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调整影响农村经济论文

2022-04-19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政策调整影响农村经济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玉米临储收购政策调整之后,玉米价格进入一个由市场主导的环境,这也是一个健康并可持续的状态。实行了8年之久的玉米临储收购政策,将被“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新机制取而代之。国家发改委经贸司副司长刘小南近日表示,新机制将采取鼓励多元市场主体入市收购、信贷支持等综合性措施,促进种植结构调整、合理消化行业库存。

政策调整影响农村经济论文 篇1:

欧盟农业保护政策的演变及启示

摘要:欧盟的农业保护政策经历了由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到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转变。在不同时期,为保护农民利益和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欧盟采取了科学而有效的支农政策,取得较明显的效果。欧盟农业保护政策的演变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要建立完善的农产品价格调控体系和农业补贴政策体系,适时调整支农政策手段。

关键词:欧盟;农业保护政策;演变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取得长足发展,人民收入得到显著增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渐趋完善。但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地区及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二元经济现象仍十分明显。在农业生产增长的同时造成了资源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这些都将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乃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障碍。而欧盟区域一体化建设之初,也存在较大的地区经济差距问题和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但由于欧盟对农业实施了一体化的保护政策,有效配置了成员国间的要素资源,促进了欧盟成员国经济的发展。欧盟的农业保护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更注重食品安全及资源、环境的保护,其农业保护政策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欧盟农业保护政策的演变

农业保护政策指在国民经济运行中,政府为确保农业发挥基础性作用,使农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发展相适应,以实现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支持与保护农业的政策措施总和。农业保护政策一般对内通过价格支持和收入支持方式展开,对外通过关税壁垒和环境壁垒等非关税壁垒方式展开。相比工业面言,农业的弱质性和农民群体的弱势地位使各国政府对农业和农民都采取不同程度的保护措施。欧盟的农业保护政策自制定之初至今,经历了由增加农业产量、促进农民增收的追求经济增长阶段到保护生态环境和动物生存环境、确保生存安全、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等目标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阶段的转变。

(一)实行价格支持(20世纪60至70年代初)

欧洲许多国家粮食生产无法完全自我满足,必须依赖于进口,而且进口的比例还很高,如卢森堡、冰岛等国家。粮食的大量进口会导致一国收支的不平衡。因此,粮食问题成为欧共体建立之初各国普遍关心的问题。欧洲农业共同市场的力推者是法国,法国希望通过共同的农业政策来保护农业共同市场,促进农业生产。因为法国是欧共体内部最大的农业国,法国的农业产值和农产品出口值及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欧洲位居前列。欧共体最初农业保护政策的出发点是促进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率。欧共体的创始国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及卢森堡在1957年签订《罗马条约》,明确规定要实施一项欧共体范围内的共同农业政策,其目标是:促进农业生产、保障农民收入、保证市场供应及对消费者的合理价格。1962年成立的欧洲农业指导与保证基金把财政支持确立为共同农业保护政策的主基调。同时,把价格支持作为财政支持的核心。其价格机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目标价格、干预价格和门槛价格。目标价格是农民希望得到的基本价格,每年初由部长理事会确定。对内,欧共体主要通过干预价格来实现对农产品市场的保护,充分确保农业生产者的利益。当欧共体内部的农产品供大于求时,实际市场价格会降到目标价格以下;当降到某一点时,欧共体将以事先确定好的干预价格收购农产品,以维持市场的稳定。干预价格一般低于目标价格10%~20%,是欧共体农产品的最低保证价格。对外,欧共体通过门槛价格来消除其外部的农业竞争对区内农业的消极影响。门槛价格是为进口农产品制定的最低价格。如果进口价格低于欧盟的目标价格,欧共体将按差额对其征收关税,使其提高到欧共体内部的价格水平。价格支持主要是为了增加农产品产量、弥补战后农产品短缺、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从而实现农村经济的迅速增长。

(二)降低价格支持水平,实施收入支持计划,调整农业结构(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

欧共体的农业保护政策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但相对于不变的农产品需求而言,生产过剩逐渐成为突出问题。由于欧共体实行对农业的保护政策,通过价格支持,运用政府干预等方式促进农业的发展,保护农民利益,农产品产量得到稳步增加,农村经济也因此迅速增长。但由于农产品供给的增加超过市场的吸收能力,1973~1988年,欧共体农业产量每年净增2%,而内部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每年仅增0.5%。随着干预购买和出口补贴相关成本的增大,过剩农产品也在增加。一方面,过剩的农产品影响农民的收入,进而影响农民从事生产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农业保护政策主要通过价格支持和政策补贴来实现,国家通过财政手段来吸纳过剩产品、保护农民利益,无形之中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压力。共同农业政策也导致欧盟农业开支的过分膨胀和欧盟财政负担过重,连续多年农业方面的开支一直占欧盟年度预算的49%左右。

为解决欧共体的生产过剩、稳定农业生产及解决欧共体过重的财政负担,1972年4月、1988年2月和1992年5月,欧共体对共同农业政策进行多次改革,改革重点放在解决农产品过剩和农业支出占欧盟预算过高的问题。特别是1992年的改革最为全面,效果也较为明显。1992年5月,为协调乌拉圭回合谈判中的立场,欧共体农业部长委员会正式采纳共同农业政策改革方案,开始对其共同农业政策进行系统的改革。首先,降低支持价格水平并对生产进行控制。粮食和牛肉价格在3年内降到接近国际市场水平,实施耕地面积削减计划,冻结15%的谷物耕种面积。其次,实施收入支持计划。对冻结15%耕种面积的农业生产者,以不同地区的平均单位面积产量为基础,根据种植面积给予补贴。同时,对粗放经营的畜牧业生产者也增加补贴。再次,调整农业结构。建立相应基金以鼓励保护农村环境,扶持山区和条件差的地区发展农业等。这是欧共体第一次比较全面地改革共同农业政策,在解决农产品过剩和财政负担方面收到良好效果,同时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增强了农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

(三)对符合环境标准和农业多功能生产条件的生产行为进行补贴(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

欧盟长期的经济政策导致农村经济和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农村与城市在发展上的显著差距。如,农村占欧盟国土面积的93%,但人均收入仅为城市人均收入的50%。许多农村地区深陷于结构危机之中,劳动力大量外流,导致当地人口下降和老龄化、土地荒芜、基本服务萎缩。农业生产带来的环境变化导致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城市的扩张、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经济活动的开展给农村生态系统带来巨大压力,经济发展更趋缓慢,这在欧盟山区和边远地区尤为突出。在此背景

下,欧盟的农业政策目标从最初的鼓励生产转变为减少过剩、提高产品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农村发展和农村社区维护等。因此,近年来,欧盟农业政策从以收入支持为中心演变为日益重视“第二支柱”即农村发展问题。

欧盟的农业保护政策从单纯关注农民收入、.农业发展转变到农业和农村发展并重,强调农业的生产环境及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新的农村发展政策为未来欧盟农村建立了一个协调一致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框架。在促进农村发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上,欧盟主要进行四方面改革:一是引导农民按欧盟标准进行生产。规定成员国农民如果按照这些标准进行生产,则可给予临时性补贴,但补贴时间最长不超过5年,每年每个农场最高补贴额不超过1万欧元。还对农民需要的咨询服务费用进行补贴,最高可达80%。二是对生产高质量农产品的农民予以补贴。最高补贴额为每个农场每年3 000欧元,最多5年。对生产高质量产品的生产者的宣传和促销费用,最多可按实际费用的70%给予补贴。三是采取高标准畜牧饲养方式的农户给予补贴。补贴幅度依据采取这种高标准所增加的成本或减少的收益情况来确定,最多每年每个牲畜单位(成牛)可补贴500欧元。四是增加对年轻农民进入农业的投资补贴。此补贴改变过去挂钩的直接补贴为脱钩的直接补贴,将“蓝箱”支持变为“绿箱”支持,引入强制性动态调整机制,不断削减对大农场的直接补贴,着重通过对农民的收入补贴来完成政策目标。主要强调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农村环境的改善及农业经济的多样化和多功能。

二、启示

由欧盟的农业保护政策的演变可看出,欧盟农业政策随着当时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变化不断调整。由最初的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转变为稳定农业生产、关注生产过剩、进而发展为关注农村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在不同时期,欧盟根据自身的实际采取不同的支农政策。取得明显的效果。为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欧盟建立了以干预价格为核心的价格体系和以门槛价格为内容的关税体系,对农业进行有效保护。在解决生产过剩、稳定农业生产及解决欧盟过重的财政负担方面,欧盟通过降低对农业生产支持力度和对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来实现这一目标。在促进农村发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上,欧盟通过对符合环境标准和农业多功能生产条件的生产行为进行补贴来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欧盟各时期农业保护政策的制定充分考虑了当时经济和社会条件,是适合经济形势发展需要的,同时也保护了农民的利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欧盟的农业保护政策给我国一定启示。

(一)完善农产品价格调控体系,保护农民利益

欧共体在建立之初,在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和提高农民收入上,建立了以干预价格为核心的价格体系和以门槛价格为内容的关税体系,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提高。我国“三农”问题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农民收入问题又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农业政策的制定必须考虑我国的实际经济和社会环境,把农民增收放在政策的首要位置。建国以来,为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我国实施了以牺牲农业和农民利益来保护工业的经济政策,工农产品不合理的价格体系和“剪刀差”的存在,是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直接原因。改革开放以来,这种状况依然存在。因此,借鉴欧盟经验,我国必须建立以农产品支持价格和干预价格为核心的农产品价格调控体系,切实保护农民利益,稳定农业生产。要健全粮食等基础性产品最低收购价格制度,建立粮食价格与生产成本和农民收益的联动调节机制,根据成本变化确定粮食最低收购价水平。并建立合理的增长幅度,提高农民的种粮收益。对鲜活农产品,要依据产品特性探索灵活有效的价格干预政策,通过国家储备调节、预案管理、进口调剂等手段降低价格波动,稳定国内市场,保护农民利益。对贸易依存度高的产品如大豆和油料等实行更灵活的临时收储政策,同时辅以农民直接补贴,降低因价格波动给农民造成的损失。

(二)健全农业补贴政策体系,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欧盟的补贴政策是由过去以价格支持为主的间接补贴政策逐渐演变成以收入支持为主的直接补贴政策。价格补贴的效率较低,据经合组织测算,发达国家价格政策补贴的效率仅为25%左右,同时价格补贴也会造成市场扭曲,造成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等负面效应。而收入直接补贴则能减少贸易摩擦,调节农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发展多功能的农业,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当前发达国家比较注重使用的农业政策措施。因此,我国的农业政策也要充分考虑市场条件、资源环境和确保农民收入等多方面问题,从过去的价格补贴转变为对农民的收入直接补贴,尽可能的提高农民的福利水平,实现收入分配的帕累托改进。政府通过出台相应收入补贴政策,如良种补贴、休耕补贴、环保补贴等政策,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三)根据WTO的政策变化和我国农业政策的目标适时调整支农政策

欧盟农业政策目标及手段的变化一方面是地区形势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受到国际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当前国际贸易竞争越来越激烈,由此引发的争端也越来越多。各国试图通过WTO谈判来建立公认的协定来约束成员国的行为,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并寻求贸易协议对自身发展有利的机会。针对vcro谈判协议的约束,欧盟逐渐调整支农政策,由过去使用的限制较多的“黄箱”政策支持逐渐转变为限制较少的“绿箱”政策的支持,试图通过政策的转变适应WTO协议的需要,也通过政策的变化来保护农业的发展,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在当前形势下,我国的农业政策既要考虑到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要顺应WTO规则的需要进行政策调整,建立适应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需要的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一要充分利用“黄箱”政策。当前,我国“黄箱”政策的支持水平为3.3%,远低于世贸组织规定的8.5%,农产品的价格支持还存在一定空间。因此,要充分利用“黄箱”政策加大对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价格支持力度,以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二要增加“绿箱”支持力度。世贸组织《农业协议》规定,“绿箱”政策主要包括农业科研、技术推广、食品安全储备、自然灾害救济、环境保护和结构调整计划。因此,要不断加大“绿箱”补贴力度,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公共设施、农业科研、技术培训推广与咨询、农产品质量检测、农业结构调整、粮食直接补贴(目前是挂钩直接补贴,逐步向脱钩直接补贴转变)和贫困农民补贴的投入力度,通过“绿箱”补贴政策调整农业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综合竞争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海峰等.农民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评价与期望[J].中国农村经济。2005,(3).

[2]乐波.欧盟的农业环境保护政策[J].湖北社会科学,2008,(5).

[3]叶静怡.欧盟90年代共同农业政策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从价格干预到直接收人补贴的初步转变[J].经济科学,2000,(5).

[4]赵翠萍,唐华仓.农业政策理论与实施研讨会综述[J].农业经济问题,2005,(1).

[5]孙大光.直接收人补贴改革与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J].中国农村经济,2002,(1).

[6]罗建兵,许敏兰.农产品补贴与可持续发展:欧盟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8).

(责任编辑:张佳睿)

作者:陶群山

政策调整影响农村经济论文 篇2:

玉米收储政策调整之后

玉米临储收购政策调整之后,玉米价格进入一个由市场主导的环境,这也是一个健康并可持续的状态。

实行了8年之久的玉米临储收购政策,将被“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新机制取而代之。国家发改委经贸司副司长刘小南近日表示,新机制将采取鼓励多元市场主体入市收购、信贷支持等综合性措施,促进种植结构调整、合理消化行业库存。

“市场化收购”+“补贴”让玉米价格和收储政策走上市场化之路,这较当年大豆、棉花的“目标价格”改革更加市场化。目前,相关部门公开的信息中,只是明确了玉米是由市场定价,对于种植户的补贴标准则并未透露。

对于新政实施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习银生接受采访时说:“如果出现价格严重偏低,相关部门将安排符合条件的企业适时进行托底收购。不过,届时政策给出的玉米托底收购价,可能只能够弥补玉米种植户的种植成本。”

习银生认为,政策调整后在短期内会对市场造成一定的震荡,不过从长远来看,玉米价格进入一个由市场主导的环境,这也是一个健康并可持续的状态。

新政落地

近年,我国粮食产品出现“三高”局面,产量、库存和进口量创历史新高。据统计,2008~2014年间,全国玉米种植面积扩大24%、产量增加30%。其中,东北产区面积增加35%,产量在全国的份额,由2008年的 39%,增加到2014年的43%。2012年,玉米超越稻谷,总产量突破2亿吨,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品种。

国内玉米进入国家库存,国外玉米价格相对较低,进而压缩了国内玉米的需求空间。

农业部是参与制定玉米政策改革的重要部门之一,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习银生表示,“国粮入库、洋粮入市”的现象使玉米产业链受到很大影响,市场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扭曲。在这种情况下,对玉米临储收购政策进行改革,逐步理顺价格形成机制。政策调整后由市场决定玉米价格的走势,由市场调节资源的分配,通过这种机制来调节,进而使整个产业顺畅地运转起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粮价政策改革不仅具备倒逼机制,而且在国内外宏观环境上,具备推进粮价政策改革的有利条件,是全面启动改革的最佳时机。

2015年9月,玉米临时收购价格曾做出重大调整,从2014年的1.12元/斤降到1元/斤,收储价格降幅达10%。程国强表示,此次调低临储价格属于过渡性调整,虽然有利于保护种粮农民利益,但实际收储超过1亿吨,不仅没有减缓收储压力,反而使玉米库存总量超过2.5亿吨,超出2015年全国玉米产量,政策调整远未到位。

事实上,即将实施的“市场化收购”+“补贴”是玉米价格由企业和种植户共同来商定,双方的交易价格基本上是完全市场化的,而国家层面承担的应该是给玉米种植户按照一定的标准补贴,并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入市收购,为种植户营造良好的卖粮环境,也是为整个粮食产品价格的改革和完善提供一个先锋和示范作用。

业内人士指出,玉米新政实施的目的是让玉米政策向市场化之路加速迈进,甚至直接省去了此前大豆、棉花设定的“目标价格”,这也是对整个粮食收储政策的一个大胆尝试,目的是希望尽快缩减玉米种植面积,进而减少玉米总产量,尽早消化国家玉米库存,减轻国家财政负担。

中华粮网研究员郭春爱对《民生周刊》记者说:“当前玉米价格较高对食品加工、生产企业是很大的负担,不利于企业控制成本,而政策调整后由市场决定需求,那么玉米价格与市场价格接轨后,价格会有所回落,这有利于国内玉米加工企业的发展,企业发展良好无形中会拉动玉米的需求,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而对于玉米种植户来说,目前最为关注的是在新的玉米收储政策实施后,国家最终能有多少补贴给到种植户手中?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习银生表示,政策调整后将按照市场化收购,国家在此基础上会有一定的补贴,但是具体会给玉米种植户补贴多少,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消息。习银生说:“也有一些决策者透露一些信息,补贴肯定会有,但是还是能保证玉米种植户有一定的收益。”

在采访中,有种植户担心,如果市场价格出现严重偏低,或者畸形发展该怎么办。

对此,习银生表示,在价格过低的情况下,相关部门会有干预措施,也就是保底价,会安排有资质的企业进行托底收购,具体怎么操作并没有明确。不过,相关部门会有一套完整的预案。当市场价格影响整个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水平时,这种干预机制就有可能启动,如果市场上出现卖粮难问题,不排除国家再启动收购政策的可能。

去库存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已经成为整个农业领域供给侧改革的核心。玉米收储新政不仅牵涉上游玉米的种植调整,大范围波及其他农作物的种植结构,且牵涉下游高库存的消解、中央财政负担的减压,以及国内饲料业、粮食加工產业的成本变动。

妥善解决好粮食临储库存问题,既是当前推进粮价政策改革的重要保障,更是当务之急。新政策出台目的就是要调整生产结构,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首要的就是要压缩一些玉米种植面积,这也是将玉米的供求关系理顺到一个趋于平衡的状态。降低国家库存、减轻财政压力,促进整个玉米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民生周刊》记者了解到,今年财政部、农业部整合了35个亿,促进玉米产业结构调整,也就是在非主产区,通过鼓励和补贴的方式让玉米种植户减少玉米种植面积,为种植其他农作物的提供一些补贴,通过这个政策促进镰刀弯地区玉米生产结构的调整。而“市场化收购+补贴”政策在“镰刀弯”地区是没有补贴的。

2015年农业部下发《“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到2020年,“镰刀弯”地区玉米面积调减5000万亩以上,今年计划下调目标是在1000万亩以上。可以看出,在调整玉米种植区域上,重点针对的是“镰刀弯”地区。“镰刀弯”具体涉及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等13个省份的部分地区,该区域在地图上形似镰刀,在过去的10年间,该区域玉米种植面积增长最多,不过,该区域不属于玉米优势产区,玉米产量低而且破坏环境,所以国家计划缩减该地区的玉米种植面积。

政策调整后对市场的震动是避免不了的,但是政策改革迫在眉睫。“这个震动期对农民来讲确实也很难,种植结构的调整不是一蹴而就,如果非玉米主产区不改革,那么粮食主产区种植户的收益是很小的。今年秋天,玉米价格还可能会降低,所以农民的收入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尤其是‘镰刀弯’地区这样的非玉米主产区,受到的冲击会更大。”习银生说。

高库存和粮价走低的处境大概需要多久能有所改观?习银生坦言:“今年的产量可能会有所回落,但是国内的需求还是上不去。三四年的时间内很难扭转这个局面。我们仍然会面临供大于求的情况。这种情况要四五年之后才有可能缓解。”在习银生看来,这取决于好多因素,如国内需求、国际市场价格等因素。供大于求的关系,在5年之内难以有根本性扭转。

不过,习银生对政策调整表示很乐观,“首先,如果政策实施效果好,我们的玉米价格下降之后,可能会相应地减少玉米进口,增加对国内玉米的需求量;其次,通过政策调整能够使得国内玉米生产面积持续扩张的势头得到遏制或扭转;最后,国内玉米需求能够在政策调整后得到有效的促进。这样我们整个的玉米产业链就能很顺畅地运转起来。”习银生认为,玉米的价格进入一个由市场主导的环境,这也是一个健康并可持续的状态。国家库存从高位状态有所下降,对国家缓解财政压力、理顺供求关系来讲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

作者:于海军

政策调整影响农村经济论文 篇3:

经济下行有其必然今年走势谨慎看好

2008年是国内外经济形势异常复杂、快速多变的一年,也是我国政府宏观调控频度最快、力度最大的一年。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只要政策调整适度,经济增长就不会发生深度下调。在此基础上如果能够把握时机,积极推动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我国经济将化“危”为“机”,走上更科学的发展道路,迈上新的台阶。

一、经济下行的主要原因

从产业(供给)来看,工业增速下降是经济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2008年,第一产业增长5.5%,比2007年提高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长9.3%,下降5.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9.5%,下降4.3个百分点。特别是工业增速在6月份以后呈现加快回落的态势,12月份增速只有5.7%,同比回落11.7个百分点;全年同比增长12.9%,回落5.6个百分点。由于工业占第二产业的比重接近90%,占GDP的比重超过4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50%,因此,工业增速下降是经济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

从需求来看,投资增速下降是经济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2008年,三大需求实际增速同比均呈下降态势。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21.6%,增速比2007年加快4.8个百分点,但如剔除6%左右的零售价格因素,实际增速在2008年第三季度达到高点后已开始下降。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25.5%,同比加快0.7个百分点,但如剔除10%左右的投资价格因素,实际增速已呈较大幅度下降,也是近年来首次低于20%。全年出口增长17.2%,同比回落8.5个百分点;进口增长18.5%,同比回落2.3个百分点,实际增速回落更快。由于近几年投资率基本都在42%左右,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在40%左右,投资增速下降是经济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

从供求关系来看,总供求的结构性矛盾迅速改善,通胀压力已经消除。食品大幅度上涨,是2007年6月以来CPI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自2008年2月份以后,食品价格涨幅逐月回落,受此影响,CPI涨幅自5月份以后连续回落,这主要是国家增加供给政策的作用结果。但10月份以后,CPI星加速下行的趋势,各类价格指数涨幅均出现回落,则主要是总需求下降的结果。尽管全年CPI上涨5.9%,涨幅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但从国内看,总需求增长放缓,粮食连续第5年丰收。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也在10月份开始回落,价格上行的国内因素在继续弱化。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减速,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下降,价格上行的国际因素也在不断弱化。可以认为,我国短期通胀压力已经消除。

从深层次原因来看,经济增速回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周期性因素和趋势性因素相互叠加的必然结果。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导致出口下滑是我国经济增速回落的外因,但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这个内因主要是我国“出口—投资导向型”的增长方式,具体来说有两个特点:一是出口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60%,出口、出口导向型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是这一轮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二是出口和投资相互循环,出口带动投资,投资形成的产能又推动出口。2008年出口增速下降,不仅导致工业生产下降,还导致投资增速下降。而内因的产生是周期性因素和趋势性因素相互叠加的必然结果。从周期性因素看,我国经济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根据经济周期模型分析,我国本轮经济增长理论上应在2005年达到峰值,只是由于外需的强劲增长,峰值推迟到2007年。从趋势性因素看,我国已进入资本相对充裕、劳动力结构性短缺、主要资源严重匮乏的新发展阶段,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总供给增长速度开始放缓;另一方面,国民收入在不断向企业和政府集中,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在2007年仅为39.7%,比1995年下降了11.7个百分点,这直接制约了居民消费的增长,可持续的总需求增长速度也在放缓。无论从总供给还是总需求来看,“出口一投资导向型”的高速增长都难以为继。

二、2009年经济运行的内外环境

(一)世界经济可能加快下滑,发达经济体将全面陷入衰退

当前,美日欧三大经济体经济都出现了负增长,尤其是美国经济在2008年第四季度按年率计算骤降3.8%,创1982年第一季度以来最大单季降幅,经济衰退正在加深。同时,广大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也开始放缓。这使得国际机构对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数据一再降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月中旬发布的《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预测,2009年世界经济增幅最可能的情况可能只有1%,悲观情况会下降0.4%。其中,发达国家最可能的情况是会下降0.5%左右,悲观情况则会下降1.5%;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速度将从2008年的5.9%放缓到4.6%;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经济将分别下降1%、0.7%和0.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的预测认为,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降至0.5%,比该组织去年11月份的预测低1.7个百分点,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最低增速;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将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首次全年负增长,降幅将达2%,远大于该组织去年11月份预测的0.3%的降幅。其中,美国经济增速预计下降0.7%,欧元区下降0.5%,日本下降0.2%。总的来看,尽管很多国家政府联手对全球经济进行干预,但这些措施发挥作用客观上有一个时滞,同时也具有较大不确定性,2009年我国面临的国际经济形势将更加严峻。

(二)国际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稳定出口的压力加大

由于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全部贡献度接近40%,美、日、欧三大经济体占据我国出口市场的60%左右,因此全球经济尤其是发达经济体经济放缓,必然会影响我国出口的增长。同时,2009年世界贸易增长将因经济下行而显著放慢甚至停滞,国际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放缓、失业率上升,可能采取更为保守的贸易政策和措施,全球范围的贸易保护主义威胁增大,针对我国的反倾销、反补贴等措施将会大大增加。我国稳定出口的压力将会显著加大。

(三)消费增长可能放缓,投资增长的可持续性尚不明确

从目前的消费者信心指数来看,受物价因素及资本市场的财富缩水等因素的影响,消费者信心下降,消费者对于未来经济存在忧虑,新的消费增长点还不多。尽管消费增长目前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上,但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的下降,以及消费者对未来收入与支出的不确定性上升,加上刺激消费的政策效果不会很明显,2009年消费增速可能出现下滑。同时,虽然政府大规模增加投资,但由于企业利润增长大幅下降,工业品出厂价格快速下降,房地产市场还会在

较长时间处于僵持状态,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更加突出,企业景气指数持续回落,政府投资能否有效带动社会投资还不明确。

(四)就业压力逐渐加大,农民工失业现象开始出现

尽管2008年全年新增就业超过1000万,超过预定目标。但根据相关部门的调查,10月份我国新增就业增长8%,低于前9个月9%的平均增速,这是最近几年来第一次出现增速下降;第三季度以后的用工需求下降了5.5%,这也是多年来第一次出现下滑。一些企业现有的岗位流失严重,沿海地区农民工返乡潮开始出现。失业人数的增长,不仅会影响消费增长,还会影响社会稳定,制约一些改革措施的出台。

尽管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在增加,但我国有良好的体制基础和强大的物质基础,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发展空间和发展活力,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没有改变,健康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

第一,我国有强大的物质基础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得到明显加强,形成了完备的工业体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大大提高。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人均GDP还处在较低的水平,地区发展很不平衡,13亿人口一多半在农村,投资和消费增长的潜力都很大,加快发展的内在动力很强,扩大内需的回旋余地很大。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产业和消费结构升级还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2020年之前国民经济仍具有持续快速增长的潜力。

第二,我国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和实力大大增强。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积累了较丰富的宏观调控经验。2008年,针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我国政府坚持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适时调整宏观调控的方向和重点。尤其是第三季度以后,面对国际经济金融形势急剧恶化,又及时果断地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如适当调高了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连续多次降低利率和款准备金率,增加薄弱环节的财政支出等。受此影响,一些重要经济指标在2008年12月份出现了好转迹象,这充分说明我国政府有着很强的宏观调控能力。同时,近年来政府财力明显增强,目前的财政赤字率还不到1%,离3%的国际警戒线还有较大空间。金融改革取得较大进展,金融体系总体稳健安全。外汇储备超过1.9万亿美元,支付能力大幅提高。我国的宏观调控实力大大增强。

第三,微观主体适应调整变化的能力也在提高。随着国企改制改革和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应对市场环境变化的能力不断增强。比如,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20%左右,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下调,但我国出口仍保持了较快增长的势头,就是充分的说明。

第四,我国出口的产品仍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批有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综合配套能力和劳动力比较优势仍较明显,“中国制造”短期内尚没有足够的国际替代力量。而且,我国出口的产品大多是日用消费品,收入弹性较低,在质量、价格、性能等方面优势相当明显,所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

这些潜力和优势不仅是短期内保持我国经济增长的基础,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三、2009年宏观政策基本取向

进入2008年第四季度后,我国政府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政策方向有明显改变,政策力度明显加大。12月8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09年经济工作的五项重点任务:一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要较大幅度增加公共支出,实行结构性减税,促进货币信贷供应总量合理增长。二是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要高度重视农民工就业和促进农民增收出现的新情况,最大限度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和农村内部增收空间。三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强调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大方向不能动摇,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优化产业结构、改善城乡结构、调整地区结构。四是深化改革开放,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完善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推进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五是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

(一)以“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为基调,将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有机结合

首先,保增长是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只有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才能较好地解决就业问题,才能提高人均收入水平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第二,扩大内需是保增长的根本途径。2009年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真正把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放在扩大国内需求上,利用这次国际经济结构调整的时机,加快形成主要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第三,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是保增长的主攻方向。会议首次提出了经济结构调整的四个方面任务,并把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放在首位,强调了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第四,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是保增长的强大动力。包括价格体制改革、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以及增值税改革、成品油价税费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这些着眼于科学发展的改革都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第五,改善民生是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把更多资金投向民生领域,减少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在教育、医疗和住房方面的支出,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既在短期内拉动经济增长,又能够促进经济结构转型,为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以增加政府投资和结构性减税为重点,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第一,落实好政府投资,尽快发挥带动效应。加快落实中央出台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保障4万亿元投资能及时到位。这4万亿投资未来两年将主要用于以下领域: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2800亿元)。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3700亿元)。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电网,加快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电网改造(18000亿元)。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400亿元)。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推进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五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3500亿元)。加快城镇污

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1600亿元)。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支持服务业发展。七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10000亿元)。为尽快扭转经济下行的趋势,今年使用的投资可能会超过2万亿元。

第二,实施减税政策,增强企业投资能力和意愿。重点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可能适当降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和提高“小规模纳税人”的起征点,促进企业投资和扩大内需。实施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技术改造,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就业。

第三,积极扩大国内消费,切实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一是增加财政补助规模,提高中低收入居民收入比重。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增加农民收入。出台相关财税扶持政策,提高城乡低保、抚恤对象等人员的补助水平。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力度,缩小地区间收入分配差距。实施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推进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二是健全农村流通网络和城市社区便民服务设施,满足居民便利消费、放心消费需要。三是进一步扩大品种,加大“家电下乡”推广力度。中央财政将再增加补贴,并根据各地农村需求,选择和增加补贴品种。

第四,努力稳定出口,稳定外需。一是继续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继续减免农产品出口的出入境检验检疫费,降低纺织、服装产品出口检验费用,适当扩大中央外贸发展基金规模。二是适当扩大政策性银行出口买方信贷,鼓励商业银行开展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业务,扩大保单融资规模,缓解中小外贸企业融资困难。三是扩大国内有需求的产品进口。重点增加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及元器件和重要能源原材料等产品进口,增加重要战略物资储备。四是促进投资和贸易互动。鼓励外资投向高新技术、节能环保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国际服务外包,扩大先进型服务企业有关税收试点政策范围。

(三)以确保金融体系流动性为重点,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第一,及时向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确保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足。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保持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加大对重点工程建设、中小企业、“三农”、灾后重建、助学、就业等的信贷支持,加大对技术改造、兼并重组、过剩产能向外转移、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信贷支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第二,拓宽大企业的融资渠道,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快发展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扩宽大企业融资渠道。加快发展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银行间债券市场,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实施提供平台。完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制,鼓励商业银行扩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力度,帮助中小企业融资。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出口信贷的规模,对符合产业政策的出口企业提供贷款贴息,探索在出口信贷中提供人民币中长期融资,放宽出口企业票据融资的条件。

第三,适时适度调整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相对于美国0-0.25%的联邦基金利率和日本0.1%的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我国的利率政策处在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位置,运用空间较大。央行可能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为银行提供更多的信贷资金,降低国债的发债成本,并预防“通缩”的出现。还可能下调再贴现利率,鼓励商业银行开展再贴现业务,活跃企业间商业票据市场,增强企业间的商业信用;也可能降低再贷款利率,为面向农村的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并保持利率体系的平衡性和一致性。

第四,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将通过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差别化利率、窗口指导、信贷政策指引等手段引导资金流向,将信贷资金投向战略领域、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继续限制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劣质企业的贷款。

第五,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加强对跨境资金的监管,防范“热钱”进出,稳定市场预期,保持汇率在合理水平下基本稳定。

(四)以保内需、保民生为重点,积极推进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

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实施好燃油税费改革;进一步研究实施扩大消费的财税政策,如提高所得税起征点等,增加居民消费需求。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组织好改革试点,抓紧出台各项具体配套政策。推动电网输配分开,考虑允许地方政府投资城市配网建设和改造,完善输配电价,促进输电骨干网的建设。适度下放城市轨道交通的项目审批权,允许地方政府尝试多种投融资机制和运营模式,扩大城市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投资。

四、2009年经济总体走势

2009年我国经济走势,主要决定于两个因素:一是世界经济的下滑程度,二是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力度。而这两点目前都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对2009年我国经济走势预测也很困难。

(一)经济增长率有可能达到8%

国内外多家机构都对我国今年的经济增长情况进行了预测。从最新的13家机构预测结果看,预测值最高为8.5%,最低为7.5%,均值为8.1%,差距不是很大。

如果按照目前的政策力度,4万亿元投资规模到位,并按两年平均分配,根据模型预测,2009年全年GDP增长速度在7.7%-8.1%之间。其中,第一产业增长速度在4.3%-4.6%之间,第二产业增长速度在7.9%-8.4%之间,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在8%-8.3%之间。这一预测结果和大多数机构的结论还是接近的。

(二)消费和进出口增长放缓,投资则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消费增长将放缓。在居民收入下滑、消费者信心下滑以及财富效应的反向作用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消费持续增长的势头将在2009年发生改变。历史数据也表明,我国经济增长和消费增长有较为明显的滞后关系,即经济增长出现减慢在前,经过大约1年左右的时间,消费增速必然出现回落。从2007年第四季度算起,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已持续回落1年时间,初步预计,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在18%左右。

出口和进口增速双双进一步回落。随着美、欧、日发达国家经济集体陷入衰退,以及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显著减速,再考虑鼓励出口政策的时滞性,以及订单的时滞性,2009年我国出口增长形势严峻,尤其是上半年。国内扩大投资的政策会对进口产生一定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扭转进口快速下滑的态势,但作用不会很大,进口增速也将继续回落。初步预计,2009年进口增速可能在12%-13%之间,出口增速可能在13%-15%之间,贸易顺差将继续增长,但增速将下降。

投资增长则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如果目前扩大投资的政策力度不到位,政府投资增长不能有效弥补社会投资下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就可能下降;如果地方政府投资大规模膨胀,则又可能大幅增长。初步预计,如果4万亿元政府投资能按时到位,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可能在24%左右。

(三)经济增长速度前低后高,居民消费价格先降后升

受经济下行惯性和宏观政策时滞的共同影响,2009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速度可能在7.0%左右,甚至更低;上半年经济增长速度也可能低于8%。但随着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开始发挥效力,下半年的经济增速可能明显反弹。但这种反弹能否持续,则要看社会投资和消费增长能否续接。如能续接上,2010可能维持8%以上的较快增速;如不能续接上,2010年经济增长速度有可能再度下滑。至于何时能再次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还要看世界经济的恢复情况。毕竟,“出口一投资导向型”的增长方式不可能在一两年内得以完全转变。在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的情况下,消费也不可能有较快、持续的增长。而没有消费和出口的带动,投资也不可能持续较快增长。

作者:金三林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分析论文下一篇: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