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扬帆起航

2022-07-10

第一篇:砥砺奋进扬帆起航

砥砺奋进,扬帆启航

砥砺奋进 扬帆起航

腊梅迎风铮傲骨,潇湘大地裹新衣。当大家还在为今冬第一场雪兴奋不已时,2011就这般悄然而逝,如白驹过隙。当人们都换上新衣,怀揣着一年的丰收,踏上幸福的归途时,却还有这样一群人在痴痴地等待、遥望,却还有那样一群人在默默地坚守、奉献。

湖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是全省唯一一所关押未成年罪犯的监狱,地处长沙边陲,占地不到200亩。可就是这巴掌大的一块地方却关押着1800多名服刑学员,有近500名司法民警在此驻守。过去的2011已是我所连续十四年实现“四无”目标,完成了使命,履行了天职,守好了这座火山口、炸药库,为湖南的和谐发展贡献出了我们的力量。

回眸过去的一年,那是充满自信的一年。从二道门的改建到禁闭室的落成,从隔离带的建立到闭路监控系统的翻新,监管改造安全设施大步升级;从罪犯内务规范化管理到新希望超市的落成,从“6s”管理到精细化管理,罪犯改造环境显著改善;我所的“技防、物防、人防”三防建设有了长足发展。

回眸过去的一年,那是充满骄傲的一年。在省局领导的关怀与帮助下,在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所全体民警职工顽强拼搏,迎难而上,不仅较好的完成了省厅局下达的各项改造指标,而且还完成了集团总公司给我所下达的经济任务,全年创收 万元,并一举获得司法厅颁布的文明单位称号,确保了红旗不倒,荣誉不丢。

一年过去,我们发现,在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所民警职工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在我们的面前没有不可逾越的寒冬,没有不能抵御的风暴,每一次磨难最终都化作了砥砺我们成长的宝贵财富。

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过去一年所取得的成就,并不代表我们前行之路从此平坦通畅。面对“文明执法”的日趋严格,面对社会舆论关注度的日趋提升,新的一年要夺取新胜利,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教育转化,增强罪犯自身改造动力;注重“以人为本”,强化人性管理,宽严相济;注重基层基础建设,突出规范化管理,“6S”管理,建设节能环保型单位;注重执法能力建设,保持我所和谐稳定,从而开创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展望2012年,我们任重道远。1800名罪犯代表着1800个尚未团聚的家庭。失去自由面临的是离散之苦、失亲之悲、良心之痛。他们身陷囹圄,如笼中鸟、池中鱼,惶惶不可终日。而服刑改造,对他们来说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脱胎换骨过程,它有阵痛、有忏悔、有欲望、有激励、有光明。疼痛不是生命的力量,忏悔不能洗去罪恶。但是疼痛能够转化为力量,忏悔能够让心境得以明朗。我们监狱人民警察不仅是仗剑执法的管教员,更是诲人不倦的教师、释疑解惑的心理医生、重塑灵魂的工程师。因此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他们在“罪与罚”、“罪与悔”、“罪与醒”的自我觉醒中融入改造,洗心革面。引导他们认识一个“罚”字,认知一个“悔”字,认清一个“醒”字,唯有这样才能忘故革新,追回明天。

展望2012年,我们重担在肩。新的一年是“十二五”计划承上启下之年,是湖南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关键之年,是富民强省规划展示成果之年,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法制、责任、仁爱、和谐”的核心价值观,以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作为首要价值追求;以教育、转化、挽救服刑学员作为首要工作目标;以降低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率作为首要标准;确保监管改造的绝对稳定喜迎十八大的胜利召开。

天仪再始,岁律更新,新的征程即将开启。让我们在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砥砺奋进,铿锵前行,不断在监狱事业上创造新的辉煌。

第二篇:砥砺前行七十载,扬帆奋进铸辉煌,——新中国成立70周年姚安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砥砺前行七十载扬帆奋进铸辉煌——新中国成立70周年姚安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一、引言

姚安县位于楚雄州西北部,地处北纬25°13′~25°45′,东经100°56′~101°34′,县人民政府驻地栋川镇,海拔1870米。东邻牟定县、南连南华县,西与大理州祥云县接壤,北接大姚县。南(华)永(仁)公路穿境而过,广(通)大(理)铁路在县境有弥兴镇小苴火车站。县境东西横距64千米,南北纵距48.5千米,国土面积1699平方千米。距州府楚雄市城区78千米,距省会昆明市城区243千米。2018年末,姚安县辖栋川、光禄、前场、弥兴、太平官屯6镇和适中、左门、大河口3乡。全县共64个村民委员会,13个社区,1205个村(居)民小组。辖区居住着汉族、彝族、回族等33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28.6%。

二、70年辉煌成就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姚安县各族人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促进民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70年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新中国诞生时,我县经济基础极为薄弱,1952年我县国内生产总值仅为826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73元。经过长期努力,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0.08亿元跃升至2018年的51.1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2018年的地区生产总值比1952年增长144倍,年均增长7.3%,期间1988年突破1亿元、达到1.33亿元;

2005年突破10亿元、达到10.45亿元;

2010年突破20亿元、达到20.47亿元;

2014年突破30亿元、达到32.97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73元增加到2018年的24920元。

——70年来,经济持续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随着经济持续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1952年的86:8:6演进为2018年的30.8:22.2:47.0,与1952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降低了55.2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上调了14.2和4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类型由1952年的“一二三型”转变为2018年的“三一二型”,第三产业已成为支撑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产业结构正向着合理化方向发展。

——70年来,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改善,综合生产能力快速提升。建国初期,我县农业生产基础单薄,“靠天吃饭”现象明显,粮食产量较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全县农业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1952年1625万元跃升到2018年27.65亿元,按可比接计算,2018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196倍,年均增长7.8%,期间1988年突破1亿元、达到1.14亿元;

2008年突破10亿元,达到10.72亿元;

2013年突破20亿元,达到22.02亿元;

2018年突破25亿元,达到27.66亿元。粮食产量由1952年的37600吨,增加到2018年的105553吨,是1952年的2.8倍,年均增长1.4%。油料产量由1952年的70吨,增加到2018年的7322吨,是1952年的104.6倍,年均增长6.9%。肉类产量由1952年的1136吨,增加到2018年的23773吨,是1952年的20.9倍,年均增长4.4%。

——70年来,工业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解放初期,全县工业发展基础薄弱,整体水平较低。1952年全县仅有工业生产企业1户,工业总产值146万元;

改革开放以来,全县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1995年突破1亿元,达到1.05亿元;

2007年突破10亿元,达到10.26亿元;

2010年突破20亿元,达到20.47亿元;

2012年突破30亿元,达到39.90亿元;

2013年突破40亿元,达到45.66亿元,2015年突破50亿元,达到55.19亿元。2018年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户,工业总产值突破20亿元,达到20.68亿元。经过70年发展,姚安县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工业体系不断完善,对全县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70年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发展基础不断夯实。随着经济的发展,全县投资保持了较快增长,投资规模持续扩大。195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仅有62万元;

2000年突破1亿元、达到1.73亿元;

2009年突破10亿元、达到10.46亿元;

2013年突破20亿元、达到24.43亿元;

2013年突破30亿元、达到33.04亿元;

2018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84.57亿元,增幅达31.2%,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竭动能,对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70年来,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县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很低。1952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8元,由于人口增长快,积累和消费关系不合理等原因,1978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也仅为102元。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2018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780元,比2004年增长3.92倍。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870元,比1952年增长388.2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快速增加。1952年全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5万元,1979年突破100万元、达到100万元,1987年突破1000万元、达到1130万元,1995年突破1亿元、达到1.26亿元,2009年突破10亿元、达到10.93亿元,2013年突破20亿元、达到24.94亿元,2016年突破30亿元、达到31.68亿元,2018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到46.52亿元,是1952年的93040倍,年均增长17.76%。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由1952年0.41元跃升至2018年的22064元,是1952年的53814倍,年均增长16.84%。随着收入较快增长,居民消费能力显著提升,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明显,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2年由上升至2018年的16.75亿元,是1952年的835倍,年均增长10.1%,期间1978年突破1千万元、达到1154万元,1997年突破1亿元、达到1.15亿元,2014年突破10亿元、达到10.45亿元,2018年达到16.75亿元。2018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21885元,全县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9357元。家电、汽车等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增加,居住条件显著改善。2018年末,全县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家用汽车、彩色电视机拥有量分别达65.8辆、108.5台,人均住房面积达47.1平方米;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家用汽车、彩色电视机拥有量分别达41.4辆、105.2台,人均住房面积达44.7平方米;

比改革开放初期大幅增加。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连续多年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已由2004年的4.36下降至2018年3.11。

——70年来,财政实力大幅提升,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建国初期,我县财政十分困难。1952年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为13万元,1978年增加到293万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财政收入大幅增长,1991年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突破1000万元。进入新世纪后,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连续跨越,2011年达到1.05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财政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18年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14亿元,是1952年的2415倍,年均增长11.77%。为促进全县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70年来,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逐年提高,1952年城镇人口仅有0.98万人;

1978年突破2万人、达到2.69万人;

2018年达到5.41万人,比1952年增加4.43万人,是1952年的5.5倍,年均增长2.4%。城镇化水平由1952年的0.8%上升到2018年的39.92%,提高了39.13个百分点,年均提高5.7个百分点。

——70年来,教育设施不断改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建国初期,姚安县教育水平低下,人口文化素质差,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44.6%,专任教师473人,其中,小学455人,普通中学18人;

在校学生1.4万人,小学1.35万人,普通中学0.05万人。改革开放以来,教育进入全面发展时期,义务教育得到不断完善,2005学龄儿童入学率首次达到95.5%,后续一直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到2018年,全县学龄儿童毛入学率99.97%;

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

初中毕业生升学率38.76%;

初中学龄人口毛入学率113.2%;

高中学龄人口毛入学率76.2%。残疾儿童入学率96.6%。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100%、100%和100%。全县拥有高中1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所、初中9所、小学70所、幼儿园82所,拥有教职员工2265人(含幼儿园),专任教师1775人(含幼儿园),在校生(含幼儿园)20455人。

——70年来,卫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建国初期,全县有卫生机构1个,卫生机构床位20张,卫生机构技术人员36人,其中医生2人。改革开放以来,疾病防控能力明显增强,居民健康状况显著改善,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公共卫生领域投入不断加大,医疗科技水平迅速提高,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建立健全。2018年末,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10个,其中:县级医院3个,乡镇卫生院11个,私立医院2个,村卫生室9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卫生技术人员951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69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083张,其中:县级医院782张,乡镇卫生院301张。

——70年来,农村建设成效显著,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建国初期,我县农业生产方式十分落后。随着人口较快增长,农民温饱问题长期未得到解决,农村建设相对滞后。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在积极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同时,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农村交通、通信明显改善。到目前为止,姚安县路网总里程2216.1公里,其中国道1条46.49公里,省道2条97.9公里,县道19条192.2公里,乡道89条455.8公里,专用公路4条14.3公里,村道697条1409.5公里。全县共有二级公路(南永公路)37.5公里,三级公路52.7公里,四级公路678.3公里,等外公路1447.6公里。全县9个乡镇均实现通油路,77个村委会全部通硬化路面,全县所有自然村全部通路,其中已硬化1606.7公里,基本形成了以两条省道为主干,县乡公路为骨架,遍布乡村的农村公路为联络的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运输体系网络。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美丽宜居乡村加快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2018年末,实现了全县77村(居)委会1205个村民小组通自来水、通公路、通电话,电视信号覆盖率达100%。

——70年来,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为2020年建成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新中国成立70年来,姚安县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特别是近年来,姚安县深入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工作,扎实开展“找问题、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和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减贫成效十分明显,到2017年末全县实现脱贫出列贫困村44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24939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末的14.56%下降到2017年末的1.2%。

风雨砥砺不忘初心,春华秋实继往开来。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我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将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勇气、更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开拓奋进,攻坚克难,努力促进姚安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创造新辉煌!

第三篇:扬帆起航

扬帆启航,努力打造有品位的基础教育

——台洲小学迎市教育局目标考评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我谨代表开发区台洲小学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莅临我校进行学校目标管理考评表示热烈地欢迎!并诚请各位领导对我校教育工作多提出宝贵意见,以促进我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下面,我代表学校就我校教育工作向各位领导作简单汇报:

一、学校基本情况

台洲小学创办于1937年,有着75年悠久历史的农村小学,自2010年8月迁至新校区以来,经过不到两年时间的努力,台洲小学从昔日的一所袖珍小学一跃成办学条件一流的一所农村小学。学校占地面积13634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70.2平方米,建筑面积 2193 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11.3 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班6个,共有学生193人,平均班额为32人。学校拥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4人,区骨干教师1人,是一支爱岗敬业,团结奋进的教师队伍。

多年来,台洲小学在各级党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支持下,本着“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宗旨,以“以人为本,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的办学理念,扎扎实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近两年来,我校师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共获奖50余项,学校集体项目获得市、区级奖励8项。2011年,学校被评为开发区“教育先进集体”、“萍乡市师德建设先进集体”、“萍乡市德育示范学校”、“萍乡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

二、学校主要工作

<一>.强化规范管理,精抓师资建设

1.重师德师风建设,促教育“行风”转变。

一是抓学习,促认识。学校通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萍乡市中小学教师“十不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若干意见》及区教育体育局下发的《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十不准”规定》等上级有关文件为指导,结合学校制定的师德考评细则,以此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爱岗敬业的认识,端正思想,规范行为。二是抓自查,促整改。结合师德师风教育月活动,教职工人人对照检查,认真查找本人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梳理好辫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和措施,进而开展名符其实的整改工作。三是抓典型,促效果。师德师风有重大问题,造成了重大影响和后果的个人,考核定为不合格,取消绩效工资,职评、评先一票否决。学校大张旗鼓地表彰先进,树立典型。通过师德师风建设,使我校教职工真正弘扬起不计较得失的奉献精神、遵纪守法的自律精神、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终身从教的敬业精神。 2.重教师专业培训,提教师专业素养。

师资队伍是一所学校的发展之本,在抓好教育思想道德建设的同时,一是加强了师能建设,我校出台了奖励措施,鼓励教师参加培训、进修,以提高学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2011年有2人参加了省级举办的语文、班主任培训。所有教师均参加了市、区教育局组织的通识培训,以及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二是注重教师业务能力的培训。本着“培养骨干,提高整体”的指导思想,努力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舞台,采取内挖潜力与外出学习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业务培训,课堂实践,课例研究”等多种途径,逐步培养一支“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勤奋地教书育人,规范地教书育人,智慧地教书育人”的教师队伍。目前校园内已经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语、数、英等学科教研组如期开展了系列的教研活动,有时会围绕一周的教学工作畅谈自己的感情,有时会围绕着在教学中发现类似的问题,集中讨论研究,每位教师能围绕自己的课题与同事交流,互相指导,取长补短。“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辛勤的汗水结出了硕果,老师在各级各类竞赛中频获得佳绩,2011年中师生先后有25篇作品在省、市、区中获奖,其中李琼指导学生姚祥裕写作文《读<小学生之友>有感》参加“新蕾杯”全省中小学师生优秀教育期刊读刊用刊征文活动获省级小学中高段组一等奖,廖红获“市艺术先进工作者”称号,刘小朋获“市特殊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青年教师邬嫦获区级英语教学比武一等奖,李琼获区级语文教学比武二等奖。

3.重深化课题研究,强教师科研意识。

“教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我校一直以“校本研究”推进课程改革,提出科研与教学一体化,一是以教研课题为依托,提倡同伴互助。小学教师的特征是课多、工作量大,课上多了,有时就会麻木,不知道自己在教学中有什么优势和不足,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时就需要别人的提醒。我校“每期每师一节公开教研课”制度的实施,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自我认识,互相取长补短的平台。二是以日常教学为主线,做到人人有课题。我们树立课题来自课堂上的思想,将课题做到课堂上,强调有课题必有课堂,以自我反思为前提,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学会“思考”,每天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想一想“自己今天的教学成功有哪些方面,不足又有哪些方面,学生课堂参与表现如何?有什么精彩的地方?是否有课堂资源的生成?”等等把这些反思记录下来,然后总结,提炼,确立研究课题,做到人人有课题,个个都参与,让课题研究在我校得到了普及。

<二>.强化规范管理, 重视学生教育

我校始终以人为本,注重加强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和养成教育。为此学校开展了很多课堂以外的教学活动。 一是与登岸小学结成“对子”,开展了手拉手活动,每期有20位同学结成对子,经常以书信交流,并派出学校代表到登岸小学参加学生活动,感受了登岸小学的行为礼仪、学习、课外活动氛围。二是引进登岸小学礼仪教材,开设小学礼仪教育。三是加强班级管理力度,认真开展了“五星耀台小”评比活动。每月底、期末评出月度、守纪之星、心灵之星、环保之星、好人好事之星、好学之星。四是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坚持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师生轮换进行国旗下的讲话。认真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雷锋活动,大力倡导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集体主义思想,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到小区、新农村建设点、广场进行义务劳动。五是切实加强国防、法制、环保、生命安全、心理健康等方面教育,成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经常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引导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开展了法制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卫生等主题讲座。

<三>.强化规范管理 做优学校教育 1.科学管理,协调发展。

管理有格、管理有序、管理有方、管理有效逐步形成科学性和人文性以及和谐发展的学校管理文化,是我校管理工作的追求目标。学校制订了完整的管理制度,依靠广大教职工实现民主管理。学校分线,分部门制订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并逐一经教师大会通过并实施。这些规章制度的出台使全校教师更加明确了各自的职责,使教育教学工作井然有序,学校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并将岗位绩效与考核挂钩,考核遵循合格有奖,优秀加奖的原则,重在对常规与质量进行测评,实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以此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教职工的岗位责任意识。

2.教秩有序,落实到位。

建设文明和谐的校园,最重要的是建立起规格有序的教育教学秩序,做到事事有章可循,人人有章可依,工作有计划,措施有落实,检查有反馈,总结有交流;并遵循教育规律,立足于教育教学质量,走轻负高效之路,做到管理有效,事事抓落实,明确做什么?怎么做?做的怎样?在教学环节上加大教学过程的监管力度,鼓励教师向40分钟要成绩,向科研要质量,在该学年中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在稳步上升,学生在省、市、区级以上的作文、写字等各类竞赛中频频获奖,初步显示了我校教育教学的潜在力量。

<四>.强化综治管理,狠抓安全工作

学校始终把安全工作作为学校的头等大事来抓,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安全工作计划和职责及安全检查制度,落实学校安全工作责任。 几年来我校结合本校实际,对校园内外安全进行排查隐患,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把安全的职责意识分解落实到各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工作中,让每一位老师树立安全的责任意识。学校定期出墙报、班级黑板报加大宣传力度。对交通、食品卫生、用电、防火等教育指导,培养学生进行自救、自护的基本意识。组织学生观看《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光盘,让学生懂得触电、溺水、煤气中毒的解救方法。尤其针对甲流、手足口病的防护工作,每天对教室进行消毒、通风、宣传流感知识,值班教师每天早晨、中午组织学生测体温,同时,我校还印发《给家长的一封信》提醒家长们配合做好安全防患工作。通过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学校环境愈加和谐稳定,该学年中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和矛盾纠纷事故。

四.学校办学特色 1.彰显特色,提高品位

利用学校有效资源,以“绘画特色”为突破口,打造一校一品。为贯彻落实区教体局“一校一品”的创建工作要求,根据当前义务教育改革的形式,以及本校发展现状,以学校品牌创建工作为契机,利用学校有效资源,以绘画特色为突破口,打造“一校一品”。学校首先成立了由校长、教导主任、以及部分老师共同组成的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制订了科学合理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发展规律的课程计划,编写了校本教材,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其次是与萍乡高专艺术系青年协会开展了“手拉手”结对活动,开展了课外美术兴趣小组活动,开设了初级班、提高班、高级班。初级班主要学习蜡笔画、想象画;提高班主要学习水粉画、想象画;高级班主要学习素描、国画、版画等。每月进行一小型画展,期终一大型画展,学生得到艺术熏陶,艺术素养得到很大提高。丰富学校文化内涵,突出学校美育个性,创建学校特色品牌,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是我校教育今后走可持续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 2.立足素质,全面发展

我校在教育教学上注重特色教育,但更注意全面质量与特色教育相协调原则,是在规范办学,全面提高质量的基础上发展特色教育,所以特别注重学生各方面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除了狠抓常规教学质量以外,我校还以“六一”“元旦”等传统节日为契机,组织学生开展了大型文艺汇演、歌咏比赛、书画作品展、少儿卡拉OK大赛,为学生展示艺术提供了平台。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开设了篮球、足球、乒乓球、滑板等兴趣小组,经常开展小型趣味体育竞赛活动。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写作、书画、体育、手工技能等各级竞赛活动,取得一些成绩.其中有罗姿萍、张华辅导的廖思宇、刘苏创作《校园风景线》获二〇一一年全市中小学电脑制作竞赛活动二等奖,罗姿萍教师辅导学生刘馨怡创作《节日贺卡》获全市中小学电脑制作竞赛活动三等奖。

总之,回顾本学年的工作,台洲小学教育工作既有收获又有很多不足,不足点:一是学校管理不够规范,管理制度还没有落到实处;二是建校历史虽然悠久,但学校文化底蕴不足;三是教师队伍力量薄弱,不稳定,教学质量得不到明显提升,成为台洲小学发展的“瓶颈”。虽然有很多不足,但是我们坚信,台洲小学在开发区党委、管委会的关怀下,在区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台洲小学将会扬帆启航。努力打造有品位的基础教育,为孩子们的成长、成才奠定基石。

第四篇:扬帆起航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帆船的结构,学会用折纸的方法表现帆船并能用自己喜欢的图案和

颜色进行装饰。

1. 观赏帆船比赛 的画面。了解帆船的结构,学习用正方形的纸张折叠表

现帆船的结构。

2. 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感受制作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用方形纸张制作帆船。 2.难点:设计和装饰出新颖的船。 教学准备:

1.教具:课件、纸船范例等。 2.学具:画笔、制作纸张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出示制作帆船,引导学生观察。

2、揭示课题:扬帆起航

二、 新授:

(一)了解帆船的结构,观赏图片。

1、从外观上来看帆船有哪两部分组成?

(二)看图解,学一学、议一议制作方法。

1、自学,学生根据制作图片学习折纸帆船。

2、学生交流制作情况。

3、学生交流制作方法。

(三)教师讲解示范制作方法

1、折纸:把三角形的纸张对折,折成可以站立的三角形纸张,在站立的三角形纸张下方画一条斜线,(船身和船帆的分界线)翻折后大致形成帆船的造型。

2、区分直线和虚线。仔细寻找需剪开的直线部分,进行船尾制作。

3、添画船帆的花纹,欣赏帆船。提示可以用简洁的图案,可以画线条进行装饰。

4、涂色:选择深浅两组颜色分别为船身和船帆涂色,使帆船的结构完整。

三、学生作业

1、学生继续作业。

2、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在船尾折叠完成,暂时先不用胶水固定。等涂色完成后再固定船尾。

四、作业展示讲评。

1、学生将制作好的作业放到讲台上展示。学生讲评。

2、欣赏。了解帆船。 帆船运动是水上运动项目之一。它集竞技、娱乐、观赏和探险于一体,备受人们的喜爱,也是各国人民进行海洋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

经常从事帆船运动,能增强体质,锻炼意志。特别是在风云莫测,海浪、气象、水文条件的不断变化中,迎风斗浪,能培养战胜自然、挑战自我的拚搏精神。

帆船即利用风力前进的船。帆船运动起源于荷兰。1900年第2届奥运会开始列为比赛项目。

金碧辉煌、奢华无比的阿拉伯塔帆船酒店,曾是世界上第一家7星级酒店,现已升级为世界上唯一的8星级酒店。

悉尼歌剧院的造型来自帆船外形的设计。

第五篇:承载梦想扬帆起航

-------献给阳光恒昌成立十三周年的歌

我们从这里起航

乐观自信是我们的风帆 严谨自律是我们的导航 专业分工

高效合作

我们无惧骄阳似火 顶风破浪

驶向梦想

人生从这里起航

以德为基是我们坚实甲板 注重态度是我们钢铁之锚 唯才是用

注重培养

我们无惧大风大浪 众志成城

奔向梦想

追求从这里起航

诚信求实是柔韧的桅杆 高效合作是卓越的基石 持续创新

豪情万丈

我们无惧艰难险阻 风雨同舟

追逐梦想

舰队从这里起航

前进的号角已在耳边吹响 整装待发

士气高涨

承载着神圣的使命 憧憬希望

携手恒昌

驰骋远方

共创辉煌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佛教与中国茶文化下一篇:发明专利申请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