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好企业环保工作

2023-03-24

第一篇:如何抓好企业环保工作

如何抓好企业党建工作

抓好企业党建工作是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内容,也是引领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的确立,企业体制由单一的公营形式变为多元化经营形式,且形成了由非公企业在数量上占多数的格局。公营企业党建工作尚能持续开展,发挥一定作用,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普遍有所放松。非公企业发展起来后,党建工作在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近几年,非公企业中党组织机构的覆盖面在不断扩大,但工作的开展程度并不容乐观。总之,企业党建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应扎实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提高各方面的思想认识,努力营造重视和促进企业党建的良好氛围。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提高认识才能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构建起企业党建工作的良好环境。一方面要使各级党组织认识到企业党建工作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巩固,改变“重经济轻党建”以及“无用论、无关论、畏难论”的错误认识,增强抓好企业党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树立在企业中“理直气壮抓党建,尽心尽职抓党建”的思想。 1

另一方面要让企业认识到党建工作的重要价值。党组织通过发挥组织优势,可以促进企业管理层更加了解职工的实际状况,促进劳资关系的和谐;通过发挥政治优势,可以把企业的良好业绩和形象宣传出去;通过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可以带动其他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着力做好对企业党组织的指导工作,提高企业党组织的影响力。

新形势必须有新对策。市场经济优胜劣汰,要求企业党组织必须围绕发展这一中心任务展开工作。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要求,企业党组织必须肩负起维护社会科学发展和职工全面发展的任务,所以,必须指导企业党组织工作适应新的形势,不断提高影响力。一是要指导帮助企业党组织要具有为企业出谋划策以及帮企业度过难关的能力。二是要指导支持企业党组织和党员积极为职工做好事、排忧解难、维护其利益。同时帮助其做好经费筹措工作。三是指导企业党组织帮助企业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和活跃职工业余文化生活。

三、着力抓好考核工作,激励相关党组织加大对企业党建工作的工作力度。

没有考核就没有动力。为此必须出台量化性为主的工作考核细则,对企业党组织及其上级主管党组织的工作进行认真考核,激励企业党建工作不断上水平。一是要对企业党建

工作覆盖率进行考核。促使主管党委采用“建、联、挂、派”等多种有效形式,加大党建工作覆盖面。二是要对企业党组织或党员的表现进行考核。明确其工作职责和任务,对常规党务工作、发展高素质党员、为企业献计、组织文化活动、救助贫困职工等任务,给予量化定分。年终进行考核打分,同时兑现奖惩。三是把考核中优秀的企业党组织积极培树成典型,宣传其典型做法,提高企业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第二篇:浅谈企业如何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浅谈企业如何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是一切工作的保证。安全生产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它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更容不得一丝一毫的松懈和侥幸,有句格言说的好“安全来自长期警惕,事故出自瞬间麻痹”。为此,我们要始终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原则,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积极履行监管职责,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笔者现就新形势下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谈几点浅见。

一、现状与问题

一是安全生产工作存在“利”。即利益。由于传统观念影响,安全投入存在着可投可不投的思想。普遍存在着减少安全资金、设施投入,甚至不投入的现象,被眼前经济利益蒙蔽了眼睛,不顾长远利益,只图眼前一派形式大好,于不知不觉中为麻痹思想和安全隐患的滋生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安全生产工作存在“松”。即松松垮垮。安全生产工作会开了,精神明白了。可就是落实不下去,成绩出不来。有些领导热衷于应付上级布置的阶段性任务和检查,淡化和忽视安全生产工作的经常性,电视上、报纸上的安全事故看多了,触目惊心了,安全管理工作就紧一阵子,过一些时日,安全形式好转了,心理防线放松了,安全生产工作就又回到了原地踏

步的状态,日子也就在这松松紧紧中捱过去了,只等任期一到,拍屁股走人;三是安全生产工作存在“轻”。即轻视安全生产工作的作用。据笔者了解有的管理干部、职工认为安全生产工作是空的,平常也就是检查检查、宣传宣传、开几个会、发几个文件的事,做的再好不能当饭吃,不能当钱花,不能当房住、不能当衣穿,不如干一个工程、中几个标段来的实惠。因此他们轻视安全生产工作,放任自流,得过且过,把自己的生命安全和全家的幸福当成了儿戏;四是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缺”。既是缺少对当前安全生产教育、宣传、指导工作的研究,不善于抓苗头、抓倾向、抓重点,缺少能适应当前安全工作形势的有效措施;五是安全生产工作存在“流”。所谓“流”就是流于数字、流于表面、流于现象。部分企业在安全生产检查过程中,强调布置,侧重抽查,使检查只发现闪光点,好做法,下级单位接到上级部门的通知,便照着通知中所列的检查内容,进行重点布置,对检查重点进行突击整改。有一些负责人,研究上级领导检查中可能走过的路线,并在沿线精心布置。各项工作准备停当,检查组如约而至,检查结果必然是“工作扎实,成绩突出”,接下来就是通报表扬等等。可检查过后,隐患依旧是隐患,死角依旧是死角,总结报告中,检查多少次、整改多少项、参加多少人、写了多少篇体会、进行了多少次考试、平均多少分等等,表面上看挺实在、挺具体、挺感人,但这种按图索骥的检查,实际

效果如何就不得而知了;六是安全生产工作存在“懒”。即懒惰。对于开展安全生产工作打不起精神,缺乏毅力,总认为安全生产工作是得罪人的事,出力不讨好。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缺乏充分的估计,兴头上来了就抓一阵子,一遇到困难就放弃了,有的看上去会议开了、文件发了、方案实施了、整改改了、总结写了,可问题还是一大串,隐患也是一大堆,楞是没有成绩出来;七是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空”。即安全生产工作内容空虚。多数单位就理论而学习,不结合本部门、本单位、个人的实际而实施,往往是扯闲话的多、调侃的多,即使组织一些检查考试、答题之类,也是走形式、走过场,摆摆场面,应付一下而已;八是安全生产工作存在“老”。就是工作开展的形式还是老方式、老面孔。一人讲话众人听,议论如同放蜜蜂。精神一说,方案一发,你扯东他扯西,天南海北,海阔天空,讲的无不生动,表态大气凛然;九是安全生产工作存在“拖”。即是工作没有效率。办事拖沓,节奏缓慢。一些职工习惯了按部就班、四平八稳,缺乏紧迫感,缺乏说办就办、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

二、对策与措施

针对以上情况,那么应该如何开展新形势下的安全生产工作呢?笔者认为在今后的工作中对安全生产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安全生产工作要“全”。即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五要素”。就是塑造企业安全文化,提高安全意识;依法治安,规

范安全行为;落实责任主体,强化安全责任;增加技术含量,实现科技兴安;加大安全投入,确保人人平安;二是安全生产工作要“实”。也就是说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的内容要客观、切莫形式一派大好或问题一讲,就不了了之。要摆事实、摆实情、讲实话,运用哲学观点,一分为二,好就是好,坏就是坏。运用身边的典型事例教育全局职工,用发生在全国各地的典型事故警示全局职工,进行科学分析,做出科学说明,既要把成绩讲够,把问题讲透,又要把办法讲明,把前景讲清,这样才能真实可信,才能说服人,才能教育人,才能把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三是安全生产工作要“活”。即安全生产宣传开展的方式要活。当前,在广大干部职工中掀起的安全学习不能仅限于学习读小报,大会做报告。当然,这也是安全宣传的重要形式,但决不是唯一的形式。除过去行之有效的诸如有奖征文、演讲会、自我教育等形式要坚持以外,还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播工具进行双向引导,用足各种文化、宣传手段,通过干部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达到安全宣传的目的;四是安全生产工作要“近”。就是要贴近本部门、本职工作岗位。要根据本单位的工作实际,业务范围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不要照搬照抄别的单位不切合实际的经验和做法,把全局的安全生产工作陷于被动之中;五是安全生产工作要“分”。就是要针对不同阶层,分层次的进行教育工作。不能管理人员

和一线职工“一锅煮”。如在教育内容上,就可以向职工多讲一些与其本职工作有关的安全内容,注重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安全意识,减少安全事故,对安全管理人员就可以适当的多讲一些问题和看法,多讲一些国家的大政方针,法律法规,让他们都能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树立高度的责任感。这样才能让每个层次的人都对安全生产工作有一个充分的认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六是安全生产工作要“新”。也就是说安全管理工作的工作方式要新、观念要新、内容要新。要善于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安全生产工作遇见的新矛盾、新问题、新情况,建立一整套适应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形势的安全运行机制,把各种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七是安全生产工作要“常”。安全生产工作要常抓常新,在任何时候都不放松。只有在思想上常备不懈,在行动上才能高度自觉。抓安全工作就是要在形式好时不盲目乐观,警钟常鸣;问题多时不气馁,善于在被动的情况下,稳住局势,时刻在头脑中绷紧安全这根弦。

总之,在新的形势下,只要我们坚持以上几项原则,在全局深入、扎实的开展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理念,提高综合素质,我们就能保持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实现全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篇:新形势下如何抓好国有企业办案执纪工作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内部逐步建立起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管理模式,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法人。许多国有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改革转制,旧的企业模式不断分化转体,新的企业模式尚未完全成熟,在这种新旧体制交替的过程中,暴露出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在这种新的

形势下,如何理顺关系,抓好办案执纪工作,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是当前国有企业纪检监察组织要探讨的重要问题。

国有企业纪检监察部门只有适应形势,与时俱进,研究新形势下国企违纪违法案件的特点和发案原因,才能抓住办案执纪工作的重点,找出国有企业在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监督制度上存在的漏洞,帮助企业整章建制,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一、国有企业案件发生的特点和原因

(一)违反财经纪律案件比例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离不开资金的运作,而财务管理是资金运作中的“开关”,“开关”不紧、财务不公开,财务人员只将领导的意志当作办事的准则,导致财务监督无法实施。直接造成企业易发违纪违法案件。特别是“小金库”的普遍存在,造成财务失控,成为“吃喝嫖赌贪”的主要财源,同时,以“集体行为”为借口,进而私分滥发、挪作它用,给小团体和个人带来好处,为国企腐败现象提供了生存的土壤。近三年来,在我们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中,违反财经纪律占30以上。

(二)“一把手”违纪违法案件成为日渐突出的问题。近年来,企业改革逐步深入,政府简政放权,强化企业职能,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还不够健全,对企业“一把手”的管理监督体制仍然不够完善。“一把手”既是企业的决策者和执行者,又是企业的管理者和监督者;具有监督职能的纪检、监察、审计、财会、工会、职代会等不具备独立性,受到企业领导的控制与调度,很难发挥监督的作用。同时,企业“责、权、利”的不统一,企业一把手“负盈不负亏”,客观上造成了企业一把手容易出现问题。

(三)严重官僚主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案件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兴旺的企业是相似的,衰败的企业各有原因。部分国有企业效益下降,有的亏损,有的破产,其中原因虽然复杂,但绝大部分亏损衰败的企业背后,必然是与企业违规经营,资产大量流失,经营者腐败密切相关。企业经营者擅自对外投资或担保,使用大额资金不作充分的可行性研究,不作市场调研和科学论证,经营者对企业疏于管理、决策失误都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如我局某木材厂厂长,财务管理混乱,擅自挪用专项资金和职工工资300多万元,用作流动资金、投资建厂等,结果造成了严重损失。

(四)出现团伙违纪、群体违纪的新情况、新特点。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离不开企业上下内外的合作与交流。但由于企业管理、监督等一系列制度的滞后因素,企业经营者之间的市场经营合作行为难以得到有效的管控和规范,一些正常的经营合作行为往往演变为互相勾结、互相利用的团伙违纪甚至犯罪,呈现出多发性、交叉性、团伙性和关联性等特点。常常是办一案,带一串,端一窝。2002年,我们在查处某一案件时,带出一房管部门集体违纪的问题,从领导到职工,每年都收取供货单位的好处,为对方提供“方便条件”,在我们严肃处理了相关人员后,这个单位竟然出现了严重缺人的情况。

(五)国有企业人员索贿、受贿、行贿现象日益严重。现阶段,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国企一些重要部门、重要岗位人员手中握有的权力,直接影响着其他企业的利益。在金钱、物质利益的诱惑下,在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下,受贿甚至索贿成为一些人发财致富的途径。除大肆收受贿赂之外,某些企业经营者为获得某些不正当利益,或使自己的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不是通过内部挖潜、强化管理来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而是把工作重点放到打通市场关节上,大行贿赂之道。如在我们查处的一个案件中,某企业两年间用截留的账外款200多万元,以返还销售款的名义按一定比例予以提成,而这些钱却都落入了个人的腰包,实质就是变相的贿赂。

(六)国有企业人才物、产供销等握有实权的管理部门人员容易发生问题。企业人员直接经营和管理企业资产,直接操纵资金运作,直接从事物资采购和产品销售等经济活动,国有企业产供销、人才物管理制度和经营方式不完善的现状,为少数国企人员违规经营运作留下了“空档”,很容易发生贪污、挪用、为亲友非法牟利等违纪违法行为。2001年,我们查处的某公司副经理等四人,以亲属的名义购买罐车租给厂里搞运输,在群众中造成了很坏的影响,此四人分别被给予了党政纪处分。

二、国有企业办案执纪工作的重点

针对国有企业违纪违法案件的特点和发案原因,首先要抓住办案执纪工作的方向和侧重点,重点查办企业领导人员的违纪违法案件、特别是违反政

治纪律的案件和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的案件;为亲友非法牟利损害企业和职工利益的案件;在物资采购、工程招投标中,徇私舞弊、吃拿回扣的案件;在经济活动、生产管理工作中官僚主义、失职渎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恶劣影响的案件;虚列收入、乱挤乱占成本、设立“小金库”的案件。同时,要突出查办大案要案、重点案件和热点案件,加大办案执纪工作的力度,为

国企改革、发展保驾护航,为维护国企稳定的大局服务。

(一)突出查办重大、疑难案件,增强反腐力度。重大、疑难案件是指违纪主体作案手段狡猾隐蔽,关系网厚密,在调查和取证上具有较大难度的不易突破的大案要案。查处重大、疑难案件,是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的重要标志,也是纪检监察部门办案水平的体现。大案要案的涉案人员往往职务高、权力大、关系网密、反调查能力强,查办起来具有相当难度,但一经突破,其影响和震动力也是一般案件无法相比的。勇于查处重大、疑难案件,才能产生威慑力,才能教育广大干部,取信于人民群众,产生良好的政治和社会效果。2002年,我们在查处某一涂料公司私建账外账、违规走账收取管理费、公款送礼等涉案金额1000多万元的违纪问题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我们抽调近20名精兵强将,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对这一案件进行了深入、全面的调查,对案件涉及的64名违规违纪人员给予了党纪政纪处分。这一案件的查办和对违纪人员的严肃处理,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极大地震慑了腐败分子,收到了“查处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

(二)突出查办重点案件,规范国企经营行为。重点案件是指企业重要部门、重要岗位、重要人员的违纪违法案件。抓好这些重点案件的查处工作,能够有效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一是要针对企业不同的性质,抓住企业重要部门,如物流、基建、多种经营等易发案件的行业和部门,加大对这些重要部门的查处和监管力度。二是针对企业不同的特点,抓住手中握有人财物、产供销等权力的重要岗位,如财务、物资、计划、销售等易发生违纪违法案件的岗位,坚决做到违纪必究,警示教育这些重要岗位人员检点慎行。三是要抓住重要人员特别是企业领导干部这个重点,很多国有企业消极腐败现象的实质是企业领导人员滥用职权。加大对企业领导干部的查处力度,规范企业“一把手”的经营行为,才能促进企业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依法治企。2001年以来,我们加大对这些重点案件的查处力度,处分相关违纪违法人员152人,收缴违纪款400多万元,为企业避免经济损失1亿多元,有效规范了企业经营行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突出查办热点案件,切实维护企业职工利益。热点案件是指一个时期内职工群众普遍关注并反映强烈的违纪违法案件,这类案件与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密切相关。对这类案件如不注意查处,往往会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2001年,我局“东湖”等三个住宅小区出现严重质量问题及管理人员管理不严缺乏责任心等,造成亡人事故,严重影响了职工群众的正常生活,我们立即进行了深入的调查,追究了34名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分别给予了党政纪处分及处罚,并在全局开展了“东湖现象”大讨论活动。实践证明,查处这类发生在最基层、直接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案件,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党的威信,维护社会稳定。

三、国有企业办案执纪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既是治标的重要手段,也具有治本的重要功能。查办案件不仅仅是为了使违纪违法者得到惩处,更重要的是为了从中发现存在的规律性和体制机制上的问题,加强教育,完善制度,规范行为,强化监督。通过办案执纪净化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扩大查办案件的综合效应。同时,针对企业案件发生的原因,要把“第一要务”作为企业办案执纪工作的出发点。正确处理政策原则性和策略灵活性的关系;保护教育与严格执纪的关系;事后查处与源头治理的关系;查办案件和企业发展的关系。综合考虑查办案件的政治、经济、社会效果。

(一)深入剖析案件,帮助企业建章立制。实践证明,每一起案件的发生都不是孤立的,如果只单一地就办案而办案,有时很难取得好的效果。查处企业违纪案件的过程,是发现企业管理中漏洞和隐患的很好时机,在查案过程中,注重分析企业发案的原因、特点及规律,揭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尽快建立起相应的规章制度。做到“案件查不清不放过,发案原因剖不透不放过,源头治理的措施不落实不放过”,使查案工作真正做到为企业改革、发展服务。2003年,我们在查处一改制企业案件中,发现财务管理随意性大,缺乏监督制约,我们专门组织人员从管理制度入手,对案件发生的内在根源进行深入分析,针对全局改制企业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了强化监督约束机制、规范经营行为、完善相关制度等方面的具体意见和建议8项。通过对这一案件的查处,不但惩治了违规违纪者,同时为矫正改制企业的经营行为,以及为下步企业改制工作提供了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结合案后教育,延伸查办案件职能作用。首先,要把教育作为一项固本措施贯穿于查案工作全过程,无论是在筛选线索,确定查处目标阶段,还是在突破案件,处理人员的过程中,始终注意从教育入手,最大限度地挽救干部。其次,要把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作为党风廉政教育的有力抓手,增强党员干部自我监控、自我约束的能力。要协调主管部门、职能部门和党团组织齐抓共管,新闻、舆论、文化、教育多头并举,构建反腐倡廉教育网络和道德氛围,杜绝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近年来,我们深入剖析案件发生原因,充分利用局内有线电视台、大庆油田报等新闻媒体,通过开展廉政专栏等形式,通报违纪违法案件,有效地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自觉性。

(三)注重办案效果,维护企业良好形象。查处案件,最终是效果问题,并不是数量问题。企业作为经济实体,发展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是工作的重心。我们在办案执纪工作中,要着力从政治角度看问题,运用好办案的方法和策略,把握好办案的条件和时机,掌握好政策的尺度和分寸,做到既查清问题,又能获得良好的综合效果。首先抓主要矛盾,抓住主要违纪问题和主要违纪人员,即有利于案件的快速突破,又能有效避免影响企业形象和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其次做好案件查结的后续工作。在办案结束后,不能处理完人了事,抬腿走人,在帮助企业查缺补漏,防止类似现象的再次发生的同时,还要努力解除当事人及企业领导的顾虑和包袱,保证企业正常运转,避免企业利益受到损失。近年来,我们对查处的大要案及重点案件,选择适当的时机,在适度的范围内公开案件结果,揭开案件的“神秘面纱”,避免企业职工及社会对案件的“胡乱猜测”,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生产秩序和外部环境。

(四)把握政策界限,做到准确执纪。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参与竞争谋求生存和发展,而体制、机制的落后,沉重的历史包袱,都无法与具有“灵活”性的个体经营相比,在这种情况下,难免出现违规操作,违法经营的情况。我们在办案执纪工作中,就更要准确把握和区分违纪和非违纪的界限,慎重对待企业深化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既要坚持政策的原则性,又要坚持政策的灵活性;既要坚持执纪的严肃性,又要坚持执纪的宽容性;既要严肃处理违纪行为,又要保证企业的发展和稳定。具体要把握好10条界限。即:把握好物资采购中正常采购与违规采购的界限;把握正确使用业务活动经费与违反财经纪律行为的界限;把握市场开发中正常行为与违纪行为的界限;把握正常业务招待与公款吃喝玩乐、挥霍浪费行为的界限;把握关联交易中正常业务往来与不正当交易的界限;把握企业经营者按合同或规定合理取酬与使用不正当手段谋取私利的界限;把握技术和信息咨询服务付酬与非法所得的界限;把握企业经营者正常行使职权与滥用职权的界限;把握改革中出现失误与失职渎职的界限;把握按规定外出(境)学习考察、洽谈业务与用公款旅游的界限。

第四篇:企业应如何做好环保工作

企业应如何做好环保工作、应对环保督查

一、环保监察时一般会检查以下内容:

1、企业生产情况

①企业所属行业及主要产品

②上个月的产品及产能,各条线是否存在运营。企业主是否违法建设,是否环评一致。有无新增废气、废水、固废等污染物。

2、企业环保落实情况

①项目是否依法履行环评手续,查看环评文件及环评批复等。(环保执法人员或督察人员来企业或环保局查看环评文件),校核项目现场污染治理措施是否和环评大体一致),环评文件是否涉及造假。

②查看项目的性质、生产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采用的污染治理的措施等是否与环评及批复文件一致。环评批复五年后项目才开工建设的,是否重新报批环评。

检查项目投运后,是否进行了环保竣工验收。环保竣工验收手续是否完备。企业是否存在污染治理设施未经环保部门验收就投入生产的

生产车间:超或原料涉酸、碱、及其他易腐蚀性的车间地面是否做防腐处理,并定期进行保养。生产过程是否存在跑冒滴漏现场。

检查排污许可证申领、排污申报执行、排污费缴纳执行。 注:【各项污染及治理情况现场检查】企业无相关排污环节的(如无环节对地下水影响等),可不检查。

二、环保监察执法到企业现场主要检查这几个方面:

1、企业不能有阻挠环境监察

两高环保司法解释:第四条,实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第三百三十九条规定的犯罪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处罚:

2、企业环保问题投诉

根据各级环保等部门收到的群众来点来信投诉相关企事业单位的环保问题投诉。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关注的环保问题,解决大家之所及。有无偷排废气、废水、违法处置转移(危险)固废;噪声是否扰民。污染治理设施是否简陋老旧,能否做到达标排放问题?

3、排污检查

两高环保司法解释:第八条: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处置含有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污染物,同时构成污染环境罪、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投放危险物质罪等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4、废气污染检查

随着党和国家、人民群众对雾霾的关注,废气这块是日益重视,同时也是各级环保督察的第一要点。废气不但做到达标排放,同时尽可能的对污染物减量化和上污染治理措施。检查废气处理设施的运行状态、历史运行情况、处理能力及处理量。

①锅炉、石化、化工等燃烧产生的废气检查

检查化工、石化等企业连续产生可燃性有机废气是否合理的处理方法,采取回收利用或焚烧方式处理,间歇产生可燃性有机废气采用焚烧、吸附或组合工艺处理是否合理。

检查锅炉燃烧设备的审验手续及性能指标、检查燃烧设备的运行状况、检查二氧化硫的控制、检查氮氧化物的控制。

②工艺废气、粉尘和恶臭污染源

检查废气、粉尘和恶臭排放是否符合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检查可燃性气体的回收利用情况;检查可散发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的运输、装卸、贮存的环保防护措施;

③大气污染防治设施

除尘、脱硫、脱销、其他气态污染物净化系统。 ④废气排放口

检查排污者是否在禁止设置新建排气筒的区域内新建排气筒; 检查排气筒高度是否符合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规定; 检查废气排气筒道上是否设置采样孔和采样监测平台; 检查排气口是否按要求规范设置(高度、采样口、标志牌等),有要求的废气是否按照环保部门安装和实用在线监控设施。 无组织排放源

1)对于无组织排放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烟尘的排放点,有条件做到有组织排放的,检查排污单位是否进行了整治,实行有组织排放;

2)检查煤场、料场、货物的扬尘和建筑生产过程中的扬尘、是否按要求采取了防治扬尘污染的措施或设置防扬尘设备;

3)在企业边界进行监测,检查无组织排放是否符合相关环保标准的要求。

5、污水污染治理督察 ①水污染源环境监察

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状态、历史运行情况、处理能力及处理水量、废水的分质管理、处理效果、污泥处理、处置。是否建立废水设施运营台账(污水处理设施开关键时间、每日的废水进出水量、水质,加药及维修记录。) ②污水排放口监察

检查污水排放口的位置是否符合规定、检查排污者的污水排放口数量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检查是否按照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设置了监测采样点、检查是否设置了规范的便于测量流量、流速的测流段。总排污口须设置环保标志牌等。是否按要求设置在线监控、监测设备。

③排水量复核

有流量计和污染源监控设备的,检查运行记录;

有给水量装置的或有上水消耗凭证的,根据耗水量计算排水量; 无计量数及有效的用水量凭证的,参照国家有关标准,手册给出的同类企业用水排水系统数进行估算。

④排放水质

检查排放废水水质是够达到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检查监测仪器、仪表、设备的型号和规格以及检定、校验情况。 检查采用的监测分析方法和水质监测记录。如有必要可进行现场监测或采样。 检查雨污、污污分流情况,检查排污单位是否实行清污分流、雨污分流。

⑤事故废水应急处置设施

检查排污企业的事故废水应急处置设施是否完备,是否可以保障对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时产生的废水实施截留、贮存及处理。

违法违规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

第七十五条: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拆除,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拆除的,强制拆除,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处五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以责令停产整顿。

除前款规定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排污口或者私设暗管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拆除,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拆除的,强制拆除,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私设暗管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提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令停产整顿。

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同意,在江河、湖泊新建、改建、扩建排污口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依据职权,依照前款规定采取措施、给予处罚。

6、固体废物污染源现场检査 ①督察固体废物来源 1)检查固体废物的种类、数量、理化性质、产生方式。 2)根据新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GB5085检查生产中危险废物的种类及数量

②固体废物贮存与处理处置

1)检查排污者是否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假设工业固体废物集中贮存、处置的设施、场所和生活垃圾填埋场

2)检查固体废物贮存设施或贮存场是否设置了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设施

对于临时性固体废物贮存、堆放场所 对于危险废物的贮存、处理处置

检查排污者是否向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及其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岸坡等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倾倒废弃物的地点倾倒固体废物。

③固体废物转移

1)检查固体废物转移的情况

2)检查转移危险废物的,是否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并经移出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商经接受地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同意。

检查是否设置了固废及危废标志牌。

检查污泥处置合同、污泥运输磅称记录等,判断污泥产生量是否合理。

7、噪声污染源现场检査

是否按照环评文件或环评批复要求设置污染治理设施,噪声是否达标。

8、地下水污染现场检査

场地污水处理设施(单元)、涉重环节、固废(危废)堆放场所、化学品堆放场所等是否逬行防渗漏、放腐措施。

有地下水的污染的,治理措施是否到位。

9、地下水污染现场检査

检查应急预案编、评、备、落实情况,附应急演练中情况文字、图片及相关资料。

项目是否符合环保要求的初期雨水池(如化工、电镀、印染、涉重等行业)和应急事故池等。

应急物资储备情况(名称、数量、有效期等)。

10、对生态环境现场检査(涉生态类,不多介绍)

11、地下水污染现场检査

查办、转办、督办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投诉、举报的这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不是简单罚款可以了事的。

12、检查企业是否存在环保造假(注意!两高环保司法解释对环保造假的处罚),从重处罚!

(一)修改参数或者监测数据的;

(二)干扰采样,致使监测数据严重失真的;

(三)其他破坏环境质量监测系统的行为。

重点排污单位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或者干扰自动监测设施,排放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同时构成污染环境罪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从事环境监测设施维护、运营的人员实施或者参与实施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干扰自动监测设施、破坏环境质量监测系统等行为的,应当从重处罚。

13、其他企业应牢记:

①建设单位未经环保部门批准不得擅自拆除、闲置、关闭污染处理设施、场所。

②不得违反排污口设置规定、私设暗管、私改监测数据、弄虚作假。

③在禁止建设区域内违法建设,同时项目建设要符规划。 切记:企业思想上重视,懂法、守法,及时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多学习先进经验,污染治理到位,平时环境管理跟上。就不会怕环保督察时出现问题。做到环保和项目可持续发展。

第五篇:浅析如何抓好电力企业安全

安全是指物质的能量释放对人、机、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在允许的范围之内的状态。然而电力企业作为国家的重点支柱行业,涉及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事关社会稳定,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电力行业属于高危行业,因此安全工作就显得极为重要,现在的电力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都是用血的教训和生命的代价换来的,同时,也说明了如何抓好电力企业安全已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电力企业安全责任重大,抓好电力安全首先要规范安全行为。它包括安全行为准则、作业标准、队伍素质、职务状态、精神面貌等。培育安全行为,一是要通过教育、培训、岗位练兵等手段,提高职工的基本素质、作业技能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二是抓职工的行为养成。提高职工的自控能力,就是要从日常行为抓起。要用先进的安全观念、安全知识、安全技术、安全行为方式培育每一个人、规范每一个人,使每一名职工都能主动规范自己的言行,变要我安全为我要保安全、我会安全,使职工不仅能正确掌握安全技能,而且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形成共同的安全行为准则,自觉地规范自己的安全行为,让尊章守纪成为习惯。三是要重视职工的安全心理,认真研究职工的心理因素,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使脱离安全生产的行为回到安全生产的轨道上来。

抓好电力安全还要注重安全制度文化。安全制度文化是指企业的安全管理体制,包括企业内部的组织机构、管理网络、部门分工及安全生产法规与制度建设,如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及标准化、规范化作业体制等。根据安全形势变化、新技术新设备的大量应用等,对规章制度进行整合和完善,找出科学的、规律性东西,健全适应时代发展的安全目标、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建立为广大职工所主动接受、自觉遵循的安全管理机制和行为规范,使安全管理机制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激励干部职工把确保安全的价值和实现自身价值联系起来,形成互动、协调统一,成为安全生产的保险绳和加速器。

抓好电力安全更要培育安全环境。实践证明,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员工的情绪与心理。培育安全环境,一是要保证必要的投入,加快推进技术创新,探索现代安全管理手段,推广应用各种成熟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不断提高设备的科技含量。二是要重视职工的精神需求。既重视职工的物质需求,更重视职工的精神需求,通过改善职工的工作条件,美化职工工作环境,在不断提高职工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尽可能满足职工求知、求美、求乐的精神追求,激发职工的自豪感和凝聚力。三是要抓好安全品牌文化建设,紧密结合本单位安全管理、基础建设、队伍素质的实际,大力宣传和弘扬先进典型,引领职工保安全的积极性;积极向社会宣传电力企业在安全管理中的好的做法和先进的管理手段,不断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核心竞争力。

总之,电力企业因其生产过程和经营产品的特殊性,必须追求稳定和谐的安全局面。探索科学实效的管理方式,保证员工的安全心理素质和企业的安全风貌对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运行二值

陈明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如何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下一篇:人教版落花生课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