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课程方案下高中生物论文

2022-04-13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实验课程方案下高中生物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实验设计能力是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更为高层次的技能,通过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优化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质量。文章立足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优化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对学生进行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几点策略”。

实验课程方案下高中生物论文 篇1:

浅谈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

摘  要:探究性学习已经成为课程改革的研究热点和新课程理念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切入点。根据生物学科的实验性特色,在高中生物课堂中提倡探究性教学,势必成为该学科新颖而有效的教学方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关键词: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

众所周知,高中生物这一门自然科学的基础便是实验,高中生物学科中所涉及的知识都与生物实验密切相关。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占据的地位非常重要,尤其是探究性实验教学。对此,我们教师应积极开展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

一、展示科学家的实验思维过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生物学历史上绝大多数的重要发现都是由无数次生物实验完成的,如光合作用、植物生长素以及孟德尔遗传基本规律等研究结果。在探究光合作用的过程中,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的措施实现了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成功探究;沃森与克里克利用实验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成功分析并构建出来。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模仿科学家的实验过程进行亲身体验,探索生物实验的具体过程。利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地将科学家实验思维的全程展示出来,从而使得学生可以在观察生物实验的过程中学习生物知识,同时还可以得到科学家实验思维的感染。  二、话题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验证性实验或是模拟实验设计成为探究性实验,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合作、思考、交流的创新探究空间,进而激发学生对生物实验的探究热情。例如,在对“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这一验证性实验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目标完成之后,可以试着引导学生做一些探究性思考:1.材料。在这个实验中洋葱外表皮细胞是不是不可替代的实验素材,利用其他植物的细胞能够完成实验吗?在选择洋葱外表皮的时候为什么尽量取其紫色部分?有怎样的意义呢?2.试剂。蔗糖溶液可以通过其他试剂代替吗?应该怎样选择试剂浓度?3.操作方法。这个实验是否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实验步骤能否简化?  在经过实验、思考和探讨,并得出最终结论之后,教师可以结合这一生物实验,引导学生对某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进行探究。在实验思路和实验方法的设计上可以仿照原实验,将之前选用的30%浓度的蔗糖溶液,分别替换为浓度为40%、30%、20%、10%的蔗糖溶液,并且分别对其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利用改进生物实验的方法,将这一验证性实验设计为探究性实验,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学生在经过亲身体验生物实验之后,可以更好地将植物渗透吸水这一生物原理进行掌握,并且也会因实验的成功完成引起小小的成就感,使其动手能力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这样,通过探究性实验,有效激发学生对生物实验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深入思考探究实验过程  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充分对课本所学知识进行應用,并在实验设计中灵活运用。例如,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这一实验部分学生会简单地认为斐林试剂可以用来对酶的催化效率进行检测。因为他们觉得在温度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淀粉酶可以将淀粉水解为还原性糖,所以在这个实验中可以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在这个时候便需要教师对其进行纠错提醒。教师需要告诉学生,要使斐林试剂发挥作用就必须要对其进行加热,而在这个实验中,如果加热了,便会导致酶活性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实验的探究目标无法达成。而如果利用碘液进行检测,便会有效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在整个探究性实验过程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对实验进行大胆想象,并且引导学生对实验的原理、方案、步骤等各个环节展开讨论,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勇于发言。  四、激励性评价,强化学生探究积极性  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多元化评价学生,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促使学生真正改变被动的学习方式,强化学生探究积极性。在过程性评价中,评价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是否增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具备了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否具备了合作的精神及是否养成了科学的态度等。在评价内容上,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测试卷、撰写的探究报告、实验设计方案等。在探究学习中,多用激励性评价以激发和强化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无论通过怎样的方式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师都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探究性实验的整个过程,只有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多动手、多观察、多讨论、多思考,才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得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目的便是使学生可以做生物教学的主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习变成学生内在的需求,真正在探究性实验活动中有所收获。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应积极创新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从而有效提高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颜丽

实验课程方案下高中生物论文 篇2:

优化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进行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研究

【摘要】实验设计能力是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更为高层次的技能,通过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优化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质量。文章立足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优化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对学生进行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几点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物 实验教学 实验设计 设计能力 基本原理 培养策略

高中生物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课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实验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按照新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和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在实验教学中掌握基本的生物研究方法,增强学生的实验动手操作能力,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高中生物实验设计基本原理

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开展实验活动,需要按照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严格进行,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行为,规避和减少实验事故的发生。首先,生物实验并不是盲目进行的,需要一个实验目的作为实验导向和总方针,在实验目的的指导下,对实验材料进行合理选择,根据实验原理的要求科学采取实验手段去进行实验,确保实验方案切实可行,符合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具有可操作性。其次,生物实验往往伴随着一定的风险,需要精心设计和严谨安排实验内容,禁止内容出现漏洞和不足。而且由于实验课堂时间有限,受到实验设备的限制,对于实验材料的选择应该合理适度,避免造成材料浪费,尽量简化操作步骤,缩短实验时间。同时,为了验证某一生物观点,需要反复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实验结论的准确性。再者,对于生物对象样本往往是按照随机原则进行选取的,通过这种随机取样,降低系统出现误差以及实验结果出现偏差的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生物实验是由条件限制的,在实验过程中,很多已知条件必须保持高度一致,然后对需要实验测试的部分条件加以改变,尽可能的减少实验干扰因素,提高实验结果的正确率。另外,对于变量,主要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主要在实验操作中发生的,因变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反应变量。在实际实验过程中,需要确保自变量和反应变量能够相互对应,规范单一变量的实验操作行为,将干扰因素出现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也就是确保无关变量保持稳定不变状态,只需要对实验变量加以改变即可。但是实验中存在着多种不可控因素,很多无关变量甚至难以有效避免,为了尽可能真实的还原实验场景,可以通过平衡控制以及增设对照实验等措施来对无关变量所产生的消极影响进行抵消。

二、优化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实验设计能力的有效措施

1. 借鉴经典实验案例,明确实验设计理念

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对于经典实验案例进行借鉴和研究对于寻找和明确实验设计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典实验案例,都是之前很多专家学者呕心沥血经过反复思考和实践设计出来的实验案例,而且这些实验案例也经过人们的反复验证,是最为科学准确的实验案例,非常具有代表性。同时,在对写经典案例进行研究发现,每个经典案例中所蕴藏的生物知识和原理众多,不仅探究过程十分艰苦,充满困难,而且其中的生物科学思想和实验方法也引人深思,值得人们学习和参考。在高中生物教材中,这样的经典案例很多,例如,“光合作用、遗传定律、呼吸作用、酶的发现”等等。在对生物知识和原理进行讲解时,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指导,鼓励学生积极研究和挖掘实验中的隐含的各种因素,使学生能够对实验设计思想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实验设计原理。

2. 加大实验操作力度,激发学生对实验设计的参与热情

要想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只通过实验理论知识学习和观察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实验操作力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中去。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实验需求和教学设备情况尽可能多的创造实验条件,删繁就简的开展生物实验活动。首先,在实验开始之前,学生需要正确对待教材中的基本实验环节,对其涉及到的实验材料和实验原理进行仔细分析,找到科学的实验方法,明确每个实验步骤的具体作用和意义,了解各个环节之间的分工和联系,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本节实验方案进行完整制定,明确实验课题和目的,详细阐述实验中的每个环节,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预测,对于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栏目在实验进行中进行填写。然后充分灵活运用生物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通过独立或者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实验方案进行设计,积极主动的参与动手操作中去。通过实验,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实验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对实验教学的兴趣和热情,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树立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杂交水稻实验,选一个较大的花盆种植水稻,并适当的对水稻进行杂交,观察分析杂交水稻的生长情况。或者还可以利用发酵的原理自己动手制作果酒,腌制咸菜等等,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生物理论原理。

3. 构建完善的实验评价机制

学生在完成实验操作之后,对于实验结果需要进行及时的分析和研究。同时,教师还需要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整体表现进行综合评价,以便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增强生物实验学校动机。但是目前的评价机制存在着很多弊端和不足,部分教师只关注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的好坏来评价学生,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带来很多消极影响。因此,必须构建完善的实验评价机制,教师尽量采取鼓励性的语言来对学生进行评价,或者还可以采取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模式,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实验情况。

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实验条件,构建和谐的实验教学环境,合理引導学生参与到实验活动中,有所收获和成长。

【参考文献】

[1]张静.探究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中学) 2014(09)

[2]田建敏.生物实验设计能力培养与生物实验设计能力考查[J].中学教学参考.2013(20)

[3]徐继林,陈学梅,胡位荣.新课标下广州市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J].生物学通报.2010(08)

作者:王玲炜

实验课程方案下高中生物论文 篇3:

谈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

[摘 要]探究性学习已经成为课程改革的研究热点和新课程理念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切入点。根据生物学科的实验性特色,在高中生物课堂中提倡探究性教学势必成为该学科新颖而有效的教学方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关键词]高中生物 探究性实验教学

众所周知,高中生物这一门自然科学的基础便是实验,高中生物学科中所涉及的知识都与生物实验密切相关。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占据的地位非常重要,尤其是探究性实验教学。对此,我们教师应积极开展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

一、展示科学家的实验思维过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生物学历史上绝大多数的重要发现都是由无数次生物实验完成的,如光合作用、植物生长素以及孟德尔遗传基本规律等研究结果。在探究光合作用的过程中,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的措施实现了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成功探究;沃森与克里克利用实验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成功分析并构建出来。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模仿科学家的实验过程进行亲身体验,探索生物实验的具体过程。利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地将科学家实验思维的全程展示出来,从而使得学生可以在观察生物实验的过程中学习生物知识,同时还可以得到科学家实验思维的感染。

二、话题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验证性实验或是模拟实验设计成为探究性实验,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合作、思考、交流的创新探究空间,进而激发学生对生物实验的探究热情。例如,在对“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这一验证性实验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目标完成之后,可以试着引导学生做一些探究性思考:1.材料。在这个实验中洋葱外表皮细胞是不是不可替代的实验素材,利用其他植物的细胞能够完成实验吗?在选择洋葱外表皮的时候为什么尽量取其紫色部分?有怎样的意义呢?2.试剂。蔗糖溶液可以通过其他试剂代替吗?应该怎样选择试剂浓度?3.操作方法。这个实验是否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实验步骤能否简化?

在经过实验、思考和探讨,并得出最终结论之后,教师可以结合这一生物实验,引导学生对某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进行探究。在实验思路和实验方法的设计上可以仿照原实验,将之前选用的30%浓度的蔗糖溶液,分别替换为浓度为40%、30%、20%、10%的蔗糖溶液,并且分别对其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利用改进生物实验的方法,将这一验证性实验设计为探究性实验,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学生在经过亲身体验生物实验之后,可以更好地将植物渗透吸水这一生物原理进行掌握,并且也会因实验的成功完成引起小小的成就感,使其动手能力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这样,通过探究性实验,有效激发学生对生物实验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深入思考探究实验过程

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充分对课本所学知识进行应用,并在实验设计中灵活运用。例如,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这一实验部分学生会简单地认为斐林试剂可以用来对酶的催化效率进行检测,因为他们觉得在温度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淀粉酶可以将淀粉水解为还原性糖,所以在这个实验中可以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在这个时候便需要教师对其进行纠错提醒。教师需要告诉学生要使斐林试剂发挥作用就必须要对其进行加热,而在这个实验中,如果加热了,便会导致酶活性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实验的探究目标无法达成。而如果利用碘液进行检测便会有效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在整个探究性实验过程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对实验进行大胆想象,并且引导学生对实验的原理、方案、步骤等各个环节展开讨论,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勇于发言。

四、激励性评价,强化学生探究积极性

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多元化评价学生,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促使学生真正改变被动的学习方式,强化学生探究积极性。在过程性评价中,评价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是否增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具备了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否具备了合作的精神及是否养成了科学的态度等。在评价内容上,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测试卷、撰写的探究报告、实验设计方案等。在探究学习中,多用激励性评价以激发和强化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无论通过怎样的方式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师都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探究性实验的整个过程,只有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多动手、多观察、多讨论、多思考,才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得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目的便是使学生可以做生物教学的主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习变成学生内在的需求,真正在探究性实验活动中有所收获。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应积极创新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合理地引导,从而有效提高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责任编辑 黄春香)

作者:高泽芹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乳腺癌病人个案护理管理论文下一篇:女性进城视野中现代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