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课后感想

2023-06-03

第一篇:中国传统文化课后感想

中国传统文化课后感想

这么课上完的感觉与我刚开始报这门课自己的想法是很不一样的,首先,上课的形式与其他的课程不一样,上课完全由学生自己讲,让学生自己找资料做演讲。然后上课的内容与我开始的想法不一样,上课给的课题主要是历史上的一些事件和一些传说等主题,我开始的想法是中国传统文化大部分应该关于中国的艺术、建筑、习俗等。我认为这种上课形式有利有弊吧,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自学以及演讲能力,但另一方面学生讲的知识肯定没有那么完整那么正确会导致一些错误。

报这门课是因为我想多了解一些关于中国自己的文化,因为现在中国的很多传统都开始慢慢消失,我们应该学习更多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这个课上,我确实学到了一些中国传统的文化,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同时也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更加感兴趣了。但这些课题是远远不够的,当然这些课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我更想多了解一些关于中国传统艺术习俗方面的知识。我认为可以老师讲一些内容然后学生讲一部分,这样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而且,要把中国传统的文化同现在的中国文化进行比较,让我们知道哪些文化丢失了哪些文化还保留着,我们应怎样学习以前的优秀文化。在当代,中国引入了大量的外国文化,在我看来,这些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有很大的冲击,是很多中国传统文化被人们遗忘同时其实好多外来文化对中国的一些文化是一种破坏,所以我们应学习怎样把两者结合好。

希望这门课能有更多的学时,使老师能有更充足的时间更多的讲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希望老师在这门课中能加入一些新的内容,使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今社会所联系起来,让中国的传统文化指导现在的大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或完善纠正自己的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丰富的文化思想,这些思想一直到现在都有积极的意义,而当代的大学生对这些思想并不了解。当代的大学生、研究生都是在初中、高中面临的升学压力,没有更多的时间去看课外的知识去了解中国的文化思想。所以这些思想对正在成长中的青年们没有起到作用。而在大学里,一下轻松的环境更容易使大学生们迷失生活的方向。希望中国的经典文化思想,能对大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起到指导的作用。

总之,在学习完中国传统文化这门课后,我对中国的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兴趣。让我认识到中国文化的丰富,坚定了对中国文化的肯定。

11121225

杨猛

第二篇:《民间美术、中国传统装饰》课后感想

通过这学期我们对民间美术、中国传统装饰的学习,使我认识了民艺、传统装饰,使我了解了民间艺术的无穷魅力,也使我对中国传统装饰、民间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群众创作的,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再人们日常生活中运用、流行的美术。它也是组成各民族美术传统的重要因素,是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其主流多带有实用性,再实用的基础上逐渐发展了审美,既满足物质实用性,也满足精神享受。

民间美术的品种极多,且目的、用途各不相同,总的来说,可分为:

一、绘画。其中包括版画、年画、建筑彩画、壁画、灯笼画、扇面画等。

二、 雕塑。有彩塑( 奇观彩塑 、 小型泥人)、建筑石雕、金属铸雕、木雕、砖刻、面塑、琉璃建筑饰件等。民间美术贯穿于人民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个领域,直接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显示出他们的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

中国传统文化从老祖宗一代一代传下来,经历了五千年的洗涤和熏陶,经历了五千年的吸收和保留,留下了精华,去除了糟粕,留给我们的是中国特有文化精髓,作为祖国新一代的我们,应该承担起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多,例如中国书法、篆刻印章、剪纸、中国结、京戏脸谱、皮影、武术等。

我国很早就出现了京剧脸谱,京剧是一种中国才有的艺术,在几百年前就有了。一看到涂红画绿的脸谱,你一定会想到戏曲。

脸谱是每一种颜色的脸都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红色表示赤胆忠心;紫色表示智勇刚义;黄色表示武将骁勇善战、残暴、文士内有心计;绿色表示侠骨义肠、性格暴躁;蓝色表示刚直勇猛;黑色表示忠耿正直;白色表示阴险奸诈;粉红色表示老年枭雄;金和银色多用在神、佛、鬼怪,象征虚幻。

确实,京剧是国粹,但传统文化没有优劣高低之分,每一种传统文化都镌刻着中华历史的烙印,弘扬传统文化真正的题中要义是让传统文化不要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真正形成中华文化大家庭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盛景”。

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不敢说对民间美术有多深的了解,但这引起了我对民间美术、中国传统装饰的关注,我以后也将继续关注这方面的知识。

第三篇:《西方礼仪与文化》课后感想

在学习了西方礼仪与文化的知识后,回想东方泱泱大国的文化礼仪,其差异体现在各个方面,也让我充分了解到一个国家所处的环境与国民的思想对文化利益的发展造成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从最基础也是最明显的等级观念开始。东方强烈的等级观念喜欢将人分为三六九等,贫贱贵富,虽说在提倡人人平等的现今,这种驻扎在东方人观念中几百年的腐化思想仍然从潜意识里把人分了等级。说到底人是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的,出生在富贵人家只是你人生的起跑点比一般人高了而已,没必要看高自己,出生在平民家庭不意味着一辈子就是卑贱的代名词,也没必要看低自己。道理是谁都懂得,但文化造成的蒂固观念终究改变不了这种恶劣的思想,这一点我还是更偏向于西方文化的。西方更能看清楚自己的价值并不以此为荣为耻,他们相信努力可以提高自身价值,可以做到人对人正真的平等。

另一个值得我谈到的便是东西方的文明礼仪了。说实话作为一个东方人,我还是为我们的文明礼仪感到羞耻,我不否定东方大国年年家喻户晓的各路伟大精神奉献人物,但自我牺牲不是人人能做到的,而个人文明却是人人能做到却无法做到的。看看日本一场球赛过后纤尘不染干净如初的观赛台,看看新西兰马路边严谨遵守交通信号的路人,看看美国大街上漂亮的垃圾桶和洁净的地面。而我们......每次旅游都让我深深感受到国人这种极端恶劣的本性,满地的垃圾,拥挤无序的地下铁,混乱的交通,人与人的冷漠,看到这里我也只能冷笑了。

最后让我感兴趣的是东西方的婚礼文化。说道婚礼,想必是每个人最憧憬的幸福了。漫天飞舞的气球,奶白色的雅致小亭,庄严的教堂,彻响的钟声,纯白无暇的拖地碎花抹胸婚纱,妖艳欲滴的玫瑰花捧,可爱的花童,绿茵的草地,西方的婚礼充满了浪漫和轻松,没有过多的繁复礼节,没有冗长乏味的辞藻,简单而大方。东方的婚礼则是以大红色为主调,喜庆的花轿,朱红层叠的宽袖凤冠霞帔,牵情系缘的绸缎,悦耳清脆的唢呐,震耳欲聋的炮鸣,一路热闹的祝福吆喝无不体现出丝毫不逊与西方婚礼的幸福,东方婚礼较为隆重,注意的细节礼节较多,而婚前誓言辞藻也较为乏味,但热闹喜庆的气氛,欢腾的场景还是很值得品味的。

西方礼仪与文化还存在许多有趣的话题,那些令人尴尬和搞笑的场景缘于对此的了解不够深入,彻底。为了以后出国的端庄举止,习得西方文化礼仪的相关知识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学号:120107100112

姓名:胡克

班级:12经济(1)

第四篇:《中国戏曲艺术赏析》课后感想

艺术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故而我在这个学期毅然选择了《中国戏曲艺术赏析》这门课程。自己对戏曲方面的知识知道的并不是很多,但却是有些兴趣的。白驹过隙,日月穿梭,十几周浅尝中国戏曲艺术的魅力后,感觉艺术特别是中国传统艺术对自身发展的影响竟是如此的巨大。

仍记得对戏曲的印象最初是在儿时启蒙读本的漫画上,再后来就到了小学历史课本的只言片句,接着是中学语文课堂上《窦娥冤》的文言文,现在终于又在大学的课堂上闪现了戏曲的迷人身影。从最初历史典籍引出有关戏曲来源的讲解,到课程中老师言传身教的展示以实化虚,化无为有和以实代虚,无中生有的戏曲特征,再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戏曲行当概述,以及唱、念、做、打四种戏曲表演中的艺术手段简介,还有那紧贴教学内容的戏曲视频赏析,可以说这一中国戏曲艺术之旅收获颇多。

这门课程主要对戏曲的历史、概念、发展、表现形式、内容及其涵盖的文化知识做了详细阐述,老师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这门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加以影音教学的辅助,更让我们被戏曲它独特的魅力所感染。初听戏曲,可能会觉得这是一种特殊的声乐甚至会认为“不好听”,其实,当你真正了解戏曲并懂得欣赏后,你会对戏曲有一种全新的认识。戏曲鉴赏这门课程就是教会我们如何去“听”,去“听”什么和从戏曲中能学到什么并有所感悟。而后课堂上有介绍了文武场、声乐、乐器、脸谱等基本内容。为了配合教学,课堂上常常会放一些戏曲的视频选段,在学习京剧《红梅赞》时,老师直接装扮成江姐的样子,让江姐活生生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而这个时候也是气氛最活跃的时候,看视频以及现场教学,使我们对老师传授的内容有了更深的体会,也让更多的学生慢慢的喜欢上了这门课,也喜欢上了戏曲。

《红梅赞》,《图兰朵》、《女驸马》、《贵妃醉酒》„„一幕幕精彩的剧情、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真是一颦、一笑、一嗔、一怒皆成戏。特别是中国古典戏曲乃至整个古典文学创作领域的杰作——《女驸马》,它深邃的思想内容和精妙的艺术风格使这部作品七百年来一直雄踞“一流”的宝座。其无与伦比的语言艺术,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吸取了这些古典诗词的精华,又吸收了当时民间生动活泼的口语,经过提炼加工,博取众长,从而形成自身华美秀丽的语言艺术特色。《女驸马》的语言艺术既丰富多彩,又极有文采风华,两者完美结合,而且通俗、合律、自然流畅,代表了中国古典戏曲“文采派”语言艺术的最高成就。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的、有机的戏剧艺术。戏曲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也是美学的集成。它是通过声乐、舞蹈、神容、服饰、装饰美来让观众感受人物的精神世界,戏曲的观众不是用生活真实美来衡量戏曲美的,所以其形式美立足于传神达意。学会感受戏曲之中的美,能促进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审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改造社会,美化生活,完善人性。

在这个文化交流、冲击甚至冲突异常激烈的时代,作为世界最早三大戏剧体系之一的中国戏曲,历经岁月的沉淀,古老的戏曲艺术必将会被更多人钟爱和传诵,永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戏曲源远流长,不同地方的戏曲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让人赏心悦目。以前,看到同龄人迷恋戏曲,总觉得不可思议,觉得他们落伍了。可如今想想,反而觉得自己太肤浅,不是么?

戏曲之所以能流传下来,肯定有着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作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弘扬,去发展,这与年龄或学历等无关。作为一个新世纪大学生,在戏曲逐渐要没落的时代,更加要去积极的面对这种文化,而不能抵触甚至不屑。

如今,喜欢戏曲的年青人似乎是不多的,喜欢的大部分都是老一辈的人。所以国家近些年来才越来越关注戏曲文化的传承发展问题。其实不只是戏曲文化,还有很多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正面临着没落的危险,越来越多的年青人不注重抑或不屑于这种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很多都是老一辈的人在守着,可是,人总有逝去的一天,百年之后,难道这些文化都要消失吗?我们能眼睁睁地看着它消失吗?

通过戏曲鉴赏课程的学习,我对戏曲似乎多了一种认同感,或许是它激发了我的民族意识。我突然冒出一个想法,要是在学校成立一个戏曲文化社团,那是不是很有意义?也许这样,我们能把共同热爱戏曲的人聚集起来,为大家提供一个文化氛围,为弘扬传统文化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那该是一件多么有价值的事。

是的,我们应该做点什么,哪怕力量很微小,也比无动于衷好。真心的希望有一天,戏曲文化能像长城一样,成为中华民族的标志。当然,这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第五篇:同性恋亚文化之课后感想

《同性恋亚文化和生殖健康行为学》课后感想

任课老师:蔡泳

经过老师半个学期的谆谆教诲,我对同性恋文化有了一定的理解并且对周边的性取向不同者的态度也改观了不少。

一开始报名这门选修课并不是对同性恋有什么求知欲,只是抱着凑热闹的态度想看看是怎样的老师有勇气开设这样一门课程,讲述一些什么内容,想见识一下医学院有史以来尺度最大的一门课的风貌。

但在上课的过程中我渐渐清晰了同性恋亚文化的一个轮廓,从研究同性恋的必要性到同性恋的普遍存在性,从同性恋的思想观念到他们的行为方式,从一开始被社会抛弃的“灰色”人群到现在逐步被法律承认被群众接受的社会常态。我认识了整个同性恋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现状,也考虑到了将来这一群体的发展趋势。

在我看来,同性恋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从某种程度上印证了“存在即合理”这一真理。同性恋的性取向除了遗传因素更与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既然已经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了这样一个“非主流”的内心定式,勇敢的接受它比自我鄙夷更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塑造。周围的人也不必施以太多的评价与讨论,每个人有自我选择的自由,同性恋者若没有侵犯他人正常生活的自由,他就可以正常的存在。社会的进步正体现在其对多元文化的兼容并济,这个世界的东西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性别也不止存在男和女,所以我们也没有必要一定要烧死同性恋者。

对于同性恋者,我想说:感情本身并没有错。既然它可以超越国度、超越年龄,那它何尝不可以超越性别。或许你们并不需要太多的为所谓的伦理道德枷锁所束缚,跟随自己的内心,勇敢的面对自己的取向。这世界没有那么多的绝对不可以,走自己的人畜无害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国共产党简史读后感下一篇:中国茶叶行业报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