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虚拟公司工商管理论文

2022-04-29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学生虚拟公司工商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本文分析了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提出了实践性教学在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虚拟公司”为高职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平台,并以此为核心开展实训教学活动;探讨了“虚拟公司”实训教学的实施方案,整合会计专业教学体系与实践体系。

学生虚拟公司工商管理论文 篇1:

基于虚拟公司的工商管理专业课堂实践教学研究

摘要:工商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与实践性,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文章提出一種虚拟公司的课内实践教学模式。以“虚拟公司”为平台,构建了包含专业必修课、能力构建课、管理综合模拟课及毕业论文写作的工商管理专业课堂实践教学体系。该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虚拟公司 工商管理 课堂实践教学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认为:大学应传授能力非理论知识。然而,传统教学的瓶颈就是无法将理论知识转换成为能力。目前高校毕业生普遍存在着创新能力差、适应能力差、实践能力差的“三差”现象。因此,在高校教学的理论体系和课程结构中,加强实践教学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这不仅因为实践教学的设置深刻地体现着一种教育指导思想,更在于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巩固理论教学成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具有一种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学生而言,尤其应当具备扎实的实践操作本领以及较强的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针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探索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模式就显得十分迫切。

目前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课程实验、专业实习、综合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社会实践和调查等实践教学环节。实验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并与经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的地方;课程设计和综合实训,由于时间过于集中,形式单一,往往无法引起学生兴趣。社会实践当然是实践教学最好的方式,既能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升华,又能使学生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同时也会促使学生重新认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但目前在高校扩招背景下.受教学经费的影响,相对于学生数量。校外实习基地数还少些。另外,企业处于经济利益考虑,一般也不愿意承担额外的负担,由此实习基地很难接纳较多的学生。即使接纳了一部分学生,也对实习学生不重视。不安排实际工作,学生也就失去了实践学习的兴趣。因此,笔者认为加强课内实践教学,可行性更强,效果更好。

二、基于“虚拟公司”的课堂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提出一种虚拟公司的课内实践教学模式。模仿实际公司的情景.创建虚拟公司,在教学中贯穿能力培养的思想和理念。

1 基于“虚拟公司”的课堂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本文设想,以“虚拟公司”作为课内实践改革的平台。开展虚拟公司实践教学不只局限于某一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或者某一个实习实训环节.而要把虚拟公司实践教学贯穿到大学生活的始终。在专业必修课内。结合虚拟公司的具体岗位,进行岗位训练;能力构建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可操作能力;再以学生虚拟企业作为管理综合模拟课程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发现型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最后,在毕业实习阶段,通过在现实企业的锻炼。既检验学生对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水平,又在毕业设计(论文)写作中,尽可能做到应对真题,即结合实习单位实际要解决的问题。

2 基于“虚拟公司”的课堂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思路。

(1)专业必修课。专业必修课旨在形成工商管理学科核心基本理论与基本管理知识,了解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各方面理论、知识及能力与素养。

为了进行课内实践教学,首先需要联系一家企业作为伙伴公司。通过参观等方式。让学生大致了解企业的运作过程;然后以这家企业为参照在学校建立虚拟公司,设立各个业务部门和工作岗位,并根据伙伴公司提供的真实的市场资料进行模拟商务活动。它涉及到与工商管理专业关系比较紧密的市场调查、商品采购与销售、进销存管理、财务核算、人力资源管理等企业活动。对应地设立营销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以及进行综合管理的经理部。

教师在相应的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讲解理论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具体岗位的职能及一般的工作流程,然后学生在实践环节,以企业模拟实际的业务流程作为牵引。针对一个特定企业的业务,由学生模拟该工作岗位,独立完成业务处理,目的是熟悉企业的职能作用,明晰不同类型业务的处理流程。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相应的“职业角色”的感觉。

(2)能力构建课。能力构建课旨在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理论研究与实际的动手能力。在教学时间安排上,拟分为各八周的两个阶段,上半个小学期以理论教学为主.而下半小学期则停课进行集中实践训练。

教学环节主要训练学生面向市场、面向企业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对企业生产运作的基本活动进行合理诊断的能力;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对新项目进行组织策划的综合能力。

在实践环节,学生成为虚拟公司的“正式员工”,根据工作能力竞争上岗,参与虚拟公司的各项模拟业务过程。随着各项工作的开展,学生会逐渐体会到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及自身工作能力的匮乏,并进一步思考未来就业岗位对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

(3)综合模拟课。综合模拟课旨在培养学生面向市场、面向企业独立思考问题的综合能力。该课程拟在工商管理专业高年级(第六或第七学期)开设,因为学生已经学习了大部分专业课程,有利于学生利用综合知识解决相关问题。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系统教学的需求。将相关课程进行整合,使学生对整个公司的运作及管理有个全面的认识。学生在实践环节,需在教师的指导下建立虚拟公司,按照公司运作的完整程序.制订出商业计划书和具体的实施细则。

具体实施步骤:一是学生根据优势互补进行分组。以6人左右为一个小组;二是组建虚拟公司,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者服务;三是制定计划。由学生按公司运作方式制定一份包括企业概述、业务与业务展望、风险因素、投资回报与退出策略、组织管理、财务预测等方面内容的商业计划书,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并最终得到教师的认可;四是实施计划,学生确定各自在虚拟企业内的分工以相应的岗位职责,并确立相应的工作步骤和工作程序。五是项目考核,以创造性能力考核为主,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的测试。

通过实践训练,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把握各门课程在整体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关系。能够打通不同课程之间的脉道。使之能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上下和横向沟通的能力,以及观察和思考问题时的全局观念。

(4)毕业论文写作毕业论文的撰写是学生在校期间的最后—个环节。它是课程教学环节的延续,也是以前所学课的一个总结性的成果体现,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因此毕业论文教学比专业课程的教学更重要。

毕业论文的教学环节设在大四第一个学期.通过学科文献读写议课程提高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所需的读、写、议能力。实践环节主要是通过毕

业实习让学生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熟悉企业的运作过程和各岗位的要求,并将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运用掌握的理论或方法加以解决。这个过程也是学生对自己所学知识、能力在现实环境的综合检验。

三、基于虚拟公司的工商管理专业课堂实践教学模式的特点

1 注意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能力和紊质培养。当前,高校教学更多侧重于理论知识和书本知识的传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过于关注一些直接的目标,如学生的考试成绩、考级、考证、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就业率、毕业生攻读研究生的比例等,从而忽略了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逐渐地从重视知识转向重视综合素质。人们已经认识到,一个高质量的人才应该是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统一的人才。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关键。素质是根本。因此,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质是高校教学的三大目标。

本文提出的基于虚拟企业的工商管理专业课堂实践教学模式。便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从岗位操作能力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等,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一套基于感知的“源于实践,归于实践”的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

2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学课堂应是学生乐于参与、勇于争论、善于反思的场所。可目前高校课堂上,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学生缺乏学习的激情、高质量的思维活动、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积极的参与。通过对笔者所在的浙江树人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各年级学生的调研发现.造成此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所学的课程不够了解,不清楚所学知识的用处,导致学生对学习无所谓。

工商管理高等教育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应用性与实践性,目前教学过程中实践环节偏少、实践内容不充实.课内缺少与本课程内容相关的感性认识与实践机会,课外缺少使学生理解社会、理解专业、理解知识运用的途径。使学生学到的书本知识与实际应用脱节,增加了学生的厌学情绪。

学生虚拟企业教学模式的特点就是通过学生在岗位模拟过程中产生對相关知识的需求,进而主动地去探寻需要的知识,这样就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并能很好地发挥内隐学习的能量。

3 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学能力是指教师顺利完成教学活动所必需的,并直接影响教学活动质量和效率的能力,是教师通过教学实践表现的一种职业素质。教师的教学能力影响着教学效率,也制约着受教育者的能力结构。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意识,首先是教师要拥有这种培养的能力。但目前高校教师普遍存在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导致教师队伍整体的实践教学水平不高。实践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教学实践能力)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关键因素。教师在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创办虚拟公司以及指导学生创办虚拟公司.能促进教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进而提升实践教学的能力。

四、结束语

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基于“虚拟公司”的课堂实践教学模式作为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创新模式,树立起“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的教学能力。“虚拟公司”的课堂实践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实践教学的全新尝试,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完善。

作者:潘瑞玉 徐优丽 杨之雷

学生虚拟公司工商管理论文 篇2:

会计虚拟公司模拟教学实施方案探讨

摘要:本文分析了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提出了实践性教学在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虚拟公司”为高职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平台,并以此为核心开展实训教学活动;探讨了“虚拟公司”实训教学的实施方案,整合会计专业教学体系与实践体系。

关键词:虚拟公司、会计实训教学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会计服务的对象范围越来越广泛,对会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同时社会对会计用人标准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对会计专业人才除了要求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之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技能和实践经验。例如,大多数公司对会计人员的招聘中以“X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会计人员”、“取得X会计师证书”等为条件,这些条件常常让刚走出校门的会计专业的学生倍感无奈。很显然,企业想录用的是到岗位就能独立从事相关专业工作的人才,而刚走出校门的学生缺乏实践技能和实践经验是毋庸置疑的。同时,对刚毕业的学生要求会计职称是不现实的,因为这与财政部颁发的职称考试报考条件相矛盾, 即在校学生不能参加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企业人才需求对会计专业提出这些特殊要求,对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上述矛盾,引起会计教育者的思考:目前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会计教育是否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否被社会人才所接受,教育教学目标是否恰当等。面对这些思考,探寻对高职会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进行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探讨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山东华宇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会计电算化的老师们经过企业走访、问卷调查和专题讨论等形式,同时借鉴其他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实行了“虚拟公司”模拟实训教学。

“虚拟公司”起源于50年代的德国,是人为创造的经济活动仿真模拟环境。从1994年起,我国一些学院在德国与其他一些国家的帮助下,引入了“商务模拟公司”这一实践教学的新形式。通过在校园里引入虚拟企业组织,为学生提供实验实训场所,进行模拟技能训练,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岗位职责意识、团队精神和互助意识;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提前适应企业管理模式,熟悉企业中的不同会计岗位的流程,从而缩短了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熟悉期”及学生毕业后到企业就业的“适应期”[1]。

一、 “虚拟公司”实施实训的时间考虑和课程安排

因为在“虚拟公司”开展实训是对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的一次大检验,对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次大锻炼,所以对于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来说,一般分为企业与岗位认知阶段、会计基本技能及技术技能应用阶段、校内综合实习阶段、校外顶刚实习等四个阶段。

(一)企业与岗位认知阶段

新生入学后第一个学期,对应于公共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阶段。学生进入虚拟公司“实习”,熟悉虚拟公司环境,了解基本的日常业务,通过与高年级“同事”的交流,了解专业岗位的基本职能,获得对会计岗位的感性认识;与此同时,配合社会类似企业的现场认知实习,辅之以专业讲座,吸引学生对本专业热点问题的关注,引导学生对会计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引发学生对会计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为日后专业课程的开展奠定基础。

(二)会计基本技能及技术技能应用阶段

第二学期至第四学期,对应于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阶段。学生成为虚拟公司的“正式员工”,参与虚拟公司的各项模拟业务过程。随着各项工作的开展,学生会逐渐体会到自己专业知识的薄弱、工作能力的匮乏,并进一步思考未来就业岗位对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从而产生对专业知识的强烈渴望,产生学习的动机,进而积极主动地朝目标努力与奋斗。这时,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与讲授,以学生在虚拟公司中遇到的问题为切入点进行拓展与深化,形成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正迎合了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可以达到水到渠成、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2]。

(三)校内综合实习阶段

第五学期,学生经过两年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对会计专业有了相当的认识,对会计服务问题也有了自己一定的见解,这时可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职业规划等调整至最适合的公司岗位,完成公司的各项日常性工作,参与虚拟公司经营管理,并在不断的学习中完善与发展。这一时期的课程设置,多以管理类专业课程群为主,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为学生提供专项技术支持;同时,组建实践中心,学校从物质上、机制上、政策上给与实践教学大力支持;在教师的共同参与和指导下,以现实企业标准,建立完善学生虚拟公司的规章制度及规范;打破各院系专业限制,建立学生虚拟公司的运作体系。

(四)校外顶岗实习阶段

第六学期,高职学生参加顶岗实习,提前与现实环境接轨;本阶段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个人发展定位,自主或者通过学院就业指导中心联系顶岗实习企业,与企业签订顶岗实习协议,在校内实习指导老师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共同指导下完成一个学期的实习工作,同时要求学生认真完成顶刚实习报告。顶岗实习的成绩由校内与企业指导老师综合评价给出;第二种模式是对于有能力、有志向的学生,学校从资金、技术、经验等多方面对学生企业进行孵化指导和支持,帮助大学生把“创业梦想”转变为“创业行动”,把“创业方案”付之于“创业实践”。

二、虚拟公司应具备的软硬条件

(一)硬件:企业认知项目与顶岗实习等主要项目要在校内会计公司内完成,校内综合实训室可在校内实训基地分项目完成。

实训室应配备电脑、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碎纸机、电脑投影仪、刻录机、打印机、文件柜、电子打孔机等设备[3]。

(二)软件:实训室电脑上除应安装0ffice 办公软件外,还应配备会计电算化软件(用友)、财务管理软件、审计软件等。

三、 “虚拟公司”组织方式

“虚拟公司”以班内分组的方式进行。一个小组8 至10人为最佳。一个教学班就是一个集团总公司,指导老师为董事长,并配备一位办公室主任和一位秘书(这两位学生同时也在小组内兼职),集团总公司下设若干分公司,一个分公司即一个教学小组,组长为总经理。

四、“虚拟公司”综合实训模式的任务构成

会计实训任务的设计是保证“虚拟公司”实训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教师创意教学的具体体现。这种综合实训模式是在“虚拟公司”的背景下,以一系列与会计工作相关联的任务为驱动来运作的,这些任务涵盖了会计工作的方方面面,

当然指导老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创造性地增加或减少训练项目。虚拟任务见附件1。

五、“虚拟公司”模拟教学效果评价及控制点

为了正确评估每个项目的完成质量,就必须开展实训效果评价,它是会计综合实训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评估方式为三级评分制:第一级由学生自评;第二级

由组长(总经理) 负责,通过召开小组评议会进行;第三级由指导老师(董事长) 给出终评[4]。

学生根据“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考核方案”中列出的评价指标评分, 同时,评价指标中不能缺少对学生沟通能力、合作能力、执行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评价。事实上, 在实训过程中, 如果团队的协调沟通不到位、团队凝聚力不强、组员间缺乏合作、组员的执行力不强、组长(总经理) 的号召力和管理能力欠缺,实训项目的成效果就会很差。

“虚拟公司”实训需完成的任务较多,且老师要指导至少四组学生,这对指导老师的掌控力是一个考验。为此,在实训过程中,教师必须把握好几个控制点。这几个控制点是:集团总公司会议、各分公司会议、任务执行结果、实训评价表、个别学生交谈。通过以上几个控制点,教师就可以发现某小组在项目准备、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纠偏,给予正确指导。

参考文献

[1]杨之雷,王 卫,潘瑞玉.基于“学生虚拟公司”的工商管理本科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J].经济师,2009(11).

[2]王金龙.会计实践性教学应用研究[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

[3]李 荔.高校会计实践教学应用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4(5).

[4]符海玲.“虚拟公司”实训教学模式构建探析[J].教育与培训,2010(4).

作者:张如意

学生虚拟公司工商管理论文 篇3:

模拟公司教学法在高职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类专业传统教学过程中重理论,分割式的模式和流于形式的商务实习使得学生在工作之初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工作的需要,与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相差甚远。本文系统探讨了“模拟公司教学法”在管理类专业高职教育中的意义,并从实际教学工作中进一步探索了这种职业教育的新模式的应用与发展。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模拟公司 行为导向

一、模拟公司教学法的理论研究

(一)模拟公司教学法的发展概况

“模拟公司”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的德国,是指模拟真实企业,在仿真的商务环境中,由受训学生自主组建公司并作为公司的雇员开展工作。公司的业务也可以模拟一家真实的企业(称为背景公司或赞助公司)来进行。在一个封闭的网络中,学生可经历全部业务操作过程,了解和弄清其各环节之间的联系,而又不必承擔任何经济活动风险。根据产品和服务项目的不同定位,学生在此可以进行工商注册、人事管理、营销、财务、金融、贸易、税务等业务过程的模拟活动。

近年来,我国的一些高等职业学校在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改革,相继建立了财会模拟实验室、商务模拟办公室等,引入了“模拟公司”这一实践教学的新形式。

(二)模拟公司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1.行为导向的教育思想

行为导向是一种指导思想,培养学习者具备自我判断能力,懂行和负责的行为。在教学中,行为导向意味着:知识的传授和应用取决于学习目标、内容、方法和媒体等因素的重组,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质上创造出教与学和师生互动的社会交往的仿真情境,把教与学的过程视为一种社会的交往情境,从而产生一种行为理论的假设。“模拟公司”的建立正是为了创设有助于师生互动,特别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情境。在这种情境中,他们通过反复练习,进而会预期形成自然的、符合现实经济活动要求的行为方式、智力活动方式和职业行为能力,即在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性方面得到发展。

2.“模拟公司”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

“模拟公司”运作的基本方式是在“工作岗位”上的学习,采用的正是行为导向教学常用的几种方法: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引导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表演和角色扮演教学法,等等。

上述教学法的共同特点有三个:一是以学生为中心、自主性学习为主;二是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收集信息、制订计划、作出决策、实施计划、反馈控制、评估成果;三是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伙伴。

教学组织形式采取自我控制的独立作业、小组制订计划独立作业,以及小组作业等多种形式,具体采用哪种形式要视培训目的、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学习任务的不同而变换。例如,要突出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则要求较多地采用小组作业形式,这样可使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使他们学会如何与他人打交道、如何合作、如何解决矛盾,等等。

3.“模拟公司”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心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劳动现场等环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模拟公司”就是从改善教学环境入手,达到教学目的的。建立“模拟公司”首先要考虑环境布置问题,应尽可能使学生感到真实。

(三)模拟公司教学法与我省高职教育结合发展的现实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向基层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学生的现实操作能力是其在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重要条件,而实践教学模式也成为高职教育有别于其他高等教育的主要手段。通常技术类专业的学生可在一体化教室、实验室、工厂、车间等实际操作环境中进行“手脑并用”的学习,以此提高操作能力技术水平。但管理类专业因其特有的学科特点难于开展卓有成效实践教学,适合其教学的实践场所在现实中很难找到。而社会对熟悉商务活动运作、能够熟练处理商务活动各环节具体业务的各级应用型、技术型人员的需求日益旺盛,同时企业为回避因人员经验不足而导致的经营风险,更是强调员工的上岗能力。如何培养高层次的商务应用型人才,成为高职教育管理类专业亟待解决的课题。将行为导向教学方法尝试与高职经管类专业教育相结合,是探索改革的可行之路。

二、模拟公司教学法在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一)模拟环境的建设——建立“现代商务技能实训中心”

模拟公司教学法实施的首要问题是教学环境的建设,应尽可能使学生感到真实,环境的改变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以此达到教学目的。为此,我们成立了“工商管理系现代商务技能实训中心”。实训中心的建立就是要通过提供仿真的业务活动环境,为受训学生的各种模拟职业行为建立劳动组织依托和归属感,促使受训学生把模拟公司当成真正的经营机构。在学习商贸规则,熟悉市场机制,追求公司最大利益的同时,受训学生能够很快进入实训教学目标所预期的职业角色。

(二)模拟公司实训教学方案

1.编制实训教学讲义

模拟公司教学法作为一种实践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是解决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训教学不足的现实问题。结合我系的专业设置,我们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实训内容,并编制了部分教学讲义。现有讲义共分绪论、模拟公司成立、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策划、商品销售、财务管理六部分。绪论部分内容包括模拟公司的概念、发展介绍,以及这种教学方法的介绍,目的在于帮助阅读者对课程有一定的理解和认知。其他五章则针对模拟公司的运行并结合我系所设专业设计了相应内容。

2.模拟公司实训课程教学安排

“模拟公司”实训教学方案应充分体现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教学思想,即行为导向思想和注重职业性要求。其关键点是:注重职业经验的直接获取和职业能力的实践培养。为充分贯彻这一思想,结合我系的专业特色,我们在探索中尝试实训教学方案的设置。

实训时间为期四周,受训学生自主结合创建模拟公司,行业不限。

受训期间学生应根据“模拟公司工作流程”,并依据指导老师的教学安排完成工作。

实训第一周,首先帮助学生理解模拟公司的意义与实训课的形式,其次要完成模拟公司成立的部分内容。重点在于学生对模拟公司的理解,对自身及教师身份转换的接受。在此教师是实训教学的咨询者、指导者,受训学生是模拟公司实训教学的主体,经营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或决策者。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讨论是实训教学的重要形式。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是受训者形成良好自信的商务习惯的重要条件。基于此,学生应以积极、自主的心态对待实训课,破除在传统理论课中对教师的依赖心理。

实训第二周设置了两项内容:完成模拟公司的建设,并进行组织架构建设和人力资源的配置。为营造课程环境的真实氛围,组织学生到河南省工商注册大厅观摩学习,并将这一活动纳入到教学计划之中。在第二部分中,各公司要根据业务开展的需要设计组织结构图和职位设计书。

实训第三周要求各公司完成有针对性的营销策划案,熟悉市场调研、营销策划的内容与程序,能够独立设计调研方案并实际实施,在此基础上熟悉各种营销策划的实际操作技能,掌握策划书的撰写要点及技巧。

实训第四周设置了两项内容:第一部分进行不同公司间的决策对抗,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在仿真经济环境下的经营决策能力。第二部分进行成果汇报,各公司将实训期间的工作展示回报,并回答指导教师及其他公司成员的提问。

受训期间的工作过程要求进行文档表述,按照《模拟公司文档管理制度》的规定,以公司为单位进行文档管理。该制度的建立对提升学生办公自动化的应用能力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各个模拟公司在受训期间要制定相应的人员管理制度进行自我管理,开展团队文化建设,提升团队凝聚力。引导每位团队成员以模拟角色尝试与其他成员协调关系,从而更好地实现公司运营的目标,提升个人的团队协作能力。

3.建设仿真教学环境——模拟教学软件的应用

“模拟公司教学法”在我国推广已有多年,许多经贸管理类的职业技术学校都在不断尝试,却也存在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仿真性差。市场背景、工作环境完全是虚拟的案例,没有创造一个真正的企业工作环境,学生很难进入角色。二是规范性不够。各个公司都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在机构设置、运作规则等方面各行其是,缺乏统一性。三是局限性较大。每个公司都局限在校内公司间的交易,外部交易(校与校、不同地区间的“模拟公司”)无法进行,没有统一的“模拟中心”进行协调。而模拟公司教学实训方案的实施对建设仿真环境要求极高,国外成功的案例往往建有模拟公司网络,其职能是使模拟公司之间互为模拟市场的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可以进行联络协商与虚拟谈判,最终进行交易。受限于我国现状,依靠规范的“模拟中心”建设教学环境暂不可行。为此,我们选择了利用教学软件营造仿真环境。

实训课程选择了两套软件:一是竞争型的企業经营决策平台——企业经营管理电子沙盘,营造各公司间的仿真经营竞争的博弈式教学环境。二是流程化的企业办公管理平台——ERP教学模拟系统,对真实企业的经营流程进行模拟,营造模拟的企业运作环境,帮助学生了解企业的日常运作,培养操作能力和决策能力。

教学软件的应用较好解决了仿真环境的建设问题,对模拟公司实训课程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教学效果明显,学生的学习兴趣显著提高。

三、前景展望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一些国家近年来培养职业行为能力的有力措施,以“模拟公司”的形式对经济管理类专业人员进行培训是行为导向教学方法的成功探索。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培养商务实用型人才,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任务与挑战。模拟公司教学法正是探索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可行之路,其在我国的探索与应用必将拥有一个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张皓明.职业技术教育中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2006.

[2]熊淡宁.谈行动导向教学法[J].职业圈,2007.

[3]苑敏.苏英志.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专业课中的应用.《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5).

[4]李晓玲.行为导向: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02,(11).

[5]何小平.加强实践教学,突出创新能力培养[J].高教论坛,2004,(10).

作者:张少飞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论文下一篇:西方失业保险理论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