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五个扎实

2022-08-16

第一篇:扎实推进五个扎实

扎实推进“五个一”工程,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

扎实推进“五个一”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扎实推进“五个一”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对太华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调查与思考

陈华洲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实现全面小康的必然要求。如何结合太华实际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太华镇通过座谈、入户等形式,对全镇新农村建设进行了调研,形成了一些基本思路。

一、成绩与经验:评价新农村建设

的运转情况

1、在生产发展方面,着重念好四篇文章。一是田里丰收篇。按照“1363”进行生产规划和布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产值从原来水稻、烟叶、木薯、蔬菜的60:25:10:5调整为40:30:22:8,农民从田里得到的人均收入达1150元。二是山里绿色篇。山地茶果得到长足发展,罗丰、万湖等村人均果树面积1亩以上,农户从中得到收入380元。三是家里庭院篇。通过建设四个生产基地,实现总收入4950万元以上,纯利2656万元,农民从中得到的人均收入932元。四是企业成效篇。重点抓好煤矿、铁矿、非矿三大支柱产业、万湖和仕坑工业园区建设,以及加强劳力转移工作,有序组织中青年人外出打工。上述四项合计人均纯收入4422元,比上年增长%,太华农民拥有的存款达到亿元,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2、在生活宽裕方面,优先解决交通不便问题。近年来,太华镇村筹措资

金850万元,铺设了群团至华溪、华溪至高星、汤泉至德安、汤泉至黄沙、太华至张地、温坑至魁城、菖坑至坑头等7条水泥路,万湖至大合的水泥路面铺设正在紧锣密鼓进行。

3、在乡风文明方面,努力创建省级文明乡镇。以“创十星、评十户”和创建文明村镇、文明户为载体,以太华、小华、汤泉安全文明共建片区为依托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培育“四有”新型农民,办好村级文化图书室,利用文技校等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罗丰村还成立了“果树研究会”,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太华中、小学办学条件显著提高,农村文化长廊、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新农村理事章程等独具特色,卫生初级保健得到加强。获省级文明乡镇。

4、在基础建设方面,大力实施民心工程。全镇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 进一步改善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固定电话、移动通信、宽带网络等通信设施齐全,

实现村村通电话,集镇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仕坑村“造福工程”取得实效,搬迁农户39户217人。镇村饮用水工程扎实推进,解决了13村约6000人的农民饮水难问题。完成了中心镇数字化地形图的测量工作,并动工实施省第八批村镇住宅小区建设试点项目“华麟小区”新村前期建设。完善集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集镇道路硬化,街道电力、电讯杆线改造、路灯安装、集镇自来水管网改造和政府大院等公共场所美化建设。

5、在工作保障方面,实现每月考评制度。在组织保障上,拨出10万元作为新农村建设工作经费,研究制定了农村工作月考评制度,取消原来发放给镇村干部的浮动工资和月考勤奖,重新制定月考核标准,把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与当前计划生育、党建和发展农村经济等工作结合起来,实现每月考评制度。建立了万湖、温坑、小华、罗丰、高星等五个种烟示范片1500亩和万湖村无公害蔬菜基地600亩,发展华溪、黄沙村

食用菌种植45万袋;把仕坑村仙人谷工业项目区建设列入工业发展的重点。

结合太华镇实际,从发展经验看,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抓好“五个一”工程:

1、要有一个好的带头人,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魁城村、汤泉村等之所以每年经济不断提高,关键是有“村支书榜样”连生锻、蒋先杰这样的好带头人;近些年发展起来的群团村、仕坑村,之所以迅速致富,也是有了陈首伟、唐丁同等好带头人。这些带头人,是基层领导班子的主心骨,直接关系到基层组织强不强;是党员队伍的排头兵,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好不好;是发展经济的领头雁,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富不富;是村务管理的当家人,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稳不稳。在他们身上,不仅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的优良品格,而且体现了懂政治、善经营、讲奉献的时代特征。

2、要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这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保证。建设一个好的领导班子,不仅要有一个好的带头人,还要有一个好的党支部、一个好的村委会,把那些具有改革开放头脑、市场经济意识、真抓实干精神的各种农村能人选拔配备到村级班子,形成一个好的领导班子。魁城村党支部名成员有的领办企业,有的是行业能手,全部达到“双强”标准,形成了一个个强有力的领导集体。要搞好团结协作,正确处理好党支部与村委会、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的关系,实行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是保证“两委”班子团结协作、相互配合的一种好形式,有利于增强村级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号召力、向心力。要积极推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实行“一事一议”、村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把村里的大事小情都按程序召开不同范围会议,听取群众意见,让村民说话,让集体决策。

3、要有一个好的发展思路,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太华镇各

村因地制宜,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 理出一个好的发展思路,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优势。万湖村以反季节蔬菜等产业为重点的特色经济进一步凸现;黄沙村以矿业资源、矿业加工作为主导产业,走上工业兴村的道路;群团村、太华村等大力发展汽车运输业,活跃了乡村市场;还有的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加快发展的突破口,不断提高各村劳务人员的劳务收入。

4、要有一个好的创业氛围,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条件。首先,要营造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氛围。万湖村、魁城村等多年来致力于发展集体经济、兴办企业,农民就地转为各行各业的技术人员,很快走上了富裕道路;黄沙村、汤泉村主动到外地招商引资,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使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其次,要营造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氛围。建设新农村必须充分凝聚广大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同心协力,共谋发展。再次,要营造风清气正、和

谐稳定的氛围。注重通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形成文明向上、敬老爱幼、家庭和睦、互帮互助的良好风气。魁城村坚持开展理想信念和国情政策教育,开展遵守《村规民约》的评比活动,开展“十户五联”活动搞好社会治安,保证了全村稳定和谐。

5、要有一套好的扶持政策,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保障。这些村之所以发展得又快又好,还得益于党的富民政策。无论是魁城这样的老典型,还是万湖村、汤泉村等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典型,各级党委、政府都在他们发展的关键时期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和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又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必须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就太华而言,只要着力推进“五个一”工程,保证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就能够使新农村建设成为惠及广大农民德政工程、

发展工程、民心工程。

二、障碍与问题:影响新农村建设的因素分析

太华镇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难主要有:

1、发展后劲不够有力。突出表现在产业优势不明显,综合竞争力不强。支柱产业不突出,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整体素质不高。村级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运行质量普遍不高。

2、经济发展环境不够优化。在思想观念方面,小农意识仍普遍存在,部分干部和群众存在排外思想,缺乏“敢拼、敢闯、敢干”的市场竞争意识和敢为人先的精神状态。在服务经济建设方面,一些单位部门利益意识严重,“中梗阻”现象时有发生。在工业用地方面,受地形地貌及思想观念的影响,工业园区建设滞后。

3、基础设施仍然薄弱,老化严重。太华镇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大部分为70年代修建,年久失修,老化严重,抗旱、

排涝、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已成为制约太华镇农村发展的“瓶颈”。

4农资价格持续上涨,抵消了国家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据统计资料显示,,太华镇农资价格在涨幅较高的基础上继续上扬,尤其是化肥价格普遍上涨,影响农资价格总水平上升14%以上。其中尿素上涨17%,碳铵上涨%,磷肥上涨%。其次是种子价格同比上涨%,地膜价格上涨了%;农用柴油上涨%,农药价格同比上涨%,农资价格上涨过高过快,加大了农民种田成本,农民对农资价格普遍上涨反映较烈。

5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大,文化素质偏低。太华现有农村人口3万多人,目前已转移在外从业人数在5000人左右,其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0%以上,随着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在外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对科学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显然部分低文化的农民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

6村级组织管理协调偏弱,造成工作难落实。基层工作头绪多,任务繁重。“上头千条线,底下一根针”,“急事难事、窝囊事、事事缠身”,基层干部穷于应付。部分农村干部为政不廉,各种服务令人生怨。个别村干部以权谋私、搞宗族关系、裙带关系,在干部中造成不良影响。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太华镇有35%的村村财低于3万元。群众对村级组织的认同感低,干群关系疏远,据调查,目前农村干群关系融洽的约占20%,紧张的占10%,70%处于中间或疏远状态。

三、探索与完善: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若干建议

太华镇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矿产资源优势、乡土人才优势,促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在“规划先行、产业支撑、净化环境、固本强筋”四个方面上下功夫,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1、规划先行,建设美丽新农村。要建设美丽新农村,首先,要有一个科

学合理的规划,既要形成太华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又要体现农村特色,充分尊重农村民俗和生活习惯,让农民感到生产、生活方便,还要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切实做好耕地保护,形成各具特色的自然村貌、田园村庄。其次,要抓好新村建设,重点建设好华麟小区、汤泉新区、仕坑、西埔、泮车村等新村点,引导农民在规划区内折旧建新、以旧换新。再次,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乡村道路、饮水、卫生、沼气等,开展镇村人居环境综合整理,加快推进镇1 2 下一页

第二篇:落实五个到位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

临朐落实“六个到位”

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

临朐县自今年4月份全面启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推行新农保,构建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2011年为民办好的十件实事之一,按照“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基本原则,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社会保险养老体系从制度上实现了全覆盖,我县也被确定为“全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试点县”。截至目前,我县新农保参保登记人数49.6万人,参保率100%,收缴保费1.43亿元;12.2万名60岁以上城乡居民参保,参保率和待遇领取率均达到了100%,我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成效相继被中央电视台、《中国劳动保障报》、《中国社会保障杂志》等新闻媒体报道。现将全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目标责任到位

县委、县政府将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作为2011年为群众办好的十件实事之一作了承诺,成立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由县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并列为对镇街科学发展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县人社局高度重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采取日汇报周调度的办法,及时破解工作中遇到

的难题,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工作进度。同时,多次到国家、省、市汇报我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情况,积极争取,为我县被列为2011年国家级试点县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精心组织实施,工作措施到位

一是利用电视、报刊、通报、宣传车、标语、印发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动员,营造了浓厚的工作氛围,有效提高了广大城乡居民参保积极性。二是充实经办队伍,建立了“镇街有机构、村居有专人、覆盖无死角”的经办服务网络。强化经办人员培训,连续举办业务培训班12期,先后共培养了2400多名明白人,提高了经办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加强督察指导。县人社局成立了10个服务督导小组,分别包靠一个镇街和一个县直大口,靠上指导服务。搞好督促检查,实行日通报制度,每天通报各镇街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发现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广交流好的经验和做法。四是完善内部激励机制。制定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扩面考核办法》,强化内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健全工作制度,政策落实到位

在工作中,将非从业城镇居民按相同办法纳入保障范围,在全县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健全经办规程,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出了“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表、表不漏项”的“五不漏”,和“摸清一人登记一人,成熟一家收费一家,完成一村做实一村”的“六个一”

工作要求,采取“边摸底、边收缴、边发放”的“三边”工作法,三步并作一步走,压茬进行,保证了工作质量和进度。强化基金管理,当天收缴的保费当天进入基金专用账户,中间环节一律不动现金,确保基金安全。

四、积极筹措资金,待遇发放到位

积极协调财政部门筹措资金,根据工作进度,按时拨付基础养老金和缴费补贴,为基础养老金的及时发放和个人账户的做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严格按照市里的标准和要求发放基础养老金,

4、5月份启动时基础养老金按照每人每月20元发放,自6月份开始基础养老金发放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55元。截止12月份,共发放养老金5182万元,60岁以上城乡居民参保率和待遇领取率均达到了100%。

五、健全管理机制,管理服务到位

认真做好收缴保费的审核确认工作,确保个人单据与缴费明细表、现金缴款单一致,按时足额落实政府缴费补贴,做实个人账户;及时做好基础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确保基础资料的安全完整;建立健全领取养老金人员月上报、月审核、月复核制度,及时准确掌握领取养老金人员增减情况,确保养老金及时准确发放;强化社保基金内部监督管理,进一步健全完善基金管理制度,严格按制度做好收缴、支付、管理工作,确保基金的安全运营。针对农村居民居住分散的特点,加强与金融服务机构协调沟通,进一步扩大完善服务网点,为参保人员提供优质、快捷、高效的服务。

六、标准规范统一,档案整存到位。

随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深入开展,业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工作摆上日程。为充分发挥新农保档案“跟踪一生、服务一生、记录一生”的作用,规范新农保档案建档、管理工作行为,为参保人参保、待遇享受提供重要依据,维护全县参保农民的切身利益,县人社局加强了与档案管理部门的联系,主动争取业务支持和指导。并结合新农保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采取全县范围挑镇(街)、镇(街)里面挑社区、社区里面挑村庄的工作思路,在全县范围内挑选有代表性的镇(街)、社区和村先行试点,以点带面,有针对性的开展业务档案管理培训。先后在五井、东城召开全县新农保档案整理工作现场会,采取现场观摩、边学边做的方法,全面提高了新农保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会后采取座谈会的方式,广泛听取各镇街、部门对新农保档案整理工作的意见和看法,解决档案整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为新农保档案整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铺平了道路。在档案整理中,县人社局工作人员多次到各镇街进行指导,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解决问题,极大了提高了档案整理工作的进度。截止目前,全县各镇街共整理业务档案25000卷,占全县业务档案总量的70%,预计将于2012年1月底全面完成。

第三篇:扎实推进“五个基本”建设 切实提升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

市农业局直属机关党委

今年以来,市农业局直属机关党委在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和市农业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健全基本组织、建强基本队伍、开展基本活动、完善基本制度、落实基本保障“五个基本”建设为主要内容,以开展创先争优、城乡结对共建、“三深入三服务”为实践载体,扎实推进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开创我局党建工作新局面,进一步提升了我局党建工作水平。

一、主要亮点

——在全市率先实行换届选举“公推直选”。市农业局在全市率先采取“公推直选”方式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直属机关党委和机关纪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新华每日电讯》、《湖北日报》、武汉电视台、《中国日报网》、《人民网》、《新华网》等20余家平面媒体及网站进行了报道。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卢国祥同志,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彭丽敏同志分别在市委办公厅《每日汇报》编发的专报信息上作了重要批示。市委组织部组织专班总结我局

1 “公推直选”工作经验,编发专题简报予以推介。

——局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获得肯定。局党组中心学习组坚持把创新学习机制作为推动局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的重要保障,不断充实完善学习内容、创新学习方式方法、扩展学习交流平台、建立完善各项学习制度;坚持把推动学习成果转化作为局党组中心组学习的最终目的,着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我市农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思路、推动我市农业科学发展的能力、促进我市农业科学发展的具体措施。2009年以来,局党组中心组围绕学习科学发展观及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集中学习8次,开展专题研讨9次,利用休息时间举行讲座2场;围绕学习农业专业知识和农业法律法规,举办专题讲座2场;围绕学习传统文化,间周六举办讲座12场,已系统学习了《大学》、《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中华文化典籍。在《武汉宣传》上开辟《新农村建设》专栏,刊登我局“三农”调研文章24篇;在《湖北农业科学》上专辑刊登局领导、局机关处室及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理论文章50余篇。今年以来,局党组中心组成员还在国内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理论文章近20篇。我局中心组学习的经验和做法得到了市委宣传部的充分肯定。

——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方法。一是以学习促党建。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通过举办学习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读书班,组织中央1号文件、新党章等知识闭卷测试,举办政治理论专题辅导报告等强化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通

2 过与市委党校联合创办青年干部培训班,邀请知名院校、省委党校、市委党校教授、专家举办农业法律法规及农业专业知识讲座等提高党员干部的业务素质;坚持隔周周末邀请有关专家举办四书五经、老子、庄子等系列文化讲座,提升党员干部的文化素质;坚持每年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组织党员干部读廉政书、看廉政教育片、举办廉洁从政演讲比赛等,加强党员干部的廉政素质。二是以创建促党建。大力推进争当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切实推动党建工作深入开展。长江蔬菜杂志社被评为全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局、市农产品检疫检测中心分别荣获全市党政机关“作风建设十佳处室”优秀单位称号,马幼菊同志被评为全市优秀共产党员,并有7个党支部和7名共产党员受到市直机关工委的表彰。三是以活动促党建。着力创新党建活动形式,切实增强党建活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庆祝建党89周年,局直属机关党委组织了“开展一次革命传统教育、发展一批新党员、推荐一本好书、举办一次红歌大赛、召开一次党支部书记座谈会”的“五个一”系列活动,尤其是“迎七

一、唱红歌”大赛,在局系统掀起了学唱革命歌曲的热潮,唱红歌活动唱出了局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胸中的豪情壮志,唱出了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澎湃激情;“八〃一”期间,组织局机关28名复转军人下乡帮助农民抢收抢播稻谷,演绎了一曲特殊的“军民”共建情,复转军人纷纷表示过了一个特殊的建军节,10月份以来,在局机关举办了

3 “我最喜爱的格言”有奖征集评选活动,通过颂、读、背格言,引导了积极向上的氛围;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组织局系统党员干部开展创先争优社区行、乡村行等特色活动,在服务群众中践行公开承诺,把创先争优活动落到了实处。四是以宣传促党建。加强党建活动宣传,力促在局系统形成抓党建的良好氛围。通过媒体、简报等形式宣传我局党建活动开展情况,我局换届选举“公推直选”被20余家网络媒体及报纸予以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武汉农业信息网上开辟了“创先争优”、“结对共建”和“五中全会精神”等专栏,及时报道局系统党建工作情况。同时,还制作了“迎七

一、唱红歌”大赛、直属机关党委公推直选换届选举光盘,在局系统上下形成了重党建、抓党建、促党建的良好氛围。

二、主要工作

(一)以换届选举“公推直选”为契机,健全局系统党的基层组织

1、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为创新党的基层组织选举民主模式,今年6月,市委市直机关工委确定在我局开展市直机关党组织换届选举“公推直选”试点工作。在其后的4个多月时间里,我局按照“公推直选”的程序要求,充分酝酿,精心组织,大胆尝试,勇于创新,至11月9日召开局系统党员代表大会,通过差额直选的方式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直属机关党委书记、副书记、委员人选,圆满地完成了“公推直选”试点工作。

2、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根据局系统实际,要求基层支部按时进行换届选举或对支委班子及时进行调整,今年以来,针对2009年末我局机构改革合并后处室整合、人员调整,按照方便组织生活的原则对局机关5个支部进行了调整,并组织各支部召开党员大会,选举产生了支部委员会;针对离退休党员干部变化情况,组织离退休的4个支部进行换届选举,对支部委员会组成人员作了相应的调整;针对2009成立的武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的党员情况,组建了武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党支部;针对局直属单位机构变动及干部交流情况,对市农机鉴定推广站党支部、市农机安全监理所党支部进行相应调整,实现了党政“一肩挑”,并对局属单位部分支部人员进行增补充实,夯实了党建组织基础。

3、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建立了工会、妇女工作委员会、团委等群团组织网络机构,并指导其按照各自章程开展活动。今年局机关工会举办了局系统春节联欢会、组队参加了市直机关羽毛球比赛及大众广播体操比赛、庆祝职工生日等方式,使广大干部职工体会到了组织的温暖;妇女工作委员会以创建“巾帼文明岗”为活动主题,组织开展了纪念“三八”妇女节、“奉献在岗位”等主题教育活动,鼓励局系统妇女同志在各自岗位上建功立业。市农业信息中心获得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市农业局妇女委员会、市农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团队分别获得武汉市“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武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获得武汉

5 市“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张丽华、李桃青获得武汉市“十佳女杰”荣誉称号,王孝琴、陈俊敏等5名同志获得了武汉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共青团以创建“青年文明岗”为活动主题,组织开展了青年社区行、青年志愿者、团员青年读书兴趣小组等系列活动。局机关团委、市农业信息中心、市农产品检疫检测中心、市渔政船监港监管理处等先后在全市评选活动中获得“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二)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重点,建强局系统党员干部队伍

4、建强基层领导班子。一是强化对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由市农业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程耀明同志兼任局直属机关党委书记,增强了党建工作领导能力。二是明确党委领导班子成员责任分工。在机关党委换届选举之后,就迅速召开了第一次直属机关委员会,确定了领导班子成员的职责分工,明确了机关党委、妇女工作委员会及团委日常工作责任人,形成了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党建工作局面。三是强化基层党支部书记党建工作能力。在市农业学校专门举办了党支部书记培训班,邀请有关专家对党支部书记进行集中培训,增强了他们重党建的思想意识、抓党建的工作能力、促党建的工作水平。

5、建强党员干部队伍。一是建立了党员台账。将局系统党员的出生年月、入党时间、学历、职务及专业职称等基本情况予以登记造册。二是加强党员教育培训。以“政治素质、业务素质、

6 文化素质、廉政素质”等四大素质建设为重点,通过邀请专家举办讲座、举办学习培训班、开展党课辅导报告、组织读书交流、举行考试测试等形式,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党员群众自觉学、党组织监督学的党员教育培训机制,切实提升局系统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今年在市农业学校举办了第四期青年干部培训班,加强对青年党员干部的培养,四年来共计培训青年党员150余名,为党的基层组织增添了生机活力。三是积极发展党员队伍。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今年发展了4名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干部加入党的组织,不断为党组织输入新鲜血液。四是强化党性锻炼。通过结对共建、社区共建、帮扶困难群众及交心谈心等形式,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锻炼。特别是在今年抗灾救灾工作中,局系统党员干部放弃休假时间坚持在工作岗位上,并迅速组建了党员先锋队、党员突击队到灾区一线帮助受灾群众及时恢复重建,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6、建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一是建立了入党积极分子台账。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和掌握。二是制定了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措施。通过开展经常性教育、组织参加活动、经常汇报思想、开展谈心活动等措施切实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三是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今年选派了8名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市直机关工委组织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在市农业学校举办了1期培训班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集中培训;并通过开展“一对

7 一” 传帮带活动,提升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政治素质。四是强化入党积极分子的岗位锻炼。有意识地把入党积极分子安排在重要的岗位上锻炼,并在“急、难、险、重”的任务中锤炼他们的党性,尤其在今年抗灾救灾活动中,组织他们到农村一线开展抗灾救灾工作,切实增强了他们的党性意识。

(三)以增强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为目标,积极开展基本活动

7、积极开展经常性教育活动。以党支部为单位,每个月集中学习一次、开展一次活动,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通过组织参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召开座谈会、组织观看廉政教育电影等形式对党员干部进行党性锻炼;开展了“我最喜爱的格言”征集活动,对征集到的格言进行梳理并通过局机关一楼大厅电子显示屏予以发布;组织参加职业道德知识网上考试,机关处级以下(含处级)干部及渔政处、能源办、经管局、监理所的参公人员共136名参加了网上考试等,强化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

8、举办纪念建党89周年系列活动。组织开展了进行一次革命传统教育、发展一批新党员、推荐一本好书等“五个一”系列活动,尤其是在武汉市青少年宫举办的“迎七

一、唱红歌”大赛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市直机关工委副书记王纪娟同志、市直机关工委组织部部长陈剑敏同志莅临现场观摩,局系统24个支部参加了唱红歌大赛活动,唱出了精气神,唱出了农业人的精神风

8 貌。

9、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一是制定了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创先争优活动主题、活动载体、主要内容及工作举措,对创先争优活动作出整体部署。二是成立了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成立了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付明星同志为组长,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程耀明同志为责任组长、其他局级领导为副组长的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并由局政治处(机关党委)专门负责创先争优活动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三是组织开展公开承诺活动。组织局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分别结合本单位职责及本人岗位职责作出公开承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按照草拟承诺、在支部党员代表大会上讨论承诺、修改承诺及由支部党员大会讨论通过后确定承诺等方法步骤确定本支部及党员的公开承诺。局系统共435名党员干部作出了公开承诺,实现了公开承诺全覆盖。四是组织开展各项践诺活动。组织开展了纪念建军83周年暨创先争优我先行活动,我局28名复转军人干部在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程耀明的带领下赴新洲区三店村帮助当地农民抢种抢收稻谷,得到了当地农民的一致好评;组织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暨创先争优社区行活动,市农产品检测中心、市农业信息中心联合武汉人民广播电台《都市田园风》栏目在常青花园社区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进社区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解惑答疑等形式增强社区居民安全消费意识和能力;组织开展了市农业局系统2010年“三送”暨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乡村行活动,

9 我局向受灾农户捐赠了价值10万余元的农药、化肥、鱼药、种子、科技书籍等物资。20多名农业专家现场解答村民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帮助他们明晰产业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解决资金难题。

10、深化城乡结对共建工作。一是狠抓结对共建项目建设。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根据结对共建村的资源条件和产业优势,2010年共确定了8个结对共建项目。这些项目建成后,每年结对村将增加集体收入5万元以上。二是狠抓抗灾救灾工作。及时为受灾严重的困难群众送去了慰问金、大米及食用油等;发挥农业部门优势,组织开办蔬菜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培训班,组建了植物保护机防队、开展病虫害害综合防治等,帮助受灾群众恢复重建。三是狠抓办公设施条件改善。重点对办公条件较差的杨湖村、灵山村进行改造完善,杨湖村的办公楼已经竣工完毕,灵山村办公楼改造已经列入了家园建设项目。四是抓双承诺工作。制定了开展双承诺活动的实施意见,组织各共建单位与结对村党支部对群众进行公开承诺,并将公开承诺通过公示栏向群众公示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五是狠抓与结对村的沟通协作。各共建单位通过“七一”、“八一”、国庆、中秋等节日与结对村委员会联欢联谊,组织干部参观我市农业产业基地等,拓宽了视野,增进了感情,加深了友谊,推动了发展。

11、扎实开展结对帮扶活动。认真落实市农业局领导对口联系制度,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困难群众在转移就业、子女就

10 学、农产品销售等方面提供帮助。今年局领导在抗灾救灾活动中,主动为困难群众捐款6000余元,并及时为困难群众送去了棉被、大米、食用油等急需用品。同时,在城乡结对共建活动中,利用春节、五

一、国庆等节日,各共建单位主要负责人亲自到江夏区乌龙泉街看望慰问困难党员和群众,共计发放慰问金10000余元。

12、深入开展共驻共建活动。积极参加与唐家墩社区的共驻共建活动,过去5年来一直对3户贫困女童进行捐资助学,今年春节前又深入到辖区3名困难群众家庭进行慰问,并向每户送去慰问金600元,切实让困难群众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对社区拟组建的大党委建设工作,我局积极给予支持,派出6名党员参加,其中1名同志还兼任大党委的副书记。为切实改变辖区周边环境,市农业局主要领导亲自协调市建委和江岸区,解决了田园小区居民进出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问题,道路也由过去的两车道变为了四车道,泥泞道路变成了景观带,环境大为改善。同时,市农业局积极参与辖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人力、物力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为促进辖区内的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以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制度为基础,完善各项基本制度

13、认真落实局党组各项制度。一是落实党组议事决策制度。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对属于党组织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严

11 格执行规定程序,由党组集体讨论决定。二是落实民主生活会制度。每年召开一次党组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落实整改措施,并按照规定向市纪委、市委组织部上报民主生活会情况。三是落实中心组学习制度。每年制定局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通过举办专家专题讲座、讲党课等形式组织局系统党员干部学习,规定读书笔记撰写字数及学习论文,并严格考勤制度,加强监督检查与考核,努力把理论学习落到实处。

14、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局系统各支部按月召开了党支部委员会议和党员支部大会,开展讲党课50余次,召开了3次局直属机关党委会议。

15、认真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制定了党员发展及党员教育培训管理制度,今年各支部共组织党员集中学习100余次,局党组共举办了1期培训班,开展了5次讲座,切实加强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积极推荐党员干部参加教育培训,今年共选派了5名党员干部分别到国家行政学院、浙江大学、上海同济大学及市委党校学习,还选派了1名党员干部赴日本考察学习。

16、认真落实作风建设制度。制定了党员干部服务承诺、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建立了局领导对口联系工作责任制,实行局领导“八个一”对口联系制度,即每位局领导联系一个龙头企业、跟踪一个重点项目、挂点一个区农业局、抓好一批与区共建项目、帮扶一个驻点小康村、驻点一个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创建村、结对

12 联系一名专业技术人员、结对联系一名离退休干部,规定局领导每年分别到对口联系的龙头企业、重点项目、农业局及驻点村调研不少于4次,到扶持的贫困户走访不少于3次,建立局领导对口联系工作“季评、年考”机制,将落实情况纳入领导干部述职范围。今年我局深入开展政风行风评议,在全市农业系统共设臵征求意见箱73个、电子信箱53个,局领导分别带队到各对口联系区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20余次,发放征求意见函1240份、调查问卷表3700张,上门走访省、市、区有关部门123个、农业龙头企业146家、畜禽养殖小区192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75家、农业科技示范户、种植大户和农户3600家,共收集到群众意见和建议3000余条。在最近全市政风行风民主测评中,我局被评为优秀单位。

17、认真落实民主管理制度。制定了党务政务公开、重大决策征求意见、重要情况通报等民主管理制度,通过会议纪要、公示通报、武汉农业周报、武汉农业信息网、报刊媒体等形式及时向党员干部及社会公开;通过大走访、问卷调查、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市直涉农部门、新闻媒体等向社会征求意见,做到公开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

18、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制度。一是制定了干部述职述廉制度。严格按照市委组织部考核办法对市管领导干部进行考核。同时,在考核局系统各处室、各直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时,将党风廉政建设执行情况纳入考核中,切实加强对局属单位

13 领导班子的考核。二是制定了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要求处级以上的党员领导干部填写《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表》,并认真予以核实。三是制定了廉政谈话制度。由分管人事工作的局领导对新提拔任职的干部进行任职廉政谈话,重点对其正确对待和使用权力、改进和转变工作作风、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方面提出要求,由局纪检组长对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可能出现的苗头性问题、倾向性问题进行警示谈话,对有违纪行为的干部进行诫勉谈话。

19、认真落实考核评价制度。制定了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考核评价制度,每年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考核并做出评价。今年我们将进一步细化对基层党组织的考核内容,按照“五个好”提出的具体要求,对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情况进行考核。

20、认真落实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制定了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并按照要求每年进行1次民主评议。会上,充分发扬民主,坚持党性原则,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此基础上形成鉴定材料,作为党员干部提拔任用、评先、评优、晋级的重要依据之一。

21、认真落实联系服务党员群众制度。一是建立了领导干部谈心制度。坚持局主要领导干部与班子成员谈心每年不少于2次,与机关处长和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谈心每年不少于1次;局领导班子成员与分管处室及单位主要负责人谈心每年不少于4次,与分管处室及单位其他处级干部谈心每年不少于2次。并将与正处级干部交心谈心率、局管副处级以下干部交心谈心率作为

14 局政治处的绩效工作目标进行考核。二是建立了局领导与专业技术干部、党外代表人士联系制度。局领导班子成员分别与离退休老干部、正高职专业技术人员、市管优秀专家和党外代表人士结对联系,定期开展谈心交心活动,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五)以确保基层党组织活动正常开展为基准,落实基本保障

22、合理设置了党务工作机构。由局政治处(机关党委)负责党建具体事务和日常工作,贯彻执行上级党组织有关党的建设的决定、决议;负责局机关和直属单位基层党组织建设;负责局机关和直属单位党员思想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党员发展工作;指导局机关群团工作;承办局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等。

23、合理配置了党务工作人员。由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程耀明同志兼任机关党委书记,主持局直属机关党委全面工作;由局政治处处长宋丹同志兼任机关党委副书记,协助党委书记程耀明同志做好直属机关党委日常工作;由监察室主任杨建章同志兼任机关党委副书记及机关纪委书记,负责召集机关纪委会议及机关纪委的日常工作;由杨晓红同志担任妇女委员,负责局系统妇女工作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由杨泽敏同志担任青年委员,负责局系统青年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24、建立了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将局机关北三楼会议室改

15 建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做到了有标识牌、有党旗、有会议桌椅、有学习读物等,为局系统干部职工提供了活动阵地。

尽管我局机关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市委、市委机关工委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与党员群众的期望还存在一定差距,总的来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少数党员干部思想认识不高,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少数基层党组织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学习的内容缺乏深度和广度;三是少数基层党组织不能够把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导致“两张皮”现象。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深入分析,深刻剖析,认真整改,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党建活动新方法、新形式和新机制,力求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新的更大成绩!

第四篇:夯实五个基础 强化九项工作 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大全

强化管理

突出服务

扎实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工作

龙桥镇认真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关于开展社区审核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工作的通知》(新都委办发【2012】4号)的要求,对照《新都区2012年度社区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表》(新都社领办【2012】1号)年度目标,结合实际,以整合各种力量为关键点、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着力点、以社区管理为切入点,‚关注民生、惠及民利、维护民权、保障民安‛,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全区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工作动员大会召开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部署,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学习讨论,充分认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及职能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党政办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各村(社区)建立社会管理便民服务站,落实各项工作任务。探索建立以村(社区)党支部、村(居民)委员会+社会管理便民服务中心+党群便民服务中心‚两委两中心‛社会管理服务模式,加强和完善村(社区)社会管理组织构架,强化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逐步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开拓创新,扎实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工作

1 社会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创新任务千头万绪,龙桥镇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重点在离百姓最近的地方创新,在管理难度最大的地方创新,从群众最迫切需要的地方做起,以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基层民主管理体系、社会组织管理体系、社会救助保障体系、社会领域党的工作体系‚五大体系‛建设为重点,努力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化、依法行政规范化、司法公正质量化、法律服务常态化、执法监督制度化、社会评价科学化‚六化目标‛,不断提升党政部门公信度指数、领导干部廉洁度指数、群众民主参与度指数、发展环境优质度指数、生产生活安全度指数、百姓尊严幸福度指数、城市形象文明度指数‚七度指数‛,大力实施市民素质‚提升工程‛、城市人文‚环境工程‛、流动人口‚融入工程‛、特殊人群‚回归工程‛、专项行动‚整治工程‛、基层民主‚自治工程‛、社会关爱‚互助工程‛、虚拟世界‚净网工程‛‚八大工程‛。紧紧抓住‚社会治理‛和‚社会秩序‛两条主线,转变‚重经济、轻管理、弱服务‛的观念,深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夯实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新型基层治理机制,着力解决基层百姓‚急、难、愿、盼‛的热点、难点问题,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

(一)合力打造幸福龙桥,‚经纬定位‛和谐建设新路径 社会管理,既是法治,更是服务,难点在基层,我们坚持‚问需服务‛,从社区事务破题,‚孵化‛与监管并重,探索试点,以‚镇社会管理便民服务中心和党群便民服务中心+社区(村)两委两中心+小组便民服务点‛的服务经线,和以‚群团组织+‘两 2 新’组织+社会志愿组织+基层自治组织‛的服务纬线,将党的声音和政府服务延伸至社会肌体的最末梢。

一是经线到边,探索社区民主新路径。夯实‚两委‛阵地堡垒。依托村(社区)组织阵地,定期召开村(社区)‚两委‛会议、村(居)民代表会议、议事会等,切实推进基层民主自治;搭建‚一站‛基层管理平台。理顺基层管理体制,实行‚接件管理‛和‚两时 ‛服务模式,建立高效、透明、规范的村(社区)社会管理平台;

二是纬线到底,服务社区群众新需求。坚持‚管理向服务转变,服务向基层延伸‛的理念,用好用够法律和政策,使社会服务力量在村(社区)汇集。延伸公共服务到基层。通过‚电话平台、官方微博、短信平台、网上政务平台‛等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综治、维稳、民生、救助等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快速收集、快速分解、快速处理、快速反馈;通过‚大调解‛五进等形式化解矛盾在基层;实施农村义务法治协理员、人民群众有奖举报等制度动态掌握涉稳信息;在瑞云社区探索建立‚新市民服务站‛,在全镇推广‚流动人口管理三清四细五实‛工作法、‚社区阳光驿站‛、社区矫正‚红黄绿‛三色管理等机制加强特殊人群管教;以‚法律援助户口‛、‚法律援助金卡‛、‚一村(社区)一律师‛等法律服务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保障基层群众权益;全镇9个村(社区)都配备驻村(社区)专业律师。调动群团组织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镇妇联在全镇9个村(社区)建立妇女之家,在瑞云社区探索建立‚留守妇女之家‛和‚流动人口妇女之家‛,为妇女同胞搭建活动交流平台,关爱留守儿童;团委启动‚青年创业中心‛

3 筹建工作,努力构建一个含培训服务、融资服务、项目服务、实践服务、政策服务、保障体系于一体的青少年就业创业服务体系。镇残联以‚社区残疾人康复中心‛服务残疾人、镇工会以‚职工帮扶中心‛积极构建‚组织体系完善、工作渠道畅通、工作力量专业、作用发挥显著‛的和谐基层工会组织;借力社会组织服务基层群众。瑞云社区和明道公司创新打造‚企地共建‛模式,形成村社、企业共建共赢局面;龙桥镇建立‚三大志愿者服务体系‛(巾帼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党团员志愿者),以 ‚居家养老‛、中心敬老院等为载体引导组织志愿者为社区群众提供个性化服务;全镇9个村(社区)成立12个老年协会(老体协),2012年上半年开展活动20余次,参加群众5000人次,推进行业自律管理服务,形成了青桥村文明劝导队、瑞云社区 ‚院落管理‛等社会自我管理的社区特色。

(二)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管理是服务的手段,服务是管理的最高境界。龙桥镇着重从四个方面加强推进社会管理。

1、综治维稳工作网络不断规范,群防群治体系建设不断深化。近年来,我镇不断加强了镇综治办、村(社区)人民调解站(室)的硬件设施投入、工作机制建设和队伍管理,群防群治体系不断深化。一是加快镇综治办、信访接待站的建设,建立一站式窗口受理、集中办公模式,建立和完善一系列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其龙头作用。二是在全镇9 个村(社区)建立了集社会治安防控、矛盾纠纷调解、流动人口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综治工作站(室),配备了1名专职的人民调解员,基本实现了规范运行。三是开展

4 ‚网格化‛治安巡逻,建立了镇、村(社区)、社、企事业单位四个层面的治安大巡防体系,形成了‚大街有巡警, 小巷有联防,单位有保安,村社有队员‛ 的立体防范网络。近几年来,各村(社区)不断深化这一做法,根据辖区治安状况和警力情况,将辖区划分为若干个警务片, 落实民警、 协警责任,将辖区划分为若干个警务片, 落实民警、 协警责任,镇综治办结合警务片的划分,指导村(社区)、企业普遍开展村村联防、村企联防。利用村级公共服务专项资金不断加强了群防群治队伍的建设。如杏桂村按照‚两规范、两统一‛(规范人员编制、规范规章制度、统一准入机制、统一巡逻装备)的要求对巡逻队伍进行了规范化建设,将全村巡逻队按 6 个片区编为 6 个中队,全村巡防力量实行统一调度,实现了整体联动。瑞云社区以‚我为大家守一夜,大家为我保平安‛为宗旨建立12人瑞云社区巡逻队,分成6个小组,配备迷彩服、头盔、对讲机和电警棍等装备,每组巡逻队员每天分两班参加巡逻,风雨无阻,从不间断,有效震慑了犯罪分子。

2、社会治安防控效能不断提高。龙桥镇投入30 万元在瑞云社区建设社会管理视频监控系统一期工程(天网),社区主要道路、重要部位全部纳入电子监控范围,实行24小时定格定岗监控,与网格化巡逻有机配合,达到‚人机互动、点面结合、精确打防‛的效果。制定了《龙桥镇社会治安重点区域排查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以黄赌毒和盗抢犯罪高发部位、区域为重点,落实‚每个治安乱点有一名主管领导分包、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有一支专门治理治安乱点的队伍、有一套完善的长效保障机制‛的‚四个一‛整治要求,坚持集中打击和常态挤压相结合、打击整治和

5 长效机制建设同步,实行滚动排查、滚动整治,今年一季度重点整治了龙腾大道治安乱点。

3、 重点人群服务管理得到加强。一是大力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我们以管理为基础,以服务为亮点,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上作了不少探索:(1)着眼于基层基础,推行‚村(社区)企业自主服务管理计划‛,初步形成了以‚三有两统

一、分类工作法‛为主要内容的村(社区)企自主服务管理工作模式,使流动人口工作力量下沉、重心下移。(2)着眼于资源整合,探索区域整体发展。在全镇9个村(社区)开展了以‚五化‛建设【以村(社区)企自主工作为主线, 推进工作力量社会化;以‚三有两统一‛为抓手,推进基础工作规范化;以共建共享工作为主体,推进基本服务常态化;以流动人口之家为阵地,推进优秀分子标杆化;以高效长效建设为目标,推进服务管理制度化】为主要内容的流动人口区域整体化建设探索,使区域内‚四率‛【流动人口登记率、出租房屋登记率、育龄妇女查验登记率、涉及流动人口的矛盾纠纷村企调处率】有了较大提高,治安拘留对象中流动人口比例持续下降。(3)着眼于政治诉求,创设三级议政议事平台。即在普文社区试点实行流动人口圆桌议政制度,(每周周一召开村两委扩大会,安排本周工作,会上邀请村民代表、流动人口代表、党员代表参会,听取和收集意见),在村级建立共建共享促进会,通过吸收优秀流动人口参与当地公共事务管理,满足流动人口的政治诉求,有力地推动了流动人口工作民主化进程。自 2012年 1 月实施以来,普文共召开‚圆桌议政‛会议6次,收集意见建议12条(采纳落实8条)。二是积极开展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和社区矫

6 正工作。2012年落实安置、帮教人员16人,安置率、帮教率均为100%。三是加强对精神疾患人员的分级管治。对全镇43名精神病人进行建档立卡,进行了分级管治。

4、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和群体性事件预防处置工作进一步完善。在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方面, 按照要求对我镇部分在建、新建的重点项目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将风险评估工作进一步前置,在立项审查中,镇维稳办及时介入参与调研,对可能引发不稳定事件的项目,及时制定应对方案,对不适宜开展的项目予以否决。在群体性突发性事件预防处置工作机制方面,制定了龙桥镇群体性突发性事件预防处置工作总体预案,完善了非法集会游行示威、土地征用、企业改制、劳动保障、涉众型经济案(事)件、医疗纠纷、拆迁安置、环境污染、金融挤兑、商业哄抢、非正常死亡事件应急处置等专项工作预案。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成立了30人的含安全、公安、卫生等部门的应急救援队伍。加强物资的储备,建立储备目录,实行动态管理,保证应急时有序、快速调取和使用。

5、民生领域安全隐患整治机制进一步完善。全力推进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规范化建设。目前,已在全镇建立起了镇、村(社区)、企业(单位)三级网格;镇(街道)建立起了基本网格、单元网格、微网格三级网格。统一落实了全员定责、排查定级、应急定制、培训定岗、信息定时的五定措施,实行了安全生产检查、监督抽查、工作报告、通报、责任追究五项制度,在全镇9个村(社区)实行网格化监管月检查、月报告制度。二是大力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今年以来共查处了安全生产违法案件2件,

7 检查生产经营单位 763家,发出停业整改通知书55 份;积极参加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对所有养殖业企业全部实施强制关停措施,实行产业转移或变更;打击非法生产储存销售烟花爆竹窝点多处,缴获并销毁非法烟花爆竹100余箱。三是建立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实施安全生产项目化管理,把所有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共划分9个片区,763家单位,每个单位都作为一个项目,明确责任科室、责任领导、责任人。推广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制度,今年共安排了近5万元经费,全面实行安全生产隐患举报奖励制度。

三、找准问题,迎难而上,推动社会管理体制机制试点工作再上新台阶

我镇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工作正在扎扎实实地推进,各部门都按照实施方案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但工作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基层村社组织人员少、任务繁重,难以发挥网格管理的积极作用,容易流于形式。

(二)各类矛盾不断增多。矛盾主要集中在房屋拆迁涉法涉诉、就业安置等领域。

(三)下一阶段,我们将在不断巩固深化原有创新项目的基础上,针对新形势下产生的新问题,不断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一是按照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加强督查指导,有序推进各项工作的实施,同时,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增加新的内容,使试点真正为促进和加强社会管理服务;二是突出重点,创出特色,力求在近期内取得更大的效果;根据实际情况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我们计划在推进面上工作的同时,

8 着重在以下四个方面加以重点探索。

1、打造瑞云社区文明示范商业街

利用瑞云社区打造商业特色街的契机,打造一条文明创建示范街,在社区商业网点内选择一些文明经营、管理规范的商户进行授牌:文明示范经营户、党员示范经营户,结合社区浓厚的商业气氛,以点带面,带动周边的商户共同文明经营,打造十分钟商圈,使整个商业社区的环境更加优美,成为社区新的品牌和亮点。

2、打造瑞云社区商务网络平台

利用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平台,将法律援助、家政服务、文化教育、医疗服务、公共事务消费等内容纳入其中,推进社区管理信息化、公共服务信息化、商业服务信息化,推动社区居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形成社区和居民之间的有效互动。

3、推行‚村企自主服务管理 ,加强流动人口基础工作。 推行村企自主服务管理 在不断深化完善流动人口‚圆桌议政‛、‚区域整体化建设‛等工作的同时,全面推行‚村企自主服务管理‛,大力推进‚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互相结合的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努力实现‚底子清、情况明、管理好、服务优‛的目标。一是将流动人口基础信息采集的责任落实到村居、企业。按照‚属地管理、村企互动‛的原则,落实村(社区)、用工单位和房东的管理责任,由村(社区)、用工单位落实流动人口协管员,负责基础信息的采集和日常服务管理,建立房东申报房客信息制度、车间申报员工信息制度和村(社区)与用工单位信息互通交换机制,实现基础信息排查登记常态化。二是将公安机关对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工作专业化。派出所按流动人口总数、分布情况, 9 配足一定数量的流动人口专管员,专门负责居住证办理,对村(社区)、用工单位流动人口基础信息采集和日常服务管理的指导,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处理。三是建立相应的责任保障和激励机制。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列入对村(社区)和相关部门的考核,各村(社区)、用工单位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度,逐级落实责任。同时,对于拒不履行流动人口管理责任的单位和个人,由相关部门采取必要措施,实行综合治理。

4、以预测预警机制为重点,完善维稳工作机制建设。 一是加强‚末端信息网络建设。整合综治、公安、人民防线建设。构建‚纵向(村(社区)、社)贯通、横向(公安、信访、人劳、民政等部门)相连、专群结合、明暗互补‛的信息网络系统,同时推行民主恳谈、民情联系窗(卡)、驻村干部‚平安论坛‛系列活动等做法,进一步拓宽干群联系渠道,保证信息渠道畅通、情报及时准确。二是加强排查研判预警。严格落实驻片、驻村干部综治维稳责任,形成‚千斤重担大家挑‛的良好氛围,严格落实每半个月定期排查和敏感时期重点排查制度。镇综治办每月汇总分析社会稳定情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三是不断完善群体性事件预防处置机制。对群体性苗头性事件提前介入、及时化解,对重大群体性事件隐患实行‚专案经营‛。进一步完善各类应急管理预案,加强演练,提高应急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第五篇:在机关干部中扎实开展“五个一”活动

为实现加压鼓劲,超越自我,激励机关干部以新的姿态、新的干劲、新的方式干好新一年的工作,在机关中开展了“五个一”活动,加强对机关干部的管理。

开展一次部门负责人述职活动。为总结去年工作,明确今年任务,乡组织了一次部门负责人述职活动。全乡40个部门的负责人对上年的工作进

行了系统总结,并对2008年工作进行了表态。同时落实了工作岗位责任制,在年终目标考核中就各部门工作落实情况实行兑现奖惩。

进行一次自我剖析。乡积极学习借鉴肥城市开放式民主生活会的有效形式,在全乡各部门内部召开了由分管领导、组织室、纪委等有关人员参加的民主生活会。在总结工作、明确任务的同时,每名机关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剖析,分析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工作中就如何克服、避免相关问题作了明确的表态。分管领导对部门内每名成员进行了中恳的点评,既肯定了工作中的成绩,又指出存在的不足,就下一步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和建议。

创办一个机关干部论坛。在每周六的学习会上安排30分钟的机关干部论坛时间,机关干部轮流上台,谈工作、谈生活,谈心得,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同时,由秘书、纪委、组织室三个部门牵头还在网上创办了一个机关干部论坛,论坛分设了书记信箱、政策法规、民意调查等板块,机关干部有疑问的可以反映给书记信箱,党委书记在有效的时间内给予解答;政策法规栏及时发布近期国家及省市的各项新政策、新法规,让机关干部及时了解;而民意调查栏则是用于乡党委制定各项政策时向机关干部征求意见,听取机关干部的不同意见。

读一本好书。为深入贯彻“落实年”活动,乡为每名机关干部发了一本%26lt;%26lt;关键在于落实%26gt;%26gt;,意在实现不在表态、开会、造声势上做文章,而要在解决问题、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希望人人成为善于抓落实的人才。机关干部在读后都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并在周六的学习会上进行了交流发言。

记一本民情日记。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乡每名包村干部坚持记民情日记,每周至少到各自所包村一次,面对面与群众接触,记录群众的挂心事、烦心事,把有关情况对上反馈,并及时了解和关注问题的处理情况。乡纪委、组织室每月检查一次,督促机关干部多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处理问题。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再塑生命的人解读下一篇:招投标废标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