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言论自由法律论文提纲

2022-09-25

论文题目:二元言论视域下的网络言论规制研究

摘要:网络空间越来越成为当代民众发表、传播自己的看法、见解、意见或建议的重要平台,高新技术的发展不仅为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而且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快捷高效的渠道。随着公民主体意识的增强,其将言论自由作为一项工具参与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通过在网络平台发表对公共事务的看法,希望自己的声音被公权机关采纳的希冀愈发强烈,然而当公民言论对公权力机关的形象造成威胁时,就会面临被侵害的危险。因此,如何有效保障公民言论自由是本文研究的第一个问题。此外,由于网络空间的拓展速度远高于立法速度,所以产生了许多法律无法监管的“黑暗空间”,在这些空间中人肉搜索、网络诈骗和网络诽谤案件层出不穷,公民言论自由与隐私权、名誉权等一般人格权产生了严重冲突,这就需要我们研究《宪法》所规定的公民言论自由的规制问题。在我国,“人肉搜索”等问题在互联网产生之际就已存在,然而引起学者和社会广泛关注大约始于十年前——微博等社交软件频繁出现的时期,很多学者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立法建议,我国对言论自由异化的立法规制也处于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针对网络言论异化问题的普通法律越来越多,但是这些文本却存在标准不一、范围交叉的问题,映射在司法实践中就会导致同案不同判。本文欲从宪法学角度为现行普通法律提供宪法原则,同时为法官审判言论自由案件提供宪法解释框架,以有效解决前述问题。本文第一章论述了网络言论自由的概念、特点和功能,明晰了本文的论证对象;第二章以言论二分法为起点,论证了公民政治言论和非政治言论的不同属性,明确宪法文本中所规定的言论自由的保障范围仅限政治言论。同时,针对《宪法》第35条和第41条的法条竞合问题进行了探究,在此基础上,对网络言论自由与人格权的冲突表现和原因进行了探讨;第三章梳理了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对言论自由设置的限制性规定,同时为完善我国法律体系,笔者介绍了德国的相关规定,以期从域外寻求有益经验;第四章为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几点建议。具体而言:一是发挥宪法作为法律的功能,突出宪法解释权行使的经常性和权威性。适时修改宪法,增加关于宪法解释的原则性规范;发挥最高人民法院进行司法解释之作用,对司法审判中引用宪法原则的司法行为进行细化规定。二是为宪法解释寻找到正当性基础,发挥比例原则在宪法解释中的作用。三是针对公民发表政治言论可能被侵害的问题,本文提出应拓宽民意反映渠道,加强对权力体系的监督,以保障公民言论自由的根本价值。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明确区分了政治言论与非政治言论两种言论类型,并对各类型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宪法学建议。

关键词:言论自由;宪法解释;法益衡量;

学科专业:法律(法学)(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对言论二分法的研究

二、对言论自由与人格权冲突的研究

三、对法益衡量方法的研究

第一章 网络言论自由概述

第一节 网络言论自由的概念

一、言论自由的概念

二、网络言论自由的概念

第二节 网络言论自由的特点

一、主体具有相对平等性

二、形式具有丰富性

三、内容具有互动性

第三节 网络言论自由的功能

一、防御功能:保障权力制衡和强化政治监督

二、规范功能:协调社会冲突和培育公民意识

三、二元言论之功能

1. 政治言论的功能

2. 非政治言论的功能

第二章 网络言论自由的异化

第一节 网络言论自由的宪法保障范围

一、政治言论的宪法保障唯一性

二、非政治言论的宪法保障不适性

三、网络言论自由与监督权之关系

第二节 网络言论自由的异化

一、公权力侵害下的政治言论主体

二、网络言论自由与人格权冲突表现

三、网络言论自由与人格权冲突原因

第三章 网络言论自由的限制性规范

第一节 我国关于网络言论自由的限制性规范

一、宪法和法律

二、司法解释

三、我国限制性规定之缺憾

第二节 域外关于网络言论自由的限制性规范

一、立法概况

二、判定标准

第三节 言论自由限制下的法益衡量

第四章 言论自由与其他基本权利的冲突解决

第一节 宪法解释摄入司法审判之机制

一、宪法解释适用现状

二、宪法解释摄入路径

第二节 宪法解释之规则

第三节 拓宽民意反映渠道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一) 著作类

(二) 论文期刊类

(三) 网络文献

(四) 中文案例

二、英文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径流林业技术研究论文提纲下一篇:银行财务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