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如何践行档案文化自信——试结合上海打响文化品牌论述

2022-09-13

档案文化是人类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 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性的自信。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激发党和人民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自豪感, 坚定对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坚定信念, 在全社会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和坚定信念。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要坚定文化自信,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践行档案文化自信, 就要增强对档案从业人员的培养和关爱, 就要增强对档案文化精品的打造和推介, 就要共建共享积极献言献策和借史资政, 就要加大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力度。在新时代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有效增强创新驱动力, 充分收集历史资料, 编研资料价值, 利用价值引领, 在中华民族千年文化积淀中滤沙淘金, 厚植于万万中华儿女心中沃土, 服务汇聚向心力。

一、把握定位, 新时代要明确新任务新目标

新时代, 档案工作理应准确把握新方位, 明确新任务新目标, 发挥自身资源优势, 服务社会群众, 坚定文化自信。

1. 深挖原始历史文化资源

档案工作拥有丰厚真实的原始资源, 是安身立命的根本保障。档案收集的齐全与否关系到档案工作的其他环节, 这是为档案人熟知且不懈奋斗的关键工作, 甚至是衡量档案馆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尺。特别是去年习近平总书记瞻仰中共一大会址时, 边看边意味深长地说要保存好档案, 并要求从党的创建史中“解读我们党的初心”。初心蕴涵在红色文化中, 上海重点实施“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 打造红色文化品牌, 亟需档案为之倾力诠释。是担负光荣职责的必然要求。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光荣职责决定了新时代档案工作应聚焦“四个伟大”, 坚定“四个自信”, 增强“四个意识”, 善于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来认识和看待档案工作, 自觉把档案工作与党和国家重大战略联系起来。特别是, 要牢牢记住“档案工作姓党”, 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确保档案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在服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发挥作用。是坚定文化自信的物质基础。文化自信是一种历史自豪感, 需要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支持, 文化自信是一种强大向心力, 需要有惠及最广大民众的政策决策、体制机制、准则规范作支撑, 文化自信是一种自觉的信仰, 需要有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勇闯敢干的党的光辉形象。只有打牢坚实材料基础, 档案事业才能大有可为, 是档案真正收有所获、利有所用, 使档案真正发挥论据支持、决策参谋作用, 使档案真正服务各项事业所需、服务广大群众所盼, 使档案真正赋予文化建设的底气、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勇气。

2. 科学阐释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上海着力打造十大文化品牌, 正是对社会主义文化的高度概括、分类阐述、特色抽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档案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经验得以总结, 规律得以认识, 历史得以延续, 各项事业得以发展, 都离不开档案”。对于每一个品牌, 档案能够丰厚其文化底蕴。植株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肥沃的土壤, 事物的良序发展更离不开资源的供给。塑造文化品牌, 发展先进文化, 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库中寻找来源, 坚守这个“根”和“魂”, 使红色文化更加丰润饱满, 城市精神更加有精气神, 理论研究传播更加有理有据, 文化地标更具独特魅力, 文化传承更加活态生动, 文化艺术更趋精品原创, 传播媒介更注重知晓度, 文化创意更显领军地位, 公共文化更加方便快捷, 节庆会展不负主场码头。能够清正其文化渊源。当今世界发展日新月异, 在全球文化激荡的背景下, 档案应在全面掌握客观事实的基础上,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理性观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多样性, 秉持尊重包容且绝不放任自流的态度, 适时匡正文化发展道路, 让馆藏开口, 用史实说话, 不让文化建设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提升文化品牌建设的含金度、可信度、标识度, 夯实上海文化源头地位、码头地位。能够提供其文化依据。要清醒认识到上海文化品牌聚焦的是本土文化, 要正确区分其与西方文化的关系。我们不能将两者差异当成差距, 不能将西方文化奉为更先进、更高级的文化样式而盲目学习模仿。档案人应追溯文化源头, 使人民了解历史, 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坚定文化自信, 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二、深入发掘, 着力赓续优秀历史文化血脉

为国守史作为档案工作肩负的重要职责之一, 不仅要守, 还要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指出,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 要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 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 在发展中保护”。

1. 守护本源初心

档案包含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思想文化, 珍惜、守好思想文化这个灵魂, 国家、民族才能屹立不倒。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伟大梦想在此启航, 留下了艰苦奋斗的红色文化, 上海又是知名的“文化大码头”, 各路文化在此汇聚交融, 形成独树一帜的海派文化, 上海还是鱼米之乡, 根植着吴侬软语的江南文化。档案工作有条件、有责任去寻找承载红色基因、海派特质、江南文脉的历史资源, 去探寻这张“金名片”内涵的革命事物、本帮特色、江南韵味。以革命事物呈现红色精神。革命事物包括革命人士、革命活动、旧址遗址等, 它们集中反映了坚定信仰的革命精神、战天斗地的建设精神、敢为人先的变革精神。结合上海文化品牌建设, 档案部门应以服务推进“开天辟地——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为抓手, 全面收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建党过程、建党初期的历史资料, 丰富展陈、支撑研究、助力宣传, 助攻精品。以本帮特质展现城市精神。本帮特质包括经典性元素和标志性符号等, 它们可以反映出“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结合上海文化品牌建设, 档案部门应以服务打造“中国梦申城行”“中国梦申城美”“感动上海人物”“美丽上海追梦人”“市民修身行动”“志愿服务联盟”等弘扬城市精神的品牌项目为抓手, 全面收集具体案例, 服务表现城市独特的精气神。以江南韵味唤醒水乡精神。江南韵味包含人文风俗、历史风貌、特色工艺等, 它们直观反映了城市历史文脉和城市文化特色的水乡精神。档案部门应以新场、高桥、川沙、朱家角、金泽、练塘、枫泾、张堰、嘉定、南翔等上海历史文化名镇着手, 抢救性地收集、保护能够反映时代变迁的物质与非物质遗产传承文化资源, 涉及到人们衣食住行与社会生产生活多方面。唤醒老上海人、引导新上海人的文化认同。

2. 升华时代价值

档案价值一般指其利用价值。承载知识、信息的档案只有与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机关或者社会广泛利用并能满足各方面的需要, 才能产生或表现出价值。档案仅限于查档服务已日渐成为制约档案实现自身价值的藩篱, 重视档案编研工作才是谋求档案事业创新发展的长远途径。特别是, 档案编研要紧密与社会需求结合, 否则编研工作只能是自娱自乐, 编研成果只能是孤芳自赏, 没有社会效益。做好查档利用, 擦亮文化底色。查档利用体现档案价值的基础, 我们应当予以高度重视。档案具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维护历史真实面貌、资治襄政、发展经济、研究调查、科研参考、教育、文化诸功能, 作为档案部门, 有义务、有职责发挥独自优势, 能够在发展文化, 及政治、经济、社会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提供科学研究的可靠资料与宣传教育的生动素材。用好文化资源, 打造文化名片。馆藏档案是编研工作的根本, 脱离了档案, 脱离了馆藏, 编研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善于选题, 能够体现时代创新意识与服务大局意识;要善于“合唱”, 能够做到“档案不足资料补, 馆内不足馆外补”;要善于钻研, 研究相关专题的背景、价值, 编研的技能等;要善于调研, 获取第一手资料。编研成果是用好用活馆藏、赢得社会广泛关注的靓丽名片。建好人才队伍, 炼就文化内核。人才是编研工作的驱动内核, 是最有效充分利用馆藏资料的根本保证。总体而言, 档案部门的编研人员是缺乏的, 且培养一个档案部门自己的好的编研人才也并非易事。要求不但精通档案基础业务, 还要热爱编研、熟悉馆藏、知识面广、思维活跃、有开拓创新精神、有较好写作功底。档案部门要通过出题目压担子等形式, 尽可能促使其尽快成才。

三、守土尽责, 自觉服务清正思想舆论氛围

上海着力打造文化品牌, 着力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 为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提升内核。为党管档作为档案工作的另一项重要职责, 要求对党负责, 从史料源头、阵地安全方面督控好意识形态问题。

1. 追溯文化源头

上海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精神, 着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 充分挖掘、打开、激活、利用上海既有各类文化资源、载体和要素, 成为密布于城市运行网络的节点, 成为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可亲近、可感知的存在。涉及每个人的价值观, 关系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关乎意识形态安全, 就要求独占和垄断文化资源的档案, 能够发挥真正的优势, 起到实质的作用。档案工作要树立“四个意识”。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 对标中央、市委最新精神, 确保成果有高度、有深度、不偏移。如, 今年5月在上海档案馆开展的《共产党人的家风》档案展, 即为纪念建党97周年, 为研究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党的十九大精神而推出。240余件档案资料见证着不同历史时期的32位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与道德风范, 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提供生动教材。档案工作要更加讲政治、顾大局, 认同、围绕、服从、维护核心, 向党中央、向市委看齐, 从档案的独特视角, 以原始的、直观的档案沁润人们内心, 取得价值认同。档案工作要共建“优势互补”。档案部门要与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事业单位开展共建机制, 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共同致力于文化建设。档案馆是社会的记忆, 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 博物馆是历史的缩影, 对档案这一词汇来说, 它要汇聚这三馆共同的历史源头, 凝聚不同形式的文化信息, 携手致力于服务打响红色文化品牌、城市精神品牌、理论研究传播品牌、文化地标品牌、文化传承品牌、文化艺术品牌、传播媒介品牌、文化创意品牌、节庆会展品牌, 进一步沉淀历史文化底蕴、解说格言古籍典故, 从源头上帮助人们理解、认可、接受、参与各项文化活动。

2. 严守阵地安全

思想舆论的好坏直接反应出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档案的文化属性, 决定着它在维护意识形态阵地安全方面同样肩负着重要职责。用客观材料还原史实。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 深刻理解文化建设重要论述, 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使命感, 从新的高度、用新的视角, 统筹抓好档案各方面工作, 进一步加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力度, 利用档案大力宣传党的光辉历史和丰功伟绩, 坚决反击形形色色的历史虚无主义, 为维护党的良好形象、捍卫党的执政地位,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和发展主流意识形态作出积极贡献。档案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阐释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 匡正历史。用创新成果吸引民众。现代信息的发展, 推动着档案电子化发展。档案不再局限于以静止的、在档案馆密集架上的材料提供利用给社会, 逐渐通过流动的、用电脑可查询的信息为人们提供借阅服务。顺应时代发展, 档案要进一步创新手段、方法和载体, 还原党史本身的真实性、生动性、丰富性, 形成有说服力、民众愿意看、能信服的成果, 旨在普及近现代历史与中共党史知识, 引导广大群众正确认识历史, 澄清历史虚无主义等危及到意识形态安全的社会思潮。时人民群众明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为服务打响上海文化品牌贡献档案力量。

摘要:党的十九大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迈入新时代, 档案工作也应准确把握新方位, 明确新任务新目标。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档案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服务性工作, 且本身具有深厚的文化属性, 理应发挥自身资源优势, 服务社会群众、坚定文化自信, 凝心聚力、形成合力, 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本文试结合上海文化品牌, 拟通过深入挖掘, 着力赓续优秀历史文化血脉;提炼编辑, 注重引导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守土尽责, 自觉打造清正意识形态阵地等途径, 践行档案文化自信。

关键词:档案文化,文化自信,践行路径

参考文献

[1] 付世英.档案与文化的关系[J].建设与文化强国相匹配的“档案强国”论文集, 2014 (08) .

[2] 冯惠玲.档案学概论 (第二版)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05) .

[3] 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J].中国档案, 2017 (09) .

[4] 薛匡勇.什么是档案文化?——“档案文化建设”探讨之一[J].浙江档案, 2011 (06) .

[5] 马仁杰.档案文化的理论解读和建设探索[J].档案学研究, 2013 (02) .

[6] 陈芳.论档案文化自信与档案文化建设[J].兰台世界, 2013 (35) .

[7] 李宝玲.从文化自信到档案自信[J].中国档案报, 2017 (09)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126例胫腓骨骨折手术治疗临床体会下一篇:从社会福利角度看待流动儿童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