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

2022-08-25

第一篇: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

承接产业转移对策与思考(定稿)

承接产业转移对策与思考

2009年由合肥等皖江9市组成的城市带将与"长三角"率先实现"无缝对接"。安庆所参与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正式获国务院批准。这将为安庆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提供重要平台。这一示范区作为深化改革开放、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合作、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平台,是在安徽"入长"的进程中逐步明晰的,对安庆而言,意味着经济发展新引擎的出现。

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皖江城市带的一员,安庆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时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整个投资工作,要有所选择,按照错位发展、补缺等原则承接转移。

(一)继续坚持走工业兴市发展战略。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升级和提高竞争力为重点,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的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大国有企业改造力度,逐步形成了技术先进、基础稳固、主导突出、协调发展的现代工业结构,构成了安庆市的大工业格局。在对接产业转移中,安庆仍要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化进程。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要依托安庆市的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推进多种形式的资产重组,推进生产要素向支柱产业集中、向大中型骨干企业集中,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特大型企业集团,着

力打造安庆市的工业航母,加速构筑新的竞争优势,把安庆市建成沿江重要的工业基地。

(二)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及园区经济,促进全市经济协调发展。近年来,安庆市县域和园区经济发展比较迅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逐步优化,为全市经济加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安庆各县(市)区应将承接产业转移与推进各县(市)区市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自主创新结合起来,利用安庆沿江,沿交通干线、沿大桥、沿港口的优势,进一步加强交通设施建设,既以现有开发区为主,又要规划一些新的承接产业转移区域。在吸引长三角企业方面,各地要优化政务环境,提供足够的政策支持,保证转移过来的沿海企业享受不低于原来的政策和服务。学习沿海开发区的管理经验和模式,可考虑吸引沿海开发区到安庆开发区设立园中园,共同组建管理机构,实行税收和利润分成,也可能将安庆工业园区委托沿海开发区进行经营管理。(三)加大投资力度,增强发展后劲。近年来,安庆市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整体进度良好,呈现出投资速度加快、新开工项目增加、重点项目进展顺利、投资规模扩大、投资结构改善的发展态势。要加快城市化建设,充分发挥城市的聚集辐射带动作用。在实施"双百"城市建设的同时,要加快市区周边小城镇群的建设,及早布局其功能区的划分,使市区周边具有一批产业不同,承接产业转移。要搞好公用设施、生态林建设、进出安庆的道路建设,完善市场体系,有效地吸引更多外来人口流动。

(四)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兴市"的发展理念。要牢固树立人才

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强力实施人才带动战略。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抓住培养、吸引和使用人才的三个环节,着力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在承接长三角经济圈产业转移的同时,安庆应加大扶持本地龙头企业和品牌,吸收大批高素质人才,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城区经济建设,环境建设。

(五)要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提升安庆产业结构。安庆产业结构不优是制约安庆发展一个主要原因之一,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注重产业优化升级,目前长三角地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安庆就要积极承接其生产环节、加工制造业、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同时还要发挥优势,大力发展休闲旅游、港口物流等产业。按照预期,省内九市所组成的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示范区将争取早日建成服务长三角的农产品、能源原材料、旅游休闲基地,以及中部地区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高技术产业基地,努力使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成为中西部地区体制机制最优、产业集中度最高、投资强度最大、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

第二篇:承接产业转移中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加快,一些产业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已是必然趋势,那么,抓住较发达地区“腾笼换鸟”而“引鸟入笼”就是一个“凭风借力”的发展良机。我区地处我国东西结合部,必须抓住这一机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借这股“东风”,推动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所谓产业转移是指某个产业或产业集群在地理空间分布上发生变动,即由一国或一地区向另一国或另一地区移动。它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必然趋势,也是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股巨大力量。承接产业转移是一个全新的重大课题,我们目前所做的努力,仍然只是初步的、基础性的工作。在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面前,要站在国家利益和区域发展的全局去重新审视和谋划我们的工作,准确把握产业转移的规律和特点,认真分析研究经济较发达地区可能转移什么产业.我区需要承接什么产业。只有搞好战略定位,选准产业转移的承接点,才能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充分认识当前我国产业转移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积极发挥本地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倾斜的机遇,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实现了快速持续发展。但是,近年来这些地区由于土地、资源、劳动力价格的不断提高,致使企业经营成本一路飚升,产业优势已经处于急剧减弱,甚至濒临丧失的危险境地。该地区原来依靠低素质人力资源、发展低加工度、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比较利益越来越低,其衰退性产业出于保持、提升竞争优势的需要,努力在寻求产业的区际转移。

与此同时,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发展和日益加剧的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了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知识化、高度化进程。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心开始由原材料向加工工业、由初级产品向新兴工业、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金融保险、服务贸易、电子信息、房地产等领域日益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领域。目前经济发达国家在加强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同时,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航天技术、生物技术等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相应调整和发展金融、资讯等服务业,建立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新经济结构。面对世界范围的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正在采取相应的对策,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以适应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势。因此,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提升产业结构,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已是势在必行。随着这些地区产业结构进入调整与升级阶段,大量劳动密集型、资源型产业正在向中西部地区迅速转移。

目前我国产业转移呈现以下明显的特点:

(一)产业转移的规模越来越大。据测算,到2010年,仅广东、上海、天津、浙江、福建五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从产值上估计将达到14000亿元左右。近日,我区积极敞开大门,成功引进台湾富士康集团,该集团将投资30亿元在南宁参加广西经济大开发。

(二)产业转移的速度正在加快。根据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公布的2007年《上半年轻工行业经济运行分析》显示,今年上半年,中西部轻工业发展明显加快。1~6月,东、中、西部轻工业发展速度分别为25.7%、34.7%和32.7%,中、西部地区发展速度分别快于东部地区9个和7个百分点。与发达地区相邻且交通运输条件较好的中西部省区,在吸引产业转移方面明显占优,其中,中部8个省份中的5省增速超30%,转移的产业主要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转移的势头强劲。如制糖业,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主产机制糖产区是广东和福建省,约占全国机制糖总产量的60-70%,至上世纪末这两个省种植原料蔗面

积和产糖量迅速下降,约占20%左右,而我区跃居成为全国产糖第一大省,约占全国产糖总量的45-55%,这是东部产业转移最大效益的项目,对我区轻工业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更有利于促进我区新农村建设。

(三)对资源、能源依赖较强的产业向西转移趋势更为明显。较发达地区对资源和能源依赖较强的产业,如有色金属加工、建材、轻纺.钢铁.制糖等行业,为了降低运输成本,直接转移至离原材料产地较近和能源较丰富的欠发达地区是最明智的选择。尤其是能源产业,因为它是资本与技术高度密集型产业,东部地区凭借其雄厚的实力,可以实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日前东部对资源、能源依赖较强的上、中游产业向西转移趋势越来越明显。

(四)产业转移的来源地相对比较集中。较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来源地相对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闽南三角区和环渤海湾等地,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两个被称之为“双三角”的地区,作为全国最具活力的两大经济区,其产业转移的力度不断增大。以珠三角为例,2005年以来,广东省先后组织企业4次赴广西、2次赴湖南进行经贸考察、协作活动,推进与广西、湖南的经贸合作,成为启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重要内容。广东分别与广西、湖南签订的经贸合作合同金额达844亿元人民币。其中广东与广西签订的合作项目共100个,合同总金额486.31亿元;广东与湖南签订的合作项目98个,合同总金额为358.34亿元。自从1997年党中央、国务院确定广东与我区结对帮扶的战略举措以来,两省遵循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市场规则,不断推进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项目为中心、扶贫为契机、政府引导服务的多领域、多形式、多层次的经贸合作,使两广经济技术协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使广东的资金、技术、产品和市场与广西的资源、劳动力优势得到了很好的优化组合。在2004年4月份的粤桂经济合作协议中,就有近七成的投资都属于产业转移项目。

较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这些趋势和特点,对广西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机遇。承接产业转移,不仅是我区加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区加快发展的最佳途径。我区是后发展地区,目前还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规模偏小,经济总量不大。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有利于尽快壮大广西工业,扩大经济总量,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二、我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2003年以来,我区承接产业转移项目资金达1914亿元。 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以来,我区与较发达地区企业签订合作项目4189个,占全区签订项目总数的62%,项目资金1914亿元,这些企业实际到位资金554亿元,占我区到位资金总额的71%。特别是通过“百企入桂”引进的国内一些知名龙头企业,对推动广西相关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当前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主要是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我国较发达地区已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首选地之一。然而,这些地区目前仍集中了全国80%左右的加工工业,由于前述的原因,其加工工业向欠发达地区的区域性产业转移趋势越来越明显。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仍存在不少影响我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不良因素。

(一)区域行政壁垒的限制。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各个地区均存在有自己的局部利益。地方政府为了保证其辖区的GDP增长、工业产值、就业率等指标,使其财政有稳定的税收来源,往往会使用一些不规范的行政手段来阻碍生产要素的合理转移。

(二)产业转移成本过高。我区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存在劳动力价格优势和土地价格优势,

这两个优势可以使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从而使产品具有比较价格优势。但是,当上述两者价格的降低不足以弥补由于物流成本较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上升、规模经济下降所带来的成本上升时,仍然会引起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上升,从而降低产品的竞争优势,阻碍产业的转移。

(三)产业配套能力不足。在我国较发达地区,传统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规模较大、配套齐全的产业集群,而在产业集聚效应使得在产业链上的有限区域内,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更加快速方便,对企业生产环节的配套支持、成本的降低都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导致任何产业都不能脱离其他产业而孤立地存在和发展,只有那些能为发达地区转出产业提供良好协作配套能力的地区,才最有可能成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基地。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广西,工业化进程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很多产业部门还未得到有效发展,产业配套能力严重不足,从而限制了产业的转移。即便某些企业转移过来,但由于中间产品外购成本过高也难于集群扎根,产业配套能力亟待加强和完善。

(四)投资环境有待改善。十五期间,我区投资软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近年来,在少数地区,软环境恶化的趋势有所抬头。如重招商轻安商、失信违约、后任不理前任事、办事效率低、吃拿卡要、均富心理严重。这种现象如任其发展,我区承接产业转移将面临巨大困难。

三、我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思考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承接产业转移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推进我区新型工业化,抓住当前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难得机遇,坚定不移地推进开放合作战略,充分发挥广西比较优势,选准产业转移的承接点,创新承接平台,优化承接环境,努力把我区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进一步做大做强产业,壮大经济总量,实现广西跨越式发展。

(一)明确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方向。瞄准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选准产业转移的承接点。要充分发挥广西的比较优势,利用综合成本优势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较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主要是成本驱动型的制造业,我区劳动力、土地、工业用水等基本生产要素供应充足、价格低廉,具有综合成本比较优势。应当充分利用综合成本较低这一优势,大规模承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转移,构筑我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新优势。抓住产业转移的机遇,提升制造业水平,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有利于实现我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充分利用好区位优势承接市场在外产业转移。我区在多区域合作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东面与产业转移地的粤港澳相连;西面毗邻西南地区,直接连接广阔的大西南市场;南面与越南接壤,直接连接东盟市场,同时我区还有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多区域合作平台。要创造和发挥区位优势,使我区不仅成为承接转移产业的重要基地,而且成为我国较发达地区转移产业立足广西、走向大西南和东南亚的交流桥梁和合作平台。利用资源优势承接精深加工产业转移,如我区的北钦防港口、承接原材料工业,做好沿海石化、林浆纸、钢铁、能源等产业链延伸和服务。我区是有色金属之乡,以铝锡锰铅锌为龙头的有色金属精深加工要承接东部相关加工产业的转移,大力承接资源精深加工企业,发展下游产品,拉长产业链,做大做强广西资源加工型产业,不断扩大市场在外产业的拓展能力。

(三)利用产业优势承接配套产业转移。我区已培育发展了制糖、有色金属、冶金、电力、汽车、机械、建材等一批优势产业和围绕这些产业发展的配套产业。要坚持以广西优势产业为依

托,吸引更多发达地区的相关要素的进入,进一步促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通过利用较发达地区的技术、资金、人才和现有的经济技术基础,发展特色产业。紧紧围绕提升产业竞争力,形成产业配套,发展产业集群,促进我区工业向高水平、宽领域、纵深化方向发展。

(四)注重引进和发挥龙头企业和大企业的带动作用,引进跨国公司和世界500强企业,全面参与全球国际分工。鼓励和吸引在较发达地区落户的跨国公司和大企业集团,前来我区设立生产制造基地、配套基地、服务业外包基地,以及物流采购中心、研发中心、管理营运中心和地区总部,引导和鼓励我区企业与已经进入东部的跨国公司、大企业集团配套合作,逐步进入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营销网络,为全面参与全球分工创造条件。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注重引进带动力强、关联度高的龙头企业和大企业,带动整个产业链的转移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形成大中小企业齐头并进、产业多元发展的格局。

(五)发挥工业园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载体作用。目前,我区共有37个重点建设工业园区,其中包括6个国家开发区。要以这些园区为基地,结合产业转移的实际需要,做好园区规划,科学合理布局,明确各类园区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园区。在着力建设好现有园区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地方要建设一批承接产业转移的专门园区,努力使工业园区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带动本地工业快速发展的龙头。要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大力推进以道路、水、电、气、通信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基础设施的先导效应,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创新园区管理体制和开发机制,确保园区管理机构权责分明,服务到位;创新园区招商模式,围绕承接产业转移,积极拓宽招商引资范围,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机制,形成政府推动和园区自主相结合共同招商的局面;依托中介组织、专业机构开展招商活动,推行专业化招商;积极采用网上招商等方式,推行信息化招商,要选择客商比较集中、产业转移和扩张倾向比较强烈的城市开展驻点招商,重点跟踪一些有转移倾向的项目,增强招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六)积极营造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环境。把优化投资环境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一项重要工作,努力打造精品投资环境,降低产业转移成本,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有利条件,让外来企业“无障碍进入、无障碍发展”。加快交通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策创新力度努力推动政策创新,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加强政务环境建设,转变干部作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规范行政审批,改进服务方式,提高行政效率,树立诚信形象,为外来投资者提供最优的政务环境;要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优化招商引资环境;要坚持依法行政,切实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抓好人才教育培养,加大职业技术培训力度,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开展“订单式”教育培训,为企业提供合格的、高素质的劳动力;加快发展与产业转移互动发展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为引进企业提供完善的专业配套服务;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承接产业转移重大意义的认识,在全社会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

(七)承接产业转移,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走节约、环保、高效之路。青山绿水、生态环境优良是我区参与区域竞争的优势和财富,产业转移不是污染转移,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时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把生态保护理念贯穿于承接产业转移的整个过程中,不能饥不择食,以降低环保门槛来承接产业转移,对高污染、高能耗、高物耗、低附加值的产业承接要严加控制,超出环保指数的,坚决予以拒接。

第三篇:承接产业转移 夯实经济支撑—承接产业转移情况汇报

承接产业转移 夯实经济支撑

——承接产业转移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区按照省市“充分开放合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部署,将承接产业转移作为推动发展的生命线,围绕“两化互动”,依托成渝谋发展,对接沿海求开放,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2011年,我区GDP、固定资产投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是2007年的1.8倍、3.3倍、5.8倍、5.5倍。2008年以来,我区实际利用区外资金81亿元,年均增长32.4%,其中利用省外资金62亿元,年均增长35%;【据测算,2011年招商引资占固投的60%,对GDP的贡献率26.4%,拉动GDP增长3.5个百分点(2010年全省为:招商引资占固投的31.5%,对GDP的贡献率为16.6%,拉动GDP增长2.5个百分点)】,在全省县域经济排位中上升了

15位(2010年比2007年)。我区积极承接汽摩制造、纺织服装、天然气化工等产业,引进了海特汽车、君格机械等9家汽摩机械制造企业,天赋军安、天亚盛邦等6家天然气化工企业,乾宏纺织、锦丽纺织等8家纺织服装企业。目前,园区入驻企业47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27家,承接重庆地区产业转移的企业占60%以上(总户数达29户)。

一、坚持规划引领,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带动力

(一)明确产业目标。在认真研究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等宏观政策,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趋势及区情的基础上,我们明确了“生态田园城市新典范、绿色经济发展试验区、现代产业承接新高地”的总体发展定位,并以此确定了工业发展目标,即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大力发展汽摩、化工、通

航等三大产业,打造三大基地,到2016年,建成100亿园区1个,培育上市企业1家以上。发挥处于环渝腹地经济区块优势,主动承接重庆汽摩机械产业转移(《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中提出八大支撑产业体系,“全国有重要影响的汽车、摩托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研发基地”的汽摩产业为其中之一),打造中国西部重要的汽摩机械制造基地;抢抓国省支持资源就地转化的机遇(西部大开发及省:增强资源开发对当地发展的带动作用,促进资源开发直接惠民;大力推进资源就地转化和深加工,打造一批重大产业基地),充分发挥天然气盐卤资源优势(我区天然气储量达8000亿立方米,居四川第二位),打造中国西部重要的天然气化工循环示范基地;依托遂宁机场迁建,抢抓国家逐步放开低空空域管制的机遇,打造中国西部重要的通用航空产业基地。

(二)制定产业规划。树立“高端规划、顶层设计、引领未来”的理念,坚持“行政主导、专家论证”的原则,高标准编制产业规划。先后委托中国汽车研究工程设计院编制了《遂宁市安居区汽摩产业园区发展规划》(主要产业链条:以整车为龙头,带动发动机及管理系统、尾气净化器、汽车仪表、制动泵、前后桥、变速器等关键零部件生产),聘请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编制了《四川遂宁天然气特色产业园区发展规划》(主要产业链:以甘氨酸、1,4丁二醇、切割气、无水氯化物等产品为主的天然气精细化工产业),委托重庆规划设计院完成了《遂宁(安居)通用航空产业园区概念性规划》(主要产业链条:直升机配套产品生产,直升机组装、运营,通航休闲等产业),指导产业发展。

(三)完善布局规划。按照“两化互动、产城一体”的要求,完成“两区六园”布局规划(东城工业集中发展区18.5平方公里,北城通航产业园区13平方公里)。在

G318线和遂内高速公路

之间布局东城工业集中发展区(主要发展汽摩机械、天然气化工、电子信息等产业),在遂安快捷通道和遂资高速公路之间布局北城通航产业园区(主要发展飞机组装及零部件制造、航空培训及体验等产业)。按照“办一个园区,建一座新城”的要求,产业园区预留不低于30%的土地作为综合用地,以满足园区居民生活等需求。

二、坚持平台支撑,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承载力

(一)强化园区建设。按照“整体规划、重点突破、统筹推进”的原则,近四年,累计投入约5亿元,用于“两区六园”建设,目前东城工业集中发展区,框架基本成形,建成区面积达到3平方公里;北城通用航空产业园区也即将启动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创省级特色产业园区,力争2016年园区面积拓展到20平方公里。

(二)强化城镇建设。按照“融城发展、市区互动”的要求,完成38.8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城市建成区面积从4平方公里拓展到8平方公里,城市核心框架和行政中心建成。围绕“聚人气、活商机”,大力实施“人气100工程”,打造城市核心商区,努力提升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围绕开辟空中通道、构建国省主骨架等五个层面,实施“百亿交通工程”,着力提升区位交通优势。

(三)强化要素保障。整合集聚要素,科学配置要素,努力保障发展需要.按照“争取增量,盘活存量,集约节约”的思路,提高土地保障能力。按照“超前规划、主动争取”的思路,提高能源保障能力,乌木厅110KV变电站、化工园配气站年底将完工。按照“内培外引”的思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化工、通航、汽摩等产业聘请顾问;重大项目推行“专家领衔制”)。

三、坚持方式创新,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

(一)盯住重点产业。围绕汽摩机械制造业、天然气化工、通用航空等“三大产业”,着力引进带动力强、关联度高的龙头企业和大企业。成立三大产业专题工作组,做好资源库、信息库、项目库、人脉库“四库”建设及人才培训,量身定做招商专案,实现专业化招商,力争再引进1-2家整车生产企业,25家以上汽摩配套企业,加快天然气化工、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努力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的汽摩制造生产基地、天然气化工生产基地和通用航空产业基地。

(二)盯住重点地区。把珠三角、长三角、成渝等地作为承接产业的主攻方向,主动出击。先后在成都、重庆、上海、深圳等四个地区设立招商机构,并通过举办推介会、老乡会等方式,扩大安居对外影响力。

(三)盯住重点项目。围绕主导产业及链条,盯住重大项目,与企业合作,对其配套企业进行招商。盯住海特汽车,规划预留1500亩土地,打造其配套产业园,目前,正在与8家企业进行洽谈;盯住乾宏纺织,成功引进了投资15亿元的中小企业孵化园项目。

四、坚持机制推动,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执行力

(一)建立协调机制。建立招商联席会议制,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分析研究目标分解、项目引进等事项。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先后成立了东城工业集中发展区管委会、北城通航产业园区管委会,按照“统筹推进、分线作战”的原则,加快产业发展。

(二)建立服务机制。按照“签约、建设、投产”三段无缝式服务的要求(办证服务:制定项目办事流程指南,落实项目秘书,实施全程代办制;金融服务:“1+3”平台,“1+6”协作;用工服务:协助企业对

在本地招收的新工人进行上岗培训,尤其是统筹解决好“企业招工难”与“失地农民就业难”问题),推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笔经费”的挂联机制,明确责任,一抓到底;推行“工程倒排工期、问题限期解决、进度定期排位”的推进机制,确保项目进度和效益。同时,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目前为127项,全市最少),优化审批流程,缩减办事时间;开展“企业评议行政部门”活动,创优发展环境。强化行政问责,做到“问事必问人、问人必问责、问责必逗硬”,严查重处破坏软环境的人和事。

(三)建立激励机制。完善优惠政策,集中优势资源,全力拼抢大项目、好项目;采取优惠政策与建设进度、税收等挂钩,增强投资主体积极性。坚持在招商战线上重点培养干部、重点考评干部;积极探索区乡税收分成、项目悬赏攻关等方式,激发招商主体积极性。

尊敬的蒋省长,各位领导,我们将以各位领导视察调研为新契机,把各位领导对安居的关心转化为强大动力和实际行动,进一步理清思路,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把安居建设成为成渝合作的桥头堡和全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排头兵,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回报领导的关心和厚爱。

第四篇:关于产业转移和承接产业转移的调查

编者按 根据自治区党委的部署和安排,为深入掌握区情,解决问题,推进工作,2007年,自治区党委各常委分别结合自身工作,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重点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了系列调研报告。这是自治区党委常委多年来的第一次集中专题调研,是自治区党委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具体行动。从今日起,广西日报将陆续刊发自治区各常委的调研报告。今天,首先刊发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的调研报告。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积极主动地承接产业转移,已成为后发展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助推器。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总体趋势和内在规律,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有效的措施,主动参与区域合作,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在争夺产业转移项目落地权中抢占先机,实现我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准确把握产业转移的趋势和机遇

产业转移是指某个时期某个产业或者产业集群从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过程和现象。产业转移往往以投资形式出现,但本质上是现有生产能力在空间上的整体或部分转移。产业转移对承接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产业转移与世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地区差距密切相关。从历史上考察,迄今为止世界上完成过三次产业中心的转移:第一次是德国从英国手里接过了制造业中心的地位;第二次是美国形成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业,取代了德国的合成化学时代;第三次发生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以机械电气为代表,包括电子工业在内,世界的制造业中心从美国转到日本。目前正在进行的第四次转移就是世界加工制造中心向中国转移,特别是世界电子信息产品的制造向中国转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利用率先开放和地域上的有利条件,抓住发达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承接和发展了大量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加工工业,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而且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近30年来,我国东部地区承接了三次大的产业转移。第一次是上个世纪80年代,香港的大部分轻纺、玩具、钟表、消费电子、小家电等轻工和传统加工业的转移;第二次是90年代初,主要是台湾以及日本、韩国的电子、通讯、计算机产业的低端加工和装配的大规模转移;第三次是从2002年开始直到现在还在进行中的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以制造中心、产品设计中心、研发中心、采购中心为代表的高端产业的转移。目前东部地区集中了全国80%左右的加工工业,以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为主导的国际产业形成了加速向东部地区转移的新态势。但随着东部地区经济高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已经成为必然要求,再加上近年来东部地区加工工业开始出现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供给趋紧、产业升级压力增大、企业商务成本不断提高、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腾笼换鸟”成为必然,东部地区加工工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从总体上看,东部产业转移呈现这样几个特点:一是产业转移规模越来越大。据测算,到2010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产值将达到14000亿元左右;二是转移的产业主要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转移的势头强劲;三是对资源能源依赖较强的上游产业转移趋势明显;四是来源地相对集中,大都来自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等地;五是与东部地区相邻且交通运输条件较好的中西部省区,在吸引产业转移方面明显占优。

东部产业转移的这些趋势和特点,对我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机遇。我区是后发展地区,

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规模偏小,经济总量不大。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有利于尽快壮大我区工业,扩大经济总量,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近年来,我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打下了一定基础。2004年以来,我区与东部地区企业签订合作项目6845个,占全区签订项目总数的72%;项目资金3838.85亿元,东部企业实际到位资金1444.94亿元,占全区到位资金总额的73.14%,项目实施率达89.8%。特别是通过“百企入桂”引进的国内一些知名龙头企业,对推动我区相关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我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面临的困难还很多。一是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当前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大趋势,对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深层原因和转移方式等缺乏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因而对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力度不大。二是引进区外资金规模小,增长速度慢。引进企业和项目层次不高,龙头企业不多,尚未形成有规模的产业集聚。三是交通物流发展相对滞后。我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连接周边省市特别是通往广东的几条高速公路至今基本没有连通,全区现代物流业刚刚起步,难以满足转移企业对物流服务的需要,成为制约东部产业向我区大规模转移的瓶颈。四是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尤其是具有一技之长的产业工人比例偏低,高技能人才严重匮乏。2006年,全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只占就业人口的3.0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62个百分点,其中高级技能人才比重为0.12%,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3。五是产业配套能力不强。我区产业集聚、企业集聚的态势正在形成过程中,尚未形成有规模的块状区和特色产业带,集聚效益不明显,通过市场作用形成的社会化分工协作格局还没有出现,中小企业整体素质不高,大多数产业产品零部件配套率低,很多核心零部件需从外地购进,不少园区项目之间协作关联度不高,生产性服务业跟不上,难以满足转移企业的配套要求。六是企业经营的综合环境有待优化。我区在服务企业发展的软环境上与先进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在法制环境、信用环境、政策环境等方面都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对进入企业和项目关卡较多,优惠政策难兑现,服务意识不强,效率低下,损害投资者利益的事件时有发生,工业用电价格和服务性收费价格偏高。这些问题,影响了我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当前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十分激烈。一些中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力度很大、成效很好,东部地区转移产业已经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东部地区各省市政府,努力推动本省市发达地区产业向本省市欠发达地区转移。东南亚一些国家也在利用价格低廉的劳动力和资源等优势,吸引日韩、港澳台以及我国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我国东部地区的一些产业已开始向一些东南亚国家转移。这些都对我们构成巨大的竞争压力。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产业转移机遇性很强,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黄金周期可能只有3至5年,国内产业转移也不会无限持续下去。根据有关方面分析,国内东部地区这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估计5年左右完成。还应当注意到,当前我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面临着一个有利机遇。今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了新一轮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实行加工出口贸易新政策。这一政策调整最大的特点是对东部和中西部加工贸易实行差别政策,目的是为了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配合国家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促进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随着这项调整政策的实施,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政策优势更加明显,有利于吸引东部地区、区外企业向监管区内转移。因此,要树立抢抓机遇的强烈意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有效的措施,“引凤入巢”,引进产业,推动我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选准我区产业转移的承接点

产业转移具有明确的利益驱动机制。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传统产业主要是为了获取区位优势

和降低要素成本,转移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则以获取综合竞争优势为目的,更注重承接地投资软硬环境特别是信息、技术、设施、人才、研发配套能力和体制配套条件。目前我区承接产业转移在区位和成本方面较有优势,而在投资环境及研发配套能力、体制配套条件方面还有一定差距。为此,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准确把握产业转移的规律和特点,充分发挥我区比较优势,认真分析研究东部等发达地区可能转移什么产业、我区需要承接什么产业,选准产业转移的承接点,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是利用综合成本优势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综合成本优势是承接产业转移最具竞争力的优势。目前东部产业转移主要是成本驱动型,转移的产业大都是一些需要大量用工、用地、用水、用电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比如纺织服装、建材化工、机械电子等。我区劳动力、土地、工业用水等基本生产要素供应充足、价格低廉,具有综合成本比较优势。从劳动力价格看,我区产业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低于沿海发达地区。从土地价格看,我区工业用地比较便宜。这些都对东部产业转移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应当充分利用综合成本较低这一优势,大规模承接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构筑我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新优势。

二是利用区位优势承接市场在外产业转移。产业转移的结果就是产业的区域分工合作。东部地区的一些出口加工型企业,希望继续保持出口优势,一些传统加工业,急需开拓新的市场。为此,他们需要把产业转移到市场辐射面较广的地区,把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我区在多区域合作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北部湾港口群将广西和世界市场融为一体。广西东面与产业转移地的粤港澳相连,运输相对便利,在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方面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西面毗邻西南地区,直接连接广阔的大西南市场;南面与越南接壤,直接连接东盟市场。同时我区还有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多区域合作平台。这些区位条件使我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处于极为有利的战略地位。我们要进一步创造和发挥区位优势,使我区不仅成为承接东部转移产业的重要基地,实现“近水楼台先得月”,而且成为我国东部转移产业立足广西、走向西南和东南亚的交流桥梁和合作平台。

三是利用产业优势承接配套产业转移。产业配套优势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条件。过去我区引进了一些企业,但由于区域产业配套能力弱,企业难以生存、成长、壮大。提高产业集中度,培育发展产业集群,不仅是投资者的需要,也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必要条件,更是我区产业发展的方向。经过多年努力,我区已培育发展了制糖、有色金属、冶金、电力、汽车、机械、建材、食品、医药等一批优势产业,围绕这些产业发展配套产业,形成规模集聚效应,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各地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时,要坚持以我区优势产业为依托,紧紧围绕提升产业竞争力,形成产业配套,发展产业集群,促进我区工业向高水平、宽领域、纵深化方向发展。

四是利用资源优势承接精深加工产业转移并利用资源换取新产业到我区发展。我区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是全国10个重点有色金属产区之一,亚热带农林产品资源丰富多样。这几年,我区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大力发展资源加工工业,培育了一批资源加工龙头企业。但总体上看,我区资源加工工业多为初级加工,精深加工能力不足,资源优势没有很好地转化成经济优势。如氧化铝、电解铝等初级产品产值约占铝工业产值的75%,而铝材加工产值只占25%;制糖工业约77%的产值由初级产品白砂糖创造;我区蚕茧产量全国第一,但加工率不到40%。因此,各地要围绕优势资源开发,大力承接资源精深加工企业,发展下游产品,拉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做大做强我区资源加工型产业。同时,利用资源优势换取新产业到我区发展,如引进富士康集团除进行铝材深加工外,还带来了电子信息、环保节能、新型材料等产业。

五是注重引进和发挥龙头企业和大企业的带动作用。目前东部产业转移的一大特点是以龙头企业和大企业为核心,实行组团式或产业链整体转移。也就是龙头企业和大企业基于降低成本、贴近市场等方面的考虑,对一个产业的上、中、下游各个阶段的产品进行整个产业链的大规模转移,同时将研发、采购、销售、物流、售后服务等各个营运环节也转移过来。由于龙头企业和大企业社会化协作程度高,一家龙头企业和大企业投资往往会带动和引导一批相关行业的大量投资,形成“龙头”带“配套”,“配套”引“龙头”的良性发展格局。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顺应“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方向,注重引进带动力强、关联度高的龙头企业和大企业,促进整个产业链的转移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形成大中小企业齐头并进、产业多元发展的格局。

六是要从随意性的招商布点向科学合理布局转变。我区承接产业转移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如有的地方“饥不择食”,来者不拒,“捡到篮里就是菜”,不管项目好与坏;项目布局比较分散,不利于产业集聚;有些属于国家政策淘汰落后的项目仍在上马,等等。针对这些问题,要采取有力措施,结合我区“一轴两廊”的“干”字形工业布局,科学合理布局产业转移项目。在接收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还要讲求质量,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产业向我区转移,不能什么“鸟”都要,什么“菜”都捡,不能牺牲环境,破坏资源,只图一时发展,损害长远利益。要统筹考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既要积极承接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也要努力创造条件,建设承接现代服务业的基地。

三、把工业园区打造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

工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发展工业园区,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共享基础设施、集中治理污染、集约利用土地。目前我区共有41个重点园区,其中包括3个国家级开发区。要首先以这些园区为基地,结合产业转移的实际需要,做好园区规划,科学合理布局,明确各类园区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园区。在着力建设好现有园区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地方要建设一批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专门园区,努力使工业园区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带动本地工业快速发展的基地和龙头。

一要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完善程度是项目能不能尽快落户的关键因素。要根据各类园区发展需要,大力推进以道路、水、电、气、通信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基础设施的先导效应,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要重点解决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问题,综合运用政策和市场的手段,充分利用行政资源,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投入机制,鼓励和吸引多种投资主体以多种方式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有条件的园区,可以按市场运作方式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基础开发公司,实行综合开发,滚动增值,逐步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机制,推进园区上规模、上等级、上水平,提高园区对产业转移项目的吸纳和承载能力,为吸引产业大规模转移到我区创造条件。

二要创新园区管理体制和开发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管理机制,确保园区管理机构权责分明,服务到位。各园区管理机构要创新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园区配套服务体系,加快构建精简、统

一、高效、便捷的园区管理新体制。对转移项目实行一个机构管理、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要积极借鉴和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园区开发机制,鼓励有实力的投资者参与园区建设,推行园区经营性项目的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同时,各地、各工业园区要积极与发达地区的各级政府、行业协会和大型企业集团加强联系与合作,吸引他们来我区设立产业转移示范园区。本地暂无条件或不适宜承接的转移产业,可以按照市场导向和产业布局原则,转移到其他具备吸纳条件的外地园区落户,发展共建共享、收益分成的“飞地经济”,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

三要创新园区招商模式。要围绕承接产业转移,积极拓宽招商引资范围,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机制,搭建与国际接轨的招商引资新平台。推进招商引资制度化,建立长期稳定的招商引资机制和渠道,实行目标责任制,形成政府推动和园区自主相结合共同招商的局面。要推进招商引资社会化,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全社会参与招商。要推进招商引资专业化,依托中介组织、专业机构组织开展各类专业化招商活动。要推进招商引资信息化,积极采用网上招商等方式。要选择客商比较集中、产业转移和扩张倾向比较强烈的城市开展驻点招商,重点跟踪一些有转移倾向的项目,增强招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努力营造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环境

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是有效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当前,我区在投资环境方面还存在不少差距,一些影响产业发展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必须把优化投资环境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一项重要工作,降低产业转移成本,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有利条件,让外来企业“无障碍进入、无顾虑发展”。

一是加快交通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要抓紧实施“一枢纽两大港三通道四辐射”的出海出边国际大通道建设规划,打通与周边地区的交通连接。特别是要加快推进以港口码头为重点的沿海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打通连接东部的多条高速公路,加强沿海、内河港口建设,拓展江海联运,全方位实现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交通网络对接,构建便捷通畅、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完善的通道。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通关能力。加快能源建设,千方百计降低电价,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提供廉价、安全的能源保障。

二是加大政策创新力度。要在用足用好现有政策的同时,努力推动政策创新,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比如,在减轻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对于企业的员工培训,可采取“政府买单、社会承办、订单培训”的办法,解决企业用工问题;对园区企业实行集中排污治污,降低企业成本等。在费用方面,对进入我区的外地项目,审批过程所发生的地方性行政收费可考虑实行适当放宽的优惠政策。专门的产业转移园区,可以实行“封闭运行、独立运作”的“无费区”管理。此外,还可考虑设立产业转移基金,制定园区财政资金扶持办法等。

三是加强政务环境建设。要以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为契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规范行政审批,改进服务方式,提高行政效率,树立诚信形象,为外来投资者提供最优的政务环境。要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除国家有规定实行核准外,均实行备案制。对重大项目的核准、备案,公司设立审批,工商、税务、海关登记,用地申请,报建等环节实行全程代理制,开辟“快速通道”。各级各部门要主动为外来投资者做好服务,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要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努力做到“山清水秀地干净”,优化招商引资环境,使之成为企业信心工程。要坚持依法行政,切实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四是抓好人才教育培养。承接产业转移,必须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产业人才。要根据承接产业转移的需要,切实抓好人才的培养教育,加大职业技术培训力度,建设一批综合性职业教育培训基地,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开展“订单式”教育培训,为企业提供合格的、高素质的劳动力。要加强各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大批懂管理、会经营的企业家队伍。大专院校可以为企业代培中高级技术管理人员,主动根据新兴产业的需要,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

五是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条件。要围绕承接产业转移,努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做到与产业转移互动发展,为引进企业提供完善的专业配套服务。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引进一批重点物流企业,发展新型物流业态,建设一批大型物流基地和大型专业市场,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推进城乡商业网点建设,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内外贸一体化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要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健全金融体系,完善服务功能,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要大力发展企业管理服务、法律服务、信息服务、职业中介服务等商务服务业。同时,要推进电子政务,构筑政务信息网络公共服务平台,提高政策和规划的透明度。

六是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承接产业转移重大意义的认识,在全社会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招商不能怕人家赚钱,更不能“关门打狗”。要让投资者在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权益上有保障。要用感情和服务吸引客商、留住客商,凝聚“人气”,使客商在广西能安心发展,成功兴业,形成“搞好一个,引进一批,带动一片”的生动局面。

(本文作者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第五篇:承接产业转移

推动中部崛起、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战略构想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落实中央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具体化。

我国区域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有序推进产业转移势在必行, 一方面,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沿海地区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传统产业的发展优势在减弱,外延型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加之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刻不容缓;另一方面,广大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要素成本优势明显,产业发展空间相对较大。加快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已成为国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取向和重要任务。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是我国第一个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和国外产业转移而专门制定的规划,规格高,意义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对于充分发挥中西部地区比较优势,挖掘发展潜力、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和新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形成更加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承接是一种手段,承接产业转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 首要的是把承接产业转移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结合起来,坚持高起点引进、高水平承接,着力构建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实现在承接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政府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支持、软硬环境营造等,可以有效避免产业承接和转移中的无序无度,同时要遵循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让企业成为产业转移的主体。

“承接”和“示范”,是未来示范区建设的关键。

规划中的示范区,应当是深化泛长三角分工合作的重要板块,努力实现以区域对接促产业转移,推动区域联动发展;它将开辟科学承接的新路径,着力优化资源配置,有效解决当前东部地区存在的 “区域内产业转移”、中西部地区存在的无序承接、低水平重复承接等问题;它将成为产业承接的平台,增强产业承载力,它要在着力加快自主创新的进程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它将是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的和谐新区,亦是民生得到极大改善和保障、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先行区。

准确定位是确立整个地区发展战略方向的基础。 “立足安徽、融入长三角、联结中西部”的区域定位,以及“建设长三角拓展发展空间的优选区、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的功能定位,决定了示范区当建设成为“合作发展的先行区、科学发展的试验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的战略定位。

“一轴双核两翼”,创意空前的产业空间格局构想,铺展了皖江发展的宏大篇幅,彰显出安徽人抢抓机遇、敢为人先的气魄和胆量。 综合皖江城市带的产业现状、资源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主轴”串联安庆、池州、铜陵等6个沿江城市,发挥合肥、芜湖最具活力和潜力的“两核”带动作用,舞动滁州、宣城“两翼”,使之成为承接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

“沿江发展轴”的定位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其产业基础,发挥其沿江岸线优质资源;合肥、芜湖两大中心城市的发展,则以提升其产业集聚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增强其产业辐射力和服务功能,带动示范区产业加快发展;滁州和宣城两市毗邻长三角、民营经济活跃、矿产和农产品丰富,将依靠推进产业集群式发展舞动腾飞的双翼。

“皖江”飞跃,承载的是一份期待和心愿,人们在规划蓝图时,审时度势,贴合实际,定性定量,一笔笔勾画美好的图景。

力争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比2008年翻一番以上,工业化率提高到60%以上,城镇化率达到55%以上。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农业基础地位稳固,非农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力争建成汽车、钢铁、有色、装备制造、化工、建材、家电、农副产品加工等八大优势产业,形成8个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

开放合作不断加强,打造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到2015年,皖江城市带的经济外向度将大幅提高,外来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其中来自长三角的资金年均增速不低于50%,外贸进出口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30%以上。

承接产业转移,警惕成本陷阱

资本追逐利润的本质,决定了它必须向获利最大化的地方流动。

中国吸收的外资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

从历史上看,国际制造业基地已发生了五次转移。第一次是在19世纪末,由于美国的崛起,使得欧洲尤其是英国的工业基地向美国转移。第二次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等国家的制造业向日本转移,战后的日本把自己重建为一个低成本制造业基地。从六十年代初开始,世界经济出现了两大趋向,一是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和信息时代,制造业面临转移;二是发展中国家全面启动工业化进程,需要新的产业支撑。因此,在七八十年代,出现了制造业基地向发展中国家的第三次转移。即日本制造业向韩国转移,韩国在七八十年代就成为国际制造业基地。八十年代后期,东南亚国家包括中国的台湾又承接了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从九十年代开始至今,正在发生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这就是由于中国的快速发展,国际制造业开始大规模地向中国转移。

国际产业之所以大量向中国转移,归根到底是由国际产业以低成本为核心的竞争愈演愈烈的格局决定的。由于国际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尖锐,商品价格日益走低,国际资本为了生存和提升竞争力,被迫转移竞争方式,由原来依靠扩大市场份额提高效益,转而依靠降低成本实现收益提高并加强竞争力。这样一种竞争方式的选择,就意味着国际制造业基本向低成本地区转移。具体看,国际产业转移的原因有五个方面:一是成本因素。中国劳动力和其它生产要素价格低廉,所以国际上的小五金、轻工、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必将向中国转移,这些产业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是毫无疑问的。同时家电、电脑、造船、建材等产业也在向中国大量转移。二是市场因素。中国是一个大市场。就拿汽车来说,据国发中心的研究报告,在20年内我国不仅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汽车消费国,同时也会成为第一大汽车生产国。目前世界上著名的汽车制造商包括通用、丰田、大众、日产、本田等都已进入中国,中国的几大汽车集团全部与外商合资生产。三是周期因素。就是某一产业的升级使其生产出现周期性转移。最典型的就是IT产业。20世纪80年代,IT产业靠垄断技术就可以控制世界市场并获得超额利润,但是90年代之后,由于技术日益成熟与扩散,高频率的创新阶段已经结束,靠垄断技术获得超额利润已不可能。IT产业的竞争也转入成本竞争的阶段,随着研发与生产的分开,制造肯定要向低成本国家转移。目前,江苏省形成了从昆山至南京的200公里的信息产业带,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近2000亿元。四是外部因素。由于法律等原因,有的国家限制某些产业的发展,比如化学工业。大量的化工行业也在向中国转移,当然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也采取了很多措施,长三角等地区采取建立化工区的办法,目前,从上海到南京已形成了一条重要的化工生产带。五是竞争因素。即国际竞争带来的转移。国际资本为了取得竞争优势,必须向产业基础和配套条件好的地方转移投资。我国东部沿海之所以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地区,就是因为它的某些产业,特别是一些中间体加工业水平相当高,配套能力相当强。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形式和组织方式上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从产业转移的重点看,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更高级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化。过去转移的产业主要是纺织服装、鞋、金属制品等产业和初级电子组装活动,现在转向电子、化学、汽车、机械等中间产品和零部件的生产活动。这几个产业是全球零部件和中间产品贸易中的最重要部分,其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1997年就达到了43%。据世行官员分析,从2003年开始,发达国家的科技产业和服务业为最大限度地节省成本,也加快了向中国等国家转移的步伐,向这些国家转移更具附加值的服务性工作平台,并认为这是新一轮全球化最显著的特点。从产业转移形式看,在直接投资继续增长的同时,非股权参与的外包形式被普遍采用。跨国公司把非核心的生产、营销、物流、研发乃至非主要的设计活动,都分别包给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去完成,这样不仅减少了固定投入成本,而且达到了在全球范围内利用最优资源的目的。从产业转移的组织方式上看,产业转移不再是个别企业的孤立行为,而是在国际生产体系的基础上,形成了以领导企业为核心,全球范围内相互合作的企业组织框架。通过这些国际生产网络或体系,国际产业转移的范围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形成了全球性的生产链和供应链。波音是全球最大的飞机制造商,而他的零部件是在包括中国在内的70多个国家生产的,也就是说,波音飞机的生产链和供应链已遍及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样的情况在福特、丰田、GE等大的汽车、飞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制造商都是一样。这样,市场竞争的性质就发生了新的变化,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生产链、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从而使竞争的程度和影响范围大大增强。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因为我省经济的市场化、国际化及工业化水平较低,政府服务及法制环境不尽如人意,以及产业配套条件较差,由此造成区域性商务成本过高所致。但是更深一步看,在这些背后起作用的是人,尤其是人的思想观念。

把创新投资环境的基点放在降低商务成本上:

投资环境是指能影响投资资本有效运行的一切外部条件或因素的有机综合。吸引外来投资归根到底要靠环境优势,而投资环境的优劣则直接表现为商务成本的高低,所以降低商务成本是改善投资环境的出发点和主要目的。

一般而言,一地的商务成本主要包括企业购买生产要素的成本、获取要素和组织生产的成本,以及产业配套成本三个方面。一地的生产要素价格低,企业购买生产要素的成本就低;一地政府服务效率高,企业组织生产经营的成本就低;一地的产业基础好,企业的产品配套成本就低。降低商务成本,需要从这三个方面同时着力。

对外来投资实行税收、财政、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以降低外资进入成本或企业生产要素的支出成本,这不是我国的特例,世界各国都将此视为吸引投资的重要手段,就连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也是如此。美国国内各州、市政府之间“优惠政策”的比拼历来也是十分激烈的,有的是直接降低土地、水电等生产要素价格,有的给予税率、财政、金融等方面的支持。芝加哥市政府曾经以每亩一美元的地价,将土地出让给日本的三菱公司。

放宽政策,进一步降低外资进入成本。(1)降低投资项目土地成本。除国家法律规定的耕地开垦费、征地管理费等收费项目外,不得向外来企业征收其他费用。省级以上开发区和城镇工业园用地,征用新地应以征地费和上缴费等征地成本为基础,合理确定地价,并可视情况实行更优惠的地价。(2)采取更加灵活的供地方式。鼓励实行多元化的土地出让方式,除国家法律规定的可用划拨供地的方式外,均采取租赁、出让、作价出资、入股等市场方式供地。投资者通过招标、拍卖等方式获取土地使用权。(3)实行鼓励投资的电价政策。坚决清理影响供电价格的不合理因素,合理调整供电价格,降低整体电价水平。鼓励工业用电大户和高耗能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参与电源项目开发,以直接获得稳定和廉价电能,过网费按保本微利的原则核定。(4)降低综合运价。按照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区的要求,全面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增强综合功能,提高流通效率。进一步规范铁路、公路运输、内河航运、港口等交通运输行业的价格行为,适当降低综合运价。同时,要坚决取消对企业和投资者的一切不合理收费,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依法允许将资产整体或部分无偿划转的方式,鼓励外来战略投资者购并重组国有企业。

建设法治政府,降低企业生产组织成本:

从区域商务成本的总体情况看,我们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不在要素的价格成本,而是在要素的组织成本上,即由于政府服务、法制及诚信等方面的欠缺,导致了投资者在获取生产要素和组织生产经营过程中支付了更大的成本。因此,以落实行政许可法等法律为契机,建设法治政府,就成为我省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降低商务成本的关键所在。

依法行政。国家机关各部门在行使权力时,以往的一些习惯做法是可以自我授权、自定规章、自己执行,出现了所谓“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法制化”的怪现象,有的借“自我授权”之机,打着维护国家利益、强化行业管理的旗号,从中夹带“私货”,为部门的权力和利益“跑马圈地”,扩大收费、处罚和许可权。这种自我授权的观念或做法,随着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将被废弃。根据新法律规定:要通过法律法规授权才能设行政许可,部门自定的规章不能作为行政管理依据。而行政许可的设置权只有三个层次的国家机关可以行使,即全国人大及常委会、省级人大及常委会、省级人民政府。其他任何机关、部门都不能设定行政许可,不能自我授权,自己又参与执法。

规则导向。长期以来,由于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及在管理方式上的权力导向,往往使规则容易受到破坏,使可以通过规则解决的问题仍需通过上级批示才能落实,权大于法,权力导向的观念比较盛行。新法通过对权力的约束,将促进按规则办事的观念逐步确立,行政许可也将从权力导向转向规则导向,否则将是违法。这样就能达到提高行政服务质量和降低行政成本的目的。

公开透明。政府行政机关有保密制度,然而一般的行政管理措施都与企业、公民的实际利益相联系,健康的市场经济要求行政管理行为有透明性和公开度。行政许可法就提出“有关行政许可决定”、“行政机关作的准予行政许可决定”、“行政许可的实施和结果”等,都应公开。我们应通过学习和落实行政许可法建立这样的观念:对政府,公开是原则,保密是例外;对百姓,保密是原则,公开是例外。个人的隐私权是应依法得到保护的,而政府的工作应公开、透明,因为“封闭必然产生腐败”,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权责挂钩。行政许可法规定了谁发证,谁监督,谁负责。这就特别告诉我们,权力与责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紧密相联的,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应建立起权责统一的观念。权力要与责任挂钩,而与利益脱钩,从法律上解决了有些人偏好权力而不愿承担责任的问题。曾有外商对中国市场管理发表看法,认为进入难,进来了就比较自由了;也有专家对某些政府部门在管理中的一些“颠倒”行为感到诧异,说该用“市场办法”管的事用“计划办法”管,该用“计划办法”管的事却用“市场办法”管。这些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政府部门在权责统一方面存在的问题。至于那些多层执法、多头执法、权责脱节、各自为政的行为就更是有违权责统一原则的。

走产业集群之路,降低企业产业配套成本: 产业集群概念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一个世纪前提出,它是指产品价值链相关的企业在某一特定区域的聚集。具体表现是在一个适当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同类企业、为这些企业配套的若干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中间服务业高度密集地集中在一起,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显著地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产业集群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是现阶段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它的巨大作用曾经在美国的硅谷、印度的班加罗尔等地得到了充分的印证。从我国珠三角、长三角的“块状经济”的现状来看,我国也已进入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密切相关的阶段。

产业集群的最大威力就在于它能使专业化分工获得空前发展,直接带动整个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又极大地提高当地吸引资本的能力。通常以“大而全”、“小而全”的方式存在于一个企业内部的生产环节,在产业集群的情况下,则大量地分布在不同企业之间,每个企业只做一个部件,甚至一个部件的某个环节。企业分工的特点是,对技术含量较高、零部件较多、价值较大的产品,如彩电、复印机等,不是一个而是几个主机厂(总装厂)在同一区域。为其配套的零部件供应商不是一家,而是若干家。一个零部件厂可同时给多个主机厂配套,很容易达到规模经济要求,从而降低成本;而对主机厂来讲,有多个供货商可供选择,有利于通过他们的竞争改进质量、降低成本。珠三角地区IT、家电产业集群后,在一百公里左右的范围内,90%以上的计算机零部件、80%以上的手机部件、将近100%的彩电部件都可以采购得到。可见,在高度专业化基础上形成的配套体系,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也是招商引资最重要的优势。因此,要把加快产业集群提上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珠三角主要承接香港的一般商品生产转移,这种加工贸易模式缺少技术含量,不值得学习。江浙模式实质是在重复欧洲早期的工业原始积累,离开其特定环境和政策支持就难以复制。湖北是具备优势的老工业基地,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不要做成本转嫁的承担者

中国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后,其经济发展阶段特征与以前有所不同,同时区域之间产业环境也在发生变化,在此背景下,区域之间的产业对接转移不是一个简单复制的过程。

没有竞争门槛,谁都可以进入,只要运输距离不断增加,利润就不断摊薄,而利润摊薄就不可转移。由于多年来形成对地租分配的惯性,而没有用于积累,没有作产业升级的准备,导致珠三角一带至今没有完成从一般商品生产向设备制造业的过渡。

除去地租,还有一个利润的来源,在于打工者的低工资。近年来,南方的“民工荒”不是因为劳动力供给总量下降,而是在于打工者收益太低,没有基本福利,劳动力简单再生产供给的所需没有给足。我国《劳动法》的全面贯彻实施,将成为压垮这种模式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它并不值得学习。

国际产业分工有五个层次,最低端是供应资源,其上是一般商品生产、重化制造工业、金融服务业,最高层次是技术创新。

30年前改革开放时,基本上是进入第四层次。目前,正向第三层次升级。升级阶段,涉及几个工业核心点,一是东北老工业基地,二是长三角,三是以大武汉为中心的产业布局圈。

以苏南为代表的乡镇企业发展,曾在我国红火一时,它解决了农民就业,带动了农民收入增长,但后来在面对市场竞争的道路上,失去了政策扶持,乡镇企业纷纷走下坡路。在这种情势下,苏南难以向重化工业和社会制造业升级。

在工业发展到一般商品生产阶段,浙江把作坊加工业变成场地型加工业,把一般商品生产的多个环节以地域型方式集中起来,形成产业集群。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世界银行的官员考察浙江模式时说,其实这是重复着西方早期的工业原始积累,只不过在作坊小工业上增加了一些现代简单机械。

从经济规律来讲,一个第三层次产业形成并相对集中的城市,必定具备某种地缘经济要素优势。怎么利用结构差异形成竞争优势,如何在现有产业的基础上协作布局并实现集约发展。

当产业转移时,也就是利润摊薄到不能维持时,企业不外乎是破产或转移。

中部与东部对接的内容是什么?按珠三角模式,不顾环境代价和土地限制行不通。一般制造业既无技术含量又无资本门槛,现在主要是向越南转移。

目前,我国中西部招商引资热情高涨,需要提醒的是,有的转移投资短平快,捞一把以后丢下一个烂摊子。我们认为,工业化中期阶段必有产业提升带来的巨大成本,这个成本必然向某些可能承担的地方或领域转嫁,地方不要做成本的承担者,而要争取成为收益的获取者。

由于长三角的产业基础、经济优势和文化底蕴,台资由珠三角向长三角延伸也是一个必然趋势。但是随着我省发展环境的改善及沿海地区生产成本的升高,经过艰苦努力,台湾制造业向中部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转移也是大有可能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的签署,为香港产业向大陆转移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观念“瓶颈”是承接转移的重大障碍: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思考如何接受国际产业转移,中部和西部的欠发达省份除了要积极接受发达国家的国际产业转移外,还要盯住东部的资金和产业转移。接受产业转移就如打篮球一样,球传给谁,要看谁的位置抢得好,同时看谁的球技高。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初中历史快速记忆法下一篇:村支部书记表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