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体系存在的问题

2022-11-18

第一篇:研发体系存在的问题

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县域经济信贷资金投入普遍不足,严重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步伐,现有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着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因此,如何重构农村金融体系,有效发挥金融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动作用,以增加农民的收入,就成为一个现实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的战略调整、农业发展银行职能由综合性向单一性的转变、以及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反复、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受到削弱,己不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从总体上看,近几年农村金融体系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不但没有加强,反而有所下降。在县域经济的存款市场上,资金通过邮政储蓄和国有商业银行资金上存大量流向城市,使资金本来就短缺的县域经济发展雪上加霜。在县域经济的贷款市场上,商业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贷款投放明显减少,合作金融机构的贷款投放虽然有所增加但后继乏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邮政储蓄机构从农村大量抽走资金。近年来,由于邮政储蓄转存款利率水平过高,,高于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存款利率,且无任何风险,储蓄规模迅速发展。

二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向大中城市转移,县及县以下机构网点大幅减少,保留下来的县及县以下机构网点通过资金上存,实际上已成为上级行的"储蓄所"。

三是商业金融支农力度减弱。国有商业银行实行向大中城市转移的战略。一方面县及县以下机构存款上存;另一方面县及县以下机构贷款权上收,除个人消费信贷外,其他信贷一般授信权限很少,有的仅三五十万元,国有商业银行县支行几乎没有单笔贷款审批权。这种情形直接减少了国有商业银行对农村信贷资金的投放。

四是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弱化。自1998年3月起,为了配合粮食收购体制的改革,实现收购资金的封闭运行,农业发展银行将农业开发、扶贫等专项贷款以及粮棉企业加工和附营业务贷款划转到了有关商业银行,开始专营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供应和管理工作。随着粮棉购销市场化进程加快,粮棉流通领域政策性经营空间缩小。农业发展银行粮棉收购贷款业务量出现大幅下降。而同时,亟需政策扶持的农业开发、农业技术进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却得不到应有的政策金融支持。

五是合作金融支农后劲不足。邮政储蓄的过快增长直接造成农村信用社资金来源减少。而且,农村信用社自身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历史包袱沉重,不良贷款占比高,风险较大;二是资本金严重不足产权不明晰法人治理不完善、管理责任不落实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机制没有形成:三是服务方式、服务手段落后。这使得农村信用社无论在支农服务广度上和深度上都难以发挥更大作用。就是目前深受农民欢迎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多数农村信用社也都是靠人民银行再贷款支持。

二、对策建议

一是加大商业金融的支农力度。国家可以通过税收政策引导商业银行把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农业和当地社区。县城经济内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一些全国性的大金融机构按他们风险管理的程序很难找到合适的贷款对象,而在社区范围内通过对创业者、经营者的了解和对当地市场的了解及对生产经营的跟踪服务,许多中小企业和一些农业项目是可以贷款的。因而有必要对商业银行的结构进行改组。能对当地发放一定比例贷款的国有商业银行可以继续保留机构为当地服务,没有能力在当地放款且达不到一定比例的机构可以让他们撤掉网点,让出存款市场,也可以在这些银行县级机构的基础上改组成当地的社区银行,发挥社区银行贴近客户的优势改进县城金融服务。

二是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发挥农村信用社支农主力军作用。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因地制宜改革农村信用社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把农村信用社真正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实行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担风险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的组织形式大体可分为三类:大部分地区要继续巩固和发展乡镇信用社、县联社各为法人的体制;在人口相对稠密或粮食主产区,信用社资产规模较大、管理基础较好的地方,可实行全县农村信用社统一法人;在经济比较发达、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地方,可将农村信用社改建为县(市)银行机构。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包袱应该采取有效的财政政策和资金政策逐步消化。

三是理顺邮储转存款利率,建立农村资金良性循环的机制。农村资金外流除国有商业银行县级机构的渠道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渠道是邮政储蓄。邮政储蓄存款以较高的利息转存人民银行,无风险的高息收入使邮储机构产生了较大的利益冲动,邮储存款增量成倍增长。为了体现公平竞争的原则应在开放邮储自主运用资金渠道的同时把邮储在人民银行的存款利率降到与其他金融机构相同的水平。让市场资金运用的利率水平约束邮政储蓄的吸储行为。邮政储蓄自主运用的资金可以购买国债也可以购买政策金融债。特别是可以购买农业发展银行的债券,把农村资金运用到农业、农村。邮储机构与农村其他金融机构处于同一竞争水平后,相应能增强农村信用社的竞争能力,有利于农村信用社增加存款,增加信贷投放能力。

第二篇:我国信用体系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从全国来看,我国现在处于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初级阶段,经济体制、法律体系及市场基础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不同,不能完全照搬国外模式。必须在中国特殊国情下寻找符合自己发展趋势的道路。在区域信用体系建设方面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要充分重视信用服务业发展,不要片面追求建数据平台

社会信用体系是一种保证经济良性运行的社会机制,信用服务业是信用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成熟的市场主体为市场提供面向个人和企业、覆盖社会领域各个方面的信用服务,才能真正创造一种适应并规范信用交易发展的市场环境,保证市场经济向以信用交易为主的信用经济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在“十一五”时期除加强信用基础设施建设外,我们应该把积极培育信用行业的健康发展作为我们推动信用体系建设这项工作的切入点。

■政府不要直接介入商业化运作

从2002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到“十六大”明确提出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来,政府在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定位和作用一直是各界争论的焦点。安博尔中诚信评级倾力打造最具影响力信用品牌。当前的发展条件决定了我国既不能重复发达国家长期市场竞争和自然选择的历程,也不能单纯依靠财政资金或国有资本建立象邓白氏、环联那样超大规模的信用服务企业。应该坚持在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为主的大原则指导下,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积极培育中介机构。根据“十六大”“商业运作”的指导思想,信用中介机构原则上应该由独立的第三方进行市场化运作。通过市场运作,逐步规范信用秩序,要鼓励不同类型的投资主体有序进入信用服务领域,不搞垄断,形成一个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

■加强国家信用标准化建设

要尽快制定和出台国家信用标准。如果有了信用术语、信用信息处理的标准化、信用信息交换平台和信用产品的标准化,促进各地信息共享,提高信用信息数据平台的使用效率。

■全国信用体系建设总体方案尽快出台,加强区域信用体系与全国信用体系的协调发展

一方面,全国信用体系建设总体方案要尽快出台,加强国家对区域信用体系建设的宏观指导和整体协调性;另一方面,区域信用体系要注意与全国信用体系相衔接,避免地区分割。在区域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全局观念非常重要。如果不从全局出发而仅局限于局部和本位的考虑,则很容易导致地区信用分割和局部信用“孤岛”。

■要尽快出台信用管理法规

目前地方立法走在了全国性法规的前面,为全国性立法积累了经验。应尽快出台全国性的信用管理法规,一方面要对数据的开放和使用进行规范,另一方面,对信用中介机构的市场准入要制定法规,保证信用体系建设的健康运行。

第三篇: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开放市场经济后,消费者对于商品的选择依据越来越客观,其中重要的因素便是产品质量。这也迫使企业必须有效提升质量管理,但是,仅就国内企业的普遍状况来看,其对于质量在管理方面中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而本文便是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一定的理论建议。

质量问题一直受到消费者的关注,而消费者的选择也正是决定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企业应当根据消费者的需要,有效的提升产品质量。而在此处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科技发展速度迅猛,同类企业在产品生产能力上正在拉近,特别是技术大多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需求。这也能够说明,企业在质量上的问题主要在管理体系方面。

一、质量管理体系问题

本文主要分析国内企业的常见问题,限于篇幅等因素,省略了一些因特别因素而造成企业产品质量下降的因素。整体来看,质量管理问题相对较为复杂,且涉及因素角度,具体将其总结为下述几点:

1、管理缺乏常态化。所谓常态化,是指企业的制度能够合理、长效的执行。但是,其质量管理体系方面却经常出现波动,相对持续性较低,极易被外围因素而中断。

例如,我国很多企业的质量体系是以ISO为标准,由该

1 认证而促使企业在发展中建立相关管理制度,进而逐渐形成了完善的体系,但是,在体系的实行初期对企业帮助较大,而后期则出现了明显的问题,员工和管理层不再重视体系对于企业的帮助,而这样的忽视也是企业问题频出的罪魁祸首。

同时,很多企业不仅难以坚持实行管理,甚至管理体系并不符合相关标准,虽然可以在质量上完成IOS的认证,但是难以满足国内和国际上的大量标准,这也能够从一定程度说明,企业在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等方面也存在着问题。

2、管理体系不健全。体系不健全相比于上个问题更加严重,很多企业在管理上存在的缺失,会导致产品质量下降,但是不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会使企业蒙受更大的损失。该问题的造成原因是多个方面的,包括企业管理者对于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清,相对关注度较低,所以造成了此类状况出现;二是一些企业在管理时出现能力不足,难以完善管理体系;三是企业管理者过于关注技术生产,而忽略了生产质量。

不过,企业自身也有着难处,由于质量管理涉及到诸多方面,例如产品、产品、贸易、人力、市场等,需要各个部门共同配合下才能够实现,对于一些刚刚拥有管理体系的企业而言,难以在短时间内将其完善。不过,虽然在理论上能

2 够理解,但是,这样的状况却仍旧造成了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如若无法有效的纠正和整改,将造成了企业管理愈加混乱,严重破坏各项机制的运行,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3、内部控制有待提升。简单来说,内部控制就是对企业各项资源的调控和监督,而当其存在问题,便意味着企业已经存在了资源配置能力不足,无法实现有效监督等严重的发展阻碍。而就此方面,企业会根据各个规则设置部门权限,再由高层负责指导性管理,但是在实行的过程中,却问题层出:首先是部门的执行力较弱,对于质量的把控无疑是增大员工的工作量,因此在一定心理驱动下,最终降低了工作效率;

其次上级重视度不够,很多高层管理只是负责制定计划,而在具体执行时却十分消极;最后是缺乏制度引导,由于管理规则的制定者,同时也肩负责任机制的制定工作,更为重要的是责任机制也负责管理高层的监督,所以很多企业的高层管理并不愿意对自己过多限制。而回归到责任问题,定责的前提是要存在考核机制,这也是内部控制所存在的问题之一,缺乏考核的企业难以对员工形成有效的约束力,而且会最终造成管理体制的失效。

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措施

从上述问题来看,企业面临的质量体系问题是多个方面

3 的,因此,本文也将针对上述内容提出相关建议,具体为下述内容:

1、提升综合管理能力。该能力是企业质量管理的根本,所谓的综合管理能力,是指在企业当前状况下,在机制方面做出的有效调节,上至管理层的体制优化,监督责任机制明确,下至生产工人的责任意识和行为规范,通过综合管理的约束,使企业质量管理走上正轨。

而从管理需求来看,实现该能力不仅要求战略管理层能够更好调控各类制度,也要求各部门之间能够协调合作,由于企业产品质量关系到各个部门,如若一些部门不参与其中,即使完善而全面的制度,也难以形成效力。所以,部门之间的协作对于综合管理能力非常重要,而实现能力的提升,必须要在企业内团结一致的基础上进行。

2、完善管理制度。关于管理制度的意义已在上述内容中说明,此处便不再赘述。而管理制度的完善,首先应采取在现有制度上实行,这也是考虑到让员工不过多的承受企业制度的“变迁”,提升员工的适应性。而制度的建立应与企业所依循的管理体系为基础,例如IOS质量认证等,根据明确的质量需求调整企业生产结构和监督措施,并合理的优化质量管理体系,促进企业的管理制度逐渐趋于完善。同时也要建立后期的跟进机制,使质量管理能够实现持续执行。

3、增强内部控制。实现具备真实效力的内部控制,必

4 须首先建立完善的责任机制,使管理层的工作无法皆有推脱,以此增强企业的监督能力。而内部控制除了监督外,要是调配各类资源,使企业良好的运行,根据质量管理需求,可以在调配中引入质量机制,从生产的基础环节便建立完善的机制,由此才能够推动整理质量管理有效进行。

而根据上文所述,监督需求的基础是考核体系,也就是企业根据质量要求而进行的内审,通过审核可以判断企业的质量问题根源和类型,既能够提升监督力度,也可以通过内审降低企业的生产风险。

三、结语

产品质量是企业发展命脉,只有合理的进行管理,才能够让企业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本文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剖析了当前的不足之处,并根据问题总结了一定的建议,希望能够为实践者提供理论借鉴。

企业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推行“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发展理念,但对企业发展而言根本就是产品质量的保证,没有质量就没有市场。随着市场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的质量成为企业在市场中立足的根本和发展的保证,企业对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才能推动市场进步。产品质量的保证在于企业认识到质量管理的重 5 要性和对企业质量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本文就对企业发展过程中对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关建议。

一、正确认识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质量管理包括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作质量,它们是企业的管理体系主要组成项目,互相促进的关系,共同推动企业整体发展。企业发展最关键的是提高产品质量,争夺市场且树立品牌形象,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提高企业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不仅仅是对企业本身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也会对社会整体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科学进步和文化含量增多,人们对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企业提高质量管理要求才能不断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满足人们对产品的需求,提高竞争力。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企业产品质量是赢得消费者市场重要的因素,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一类型产品,消费者注重的是品质,总得来说产品质量是其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种综合性成果和评价标准。有了消费者才有市场,有了市场才能为企业提供最大的利润发展空间。在企业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制的同时也是对企业一次无形的提高综合素质,推动整体进步,建设优秀企业。

二、企业质量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就我国二十世纪之后经济迅速发展,对于企业质量管理至今国家没有对其有太严格的管理办法。我国食品质量安全

6 曾出现过重大失误,2008年的奶制品污染事件的发生,三鹿奶粉其检测出的“三聚氰胺”直接威胁到婴幼儿的生命健康,引起全国人民对奶制品安全的担忧。还有各种不同的产品质量问题引起的社会波动都不同程度显示了我国企业的质量管理方面不足。

1、管理制度不完善

我国部分企业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发展背景下,开始选择国外一些优秀的企业质量管理模式进行模仿和参考,从一开始的照搬模式进步到根据企业的实际内部情况进行方案改革,整理出合适自身发展的质量管理方案,但是由于制度成长时间较短,改善程度不足等,企业的管理制度仍有不健全现象。另一种情况是企业的质量管理意识普遍较弱,不能正确且全面认识到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在质量管理的态度多数是被动型。即随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后续出现的问题进行弥补和整改,没有根据问题的出现进行全方面的质量问题思考分析,企业员工的质量意识也是局限于本工序产品的质量符合硬性工艺要求,不能延伸到整体生产过程上。企业个别员工存在着重生产、轻质量的现象。

2、ISO9001质量体系效果不显著

国家2008年底发布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许多企业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的认证。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使得我国的国际贸易道路更广阔,增强了国际间企业的沟

7 通合作,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但对质量体系认证过程中企业出现的态度问题仍然需要重视,如应付审核,目的是为了发证,因此在此之中学习如何更好提高企业产品质量等不正确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推行质量管理体系的难度。出现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首先企业不能正确对待质量认证的目的,应付式的进行体系认证为了获得证书;其次咨询、认证机构经验不成熟的因素对引导企业进行质量管理体系时出现错误的指导,没有结合企业的内部情况进行分析引导,盲目照搬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条款;另外的原因就是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缺乏经验,不能有效带领企业和员工进行由上而下的质量管理改革。

3、企业质量管理方法制度不先进

企业对于质量管理方法落实上,行动仍处于旧时代的管理实行方案,停留在国有企业或大型企业为主的时期。对于质量管理统计从纸质转变为信息化的过程仍比较缓慢,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且工作效率低。对质量的信息统计停留在调查表、排列图、扇形图等,对此应提倡企业创新对质量信息统计的方法,更全面在社会上收集资料,举行QC活动、质量月等方法。

4、生产或服务不以顾客为中心

在ISO9000管理认证体系出现后,企业的质量管理以此为框架的认证体系广泛实施。以往的企业不注重市场需求的

8 变化和顾客需求的多样化改变,局限于产品的工艺硬规定进行生产,从而不能被顾客认可而失去市场竞争力,少数企业对同行成功企业的管理体制进行模仿缺乏对没内部条件的结合,因而也不能成功。企业应把生产目标放在以满足顾客需要为基础进行提高利润的生产活动。

三、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改革的意见

1、提高企业和员工的质量意识

生产过程的质量决定产品或服务的最后质量,生产过程的质量又决定于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质量。企业质量管理包括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作质量,这其中无论哪个质量都决定于员工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态度,因此企业对提高员工质量意识是改革创新整个质量体系的重要内容,高度重视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质量。进行工薪调整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定期开展企业质量文化活动,增强员工工作的质量意识。对于产品的设计,企业要做到跟上顾客的多样需求,员工对产品生产和服务生产有尽到责任生产的工作态度,对于每一个环节严格把关。

2、注重顾客的满意度

把顾客的满意程度作为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长期目标,旧时期的企业质量管理把重点单一放在产品外在质量,忽视了顾客对产品的性能需求等满意程度,不符合现代企业质量管理理念同实践要求结合一起的管理环节。想要企

9 业对质量管理健康发展,增加企业整体的利益,就要正确对待顾客是企业发展的市场立足点的现实。把顾客的需求和对产品的意见放在第一位,不断进行产品或服务质量改善,才能保证在市场上拥有稳定的顾客人群,顾客的满意度是对品牌形象无形的宣传,帮助企业立足于市场发展。

3、对企业质量管理人员提高要求

企业质量管理的高层管理者对质量管理体制的完善起着关键的作用,他们对企业内部情况的了解、质量体系的了解程度、工作的经验、全方面综合思考能力等都直接影响到了企业质量体系的改革。在质量管理体制完善发展过程中,他们处于带头的作用,引导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要注重“人力资本”的利用,利用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进行有效有质量的改革管理,避免企业在建立质量管理体制上少走弯路,节约企业人力物力资源。

4、完善质量监控机制,注重产品细节

对于产品的生产,企业要有一套科学标准的生产流程并对其进行严格调控,保证产品生产的工艺流水线不出现重大错误,从细节上增加产品的质感,赢得顾客的心。稳定产品生产的流程的权威性,要求员工对其进行严格执行,要有严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为了保证流程制度的严格实行,企业应加强生产工艺流水线的监控制度,减少员工出现的生产错误和不及格产品流出市场。因此,企业在产品生产流程要

10 进行晚上质量监控机制,严惩不按流程、偷工减料进行生产的员工,同时对生产产品认真负责、注重细节的员工进行奖励。

5、注重产品质量评价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对产品的质量要求就越来越高。因此,企业对产品质量的评价水准也要跟随人们对产品需求多样化不断提高,在同行企业里,对产品质量评价经常进行社会调差和评价标准不断更新的企业,其发展市场往往更大,企业更优秀。企业注重产品质量评价也是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一种有效方法。

随着经济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人们生活节奏变得更快,在这个盛行“快销产品”的社会中,企业保证产品质量也是一种社会责任。企业对产品或服务质量管理的不断完善,是推动社会更快更好发展的动力。

第四篇:我国征信体系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征信与数据库管理期末论文

我国征信体系建设现状、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征信通常是指以了解企业资信和消费者个人信用为目的的调查,包括一些对交易有关的数据进行采集、核实和依法传播的操作全过程。征信体系是现代金融体系得以安全运行的有效保障,也是市场经济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我国征信业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以来,目前业务活跃的征信机构已达300多家,征信市场已初具规模,征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但是,由于征信立法滞后,监管缺位,市场秩序混乱,征信服务不规范,我国征信业依然处于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 还没有形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有国际影响力的权威性征信机构。我国亟需借鉴国外经验,使我国征信业规范发展。

一、征信体系发展模式的国际比较

就征信制度而言, 世界上主要有三种模式: 即市场主导型模式、政府主导型模式和会员制模式

(一)、市场主导型征信体系模式

市场主导型征信体系模式以美国、英国、加拿大及北欧部分国家为代表。在该体系模式下, 征信机构采用完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 政府只负责对征信业进行必要、有限的监管。

(二)、政府主导型征信体系模式

政府主导型模式是以中央银行建立的中央信贷登记系统为主体, 兼有私营征信机构的社会征信体系, 该体系以德国和法国等一些欧洲国家为代表。中央银行信贷登记系统主要是由政府出资建立的公共征信机构, 具有基础性地位, 但并不排斥民营征信机构的发展。

(三)、会员制模式

日本采用的是以行业协会为主建立信用信息中心的会员制模式, 为协会会员提供个人和企业的信息互换平台, 通过内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征集和使用信用信息的目的。征信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 依靠法律和行规运作, 只有会员才能享受到信息机构提供的信息。

二、我国征信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征信业从无到有、从薄弱到壮大,发展迅速,成就斐然。目前我国已经构建起一个覆盖面广泛、结构基本齐备、以公共征信为主导的多层次征信体系。第一层是拥有大量基础信息的公共信用数据库和若干个专业信用数据库,该层次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管理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数据库为代表;第二层次是掌握特定经济信用信息的政府职能部门、投资金融机构、经济鉴证类中介机构,该层次以工商、税务、海关等政府职能部门的信息管理系统为代表;第三层次是

对信用信息进行搜集、调查、加工并提供信用产品的专业征信机构,既包括有政府背景的地方性征信机构,也包括国内民营征信机构及在我国设立办事机构的外资征信机构。我国个人信用基础数据库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个人征信数据库。但是, 我国的征信体系和信用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远,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征信法律体系建设严重滞后且层次较低

1、缺乏系统的征信法律法规。我国的征信法律立法基本还属空白,尽管关于规范征信的相关制度散见于一系列法律法规之中,但是与规范信用制度直接相关的立法严重缺失。

2、立法分散,法律效力层次较低。当前规范征信领域专门的法律规范分散地分布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管理办法和地方各级政府主导下的征信管理办法之中,但部门规章或地方性法规层次较低,缺乏具有较强法律约束刚性的全国性法律。

3、立法规范的范围较窄。现有的直接规范征信活动的法律规范,其规定的内容往往局限于一个侧面,在信息有效公开共享与隐私保护的权衡方面、失信惩戒方面无保障可言。

(二)、政府信用存在问题

政府信用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的必要前提,是建立真正的企业信用、个人信用以及金融信用等的前提条件。无信的政府必然造成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对立和紧张。信任与制度规范的共同作用,应该是政府信用塑造中的两个重要因素。我国一些政府部门政策多变、从各自狭隘利益出发,助长不规范的征信行为,失信于社会,使政府威望大打折扣,明显削弱了政府对征信行为和市场的监管力度。

(三)、征信机构市场竞争力较弱,协作机制缺失

我国征信机构基本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各地方、各行业征信系统、中资征信机构、中外合资征信机构和外资征信机构中国办事处并存和竞争的发展局面。活跃在我国市场上的300 多家征信机构,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相当有限。以我国最大的企业征信系统数据库中国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数据库为例,2010 年末也只有1691万户客户信息。而世界上最大的企业征信机构邓白氏公司动态存储着来自世界各国5700万家企业的信用档案。但我国征信产品在世界上的公信力还有待提升。同时,因我国本土评级机构实力与资力不足,美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对严重威胁着我国金融安全。此外,由于我国公共征信机构与商业性征信机构之间的职能分工、定位不明晰和严重缺乏协作机制,信用信息形成了严重的条块分割。

(四)、缺乏有效的市场监管机制

1、征信市场监管缺乏组织保证。根据信用发达国家经验,征信体系的建设需要全国性的统一协调指导机构和建设规划。而在我国还没有成立专门指导和管

理征信体系建设的机构。

2、没有成立行业协会对征信业进行自律监管。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征信业协会,所以我国各征信机构之间还存在着征信产品和服务公信力差、恶意竞争、提供虚假信用报告等不良现象。

3、缺乏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这不仅降低了守信者的积极性,也削弱了对失信者的约束力和威慑力。

(五)、信用文化建设和征信教育宣传滞后

在信用发达国家,信用报告已经成为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身份证。而在我国,人们虽知道信用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但在在长期信用文化缺失的困境下,社会信用环境不容乐观。目前我国的征信教育体系还没有形成,具有系统化征信知识的高学历、高水平信用管理人才更加有限。公众信用知识普及水平远远不够。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必须加快征信业的立法进程

征信立法对征信业发展影响深远,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征信法规是推动征信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要确立征信管理的规则、征信机构的定位和运作规则、强化个人隐私权和知情权的保护;确立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辅助的发展模式,形成以人民银行为监管主体、中国征信中心和征信机构为信息收集加工主体、金融机构为信息提供主体的征信管理组织体系。

(二)、逐步实现征信机构的专业化

应建立专业化的征信机构,逐步规范其业务运作。

1、征信机构必须要守信。征信机构是规范社会信用行为的专业机构,只有提供了守信的产品,才能起到规范社会信用行为的作用。

2、应保证信用信息的完整性和客观性。征信机构的信用产品是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信用档案,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和企业在经济生活中的利害得失,不客观不完整的信用信息必然会给客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应提供信用信息快速传导渠道,及时更新数据库系统。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是不断变化的,征信机构只有及时获取这些变化的信息,才能保证征信产品的完整性。

(三)、做好征信宣传工作

必须要及时开展全社会实施《征信管理条例》的广泛宣传工作,公安、司法、税务、工商、医保、社保、电信、金融、建设等部门的信息必须要按照规定进行有序的整合,由同业征信向联合征信方向发展。这是一项极为细致而繁重的任务。

(四)、打造守信政府

要有效地推进征信体系建设,需要各级地方政府以身作则,打造守信政府。

在推进征信体系建设中,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加强政府自身的诚信建设,做到取信于民。建立良好的征信体系建设的客观环境。

(五)、做好征信数据库建设等工作

首先,要提高征信资料的广泛性、权威性、系统性,广泛拓展信息采集范围。其次,必须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征信数据质量。再次,必须要加强征信资料的推广应用,充分发挥征信系统防范信贷风险的作用,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提高对征信系统作用的认识,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开展信用报告查询和使用工作,有效发挥征信系统支持信贷决策的作用

(六)、加强社会信用文化建设

建立诚信社会,除了需要加强立法和管理以外,还要加强信用文化建设,利用传统文化中丰富的非制度性因素,培育良好的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通过社会信用文化建设,让企业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形象意识,强化信用观念和意识,积极创建和弘扬以信用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同时使个人树立“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将信用自觉化成每个经济主体的行动,从而为我国征信体系建设奠定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基础。

参考文献:

【1】徐诺金,当前我国征信体系建设需要明确的六个问题[F],2010

【2】唐明琴,比较视野下论我国征信体系的发展与完善问题[F],2010

【3】王敬伟,我国征信体系建设理论及现实分析[F],2010

第五篇:农业节水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摘要:从用水管理体制、投资机制、水价政策、法律法规、技术创新和观念更新等诸多方面,探讨农业节水保障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建议,为实现农业节水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农业节水;保障体系;规划;水价;灌区

中图分类号:S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5)03-0071-03

1 影响农业节水发展的主要问题

1.1 缺乏科学统筹规划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是农业节水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以往对农业节水发展战略和客观规律研究不够,在指导和推动农业节水工作中存在主观性和盲目性。有些地方不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片面强调单项技术,盲目追求“先进技术”,造成一些节水工程投入高、效益低。有些地方对水资源状况不清,对上下游的关系研究不够,没有考虑生态环境用水,盲目扩大灌溉面积及高耗水作物,过量引用地表水,超量开采地下水。一些农业节水发展规划没能很好地与当地的水资源规划、农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及国民经济总体规划相协调,往往难以落实。

1.2 灌区管理体制不适应

目前,我国灌区管理体制基本上是事业型的,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产权不清。主管部门与灌区及用水者职责模糊,致使国家和各级政府投资建设的工程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更不能保值增值。2)经营不能自主,经费不能自给。灌区管理单位对工程建设和水量调度缺乏自主权,行政干预较多。目前灌区的主要经济收入是水费,但水价普遍低于成本,多数灌区入不敷出,不能维持简单的再生产。3)灌区用水计量设施不配套,主管部门没有对灌区用水定额与节水指标进行考核。许多灌区为增加水费收入而鼓励农民多用水。4)灌区管理机构臃肿,增加灌区负担。5)用水户参与管理的机制尚未普遍建立起来。

1.3 水价政策不到位

目前,农业水价政策主要存在以下3方面问题:一是水价过低。现行的供水成本计算只包括供水工程的基本折旧费和运行管理费,没有考虑利润、水资源费等,定价明显偏低。即便如此,大部分灌区实行的水价普遍低于供水成本,仅为成本的1/3~1/2。在这种情况下,每667 m2多灌水100 m3增加的费用仅为3~5元,而相应的节水投资大大超过多交的水费。二是地表水和地下水收费政策不统一,不利于区域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三是喝“大锅水”的问题普遍存在。灌区渠系控制及量水设施不配套,不能实行按方、按面积征收水费,导致水费征收办法不仅不能限制农民多用水,反而使农民产生少灌水吃亏的想法。

1.4 技术体系不健全

科研单位研究开发方向分散、企业研发能力不足以及产、学、研结合不紧密。整体来看,农业节水的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成果转化率低。原有的技术服务推广体系已不适应农业节水技术普及和推广的要求。节水灌溉设备生产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生产装备及产品质量比较差,农业节水技术产品的规模化、系列化、标准化生产需要进一步提高。

2 促进农业节水发展的建议

2.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农业节水中长期发展规划要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与各地的农业发展规划、水资源规划及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等相协调。以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为前提,统筹考虑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雨水、灌溉回归水及城市污水的开发与利用。根据以供定需的方针,以水定产业结构,以水定经济布局,以水定发展速度和建设规模。统筹协调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做到量水而行。

坚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水资源状况、气候条件、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作物种类、经济发展水平等,确定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农业节水发展模式。根据我国农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际,结合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农村城镇化发展,以农业节水为龙头,适时推进农业集约化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

2.2 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在区域上,发展农业节水是解决北方等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的根本措施;在地区和种植结构上,以大田作物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为重点;在工程建设上,以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为重点;在技术上,以普及推广适用型节水技术为主。

2.3 增加投资渠道,完善投资政策

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农业节水投入机制,增加投资渠道,改革和完善投资政策。农业节水工程作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基本建设计划。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和贫困地区农业节水工程建设应以国家和各级政府投资为主。建立国家和省级农业节水发展专项资金。主要资金来源有:各级政府的基本建设资金、财政支农资金、小农水事业费、一定比例的中央和地方收缴的水利建设基金、水资源费和水费收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扶贫资金、农业灌溉水源补偿资金等。

农业节水工程可采取“以奖代补”“先干后补”等方式,调动乡村和农民投资、投劳的积极性。继续实行“以工代赈”“投劳折资”等行之有效的政策,充分发挥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鼓励农民以各种形式投入农业节水工程建设。

实行农业节水工程投资与建设的统一管理。根据不同地区经济水平和工程性质,合理确定国家、地方和农民的投资比例。对不同来源的资金和投劳实行“捆绑式”管理和使用,实现从骨干工程到田间工程的整体规划,统一实施,防止因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农民投劳不落实出现“半拉子工程”。

2.4 明晰产权,改革灌区管理体制

明晰产权,实行灌区企业化管理。根据“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明确产权。拥有产权的政府部门可将灌区改造成国家控股公司,聘请企业法人用企业管理方式经营管理大中型灌区。赋予灌区人事管理权,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择优聘用,竞争上岗,精简不必要的非专业人员。灌区要大力开展多种经营,增加收入,安排剩余人员。

改革和完善灌区的管理和考核制度。对灌区实行以节水为主的多指标考核,如灌溉面积、灌水定额、节水指标、工程维修管理等,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奖惩的主要依据。探索灌区投资及经济管理的新方法(如收支两条线等),解决灌区靠多卖水增加收入的问题。

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服务组织或成立灌溉公司。由县水利(务)局统一管理全县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统一发放地下水开采许可证,总体控制机井布局和开采量。乡镇负责具体实施和技术服务。建立行之有效的村级管理组织,根据投资、村组织经济状况采取集体统管、联户使用,以井划片、联户承包,个人承包和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也可成立县、乡、村灌溉服务公司(非盈利性质),在县统一管理下,对村和农户实行有偿服务和协商定价,由政府规定最高限价。

改革水价制度,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科学核定农业用水成本,扣除管理单位因机构臃肿导致的增加成本。逐步实施成本加微利的定价原则,积极推行用水户水价听证会制度,增加农业用水定价的透明度,争取农民和社会各界对水价改革的理解和支持。

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科学核定农业用水定额,在定额范围内实行基本水价,超额部分实行累进加价,既可限制超额用水,又不加重大多数农户负担。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从而增强农业对水价改革的承受能力。

建立并完善农业用水计量体系和社会监督体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先进手段,加快实行按方计量、按户收费,尽快扭转喝“大锅水”的局面。水库、灌区等农业供水单位要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减员增效,降低供水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2.5 增加科技投入,健全农业节水技术体系

农业节水的科技投入要以各级政府为主,加大对农业节水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大力推进科研单位、大学与企业的产学研结合、优势互补,联合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加快科研成果转化进程,尽快提高企业技术水平。

实施国家节水灌溉设备产业化工程。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在资金和政策上择优支持骨干、龙头企业,促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建立健全农业节水技术推广体系。积极稳妥地改革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动农民、企业参与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形成国家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的新型农业节水技术推广体系。

国家和地方政府投资兴建的节水灌溉工程,要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优先选用国家法定质检机构检测合格的产品。建立农业节水工程建设的技术服务体系,建立健全节水灌溉材料设备质量监督体系,定期开展产品质量抽查,提高行业和企业的产品质量意识。

加快农业节水法规建设,尽快制定《农业节水法》,将推广农业节水的原则和要求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明确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实施农业节水的责任和义务,确定大中型灌区的性质和法律地位,明晰水费制定的原则与征收方法。尽快制定《农业节水工作条例》和《农业节水管理办法》,使农业节水的具体政策更加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建立健全农业节水技术标准体系和农业节水指标评价体系,逐步实现农业节水工程建设及管理的科学化和制度化。

参考文献

[1] 李虔辉.固原市原州区农业节水保障体系构建[J].价值工程,2013(31):90-91.

[2] 武文杰,程淑丽,马海燕.浅谈农业节水保障体系的对策和建议[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3(7):23.

[3] 黄劲柏,蒋海英.浅谈喀什噶尔灌区建立农业节水保障体系的思考[J].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09(6):97.

Abstract: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assurance system of agricultural water saving from the aspects of water management system, investment mechanism, water pricing policy, laws and regulations, technique innovation and concept update and other aspects, and presents practical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offers a reference for realizing water saving for agriculture.

Key words: agricultural water saving; assurance system; plan; water pricing; irrigation area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有关春天的优美语句下一篇:预防接种手册疫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