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三个维度

2022-11-21

第一篇:语文教学的三个维度

语文评课的三个维度

——萍乡语文评课活动中的发言

按:3月6-8日,在萍乡实验学校进行了3天的语文交流活动。期间听课4节,上课2节,一场题为《我的作文教学主张》和一场《把语文还给学生》的讲座。3天内感受友情温暖的同时,感受更多的是精神收获。整理一下当时评课的发言要点,仅留痕迹。

尊敬的文校长、赵校长和庞校长,尊敬的各位同仁,特别是尊敬的放弃过节和周末来交流的各位女同仁,大家好。

结合我对语文的和对语文课的理解,对今天听到的4节语文课谈谈我自己的看法,仅代表我的观点,希望能给朋友们有些益处。

首先,我觉得语文评课需要把握三个基本的维度:教学内容、学生发展和教学过程或者叫教学艺术。

这三个维度顺序不能颠倒,也就是说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教学内容是第一位的,它是体现学科特征和教育指向的重要的点。如果这个环节出了问题,就可能失却了语文,当然也就失去了教育的可能。第二个维度是教学的落脚点,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不能让学生的语文能力或者思维品质得到提升,这样的教学是没有意义的。最后才是教学艺术,教学艺术或者教学手段、教学程式,是教学内容由此指向学生发展的。它是最不重要的一点,却是目前很多语文研究者最关注的一个点,所以语文教学就一直在误区里折腾着。

现在我来谈谈,语文教学的内容确定。

都知道从语文教学内容角度来评课,我们怎么去界定是否语文教学内容出了问题。我认为需要从三个方面来衡量。

1.上课过程在文本里停留的时间。 2.教学内容中有没有语文知识的落实。 3.教学内容中没有对语文学科情感的提升。

如果一节语文课在文本中停留的时间过短,那是不正常的。 例如今天的语文课,就出现了在文本中停留时间过短的情况。40分钟的课堂,在文本中的时间不到20分钟。那么这短短的不到20分钟怎么可以让学生沉浸在语文中,涵咏出文字的美丽。甚至连文章写了什么都还没懂。几分钟都没有就过去,就开始了拓展延伸,就开始了课堂表演等花样。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课堂延伸都是有机的生成性东西,它不是强加的延伸。它是自然的生成性,这个生成是由课堂延伸出来的课堂的宽度和深度。课堂的表演不是课堂应该设置的环节,它是课堂里需要通过直观的形式让学生感受文本内容的时候才可以出现的。需要是第一要素,而不是表演是第一要素。表演是服务理解的,而不是表演是体现课堂手段丰富的。 第二个关注点就是语文知识的落实。语文老师经常犯的毛病是阐释性和概念化。例如总是在课堂上讲课文里讲了什么内容,中心思想是什么。这个任务结束了,就算是课堂结束了。一天一个小学的语文老师问我:“梅老师,你说我们小学生要不要背一些国学的东西?高中的很多老师都说,从小积累一些国学的东西,到了高中就会有用的。”我反问他:“你和我小时候都背《咏鹅》和《春晓》之类的唐诗,您现在除了会背,您能感受到它们的美吗?我们上学时就学习背诵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你在实践中感受到其中的快乐了吗?”他回答我说没有。既然没有,你背与不背的区别是什么呢?就是你会不会背这个事实而已。如果一个老师只是告诉了学生这篇课文讲了什么,而不能从中真正培养到学生的话,你这篇课文教和不教有什么区别吗?没有!是的,何况课文讲了什么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可以读懂的。

所谓概念化,就是即使也涉及一些所谓的语文知识,涉及一些写作艺术的东西,但是这种东西并不能从这节或者这节语文课的学习中落实下来,只是给了学生一个概念而已。例如象征手法。学生学习完了只是记住了这个概念,具体它是个什么,不理解,更不要说如何去运用它了。

第三个点就是对语文学科感情的提升。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目前语文可以排到学生最不喜欢的科目中的前几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老师不能让学生因为自己的课而让学生爱上语文。一直有人提倡语文要承担这样那样的责任,什么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啊,虚假的噱头一堆一堆的。这些东西真的可以在课堂上灌输进来吗?生长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一代代人了,不也是出了不少社会败类吗?问题是价值观人生观之类的东西本来就是一种缓慢的更偏向于自我滋养的。丢失了让学生喜欢语文本体,而去承担太多虚无的东西,这就是语文的悲剧了。

所以,我一直这么认为,对于语文学科来说,最大的人文就是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中国的文字。让孩子懂得文字的魅力,懂得中国语言的魅力。一个爱上语文的孩子,就会爱上阅读。爱上了阅读,灵魂的滋养和价值观人生观的树立那是自然的事情。至于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就看孩子们读了什么书?或许是基于此吧,斯大林才说“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不是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接下来,我想谈谈学生发展这个维度。所谓的学生发展,就是要关注以下三个点:

1.学生从你的课堂上掌握了多少语文的基础知识; 2.学生增强了多少语文的审美能力; 3.学生思维品质得到了多大程度的提升。

针对阐释性的语文课堂(大多数的课堂),语文的基础知识之类的东西往往都是忽视的。当然,也有一部分老师,只会死抓基础知识。这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东西,忽视了它也就等于放弃了构建语文大厦的根基。诚然,这块可以放给学生自主去解决。 第2点就是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这是学生感受语文魅力的核心部分,不是去理解文字写了什么而是着重于语文的各种表现手法的运用以及带来的表达效果,着重于文章的篇章逻辑组合成的建筑之美等等。所以,语文界一直有教课文和教方法的争论。我认为,这一篇课文学与不学,对孩子的发展没有多大的影响,而这一种方法掌握和没有掌握对孩子的影响就是大了。遗憾的是,前者一直被坚持,而后者能坚持的少。或许是因为很多语文老师自身都无法发现语文美在何处吧。

第3点就是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这个问题一直被很多老师质疑,思维能力怎么能够得到提升呢?今天我以徐老师这节《日》为例,谈谈我的看法。

这是巴金先生写于上世纪40年代的一首散文诗。这么短的一篇文章,很多老师会如徐老师一样抓住读和象征手法讲课。如果这么做就要做足读法指导。我们从课堂上来看,徐艳玲老师其实是做足了的,她的读法指导非常丰富,为了让学生落实这个知识点徐老师对象征手法也采取了理解、实践等手段。但是我们能明显感觉到,40分钟的时间,还是有10几分钟时间用不完,所以就会出现后来课堂的旁逸斜出。如果我来设计这篇课文,我会这么设计:

请同学们将课文读成三个层次,并说说你这么读的理由。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让学生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按照记叙、议论、抒情三个角度来看文章的。 第二个讨论话题我会设计成:请同学们把文章读成四个层次,并说说你的理由。

这话题其实是按照文章的起承转合来理解的。

接下来,我会让学生讨论,文章的几个段落,你认为哪个段落最重要,说说你的理由。

这个问题的设计,其实是承接第二个话题的,让学生理解这篇文章的结合有机严密。

三个话题连在一起,同学们就懂得了如何去写作一篇类似的文章。具体而言就是:

第一步:讲一个故事开启

第二步:再讲一个或几个类似主题的故事,由话题展开。 第三步:解释几个故事的共性,发表议论,谈自己的中心观点。 第四步:抒发自己的感情。

这样下来,一个文本的学习,既可以让孩子们学会写作的方法,也懂得了文本的美妙,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思维的品质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最后,我来谈谈第三个维度,也就是教学流程或者教学艺术的维度。 这个维度是初级评课者往往关注的,因为他们不能从更高的高度来审视语文本身和语文教学本身,只能在这里着手。当然,还有更弱智的评课者,抓住细枝末节不放。

教学过程,或者叫教学艺术也需要从三个层面来关注。 1.活动的合宜性; 2.活动的整体性; 3.活动的逻辑性。

不少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会设置不同环节的活动。但这些活动是不是合宜,却值得衡量。所谓合宜包括两重含义,一是放在这里是否适宜,二是活动本身是否有效。

从最简单的举例。让学生介绍文章的作者。例如我们学习的杜牧的《赤壁》。老师课一开始就让学生介绍杜牧的作品,杜牧的时代,杜牧和李商隐等等相关知识。当然,这不是不可以,只是放在这个位置是不是合适却是值得商讨的。如果我们学习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之句,就可以介绍他的相关资料了,因为这是理解这首诗歌的关节点。

另外一个就是我们前面提过的,活动是否有效。如果未来增加课堂形式的多样性,或者仅仅是为了让课堂热闹,而不利于学习过程本身,那这种活动就是无效的。例如《木兰诗》这节课,老师让学生表演“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两个孩子表演也非常精彩,但是这种表演本身是不是有利于我们理解文本或者是人物的思想感情呢?或者说如果不表演会不会影响到孩子们对文本的理解呢?这样一看,这样的表演是不需要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无效的。

我所说的活动的整体性是就细部活动而言的。如果一个课堂的活动太多,那么这样的课堂是不正常的。正常的语文课堂,它的活动是两到三个为宜,最多不要超过四个。我们经常看到很多老师上课,一节课他可以提出十几个甚至是几十个问题。你想想,这样的问题能够深入下去吗?能够拓展开来吗?一个接连一个赶马似的,哪里有什么休息消化的时间啊!

最后一点就是活动的逻辑性。这个很容易理解,活动如果没有逻辑衔接,自然就是散落的珠子。散落的,即使再美丽,也是散落的,它们成不了精美的项链。

具体的每个课堂每个细节每个问题,我们可以私下交流。我这里仅仅是呈现自己对语文课堂的一点看法,希望朋友们对照一下自己的课堂,看看能否对您有点启发。

如果有,是我的幸福,没有的话我来改正。

谢谢各位同仁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听我的唠叨!

第二篇:从三个维度看《游园不值》的教学

窦桂梅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寥寥几句的古诗怎能做到别有洞天、独辟蹊径?以自己的功底,面对传承千年的古诗,我常心生敬畏。十多年前,曾上过一次古诗的公开课教学,之后一直不敢碰它。这次,要领着教师研究“古文、古诗、古代故事”的教学,必须“身先士卒”。

下面,结合清华附小制定的“语文课课堂评价标准”(见后面附页)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连同备课时的意图和想法,谈谈。

“温度”——

1、教师的准备

教材是沉睡着的。教师的教学,就是把教材中沉睡着的情感唤醒,融入自己的性格性情中,成为教材与个人的综合体来到学生面前,进行“碰撞”,从而使教材的一花一沙“生成”孩子的世界和天堂。可见,教师从《游园不值》中提取一份精神状态,带着自己渴望共鸣的饱满情绪,这当属上好这堂课的最好前奏。

古诗应该怎么讲?没有一定之规,但也决不能墨守成规。以前学古诗,常用四部曲教学法:解诗题——理解诗意——创设情景——体会感情。这没有错,但我要通过推敲方式教学——不仅仅停留在“解意”的形式外壳上,更要实现和诗人“游园”路上的精神相遇。就要求教师以自己的“入境”状态为学生“造境”。

“境”怎么造?首先,教师外在的教态要尽量亲切自然。我是东北人,性格比较直爽,话语习惯也带有北方人的豪放气派。但我尽量追求诗意的婉转,语气一定放慢,遣词造句力争充满美感。从效果上看,达到了。有人说我的语言有吸引力、感染力——这是语文本身的魅力,但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有对这首诗“气韵”有所把握。教师在课堂上始终应当有漫溢的激情,这激情有时候是慷慨激昂的,有时候又应当是润物无声的,可以说,这节课试图在浅吟低唱的几番涵咏中,使课堂散发出文学的、理性的,同时又有启发的、激励的,多样的语言与情感气息。

2、学生参与

这堂课是否实现了学生的全体参与,全面参与?在这方面,我在努力。

当然,公开课的问题就是不了解学情。不知道哪个问题应该叫什么层次的学生来发言。

这个班的学生,我没有事先见面,为实现学生的“生成”,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教有热情,谆谆善诱;学生有兴趣,求知欲强。这就需要有些地方我和学生之间进行积极的调整和调动。教学中尽量不叫那些总发言的学生。不过,我发现自己说的多,感觉学生的发言不解渴,就想补充几句。如果知道这个班的学情,就会叫“这个”学生示范,然后“那个”学生强化。比如,让学生扮演叶绍翁和我扮演的园主人对话(“醉翁之意不在酒”,实际上这个环节在说“诗意”)。要让一个好学生说,再让一个中等的学生说,再让一个“弱”的说——这样,就把“对话”落实了。可惜,心中想的因无法了解学生而落实不一定到位。但还是能看出学习的过程很真实,学生在感觉、在感受,在一点一点往上“走”。

另外,在争取学生参与面的最大化的同时,我注重了对学生习惯的培养。比如课堂上,在学生动笔的时候,要求学生眼离书本一尺远啊,说话要站直啊,表达要完整啊等。这里有隐性的习惯,有看得见的行为习惯,这些都需要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注意。

广度——

1、教材拓展

教师是否能够找到教材的空白点、延伸点、能力点、挖掘点,体现出语言与文化上的积累意识,是语文课应想尽办法达成的责任。教学古诗,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所示的一首古诗上,延伸出的内容往往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课上,拿出贾岛的两首诗,一首《寻隐者不遇》,同时引出那些与“不遇”相关的古诗和古文,进行同步组合;另一首《题李凝幽居》,引出“推敲”的典故,借以更好理解诗中的匠心独运。还有,陆游写杏花的两首诗、及“偷梁换柱”,“移花接木”,把《雪夜访戴不遇》的文章放进去,帮助学生提升对《游园不值》的内涵。海纳百川,凡有利于学生者皆为我所用,我在想尽办法延展,目的是更好地理解和深化课文。

2、课堂整合

怎样有效的运用课件和音乐?课件要唯美和古典一些,幻化出一片纯美的意境。《让我们荡起双桨》和《渔舟唱晚》加入,前者感受春天的旋律,而后把《游园不值》诗词填进这个旋律中唱出来;后者体会诗的古韵,让孩子找到古诗平仄的语感,然后,在进一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用音乐的感觉再读。

另外,我努力在用手势的“指挥”、肢体语言的配合,让学生感受古诗文的美。当第二次配乐学生再读的时候,感觉好了起来。以我无声的肢体“语言”作引导,孩子们朗朗地美读起来。也许,你会发现,这次的古诗原来是孩子们唱出来的!

插句题外话。关于“背诵”,我们只要求学生背,忘了引导学生诵。背完了就等于学完了。这首诗和别的古诗有什么关联也不琢磨。今天一首,明天一首,背了一大堆,生吞活剥、大多消化不良,当无法和学生的生活和心灵连起来的时候,便都忘了。而诵里有节奏,有美感,有思考。诵读时,平仄中一定要读出重音的高低,语气的快慢。我们教师光让孩子大声读,没有诗感。所以,平时,这方面我们要加强。

深度——

1、教材解读

这节课究竟要走向哪里?这就涉及到古诗本身的问题了。研究古诗文,不仅要研究古诗文本身的特点,还要体会内在的思想和特殊性。原来教学停留在意境上,我们是否在努力提升到“意象或意向”里面呢?就是说,原来我们的教学讲究诗的感情,是否忽略了和诗人实现的精神同构?宋诗和唐诗的区别究竟怎么不同?通过阅读,我发现,宋诗与唐诗的不同(详见笔者《不遇中有遇》)。那么,我就要定位宋诗和唐诗的这个区别的点上,思考这样背景下教学的问题这就要寻求一个突破,在原来的意境的教学上,追求意向的定位。在这堂课中,我就是从意境情境创设中走向意向,揣摩诗人的意图,寻求在精神上的同构。

于是,我教学本首诗,不仅仅停留在春天或园林上。“一切景语皆情语”,感受、体会诗人心情,更要体悟诗人的心境。于是,主题就在“不值”上做起了文章。围绕“不值”来讲——诗人在“不遇”遇到了什么?诗人是怎样对待遇到的这些景物的?诗人有没有必要进园子?有没有必要非要见园主人?课,就这样展开了。在“不值”这个主题中,获得“不遇中有遇”——就是这节课的眼睛,就是靠近诗人内心。要让学生知道,读这首诗不仅仅会感觉到春景的盎然生机,同时没有进园,反而却获得一种快慰,获得永远的留在心中的定格的永恒,这才是更大的收获。从效果来看,学生是接到了诗人的“地气”的,自己也有了“灵气”——水到渠成,获得了精神陶冶和人文启迪。

我在给数学教师讲的时候,有老师在评课中写道:“原来,吃亏就是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人生虽有遗憾,但只要注重过程就能获得圆满”等感慨。还有许多教师不断地念叨“不遇中的有遇”。看来,我们挖掘教材,重新建构,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手段,让学生获得启迪的时候,也使老师们等到同样饱满的精神收获。这“不遇和有遇”,不就是人生的哲学和智慧吗?给孩子种下这颗种子,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加,再为之平添感悟,但愿,他(她)能开出美丽的花儿来。

2、学生能力

学生语言表达是否体现了完整丰富,灵活且有感染力的提高过程?思维是否独特深厚且有独特见解?我觉得在独特见解上孩子还是有的,例如孩子说诗人对红杏的感情——就是一个“关”与“出”;一个“一”与“满”。有学生说,这“一关”,而后“一出”,不就说明红杏的力量么?又有一个小女孩马上说:“有顽强的生命力。”当学生把陆游的“遮”和“关”比较的时候,已经完全理解了,审美意义上陆游的“遮”被叶绍翁的“关”给超越了。还有个小孩说用“印”而不是“踩”,体现了诗人对苍苔的爱怜,——多好啊。这个“印”是留在苍台身上的。这就可以把“屐齿”讲出来。所以,我顺势讲到了关于“木屐”的文化,孩子们呢,也能“顺杆爬”,把自己的见解,加上很有深度的感受说出来。有个学生说,“一”就是“满”。这里就涉及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的哲学问题。当然,通过:“三枝红杏出墙来“,十枝„„”这样对比,孩子获得了关于“一枝”红杏的独特审美感受,以及因了这一枝红杏想象到的“春色满园”。关于为什么“不值”,我用《雪夜访戴不遇》来搭桥,孩子马上把“何必入园”和“何必见园主人”体现出来了。

这里,我还想说点儿题外话。有老师说,为什么那些“差”学生换个老师上课就爱发言?我看,除了该生感到新鲜之外,我们在平时要经常换“眼镜”看他们。要求他们,还要告诉他们,还要想办法发挥他们的作用。语文过程是常时间和学生在一起,不断的浸泡语言以及感情的过程。他们在说话的时候,教师的心要敏感起来,比如有个学生说红杏的“欲望”,我马上反映过来,告诉他不是“欲望”,而是“渴望”。有的同学说话为什么没有感觉,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关键对语言不敏感,不敬畏,没有审美。孩子没有温情的话陪伴终生,你可以想象她(他)多么凄凉。一句话,我的意思是想通过语言文字,让我们的孩子温柔起来,温情起来。如诗人对园的“怜”,对普通的柴扉都要“小扣”啊——这是怎样的怜爱与怜惜?所以,我们要让自己的学生会说话,这就相当于给了他一对翅膀,他会更全面,他能够凭借于此飞翔起来。

3、教学设计

教学预设是否由浅入深?是否还能深入浅出?

第一步,与文字相遇。就是游园所见。把所见的通过画面,通过朗读眼前有“像”。对于诗中的“字”要有重点地推敲,不能面面俱到。如“小扣”,“久”,为了教学的需要,课中没有进行再推敲。而“怜”与“嫌”进行了推敲。“怜”里不仅仅是爱之情,还有惜之意。学古诗不点化,不品一品,嚼一嚼,就如水上浮萍。所以,整首诗围绕“怜”来推敲诗意,体会“怜”里深深的爱恋。再有,通过朗诵,读出七言的韵味。读“苍苔,柴扉,红杏”,细听,你会感觉春天就在脚下,春天就在眼前——正是风景这边独好。

第二步,与文学相遇。古诗中的每一个字浓缩的都是精华。诗歌要去涵咏、推敲、比较,而不是训练。真正地去感觉,让孩子们体会,因此要再造人物形象,这便走向了文学。让红杏说话——这一环节,通过口语交际,来体会杏的形象。红杏呢,也许是诗人心中美丽的女子。现在都把一枝红杏出墙来演变成婚外恋了。叶绍翁肯定也有这种可能:是去见心爱的人,来的时候都那么小心翼翼。红杏出墙,那是你的心,是向着我敞开,足矣。当然,园主人不一定是女子。园也可能是园主人或诗人精神的家园,那枝红杏代表的就是自己的心。因此,对“红杏出墙”要理解成为一种广泛意义上美好的向往。当园内、园外红杏和花草;园主人和诗人对话之后,我们还要在热闹中走向宁静——其实什么没有都没发生。让学生想象春色满园,热闹完了后,要收到心里,美美的沉淀在心里。在音乐的陪伴中,成了美好的回味。

第三步,与精神相遇。研究“不值”中的“值”,即“不遇中的有遇”。前面画龙,在结尾处“点睛”。先抓春景,再抓情感最后落脚“不遇中有遇”,给孩子们种下一棵种子——人生遇到挫折时,会想到:缺憾就是幸福的滋味。人生哪有那么多完美的事啊,叶绍翁如果进入园中,那份永远的美好就破了。只有,永远的渴望才会幸福一辈子。这些都是人生的平衡。人要太完美,想要干什么都要实现,这人生就没味道了。

适度与高度——

最后,总体上看,温度、广度和深度,这三者的关系,是否做到了比较巧妙的关联,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学习得轻松愉快并有所得。整体教学效果明显不明现,在某项或某点中有没有创新,教师有没有个人的突出特色。尽管不一定完美,但在整体上应达到一定的高度。

感言——

这是评价表中最后的一个部分。可以谈亮点,也可以说疑点或缺点。比方说,这堂课哪一点对你启发最大,对你今后的教学最有提高和触动;哪一点存在问题,需要改进等等。边听边记、信手拈来,是第一时间的真实感悟,对教者和听者都是一个提升。

“命运给我关了一扉门,我要努力打开另一扇窗,就象红杏一样。有了生活、情感,教学才有了他的意义。”——这是我们学校一位教师的感言。

“光‘感’不悟,不成。不如古人,古人学的太少了,闭眼冥想半天,推敲一词可以好几天。我们的孩子学的太多,我们要在单位时间内提高效率,所以,该讲的还要讲。”——这是一位教师的感言。

“关于老子的‘道生一’的哲理是不是太难了,要思考如何让课堂努力达到高度,但尽量要适度。”——这是又一位教师的感言。

“没有最好,只有越来越好——只要上路,就不怕远。”——这是我看了老师们感言后的感言。

第三篇:从语文能力的三个维度看语文课堂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

【概述】: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听话说话”改为了“口语交际”, 从这一现象来看,这不仅是提法上的改变,更是观念上的改变;口语交际能力是以听说能力为核心,包括交往能力在内的一种综合能力。课程标准中系统地提出了语文能力的三个维度的目标(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还详细地列出了口语交际的各个学段的阶段目标。因此,这不仅是对口语交际内涵的理解变化,更应该引起教师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与反思。

【关键词】:三个维度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能力是以听说能力为核心,包括交往能力在内的一种综合能力。在学生已有的听说能力的基础上规范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包括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以及文明的态度和良好的语言习惯,非常有现实意义。

一、口语交际课堂的特点

(一)口语交际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有人认为,现在互联网应用极为发达,因此光纤就可以实现信息的交流,专门的口语交际已经不必要了,以此为课堂教学的重点更是不需要了。我不同意这种看法。

我认为,虽然互联网的普及的确对口语交际存在的必要性带来一定的冲击,但是这并不能否定了口语交际存在的意义。因为,口语交际并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工具而存在的,它还有深刻的人文内涵,也就是它的人文性。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和个人修养、团队精神以及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联系在一起的,一个赞赏的眼神、拍拍肩膀的动作可以体现一个人的修养,也可以给对话者莫大的鼓励,这些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也正是网络不能做到的。

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才能成为有源之水,发挥语文育人的功能。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使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人文素养的综合发展,不仅要求学生会说,还要求说得有感情。

(二)口语交际体现学生独创性和创造能力

新课标特别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在语文课堂中,口语交际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语言有极强的主观性和情景性,同一句话,对这个人是这样的意思,对别人又是另外的意思;在这个情景里是这个意思,在另外的环境里又是另一种理解。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强调让学生说自己心里想的,不盲从、不从 1

众,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学生乐于标新立异,敢于标新立异,教师应该给予相应的提倡、鼓励、赞许、理解和宽容。

二、口语交际课堂的评价

个人认为口语交际课堂可以从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学生自我评价三方面相结合,以学生互评和自我评价为主。例如在学生互评时,可以评语言:语音是否准确,语言是否规范,用语是否恰当;评思路:内容表达的是否清楚,逻辑是否有条理;评仪态:声音是否响亮,仪态是否端庄,表情是否自然。

学生所进行的评价(包括自评和互评)是从课程标准里规定的三个维度出发的,但是主要集中于外在的表现方面和比较主观的方面,也就是情感与态度方面,这种评价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口语交际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专门的教学内容,必然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交谈,它有一些规范的和实际生活中比较少见的东西。我们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在学生已有的口语能力的基础上规范他们的口头语言,所以教师的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三个维度促进评价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能力的构成是多方面的。“语文是思维的外衣”,听说过程实际上反映的是一个综合的思维过程。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把握住多方面的目标,从多个角度全面评价学生的交际能力。

(一)知识与能力

初级目标:听人说话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

调适当;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做简单的发言。

高级目标: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能根据对方的话

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说话观点和意图;表达自己的观

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

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

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课堂

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

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二)过程与方法

初级目标:听人说话认真耐心。

高级目标:耐心专注地倾听;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在交流过程中,能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

高应对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级目标: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高级目标: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演讲和讨论时积极发表自己的观

点。

综上所述,口语交际的评价标准是动态的。一个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从三个维度(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来看,我们允许学生根据各自的能力和特点达到相应的目标,对于学生中出现的种种不同的想法,对待学生的种种差异,我们不要轻易地给予否定,而应该从中找出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为后继的教育提供契机。

第四篇:课堂教学目标“四个要素”和“三个维度”

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这方面,我们研究得还真是很不够。我们制定教学目标常常没有自己的思考,往往将教学参考用书上的“教学要求”一抄了之,“教学目标”的制定便“大功告成”了。如果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不甚了了,教学活动中自然也就没有了“灵魂”,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容易迷失“方向”。

一、课堂教学目标“四个要素”

规范的课堂教学目标应该包含下列四个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1.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2.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否则就无法评价。

3.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

4.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二、课堂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

教学目标是依据课程目标设计的,课程目标应贯穿和体现于教学目标之中,因此教学目标的内容范围与课程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具体可分为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和技能目标,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即学生通过学习所要达到的结果,又叫结果性目标。这种目标一般有三个层次的要求:学懂、学会、能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如何获取知识和技能的程序和具体做法,是过程中的目标,又叫程序性目标。这种目标强调三个过程:做中学、学中做、反思。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学生对过程或结果的体验后的倾向和感受,是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主观经验,又叫体验性目标。他的层次有认同、体会、内化三个层次。

知识与技能目标是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基础;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载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其他目标有重要的促进和优化作用。

新课程提出了三维的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的教师认为,这三维的课程目标只是个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多大用处,所以不必堂堂呈现,堂堂落实。

其实三维的课程目标不是三个目标,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如同一个立方体都有长、宽、高三个维度—样,课程目标也有三个维度:学生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都要运用—定的方法,不管是好方法还是不好的方法;都要经历一个过程,不管是主动探究还是消极接受。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总会伴随一定的情感和态度,不管是积极的情感还是消极的情感,不管是敷衍的态度还是认真的态度;总会有一定的价值取向,不管是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所以说,三维的课程目标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而不是独立的三个目标。

对于“知识与技能”我们并不陌生,过去我们一直强调的“双基”教学,就是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知识与技能”,与过去教学大纲指导下的“知识与技能”没有多大差别。其实在过去的教学中也客观存在。所谓“过程与方法”就是指学生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也有“过程与方法”的问题,教师采取灌输式的方法,学生就采取被动接受的方法学习,整个学习的过程学生只是机械记忆,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更谈不上与社会现实和自己的生活体验相结合。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更是客观存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伴随一定的情态和态度,或充满兴趣,或感觉乏味:或积极参与,或消极接受。这都是情感和态度问题。价值观也是客观存在的。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总会产生一定的价值倾向,如对同一件事物,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价值判断和内化。

总之,三维的课程目标是客观存在的,而过去我们往往只重视“知识和技能”目标,而对于“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没有重视。课程目标越具体,越便于操作。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的,什么时候都不能忽视,要防止淡化知识的现象。情感是客观存在的,但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现在的问题是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真正的情感发生,像是在表演。情由心生,情要动心,只有心动了才会产生真实的情感。

我认为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应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根据课程总目标确定一节课的具体目标,具体的教学目标要从课标出发;第二,认真研读教材,了解教材的呈现方式,深入理解分析教材安排,根据所使用的教材来确定教学目标;第三,了解学生特点,知道学生已具备的知识与本节教材的关系,学生要经历什么过程来获得知识,掌握什么能力;通过学生已有的经验入手,使学生有探究的欲望,一个教学目标是和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有联系的。第四,充分运用现有的课程资源来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在这里起到的是一个导向作用,而新课标则更加关注探究,在设置探究型教学目标时,设置应是三维的,三个维度不是等分的,不同课型的三维侧重点应该不同。

如何用三个维度来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初中历史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同样的一个知识点,除了实现相同的知识目标外,不同的教学设计可以实现不同的过程和情感目标。以知识为线索展开教学,并不排斥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需要以知识为载体。尽管教学展开的线索是知识,但过程、情感目标融在知识之中。同一段教学中,三个维度的内容要有机地交织在一起,不存在哪个为主哪个为辅的问题。只不过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三个维度的目标会有所侧重。

课程目标的这三个维度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只是从不同侧面对总体目标的解析。任何一维度都不能完全独立于其他维度而独立贯彻,他们应以一个有机的整体渗透到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知识与技能需在学习过程中和科学方法的指导下得到落实;方法的形成、过程的体验要以知识为载体;在学习知识过程中,感悟方法,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世界观。三个维度互相渗透、相辅相成。课程目标这种统一性和协调性贯穿于课程的内容标准之中,同时也是课程实施过程中贯彻课程目标的基本原则。

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引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依据,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课程改革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目标,细化到课堂教学中就要求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做到四个原则:

1.多元化原则 2.适应性原则。 3.针对性原则。 4.开放性原则 教学目标的制订是教学设计中的关键一步。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起着导向、激励、调节和测评的作用,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实施新课改过程中,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理解的偏差,导致一部分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出现了与课程标准貌合神离的现象。本文拟就新课改过程中如何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谈谈笔者自己的体会与认识。

1、课程目标不等同于课堂教学目标课程目标是具有导向性的学科阶段目标,是对教学所要达到的程度的一般的、基本的规定。我国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提出课程的具体目标,简称为“三维(课程)目标”。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课程资源(如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设计的在一节课内要达到的具体教学目标。那么,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就一定包含历史课程的三个维度的目标吗?现在,有的学校要求教师的备课笔记中课堂教学目标必须有三个维度,检查评课时把“三个维度”视为评价标准,缺一不可。使得教师们不得不以“三个维度”来拟定教学目标,以此来显示自己的教学合乎新课程的理念与精神。可经常遇到的事实是,一些教师在备课时,常常为找不到“三维目标”

浅谈三个维度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是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基本要求在不同学科中的具体体现。而在我们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有时我们会只重视“只是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设计与实施;有时不能够准确的把握“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指向性,将“过程与方法”作为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来设计与实施;有时我们的教学设计不能明确描述“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而视将其混入“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之中。

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我想归根到底在于我们未能深刻理解和把握课程改革“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核心思想,只重视学习结果而忽视了学习过程,未能认识到“只是与技能”的掌握和积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必须在一定的学习活动中才能够实现。

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指的是同一事物的必不可少且相互交融的三个方面,是构成一个事物的有机组成部分。“知识与技能”是人发展的基础,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它通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而最终实现。“过程与方法”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是实现另两个教学目标的环境、途径和桥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它伴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而实现。没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课堂教学会回到课改前的状态,仍然是人文性的缺失。

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必须在一定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利用一定的教法与学法来进行,“过程与方法”维度目标的实现,渗透在其他两个维度目标的实现过程之中。没有该维度的目标,我们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就难以落实;没有该维度的目标,其他两个维度的教学目标也难以实现。

第五篇:医院品牌文化建设三个维度的思考

医院品牌文化建设三个维度的思考——气质,行为,形象

医院文化是什么?它是迈进一所医院的大门,看到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感受到的医务人员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所有这些看似分散的环节,都以其直观的细节呈现了医院的文化。

深夜急诊,母亲抱着高烧的小孩坐在大夫面前,大夫是用手将听诊器暖热,轻轻放在孩子的胸口,还是冰冷待之?上班高峰,医生与病人共进电梯,他是侧身相让,还是大步跨进?暴雨肆虐,医务人员是第一时间将ICU病人转移至安全地带,还是置之不理?清晨和黄昏,医院是有绿树成荫的花园和铺满鹅卵石的小路供病人散步小憩,还是人车混杂、拥挤不堪?偌大的门诊大厅,标识导引是清晰合理,为患者便捷地指引方向,还是杂乱无章?所有的原则和行为,在熟人面前是怎么样,在陌生人面前,又是怎么样?

如果说这些细节是一颗颗散落的珠子,那文化就是那根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形成既有个性风华又有普世人文的品牌标签。医院文化体现在医者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对待使命。在一个文化厚实的医院,从医者懂得尊重自己的天职,懂得尊重患者托付的生命,懂得协作和奉献,他也因此而不苟且,不霸道,不势力,永不停下探索的脚步。

西方医学的人文精神和中国传统医德的启示

医院品牌文化,是贯穿在整个医院建设中最重要的核心力量和内在灵魂。医院管理者们从更深入的角度思考着,如何把西方先进的人文医学与中国自身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起来,树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医院品牌,在服务好本土大众的基础上,创造出能够享誉世界,传承百年的医院品牌。

毋庸置疑,西方的人文医学对现代医学的贡献具有奠基石的意义。在美国,梅奥诊所已创建百年有余,作为一家非营利的医疗机构,梅奥诊所以患者利益为核心价值,其三个盾牌的标志代表了医院的核心价值,即从临床治疗、医学教育和医学研究三个方面,为每个病人提供最佳的医疗服务。为了贯彻整个品牌的核心价值。梅奥成立了专门的品牌管理队伍,对梅奥品牌商标、品牌延伸和分支机构品牌名称策略进行管理,监管对象包括所有分支机构、产品和服务项目。

在其核心价值的引领下,梅奥注重患者的身体和精神需求,医学专家们讲究“协作医疗”。2500名医生和科学家,42000多名医护人员,不论何时只要患者需要,都会立刻组织起来,综合其医疗技术和经验,解决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梅奥的组织模式和管理艺术是西方医院品牌建统的一个典型的案例,它所演绎的成功故事给现代医院管理者呈现了重要的启示。

中国自身的传统医德伦理体系比任何一个国家都更加深厚,更具有一致性。从传说中伏羲、神农的“尝百草、制九针”,到张仲景的“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和孙思邈的“精勤不倦,大医精诚”,历经代代医家“言传身教”,不断传承演进,历久弥珍。

中国的传统医德还深受贯穿了中国人几千年的儒家文化的影响:诚意正心、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的信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经邦济世的抱负。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是立德,这不但需要内心有强大的信念,还需要日复一日的坚持。中国传统医学更加注重医者自身的道德修养,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大医,都有拒绝权势,服务普罗大众的事迹流芳百世,孙思邈更有“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的名言,至今仍是很多现代医院的医德标准。这一整套的道德价值体系,为中国医院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其中注重道德和人格的修养,永远是医院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医院品牌文化建设的三个维度

扎根本土,放眼世界。在中国医院品牌文化建设中,既要从传统文化精髓中汲取营养,传承以人为本、仁善立业、大医精诚的思想,提高个人修养、获取智慧,也须从西方医学中学习其人文精神,由此构成医院的文化理念体系。并随之形成一套行之有效地行为准则规范,促使文化理念渗入到每一个工作细节中去。同时借鉴现代品牌管理体系,树立清晰明确的品牌形象,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文化感受。

l 气质

任何组织文化的存在,都是对组织成员内在意识和外在行为的引导和约束。通过传承、倡导、强化这种文化,培育医院的精神气质,塑造具有高度理性的专业精神。当价值观被内化为组织成员DNA的一部分时,一所医院的精神气质由此形成。

文化理念是品牌文化建设的支柱和灵魂。一个组织的文化理念体系首先是由两个主要元素——“使命”和“价值观”交织而成。“使命”是对医院存在的根本理由的定义和描述,一定程度上具有理想主义精神色彩,如同航船上的指南针,对医院起到思想约束和精神牵引的力量;而“价值观”是对医院在达成使命时所依附的价值信仰的定义和描述,价值观的一致性、相容性是管理活动中人们相互理解的基础,是组织成立、管理成功的必要前提。当把“使命”和“价值观”两个元素得以明确后,就能勾勒出一套驱策医院不断发展的完整的医院理念体系。

在西方,每一个医学生步入医师所庄重宣誓的希波克拉底誓言(The oath of Hippocrates),被视为医生对病人、对社会的责任及医生行为规范的誓言,至今已沿用2000多年,对塑造专业主义精神有着深远的意义。而在中国,“大医精诚”的理念,“医者仁心”的美德贯穿中国医学理念几千年。一个有着优秀的文化理念的医院,通过传承、倡导、强化这种东西方结合的文化,培育医院的价值观,塑造具有高度理性的专业精神。这些价值观与医院管理行为间的联系是相当直观的,这就是医院进行品牌文化建设的推动力:医院文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是构建医院品牌、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利器。

l 行为

马斯洛曾说: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医务人员的举手投足、是否以患者利益至上、是否对工作孜孜不倦,这一切的行为既是传达医院气质的最佳载体,也是医院品牌文化战略得以成功的基础保障。

行为准则以责任伦理为基础,确保医院的道德规范被医护人员身体力行,并实现医院从理念到最终行为的贯彻执行。它对内建立完善的组织制度、管理规范和员工行为规范,例如哪些行为是基准行为,哪些是禁止行为。对外则是通过医疗服务行为和社会公益活动等方式来体现医院的核心价值观。

规范的病案书写与总结就是协和文化最好的践行例证,着名的协和三宝:“教授、图书馆、病案”中,协和的病案蕴藏着医院极为丰富和宝贵的临床资料,是协和人医疗技术、经验、临床思维过程的记录和结晶,也是医院开展教学和科研的基石。医生不仅要记录患者的基本情况,还在“初步诊断”前描述“本病特点”,要搞清楚相应的鉴别诊断。这就要求医生对诊断结果负责,以严谨务实的逻辑关系来书写病案。这样的病案总结,既需要医生自身不断进修的深厚医德修养,又需要严谨科学的职业素质。

l 品牌形象

品牌形象是医院文化建设中的重要表现。一所医院的精神气质通过视觉形象的语言传达,更能清晰直观的传播给目标受众,加强认知记忆。优秀的品牌形象不仅仅是推动医院发展的工具,它还将以最佳的美学表达方式来呈现医院独特而动人的一面。这些年来,品牌形象战略被中国越来越多的医院管理者们所认知与接纳,对于任何一个追求可持续性发展的医院来讲,品牌形象的确立无疑都是万里长征最关键的第一步。

在实际工作中,主要围绕两个主要的步骤来指导每个项目的创作,即:内容设计与形式设计。“内容设计”应考虑到医院的历史、文化、价值、战略、使命、愿景和品牌定位,要知道“表达什么”,方能体现一所医院的灵魂。在“形式设计”阶段,设计师会运用色彩、形式、字体、图像等所有美学表达工具来赋予品牌灵魂以身体,开始进行“如何表达”的工作。建立一个一致的品牌形象是设计过程的最终目标,而“形象”即意指以一种清晰的、适当的、真实可信的方法表达出医院的特色。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品牌形象,既通过有力的视觉传达表现了医院的内在气质。厚德尚道(医德求厚、医术有道)是医院全体职工共同奉行的核心精神,标志(图示)采用以文字为主体、瓦当为载体的表达方式,以古朴的视觉语言阐述了医院的悠久历史及文化脉络。在院徽的传播过程中,医院文化理念也不断发扬光大,整体形象充满了社会精神和高贵的人文光辉,在有效延续北大医院九十多年品牌资产的同时,融入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新形象也脱颖而出。 结束语

最近,中央电视台着名主持人白岩松在北京协和医院建院90周年的活动中,以“常识,理解和幸福”为关键词,结合亲身经历,生动地讲述了他对医生职业的理解,他说“治疗有尽头,而抚慰永无尽头”,这不就是一个医院应该带给患者的最好感受吗?

当下处在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和医疗改革时期,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信仰、财富、职业归属等价值观的转变。这个时刻,更需要结合传统医学“大医精诚”理念、西方医学的人文精神、伴随我国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而来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从而建立与时俱进的医院文化价值体系。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艺体卫教师考核细则下一篇:业务代理合作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