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化教学论文范文

2022-05-13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主体化教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要求,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社部)印发了《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随后又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文件,强力推出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

第一篇:主体化教学论文范文

基于“项目联姻”课程的专业主体化教学模式建构

摘要:职业教育特色体现为专业教育特色。专业教育特色体现在“产教结合”、“工学结合”上,结合的深层机缘在于确定专业主体地位,发挥专业主体功能。专业主体化教学是一种反传统的本质性教学创新,它作为一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得以建构和运行,必须以专业办学自主为前提,依靠专业力量打造教学团队,放大育人智慧;依托专业主体寻求合作机缘,开辟教学新路;依傍专业优势吸纳产业资源,建设项目课程;形成专业与企业(行业)“双主体”合一、教学与生产“双项目”同步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教学组织运行机制。

关键词:“项目联姻”课程;专业主体;教学模式;建构

作者简介:戴林东,男,江苏省泗洪中等专业学校正高级讲师,江苏省特级教师,首届中国职业院校教学名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等职教,语文教学。

在职教新课程改革浪潮推动下,我国广大中职学校在办学实践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遵循校企合作办学思想,积极创新产教结合发展之路,探索出诸如“企业配合”、“校企联合培养”、“校企实体合作型”、“订单式培养”、“半工半读”、“校企共融”等人才培养新模式,绘就了斑斓的职业教育特色风景。然而,这些校企合作的特色模式虽然显现出一定的实施效益,但它们体现的“校企合作”大多只是形式上的契合,以我们新课改建构出来的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课程”、“任务引领课程”“任务驱动课程”等新型课程所追求的价值标准来审视,尚未实现校企或产教“无缝对接”,尚未深入到产教相融、工学一体的专业主体化教学本质,难以养成学生以岗位技能质量为核心的高标准职业素质。为了解决这一制约职业教育高效发展的关键问题,我们应该积极推进以专业为主体的教育教学向企业、行业深度拓展,技能型人才培养向生产领域全面渗透,创立专业与企业(行业)双主体“合一”体系,运行教学与生产“同步”机制,努力建构和推行基于教学与生产“项目联姻”课程的专业主体化教学模式。这是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必然选择,是中等职业教育创新突破与深化发展的阳关之路。

一、建构和推行专业主体化教学模式是职业教育本质创新

“专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内核和根本依托”。职业教育特色体现为专业教育特色。专业教育特色体现在“产教结合”、“工学结合”上,结合的深层机缘在于确定专业主体地位,发挥专业主体功能。人们以往创立的“校企合作”模式,往往满足于非实质性合作,表现为“纸上协议”、“挂牌标示”、“世俗交易”等校企双方“行政工程”,对于人才培养很难实现“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的教学追求。达成真正的校企合作必须通过专业主体拓展、渗透向企业(行业)开辟教学与生产通途,建立和运行“双主体”合一、“双项目”同步的人才培养组织机制。“校企合作”归真于“产教结合”、“工学结合”;而“产教结合”、“工学结合”最终纳入专业主体化教学的中心义项。建构和运行专业主体化教学策略的必要条件和基础工程是实现教学与生产“项目联姻”。所谓“项目联姻”,是指中职学校教学课程项目(任务)体系与行业(企业)技术(技能)生产项目(任务)体系实现无缝对接。其建构机制是前者以后者为依据和基础;其形成条件是专业教学机构或组织作为教学主体与企业(行业)生产主体实现“合一”;其现实意义是形成技能型应用人才培养的实体资源,切实保障学生全面养成职业素质。“联姻”的这一形象化比喻,鲜明地体现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新课程思想价值向度,将“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办学方向标具体化至专业项目教学课程建设的核心标的。

专业主体化教学是一种反传统的本质性教学创新,教学组织和教学行为的变革具有浓郁的哲学旨趣。它作为一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得以建构和运行,必须以专业办学自主为前提。由于办学体制的制约,我国广大中职学校实质上属于综合学校,而具有鲜明行业特征指向的专业学校实为少见。在专业设置上普遍地贪多求全,专业布局不仅难以实现与社会产业布局协同,而且难以实现其自身的有效平衡,专业结构与教学能力匹配度小,造成有些专业资源(师资、设施、设备、生源等)不足而有些专业资源剩余这一难以克服的矛盾。在学校大一统的教学行政组织管理中,专业教学主体功能丧失殆尽。专业教学组织的自主性不强,不仅人才培养的积极主动性不高,而且教学责任意识和质量风险意识淡薄,造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难以保障。新世纪以来,伴随着课程改革的风潮,中职学校虽然经历了由教育行政力量助推的“示范专业”、“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和“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等强化创建,在很大程度上将办学力量集聚向专业建设,促进了相关专业的快速发展。然而这些专业的强化创建一方面很少得到企业(行业)的参与和支持,难以保障专业生态发展能够适应并引领社会产业生态的现代化发展,特别是专业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与产业岗位技术规格、能力标准和素质要求实现对接;而另一方面更没有冲破学校教学行政桎梏,没有丝毫松解大一统的教学组织钳制,没有实质上确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专业主体地位。我们以“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等育人理念来观照这种学校“统揽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它的缺陷就非常明显:企业生产任务是分解成生产项目将“责、权、利”落实到一线车间或生产小组组织实施,企业的质量生命线紧紧地系于产品的具体生产环节上;而我们中职学校则一直将人才培养的“责、权、利”标识镶嵌于学校统一的教学组织管理轨道上——由于学校教学组织管理职能很难与每个专业的教学育人职能相伏贴,这种“责、权、利”的主体性归位和切实性兑现往往被弱化、甚至虚化,终至“权力滥用”、“利益相争”而“责任推诿”、“义务不担”。学校教学主体与企业生产主体反向错位,是与“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的教学追求背道而驰的。这是中职学校多年来在办学实践中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校企合作”的关捩点。在学校统一的教学管理体制下,即使建立和运行系部二级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将办学着力点倾向专业重心,但由于系部建设尚属初级阶段,教学制度、管理方式等很大程度上是原先一级管理职能的下移或浓缩,关乎课程建构、教学组织和效益评价等专业主体化发展路径尚不明确,建设思路尚不成熟。因此,校企合作的深度发展,必然要求中职学校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牢固树立以专业发展为核心的办学思想,积极建构和推行专业主体化教学模式。依靠专业力量打造教学团队,放大育人智慧;依托专业主体寻求合作机缘,开辟教学新路;依傍专业优势吸纳产业资源,建设项目课程;形成专业与企业(行业)“双主体”合一、教学与生产“双项目”同步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组织运行机制。

二、专业主体化教学模式之“项目联姻”课程体系架构

中职学历教育不同于技能培训非学历教育,应该切实保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系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扎实锻炼专业基本能力,全面打造职业岗位素质。任何在教学内容上“抽血”、在教学方式上“减力”、在技能标准上“降格”、在教学评价上“压标”的做法,都有悖素质教育宗旨,培养不出现代化经济生产所需要的高技能、强素质劳动者。专业主体化教学致力于攻克教学质量关,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学会感知、模仿、尝试、思考、想象和创造,由少及多、由浅入深、由简到难、有单到全,逐步发展专业素质,养成合格的职业岗位劳动者。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核心工程是建构“项目联姻”课程体系。

(一)建构“项目联姻”课程体系资源保障

建构“项目联姻”课程体系,首先要达成“双主体”目标合一,即教学目标的确立适应生产目标的定位。关键是解决校企双方人力资源整合问题。这里的“人力资源”直接指向课程建设的智慧主体——学校专业主体拥有的师资力量和企业生产规划、设计、科研和技术人员力量(以基层生产技术员为重心)的集合体。他们之间,必须在生产目标和教学目标上达成一致,在思想认识和知识能力上实现耦合。在课程改革中,不少学校采取“吸纳”方式,将企业技术人员“请进来”指导或参与课程建设,做法正确但力度不足。“项目联姻”课程建设智慧主体的形成超越了这种单方面的“吸纳”,教师积极主动地“走出去”,走进企业,不仅与生产技术人员实现无缝交流,而且亲身体验生产流程,直接感悟技能动态,成为教学项目向生产项目伏贴的更加有力的支撑。再次,还要在生产链上按照不同的类型找准关键的项目任务——由于企业生产任务具有稳定性与变动性相统一的特征,教学课程体系的设计也要在保持基本架构的同时容留机动调整的空间。另外,双主体还要完成双方知识、经验、技术、能力方面资源的有机整合,融合专业主体拥有的图书、教材、信息、教师智慧与生产主体拥有的经验、技术、能力、信息。

(二)建构“项目联姻”课程板块互动体系

中职课程改革价值导向是要打破传统的以学科课程体系,建构出贴近社会生产实际的项目(或任务)课程体系。“项目联姻”课程体系建构,是职教课程建设的“凤凰涅槃”,是课程内容的大“换血”,是实现专业主体化教学目标的基础工程。

1.制定“项目联姻”课程计划。制定“课程计划”需要衡定课程容量,厘清课程类型,把握课程性能。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明确指出:“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并将课程设置规定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类”。本着“坚持政策导向,追求教学实效”的原则,“项目联姻”课程计划虽然可以按照专业(行业)不同进行特色建构,但应该具有明确的规范。严格学历教育标准,遵循素质教育宗旨,戒除随意删减文化、理论课程,以环节性、片面性岗位技能课程取代系统的专业技能课程的错误倾向。对于规定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在内容建设上可以面向专业(行业)特点进行特色化建构;对于专业技能必修课程,要按照企业现代化生产操作流程扎实组织教学;对于选修课程,则要根据企业发展趋向和学生发展需求进行校本化、个性化创设。

2.建立“项目联姻”课程结构。(1)专业文化基础板块。这类课程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造就高素质现代公民和技术劳动者。每门课程内容设模块、分项目排列,面向专业(行业)发展实际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如语文课程,可以设立“文学鉴赏”、“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实践应用”等模块,具体分化项目内容,教学分布于整个教学过程。(2)专业技能基础板块。这类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行业或企业生产所需要的全面岗位技能素质,打造扎实的专业技能基础,以适应生产岗位的变化;同时实现专业技能的协调性形成和系统性发展。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初级到高级螺旋式交叉渗透、逐步提升的序列,围绕工作岗位生产任务建构每门课程的模块系列,具体化为项目指标,在整个培养过程逐步组织教学。(3)职业素质综合板块。依据“多元智能”理论,着眼于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和技能特长,深化人文底蕴,拓展技能素质,形成个性化专业发展方向。以生产实训为契机,建构灵活机动的创新课程模块,鼓励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索性学习,养成个性思考和互动合作的学习习惯,为实现职业人生的持续发展、终身发展奠基。“项目联姻”课程结构建构程序是:板块→模块→项目(图1)。

图1“项目联姻”课程结构建构程序

3.形成课程教学项目体系。课程改革最终落脚点是在课程项目的建构上。专业主体化教学的基础是实现课程“项目联姻”,而“联姻”项目的建构则是追求生产和教学目标一致、行为同步、内容融通,最终实现生产项目和教学项目“合一”。专业文化基础板块课程应当体现“共性+特色”精神:一方面,注重课程基础资源(知识和能力)的整合,培养学生作为现代公民生活和工作、今后继续学习必须具备的基础性文化素养;另一方面,注重课程应用资源(知识和能力)的整合,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和专业(职业)发展必须具备的应用性文化素养。基础课程教学实施可以单独组织;应用课程教学实施则采取渗透的方式,与专业课程项目教学一起,形成复合式教学课型;同时,两方面更可以在职业素质综合板块课程教学中与专业课程实现契合。

其中,重点是专业课程项目建设。课程项目是根据对企业(行业)完整的生产流程划分出来的生产岗位(阶段或环节)的生产任务进行科学分析而形成的。项目组合应遵循以下规律:(1)“贴近职业环境”,按照产品结构、工作关系、技术关联的逻辑体系有机组合成具体的职业情境下的项目系统;(2)“贴近生产岗位”,按照技术、生产人员工作经验、技能智慧、实践能力获得的机缘关系而建构项目序列;(3)“贴近学生实际”,根据学生认知发展和技能形成规律来组合课程项目。三个方面合理兼顾。

此外,“模块化项目课程及教学项目设计是创新课程体系的关键。”课程项目转化为教学项目,既是对课程项目的具体分化,又是对教学任务的进一步落实。关键要在准确衡定岗位生产技术规格和能力标准基础上,形成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改革中,人们对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往往满足于企业生产的即时性需求,使教学对生产的适应带有很大的机械性、被动性,降低了教学的服务、引导功能。“以服务为宗旨”倡导的是办学主体能够积极主动地为企业提供人才培养服务;“适应企业生产实际”的精神内涵是教育教学保质保量满足企业生产需求,并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发挥一定的牵引和创新功能。所以,项目课程教学目标既要体现即时的应用性,也要体现发展的前瞻性。以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为例,这一体系的建构过程如表1所。

最后,“项目联姻”课程体系的特征是教学资源与生产资源“合一”。由于企业追求精简高效,一般是将生产项目进行类型和环节划分,形成系统的生产流程,知识和技能也相应地形成应用性逻辑结构;而教学系统则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特别是认知和技能发展规律,形成利于学习的知识和技能逻辑结构;两者之间往往存在不同步、不同位等系统性矛盾。在教学与生产项目对接过程中,应当坚持有利于学生专业发展的原则,遵循教学规律,整合教学与生产项目课程资源。

三、专业主体化教学模式之组织运行机制开发

诞生于英国的“工作室学校”教学组织运行机制给我们带来了有益的启示:“教学的核心方式是实践、团队与实际工作”,“百分之八十的课程都是通过实践授权给商业机构的实际项目来完成的”。“使得学生更像是置于商业领域的工作环境中,体现了工作与学习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开发出活力充沛的教学组织机制,是顺利实施“项目联姻”专业主体化教学模式的切实保障。这一教学组织机制,需要调动学校专业力量和企业技术力量双方共建才能形成。共建的前提是开辟“校企合作”通途。新世纪以来,在课程改革助推下,中职教育虽然探索出多种新型的校企合作之路,但我们应该承认,这条路走得非常艰难,合作的效果并不突出。尖锐的问题是企业主体参与力量嫌不足,积极主动性不太高,“企业参与很难实现”。不少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吸纳依赖思想严重,缺乏培养人才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一方面,由于企业生产科技指数不高,技术能力水平要求较低,面对比较富裕的劳动力市场,很容易实现生产需要的人力补给;即使一些地方企业用工紧张,也可以依靠政府行政保护力量加以解决。另一方面,由于一些企业狭隘地认为,职业学校办学使命就是培养人,企业可以无偿接纳、使用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再者,由于企业目光短浅,对现代化生产要求认识不清,对工人的职业素质和专业学历要求不高,将生产人员素质定位于胜任局域性的生产技术操作,无需打造全面的生产能力和职业素质。这些都是企业不能积极投入人才培养的深层次原因。开辟校企合作通途,关键是开发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主体机制。而有效开发企业人才培养主体机制,虽然可以从思想上加以引导(企业承担或参与人才培养的责任、义务及其重大意义),从政策上加以鼓励(政府给予发改、工商、税收支持和制度保障等),但更为主要的动力源泉还生发于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利益标准和价值取向上。作为办学主体的中职学校,应当抓住这一契机,突出专业主体地位,主动向企业拓展、渗透,增强服务功能,让企业凸显出技术人才生产劳动的优势价值,深切感受参与或投入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从而铺垫坚实的合作基础,为做好“项目联姻”专业主体化教学宏伟篇章鼎力破题。

(一)建立新型技术教育联盟

随着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我国行业技术规范(标准)建设逐步实现由地方性向全国性突破,取得了醒目的成绩。这些技术规范(标准)呈系统性分布,适用于行业系统生产领域。但是,针对具体的某一个企业来讲,由于生产类型和环节的差异,其生产过程所需技术总量不可能覆盖系统的行业技术规范(标准),只适用那些与生产对象相匹配的技术涵盖。这就容易导致企业形成局域性经营思想和运行策略,不利于现代化经济大生产的持续发展,更不利于专业教学与企业生产在系统性技能型人才培养上实现贴合。所以,实现校企合作,必须依靠专业主体的智慧力量,深入行业领域典型企业,对其技术、科研、管理等人力资源进行整合,形成“技术教育联盟”,一方面促进行业系统企业之间互动发展,特别是对技术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形成共识;另一方面促进行业系统典型企业与中职学校之间互补合作,对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形成合力。

(二)创设新型教学管理体制

运行专业主体化教学关键是寻求教学与生产“双主体”契合机缘。它不仅是“项目联姻”课程建设的前提条件,也是专业主体化教学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多年来中职教育校企合作流于虚化、空化,双方难以实现无缝对接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激活这个机缘力量。而中职学校一旦实现专业主体化教学,彻底解脱陈腐的教学思想和教学体制的束缚,激发专业主体教学积极主动性,那么这个契合机缘的发现、建立和增力、生效就会柳暗花明,景观迭现。新型教学管理体制的构成不仅是学校专业教学管理人员,还吸纳了企业生产技术管理人员。主要职责是共同制定和实施项目课程“教学计划”,包括课程项目的安排与调整、师资的选配、学习小组的划定、教学过程的引导和监控以及教学评价的组织等。打破学生班级建制,合理划分“学习小组”(遵循基础水平、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思想面貌等均衡原则),便于根据企业生产任务规模安排学生跟班实习,也便于根据学生学习状况和学习特长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内容。打破课时制,项目课程的学习期限不作统一划定,根据学习进度和水平状况灵活把握。建立“学生学习档案”,由教师和师傅对学生学习进行跟踪观察和记录。对学习进步快、技术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实行课业选修,使之实现兴趣发展、特长发展、优势发展、精致发展,并着力组织他们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技术创新能力。而对于后进生则需要适时进行技能补差和强化锻炼。

(三)形成新型教学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实施专业主体化教学的直接能源,由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员、骨干师傅等共同组建而成。师资团队组建中,要完成两种角色和职能转变:一是学校专业教师角色向企业技术员、师傅角色转变,充实和加强自身的专业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实现专业职业化,将“到企业实践”和“围绕项目任务教学”结合起来,实现自身素质与学生素质同期发展;二是企业技术员、骨干师傅角色向教师角色转变,通过交流学习提升教育教学素养,将指导学徒学习与带领学徒完成生产任务结合起来,达成培养人才与发展生产合而为一。他们按照专业技术特长分别担任学生学习、工作、活动的导师,围绕课程项目实施针对性教学。由于每个课程项目培养目标往往具有多维指向,以及课程项目知识和技术存在拓展和延伸的逻辑关系,实际教学中每组或每个学生学习任务常常需要1个以上老师合作辅导方能完成。所以,新型教师角色的职能既有教学的分工,又有育人的合作。为了加强人才培养责任心,可以从教学生产利润中划拨设立“人才培养奖励基金”,按照培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予以适当激励。

(四)建设新型教学实施场所

专业主体化教学场所是开展专业教学活动的空间环境,应当实现教室与车间合而为一,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提供保障。专业主体化教学体系下,坚持“理实一体化”教学原则,除了进一步加强新课程改革力推的校内“仿真工厂”、“模拟车间”等实训基地建设之外,更要加大力度开发企业真实车间教学场所,建设好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一个专业按照企业生产技术类型和模块的不同,可以在行业系统几个典型企业开拓分别布点、有机联系的教学场所。本着服务企业生产的精神,创设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或者将企业生产项目移入学校实训基地,企业技术员、骨干师傅等师资力量同步跟进组织教学;或者学校专业师资带领学生进驻企业车间,遵照项目生产流程作出合理的教学安排。教学场所是立体的,教学组织是流动的。不管选择哪一种形式的教学场所,在落实好项目课程教学内容、把好教学质量关口的同时,都要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营造好职业文化氛围。在教学内容整合上除了达成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目标外,还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熟悉、认同现代企业职业岗位生产管理模式,更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切地体验职业人生的乐趣和劳动创造的幸福。

(五)运行新型教学评价方式

专业主体化教学模式最适宜采用“学分制”建构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评价方式。其评价功效聚焦在学生专业素质发展上,评价指标应该围绕专业技能中心,面向职业素质目标进行科学建构。全面设定评价内容,根据培养目标,将专业项目课程“教学目标”进行系统的科学分析,对知识、能力、职业品德等教学要求核定出一定的比重,推衍出相应的学分,并对专业学分总量进行“合格”、“良好”、“优秀”等域限设定。注重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将学生学习态度、勤奋程度、进步幅度、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等纳入其中,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幸福。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每完成一个项目课程的学习,及时评定出相应的学分。学业完成时对其所得的总学分进行归档定格。杜绝一评定终身,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瓶颈,导致学业不合格,老师要加强引导,鼓励其继续修学,想方设法让其跨越障碍。评价主体多元化,有机地将学生自评、互评和老师评等结合起来,合理得出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庄西真.学做技术工人——从职业技术学校到工厂过渡的实证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122-125.

[2]孙思珍.加强职教专业建设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J].教育科学研究,2001(12):27.

[3]孟浩,王霞,魏国生.二级管理模式下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困惑和对策.[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3c646b55ad02de80d4d84036.html.

[4]赵迪芳.中职模块化项目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9(2):117.

[5]TED Talks.工作室学校简介[EB/OL].http://v.163.com/movie/2012/5/L/T/M8VRP8PRH_M8VRPC7LT.html.

[责任编辑曹稳]

作者:戴林东

第二篇: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势必推动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要求,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社部)印发了《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随后又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文件,强力推出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为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要求,搞好辽宁省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省教研室在人社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在自主申报的基础上,选择了沈阳技师学院等12所技工院校的数控加工、机床切削加工、钳加工、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和汽车维修五个专业进行试点。在改革的试点实践过程中,笔者感到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有利于保证和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随着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势必推动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

一、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内涵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是人社部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全国职业教育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情况下提出的一项重要改革。新的职业教育形势要求技工院校要和职业培训相结合,要满足社会多样化的培训要求,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职业教育培训更有实效。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推行“模块化”“培训菜单”等教学改革方式,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是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强力推出的教学改革模式,是一种理论与实践、学和用结合更为紧密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传统的职业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教学各成体系,两者有各自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由不同的教师分别进行。这是一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离的教学形式,这种教学形式存在着理论脱离实践、降低学生学习兴趣等许多弊端。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与传统教学的根本区别在于,传统教学是按课程体系组织教学资料和安排教学;而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是按职业能力的培养规律和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托组织教学资料和安排教学。

一体化教学理念,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把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服务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在操作实践中学习专业技术理论,在运用中掌握技能。其含义包括:教学目标一体化、教学内容一体化、教学时空一体化、教师一体化。这四个“一体化”,也是“一体化”教学理念的最突出特点。

教学目标一体化,是把传统职业教育教学中相分离的理论教学目标与实践教学目标按照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要求相统一,实现“目标一体化”。教学内容一体化,是把理论课内容与实践课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时空一体化,是把传统职业教育教学中相分离的理论教学的时间和地点与实践教学的时间和地点相统一,即在同一教学场地、同一教学时间段完成多种教学任务,实现“时、空一体化”。教师一体化,是把传统职业教育教学中相分离的公共课(文化基础课)、技术课(专业理论课)和技能课(生产实习课)的教师有机地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实施教学活动的教学团队,在同一典型工作任务中由多名教师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师一体化”。

树立一个全新的一体化教学理念,可以为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可以促使技工院校的教育培训由封闭式教学转变为开放式教学,可以促使教学与生产、科研相结合,可以促使技工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二、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原则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总体思路应该是:按照人社部对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案来设计试点方案;在自愿试点的基础上,确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试点院校;欢迎非试点院校进行一体化教学改革尝试;一体化教学改革与“模块式”、“开放式”等教学改革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大力推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增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基础,积极推进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改革;以多样化的教研活动促进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鼓励各技工院校进行改革创新,不断完善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

根据以上思路,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课程定位与方向、课程内容与要求、教学过程与评价等都要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尤其是要结合各专业特点,寓思想素质教育于各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进一步突出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二是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要围绕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制订专业教学计划,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加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三是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突出学以致用,在学习中体验工作的责任和经验,在工作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加快实现从学生到劳动者的角色转换。

三、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持续深入的保障措施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全新的综合性配套改革,在改革的深入发展过程中必将遇到来自多方面的困难和阻力,对此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并作好相应的保障性

工作。

第一,必须提高对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教学改革的紧迫感,转变教学观念;必须提高对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艰巨性的认识,作好克服困难和阻力的思想准备,增强教学改革的责任感,增强坚持不渝的决心。

第二,必须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质和内涵,应遵循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原则和教学改革的规律,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

第三,必须大力加强一体化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加快培养既能讲授理论知识课,又能指导技能训练和生产实习的一体化课程教师。促进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提升教师企业实践能力和一体化课程开发能力,使之能够承担和胜任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工作。

第四,必须加大教学投入,建设一体化课程教学场地。建设既能满足理论教学需求,又能进行技能训练的一体化教学场地,创设真实的工作环境,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合进行,为学生提供体验实际工作过程的学习条件。

第五,必须注重结合以往教学改革的实际经验,结合本校、本专业、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灵活学习和借鉴其他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创造性地进行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

第六,必须重视一体化教学研究工作,及时总结改革中的经验和教训,用正确的教改理论来指导教改实践,使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七,必须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相关的课题研究和教学研究工作。各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院校在进行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的同时,应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相关的教学理论课题研究,总结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相关的经验与教训,形成相对系统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教学理论体系,用以进一步指导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实践;重视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教学研究工作,研究解决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教与学的现实问题,保证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使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四、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与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

课程改革与教学模式改革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课程在各类学校教育中都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课程改革是当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当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反映。课程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是为实现各类学校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为学生个性化发展而创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教学模式通常包括理论依据、教学目标和课程、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五个要素。这五个因素之间的有规律的联系就是教学模式的结构。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特定的逻辑步骤和操作程序,它规定了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各步骤应当完成的任务;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能使该模式发挥效力的教学条件、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提出符合本教学模式特点的具体要求;每一种教学模式都必须有其特有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评价方法和标准等。由于不同教学模式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和达到的教学目的不同,使用的程序和条件不同,当然其评价的方法和标准也有所不同。在构成教学模式结构的五个要素中,教学目标和课程要素是核心和重点要素,在一定的理论依据前提下,这一要素影响和决定着其他要素。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是以一体化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而进行的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这一改革必然影响和涉及教学操作程序、教学实施条件和教学评价方面的相应调整。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势必推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

(作者单位:辽宁省技工培训教学研究室)

作者:梁东晓

第三篇: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一体化模式探讨

摘要:本文阐述了教学一体化这种新型教育模式在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上的应用与研究。结合理实一体化这一新型教学形式,通过对知识的传播和学生能力培养的素质教育新体系,建立具有机电一体化专业特色的新型教学形式。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目前,国家教育部门对于“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内容的研究大多只关注其中某些科目的实施情况,对于科目之间的相互联系并没有引起太多的重视,这樣势必导致各科目之间知识的断裂,不能形成很好的联系,削弱了一体化教学形式的真正现实意义。为此,通过这一理论结合实际的新型教学形式的深入研究,对于机电工程专业一体化教学形式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一、 机电专业理实一体化新型教学方式的内容及其特点

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突破了传统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分离的现象,教学各个环节完整统一。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形式既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产物,也是教师自身专业技能和执教水平的集中体现。因此,理实一体化绝不仅是理论和实践在教学形式上的简单表现,更是学生对专业知识技能认知形成,并将理实一体化完整呈现的过程。“理实一体化”教育模式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融合了自学、引导、示范等多种教育模式,最终形成了理论和实践并重的教学新模式。它的特点是:

(一) 理实一体化教学形式,符合现代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

高职教育的发展,主要培养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其本质决定了现代新型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的教育形式。实施理实一体化的教育形式,不再按照传统教育形式中以课堂教育为主,强化了现场实践的授课手段。与提供实际操作的企业紧密联系,实行产学联合的新教学方式。

(二) 理实一体化教育方式,符合其针对的高职教育对象

形象思维能力强于逻辑思维能力符合我国高职学生的普遍认知特点。教学中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效果比较差,而理实一体化教学形式中将理论和实践融汇到一体,学生接受知识更加形象、直观,学习态度更加主动自觉。

(三) 理实一体化模式,符合教育体系高度优化的要求

现代教育信息传递实现高度的同步性,知识内容的传播、专业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素质的培养组合到一起,再经过协调与融合,实现了教育内容的同步进行。

二、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形式在市场需求上的具体表现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形式需要教育工作者对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进行细致的调研取证,并结合现代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经验,各专业的特点和岗位能力的实际要求,制定出详细且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通过制定的教育方案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和培训,以适应劳动市场的需求。

三、

机电专业课程体系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特点

(一) 建立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1.

依托学校和企业相互联合的平台,为高职机电专业学生不断提供工学结合的培训条件,全程实施理实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式;

2.

针对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特点,将学生的培养分为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专业技术技能培养和岗位综合素质培养三个阶段,由浅入深,形成逐步深入的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体系。

(二) 一体化内容体系的基本结构

对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和岗位综合能力训练的科学有序的整合,是构建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一体化教学体系的灵魂。教育工作者应根据机电专业科目的专业定位,对学生进行专业的职业方向引导,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一体化教学的精髓。

根据“校企结合”的双主体建设思路,明确机电专业学科的特点,按照学生对所学科目的认知规律进行科学有序的整合,形成机电专业新型的教育体系。教育体系应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反映教学科目对职业发展的适应性。

以实际工作能力为教育目标,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进行有机地整合,以现实工作作为教学依据,将理论与实践进行合理融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通过教学科目内容的具体实施,使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将职业资格认证融入一体化教育体系中,实现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的双证融合的教育制度。

四、 结束语

机电专业的教学目标就是对学生实际技术能力的培养。教学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式是对高职教育体系下新教学形式的创新与改革。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在内容上,要做到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相结合,目的是可以使学生掌握过硬的劳动技能;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在培养方式上,要做到传授与实践相结合,目的是让学生所学到的知识能够扎实;一体化的教育方式在培养主体上,要做到企业和学校联合共同培养,目的是培养出可以快速适应企业文化的人才,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宗飞.试论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3(3).

[2]刘娇,郭生华,许瀚文.浅析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其发展前景[J].科技致富向导,2012(30).

作者简介:

刘旭刚,江苏省常州市,江苏省武进职业教育中心校。

作者:刘旭刚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教师教育小论文范文下一篇:异步教学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