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公共管理论文

2022-05-14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乡村公共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乡村旅游在我国尚处于发展探索阶段,发展势头良好,但是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生态系统管理起源于传统的自然资源管理和利用过程,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第一篇:乡村公共管理论文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公共空间营造策略

摘要 在乡村建设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整治提升乡村人居环境是提高农村生活质量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而乡村公共空间则是乡村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公共空间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要求进行分析总结,结合重庆北碚柏林村的实践,以污水治理为出发点,对乡村公共空间进行梳理,从点、线、面系统规划设计,以期为新时代乡村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案例借鉴。

關键词 乡村振兴;乡村人居环境;乡村公共空间;空间设计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0.10.013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Rural living environment;Rural public space;Space design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村容村貌,保护乡情美景,十九大又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农村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2019年年初,中央发布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对乡村空间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乡村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该研究以重庆北碚柏林村的实践为例,聚焦维系乡村文脉,体现乡村情怀的乡村公共空间,以期为新时代乡村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案例借鉴。

1 研究目的及相关概念

1.1 研究目的

当前,在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的工作中,乡村公共空间的营造是改善乡村民生的重要手段。在已经基本解决村民温饱的前提下,对于村民们的“精神食粮”也不应忽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而改善村民的精神文明生活环境,为村民提供合适的公共交流娱乐的场所,正是营造乡村公共空间的目的以及意义。该研究在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公共空间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要求的基础上,以重庆北碚柏林村的实践为例,阐述了其营造过程,为当下乡村公共空间的营造提供新思路。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趋势

1.2.1 乡村人居环境。

乡村人居环境是人居环境大系统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乡镇、村庄及维护居民活动所需物质和非物质结构的有机结合体,也是乡村居民工作劳动、生活居住、休息娱乐和社会交往的空间场所[1]。在国内,关于乡村人居环境的研究主要包括现状问题分析、系统评价方法、改善策略等[2-4],从系统规划布局、基础服务设施、综合管理、乡土文化等多方面出发提供思路[5-8]。

1.2.2 乡村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指的是公众可以自由进入,进行日常交往活动与公共事务的空间。乡村公共空间则是乡村村民可以自由出入,进行各种生活文化思想交流的场所[9]。目前国内关于乡村公共空间的研究主要以发展历史、空间聚落布局、空间设计为主,从社会学、设计学等多视角对乡村公共空间进行研究阐述[10-14]。

2 乡村振兴背景下公共空间存在问题及发展要求

2.1 存在问题

从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到如今的乡村振兴,乡村的人居环境虽然已得到很大改善,但就乡村公共空间而言,还有许多不足。①乡村生态环境差。早期发展阶段不少乡村的经济效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乡村公共空间环境恶劣。②乡村文脉消失。随着城市化对传统乡村文明的冲击,乡村自然生态资源与传统文脉遭遇“建设性破坏”,乡村公共空间的地域特色性与原真性逐渐消失,甚至出现了“千村一面”的情况。③基础设施薄弱,主要体现在公共设施不足或陈旧,如文化活动场所匮乏,各类生活基础设施老旧,无法满足村民对公共空间多样化的需求。④景观形式单调,受城乡一体化建设影响,一些乡村盲目跟风,建设大尺度的广场,摆设几个简单的桌凳,这样功能和形式单调的公共空间,使用率低下,还失去了乡村气息。

2.2 发展要求

2.2.1 保护生态环境。

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乡村生长与发展的根基,是营造乡村公共空间的前提,在建造过程中应尽量不对乡村原有自然环境做过多改动,打造与自然相融合的美好环境。

2.2.2 传承乡村文化。

不同于村中其他物质环境空间,乡村公共空间具有功能性应用空间和乡村精神场所的双重属性。乡村公共空间给村民提供邻里交际机会,能促使乡村日常社会交际活动形成,是能留下“乡村记忆”的关键地点。

2.2.3 满足村民活动需求。

乡村公共空间是促进村民感情交流、增强集体感的重要场所,是村内日常交往、休闲、管理、祭祀等活动发生的物质空间[15]。发展乡村公共空间应考虑村民的现实需求,满足其多样化的活动需求。

2.2.4 美化空间环境。

乡村公共空间作为乡村空间审美内涵的精华所在,折射出先民的审美理想、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淳朴且浓郁的乡村景观是乡村公共空间特质的浓缩表现[16]。乡村公共空间与自然融为一体,应打造良好的景观效果,美化乡村空间环境。

3 重庆市北碚区柏林村公共空间的营造

3.1 柏林村概况

该研究讨论对象为重庆市北碚区澄江镇柏林村,位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缙云山山脚下,距北碚城区路程约15 km。村中民居高低错落,环绕村中的几条溪沟终年有活水,具有较为典型的西南山地乡村格局。该村村民约2 200余人,但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留守村中的多是年迈老人和学龄前的儿童,具备比较传统的生活模式与民风民情。此外,由于村中还有一座废弃煤矿,一家食品民营企业,一座砖窑场,也有一些外来务工人员租住于此。

3.2 公共空间现状分析

通过实地调研和入户走访发现,柏林村公共空间主要存在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无法满足村民日常使用需求,景观效果差等问题。

3.2.1 生态破坏严重。

在实地调查中发现,柏林村尽管背靠缙云山国家级自然风景区,原有自然条件良好,但随着近几年的建设发展,也存在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尤其乡镇企业的发展,虽然提升了村民的收入,但也带来了工业污染,污水的排放对水资源造成极大的破坏。政府一直在大力宣传(图1),却收效甚微。通过走访得知,现在大部分农户家里还在使用传统“旱厕”,并将其收集施肥,厨余垃圾简单收集处理后喂猪,虽然村里有简单的垃圾收集箱,并统一转运处理,但在路上仍随处可见一些垃圾袋、废弃化肥袋等难以降解的产品。雨污合流,易腐变质的生活垃圾,不易处理的塑料垃圾,使得柏林村的自然生态环境逐渐衰落。

3.2.2 无法满足功能需求。

调查发现该村公共空间匮乏,没有村民日常活动、交际的专用的公共空间,无法满足村民日常使用需求。全村仅村委会办公室门前操场可以进行大型聚会、跳广场舞等活动,且配备有一些健身器材。但有固定的开放时间,当村委会的工作人员下班后,操场不再对外开放,而夜间恰是村民放松休闲的时候,尤其在夏季,结束白日一整天的辛苦劳作后,大家坐在一起三两闲聊,孩子们在旁嬉戏打闹曾是乡间常见的场景。在调查和走访中发现,村民日常休息集聚最多的地方是村委会旁的小卖部(图2),在几平米的空间里有4人围坐打牌,其余在旁观战闲聊。而活动空间的匮乏也带来了基础活动设施的缺失,村中基本没有老人和儿童的专属活动设施。

3.2.3 景观品质低下。

调查还发现,柏林村虽然地理位置优越,原有自然环境好,但基本没有有吸引力的景观设施,进村道路两侧还是原始植被或农田、池塘,山上矿场附属的小花园也由于煤矿停产无人使用而呈荒废状态。此外村中还存在标识标牌缺失、路灯照明昏暗,道路、溪沟池塘周边杂草从生、侵占道路等一系列问题(图3),日常活动空间品质亟需提升。

3.3 设计原则

3.3.1 修复生态,尊重自然。

大部分乡村在建设发展时忽视生态效益,对原有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乡村振兴下的乡村公共空间规划设计也应遵循生态先行的主要原则,从场地的自然性、生态性出发,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对公共空间进行修复或建设,依托乡村良好的自然条件、水资源、植被等生态要素,实现乡村整体的生态修复优化。

3.3.2 继承传统,延续乡愁。

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了不同的文化特色和乡村传统习俗,影响了不同乡村公共空间的营造形式,设计應尊重村落的风土人情,人文历史以及发展脉络,材质的选用、颜色的选择都应因地制宜,继承传统,延续乡愁。

3.3.3 以人为本,功能复合。

乡村公共空间是为乡村村民交流、集会、休闲、娱乐等多样需求提供活动空间。针对现在乡村留守老人和儿童居多的情况,在设计上要考虑不同年龄段对公共空间的使用情况及要求。而在前期调研、方案设计、施工建设、后期维护等阶段,都需要村民积极参与,及时反馈,确保公共空间符合村民需求,能够真正地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增强村民的集体归属感。

3.4 设计构思

3.4.1 总体规划。

针对柏林村的现状,在规划层面以乡村排水系统基础设施为出发点,通过现状污水来源调研,地形水文分析、现状沟渠分布等,对柏林村雨、污水分别进行汇集和处理并在空间上系统布局,对汇水小节点、沟渠及大的汇水面提出对应景观化的生态策略。以各汇水小节点为空间中心,扩展周边的公共场地,增加更多的服务功能,扩展人们日常生活使用的公共空间。

3.4.2 空间设计。

(1)点状空间。

柏林村的点状空间是各家的院坝空间或围合形成的庭院空间,是村民日常使用最为频繁的空间,有一定的公共性,承担着集晾晒、交流、休憩等功能。由于乡村公共空间的使用有较强的就近性原则,村民对于公共空间的使用更加倾向于自己熟悉的空间,人际交往活动也更偏向于“熟人社交”,所以常有三五人在院子里劳作、闲聊的情形出现。点状空间的生态策略主要是在入水口利用生态砾石网、拦截吸附网膜等方式对污水进行初步过滤,同时配置菖蒲、灯心草、黄花鸢尾等形成挺水植物群落打造良好的生态景观(图4)。

  (2)线状空间。

线状空间主要是指乡村内部的主干道空间,这些空间承担村民们的日常交通,也会有偶遇闲聊、农忙时节晾晒的情况。作为串联组织各个主要院落节点空间的引导和过渡者,道路空间是整个乡村的主要交通的组织者,也是村民在室外空间交流与聚会的重要场所。通过采取对村中道路旁现有的水渠重新进行梳理修葺,利用瓦片、砾石等乡土材料以及地形高差打造微型曝氧池景观等措施,同时沿路增设休息、照明、标识、卫生等公共设施,提升乡村街巷空间品质(图5)。

  (3)面状空间。

面状空间是村中最重要的公共空间,主要指村口广场、宗祠之类承载着公共集会、祭祀、游憩娱乐的场地。在这里,通过组织一些表演、健身等文化娱乐活动,可以扩大村民交流,丰富村民的文化活动和精神生活。根据现状分析和村民意愿,利用村口村委会旁的污水净化池,设计打造一个满足村民集会、休憩、玩耍等多需求,以及科普教育功能的复合型公共空间(图6~7)。

  在这个柏林村“户外客厅”,设置有入口空间、活动广场、科普宣传、观景平台等活动区域,增设了休闲长廊、水上栈道、休息亭等一系列景观设施。其中在临近村委会,且人流最为集中的路口旁设置场地入口,将原有黄葛树作为入口标志,并种植杜鹃花、万寿菊、三色堇等开花植物,同时利用林下空间设置休息设施,吸引村民。进入“客厅”,活动广场作为主要的动态活动场地,是整个场地中最为开敞的空间,可供村民在此集会、健身。在科普宣传区,将紧邻场地外的污水处理塔外立面用涂鸦景观化处理,同时采用文化墙将其进行围合遮挡,而文化墙具有的展示功能也可以为村民科普污水处理原理及流程。沿着污水处理池一侧打造芦苇丛景观带,红白相间的芦苇丛不仅过渡了广场与临水空间,也丰富了景观效果。在活动广场与芦苇景观带之间还设有景观长廊,作为场地中心构筑物,与场地西南角高地的休息亭形成對景。值得说明的是,污水经过处理塔后已基本无异味,所以利用现有污水处理池,架设水上栈道,通过水生植物软化边界,营造景观,同时具有一定的科普意义。此外,除景观长廊、休息亭,在广场周边、文化墙旁、芦苇丛处都设有坐凳,满足村民不同的休憩需求。在植物配置方面,多选用蓝花楹、日本晚樱、紫叶李等开花乔木配以绣球花、狼尾草、芒草、木春菊等,水生植物则是芦苇、灯心草、黄花莺尾、风车草等具有一定水质净化能力又具有良好景观效果的品种。

4 结语

提升乡村公共空间品质是乡村振兴的一部分,充分发掘公共空间的内在功能对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重庆北碚柏林村为例,在当前乡村生态环境尤其是水污染严重的情况下,从景观化污水处理设施出发,系统地规划布局乡村公共空间,既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也提高了乡村自身的空间质量;既满足了村民的日常使用需求,也促进了乡土文化延续。为乡村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公共空间营造提供了具体的途径和方法,为其他乡村的公共空间更新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 王雷,李娜.基于乡村人居环境空间认知的乡村更新规划策略研究:以苏州东山岛古周巷村为例[J].中国名城,2019(4):60-65.

[2] 赵霞.农村人居环境:现状、问题及对策——以京冀农村地区为例[J].河北学刊,2016,36(1):121-125.

[3] 刘建国,张文忠.人居环境评价方法研究综述[J].城市发展研究,2014,21(6):46-52.

[4] 赵华勤,江勇.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策略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9,37(2):9-14,93.

[5] 雷雪姣,刘龙,汪帆.人居环境导向下的村庄整治规划:以阳江市阳西县茶山村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6,34(4):67-71.

[6] 方晨宇,侯庆丰.乡村振兴背景下兰州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9(25):12-13.

[7] 王颖,罗淼.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管理政策不足及对策[J].环境与发展,2018,30(5):107-108.

[8] 高涛.乡土文化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的运用[J]. 大众与文艺,2017(23):50-51.

[9] 龚亚峤,马建武,刘明欢,等.营造人文情怀的乡村公共空间:以苏州市金庭镇阴山村为例[J].城市建筑,2019,16(12):7-9.

[10] 张园林,刘玉亭,权东计.关中地区乡村公共空间的演变特征及其机制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8,37(4):150-155.

[11] 范勇,袁赟,王林申,等.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空间的重塑与再生路径探析:以磁县徐家沟乡村规划为例[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8,33(3):96-101.

[12] 陶曼晴. 传统村镇外部空间的界面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3.

[13] 黄丽坤. 基于文化人类学视角的乡村营建策略与方法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5.

[14] 刘坤. 我国乡村公共开放空间研究:以苏南地区为例[D].北京:清华大学,2012.

[15] 孔俊婷,任家贤.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河北省梁场村公共空间更新研究[J/OL].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9-05[2019-09-09].https://doi.org/10.14081/j.cnki.cn13-1396/g4.000154.

[16] 张峰. 鲁中地区乡村公共空间研究[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18.

作者:张潋 刘磊

第二篇:乡村旅游的生态系统管理

摘要:乡村旅游在我国尚处于发展探索阶段,发展势头良好,但是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生态系统管理起源于传统的自然资源管理和利用过程,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根据生态学原理,以泉州市乡村旅游发展与管理为例,介绍乡村旅游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特点,构建乡村旅游的生态系统管理理论框架,分析泉州市乡村旅游发展与管理现状,并提出其生态系统管理建议,为我国制定乡村旅游区域化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旅游;生态系统管理;泉州市

Ecosystem Management of Rural Tourism in Quanzhou

YE Xin-cai,LI Hong-bo,ZHANG Guo-dong

(School of Tourism,Huaqiao University ,Quanzhou 36202 China)

Key words:rural tourism;ecosystem management;Quanzhou City

乡村旅游发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长期以来作为乡村经济发展与复苏的一种有效催化剂[1]。近10多年来,在世界旅游组织和其它国际组织的大力推动下,乡村旅游开始向发展中国家推广,并成为现代国际旅游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2]。在生态旅游观念的推动、国际旅游的示范和脱贫致富政策促进下,尤其是国家旅游局将1998年和2006年分别确定为我国生态环境游和乡村游主题年的举措,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乡村旅游的兴起。

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已经积累了不少成果,其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概念界定、与乡村可持续发展关系、发展动力机制、社区居民参与、女性问题、发展策略等方面[3-6]。学者们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管理研究较少,常把乡村旅游管理中的问题看着为一个个纯粹的自然环境、工程建设或社会问题来研究,采取一些单靠经济或工程手段来解决和补救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危机,极少顾及整个生态系统的长效性,而导致管理和调控失败。笔者以福建省泉州市为例,探讨乡村旅游的生态系统管理相关问题,提出泉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系统管理建议,为我国制定乡村旅游区域化管理模式提供参考。这将对保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重要作用。

一、乡村旅游生态系统组成与特点

目前,乡村旅游活动主要表现类型有乡村自然风光旅游、农庄旅游、民俗风情旅游等,体现出活动对象上的独特性、时空结构上的可变性和分散性、主体行为的参与性等特点。这些活动离不开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其它因素,即离不开由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构成的旅游生态系统[7]。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乡村旅游的活动形式及其特点,笔者将乡村生态旅游系统界定为地球表层系统中,乡村旅游活动与其所依存的自然、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体系。乡村自然环境系统是由大气、水文、地貌、土壤、生物、景观等组成的自然综合体,是维持和发展乡村旅游的物质基础和根本保障。乡村社会环境系统由乡村的人口状况、居住条件、市政设施、生活服务设施、文化娱乐设施等组成的人文综合体,主要研究人类生活、旅游活动与各种人为干预和创造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乡村性特色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无穷动力和源泉。乡村经济环境系统以人为资源为核心,由乡村农业、工业、商业、建筑、交通、信息、金融等产业子系统组成经济结构体系,是乡村旅游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

乡村旅游生态系统包含多级生态子系统及多级要素,这种多级、多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决定了该系统具有系统多层次、结构交叉、能流复杂特点。在不同的时空尺度下,自然生态系统或景观的结构形式和复杂程度差异很大,由此形成该生态系统多样、时空变化性特点。乡村旅游生态系统既与周边的大旅游环境、城市和大景区存在一定的物资、能量和信息联系,又依赖地方自然生态环境和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因此,乡村旅游生态系统既是开放性的生态系统,又是个具有封闭性和地方性的生态系统。这种地方性、资源依托、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极易受人类旅游开发活动的干扰和破坏,具有不稳定和脆弱性特点。

二、乡村旅游生态系统管理理论框架

生态系统管理学的诞生至今,由于研究对象、目的和专业角度的不同,生态系统管理的定义也存在较大的差异,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任海、邬建国等将生态系统管理界定为基于对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和功能过程的最佳理解,在一定的时空尺度范围内将人类价值和社会经济条件整合到生态系统经营中,以恢复或维持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持续性[8]。结合乡村旅游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特点以及前人对生态系统管理的定义,笔者认为乡村旅游生态系统管理核心是在一定的时空尺度范围内,以一种社会、经济、环境价值平衡的方式来管理乡村旅游开发活动,保持乡村自然、社会和经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及整个乡村生态系统的健康和恢复力,满足社会非商品价值和生态公益的要求。

在生态系统途径的应用过程中,应重视人類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以及生态系统为人类持续提供服务功能的能力,按照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乡村旅游生态系统管理进行思考和制定行动计划框架。乡村旅游生态系统管理基本思路是在对乡村旅游生态系统边界确定和功能定位基础上,确定乡村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对乡村生态系统可持续性和管理问题现状分析,进行乡村旅游生态系统管理体系构建。乡村旅游生态系统管理体系由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目标、管理内容和管理措施等构成。

乡村生态系统管理主体即管理者(法人和自然人),包括政府职能管理部门、社会组织协会、旅游投资者、经营者和当地居民,不同类型的管理主体在乡村旅游生态系统管理中的作用、管理内容和管理手段是不同的。乡村旅游生态系统管理的客体是指管理对象,包括乡村旅游地和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其中乡村旅游地是指乡村旅游生态环境系统所有组成部分,如乡村自然环境的地貌、土壤、动植物等,社会经济系统的以人为中心形成的人类生活、旅游活动与各种人为干预和创造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乡村产业等。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主要指有关管理部门、经营者、导游、当地居民和旅游者。乡村旅游生态系统管理目标和内容主要是指保护乡村区域的生物多样性、生态完整性,维护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稳定以及资源环境质量,提升旅游体验,确保乡村区域的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系统协调、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管理措施包括完善管理体制、旅游规划管理、旅游利益相关者管理、环境动态监测与保护、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三、实证研究

(一)泉州市乡村旅游发展与管理现状

泉州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北纬24°22′- 25°56′,东经117°34′-119°05′,面积11 220.5平方千米。泉州市广大乡村地区蕴藏丰富的奇山秀水、名胜古迹和乡土风情,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条件。福建省、泉州市围绕国家旅游局提出的“2006中国乡村旅游年”这一主题,分别推出“海峡西岸乡村游”和“十佳魅力乡村评选”活动,促进了泉州市乡村旅游的发展。泉州市乡村旅游的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并呈现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乡村旅游开发与管理中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乡村旅游管理体制不健全

泉州市乡村旅游区尚处于开发的初始阶段,发展还很不不成熟,其管理经营体制很不健全。乡村旅游管理机构、管理条例和政策没有确立,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的体制方面有较大欠缺,现在的管理基本上依赖强制手段,而且执法渠道不畅,执法手段不严。出现旅游、建设、文体、林业、农业、国土、环保、水利等部门多头管理和难以协调问题,甚至出现了将旅游、环保部门撇在一边,乡村政府部门和经营者擅自搞乡村旅游的现象。结果是只讲经济不管生态,乡村旅游生态系统健康受到挑战。

2.乡村区域旅游规划滞后

不少地县、乡没有将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纳入全市大旅游环境系统,进行统筹安排,全面规划。而是任由当地政府和经营者进行盲目的投资与开发,甚至出现了遍地开花和重复建设的现象,导致资源开发的产品类型单一、档次低下、特色不强。各地的乡村旅游产品雷同、重复较多,主要采用农业观光园、采摘果园、垂钓等形式;民俗旅游产品多限于民俗文化村、民俗节庆活动项目、民俗博物馆等;旅游产品缺乏营销策划,具有闽南特色民俗文化、民居、风土人情等开发的广度、深度不够,不能满足游客多层次、多样化和高文化品位的旅游需求,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此外,景点和项目开发上没有较完整的规划体系,旅游资源开发空间、时序混乱,出现人工化和城市化现象。

3.政府支持与资金投入不足

政府虽然采取了类似“十佳”评优的一些活动和鼓励政策来引导乡村旅游发展,但支持力度不够。据调查,分别有30%和33%游客对泉州乡村旅游的交通条件和环卫实施状况表示不满。乡村旅游发展先决条件如交通、通讯、环卫等基础设施的改善费用较高,靠村民和旅游开发经营者是无法解决的,需要政府在政策和资金方面支持,如德化、永春等乡村旅游资源较好的地方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仍然很薄弱,制约了其旅游业发展。另外,农村金融改革滞后,面向农民贷款的银行仅有农业银行和农村合作信用社,而且贷款也仅限于农业生产类,贷款额度小,因此,旅游经营很难依托银行获得资金支持,乡村旅游接待设施规模和档次难以改善和提高,难于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4.旅游管理与经营者素质低

目前泉州市乡村旅游的管理者与经营者大多是农户和村镇领导,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也基本上是农户家庭成员。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他们大多未受正规专业教育培训,缺乏相应的管理知识和能力,对接待知识了解不多,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较差。服务不到位,管理工作混乱,缺乏系统性,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据调查,30%的游客对泉州乡村旅游服务不满意。

5.乡村旅游市场不稳定

一方面,乡村网络、通讯设施条件较差,造成乡村旅游信息不畅,一般的旅游经营者还难于实施预约和预订措施;另一方面,相邻或相近区域的乡村旅游开发类型单一、重复开发现象明显,旅游产品雷同。调查中发现,70.6%的人选择与朋友、家人、同事结伴出游,泉州市仅有少数小型旅行社能在节假日组团开展乡村旅游,因此,乡村旅游的市场很不稳定,旅游经营者的住宿、餐饮等实施使用率很低,经营效益大大低于原来的期望,旅游相关产业链也很难形成。

6.资源环境破坏和文化退化

泉州市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同时,许多地方过于注重眼前利益,而对如何做强、做大和可持续发展缺乏应有的思考,旅游开发存在投资规模不大、地区分布与组织形式分散、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市场竞争秩序混乱等现状,跨行政区域乡村旅游开发与保护没有统一规划和管理,从而造成乡村自然生态环境的破环。旅游业发展给农民增加收入的同时,也加快乡村城镇化步伐,从而出现在具有乡村风貌的地方建设与景观不协调的城市建筑物,如具有闽南特色许多古厝、古民居被城市化的建筑物替代。乡村青年男女模仿城里人的衣着打扮和生活方式,结果导致乡村旅游地文化退化、旅游吸引力衰减、游客体验质量变差。如惠安女民俗服饰文化原本是泉州旅游一大品牌和特色,现在正面临退化的边缘。

由上述可知,泉州市乡村旅游发展所面临的这些问题和挑战,其实质问题是乡村旅游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受到影响,表现为生活在旅游地的当地居民民和外来旅游者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产生了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旅游地生态环境质量和游客旅游体验质量的下降。

(二)泉州市乡村旅游的生态系统管理建议

1.完善乡村旅游管理体制

法律法规是规范和约束人们活动行为的准则。在严格执行国家和各有关部门制定的一系列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泉州市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一套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生态环境保护规章制度和合理的生态系统管理政策,增强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使人们对乡村旅游资源保护有法律依据。政府部门应该发挥主导作用,成立一个由各相关部门、利益群体组成的能够切实发挥协调作用的乡村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小组,通过有效协调各方关系理顺管理体制,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促进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

2.乡村旅游规划与产品体系管理

旅游生态学强调旅游规划的生态设计原则和多层次系统化规划模式。在规划过程中应从生态学角度出发进行旅游区划、旅游区的功能分区、旅游项目的生态化设计,有针对性地编制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规划。从宏观到微观,多层次,系统、全面地对旅游活动进行科学规划,以保证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泉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和自然、社会经济条件,进行生态适宜性分析,尽快编制全市乡村旅游总体规划,指导各县编制相应规划,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在时间、空间上进行统筹安排,并拟定重点开发建设项目和旅游产品体系。

泉州市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其中尤以古朴的民风民俗、典雅的闽南建筑、纯真的绿色生态、旖旎的滨海风光等为特色,可分层次、分时序、分区片构建泉州乡村旅游产品系,增加本地产品和商品销售,带动旅游产业链延伸,以扩大旅游乘数效应。根据泉州市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现状条件,首先,应依托特色乡村自然景观、特色村寨和民俗文化建设滨海观光休闲旅游、乡村生态旅游、民居与民俗文化體验等核心层次旅游产品系列,致力打造乡村旅游精品;其次,依托富有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观、农业景观、乡村美食、乡村文化和土特产品等构建闽南农家体验游等辅助层次的乡村旅游产品系列;最后,充分利用泉州市“一地一特”的特点,发展旅游相关产业链,如乡村旅游工艺品、产品包装等作为乡村旅游拓展层次的产品系列。此外,应将泉州乡村旅游放在厦—漳—泉旅游大环境下,综合协调各乡村旅游地和周边旅游区的产品关系,共同建设闽南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和旅游品牌。泉州村旅游产品体系见表1。

3.乡村旅游区土地生态设计

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乡村旅游区土地利用已经不仅仅是种植、林果业和渔业,还应包括水域、交通、城乡居民用地、旅游用地和乡镇工业用地等。人口、建筑、交通将大大增加,能量、物质、信息交换将变得频繁,这将导致乡村土地负荷增加,土地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形成一个个生态脆弱区。旅游生态学强调对旅游用地实施分层次、制定不同标准进行管理,针对旅游区内设施各个层次的生态要求,对区内旅游各类用地的配置做出严格的规定。因此,为了实现乡村土地生态系统水平向与垂直方向结构稳定以及系统的良性循环,需要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对重点乡村旅游区进行生态设计。乡村旅游区的土地生态设计应纳入乡村旅游区总体规划中,以保持生态平衡为目的,融净化、绿化、美化、生活于一体,重点设计农田生态体系、民居与道路绿化体系、周围防护林与景观体系,水系岸边绿化带等,确保乡村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4.旅游利益相关者管理与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政府部门、旅游经营者、游客、当地居民之间的协作对解决乡村旅游发展的制约问题起重要作用。乡村旅游区政府职能部门要把乡村旅游的管理纳入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要明确责任,成立乡村旅游生态管理机构,制定出乡村旅游相关管理办法或条例,对乡村旅游的规划审批、经营管理、安全管理、环境卫生、市场秩序等方面进行规范与监督,引导其逐步走向行业协会自律管理,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宣传与教育。政府还应在政策和资金上大力支持,改善乡村旅游地的交通、环卫、接待服务等设施。

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提高管理者、导游人员、旅游者地及当地居民的素质和生态环保意识至关重要。加强导游人员的培训,使他们不仅业务能力强,而且具备较高的环保意识和足够的环保知识,以便把环保知识不时地传递给游人,对游人进行生态教育。对旅游地游客的管理,旅游生态学强调的是采用旅游容量管理手段,通过旅游生态教育来塑造负责任的旅游者。旅游地的居民管理是实现乡村旅游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自然旅游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重要保证,应鼓励当地居民参与旅游经营,通过生态宣传教育使他们的行为符合旅游生态系统优化的原则。

5.乡村旅游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与保护

乡村生态因素和人文因素是乡村旅游得以兴起的根基。乡村旅游开展所依托的资源不是靠恢复、模仿而再现的历史场景,更不是失去原有自然因素人为制造的民族风情。发展乡村旅游要以保护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为重点,维护乡村性和地方特色,走特色、规范、规模和品牌一体化的道路,实现乡村旅游产业化的基本目标,最终实现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发展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点要落实好四方面内容:(1)在研究旅游区的自然、感应、生态、经济容量基础上,求出最佳容量值,以实现最佳容量管理,对游客实行时间和空间限制和引导,确保乡村生物、景观多样性;(2)通过旅游环境审计,揭示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检查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执行情况和执行效果,提出环境治理和整改措施和有效地解决传统经济理论对“外部不经济性”认识不足的问题;(3)通过社区参与的方式,提高周围居民的文化素质、环保意识及生活水平,或者吸引他们进行股份投资并获得旅游利益的回报,增强保护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主动性。(4)应用现代科技技术,如3S技术和环境监测技术对全市乡村旅游区的生态环境进行长期监测,为旅游开发、景区管理与环境保护提供科学的信息和决策依据,确保乡村旅游生态系统健康。

四、结束语

乡村旅游生态系统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与科研机构紧密合作,更需要鄉村旅游利益相关者的有效协作,共同在一种复杂的社会政治和价值框架内,综合多学科知识,统筹考虑人、生物和自然因素,长期保护乡村旅游区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实现所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 Cavaco,C. Rural tourism: The creation of new tourist spaces. In A.Montanari & A. Williams(Eds.),European tourism: Regions,spaces and restructuring,Chichester,UK: Wiley,1995:129-149.

[2] 周玲强,黄祖辉.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地理,2004,24 (4):572-576.

[3] Bramwell B,Lane B. Rural Tourism and Sustainable Rural Development[M].UK: Channel View Publications,1994.

[4] Ahn B,Bongkoo,Shafer C S. Operationalizing sustainability in regional tourism planning: an application of the limits of acceptable change framework[J].Tourism Management,2002,23(1):1-15.

[5] Kneafsey M. Rural cultural economy tourism and social relation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1(3):762 -783.

[6] Gasson R,Winter D M. Gender relations and farm household pluriactivity[J].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992(8):387-397.

[7] 佟玉权.旅游生态系统的特点与研究方法[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2):418-420.

[8] 任海,邬建国,彭少麟.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及其要素[J].应用生态学报,2000,11(3):455-458.

(责任编辑:吕洪英)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叶新才 李洪波 张国栋

第三篇: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管理策略初探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核心就是为了进一步确保农业有限发展,其作为我国“三农”工作当中的核心内容,也是农村工作的聚焦点。目前,我国的农村公共管理事业发展将是一个全新而且长期的过程,不仅仅包含了民生内容,同时也包含了经济、文化服务以及公共管理人才资源相适应的相关要求。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农村公共管理工作依旧存在着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在这样一种程度的制约之上,我国农村管理工作进展得到了一定制约。本文以“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管理策略初探”作为重要的研究视角,希望通过目前我国农村公共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进而使之不断优化和提升,促进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 农村公共管理 主要策略

引言:在乡村振兴这一发展背景当中,农村公共管理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农村公共管理整体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我国“三农”工作整体建设的成果。乡村振兴和农村公共管理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性,有效的提升农村公共管理综合能力水平,则有助于乡村建设与后期的发展工作,也能够进一步提升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并且进一步优化了农村养老服务综合能力水平,对农村当中的防灾、减灾以及救灾能力的构建都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由此,再这样一个全新的发展视角之下,农村公共管理工作也会变得复杂而多变,有待解决的问题也有很多,如何提升农村公共管理整体水平成为了研究中心最值得探讨的难题。

一、农村公共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公共管理体制相对比较传统

由于农村居民的整体知识水平以及文化综合素养相对比较低,而且自我的监管意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加之在整体的公共管理体制上过于传统,这就很难与新时代发展背景之下的农村公共事业发展需求相适应。例如:政府资金的使用上缺乏规范性以及约束性,而且对响应的募集资金的调配上面存在明显的缺陷,公共设施缺乏后期的维护与保养,整体资源运用效率比较低,有效性也不够强,对农民自身的生活、娱乐等各个方面发挥效用不高等等。

(二)公共服务上确实公平性

公共事业当中的根本职责就是能够为受众提供良好的服务,但是由于农村当中的人口数量相对比较多,资源也相对比较少,公共事业能够提供的服务条件、优惠政策等都难以平均到个人之上,而且各种不同资源城乡分配等方面也存在失衡性的缺陷,并且医疗卫生事业也比较缺乏。如:城市的医疗资源使用率达到百分之八十,而农村仅仅只是占据了百分之二十,整体的设施配置不够完善,很难解决农村当中人口的就医问题。与此同时,资金上的缺陷也在很大程度之上阻碍了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并且经济投入缺失导致相关服务和设施缺乏,公平性也就不断降低。

(三)整体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在新时期的历史发展阶段,管理人员所表现出来的展业综合素质、实践能力等等都关系到后期工作水平,就目前来看,许多员工的知识体系以及综合能力水平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和提升,人员在分配上所表现的不均衡以及缺乏专业管理队伍等,都会导致整体的管理水平河南发挥良好的功能与效用,在很大程度之上影响了公共利益的获取以及公共资源方面的使用,导致整体管理水平上存在很大的缺陷,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和完善。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管理的主要策略

(一)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管理制度

在乡村振兴背景之下,则应当与农村的现实情况以及新时期发展背景下的经济情况相结合,建立相对比较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促进管理体系的完善,确保管理制度能够不断提升,解决农村生产与生活当中所存在的不同问题,让公共资源能够得到有效运用。从现当代的公共基建角度来进行分析,政府应当不断与民生民情相结合,建设具有时效性的公共设施,杜绝自我建设的出现,为群众提供切实的保障。在传统设计当中,也会存在一些成本高、效率较低,而且自我性强的一些公有设施,因此,基层政府应当制定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打破传统管理中的局限性,促使公共设施以及服务能够得到优化,并且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升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

(二)建立健全评估体制

运用绩效考核等相应的形式来进一步完善公共事业管理综合体制,不断规范员工自身的行为,并且将服务效果、业务情况以及个人综合素质等方面相结合,作为后期的考核标准,针对公共事业当中表现较为突出,而且能够尽职尽责的员工给予物质上的奖励或者是精神上的奖励。针对公共事业当中那些得过且过,好逸恶劳的员工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进而确保考核机制能够具备激励与警示的双重作用,提升员工综合服务水平打下基础。除此之外,公共事业工作者之間要加强交流互动,通过定期的培训教学提高个人素养,增长知识技能,以农民的利益为重,优化服务体系,选择科学有效的方式推动公共管理的创新性发展

(三)促进其得到均衡的发展

地方的管理制度主要依托计划经济来进行管理与控制,但是由于乡村资源受限,人口众多,导致城乡之间差距不断增大,形成分化的态势。不管是经济水平还是物质水平,都存在很大差距,由此,促进城乡均衡发展也是新时代背景下的必然趋势,基层政府应做好宏观调控,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使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结论:送上所述,在乡村振兴发展背景下,需要不断从公共管理入手,进一步优化工作的整体结构,并且要与农村现实情况相结合,选拔一些优秀人才,注重民生,促使公共事业获得创新性的发展与变革,进而满足于现当代农村阶段的管理新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油畫,确保整体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优化对策[J]. 霍帅兵. 农家参谋. 2017(20)

[2]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 顾洪运. 才智. 2017(12)

[3]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村公共事业问题分析[J]. 罗丽莎,张燕. 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 2017(10)

[4]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路径探析[J]. 郭爱香.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10(04)

[5]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事业发展路径选择[J]. 魏鸿.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0(02)

[6]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 苏颖.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03)

[7]从经济绩效看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的变迁[J]. 寻舸. 贵州社会科学. 2010(06)

作者简介:罗泽丹(1987.11.07)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湖南省、湘潭县);职称:2020年级研究生,研究方向:生态乡村规划与设计

作者:罗泽丹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美术艺术设计论文下一篇:女性消费心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