题,还以灯光为线索贯穿全文。作者在旧居前看到大门内的灯光,联想起具有悲剧意味爱尔克的灯光,引起对自己姐姐的回忆,更清楚地认识到旧家庭,旧礼教的罪恶,对“长宜子孙”进行了评判,从而作者心中的灯点亮了,指明年轻人应该走的人生之路。

本文还通过灯光突出文章中评判的“长宜子孙”的内容,是作者的思绪与情感推进得更有层次。

对姐姐回忆的作用,与表现主旨的关系。

文中对姐姐的回忆与作品的主旨是论据与结论的关系。姐姐应该有幸福的生活,然而却悲惨地早逝了,死后还受到冷遇。作者对姐姐的回忆,暴露了旧家庭,旧礼教摧残青春和生命的罪恶,从反面揭示出,应冲出狭小的家庭,走向广大的世界之中。

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的写作特色。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的推移来记事,由景及情,触景生情,见物生情,插叙了(注意“插叙”)对姐姐的回忆,抒发了姐弟之情。进而引出作者深邃的思考,这种思考以议论说理方式出现。

《重点段落简析》

1,第九自然段。“十九年,似乎一切全变了,又似乎都没有改变。——难道在这许多年中间所改变的就只是装束和名词?我痛苦地搓自己的手,不敢给一个回答。”

十九年中,改变的只是装束,名词;没有改变的是封建家庭,封建礼教摧残青春与生命的悲剧。

(2)表达作者对旧中国社会长期停滞不前的愤慨。

2,第十五自然段。即文章的最后一段“忽然在前面的田野里,一片绿的蚕豆和黄的菜花之间——它永远给我指示我应该走的路。”

本段的中心思想。作者又一次离开狭小的家庭,如同18年前出走一样,走向广大的世界,最追求新的生活,“我心灵的灯光”区别于故居内的灯光,显示与“长宜子孙”不同的人生道路。

如何理解“这不会是爱尔克的灯光里照出来的”?

因为可怜的姐姐已经死了,所以那灯光不会是爱尔克的灯光照出来的。另外,爱尔克的灯光的具有象征义,而我要走的路与姐姐的路完全不同,因此指引作者前进的光亮,不会是“爱尔克灯光照出来的”

3,“那一线光亮”是“我心灵的灯光”,象征光明,希望。

4,贯穿全文的线索是灯光。

《箱子岩》(泛读课文)

《作家作品》

沈从文现代作家,文学研究会成员。

本文是一篇记事散文。

《主旨》

本文记叙了作者相隔15年两次游览箱子岩的见闻。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人民的热爱。文中描写湘西人民的纯朴,悠闲,对生活的满足,与世无争。作者冷静地感悟到自己的乡亲父老在越来越远地游离于社会现实之外,这种近乎延存自然生命的做法,无异于自动放弃参与社会的权力。作者对于乡民既敬仰,又对乡民那种麻木不仁,即将被历史所淘汰而感深深忧虑,深情地呼唤要用划龙船的精神来重塑故乡人民灵魂的心愿。

《课文串讲》

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始——对于其余书上叙述到这件事情时,同样不能再给我如何感动。

描写作者第一次游箱子岩。看到乡民赛龙舟的场面,想道几千年来,湘西人民惨遭杀戮,受尽剥削,却不知改变历史,仍然麻木地应付生活,希望家乡人民能以划龙舟的精神改造湘西。

第二部分:十五年后——不由人不寄托一种幻想——。

描写作者十五年后重游箱子岩。作者感到家乡人民仍然过着麻木的日子,而市侩“文明”正在悄悄侵蚀着这块纯朴的土地。

第三部分:最后自然段。呼唤家乡人民猛醒,期盼英雄出现,改造家乡。中国教育在线

第三篇:故都的秋 散文

学习目标:

1、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主观感情,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2、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3、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1、加强朗读,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2、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一、课前准备

1、了解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见新学案P10)

2、回顾学过的有关“秋”的诗句,体会其感情基调 a 王维 空山新雨后, 。 b 杜甫 无边路木萧萧下,

。 c 柳永

多情自古伤离别, 。 d 王勃 落霞与孤鹜齐飞, 。 e 毛泽东 看万山红遍,

二、自读课文,注意下列划线字的读音 混混沌沌( )( ) 潭柘寺( ) 槐树( ) 扫帚( ) 落蕊( ) 一椽破屋( ) 廿四桥( ) 蟋蟀( )( ) 嘶叫( ) 房檩( ) 平平仄仄( ) 譬如( ) 颓废( ) 鲈鱼( )

五、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理解题目。 “故都”两字指明 ,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 ,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故都”北平,即现在的北京,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 “故都”两字指明了描写的地点,因为即含有一种文化底蕴也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情。“秋“确定了描写对象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深沉。 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在把握本文主旨时,要注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时代性。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3、郁达夫先生对于故都的秋,是一种怎样的感情?你这样认为的理由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到能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来朗读一下。 明确:秋天,无论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者意念之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

2、找出文章的文眼是哪一句? 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

四、段落分层:思考写了哪些秋景,这些景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一( 1 --- 2 ):抒发感受,向往故都之秋 1秋晨院落 故 2秋槐落蕊 都 二( 3 -----12 ) 3 秋蝉残声 ==> 特点:清,静,悲凉 的 4 秋雨话凉 5秋日胜果 三( 13 ----- 14 ):总结全文,眷恋故都之秋

五、鉴赏思考

1、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 点拨:因为“红”的暖色调不符合作者悲凉的心境。

2、枣子熟了不也是红的吗?作者又为何喜欢呢? 点拨:作者欣赏的是“全盛时期”的秋(“

七、八月之交”),这时的枣是“淡绿微点拨: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黄”,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

3、雨后话秋有一句,“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是出于什么目的? 点拨: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

4、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认为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的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请用一个字来概括,再总结。 答:味。北国的秋——清、静、悲凉 南国的秋——慢、润、淡 (2)、为了说明上述区别,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比喻。作者用了四组对比来形象地比喻南北秋之味的不同。 本体——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 喻体------黄酒与白干 稀饭与馍馍 鲈鱼与大蟹 黄犬与骆驼

六、拓展延伸

1、对比刘禹锡《秋词》,回答问题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①问:《秋词》中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境。用什么手法表现的? (豁达乐观的心境,运用对比) ②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为何刘禹锡只写冲天而上的云鹤?有何深意? (借鹤飞冲天的形象表明心志,抒发绝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

第四篇:《故都的秋》教学反思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 榆林一中 赵利

《故都的秋》是传统的散文名篇,每次教这一课我都觉得不知从何入手,虽然是名篇,但学生们没有自己的感受,所以很难教学。斟酌再三,我决定把它和《春》放在一起,得到一个具有普适性的散文教学模式。

《故都的秋》中的五幅画面与《春》中的五幅画面类似,当然画面内容不一样,前者是写秋的,后者是写春的,但他们使用的方法类似,这是不是就能看出,散文要通过画面来表现主旨呢?再联系巴金的《小狗包弟》,内容上《小狗包弟》是叙事散文,但仍然是描述了几幅生活画面,分析了几篇文章之后我们觉得散文就是习惯通过画面来表现主旨。

那散文中的画面又是如何连缀再一起的呢?这就回到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上来了,即“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神”就是连缀画面的情感线索。我就让学生找这篇文章中的情感,“北方的秋啊,来得静,来得清,来得悲凉”,学生再五幅画面里找表现这些情感的意象,发现为了表现这一情感,作者选了冷色调的蓝色和白色牵牛花,选了细腻而清闲的落蕊,选了叫声衰弱的秋蝉,选了秋雨想,选了秋枣。全没象征热闹与丰富的秋天收获场面。

教材作为一个例子,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不是就课教课,我自己觉得本科的设计很好,切实本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教给学生解读文本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以学生为主体设置教学,多给学生品读的时间,让学生真正走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中去,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与开放的思维,否则,就无法达到预设的教学目的。

“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体系,教学的模式绝非是一个条条框框的预设。倘若教师背着框框进课堂,无论是教师自己还是学生个体手脚都会被束缚,就不能成为活的课堂。”教学的过程从某种角度来说,是师生一起学习的过程,是师生一起成长的过程。虽然是摸索,摸索一条学习散文的路径,我自己觉得这种从个体到一般的解读方法,还是能教给学生一些方法的,能给学生一些启示我就心满意足了。

第五篇:《故都的秋》教学反思

金艳丽

《故都的秋》是传统的散文名篇,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鉴赏训练,使学生进入审美艺术的殿堂,从而使学生体悟情与景之间的关系,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进而学以致用。

但作为经典,《故都的秋》距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学生在领悟上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以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为突破口,结合背景资料,师生互动,以品读,联想等方式进入散文的鉴赏。

首先我先和学生一起理出文章的写作思路:作者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思念、描绘抒发了对故都的秋的眷恋赞美之情。接着设置五个总纲性问题:① 故都的秋最本质的特点是什么?② 找出带有色彩和声音的词语说说作者描绘的秋声秋色有何特点。③ 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漂泊者,面对如此冷清的秋色,倾听如此微漠的声响,你的内心会有什么样的感受?④ 北京有最富有暖色调的香山红叶,有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写没有写,为什么?⑤ 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有什么特点?

从教学流程看,我觉得设计的是较有特色的,目的是较明确的,但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课后和其他老师及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才意识到,一则课前学生预习的并不充分,对课文内容并不熟悉,感伤、悲凉的情感没有较好的领出来;再则课堂品读的时间不够,学生没能很好的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打乱了学生的接受心理,所以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热烈。

其实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对学生真实水平的关注才是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我应该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以学生为主体设置教学,多给学生品读的时间,让学生真正走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中去,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与开放的思维,否则,就无法达到预设的教学目的。

“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体系,教学的模式绝非是一个条条框框的预设。倘若教师背着框框进课堂,无论是教师自己还是学生个体手脚都会被束缚,就不能成为活的课堂。”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在备课中多设想学生的接受能力,感受能力,多倾听学生的意见, 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工地例会监理讲话下一篇:工地安全检查报告

热门文章

故都的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