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23-01-07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在课堂里教语文, 最终的目的在于不教, 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 不待老师教, 自己能阅读。”这里强调的就是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自主性学习能力就是受教育者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独立地获取新知识、技能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是人终身教育的需要。

语文课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培养涉及到许多方面:从讲读课文到自读课文, 从课堂教学到课后作业都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在此截取自己教学中的一个方面, 重点谈谈在讲读课文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 自主学习的关键是学生良好的习惯

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特征。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 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是促使学生自主、自觉、自我学习的动力, 是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关键。那么在讲读课文学习中需要培养怎样的学习习惯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1 课前预习

战争中有句名言“不打无准备之战”, 同样在语文学习中亦如是。培养课前预习习惯, 可以帮助学生更高效、更主动的学习课文内容, 提高课堂学习兴趣与效率。教师可根据课堂内容布置具体的有针对性的预习习题, 让学生独立的解决, 并在课堂上共同探讨。例如在学《林冲棒打洪教头》时, 首先我让学生预习生字词、相关的文学背景及所选自的名著《水浒传》的文章内容以及主题思想。当然, 并不是每篇课文都要像上面所列举的那样面面俱到, 这可以根据不同的课文、不同的学生有所选择。

1.2 积极参与

自读课文强调将课堂交给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人公的地位。因此学生的积极参与不仅是必须的, 而且是教学过程能否进行下去的重要因素。所以我花了很多心思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上来, 并且让他们在学习中承担起“小主人”的重任, 变被动为主动、消极为积极。如每学完一篇描写山川景色的课文后, 可让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其特点, 也可以带领学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走进网络世界, 还可以讨论、交流等, 给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这样的学习, 既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想象力, 提高了语言表达运用的能力, 又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美丽山河的热爱。让学生在玩中学, 乐中学, 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动口、动脑, 勤于实践, 主动学习的习惯。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中, 我始终坚持这样一个原则——“一个都不能少”, 即要求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 不让一个同学做“看客”。

1.3 自主复习

自主复习也是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表现。如果学生能见到自主学习带来的成功, 那么他们自主学习的劲头肯定会更大, 所以让学生学会自主复习就显得尤为重要。本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 觉得以下做法有一定的作用。

(1) 明确告知学生平时的单元测试, 不专门安排时间复习;要想取得好成绩唯有平时认认真真的自主复习。

(2) 上完新课后,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布置家庭作业。必要的时候, 教师给予指导。

(3) 单元结束后把所学知识整理、归类, 编一张知识小报型测试卷, 小组间交换考一考。

(4) 平时注意收集与本单元有关的、新颖的、具有挑战意义的题型, 交流评比后颁发“最有价值奖”。

(5) 测试前制定测试目标, 选择“挑战对手”;如果挑战成功, 给予一定的小奖励。

2 自主学习的精髓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学习的精髓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所以在教学中,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给学习的方法。古人说“授人以鱼, 只供一餐, 授人以渔, 可享一生”。教师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 进行有效的学习, 达到对新知识的“会”, 并带着“为什么”去自学质疑, 从而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即求“新”, 这是新理念下的创新意识的初步形成。

2.1 抓住重点、领悟自得

从课题入手, 抓住课题中的重点词推想课文主要内容。用同样的方法学习每个自然段, 抓住一两个重点词、句设问, 启发学生去分析、思考, 定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如《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这一课, 读完课题后, 教师问:这一课题和其他课题相比有什么不同?你有那些问题想要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同学们七嘴八舌的提问:“课题为什么要加引号?”“地球与火星有什么关系”“课文为什么把火星和地球称为孪生兄弟?”……学生通过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再加上教师的点拨、梳理, 以课题贯穿全文, 很快确定了重点内容。又如教《郑和远航》四五自然段, 先引导学生抓住友好交往这个关键词, 然后设计问题:郑和在航行中和各国进行了哪些友好交往?他们在途中遇到哪些困难, 又是如何克服的?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提高了语文课堂学习的效率。

2.2 相互交流, 升华课题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学中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 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上的互动交流,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各抒己见, 相互交流学习课文的心得。如 (1) 围绕佳词佳句在旁边空白处写一写简单的体会。 (2) 熟读课文, 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体会文章写作的特色。 (3) 用喜欢的方式朗读最喜欢的段落。 (4) 通过各种方式收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 (5) 学做读书笔记。学生们在相互交流中体验到知识共享的快乐, 也得到情感的熏陶与升华。

总而言之,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把课堂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 已是我们实施新课程的必经之路。在此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才能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摘要:自主性学习能力就是受教育者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独立地获取新知识、技能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是人终身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自主学习,良好习惯,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 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兴趣教学论文下一篇:东兴市黄龙病区柑橘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