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远程教育教学论文

2022-04-28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业远程教育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作为农业远程教育主阵地的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正从广播、电视、录音、录像教学逐步发展到“三网”(天网一卫星网、地网一互联网、人网一从中央校到乡镇教学班的办学体系)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了从广播电视为主的传统农业教育向数字化农业远程教育转变。在农业远程教育数字化趋势中,多媒体课件开发、制作和运用对教育教学质量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农业远程教育教学论文 篇1:

对湖南农业院校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摘要:就湖南农业院校如何把教学改革与湖南“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在“教学自身”方面和“结合我省农村实际”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湖南;农业院校;教学改革;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

文献标识码:A

目前,人类社会正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进入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时代,我国也正从农业经济社会向工业经济、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社会逐步转型,但目前我们的农业院校对农业教育在这场社会转型中的特殊作用还缺乏深刻认识,尚未做好应对社会转型的自身调整。要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奋斗目标,农业院校的教育尤显重要。怎样培养现代农业的合格人才,是今天农业院校所面临的紧迫任务,农业院校的教学改革急待更大的突破。

改革开放以来的我国高等教学改革虽然有了30多年的摸索。但这种以教为主、管得过多、统得过死的教育模式基本没变,这种强书本、忽能力、重专业、轻素质、肯专才、否通才的教育理念并没有在实际中得到多少改变,农业教育与现代化农业生产脱节现象较严重、农业院校科研远没有贴近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需要、我省农业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率有待提高,等等。总之,各类高等教育的通病在我省农业院校中同样突出,传统模式影响根深蒂固,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奋斗目标的要求相差甚远。而要实施湖南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湖南农业院校的教学改革任务繁重、急需加速。

如何从思想上、理念上更进一步认识到农业院校教学的实践性、从更大程度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教学内容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尤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是农业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长久的命题。为此,本文就湖南农业院校如何把教改与湖南“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成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强劲动力提出若干建议。

一、教学自身方面的改革

1 优化教师教学综合辩证思维,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

一方面,从重视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教育,到既重视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教育又重视文化素质培养的转变;另一方面,从重视基础知识教育到既重视基础知识教育又重视实践能力培养的转变。努力做到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拓宽知识面与保持专业特色相结合、知识传授与创新意识相结合、业务素质培养与文化素质培养相结合。要辩证对待教与学的问题,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大学生学习过程中课程选择、专业选择的自由度,使个人专长得到充分展现的机会。要把“可持续发展观”贯彻于我省农业院校教育过程的始终。树立“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不断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使我们的受教育者成为身心健康的、有理想、有社会责任感、勇于实践、富于创造力的新型农业建设干才。

2 构建我省农业院校课堂讲授与自学引导、研讨互动等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课程教学可通过“学生自学课本、查阅资料一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讨论研究一教师作针对性讲解或总结”的方式进行,从而充分调动老师、学生双向互动,使教学达到良好效果。师生互动不仅是上课提问,互动也不仅限于课堂上,还有课堂之外的互动。要强调教学多样化与灵活性及各种教学方法的配合。在运用课堂讨论、实践操作、模拟生产等教学方法的同时,有意识有计划安排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是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和培养学生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总之,要把学生引向发展研究的前沿。并在研究的氛围下组织教学,要突出以问题研究为中心的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教学方法。为此,建议对我省农业院校中低年级的现行教学计划进行局部调整,适当减少讲课时间,增加自学、讨论,使学生的独立学习在各个教学环节上得到加强。

3 强化教学与科研的结合,融科研于高校教学的主过程

应充分认识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高校教学过程的一个显著特点。尤其是农业院校,明确“教学中有科研与科研中有教学”的辩证关系,明确教学与科研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观念。要健全科研制度,建立科研经费基本保障制度,通过合理整合省科技厅科研经费、教育厅科研经费、企业横向联合科研经费、学校自筹科研经费,给所有高校在岗教师—个基本科研经费保障,使科研成为高校教师的—个职责,使从事科学研究成为每一个高校教师的工作常态,使每—个高校教师的智慧才干都能得到更大的发挥,不荒废任何—个人力资源,从而产生更多的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现代化;科研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使之在学生全面素质教育中发挥出更好的作用。科研经费基本保障制度的建立还可有效地遏制教师跑经费现象带来的高校世俗化,有利于培养高校的科学精神和纯正风气,为教学提供一方净土。总之,要把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科研精神提升到作为高校教学的一项基本职责这样的层面上来。

4 把课堂教学同实践结合起来

这方面,已经有许多高校的模式可以参考,如有清华大学工科教学改革的教学与生产劳动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南京大学理科教学改革的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模式,河北农业大学教学、科研、生产与科教兴农、富民育人整合化的模式,广西大学教学、科研、科技开发、技术经济一体化的模式等等。这些高校的教学改革与探索极大改变了高校“重理论轻实践”的陈旧教学观念,大大突破了传统封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非常有利于拓宽和加深所学的理论知识并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提高学生独立工作的实践能力和思想水平,促进大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这是我国高校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素质人才的必由之路,也必然要成为我省农业院校所要遵循的教改之路。要≈l导学生改变观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实践,使学生变被动接受实践性教学为主动参与实践性教学。要结合教学实际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结合所学专业或选择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由学校统一组织或自行安排进行社会实践或社会调查,写出社会实践报告,以达到让学生接触社会、适应社会、改造社会、提高实践能力的目的。

5 在提高以计算机为主的教育技术化程度上狠下功夫

目前,我省农业院校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有待提升、校园网络或局域网络的建设有待夯实。在开发优秀教育教学软件和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各种音像手段搞好多样化的电化教育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方面有待加强。我们的网络教学容量和终端微机量应该得到提高,要使所有学员都能够较容易地通过校园网进行各门课程的网上自学。从而保障学生自主地、选择性地学习的权力,避免大一统教学模式带来的被动和盲目。更进一步,校园网络教学资源还可以延伸向成教远程教育、毕业生继续教育,这不仅可以提高学校的影响力和向心力。还可增强学校与生产单位的联系。及

时反馈生产—线的新问题新要求,实现教学与生产的互盈相长。使教学更好地服务于生产。

6 变革考试模式

考试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个重要环节,是对教师教学质量与学生所学知识掌握程度及应用能力的考核与检验。课程的考试要由单一方式向复合方式转变,要将开卷、半开半闭、闭卷考试和课程论文等有机结合起来。将平时成绩、理论成绩、技术操作等有机分配、适占比例,实现多方面多角度评价教学、学习效果,使评价结果更为真实有效。口头答辩是一种较为灵活、生动的应答形式,它要求答辩者不仅对相关知识有较牢固的掌握,而且要能融会贯通、思辨活用,因此建议把口头答辩作为一种学习检测形式,检测应用性较强的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面向我省农村实际的教学方向的改革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展现代农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攻方向。结合我省农村实际进行教改,其实就是个因材施教的问题。就是说要针对不同的学科专业、教学对象和我省农村实际等采取相应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以满足教学活动的多元需求。坚持农业院校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以国家实施中部崛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战略为契机,以教改为切人点。剩势而进。办出学校特色。

第一,要从发展的高度认识我省农业综合性人才培养的紧迫性,以来自“三农”最基层的需求为信号源,及时调整学科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等;针对农村基层人才缺乏现状,为农村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懂经营、会管理的综合型人才。随着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在树立现代农业观念的基础上,抓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条主线,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农业工业化、农业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创新农业生产、农业技术、农产品市场、农业组织和农业投资等五个体系”的实施。农业综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目前,我省农村人才缺乏、技术推广体系落后。严重制约现代农业的发展。现代农业要靠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型农民,但事实却基本还是一帮近五六十岁甚至七十岁的不懂新技术,也很难学新技术的农民在留守种地,绝大部分青壮年劳力都外出打工,而懂得农技知识的年轻大学生也不愿意回农村。种地农民年龄老化和现有农技服务体系落后,造成我省现代农业技术应用缓慢。希望省政府尽快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如果湖南的农业院校能为每个村培养一名到几名农业综合型村官,对湖南的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是非常必要和有现实意义的。

第二,我省在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在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的同时,种植业比重持续降低,畜牧业比重显著提高,农业结构由“粮牧”型向“牧粮”型转化的特征明显。同时针对我省草地资源丰富,天然草地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0%,天然草地中适宜于发展畜牧业生产的面积占天然草地总面积的89%左右的实际,农业院校教学内容要增加与此相关的更多内容和实践。

第三,我省农村休闲旅游、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为农业院校的教学教改提供了广阔空间。我省生态农业围绕“绿色、安全、生态”这一主题,积极发展无公害和绿色农业,带动农村休闲旅游健康发展。根据《2009年湖南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以下简称《2009报告》),湖南全省规模以上休闲、生态旅游农业企业已达4 000多家,规模较小的农家乐达2万多家,直接安置以农民为主的从业人员23万人,营业收入达到38亿元。营业收入超过千万元的企业达到23家。《2009报告》资料:长沙市千龙湖生态休闲度假村与周边农民实行订单种植,发展无公害蔬菜、西瓜、果木基地2 000多亩,带动周边8家农家饭庄,新增客货运输车辆80多台,还兴办了菜油加工等企业。2007年实现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300余元。针对农村休闲旅游、生态农业的如火如荼,建议有关农业院校增设生态农业旅游专业或增加有关教学内容。

第四,针对我省特色农业的特点,农业院校教学、实习要捕捉好战机。全省已经初步形成了生态优质大米、高支棉花、双低菜油、柑桔、优质绿茶、苎麻、外销生猪、淡水产品、肉牛(羊)等10大优势产业,依托资源优势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带动,建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带。如在益阳、常德等环洞庭湖地区,形成了淡水产品产业带;在永州、岳阳、常德等粮食主产区,形成了粮食加工和饲料生产产业带;在永州、郴州、岳阳等油料主产区,形成了油菜、茶叶产业带;在邵阳、怀化、湘西等雪峰山脉和南岭山脉地区,形成了桔橙产业带;在长沙、湘潭、株洲等地区形成了休闲农业产业带。全省有48个优质稻米基地县、12个高支纱棉花基地县、23个双低油菜基地县、18个柑橘基地县、16个优质绿茶基地县、4个苎麻基地县、59个外销生猪基地县、30个肉牛基地县、20个肉羊基地县、3个奶牛基地县、16个淡水水产品基地县和49个竹木林纸基地县、21个优质烟叶重点县。根据我省这些特点,我们的农业院校要敏锐地捕捉战机,与各地政府、龙头企业形成互补组合,形成院校教学、实习相应特色链。

作者:闫景彩

农业远程教育教学论文 篇2:

多媒体课件在农业远程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摘要:作为农业远程教育主阵地的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正从广播、电视、录音、录像教学逐步发展到“三网”(天网一卫星网、地网一互联网、人网一从中央校到乡镇教学班的办学体系)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了从广播电视为主的传统农业教育向数字化农业远程教育转变。在农业远程教育数字化趋势中,多媒体课件开发、制作和运用对教育教学质量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农业;远程教育;多媒体课件:研究

步入新世纪,信息和通讯技术飞速发展。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也为农业远程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伴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数字化教学的农业远程教育工程也已起步。作为农业远程教育主阵地的农广校正从广播、电视、录音、录像教学逐步发展到“三网”(天网一卫星网、地网一互联网、人网一从中央校到乡镇教学班的办学体系)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了从广播电视为主的传统农业教育向数字化农业远程教育转变。在农业远程教育数字化趋势中,多媒体课件开发、制作和运用对教育教学质量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农业远程教育的现状

第一,以VCD光盘为载体的实用技术培训。多媒体教学应用最广泛的是VCD光盘,它价格低、效果好,在广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9年以来,山东省农广校系统向农民发放VCD光盘200余万张,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成为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的重要方式。

第二,网络建设。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促进了农业远程教育事业的发展。目前,中国农业信息网早已开通,政府投资建立了300多个卫星小站,使农广校能使用虚拟教室(一种同步的计算机会议系统,单向视频,双向音频,双向数据传递),并且能高速访问因特网,初步建成网上直播课堂。全国各省级农村远程教育网已经联网开通,多数市、地分校配备计算机并实现了联网,部分市地分校还建立了网站。一个由卫星和有线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公众电子通讯网共同组成的,用数字式传播方式进行农业远程教育的专用平台已显现规模。

第三,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高素质的课件制作队伍,是农业远程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和重要推动力。各级农广校高度重视课件制作人员的培训。自2003年以来,中央农广校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加强农业和乡村发展远程教育项目》(TCP项目)多次开展数字化教学培训,提高农广校系统管理人员、课件开发人员和教学辅导员在数字式环境下管理远程学校、生产课件、开展教学辅导的能力。山东省农广校多次举办PowerPoint中文演示文稿、Author-ware6,0、DreamWeaver等课件制作软件的学习培训。

第四,课件开发制作。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是农民科技培训中心(农广校)担负的重要职责,中央校组织大量人力物力组织开发了适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电子操作员、家政服务员、餐厅服务员等专用培训课件,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奠定了基础。在山东省第五一八届教师教学评优活动中,所有参评的教师都制作了精美实用的多媒体课件,上了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辅导课。历届参评教师的课件经过进一步加工制作成专题课件,作为共享资源挂在山东省农业远程教育网和山东省泰山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上,供办学人员借鉴交流和广大农村党员群众学习使用。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发展农业远程教育的优势

第一,适合农广校的教学特点和要求。运用多媒体课件开展农业远程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多媒体课件运用灵活,适合农广校的辅导教学特点和“三堂课”(现场教学课、专题讲座课、考前辅导课)教学法的要求。根据使用方式不同,多媒体课件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基于光盘的单用户多媒体课件,即每位学员拥有一台多媒体计算机,独立使用一张多媒体教学光盘。完成学习任务,能够发挥现场教学课的作用,适用于农村分散的农户学习实用技术的需要。第二种是多媒体辅导教学课件。在多媒体教室里,教师利用课件,将教授的内容表现得淋漓尽致、清晰易懂,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种课件只适用于考前辅导课。第三种是远程网络或卫星传输教学课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并完成作业,个别作业可以直接传送给教师批改,该种课件适用于专题讲座课。

第二,利于更好地为“三农”服务。开展农业远程教育旨在加强农业生产,为农民提供教育和培训。教育的目标群体主要是农民、农村青年、农村妇女、农村社区干部和农技推广员。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使农业远程教育的教学活动更具开放性。另外,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性,低成本等特点,更适合于离不开田间劳动的广大农民群众完善、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掌握新的实用技术和技能,从而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广泛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农业远程教育,能够从根本上解决4亿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问题,解决广大农民需要接受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或终身教育,应对就业致富的问题,逐步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首先,运用多媒体课件的教与学能够实现规模、传输和效率的最大化。多媒体课件把印刷、音频、视频三种传统学习模式集中在一起,传统教学资源的图片、图表、幻灯片、动画、声音、视频等能被有效的综合利用。可以不受限制地传播和复制资料,可以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计算机进行交流,可以把多种感官都加进来,能更有效地学习。其次,运用多媒体课件的自由式学习更有趣味性。通过采用教学、训练、实践、模仿、游戏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手段,发展学员高水平的认知能力。多媒体教学技术、超级链接技术等培养学生跳跃式思维,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灌输式课堂教学缺少活力的状况。使课堂变得更加生趣盎然,轻松活跃,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再次,以多媒体课件为辅助手段的农业远程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多媒体教学可以实现师生交互,极大地拉近了师生的距离。网上课堂、留言板,农广论坛等形式为学员所喜闻乐见。最后,实验实习课件化。在多媒体课件的支持下,可以在网上进行教学实验仿真,不必到大棚和田间就能进行相关农业生产新技术的课题实验。

第网,利于增加社会资源,提高办学竞争力。著名的Metcalf(梅特卡夫)定律指出,“因特网”一个节点接连到任何其他节点的网络,其总价值随节点数增长呈指数增长。DavidReed将Metcalf定律应用于社会网络,并得到相似结论;通过网络连接,社会资本呈指数增长。农广校实现多媒体数字化教学后,中央校、省校、各市(地)分校、县校、乡镇教学班通过网络联接起米,所有农广校学员通过网络联成一

体,各级分校制作的课件实现资源共享,农广校社会资源获得了巨大增长,社会竞争力也空前提高。

三、运用多媒体课件开展农业远程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网络设施不足。目前,中央校、省校和部分市(地)农广校开通了网站,为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农业远程教育奠定了基础。但是,基层农广校特别是县(市、区)分校和乡镇教学班。基本上还没有配备齐全电脑等新一代数字化教学设备,亟需各级政府大力支持,购置必备的多媒体教学设施,实现上网和教学资源共享。

第二,学员文化素质低,交互能力差。农广校学员一般只有初中文化程度,操作电脑等多媒体教学设施较少。需要经过辅导教师耐心指导和点拨,经过一段适应期,才能在远程教育中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提高学员的知识和技能。

第三,课件开发不足。农业远程教育主要通过网络,依托高水平的多媒体自动化课件,佐以一流教师的精湛讲解辅导,实行全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需要拥有门类齐全、专业对口的大量制作精良、内容新颖的教学课件。我们农广校专业人才较多,但制作较高水平课件的能力还有待提高,现有的课件,还不能满足全面进行农业远程教育的需要。另外,农广校办学机构容易受到冲击。在事业改革过程中,有的县(市、区)农广校在编制、人员配备、活动经费等方面受到影响,制约了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制作和运用,这一问题已经引起各级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

第四,多媒体课件不易受知识产权保护,滞后于农业发展。我们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在进行农业远程教育过程中,不易受知识产权的保护,大量课件的流出将会影响我们的办学效益。同时,多媒体课件的制作需要一个过程,而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周期又比较短,多媒体课件容易滞后于农业技术的发展和品种的更新,这无形中给课件制作和农业远程教育增加了难度。

四、对策研究

第一,提高认识,加强宣传和培训。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农业远程教育是一项投资大、需要人才多的教育工程,农广校广大办学人员要提高认识,积极向社会和各级党政领导宣传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争取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尽快购置必备的教学设施,把网络连接到乡镇教学班(专业村),实现农广校体系的多媒体教学。同时,重视国际技术支持和援助,利用世界粮农组织的TCP项目。加强培训,提高办学人员开发、制作和运用多媒体课件的能力。充当好对农民、乡村干部、农技推广人员实施培训的媒介,为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做出贡献。

第二,理解把握政策,稳定农广校系统课件开发队伍。我们要深刻理解和领会党中央、国务院重视农业、发展农民科技教育的政策,争取各级党政领导对农广校队伍建设的关心支持,从人员编制、办学经费、网络建设等方面。保障农广校的多媒体教学进程。

第三,加快课件开发进程。在当前农业远程教育数字化趋势中,我们要认清形势,充分做好社会调查,积极投身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开发工作。要积极争取政府财力扶持,做好教学、培训课件的开发,可以通过电子学习环境邀请学员参与教学设计,缩短课件的制作周期,制作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实际、实用、实效”的精品课件,扩大农广校的影响和声誉。

第四,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数字化教学紧密结合。针对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发展更新较快的现实情况,为了及时把农民群众最需要的农业信息送到农民学员手中,我们要做好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结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标准开展农业远程教育。

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农业远程教育是大势所趋,是时代的要求。在党和国家扶持农业,重视农业科技教育的形势下,开拓多媒体教学这个农业远程教育阵地,是进一步促进农业远教事业发展,更好地为“三农”服务的关键环节。我们广大农广校办学人员要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投身课件开发、制作和运用,为农业远程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党倩,多媒体课件的研究与开发兀[J],科技资讯,2011(13).

2.何泰伯,贾健,多媒体课件作品使用现状及应用研究[7],中外教育研究,2009(2).

3.袁可,多媒体课件的分类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4.曹文君,朱东来,多媒体CAI课件开发中若干问题的研究和实践[J],计算机工程,2000(4).

作者:吴新

农业远程教育教学论文 篇3:

农广校数字化农民教育培训资源 共享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现代传媒和优质资源是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农业远程教育工作的重要支撑,资源建设和共享一直是农民教育培训的重要课题。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正不断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人们对数字信息的需求急剧增加。教育培训作为人类活动的重要领域,现代信息技术必将广泛应用到教学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多的教育培训资源必将以数字形式生产、存储、管理和传播。网络技术、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不断为教育培训资源传播共享提供更加灵活、更加高效的途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强调,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就是要加强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随着农民教育培训、农业远程教育信息化不断提升,网络将成为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的重要手段,数字化教育培训资源建设和传播共享将是非常关键的工作。由于农广校各级办学机构在数字化资源建设和共享方面缺乏统一的技术平台、沟通渠道和运行机制,资源难以整合和共享,特别是优质资源还不能及时畅通地送到基层,导致优质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同时还存在着大量的重复建设。不仅造成经费、资源的浪费,也制约了教育培训质量的提高。因此,拓展数字化媒体资源传播途径,推进优质数字化资源共享,建设农广校数字化农民教育培训资源共享平台,为农民教育培训、农业远程教育提供数字化媒体资源支持,对于农广校的发展、农民教育培训远程公共服务平台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推进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开展农民教育培训,适应数字化需要,促进优质数字化资源共享普及,中央农广校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进展。

1. 建设媒体资源库,推进媒体资源数字化

中央农广校对制作的视频节目全部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建设了100Tb存储容量的媒体资源库,实现音视频资源的数字化存储、管理和网络化调用,提升了资源科学存储管理的能力,为广播、电视、网络以及新媒体应用提供了数字化资源保障。

2. 建设“农广在线”网站,提高互联网网络资源服务能力

网站建有音视频点播和在线培训系统,发布大量中央农广校制作的农业实用技术音视频节目、网络大讲堂培训资源以及多媒体网络课件,供在线点播收听收看。网站数字化信息资源非常丰富,农技服务人员、农广校教师和学员可随时根据需要方便地进行学习、培训。网站已被农业部选定承担为农民办实事的任务,为农民免费提供网上音视频培训资源。

3. 开发移动多媒体资源库,加快向基层共享数字化资源

中央农广校组织开发了专门用于农民教育培训、农业技术推广的移动多媒体资源库,以解决基层教育培训资源不足的问题。移动多媒体资源库集媒体资源播放和存储功能为一体,配载中央农广校制作的文本、音频、视频和多媒体课件资源,可直接连接电视、投影仪等显示设备播放资源开展培训。基层能够自行收集存储培训资源,利用移动多媒体资源库播放;能够通过卫星网接收中央农广校新制作的培训资源,及时扩充、更新资源内容。不仅为基层提供了丰富的数字化教育培训资源,也为开展教育培训、技术推广提供了操作简单、移动方便的数字化工作终端。

通过这几方面的实践探索,利用农广校已建设的网络条件,初步形成以中央农广校数字化媒体资源库为中心,卫星网、互联网作为传输通道,联网计算机、卫星远端接收站、移动多媒体资源库为覆盖终端,实现向全国传播共享中央农广校数字化媒体资源的基础平台。今后卫星远端接收站可作为“信息资源加油站”,及时共享到中央农广校数字化教育培训资源,不断为移动多媒体资源库扩充资源。基层可发挥移动多媒体资源库的优势,更好地服务于农民教育培训、技术推广。

建设数字化农民教育培训资源共享平台,目的是要有效整合优化教育培训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优质数字化资源的共享,促进教育培训质量的提高,为农民教育培训、农业远程教育提供资源支持和服务。从实践和探索过程中看,数字化资源内容建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资源共享技术、资源整合优化等对平台建设和运行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在推进数字化资源共享平台建设过程中,还需要理清思路、统筹规划,在以下几个方面不断适应需求、不断探索完善。

1. 数字化资源建设

要加快建设国家级农民教育培训数字化资源中心,提升数字化媒体资源制作能力,加强网络学习资源的建设,发挥中央农广校的优势,有效整合多个方面、多种媒体的教育培训资源,建设农民教育培训数字化全媒体资源库,融合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移动终端等传播渠道,协调促进资源的共建共享与综合利用,为农业职业教育、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农业行业继续教育提供数字化资源支持和服务,为农民教育培训远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

2. 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要加快推进互联网资源共享系统、网络直播分中心、数字化资源分中心的建设,提高省校区域性资源建设和传播能力,统一平台实现农广校各级办学机构之间资源交流共享,共同建设、丰富数字化信息资源。加强农广校全体系各级校的沟通和协作,加强体系外资源合作和服务拓展,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资源建设和共享,逐步建立有效的共建共享机制,形成资源建设和共享的良性循环。

3. 数字化资源建设和共享规范

加强对农民教育培训数字化资源标准化建设的研究,逐步建立数字化资源分类、属性元数据标注的规范,制定资源入库、编目规范以及资源整合、共享的规范等,保证数字化农民教育培训资源科学规范、可持续进行建设和共享。

4. 统一共享技术标准,推进移动终端开发

要加快统一网络、新媒体移动终端等资源传播共享的技术标准,规范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的系统架构,充分实现体系互通互联,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加快数字化资源覆盖计算机、电视、新媒体移动终端,不断拓展数字化资源的传播共享渠道。

作者:邵明旭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科技创新效益评价论文下一篇:90后中职生德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