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档案科学建设论文

2022-04-30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中学生档案科学建设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本文从中学生资助档案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其所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学生资助工作的特点、类型,从学校档案建设、管理的实际出发,着重阐述中学生资助档案的重要性,提出了注重宣传工作、完善管理措施、保密安全防范、确保档案的完整性等建议,努力做好中学生资助档案工作。

中学生档案科学建设论文 篇1:

高师培养基础教育教师科学素养“六结合"模式的建构

摘要:高师指向培养基础教育教师科学素养的建设成果,对国家未来科学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从课程内容、教材选取、教学方法、教育资源、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等六个方面探索高师培养基础教育教师科学素养的模式。经过为期6年的实验及3年的重复实验,结果表明,建构“六结合”培养模式,可以为提高基础教育教师科学素养开辟新途径,真正实现全面提高基础教育教师科学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基础教育教师;科学素养;“六结合”模式

一、基础教育对教师的科学素养要求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国际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但无论是哪方面的竞争,说到底都是综合国力的竞争,都是科学技术的竞争,都是教育的竞争。目前人们对于科学的整体性和相关性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教师的科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了“培养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这一具有时代特色的培养目标。基础教育教师作为科学兴趣的启蒙者、科学知识的传播者、科学方法的引导者、科学精神的弘扬者,其科学素养的水平将直接影响到中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然而,我国基础教育教师的科学素养现状不容乐观,提高基础教育教师的科学素养显得非常紧迫。

师范院校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基础教育教师科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科学教育的成果。本课题通过调研基础教育教师的科学素养现状,摸清制约因素,建构“六结合”培养模式,以利于为提高基础教育教师的科学素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利于推进高师教育制度的改革,最终达到使基础教育教师的科学素养能够适应未来基础教育的目的,藉此实现全民族科学素养的提高。

二、高师培养基础教育教师科学素养中存在的问题

从2001年起,我们致力于如何提高基础教育教师科学素养的研究。了解到制约基础教育教师科学素养提高的因素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如师资水平、学生素质等,客观因素如活动资源、课程资源等。

1.学生素质

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缺少了对事物的直接接触和动手操作,他们的实验能力普遍较低,科学探究的能力较差,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亟待提高。

2.课程设置

高师课程设置过于强调学科专业化,缺少文理的交叉和融合,造成学生的文理知识并不均衡。不少文科生、艺术类学生缺乏基础性、常识性的科学概念和原理的知识,理科生缺乏人文学科知识,使得当前的学生在科学素养方面存在着先天不足。

3.教材选取

教材作为沟通教师和学生的桥梁,可以而且应该具有探究性,但至今仍然很难找到真正具有探究性的、适合师范专业的高等教育教材。现行教材内容过多阐述“是什么”,而没有从“为什么”的角度给学生以详细解读,呈现给学生的是大量的缺少思考成分的陈述性知识,要求学生的也是对书本的机械记忆,让学生误以为学习科学就是掌握一些现成的科学知识,极大地淡化了学生的追根究底的问题意识,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4.教学方法

高师教学方面存在着重科学知识传授、轻科学方法训练的倾向,课堂讲授侧重于讲解科学原理、概念,较少采用探究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较少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身边的问题,没有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综合、总结、归纳,使得学生未能逐渐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5.教育资源

探究式科学教学以学生的探究为主,主张学生在做中学,教学设备有很多新的改进。若要在师范院校有效开展探究式科学教学,需要建立资源支持系统,包括四大资源:理念资源(如理论研究政策)、活动资源(如资料、器材、网络资源、媒体资源)、人力资源(如指导教师、辅导员等)、场所资源(如学校科技活动场所、社区科技活动中心、科普基地等)。

6.评价方式

高师传统的考试内容,没有将能体现对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技能考查的内容渗透到学科知识的考查中去,而是侧重于科学知识的再认识和重现等原因,造成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仅仅关注做考卷、解习题、背教科书,而忽视了科学方法的掌握和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对科学方法的本质缺少有效的理解和真正的掌握。

7.培养目标

对基础教育师资的培养,目前强调教育教学基本功训练和多能一专能力,强调加深学生的教育理论功底,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但却较少培养学生的教育科研能力,原因是在于开展科技活动需要一定的经费、设备和资源,而且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科学精神等不如直接传授科学知识来得快。正是由于在培养目标上出现短视现象,从而影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8.教育理念

由于很少参与新课程改革的学习,大部分教师教育理念滞后。如探究教学强调学生探究,而教师大多不习惯探究。一个自己都不会探究、不愿探究、不习惯探究式思考的教师,是很难教会学生学会探究的。

三、高师培养基础教育教师科学素养的“六结合”模式建构

鉴于高师科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本课题尝试在科学教育中建构“六结合”培养模式,培养具有整合的自然科学知识结构,同时又能综合运用各科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具有较高科学素养的基础教育师资。

1.课程设置:主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

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的综合化特点,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比较完整的自然科学知识体系。调查显示,当今学生的文理知识并不均衡,所以必须对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加强基础课,加强实践课,做到主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具体措施是:构建“三段结构,五个板块,综合为主”的课程体系。第一阶段由理科学科群构成专业基础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知识层次,促进整体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形成,包含了对各专业技能的培养。第二阶段则是教育课程,包含了对教学技能的培养。前两阶段是主修课程。第三阶段则是分流选修课程,主要有特色课程、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特色课程包含了对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践课程包含了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活动课程包含了对指导课外活动能力的培养。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与个性发展要求,选择一个方向作为主修,同时可自由选择其它两个方面的部分课程进行学习,以扩充知识面。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对选修课教学的管理。选修课是大学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互渗透、融合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知识拓展和知识升华的重要学习环节,更是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的重要途径。多数学生未认识到选修课的重要地位,教学效果不容乐观,在提高学生对选修课重要性的认识的同时,加强对选修课的考核力度,保证大学生这一重要的学习历程得到落实。

2.教材选取:国家教材与校本教材相结合

教师要选好用好教材。目前高校教材版本很多,要根据专业特点选择基础性、先进性和教师应用性关系处理好的教材。要实现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就必须在国家课程的大体框架下,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任教学校的实际状况、当地社区课程资源的分布情况,开发与国家教材配套实施的校本教材,做到国家教材与校本教材相结合。

校本教材应以探究性的教材为主,选择、补充对学生有益的内容和研究主题,提供探索空间和资源,才能引起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校本教材应具备如下三点:一是教材应为学生提供大量相关的情境文字,在引起学生学习科学兴趣的同时,将他们置身于教材提供的情境当中,易于产生疑问,就能为学生的进一步探究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教材便于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把自身融入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当中,就容易发现并明确问题;三是教材中设置开放性问题,提出现实生活中需要解决或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用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学方法: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究相结合

在教学方法上变传授知识为提高学生能力,在导学上下功夫,教会学生思维方法,突出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做到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究相结合,训练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引导他们掌握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课堂教学中开展理论探讨,引导学生将他们目前所掌握的科学知识与从其它渠道获得的科学知识联系起来,认识各种科学知识间的关系,并能将所获得的科学知识应用到新的问题情景中。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探究,使学生既得到逻辑思维训练,又得到科学方法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锻炼,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科学理解和运用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开展一系列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究相结合的活动,使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生活,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学以致用;亦能使学生及时摄取科学发展的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了解和掌握并合理运用科学探究方法,促进良好科学素养的形成。

4.教育资源:课堂内外与学校内外相结合

学生在课堂内学习的时间十分有限,且他们在课内习得的知识、技能、态度若不向课外、校外、家庭迁移拓展,很难形成真正的科学素养;而课外、校外、家庭又存在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以为课内学习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可以使课内外的学习相得益彰。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要真正做到课堂内外与学校内外相结合,应采用多种形式,全方位地广泛宣传科学,创立良好的科技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具体措施:一是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宣传资源,如宣传橱窗、校广播、校园网,介绍科技发展史、科技新发现、世界科技新动向和新成果、科学新知识、科学名人名家。二是挖掘、整合科技教育资源,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开放实验室,让实验室成为学生的科技操作室,使学生耳濡目染,达到自然地渗透科技教育的目的。三是创新科技活动内容,如举办科技文化节、大学生科技讲坛、科技知识竞赛、科技制作竞赛、科技文化展览、科技讲座、放映科教电影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科学文化氛围的熏陶,促进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不断提高。四是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科普宣传活动,鼓励大学生利用双休日或寒暑假深入到社区或乡村,开展义务实践活动;宣传科学知识,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考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宣传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破除农村封建迷信思想。让大学生志愿者以科普宣传员、科普报告团成员、科技馆讲解员等身份出现,促使他们主动学习相关的知识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水平。

5.培训方式:职前培养与在职进修相结合

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基础教育教师应是一个具有较强自我建构、自我培养、自我成长能力的教师群体。因此,高师要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师培训,同时将教师的职前培养与在职进修相结合。

为形成良好科学素养,教师的职前培养应包含四类学习方式。一是建构性的学习,掌握各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基本结构,寻找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注入自己的理解、体验和经历,建构具有个人意义的科学知识结构。二是探究性的学习。通过探究、实验等多种形式学习,使学生具有浓厚的科学兴趣,激发创造力,培养探究精神,且能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科研方法,养成科学研究的习惯。三是开放性的学习。通过不断“进入生活”,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处于丰富的情境之中,尝试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自我指导学习。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选择并管理自己的学习过程,学生因此可以在设计与管理独立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由于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是源自自身的需求、兴趣和抱负,他们通常都会更深入地探索自己的兴趣。这些学习方式,都是基础教育教师在日后教学实践中要显性或隐性碰到的,因此必须凸显对这些学习方式的培养,并创设条件使得学生能够有更多机会实践运用这些学习方式。

当前,基础教育教师科学素养现状不容乐观,需要在专业知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专业培训,通过在职学习和终身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教师的在职进修,提倡以“课题式”为主,运用多种教师培训模式,针对基础教育面临的一些问题提炼培训主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案,学员围绕问题的解决,通过实践、交流、讨论展开学习活动。通过系列培训,基础教育教师的科学素养至少应符合如下要求:一是对科学教材所涉及的基本概念、规律和原理,以及决定这些概念、规律和原理的基本事实达到“精通”的程度。二是在深刻理解以上内容的基础上,还要及时了解科技发展的最新信息,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三是了解、掌握、合理运用科学探究方法。只有教师了解和掌握常用的科学探究方法的特点与要求,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运用,从而发展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6.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通过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的改革,使学生充分认识良好的科学素养对于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才能将学校教育活动中各种有利于自身科学素养提高的外部可能性因素,通过努力转变成为自身科学素养水平的提升。通过九年的探索总结,笔者尝试提出:建立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方式多样的评价体系,使评价伴随整个教育过程,发挥评价的诊断、教育和发展功能。在活动过程中,采用一些体现过程评价及自我评价的新颖、可操作的方式方法,如连续观察和面谈、实践活动评价、书面测试、个人经历记录等,注重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过程性评价注重对学生教育活动过程的评价,使学习与评价相结合,以评促学。为了能系统地记录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过程,还可尝试用“档案袋”记录学生个人成长经历。档案袋中有反映学生科学素养形成过程中的重要资料,如自我小结、活动的设计方案与过程记录、活动成果、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科学方面新的设想、摄影作品,以及他人评价结论、自我评价结果,等等。此外,对活动过程中表现特别突出或变化特别大的学生,还采用观察、面谈等方式,深入了解这些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过程。

总结性评价注重对学生科学教育整体结果的评价,切实将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工作落到实处。一是考核题型的设置上,有意识地将能体现对学生的科学素养考查的内容渗透到学科知识的考查中去。二是考核形式采用基于情境的测试,模拟问题情境,注重科学知识在生活情境中的应用。通过全方位的考核评价,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起到合理的引导、激励作用。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教师的科学素养普遍偏低,普及和提高基础教育教师的科学素养,是关系到未来我国全民科学素养的普及和提高的关键所在。深入研究基础教育教师科学素养的构成要素,借鉴国外教师培养的成功经验,优化我国高师培养基础教育教师的课程设置、教材选取、教学方法、教育资源、培训方式和评价方式,建构“六结合”培养模式,可以为提高基础教育教师科学素养开辟新途径,真正实现全面提高基础教育教师科学素养的目标。

作者:沈霞 余胜光 刘建刚

中学生档案科学建设论文 篇2:

建立中学生资助档案工作的探讨

摘 要:本文从中学生资助档案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其所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学生资助工作的特点、类型,从学校档案建设、管理的实际出发,着重阐述中学生资助档案的重要性,提出了注重宣传工作、完善管理措施、保密安全防范、确保档案的完整性等建议,努力做好中学生资助档案工作。

关键词:资助档案;现状分析;特点类型;几点建议

中学生资助档案是普通高中学校在落实国家助学金和免学杂费等资助政策中形成的,对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社会具有重要保存和利用价值的各种历史记录。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促进教育公平的民生工程,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政府对落实此项政策有专门的实施细则和严格的资助程序,学校在执行过程中将形成大量的资助印证资料,这些资料不仅包含专业性的文字材料,还包括电子文档、图表、声像、实物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这些资料和记录正是我们建立资助档案的原始和真实的材料。

一、学生资助档案的现状分析

普通高中学生资助工作已在福建省开展近9年时间了,此项工作档案的建立、管理、利用也在各级各相关部门和学校的共同推动下取得成效,为政府更为精准开展对学生的资助工作提供依据,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管理制度不健全。近些年,教育主管部门虽对学校资助工作出台了比较多的规范性文件,比如《莆田市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实施细则》,但在资助档案上《福建省中、小学学校档案管理暂行办法》和《福建省中、小学学校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表》还未将此项档案列入并明确其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仅制定了《莆田市普通高中学生资助工作档案资料清单》,导致学校在归档中没有可参照的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收集资助工作档案仅凭《档案资料清单》所规定的项目进行收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档案材料收集不全、遗漏和保管期限划分不明等现象。

2.管理人员专业不强。莆田五中资助这项工作是由校德育处负责,尽管学校设立了专门的档案室,配备了专业的档案人员2名,但学校档案种类繁多、工作量大,日常管理中无法兼顾,致使资助档案只能由负责资助工作的教师进行整理归档,然而这部分教师只熟悉资助业务,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对资助档案的收集和管理较为粗放,通常将资助工作材料按照评估迎检的方法和要求进行汇总整理,造成了资助档案归档不及时、不齐全、不规范,且利用方面也仅停留在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和审计上,资助档案的实用作用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3.信息化程度不高。尽管目前国家建立了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但系统仍较为落后,还未能与学校的智慧校园平台有效衔接,造成学校、家长、学生三方在资助工作网络登记、实时更改、信息发布等环节上的速度缓慢,收集资助相关证明资料滯后,工作无法高效运行。另外,资助档案的双套管理制的特点和系统的广泛应用,其产生的大量电子文件,如何进行分类、甄别和科学有效地整合转化为信息数据档案?也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学生资助档案的类型、特点

1.类型

(1)综合类。内容包括:县(区)级以上资助政策文件;本校制发的资助工作文件;学校资助工作领导小组人员分工及职责;学校资助工作计划、总结、会议记录、自查记录、整改方案等有关资料;宣传报道稿件,通稿,报纸等;诚信教育、励志教育及感恩教育材料;学生学籍花名册、学校资助工作台账等,具体由负责资助工作的德育处负责收集整理归档。

(2)表册类。主要包括:受助学生情况汇总表、明细表、四类兜底对象确认表(依明细表名单顺序)、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助名单确认表、城市(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受助名单确认表、农村特困救助学生受助名单确认表、残疾学生受助名单确认表、受助学生申请及佐证材料、(免学杂费、发放助学金)班级评议记录表、(免学杂费、发放助学金)学校评审会议记录表、(免学杂费、发放助学金)受助学生公示、公示结论(附图片)、国家助学金资助卡办卡补卡签领表、助学金受助对象发放名单、免学杂费(助学金)支付通知书、银行上账通知和银行打卡回单等,具体由负责资助工作的德育处负责收集整理归档。

(3)财务类。这类材料重点反映的有:各年度资助的申报表、发放登记表等,按照会计档案序列要求由学校财务处负责收集整理归档。

(4)声像类。包括:资助政策宣传资料(含图片、音频及视频资料);上级领导视察、巡查、检查本校资助工作的照片;本校参加上级开展的活动照片,获奖牌匾,证书复印件等,具体由办公室负责收集整理归档。

2.特点

(1)连续动态性。其表现在学生资助档案的形成不一定是从高中阶段,有的是从小学就开始,并将转至大学,一份完整实用的资助档案涵括:学生的个人成长经历、家庭成员情况和经济状况、困难证明材料、受助情况等。当前,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是以学年为周期实行动态管理,并对每学年的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我们要充分运用好这一系统管理软件,对资助档案信息进行整理和更新,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信息,保持其连续动态的管理,才能更好地了解受助学生的个人和家庭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资助。

(2)复杂多样性。体现在“两多”:一是资助工作往往涉及部门和人员多,在学校不仅有班主任、德育处、办公室、财务处、教务处等参与,在校外还需要教育、民政、乡镇 (街道)以及村(社区)等部门出具相关证明材料辅助;二是受助学生多,我校常年在校生有3000名,60个班级,按照《实施细则》规定:全市平均资助比例原则上按在校生的10%左右确定,莆田五中每年也有近300名学生受助,每生一档,为此不仅档案资料的来源复杂多样,而且个档累积量大,需要我们仔细认真地整理核对,确保学生资助档案的完整、真实、有效。

(3)双套管理制。针对当前学生资助档案信息化程度高,学校建档立卡应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上录入保存,也应建立纸质专档。为此,在日常整档工作中,我们要在维护和完善学生资助电子档案的同时,保证纸质档案的一致和同步发展,真正实现双套制管理。

三、做好学生资助档案的建议

1.加强资助政策及建档工作的宣传力度。学校应利用招生宣传、发放入学通知书、校园广播、报刊、致学生家长一封信、家访等方式,宣传国家各项资助政策及学校贯彻落实各项政策具体的实施办法,将我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各项资助具体实施办法印发给每一位入学新生,在高一入学教育中组织学习宣传。同时,利用学校网站学生资助窗口,宣传学校各项资助政策、工作动态和资助档案管理利用并开展经常性的交流,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随时接受师生对我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监督,利用资助档案为师生提供服务。通过宣传,正确引导舆论导向,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倡导师生关心弱势群体,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信心、克服困难,乐观学习和生活。

2.健全和完善资助档案管理制度。学校依据上级资助文件和档案管理规定,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制定校内资助档案管理细则。首先,确定收集范围。如各项学生资助业务的政策文件、学生申请及各种证明材料、公示材料、审批文件、资助业务工作各环节的报表、账册等。其次,划分保管期限。学生资助工作涉及国家财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因此,学生资助档案的保管期限应设定为永久和 30 年两种。第三,明确整理时间。高中学生资助档案每学年评审,分两学期发放,为此资助档案也要按每学年整理移交一次,但资料要分学期装订。第四,制定管理制度。学校要结合实际制定出台资助档案的管理、立卷归档、保管、保密、查(借)阅、移交等系列有效制度。另外,我们应主动向领导汇报资助档案建立和管理情况,争得领导重视,将资助档案列入学校档案工作总体规划之中,纳入工作考核内容,并确保人员、场地、硬件配套以及制度、责任等落实到位。

3.确保归档材料的真实、完整。我們在收集过程中,对学生资助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要进行必要的检验,凡字迹模糊、印章不清、残缺不齐、衔接无序等不适宜归档的文件材料,该退的则退,该整改的及时整改,确保归档材料的完整和安全,更不得伪造、篡改。要明确法律责任,凡是漏签的文件,督促补签完整。助学金、减免学费、补助等各类资助材料,须有学校领导签字,以保证归档材料的完整性和法律凭证作用。在资助过程中形成的电子文件材料,对一些法律尚不健全的情况下,仍应当还原成纸质文件进行归档,并在归档时加盖单位公章。

4.增强资助档案的保密意识和安全观念。学校档案管理人员要主动参与并指导学校资助档案的整理、收集和归档;学校资助工作人员要对档案管理基础知识的学习,熟练操作数据库、信息应用技术、办公软件等技术。同时,加强纸质档案与电脑软件应用的结合,做到优势互补。学校要根据不同的需求,视情派员参加专业培训、继续教育,提高对档案管理的认识和实际工作的能力,且在职称评定职数上给予定岗定编,确保人员稳定和工作积极性。要根据资助档案的特殊性,其不对外开放,仅为两类人员。一是纪检和监察等部门;二是教育部门、金融机构、受助学生和家长。若外单位、学生和学生家长需查阅资助档案的,须经学校批准,并办理登记手续。查阅时不得丢失、损毁、涂改。同时要做好电子档案和备份,甚至对访问权限的管理人员,要签订保密协议,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

总之,学生资助档案是整个资助工作过程的体现,是学生资助专项资金落实情况的印证,因此建立规范、有效管理和利用的资助档案,对于持续地落实国家对普通高中学生的资助政策意义重大。我们档案工作者,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工作责任感,重视资助档案工作,加强制度建设,提高业务水平,使学生资助档案工作逐步走上正轨,充分发挥资助档案的社会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春岩,籍芳芳.高校学生资助档案归档刍议[J].兰台世界,2015(12)

[2]蒋冬梅.南宁市中小学学生资助档案管理的调查与思考[J].广西教育,2017年14期

作者:黄梅萍

中学生档案科学建设论文 篇3:

研究中学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对策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现代信息基本都会以数据的形式保存在网络中,这样有利于信息的保存与调取,方便人们查找归纳整理。我国的中小学校的管理也形成信息化的趋势,由于每年的学生数量很多学生信息数据庞大,归纳整理起来不方便,而且也不易保存。所以中学生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时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中学档案管理 信息化 有效对策

时代发展,学校教学规模也日益扩大,学生的信息量也在飞速增加。所以很多中学都建设学生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但是现阶段我国中学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仍然在各方面有不足之处,比如基础设施建设、 专业人才短缺、 管理观念存在差异等,中学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目前仍然没有达到理想的标准,我们必须通过科学的改革措施,才能完善中学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一、中学档案管理信息化

目前,我国中学校园档案馆基本配备了现代化管理设备以及学校档案管理的应用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通过利用档案管理系统,完成了文书档案、教学档案、等各类学校档案的编目、排序、检索和输出等工作,基本实现学校档案管理中各类档案的信息化处理,以及自动化管理。这也促进档案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了学校档案工作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电子档案的案卷和文件的检索已基本替代传统的人工检索查找方式,提高了档案资料查找的速度和准确度。

二、中学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

信息化时代,许多中学电子档案管理的建设已构成,但利用率、普及率不高,可操作性不强,这也说明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档案管理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缺少专业老师

大部分的中学档案管理部门还未形成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档案管理教师队伍。专门从事档案相关工作人员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都不合理。而且中 学的档案员大多都是未接受过档案管理专业的培训,缺乏档案管理及档案信息化 建设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

(二)档案室基础设施简陋

由于大多数中学基础设施不完善,学校的资金大部分投资给学校重点建设项目或与教务任务相关的建设。对于学校档案管理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很少。从档案管理团队到档案基础设施的建设都很简陋。

(三)管理体制比较混乱。

现在大部分中学档案管理部门是与学校其他部门在一起,没有独立的管理体系,直接领导是校长或主任,没有细化体系。政府的档案管理机构除了通知学校档案工作人员参加一些会议和培训外,很少过问学校档案工作,也很少到学校进行检查和指导。

(四)数字化建设水平低。

大部分中学可以做到档案室配有电脑,档案室档案信息数字化的管理水平较低,没有好好利用数字化带来的便捷。

(五)档案利用率低

现在中学档案还是以传统纸质档案资料较多,并且电子档案的利用率较低,据有关人员调查统计, 中学档案案卷平均利用率仅为 10% 左右。这也是值得中学管理人员深思的问题。

三、中学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对策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中学档案的价值地位、作用和意义,也要充分认识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否完善是衡量中学现代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

(二)明确指导思想,确立相关原则

在中学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指导思想。而且,确立保障重点的原则,就是依据档案的性质和重要性的不同,按轻重缓急的顺序对档案进行信息化加工。还要有技术实用性原则, 就是对档案信息化处理要采用最有实用价值的模式。

(三)增加经费投入

各级政府要依法增加对中学教育的经费投入,以便中学有可用资金投入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另外,中学要多方筹措资金, 设立专项资金进行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

(四)提高档案管理队伍素质

要为档案工作人员的培训创造良好的条件, 定期举办培训班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档案管理知识培训, 改善档案人員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 提高其综合业务能力。

(五)建立健全制度,完善管理体制

学校应依法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修改原有的规章制度并制定新的规章制度,还要理顺档案管理体制。中学应设立獨立的档案管理机构,真正建立起分级管理的档案管理体制。政府各部门要将中学的档案信息化工作纳入统一领导范围。

结语:

中学档案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校园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已经成为了档案信息管理的重要任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勇于担负起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责任,不断优化档案管理信息化设计方案,提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毛凌.浅谈中学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4(3).

作者:颜晓燕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论文下一篇:水电工程与工程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