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习论文范文

2022-05-12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音乐学习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儿童的音乐教育受到家长们的重视,家长的积极态度推动了儿童音乐教育的发展。如何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儿童的音乐之路走得更远,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时时思考的问题。关键词:音乐教学;儿童心理;改进方法文献标识码:D儿童的音乐教育受到家长们的重视,家长的积极态度推动了儿童音乐教育的发展。

第一篇:音乐学习论文范文

从“学习音乐”到“用音乐学习”的转向

当前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存在两个尚需澄清的问题:第一是教学的专业化倾向;第二是多维度价值观困惑。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两个不同角度的问题,但事实上却都是由于对基础音乐教育的价值取向脱离“以人为本”的观念所导致的。本文由于篇幅所限,将重点就当前多元教育哲学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价值取向谈一点看法。

当前影响我国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哲学思想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如“审美哲学”、“实践哲学”、“多元文化哲学”等,这些不同哲学思想虽然有部分的共性,但更多的体现了其核心思想的差异性。此境况一方面开阔了我们的理论视野,有利于我们对音乐教育的本质、价值和规律性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另一方面也很容易导致课堂教学出现被不同哲学观点混淆的现象,教学效果堪忧。因为作为引领教学行为的教育哲学思想必须是观点明确、方向清晰、易于操作的一种完整的思想架构,而不能是几种不同哲学思想的简单叠加。作为教师,如果没有一个统领的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教学行为的支撑,没有一个纲领性思想告诉自己所教学科的性质,那么在音乐课堂上很容易出现“‘审美’不能丢,‘实践’也要有,‘文化认知’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好也渗透”的多维度价值取向。由于不同教育哲学其核心价值取向的不同,对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教学理念、教学范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行为等做出的要求是存在差异的,所以这种“平行式、多维度”的教育价值观不但不会丰富我们的课堂,反而会使课堂教学产生“漫无目的、不知所措”的困惑,既觉得什么都要讲,但似乎什么也讲不清楚。这时候我们很希望有一个清晰可辨的教学理念来厘清教学思绪、指引教学行为,以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和无序性,真正提高教学实效。正是鉴于此,故而笔者斗胆写就此文,提出“从‘学习音乐’到‘用音乐学习’的转向”之管见,以供同行探讨。

“从‘学习音乐’到‘用音乐学习’的转向”,总的说来是“知识中心论”向“学生发展论”的转变。“学习音乐”其关注点是音乐本身,强调通过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使学生在音乐兴趣、技能、知识以及对音乐要素以及音响的敏感度等方面都有所突破,这是当下高中鉴赏教学普遍存在的价值倾向。而“用音乐学习”其关注点是学生的能力发展,虽然肯定了音乐作为教学媒介的作用,坚持利用音乐学科特点进行教学,但强调音乐鉴赏课的最终目标是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而不是音乐艺术本身的客体性掌握。这一理念着重强调音乐教育的“人文性发展”,旨在用“主体”的核心发展目标来协调“客体”的服务功效。当前高中鉴赏教材作为六大教学模块(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之一很难说是按照某单一教育哲学思想的要求而编写的,而且也没有明确指出哪些章节(或模块)是“审美范畴”、哪些是“实践范畴”或是“多元文化范畴”。所以,假如我们没有一个统领性的教学理念来协调多元教育哲学的多维度价值取向,而只是简单地将多层面价值观采用“拼贴式”教学设计来植入鉴赏教学,那么这样看似面面俱到的教学是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的。可能有老师会说用“融合”的方法相互渗透不就解决问题了?确实“融合”是一个好办法,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来融合,不同教师有不同的“融合”,其依据又是什么呢?如果这一点没有想明白,那么所谓的“融合”很可能还是停留在简单“拼贴”的层面。文章认为要想真正做到“融合”其最重要的依据只能是“适合学生的发展”,我们的课堂只有站在学生的具体能力、基础、兴趣以及成长发展需要的基础上来定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这样的教学才可能取得最大的成效。一方面可以避免因多重哲学思想而导致的“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困境,另一方面也可以规避因坚持某一哲学观点而可能出现的狭隘性教学立场,因为无论是美育论、审美论、实践论还是文化功能论,本身都没有对音乐本质和音乐教育价值进行全面而客观的诠释,均不同程度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所以只有树立音乐教育的“人本化”观念,才能真正发挥音乐教育哲学对于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接下来本文针对所提出的观点谈谈具体的理论依据。

一、音乐学科的人文性指向

音乐学科毋庸置疑是属于“人文领域” ,文章认为对该学科教育价值与本质的定位首先是要体现“人文关怀”而不是学科本身的科学化认知和技能化训练。“新课标”中 “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美和蕴涵于其中的丰富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进而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这一段文字描述就是很好的证明。很明显“用音乐学习”比“学习音乐”更注重人的发展,更符合“新课标”对于课程性质的定位。不仅如此,这种“人文关怀”的主体精神还体现在历史上所有有重大影响的美学研究中,虽然在认识客观世界本质和揭示生命意义的途径及思维方式上各有不同,但它们归根结底都是一种“人学”,都是最后为了让人类生活得更加自由、更加幸福。无论是康德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美学思想,还是黑格尔《美学》关于“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都体现了对“人性”的褒扬,而这也正是这些伟大哲学思想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衍生力的原因所在。

二、“能力”取代“知识”是教育改革的整体趋势

从当下全国不断深入的教育改革浪潮来看,其核心思想是“以能力发展为本”取代“以知识传承为本”的改革。无论是课堂模式、教学内容的改变到课程设置权的下放,甚至从高考方式和招生制度的革新都无一例外地遵循了“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理念。所以对于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价值取向,由“学科”向“人本”的转变也应该是顺应我国教育改革趋势的。

三、对中国传统哲学精髓的借鉴、继承和发扬

和西方的哲学文化相比,中国古代的哲学研究更注重“人”,更关注个人生命的“仁、义、理、智、信”。 “中国哲学的传统,其哲学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指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①而西方的哲学因基于古希腊世界观“宇宙是数、几何构成” 的思想传统,所以特别注重追求客观知识体系,“西方传统哲学无论是古代的本体追求还是近代哲学的认识论反省都表达出根深蒂固的知识论立场,它蕴含着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②在这种哲学文化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音乐学体系也都不可避免地烙上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即将音乐艺术当成一个客观存在的“美的客体”去分析和解释,试图找出其独立于“人的主观世界”而单独存在的客观规律。当下我们的音乐教育正是受到这些西方哲学思想的强势影响而过于强调对音乐学科知识与技能的体验、认知和训练。反映到我们高中音乐鉴赏课中,就变成了始终绕不开“音乐课围绕音乐元素来教学”的事实,始终无法摆脱通过引导学生掌握音乐学科知识和技能来达到“审美”的教学目标(至少不应该成为唯一的方式)。这有悖于我们传统对音乐的认知方式。其实对于中国传统哲学来说大多数哲学家力求解决的是如何成为一个“圣人”,而称为“圣人”的最高境界是,个人与宇宙的合二为一,也即为“天道、人道”天人合一的境界。基于这样的哲学文化映射到我们的音乐教育中也必然应该更倾向于“生命的体验”,注重主体的生命发展而不是音乐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客体化认知。所以当下我国的音乐教育虽然深受西方哲学思想影响,但要真正落实到实际教学行动中时,是无法回避中国的文化环境,不能丢掉中国的传统哲学精髓的。故而,将普通高中音乐鉴赏的教育本质和价值观从“学习音乐”转向“用音乐学习”也似乎更符合将音乐教育作为“塑人”工程的最高追求。

四、关于“美育”、“审美”、“实践”、“多元文化”四种音乐教育哲学的思考

事实上我国对音乐教育“美育”思想的提倡要早于20世纪中期产生于美国的“审美”教育思潮,而且两者的教育价值取向不同,我国的“美育”思想其核心是“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最早由蔡元培受席勒《审美教育书简》的启发而提出的。同时也是发展了我国晚清 “学堂乐歌”课的教学精神:“音乐其要旨在使学习平易雅正之乐歌,凡选用或编制歌词,必择其伦常日用有裨风教者,裨足感发其性情,涵养其德行。”③所以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蔡元培所主张的日后对我国音乐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美育”思想“实质上是教育理论中的世界观教育,虽然也提到情感教育,但他主张的美育观更多的是通向伦理道德的教育。”④这一思想虽然存在弱化音乐学科特性的缺陷,但却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我国传统哲学“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美学思想,所以深受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青睐和响应。它和美国音乐教育家贝内特·雷默所提倡的“审美哲学”是不同的,雷默认为“音乐教育的本质和价值在于审美品质”,而“审美品质存在于它的旋律、节奏、和声、音色、调式、曲式之中”⑤。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审美教育哲学”具有很深的西方认识论哲学文化的痕迹,虽然他也提出音乐教育最深刻的价值是“通过丰富人的感觉体验来丰富他们的生活质量”,但雷默希望达到这一目标的途径是通过音乐本体教育。“总的来说雷默的审美主义哲学思想倾向于形式主义的基本立场,即从音乐作品的内部去寻求其价值和意义”⑥,他反对只追求音乐外部价值的“思辨主义教学思想”⑦,从而割裂了音乐教育和政治、经济、宗教、历史和文化活动之间的相关性,使音乐价值仅仅停留在“声音、技术、形式”的体验和认知上。但事实上任何一个时代的音乐作品都是那个年代主体精神和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音乐教育受惠于人的价值也应该从更广泛的范围内让学生的听觉体验得以丰富,精神世界得以升华,对现实客观世界的生活视野得以拓展。所以,雷默将“审美教育”作为音乐教育的全部,则带有很明显的狭隘性。正如知名学者管建华所批判的那样,“将音乐教育禁锢在‘审美的牢笼’中而无法向人类的精神世界和现实生活世界敞开”⑧。

再来说“实践主义”哲学,由美国学者大卫·埃利奥特于1995年在其著作《音乐问题种种:一种新的音乐教育哲学》中所倡导的这个观点,是在针对“审美哲学”的教育局限性基础上提出的,他认为“音乐是多样化的人类实践活动”,其观点突出了音乐教育对于音乐文化的人类学思考,并坚持“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导向。从而否定了雷默过于强调音乐本体价值而忽略音乐人文价值的审美主义教育哲学,将人类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地理和宗教等相关内容融入了音乐教育,最终使教学更符合学生回归现实生活世界的发展需要。但是他为了达到这一教育目标所选择的途径是“实践”,使得教学过于专注学生的表演,把作品只是作为歌唱和演奏乐器的音乐。这样一来则很可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无法对众多的世界音乐文化作深入的学习和理解”⑨。同时这种注重音乐活动过程,强调“行动中认知”的教学理念,势必会导致我们的教学过程“似乎只有经历一定的艺术技巧培训或只有具备相当高艺术素质的学生才能真正体验音乐文化”的困境。所以,面对丰富而宏大艰深的音乐鉴赏作品,如果我们的教学以“实践”来展开,似乎并不现实。

有关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所提倡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哲学”其实质与“实践哲学”的核心思想是相近的,都将音乐教育纳入了文化的考量,“通过音乐教育使学生能了解不同国家的音乐传统及优秀音乐作品,理解和尊重多样性音乐文化,不断体验音乐是一个多维度的人类现象,通过音乐教育拓展其国际视野,培养其参与国际交流的能力,提高其社会性和情境性并存的音乐素养,更充分地体现音乐教育以人为本。”⑩这种多元文化教育思想与实践哲学的区别在于学习音乐的过程以听觉体验和高度信息化的文化理解为目标,而不是“实践认知”的过程,所以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较之于“审美主义”和“实践主义”更有利于音乐鉴赏教学的顺利开展并达成教学目标。然而,多元文化教育思想在注重文化理解和体验,淡化音乐技术和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容易忽视传统“美育”思想而使体验变得肤浅,无法使学生的心灵体验达到超越现实,高于道德的境界。这对于我国高中音乐基础教育来说并不合理,因为对于中国的基础教育来说不可能忽视中国的教育国情,失却音乐教育的社会功能。现行的《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新课标”都明确指明“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学基本理念。当然,这里的“审美”已经超越了雷默的“音乐本体美”而将“心灵美”也纳入了教学的范畴,其内涵具有时代性和包容性的品格。“它立足于音乐艺术的教育功能和我国优秀的教育文化传统,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以美育人’的教育功能……”

综上所述,无论是“美育论、审美论、实践论”还是“多元文化论”,既有其教育的积极一面但也存在各自的教育局限性,正是源于合理吸纳取长补短的初衷,所以教育部在制定“新课标”时将这些多元教育哲学并存于其中,希望有利于我们在实践过程中更为全面地把握音乐教育的价值。那么如何来把握呢?笔者认为要想合理利用不同思想的有益部分,只能找出它们不同观点背后的“共同点”,用这个“共同点”来引领多元思想下的教学行为。那么当下多元音乐教育哲学的“共同点”是什么呢?那就是“人的发展”。正如前文所提到,虽然在认识客观世界本质和揭示生命意义的途径和思维方式上各有不同,但它们归根结底都是一种“人学”,都是最后为了让人类生活得更加自由和幸福。所以笔者认为“用音乐学习”的人本化理念相比“学习音乐”的专业化理念更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兴趣、能力和发展需要而灵活地定位具体教学内容的教学价值,而不至于出现高负而低效的局面。

五、关于“鉴赏模块”和高中音乐教育的关系

目前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多维度价值困惑还体现在“全面发展”的认识误区中。时下我国普通高中的音乐教育包括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六个模块,“但出于考虑到当前师资及教学设备等情况,并不是所有地区和学校都具备同时开设六个模块的条件。所以优先开设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模块─音乐鉴赏,以保证学生获得参与现代社会生活应具备的音乐文化素养”。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音乐鉴赏”只是高中音乐教育中的一个方面而已,两者并不等同。鉴赏教学无法包含所有的音乐教学目标,更无法承担所有的音乐教学任务,当然也无法体现全面的音乐教育价值。针对当下不少音乐教师在音乐鉴赏课中面对宏大经典的音乐艺术作品动辄融入演唱、演奏、舞蹈的实践,或是进行音乐要素和曲式解析,甚至进行创作训练等教学,表面上面面俱到,实则事倍功半。正如贝内特·雷默所提到“具有最理想教育影响的通识音乐课,将不是简单地把各领域的学习集在一起,各是各的,和其他领域截然不同;它也不是那种融合,对其间所有的差异一概不见”。在这里雷默虽然也提出了美国音乐教育国家标准所涵盖的九大音乐角色培养:

1.唱歌、演奏(表演者)

2.即兴创作表演(即兴表演者)

3.作曲(作曲者)

4.编曲(编曲者)

5.聆听(听众)

6.分析、描述(理论家)

7.评价(批评家)

8.理解音乐、其他艺术和艺术以外的学科之间的关系等(心理学家、哲学家、神经学家和教育理论家等)

9.理解音乐和历史与文化的关系(历史学家、民族音乐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等)

但他同时也承认,有效的教学并不是众多音乐角色的简单叠加,而是要“集中对待不论哪个角色来发挥其他角色的作用”笔者认为对于这些角色的培养,旨在满足所有学生的不同音乐需要,而不是每一位学生的全部需要。每一种特定的角色培养都是了解和体验音乐的一种特殊途径,角色之间毫无高低优劣之分。同理,我们现行“新课标”的教学内容和基本理念是站在全面高中音乐教育尺度上的考量。它不是单独鉴赏模块所能涵盖的,作为鉴赏模块有其自身不同于其他模块的独特教学规律和价值取向。站在当前我国普通高中鉴赏模块内容的角度来看,其教学过程必须结合学生的音乐基础和兴趣特点,大胆放下一些超出鉴赏模块教学任务“演唱、演奏、创作、表演、曲式解析”等的目标设置(作为教学形式当然可以存在),将教学价值定位于在引导学生主动聆听感受、评价描述、理解音乐和姊妹艺术、音乐和历史文化的关系过程中发展学生分析、归纳、合作、探究和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这样可能会更实际、更有效、更利于学生的发展。

所以,在当前多元教育哲学的影响下,要使我们的音乐教育真正发挥育人的作用就必须打破固定的教学形式和传统认知维度,针对具体的音乐内容找出适合学生发展的音乐认知尺度来开展教学才是我们当下音乐教育迫切需要做到的。毕竟无论是音乐教育的道德价值、审美价值、实践价值还是多元文化认知价值,都不是教育的最终价值,“人的有效发展”才是我们高中音乐课的终极目标。

注 释:

①冯友兰著,赵复三译,《中国哲学简史》,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版,第3页。

②韩秋红著,《现代西方哲学概论—从叔本华到罗蒂》,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9页。

③章咸、张援编,宋恩荣审定,《中国近现代艺术教育法规汇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0页。

④王红艳著,《论音乐教育哲学对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影响》,《中国音乐》,2010年第4期,第204、203页。

⑤覃江梅著,《音乐教育的哲学:拓展视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第138页。

⑥王伟著,《贝内特·雷默的音乐美育思想探析》,《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第37页。

⑦思辨主义是一种他律论的音乐美学观点,认为艺术品的意义和价值来自于艺术品的外部,比如社会、政治道德的需要等,艺术品的优劣也决定于其外部的价值和意义。音乐的价值不在于音乐作品的内在要素,如节奏、旋律、和声等,而在于它所引起的非音乐的体验以及所要达到的非艺术的目的,如宣泄情感、净化心灵和提升道德,等等。

⑧管建华著,《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批评与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建构》,《中国音乐》,2005年第4期,第13页。

⑨罗凌著,《音乐教育哲学的后现代思考》,《艺术评论》,2012年第8期,第144页。

⑩同④。

王安国著,《基础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起点》,《人民音乐》,2012年第6期,第68页。

贝内特·雷默著,熊蕾译,《音乐教育的哲学—推进愿景》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年版,第382、377、383页。

浦利华 浙江省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

作者:浦利华

第二篇:改进音乐教学方法 提高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

摘要:儿童的音乐教育受到家长们的重视,家长的积极态度推动了儿童音乐教育的发展。如何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儿童的音乐之路走得更远,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时时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音乐教学;儿童心理;改进方法

文献标识码:D

儿童的音乐教育受到家长们的重视,家长的积极态度推动了儿童音乐教育的发展。但是一方面家长对儿童的学习方式的认识不足,激励和教育方法有悖于儿童心理;另一方面许多教师用成人式的教育模式对儿童进行音乐教育,使许多儿童产生了逆反心理。如何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儿童的音乐之路走得更远,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时时思考的问题。

一、音乐教育可以开发儿童的主要潜能

经过哲学家和科学家们长期的研究和探索,目前正开始揭示音乐和语言、数学以及其他智力活动间的联系和本质。一是音乐和语言相辅相成。音乐通过强调节奏、重复、字与字、话语之间的停顿来促进语言学习,例如小孩在还不能念出一个长句的情况下,就能唱出一长串歌词;二是提高时空里预测与把握形式的能力,数学和音乐的联系是因为两者都依赖于时空推理,每一位懂音乐的人都知道音乐是数学的,如果不作数学计算,你就无法读懂五线谱上的第一个符号;三是音乐可提高我们思考和推理的能力,音乐训练能提高大脑两个半球之间的联系。

二、儿童音乐学习心理的特点

(一)兴趣与好奇心是儿童音乐学习的动力

杜威说过,兴趣是儿童生长中能力的信号和象征,是儿童已发展到什么状态的标志。这句话准确地揭示了兴趣在儿童发展中的价值。心理学证明,兴趣是儿童主动学习的唯一动机。他喜欢就学,不喜欢就不学,或不爱学,即使你强迫他学,一般也不会有好的结果。因为在儿童时期,他的认知和思维能力有限,不可能对某一事物做出理性的判断,不能像成人那样为了某种需要去做。他只能凭自己的兴趣,而且这种兴趣还是不能持久的,很容易发生变化。或者渐渐浓厚,或者渐渐淡化。对音乐的兴趣也是如此,因此要深入儿童对音乐的学习就必须始终引发学生的兴趣,违背兴趣实际上就是违背儿童的发展规律。

(二)感性认知是儿童学习音乐反应的主要形式

儿童对音乐的反应,首先是感性的反应,而不是理性的反应。儿童音乐学习的感性反应主要包括歌唱的反应、表情的反应和动作的反应。

(三)个性和差异是儿童音乐学习心理的明显特征

个性也是儿童音乐学习心理的特征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个性会越来越强,逐步形成自己的个性。东北一带的孩子从小就会哼唱两句二人转,而江浙一带的孩子从小就会哼唱两句评弹,这是和地域的熏陶分不开的,所以经常接受健康音乐的熏陶,就会喜爱健康的音乐,形成良好个性。

三、如何根据儿童音乐学习心理特点改进音乐教学方法

(一)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

1、以音乐的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鲁道夫·史代纳博士对音乐阐述过:乐曲的愉悦感比内容更重要,给幼童的音乐是要生动的音乐,能滋养耳朵的音乐。音乐要融入孩子一天的生活中,在情感、意志和思考的各个层面滋养孩子。用我们完美的范唱给学生展示出所要学习的歌曲,从而激发了学生也想学唱的愿望;用我们娴熟的技巧为学生吹奏一首优美动听的口琴曲,学生们就会迫切地拿出口琴来,也要学着吹奏。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它是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音乐的兴趣的重要因素。

2、引导学生探索音乐,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儿童对音乐的兴趣是从对不同的声音的探索开始的。新生入学的第一节音乐课就是从探索生活中的声音开始的,如我们的脚步声、风声、雨声等,都蕴含着节奏和旋律。学生从而认识到,音乐不只是唱歌、演奏,它和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引导他们探索乐曲的音色、结构等,进一步加强音乐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对声音的感知,正符合儿童的这种音乐学习心理的特点。

3、成功的体验,保持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内在发展阶段的外在表现,抓住了兴趣就抓住了孩子目前的发展阶段。按照兴趣提供资源就是在他需要盖地基的时候你给他提供钢筋水泥。让儿童跟随着兴趣去选择钢筋就用钢筋,去选择水泥就用水泥。这些素材被他们自己有机地结合起来之后,就完成了内在建构,形成了自己的能力。儿童对音乐的兴趣就是在不断获取“成功”的过程中产生的。当学生经过学习能够演奏一首小曲时,他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也进一步巩固了他学习音乐的兴趣。根据儿童的心理,他们很容易得到满足,满足的同时又进一步产生了兴趣。因此,在音乐教学中,不是让学生感到失望,感到高不可攀,逐渐淡化兴趣,乃至丧失兴趣;而是要让学生经常、不时地获得成功的喜悦,在音乐实践中始终保持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二)丰富教学手段,增加儿童的音乐感性体验

1、组织儿童体验、感受音乐

音乐老师要在儿童与音乐间建立美妙的连接,老师要成为孩子进入音乐世界的引领者。让儿童与其内心深处的那个自己相遇……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音乐课的学习首先要通过聆听、体验和感受音乐来进行。如何把学生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对音乐的初次体验变成可监控的状态,就需要教师在学生初听之前设计一些简单的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听的目的明确了,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就会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认真听辨,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努力从音乐中找到答案,最后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来,这样的思考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精神。

2、组织儿童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儿童对音乐的体验还来自于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如孩子一曲声情并茂的演唱使得自己如醉如痴,同时也带给了我们“听众”愉快的感受;小小口琴使得孩子们找到了演奏家的感觉;每个孩子根据自身条件分别演奏难度不同的曲子;“课堂教学要面向每一个孩子”,在演奏口琴的实践活动中已不是一句空话;歌舞表演是孩子们最喜爱的了,孩子们在这一项实践活动中充分释放情感,展示自我,表现自我。通过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孩子们体验着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享受着成功的喜悦。

3、学在快乐之中,强化学生的音乐体验

音乐是最具韵律感的艺术,但是要保持儿童对音乐的“欢喜心”也不是一件易事,强化儿童对音乐的体验,需要时时保持儿童对音乐体验的快乐,如小学低年级阶段要增加律动的教学,通过身体的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如果困难程度超出了孩子的兴趣能力,孩子兴趣减弱甚至丧失就很正常。或者反过来说,当我们发现孩子出现各种兴趣下降的表现时,第一反应就应该是检测一下是否随着学习的进展难度的提高,已经进入到了让孩子力不从心的阶段。如果是,那么就要及时调整;如果不是,仅仅是枯燥的方式引起的兴趣下降,就要及时调整方式,增加更有兴趣的环节。国外的各种教学素材和方式之所以如此重视“fun”,原因也正在于此。

(三)突出教和学过程的和谐,让兴趣转变为儿童发掘自身价值的基石

1、教学内容要和谐,易于儿童产生共振

教学内容是使儿童与音乐发生相互作用,并在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使儿童获得发展的媒介。只有当音乐学习的所有内容的自身各要素之间、所有内容与儿童之间处于和谐的相互作用状态时,才能使儿童在真正的审美气氛中,在感知美、创造美、享受美的过程中获得最有效的体验,促进其身心发展,同时也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或减少身心疲劳和情感损伤。比如儿童与歌曲之间的相互作用没有能够进入和谐状态,儿童的嗓音运动与全身的脏器运动,与全身的肢体大肌肉运动没有能够进入和谐状态;儿童的歌唱行动与儿童对歌曲的情感体验没有能够进入和谐状态,缺乏理解,缺乏情感体验,缺乏情感体验带动儿童的歌唱的表达是缺乏生命活力和情绪感染力的,与特定情感表达紧密联系的歌唱技能也不容易获得。

2、教学方法与程序要和谐,易于儿童共享

从理论上的实践中看,教学方法必须满足于整体和谐的条件,必须具有审美享受的特征,才更易吸引师生的积极投入,使师生自然地产生人人都乐此而不疲的效果。比如,传统的幼儿园舞蹈教学,往往采用干巴巴地喊一二三四,反复机械地练习基本动作或基本动作组合,然后再一部分一部分地学习舞蹈的基本结构,最后再将全部的舞蹈动作连贯起来配上音乐伴奏进行表演。在能够完整连贯地表演之前,儿童往往就已经不断地陷入厌烦、苦恼与疲惫的困境之中。而教师也往往很快地感到自己的身心疲惫而热情下降。而先进的教学法则是:从舞蹈的大轮廓开始,尽可能早地引入舞蹈所表现的情感和被象征的内容因素,尽可能早地配合完整的音乐,并随着儿童对前面出现过的要素的逐步掌握,逐步地累加新的要素,从而使舞蹈的形象逐步丰满细腻起来,儿童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3、精神环境要和谐,易于提高儿童的人际协调能力和投入音乐学习活动的热情

和谐理论认为,只要处理好了这些关系,教师和儿童双方都能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出最小的力做最大的功。其中的关键是,将不必要的损耗减少到最低程度。一方面正确处理好教师的教训(教导、训练)和熏陶(熏染、陶冶)的关系,处理好儿童的思想与练习、体验与悟道的关系,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使所有这些关系都处于和谐状态下,儿童有效发展的偶然性就会转化为必然性,成功发展的概率也就会大大地提高。事实上,人人都会承认,教师对儿童的尊重与信任、鼓励与支持、有效地反馈和适时适度的具体帮助,都会十分有效地改善儿童所处的精神环境,提高儿童活动的兴趣和对自己的要求。另一方面,在音乐学习活动中,儿童与儿童之间的人际关系虽不像师生关系那样引人注目,但它也是精神环境和谐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教会儿童积极地评价他人、热情地与他人进行语言的、体态(表情)的、身体的交往;主动而有效地与他人互动,共同追求歌声、器乐演奏声、集体舞蹈表演的整体和谐;共同享用有限的空间等。具体些说,如果儿童学会了在结伴歌唱、结伴舞蹈中用眼睛看着对方眼睛的方法与同伴交流积极的感情,学会了在自由空间条件下的随乐运动,根据表演情境和音乐的要求接近他人或避开他人,他们就必然会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也就会不断地提高儿童与儿童间的人际关系所造成的精神环境的和谐程度,这种精神环境的谐振所产生的巨大活动力,会大大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通过音乐学习,能使儿童在每一具体发展领域,每一具体品质、能力类型,每一具体操作行动中各种微观目标之间达到整体合一,使儿童个人的音乐价值、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得到和谐统一,这关系到国家未来的百年树人大计。

作者:蔡锋

第三篇:浅谈音乐教学中“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

摘 要: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要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就不能忽视培养学生对音乐本身的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兴趣强度差异,按照引发兴趣、激发兴趣和稳定兴趣的步骤来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水平。因此,只有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兴趣,才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才能使学生在情感上喜欢它,从而使音乐学习成为一种愉快的享受。

关键词:引导激发 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

一、重视课堂教学艺术,引导学习兴趣

重视课堂教学艺术,引导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关键一步,是指教学中教师采用一定的手段、方法,来诱发和引导学生对当前所要进行的认知活动产生兴趣,引导学习兴趣重在“新”,旨在“引”。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以“新”“异”来诱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直接兴趣,再是教师要通过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直接兴趣来引导学生对音乐学习目的意义的认识,对音乐学习产生间接兴趣。这样,以直接兴趣来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以间接兴趣辅助于学生的音乐兴趣。在教学中,我利用学生爱唱、爱跳、好表现的天性来引导学习兴趣。

二、创设音乐环境,营造音乐氛围

教师精心设计、布置一个突出主题的音乐视听环境,能够诱发学生对音乐和音乐学习的极大兴趣,引导他们快速进入角色。如《西南情韵》一课伊始,配以欢快优美活泼的音乐,学生边欣赏边走进教室,仿佛走进了美丽的西南部,美丽的少数民族村落,接着,我不露声色地在钢琴上弹出优美抒情的《瑶族舞曲》旋律,学生情不自禁地哼唱了起来。这样声像同步、视听结合,刺激了学生的多种感官,一下子吸引住了他们,为他们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引发了兴趣。

三、灵活运用课件,激发学习兴趣

灵活运用课件,激发学习兴趣,随着学生对认知对象的认识而激发起来的兴趣,这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我发现,学习上的短时兴趣容易丧失其效能,当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学习兴趣被诱发出来后,如何保持并进一步增强这种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灵活运用课件,激发兴趣的目的,就是要增强学生对知识和学习的兴趣稳定性与强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水平,使学习时间更为持久,更加充分地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的学习积极性。

1.直观激发兴趣

教师利用图片、影像等直观教具课件,结合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2.表演激发兴趣

教学中我还经常利用唱、奏表演及形体表演等形式来激趣,如:在唱歌课的巩固教学中,采用部分学生演唱,另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或一部分学生演唱,另一部分学生伴舞的形式等,这样的课堂气氛总比那种全班反复齐唱的课要活跃。

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兴趣水平不断提高。总之,在教学的过程中只要在各个环节和步骤中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因素都考虑进去: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和趣味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就会爱学,爱学也就能学好。

兴趣不是天生的,关键在于培养。只有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兴趣,才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才能使学生在情感上喜欢它,而使音乐学习成为一种愉快的享受。

作者单位:浙江省缙云县仙都中学

作者:马乐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艺术哲学论文范文下一篇:投资银行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