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研发型外资破解苏南土地困境

2022-09-12

1 苏南土地资源及外资利用现状

1.1 土地资源短缺困境日益凸显

目前, 江苏省土地后备资源总量为483.3万亩, 苏南地区仅占6.07%, 其以不足28%的土地吸引了全省70%的外资, 成为我国外商投资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2009年末, 苏南地区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5亩, 明显低于全国人均1.4亩的标准。苏州市耕地面积就从04年的386.2万亩减少到2009年的332.4万亩, 短短5年间减少了14%。苏南各市县中, 普遍存在着排队等地的现象, 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资源的实际需求量已接近甚至超过全部可供应量, 土地资源短缺问题十分突出并仍在加剧。土地作为一种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 同时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资源, 已成为制约苏南地区乃至整个长三角持续、协调发展的最大困境。

2 苏南土地资源短缺困境成因分析

2.1 政策性归因

引资之初, 政府未建立可持续性用地规划, 在“集体非理性”的博弈下, 竞相压低土地价格, 未对引入外资的产业结构与技术进行甄选与限制, 造成区域内产业低端锁定、大量资源重复投入, 致使土地资源流失严重。近年来, 苏州、无锡等城市相继制定了外资引入甄选政策, 明确不同类型开发区工业项目的最低投资强度。而与考核官员政绩紧密相连的仍是外资引入总额, 并未将土地产出率作为评价标准之一, 使得外资甄选政策贯彻力度大打折扣。

2.2 外资性归因

土地投资强度标志着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苏南地区国家级开发区投资密度为普遍在每平方公里5亿美元左右, 区域内投资密度最高的昆山也仅为每平方公里7.5亿美元, 与北京开发区11.8亿美元的高土地投资强度仍有较大差距。外资利用苏南廉价的资源与劳动力建立加工配装厂, 而技术与研发中心较少, 苏南产业大多处于整个国际产业链的高消耗、低附加值环节。因此, “土地换外资”并未对苏南的技术升级进步与经济实力的提升发挥应有的巨大作用。

2.3 土地资源不可再生性归因

土地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 其资源总量本身就制约着使用量, 逐渐成为了资源消耗型经济增长的瓶颈。目前, 苏南工业用地的扩张大多以征用耕地为代价, 庞大投资项目对新增土地的需求更使得土地供应困境现象凸显。为此, 苏南实施了“重点项目用地计划点供”、“零土地招商”、“腾笼换鸟”等一系列措施,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土地资源短缺矛盾。但在耕地面积与后备总量双双告急的情况下, 苏南地区已无法通过调节供给来破解外资持续增长与土地资源短缺的困境。

3 破解苏南土地困境对策——借力研发型外资

3.1 研发型外资是解决土地困境的有效途径

研发型外资是指在某一产业或项目上以研发为企业的核心职能, 以健全的内部研发制度和研发成果商业化机制为保证, 能通过不断的研发创新, 获得持续性收益的外资企业。研发型外资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土地的集约化利用, 其追求经济增长的技术含量, 着力于人力资源优势的发挥, 把知识、技术本身作为商品, 从而带来单位土地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消耗量的降低, 是一种提升经济增长内涵和人均经济增长量的生产方式。伴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特别是目前环境资源等所遭受的压力, 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力量——研发型外资作为推手, 并结合苏南已积累的技术和资本, 提高经济发展的技术进步贡献率, 缓解已达到瓶颈期的土地资源短缺压力。

3.2 大力发展研发型外资, 对其技术转移和

技术外溢进行引导和管理,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提高土地产出率

促使研发型外资的有效技术外溢是促进苏南技术进步, 进而节约土地资源的有效手段。为此需做到以下几点: (1) 通过培育苏南区域内富有竞争力的企业促使外资企业使用新技术。 (2) 促进苏南企业和研发型外资企业的合作, 并通过学习、模仿等尽快提高技术能力。 (3) 人员流动是技术外溢扩散机制中最直接、最重要环节, 苏南企业应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完善劳动力市场, 以吸引外资中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流入, 为其带来相应的知识技术和管理经验。此外, 苏南要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突破土地资源短缺的瓶颈, 努力从价值链的中部洼地向增值空间大的两端延伸是其必然选择。研发型产业智力投入高、资源投入小, 有利于实现产业高端化、科技化和服务化。苏南各地区应充分结合优势产业, 构筑具有核心技术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将生产加工、制造组装等传统产业转移到苏北和苏中地区, 实现产业互补传递和省内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3.3 借力研发型外资, 共建R J V s创新中心,

避免技术依赖, 提高持续自主创新能力, 根本破解苏南土地困境

研究联合体 (RJVs) , 也称联合创新组织、联合研究企业, 是产业链中多家企业在R&D阶段联合研发, 在产出阶段进行竞争的合作创新组织。具有增加研发投资、降低投资风险、避免重复研究、减少技术外溢、提高研发效率、缩短创新投资回收周期等优势, 是反垄断法所推崇的一种合作创新组织形式。苏南地区企业最薄弱的因素就是缺乏自主技术创新的基础和能力, 导致产业结构低端、资源消耗大等问题, 难以持续发展。在充分发挥研发型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后, 应吸引研发型外资参与本地企业的研发网络, 整合区域内分散的研发资源, 组建RJVs创新中心, 以此整合关联企业范围内分散的研发资源, 实现以企业创新系统为核心, 跨国公司、外资研发机构以及本地企业为研发主体, 政府、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高校科研机构为参与体, 对创新系统进行引导、组织、控制、支持和协调的苏南技术创新网络。上述各主体间共同投资、共同研发, 实现利益一体化、土地利用集约化、外资利用高效化, 以提升苏南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从根本上破解苏南土地困境, 实现土地资源与外资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摘要:苏南地区人多地少、资源匮乏, 加之粗放性引资与外资用地的低利用率, 土地短缺困境日益严重。本文通过研究苏南地区外资增长与土地资源困境的现状, 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 指出研发型外资是解决土地困境的有效途径, 并创新性地提出了通过与研发型外资企业共建RJVs创新中心, 提高土地产出率及区域创新能力, 实现苏南经济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研发型外资,RJVs,苏南,土地资源

参考文献

[1] 武博, 仲素梅.苏南外资推动经济增长的土地资源效用代价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 2008 (7) :47~50.

[2] 吕刚.外资未能促进中国内生技术能力的培育[J].中国发展观察, 2006 (2) :23~26

[3] 赖明勇, 包群.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吸收能力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 2002 (6) :45~50.

[4] 周曙东, 张伟新, 等.江苏省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5] 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省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9.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基于SATE模式构建路政管理人员培训管理体系下一篇:重庆渝北双凤公园景观设计改造提升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