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特校教师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素养的途径

2022-10-21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 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做为一名聋校数学教师, 多年在教学一线教学, 就此问题谈几点个人体会。

1 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提高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是科技进步的需要, 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是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必然结果。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 认真学习素质教育的相关理论, 努力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强化师德意识, 激发创新激情, 确立以创新精神为价值取向的人才观, 教育观, 把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班级工作的突出地位, 在课堂教学中, 多创设一些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情境, 学生在这样的教师指导下学习, 创新能力无疑会得到显著提高。

2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必须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势,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即“二主体”的正多边互动的关系, 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良师兼益友的形象。同时还要优化课堂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导向作用, 从每一堂课做起, 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陶冶学生的创新个性。培养学生个性化学习, 鼓励自由畅想, 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大力提倡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 敢于标新立异, 打破常规, 在学生思考时, 教师要多给学生些时间, 让学生自由畅想, 不要急于评价判断, 这样日积月累学生就会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要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培养学生自我调控的能力,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对于那些体现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题目, 在学生分析问题的过程当中, 要善于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创新潜能, 为学生创设自我表现机会, 鼓励学生的首创精神, 尊重学生的思考结果, 使学生不断获得创新经验。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非智力因素, 一般包括动机、兴趣、意志、品格等。它在学生的智力活动中起着定向、调解、维持、强化的作用, 使智力因素不断发展成为学生掌握知识的原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学生正处在思想从感性到理性的过渡时期, 是转型期的开端。如果仍然用传统的思维习惯和旧的教学手段, 板着面孔教书, 照本宣科, 不仅是不合时宜的, 也必然是失败的。因为这必将使学生觉得教师面目可憎, 语言无味, 符号呆板, 数字枯燥, 从而“望数学生畏”、“知难而退”产生强烈的厌倦、挫折心理, 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不去积极主动的思考和探索。其实, 教师如果深刻钻研教材, 发掘各知识体系之间的联系, 特别是数学与现实生活、自然、社会等方面的联系, 便会发现数学的魅力之伟大, 这种魅力在于数学的和谐, 在于它的严谨。从而也包含着大量有趣味的、能激起学生兴趣的契机。有兴趣引路, 扭转观念,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才能渗透其中, 不是强输硬灌, 更易被接受, 更易生效。

当然, 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要讲求方法, 一是激发兴趣的教学内容, 不仅是纯感性的、表面的、故事性的, 而应是情理交隔的, 深层次的。要有能力的自觉渗透;二是激发兴趣的手段, 不能是随心所欲, 自由散漫的, 而应从教材与学生现有认知结构的联系之处着手, 教学目标, 服务于教学任务, 要循序渐进地自觉安排。

4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重在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意识仅仅是创新素质的起点, 创造性思维思维才是创新素质的最终体现。经过问卷调查:“创造力是后天培养和造就的, 故人人能创造。”因此, 我在课堂教学中, 开展创造性思维训练, 决不是针对高智商学生, 也不仅限于中等以上学生, 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都有机会进行思维创造力的训练, 真正具备创新素质。培养创新思维注重以下四点。

一是要培养学生“思维观察力”, 引导学生会观察, 让学生能够透过重重迷雾, 一眼看穿事物的本质, 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性思维的起步器。如:“有图看图, 无图看图, 数形结合”等独立题目, 没有一定的观察力和创新思维是很难驾驭的。

二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创造良好的问题意识环境。让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见解, 学生的问题能否表露, 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 教学活动应充分爱护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 让他们积极思维。学生的探索精神, 往往出自于敢于提出问题, 发现矛盾。这种探索的过程, 也往往是思维创新的过程。

三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为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就应先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当发散量增加到一定程度而成为质的飞跃的时候, 发散就变成了创造,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搜索素材, 广泛积累, 多设计一些能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题目, 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另外, 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差异, 因材施教, 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方面。学生的个性的发展存在差异, 教师要善于因材施教, 建立友好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重视师生之间人格的接触, 碰撞, 融通, 营造出创新的教学环境, 最大限度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发表独立见解, 使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萌芽得到成长壮大。

5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必须引导学生深入生活, 联系实际, 注重实践

知识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又充满了知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就应该寓教于生活实际, 并引导学生于生活实际中创新。教师应高度重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注意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培养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鼓励学生多与具有创造性的人接触, 经常开展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品质开发和创新素质提高的课外活动,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造性。

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践是检验创新结果的有效途径。人类进步的每一步, 都是在实践中完善的, 教师应引导学生注重实践, 用实践来检验创新, 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创新, 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求新求异的思维方式独立地, 自由地, 有主见地去思考、去想象、去实践, 进而去主动地创造发明, 成为有理想、有抱负的开拓性人才。

摘要: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谈几点教学体会, 包括转变教育观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唐殿强.创新能力教程[M].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3.

[2] 季佩玉, 简栋梁, 程益基.聋教育教师培训教材[M].中国盲文出版社, 2006, 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B超诊断胆系结石112例临床分析下一篇:前列腺经尿道等离子切除术与电气化切除术的安全性和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