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建筑电气专业研究论文

2022-04-18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酒店建筑电气专业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近年来,随着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比重要求越来越高,建筑绿色规划设计量大幅增加。光伏发电系统因技术成熟可靠,施工交接面简单,管理成本低,度电成本大幅下降,在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域优势明显,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规划设计实践中,通过与建筑各专业沟通交流,加上实际项目的操作和实施反馈,发现有一些共性的问题和经验值得考量。

酒店建筑电气专业研究论文 篇1:

多项目管理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

【摘 要】 建筑电气专业是建筑设计的收尾专业,其图纸量大,设计内容琐碎繁多,专业负责人应运用现代的设计管理方法——多项目管理方法进行项目的优化与安排,设计人员根据项目周期进行配置,利用外包或战略联盟的方式推进项目执行,重视前期调研以控制进度等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设计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 多项目管理 项目优化 进度控制

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中国加入WTO后带来的日益严峻的全球市场的冲击,建筑设计行业不可避免的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建筑设计根据专业的不同,划分为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和电气五个专业。这五个专业中电气专业属于相对“被动”的专业,面对设计项目时间紧、任务重、设计人员有限的情况,电气专业负责人更应该合理利用多项目管理的方法来指导本专业设计项目的安排与优化,以及设计人员的配置和进行设计进度的监控。

1 多项目管理概述

1.1 多项目管理的概念

对于建筑设计企业,承接每一项设计任务就是一个项目,一定数量的设计任务在不同的时段按不同的要求都在有计划的执行,这就构成了多项目管理。并且,设计任务有大有小,时间要求上有先有后、起始和结束的时间点不同。设计项目的难易程度也不尽相同,设计项目之间有相似的地方,但更多的是设计项目的个性化水平日益提高。专业负责人需要通过科学的计划和有效地控制,采用多项目管理的方法,使所有的设计项目保质保量的如期完成。

1.2 多项目管理在设计企业的重要性和特点

各种规模的建筑设计企业为了维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必然源源不断地同时开展多个设计项目。设计企业的领导主要负责对设计项目的筛选、评估和设定进度,具体到每个专业,就需要各专业的负责人进行细致的计划执行,并进行人员分配与进度监控。为了获得最佳的企业效益,设计企业要在多个项目中权衡利弊,将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协调分配到每个项目中。

建筑设计一般分为五个设计阶段,即设计前期准备、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后期技术服务。前期准备阶段设计人员对工程外部条件要进行全面的了解与掌握,例如电气专业就要客观地咨询外部市政基础设施的情况,有无可利用的供电、有线电视、信息网络、消防等的入户条件。另外,理解建设方的具体需求也是前期准备阶段的重要工作内容。方案设计阶段以前期准备为基础,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设计人员对工程项目有一个大致的构想、整体的布局,考虑工程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关系,之后与建筑专业、给排水专业和暖通专业进行沟通,对工程项目的整体方案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初步设计阶段是将方案设计的成果进行深化,将构想落实到图面上,并考虑工作经验中可以借鉴的同类型的可参考的项目值得注意的地方。施工图设计阶段是设计工作的核心,各个专业都在此阶段实施工程项目的具体量化工作,建筑电气专业在此阶段不仅要利用建筑专业的条件图绘制各层照明平面图、电力平面图、弱电平面图、电气消防平面图、防雷接地平面图、配电系统图、弱电系统图和消防系统图等,还要接受给排水和暖通专业的条件图,按照设备要求进行供电控制,完善相关图纸。这一阶段各专业要综合协调、密切配合相互的工作,最后进行图纸的校对、审核、会签和交付。后期技术服务阶段是设计人员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及时讲解设计意图,指导施工,并根据现场情况的变化妥善修改施工图。

多专业的充分协作,每个阶段各专业要求的参与度都不一样,投入人数也不断变化。因此在建筑设计企业的具体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严格的阶段划分和专业协作,资源需求也是呈阶段性的不均衡变化。多项目管理在设计企业呈现出多项目同时、多专业同步、人员需求阶段变化的特点。

2 多项目管理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

2.1 项目优化与安排

建筑设计行业是个充分竞争的行业,在日益严峻的竞争环境中,建筑设计企业就要走特色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有的设计企业擅长设计医院,有的擅长设计住宅,有的擅长设计酒店等等。设计企业对于设计项目的选择应该与自身的战略发展相结合,不盲目的承揽所有设计任务,这样有利于合理有效地利用公司现有的资源,降低企业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电气专业设计可以根据企业在某领域的设计专长,专攻这种建筑类型,总结出设计的要点,深刻研究相应的国家规范,减少类似项目的重复作业,提高工作效率。善于总结才可以提高,每次设计任务结束后,电气专业负责人组织本专業人员及时总结工作的得失,掌握其中的技巧,解决碰到的难点。在项目安排上,若是同一时间段,要求多个项目同时进行,那么就按照施工图交付时间的先后确定项目的优先次序。电气专业是收尾专业,不能因为一个专业的延误,而耽误整个设计的周期。交付时间靠前的就先设计,以此类推,排在后面的项目,实在没有时间耽误了几天,这样可将损失降到最低。

2.2 电气设计人员配置

对于一家建筑专业20人,结构专业15人的设计企业,电气专业配置大约5人,其中一位电气专业负责人。设计人员的个人能力不尽相同,若为了减少设计任务的风险,一味的采用技术成熟的设计师进行工作,这样不利于新成员在项目中的锻炼与成长,也不利于电气专业整体设计水平的提高。为了避免面对多项目的情况下,“能力强的累死,能力差的闲死”的状况,电气专业负责人制定了一套适用于本专业的设计标准。设计标准包括制图顺序,制图流程,图纸目录分类,根据分类涵盖的可参考的国家现行规范及图集(及时更新),图形符号,归档格式等。有设计经验的人员学习完这一标准后,再参考一套类似工程的图纸,就可以分配设计任务了,个人工作量的多少也会清晰的表示出来。多项目时间安排上有先后顺序时,设计人员团队协作,按照图纸目录分类划分工作;多项目同时进行时,人员按照项目分组进行设计。大范围的团队合作与小组合作方式相结合,有利于团队建设与培养新人,有利于控制设计质量和提高人力资源效率。

2.3 计划执行与进度控制

建筑设计企业在面对多项目同时实施的情况下,就会面临企业自身人力资源不足制肘设计项目的数量与大规模项目的承接问题。面对这一情况,设计企业可以调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弥补自身不足。例如,(1)通过外包的形式将自身的一部分业务承包给其他企业或者个人来完成(可以是学校、设计院等);(2)通过与其他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的形式,可以获得企业不易获取的资源,实现业务的共赢i。

如前所述,建筑设计一般分为五个设计阶段,即设计前期准备、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后期技术服务。前期准备阶段电气专业就要客观地咨询外部市政基础设施的情况,充分理解建设方的具体需求;方案设计决定项目的定位,对工程内容与实施步骤有一个宏观的规划。只有真正理解前期准备和方案设计工作的重要性,才可以继续推进项目设计工作,这两个阶段的工作应得到设计人员的充分重视。这就要求设计人员不仅擅长根据国家规范进行设计,还要有一定的人际沟通能力,电气设计人员要及时有效的与工程项目当地的供电部门、建设方进行协商,避免以后大量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工作返工,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控制项目进度,缩短工期。

3 结束语

建筑电气专业是建筑设计领域中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电气设计人员要与时俱进,不仅要提高自身的设计水平,还要将先进的设计管理方法——多项目管理应用到工作中去,提高工作效率,增加设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罗志恒.建筑设计院多项目设计冲突管理[J].中国工程咨询.2011.1:24

作者:许辉 卢铮 刘立华

酒店建筑电气专业研究论文 篇2:

光伏在绿色建筑规划设计阶段的实践探索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比重要求越来越高,建筑绿色规划设计量大幅增加。光伏发电系统因技术成熟可靠,施工交接面简单,管理成本低,度电成本大幅下降,在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域优势明显,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规划设计实践中,通过与建筑各专业沟通交流,加上实际项目的操作和实施反馈,发现有一些共性的问题和经验值得考量。现以XX星级酒店的BIPV光伏项目为实例,探讨光伏在绿色建筑规划设计阶段出现的相关问题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绿色建筑;光伏技术;离并网;建筑友好;经济性

0    引言

光伏发电受惠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应用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光伏发电的能量来自太阳能,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可以说有阳光、有用电的地方就可以应用光伏技术,因此建筑应用光伏技术顺理成章。未来,建筑将从单一的能源消费者逐渐变为集能源生产者和能源消费者于一体,在绿色电力替代、绿色建筑甚至零碳建筑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建筑+光伏将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规划设计阶段是降低成本、保障建筑结构和建筑美观最有效的阶段,在规划阶段系统考虑光伏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1    光伏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在绿色建筑范畴内,光伏发电技术根据系统是否并入配电网,主要分为并网光伏系统、离网光伏系统以及离并网混合系统。其中,并网光伏系统根据是否倒送电网又细分为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型和并网不上网型两类,以下逐一展开来说。

并网光伏系统一般由太阳能光伏组件、并网型逆变器、并网防雷箱(柜)、支架系统、平台监控系统等组成。并网逆变器是将直流电转化为与电网同频率、同电压、同相位的交流电。并网不上网系统就是并网用户侧配电网络,但通过技术手段使其多余电量不倒送至主网。该类系统造价低、技术成熟、维护简单,特别适用于电网稳定、用电量大的常规用户。

离网光伏系统一般由太阳能光伏组件、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单元、离网型逆变器、离网配电箱(柜)、支架系统、平台监控系统等组成。离网系统脱离主网运行,蓄电池的增加导致系统成本大幅增加,运维中蓄电池替换成本高昂,逆变器的不平衡带载能力要求高,系统效率低;但是其不依托于电网的情况,特别适用于电力缺乏或电力不稳定的用户。

离并网系统一般由太阳能光伏组件、双向储能变流器、蓄电池及管理单元、离并网配电箱(柜)、快速开关柜(无缝切换时需要)、支架系统、平台监控系统等组成。系统既可并网运行也可在一定条件离网运行,功能上看是离网和并网的综合集成,应用复杂,成本高,运行中对维护人员要求高,相对更适用于电网安全要求较高的场合。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光伏并网系统因为设备安装环境要求低、系统成本低、经济性好,技术成熟、无易损件、维护成本低等特点,在绿色建筑项目中无疑是最主要的应用形式。

当然,光伏除实现可再生能源利用外,还兼具夏季遮阳、冬季保温的作用。对于建筑物,根据研究人员分析,这些组件使到达屋顶的热量减少了约38%,屋顶安装光伏前后夏季温差达到5~7 ℃,间接减少了3%~12%的能耗。

2    上海XX酒店綠建项目实践

上海XX酒店项目规划设计为2级别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方案经过充分讨论,考虑到本项目附近有分布式能源站项目,部分热水和冷能需求可以满足要求。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须使用光伏发电获得不低于8分的分数,根据上海绿色建筑评定标准,经测算光伏安装容量不低于240 kWp。容量确定后,规划设计阶段各专业需有效沟通并给出光伏在酒店绿色建筑应用的技术方案,这本质上是围绕如何做到光伏对建筑友好来展开的。

2.1    规划阶段

规划阶段主要就以下问题给出方案:光伏参与绿色建筑的应用诉求及容量需求;建筑与光伏采取的结合方式——BIPV/BAPV;光伏项目是否经过审批;既有或潜在遮挡因素对光伏的影响;光伏采用何种电池技术;光伏消纳方式等。

规划阶段重点针对节能设计过程中绿色建筑评定时对对应项目的得分来确定光伏发电的安装容量。根据要求,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电量比例3%≤Re≤4%。根据估算,项目竣工投入使用后,每年可消耗电量约750万kWh,按照光伏年平均利用小时数1 095 h计算,光伏安装容量不低于242 kWp,系统效率82%,考虑到光伏的衰减因素,寿命周期内,每年可发电23.87万kWh,Re≈3.2%,满足要求。光伏与建筑屋顶保持扇形排列,为BIPV项目。周围无既有高大建筑物,也没有建设高楼、塔状物等对光伏发电有严重影响的规划。目前,晶硅电池技术获得了更好的应用,占有率优势极大,发电技术采用转化效率适度超前的高效单晶半片技术,以抵消建设周期内光伏效率不断提高的影响。

2.2    电气专业

电气专业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问题:电网电压等级;并网点选择以及并网箱(柜)的位置设置;屋顶电缆敷设;防雷接地。

根据光伏安装容量240 kWp及设备安全配置,可视光伏发电项目为“负”负载,采用低压侧380 V并网。并网点位置是需要特别说明的,它极大地影响着电缆的成本和线损的控制。在以往的经验中,很多设计院将并网点设置在总配电室,对于楼层比较高的安装项目,这样做将产生较大的电缆成本和线损。光伏在建筑类项目设置的初衷,除满足绿色建筑要求外,主要是将太阳能光伏所发的电自行消纳。从逻辑来看,光伏作为电源放在总配电室无可厚非,但其技术实现并不受并网点的位置限制,从成本和线损考虑,在满足电气规范的基础上并网点的位置是可以选择的。上海XX酒店项目最后将并网点放在了屋顶设备配电间,经核算电缆容量也可以达到要求,且减少了2/3以上的交流电缆成本,线损减少1%以上,施工过程交接面也更简单,施工速度更快更可控,系统成本降低,一举多得。

2.3    建筑专业

建筑专业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问题:可用面积与光伏板实际面积的匹配;女儿墙、排气管、建筑美学要求;室外屋顶设备对光伏遮挡的影响;设备布置位置影响;排气/水/汽对产品的影响;管道预留或预埋;防水问题。

每个项目屋顶上的应用需求都比较多而杂,比如屋顶设备机房、女儿墙、排风/水设施、中央空调外机、新风外机、屋顶造型、广告牌、接闪器或其他功能等,因此留给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空间可能很紧张。该项目就出现了受设备层排烟孔、设备预留吊装安装空间影响,屋顶可用面积非常有限的情况。解决办法:放弃按照最佳倾角进行敷设;使用更高效率的组件进行布置安装;在光伏组件平铺才能满足要求与牺牲一定量的发电量之间做出平衡;在设备层基础上增大格栅的结构标高来创造新的安装空间;维护通道在可控范围内适当减小。

管道预留部分包括电缆在配电间穿墙或穿屋顶时穿线孔的预留。该酒店项目因屋顶层有强电间,需要预留好到配电间的镀锌钢管穿线管。

屋顶防水层的保护及维护。防水问题一直是建筑项目的难题之一,其一旦出现责任也很难界定,新建建筑项目在规划阶段要想好这个问题。与结构层预埋可能会带来预埋件探出基础部分的防水问题,预制式基础可能在后期维护中带来较大的工作量,互有利弊。强烈建议:在未来绿色建筑的可再生能源利用中,规划阶段有所倾斜地将设备基础及本体相对集中安装于屋顶北侧,以便为光伏发电、太阳能热水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或新增留出空间;同时,屋顶上各种设备包括光伏发电和其他基础统一规划布置,以便更加充分地利用屋顶资源。

2.4    结构专业

结构专业主要包含以下问题:不同支撑结构下的系统承重诉求。

采用屋顶结构层预埋现浇的基础和后期预制的基础(承载式基础)产生的载荷差异巨大,特别是在沿海多强风区域更为明显。后者相比前者,光伏安装区域每平米增加20~50 kg/m2的载荷,后者需要向结构工程师确认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光伏自身结构部分由专业负责,要特别注意在运行中防腐措施的巡视、补足或加强。结构件建议采用304不锈钢,达克罗和镀锌螺栓需要严把质量关。

考虑到以上几点,上海XX酒店项目敷设防水层后,采用独立条形基础布置,考虑到抗震等因素,各独立基础再通过连接件进行固定,固定件采用不锈钢连接件。

2.5    给排水专业

对给排水专业来讲,屋顶的雨水、冷凝水等排水设施需要与光伏的基础布置相匹配。

屋顶光伏的设备基础在布置时需要规避排水沟槽如天沟,防水坡的交界处是需要注意的地方,要防止产生不必要的受力形变造成结构失稳等情况。在上海XX酒店项目中,基础通过适当的平移保证不影响雨水排水功能。

2.6    机电专业

机电专业主要包含光伏监控系统及BA监控系统的接口预留两部分。

上海XX酒店项目光伏监控系统采用云平台,支持手机App和电脑终端在可上网环境下随时调看。平台通过数据挖掘技术能更高水平地监测光伏运行状态并给出基于专家算法的维护结论,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减轻了对运行人员的技术要求。智能表计和并网逆变器均支持BA系统的通信扩展要求。

2.7    其他要求

除以上各专业的要求以外,对于业主对系统成本、品牌诉求、施工节点要求、施工进度要求、施工过程交叉、运维便利性和可得性等方面都需要做详细的沟通和研判。

系统成本可以通过更加优化的布局、多个专业的平衡或博弈以及施工界面的合理控制来降低。在上海XX酒店项目中,通过多次协调和沟通,通过对电池板的布局、并网点的选择进行调整,原光伏基础的钢板取消,改为格栅方案,由最擅长的土建专业来完成基础的制作和养护,设备层格栅的标高起高等措施降低了28%以上的成本,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    结语

本文基于上海XX酒店项目的操作实例,对光伏在綠色建筑规化设计阶段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说明,为绿色建筑光伏应用做到建筑友好、经济性优、维护智能给出了参考方向。光伏技术仍在不断进步中,系统成本仍然有一定的下降空间,在规划设计阶段就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优化,光伏应用在未来的绿色建筑甚至绿色建筑的“高阶”——超低碳排放建筑、“零能耗建筑”中必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建筑一体化光伏系统电气设计与施工[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5.

[2] 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财建〔2012〕167号[A].

[3] 刘经强,刘乾宇,刘岗.绿色建筑节能工程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

[4] 张宝刚,刘鸣.绿色建筑设计及运行关键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

[5]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建筑节能技术[M].北京:现代出版社,2014.

[6]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J 08-2143—2018[S].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9.

收稿日期:2020-04-21

作者简介:杨晓光(1987—),男,山东东营人,工程师,研究方向:新能源发电、微电网以及综合能源服务。

作者:杨晓光

酒店建筑电气专业研究论文 篇3:

大型商业综合体密集空间的防火优化设计

摘 要:商业综合体是以大型综合性商业购物中心为主体,包含商务办公、酒店等功能的综合性建筑群体。该类综合体通常位于城市商业核心地段或新兴规划区的中心位置,具有土地开发强度高、交通可达性好、辐射面广、人流量集中等特点。该文以商业综合体的密集空间为研究对象,论文首先对密集空间的建筑特点和防火难点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了基于人员疏散方式的防火设计和性能化防火设计两种防火设计方法,最后提出了人员密集空间防火优化设计应该注意的环节,全文是基于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关键词:防火 优化 设计 密集空间 商业综合体

1 密集空间的建筑特点

1.1 商业空间的分类与建筑特点

1.1.1 按经营方式、服务功能分类

商业综合体中的业态按经营方式、服务功能分为商业零售、餐饮、休闲娱乐三大类,各业态功能均不可或缺,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商业体系。其中主要涵盖十几个大类别,包括连锁百货、大型超市、家居建材、数码广场、美食广场、餐饮酒楼、影院、书城、KTV、电玩、网吧、运动品牌连锁、快餐连锁及精品商业街等。根据我国商务部2004年颁布的《零售业态分类》(GB/T18106-2004),商业综合体零售业态属于店铺零售,主要以百货、超市、专业店、专卖店为主。

1.1.2 按功能支持和租赁规模分类

按对商业综合体的功能支持和租赁规模分类,商铺可分为主力店、次主力店、租赁商铺。其中主力店和次主力店是核心租户,通常在商业综合体的建筑面积中占有较大的比例;租赁商铺虽规模不大,但数量众多。

1.2 密集空间的分类与建筑特点

密集空间可分为人员密集空间和可燃物密集空间,其中人员密集空间为人员高度集中密集的商业场所,该文以商业综合体中的影院、KTV作为典型研究对象;可燃物密集空间为商业综合体内可燃物集中、火灾荷载大的场所,该文以各类商业店铺为研究对象。

2 可燃物密集空间的防火难点

商业综合体的购物中心所经营的商品多数为可燃和易燃物品,一旦发生火灾,如果在初起阶段没有及时发现火情并控制火势,使火灾得到迅速发展,将对人员的安全疏散造成重大威胁。可燃物密集空间的防火难点可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火灾荷载

(1)商品可燃物多且集中。

火灾荷载及火灾荷载密度是衡量建筑火灾危险性的重要指标,而商业综合体商铺内的商品涵盖服装服饰、家居建材、装饰品等众多类型的可燃物,具有极高的火灾荷载,一旦起火迅速燃烧,火灾危险性大,扑救难度大。

(2)电气线路多且复杂。

依据品牌厂商要求的复杂照明使得商铺内电路走线复杂,电气专业店、娱乐场、餐饮等所需用电负荷大。

(3)厨房燃气设备。

餐饮已成为商业综合体内不可或缺、占极大比重的商业类型,在建筑设计时常预留燃气管道,然而日常使用不慎或管道、设备故障都会造成火灾危害。

2.2 其他

(1)装修风险。

商铺承租或更替时需要经常性的装修,甚至出现一边装修一边营业的情况;且焊接工程等时有明火出现,增大火灾风险。

(2)防火卷帘。

建筑的使用功能和设计定位决定了不可能在商业内街与商铺间大量使用防火墙作分隔,而采用大量防火卷帘来保留商业建筑的设计意图。然而即使防火卷帘本身的可靠性可通过日常维护保证,但由于卷帘均是安装在商铺与亚安全区接界的位置,一旦其下放置物体就会导致火灾时卷帘不能降落,使得着火区域与其他区域的连通面积扩大,大大降低了消防安全水平。

3 基于人员疏散方式的防火优化设计

3.1 商铺人员的疏散方式

商铺的主要营业立面和主要出入口设于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的中庭或内街之上,由于规模和安全性的考量,通常开设辅助出入口即紧急出口,平时关闭灾时启用,此类出口开设于中庭、内街或疏散走道之上。

3.2 疏散影响因子

人员疏散方式和影响因子见图1。

3.3 防火优化措施

(1)严格控制商铺尤其是可燃物密集商铺的疏散距离。(2)确保商铺主要出入口及紧急疏散口的通过性,避免货物或货架堆堵出口。(3)确保商铺的疏散宽度达到规范要求。(4)对于商铺平时关闭紧急出口,应保证其灾时启动的可靠性。

4 性能化防火设计

4.1 防火单元的设置

4.1.1 防火单元的概念

“防火单元”可理解为独立的“单元”或“区间”,而非传统防火设计中的防火分区的概念,是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的解决大空间防火防烟控制的方法,该理念的基本思想是把易燃物品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又一个的独立单元,对这些独立单元提供自动喷水系统及排烟系统等设备,由于易燃物都被集中在独立单元内,并被喷淋系统有效控制,火灾不会在各个单元之间蔓延,也不会蔓延到临近的开放空间内。而防火单元临近的大空间则可相对在某些消防设计方面进行放宽,比如防火分区面积、疏散宽度、疏散距离等。

4.1.2 防火单元的设计目的

(1)便于人员逃生:“防火单元”最重要的设计目的是便于人员逃生,它的前入口就是人员通常使用的进出口,在发生大火时是打开的,这同安装防火卷帘的设计有较大差别。(2)避免设置独立疏散楼梯:各个小型商铺内火灾荷载较大且集中,而商业内街火灾荷载较小。在采用防火单元设计概念后,商铺内人员可先疏散至商业内街或中庭回廊,然后向封闭楼梯间或室外疏散,疏散路线组织较为清晰,能够解决大量的小型商铺需布置较多独立疏散楼梯的问题。

4.1.3 防火单元的设置条件

综上可见,防火单元的设置可有效降低火灾在商业内街大面积蔓延的可能性,在某些方面的设计条件可相应降低要求,如商铺内可不设独立疏散楼梯等,但相应在另外一些方面的消防设计则需要进行加强,同时对某些设计条件进行限制。控制防火单元的规模和进深根据“防火单元”的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时应有效控制其规模和进深。建议:对于非餐饮类商铺,建筑面积不宜大于 300 m2,形成各个独立的防火单元;面积超过300 m2的商铺,不应大于600 m2,并采用防火卷帘将商铺划分为2个面积不大于 300 m2的区域。

4.2 钢化玻璃+喷淋保护

4.2.1 “钢化玻璃+喷淋保护”的概念

“钢化玻璃+喷淋保护”是由国外引入的防火分隔方式,近两年来才在我国开始使用的,已应用于一些新建的大型商业中心项目。这种防火分隔方式最初是为了满足中庭这类既需要进行防火分隔又要保证建筑功能和视觉感受的一种技术措施。该种防火分隔方式两个主要部分是钢化玻璃和在火灾时启动保护钢化玻璃的喷淋系统,该喷淋系统与用作灭火的喷淋系统相互独立,同时使用专用的窗型喷头。国内外试验结果证明,钢化玻璃在火灾高温情况下,由于水的冷却保护作用不会发生破裂,窗型喷头具有很好的保护性能,能顺利启动并保护钢化玻璃,钢化玻璃完整性保持良好,背火面温度较低,不会影响商业内街的人员安全逃生,钢化玻璃+喷淋保护的方式可作为有效的防火分隔措施使用。对于钢化玻璃+喷淋作为防火分隔的有效性,很多国家在通过大量试验验证和实际使用后,都以法规条文的形式对其进行了肯定,如美国NFPA1019、新加坡建筑规范、国际建筑规范IBC2006、澳大利亚建筑规范BCA、国际消防规范IFC2003、英国消防规范 BS5588等。

4.2.2 设置目的

(1)满足设计需要:单片钢化玻璃的长、宽相对于防火卷帘来说要小得多,现有的制作工艺可以使钢化玻璃本身呈不规则形状,适合建筑本身的形态贴邻店铺本身设置,不会破坏建筑内部形态。并且钢化玻璃通透性良好,符合商铺外立面的视觉要求。(2) 可靠性能提升:钢化玻璃+喷淋保护的防火分隔是建筑日常使用时的固定设施,发生火灾时作为分隔实体的钢化玻璃不需通过机械装置即时启动,避免了如防火卷帘这类机械装置发生故障或其他意外不能形成防火分隔的情况。(3)形成亚安全区的必要条件:钢化玻璃+喷淋分隔方式主要保护兼作商业走廊与疏散走廊的“亚安全区”(见第七章),该区域可在火灾时能给人员提供较长安全时间的疏散缓冲区。

5 人员密集空间的防火优化设计

商业综合体内人员密集空间的建筑设计影响着整个建筑的交通流线和疏散设计,应注意以下环节:(1)在商业综合体高区或裙房顶层设置人员密集空间时,应将其布置在靠建筑外墙区域或占据建筑边缘的一侧,便于独立运营时的人员垂直引导;同时易于布置消防电梯、消防设备和首层直通室外的扩大楼梯间。(2)人员密集空间的疏散流线应尽可能简单直接,满足疏散宽度的要求。(3)人员密集空间不宜相邻布置,其周边亦不宜布置可燃物密集空间。(4)对于超出规范面积或疏散距离要求的人员密集空间,作为所在防火分区内独立的防火单元进行设计,以防止发生火灾时烟气向疏散走道或大厅蔓延,确保即使人员密集空间内发生火灾,其他空间人员疏散的相对安全。(5)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1.00 h的不燃烧体楼板将人员密集空间与其他部位隔开。

参考文献

[1] 李亚峰,马学文,张恒.建筑消防技术与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 李引擎.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3] 刘方,廖曙江.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曾礼强 肖磊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我国民用建筑节能设计论文下一篇:皖南传统建筑装饰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