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农业发展论文提纲

2022-08-30

论文题目:农业机械化赋能工农协调发展效果研究

摘要: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为农业生产提供重要的物质技术支撑,是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主要体现。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也是全面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但在现实中,农业农村发展仍相对落后,成为全面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四化同步”战略,党的十九大全面部署了“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求已经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补齐发展短板,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任务迫切,却并非朝夕之功。农业机械化作为现代工业技术与物质装备和农业生产的结合,反映了工农业之间的互动,成为产业间连接的桥梁。未来,农业机械化的地位、作用、功能是多方面的,不仅在农业之内,更在农业之外,关乎农业农村发展全局和国民经济整体。在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化不仅发挥着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作用,更可能对种植结构、作物育种和栽培等产生深刻的影响,在农业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等领域掀起一轮新的技术革命;更重要的是,在工农产业之间产品和要素流动机制的作用下,农业机械化在工业和农业的互动关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在适宜的制度和政策环境下,能够发挥促进工农协调发展的积极作用。与以往大部分研究不同,本文尝试从工农关系视角出发,以农业机械化为研究对象和载体,以促进工农协调发展为落脚点,旨在充分把握促进我国工农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识别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以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赋能工农协调发展的机理和效果,根据研究结论为未来有效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切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工农协调发展提供依据和建议。本文以发展经济学二元经济理论、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要素替代与最优投入组合理论、马克思主义工农关系论述以及产业政策理论为基础,梳理总结了国内外工农关系和农业机械化相关研究文献;回顾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和工农关系的演进历程,分析了农业机械化发展驱动因素以及制约工农协调发展制度、政策障碍,明确了农业机械化促进工农协调发展的主要机理,并测度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和工农协调发展水平;建立T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农业机械化促进工农协调发展的效果,并进一步探讨了我国工农关系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制约工农协调发展的因素以及相关制度和政策改革方向;通过考察农机补贴政策的实现形式、补贴效果和响应程度,对其政策效果进行分析,对未来我国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提出意见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当前我国工农协调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农业劳动生产率偏低、投入不足、技术互助程度不高是阻碍工农协调发展的主要原因;我国整体上仍处于“农业支持工业”的中后期阶段,工业、服务业发展仍高度依赖农业支持而反哺农业力度不足,以及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产业间联系不紧密是部分地区经济整体发展未能带动工农协调发展水平同步提升的原因;城镇化促进工农协调发展的效果已开始显现,在西部地区尤为明显。第二,我国工农协调发展受到制度性制约,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技术性障碍。当前阶段在土地制度、户籍制度、行政制度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对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和工农协调发展产生了制约;对农业机械与劳动力的替代弹性与边际替代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技术效率和经济效益仍有提升空间,亦间接反映了工农产品不平等的交换关系、工农产业较大的发展差距以及农业规模经营、农村劳动力实质性转移的制度、政策障碍依然存在的现实。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协调发展的目标,需要推动各领域、全方位制度改革,优化政策环境,使农业农村能够实现公平、全面发展。第三,农业机械化与工农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高度契合,是促进工农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农业机械化作为“工业反哺农业”的直接形式,通过增强农业支持工业的能力,对工农协调发展的各个主要方面和因素产生积极影响,其途径是多方面的,具体效果也有较大差异。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增加农机存量和使用成本投入均不能有效促进工农协调发展,这并非否定提升农机装备水平的必要性,而是反映了工农产品不平等的交换关系及农业发展水平和比较收益低的现实;农机跨区作业对工农协调发展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其效果受到经济社会条件变化的影响;提高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优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能够有效促进工农协调发展,其中补贴政策在不同区域的效果差异较大。以上结果说明农业机械化赋能工农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提升农机的使用效率和农机服务的可获得性,亦反映了我国农业仍然面临经营规模偏小、比较收益和专业化程度偏低的现实条件。要实现农业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提升,破除阻碍工农协调发展的一系列制度和政策障碍更为重要。第四,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和工农协调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未来需要因地制宜地调整和优化。补贴政策在不同地区的实现形式、响应程度和具体效果差异较大,因此,应有针对性地调整、优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同时积极引导、推动农机工业转型升级、技术创新突破,探索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的新道路。整体而言,我国应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各类农业支持政策,为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创造更为有利的制度和政策环境;以提高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和农机服务的可获得性为重点,实现技术效率和经济效益的辩证统一;实施差异化的农机补贴政策,引导农机工业积极转型升级,将扩大、引导需求与促进有效供给相结合,推动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提升农业机械化赋能工农协调发展的效果,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关键词:工农关系;农业机械化;协调发展;政策;赋能

学科专业:农业经济管理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目标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结构

1.6 可能创新及不足

1.6.1 可能创新

1.6.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工农协调发展相关研究

2.1.1 工农关系研究

2.1.2 工农协调研究

2.2 农业机械化发展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2.2.1 农业机械化发展特征研究

2.2.2 农业机械化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2.3 农业机械化与工农协调发展

2.3.1 农业机械化发展促进作用研究

2.3.2 制约协调发展的农机化短板

2.4 文献述评

第三章 农业机械化赋能工农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3.1 二元经济理论

3.2 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

3.3 要素替代与最优投入组合理论

3.4 马克思主义工农关系相关论述

3.5 产业政策理论

第四章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和水平分析

4.1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4.1.1 农业机械化起步阶段

4.1.2 农业机械化推进阶段

4.1.3 农业机械化高速发展阶段

4.1.4 农业机械化转型发展阶段

4.2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特点

4.2.1 现实国情农情决定必然性

4.2.2 作业水平提高体现技术性

4.2.3 特色经营模式凸显适应性

4.3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驱动因素

4.3.1 自然因素

4.3.2 技术因素

4.3.3 经济因素

4.3.4 政策性因素

4.4 农业机械化发展指标体系及水平测度

4.4.1 农业机械化发展指标体系

4.4.2 数据来源和测算方法

4.4.3 测算结果和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工农关系演进与工农协调发展水平测度

5.1 我国工农关系历史演进

5.2 工农关系不同阶段形式和特点

5.2.1 农业支持工业发展形式和特点

5.2.2 工业反哺农业主要形式和特点

5.3 影响工农协调制度因素

5.3.1 土地制度

5.3.2 户籍制度

5.3.3 行政资源

5.3.4 教育资源

5.4 工农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及水平测度

5.4.1 工农协调指标体系

5.4.2 数据来源和测算方法

5.4.3 测算结果及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业机械化赋能工农协调发展效果的实证检验

6.1 农业机械化赋能工农协调的机理

6.1.1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

6.1.2 农业机械化是衔接工农的桥梁

6.1.3 农业机械化是工农协调的表征

6.2 农业机械化赋能工农协调的效果分析

6.2.1 模型构建

6.2.2 数据来源

6.2.3 实证结果及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农业机械化赋能的政策动力——农机补贴效果考察

7.1 农机补贴政策与工农协调发展

7.2 农机补贴政策与农业机械化发展

7.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7.4 估计结果及分析

7.4.1 变量平稳性检验

7.4.2 协整关系分析

7.4.3 原序列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7.4.4 差分序列格兰杰因果检验

7.4.5 农机补贴和农机总动力格兰杰因果检验

7.4.6 农机补贴和大中型拖拉机格兰杰因果检验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ABSTRACT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立法体系论文提纲下一篇:检查机关工作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