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美学研究论文

2022-05-06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文艺美学研究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中国古代文艺美学的研究在美学研究热潮的推动下开始,首先是从部门美学、体裁美学入手的。

文艺美学研究论文 篇1:

民间经验:文艺美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民间经验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并且部分地表征了老百姓真正的审美需要。它不仅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而且孕育了建设未来的可能性。研究民间经验有助于文艺美学的建设,使其既可以面对当下的现实问题,又有可能实现审美启蒙,起到理论指导现实的作用。

[关键词]民间经验;文艺美学;现实生活;审美需要

强东红(1971—),男,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咸阳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审美人类学。(江苏南京 210093)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和发展趋势研究”(项目批准号:02JAZJD750.11-44009)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学形而下转向的背景下,文艺美学逐渐取得了合法性,成为一门富有活力的新兴学科。关于其学科对象,胡经之、周来祥、杜书瀛等学者一致认为文艺美学应该研究具体的艺术活动。不过,这些学者的“艺术”实际上指的是纯艺术,这在某种程度上使理论难以面对日常审美现象。有鉴于此,曾繁仁提出文艺美学的理论出发点是艺术的审美经验,他已考虑到具体感性的日常经验,希望审美经验理论能对当代大众文化起到指导作用[1]。姚文放进一步指出,文艺美学也要重视日常经验,善于发现其中潜在的审美亮点和审美生长点[2]。本文意欲在这些学者的基础上提出,文艺美学还要重视研究民间审美经验,倾听来自底层的声音。

一、民间的声音

笔者于2005年春节赴陕北绥德进行关于陕北秧歌的田野调查,对那些鲜活的民间经验印象很深,下面以一则小戏《大要老伴》为例分析其特点。

这则小戏是绥德县定仙墕镇大庄里村的秧歌队到同县另一个村子演出的,在两场歌舞之间穿插表演。小戏剧情非常简单,只有三个演员,分别是父亲、儿子和儿媳妇。一家人日子殷实,又是春节,本来应该欢欢喜喜,但母亲去世多年,父亲免不了孤独寂寞。儿子见父亲神情索然,就去问他是不是儿媳妇不孝顺、吃喝不好、有什么事不顺心。父亲却闪烁其词,一一否认,最后,在儿子的再三追问下,嗫嚅道:“可冷哩。”看着红彤彤的炉火,儿子纳闷不已,回来对媳妇说:“大(爸)是不是有毛病了(精神病)!”媳妇听了半天,说:“大想妈了”,儿子还是不解,媳妇直截了当地说:“大要你给他娶老婆!”最后儿子去找媒人了。

这则小戏的看点主要在于诙谐滑稽的表演。在陕北农村,青年男女恋爱并不罕见,但已经有儿有孙的老人还要找对象就有些反常。男女之间的事情本身就是说不完的话题,现在又把一个老人的“思春”放在公开场合来展出,就逗引起观众的兴趣。经过半个多月排练,演员的演技并不差,夸张的动作和洋相式的模仿惹人发笑。如儿子重复追问时的机械僵硬,老头扭扭捏捏地说“可冷哩”时的神情,而儿子故作不知的举止,“这不是个好奇怪,炉子着的红个通通,他说可冷哩!”这样,就有意无意地与众所周知的风流韵事有了联系,引来一阵哄笑。演员在这种笑声中获得了别人的认同和鼓励,更加夸张地展示自己的演技,从而又一次赢来哄笑,短暂的演出中如此高频率的笑声构成了笑的聚会和笑的节日。在弗洛伊德看来,笑有一种宣泄、消耗和解放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绷紧的神经得到舒张放松。不过在这里,笑声已不仅是一种生理快感,而是在鉴别、知觉、欣赏一种有目的和完整统一的经验时的反应,是一种审美快感。笑并不是一个人的笑,而是许多观众不言而同的笑,这就使每个观众觉得拥有与别人同样的感情与体验,使他们在笑声中达到沟通、理解与认同,而审美快感也就以最习以为常的方式摆脱了日常生活的压力将村民们团结起来。

巴赫金曾经论述过民间文艺活动的狂欢节庆功能,指出它具有共享性、亲和性和生活化的特点[3](P1-15)。本文着重指出,与巴赫金所论述的狂欢节的颠覆“现有的一切等级关系、特权、规范和禁令”[3](P11)的功能不同,这则小戏还具有传承文化和审美启蒙的功能。演出固然消解了传统的从一而终的婚姻观,但客观上也加强了子女应该孝敬老人的传统伦理道德,并暗示出子女们不仅应该关心老人的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还应该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这则小戏不仅使观众认识到老人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需求,并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设计了一种可以实现的未来。现在的表演活动实际上就是未来生活的预演,成为未来生活的“原型”[4]。这种未来不是无论如何努力都难以实现的审美幻觉,而是通过努力就可以实现的未来,这激活了潜藏沉睡的心理能量,将其从散漫无序的状态组织成有序集中的状态,从而转化为改造现实的精神动力,引领人们前行。

这则小戏还以现实生活为基础,部分地表征了老人们的审美需要。大庄里这个小村落距离绥德县城90华里,处于绵延起伏的黄土山里,交通不便,文化经济相当落后。在3月到9月的农忙时间,村子里只有老人妇孺,青壮年大部分出去打工。这段时间,老人们既要干农活,又要照顾女人和孩子。到了冬天,年轻人陆续返乡,老人体力上的煎熬渐趋轻缓,但情感需要和精神需要依然得不到满足。他们在情感、精神和文化上的需要被忽略漠视了。到了腊月,当村里又开始一年一次的闹秧歌时,老人们积极地参与和组织,以释放沉郁已久的情感,这则小戏父亲的扮演者就是一位六旬老人,人们终于在欢乐的笑声中听到了他们的倾诉。但也应该看到,在和谐快乐的演出中,灰色黯淡的日常生活已被优美化,而匮乏与不足却被过滤掉并未投射出来。皆大欢喜的故事尚有许多没有说出的东西,现实生活的艰难、痛苦、粗暴与不公正并未得到展现,老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单调和乏味、孤独和寂寞、伤感和忧愁、喜悦与快乐等多种多样的情感体验远远没有表达出来。这是因为:一方面,公开演出依然在意识形态的影响之下,另一方面,处于弱势地位的他们缺乏表达自身需要的能力和中介。而在旁观者的我们看来,在生活的灿烂多彩、潜能的发挥和实现、生命的喜悦与丰富性上,这种倾诉的声音只是部分地表征了他们的真实需要,在某种程度上也掩盖了他们的真实需要。

二、历史中的辉煌与缺席

民间经验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其表达机制非常独特,对其进行研究很有意义,但迄今为止,关于民间经验的理论研究还远远不够。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民间经验一直为人所轻。尤其是《诗经》之后,因其是“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5](P269),一直难登大雅之堂,即使偶尔有文人学士垂青,也不过是“为着猎奇,为着装饰自己的作品”[6]而已。但它们朴素、清新的魅力却常常让文人学士感到震撼,如,明人沈德符谈到民歌时写道:“此年以来,又有二曲,其腔调约略相似,则不问南北,不问男女,不问老幼良贱,人人习之,亦人人喜听之,以至刊布成帙,举世传颂,沁人心腑。其谱不知从何来,真可骇叹!” [5](P3)冯梦龙有感于此,编辑了《挂枝儿》和《山歌》而享誉身后。五四前后,民间经验受到了空前重视,歌谣学和民俗学运动兴盛一时,在观念更新和搜集整理材料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在这场运动中,老百姓“始终处在发言权被排除的境遇里,不过是一群沉默的大多数或缺席的在场者,世人所闻见的热闹运动只是知识界的集体独白”[7](P35)。至于通过民间经验了解“作为社会支柱的民众心情”并与民众结合,“创造新的文化,迈向新的生活”的想法则从未实现过。

抗战爆发后,为了鼓动群众,文艺工作者自觉地利用民间经验将文艺作品通俗化和大众化,但与民众彻底结合是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下简称《讲话》)中要求文艺工作者放下架子,走向农村,走向队伍,体会广大的工农兵战士的思想感情,学习他们的语言,从而创作他们所喜闻乐见的形式,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他们走向团结和斗争,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6]《讲话》之后,文艺工作者纷纷深入工农兵的生活,学习民间艺术,利用各种民间形式展开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这些文艺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完全融于老百姓和士兵的生活之中,无论是在田间麦场,还是在作战、行军、练兵和整训期间,都有文艺队的表演。这说明这些文艺活动不再只是点缀性的娱乐活动,而是拥有了物质力量的实践行为。它们强烈地作用于现实,所起的作用不亚于战场上的拼杀。法国思想家阿尔都塞曾经指出,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不再是一种观念的、精神的存在,而是一种物质的存在,并且具有实践的力量。[8]延安时期的成功正说明了文学艺术可以起到巨大的建设性作用。

延安文艺的不可思议的力量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民间经验的利用。延安时期采集整理了比歌谣运动更为全面丰富的民间资源。与后者不同,延安时期不再是知识精英的一种姿态,而是一种付诸实践的行为方式。知识分子不仅学习而且利用民间经验来亲近民众,充分地利用了审美移情和审美快感来鼓动民众。以民歌为例,其旋律调式是在漫长历史中缓慢形成的,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族群特征,已经深深积淀在民众的集体无意识中,极易与他们在情感和心理上产生共鸣。文艺工作者一般又会对形式略作改动修饰,并换上了既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又有一定革命色彩的内容。《讲话》之后,文艺工作者保留了秦腔的旧形式,但巧妙地以穷人的苦难生活和阶级斗争的内容置换了“老爷太太少爷小姐们的”生活,这就使这种古老的文艺形式变成了强有力的宣传机器。彭德怀在洛川与军民一起冒雨看了《穷人恨》,写信给剧团:“你们演出的《穷人恨》,为广大贫苦劳动人民、革命战士所热烈欢迎,成为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有力武器。” [9](P412)由于对象文化水平不高,文艺活动所采用的大都是一些更为直观的、直接可触的说唱歌舞形式。与文字艺术不同,这种活动不是个体的、单向的欣赏活动,而是互动的群体性活动,看似简陋的舞台实际上构成了一个特殊的剧场。古斯塔夫·勒庞虽然偏激,但他关于戏剧对群众的影响的论述还是很有说服力的:“对各种群体的想象力起作用的莫过于戏剧表演,所有观众同时体验着同样的感情……有时因为形象的暗示而产生的感情十分强烈,因此就像暗示通常所起的作用一样,他们倾向于变成行动。” [10](P49)在这种气氛热烈的场景中,个人容易与群体联系起来生成共同的感情,而群体的情感又强化了个人的情感,在这种互动往复的过程中情感愈来愈浓,以至于转化为行动。因此,精神性的文艺活动就具有物质性的力量,开始直接作用于现实。

在借鉴成功经验之际,也要深刻反思其局限性。延安时期的文艺观忽略了人的丰富性、复杂性和不同层面的审美需要。就民间经验而言,虽然表面上以老百姓为对象,但并没有充分表征他们的真实需要。在动荡不安的现实生活中,在各种力量的碰撞厮杀的漩涡中,普通百姓和小人物的担心、恐惧、无奈、希冀、憧憬等日常的情感生活和心理世界并没有被展示出来,而鲜血淋漓的战争生活给普通百姓带来的损失、灾难、残废、死亡和难以磨灭的痛苦和创伤都被掩盖了,广大民众在历史转折时期所付出的巨大代价也被遗忘了。现在看来,当时的文艺表征的是一种想象出来的深仇大恨与阶级感情,实际上是一种虚假的需要。这虽然激发起民众的斗争热情,但也塑造了大众的阶级斗争心理并且滋长了他们的暴力本能。其后果是伤害了广大民众自己,破坏了生命的丰富性,抑制了人的潜能的实现,并且践踏了个体生命的尊严。文艺虽然与民众的现实生活相联系,但也只限于语言、物品、场景等老百姓熟悉的形式要素。至于普通劳动人民的劳作、休闲、爱情、嫁娶和生老病死等日常生活也被简化为阶级斗争和革命生活,社会阶层也被简化为只有苦大仇深的贫民和恶贯满盈的地主两类人。文艺作品尽管建立在这种虚幻基础之上,但由于采用的是易于与广大民众发生共振的民间经验形式,所以依然能激发起奋斗前行的巨大能量。但在现实生活中所模仿的原型本身是一种观念存在并不具有现实基础,因此也妨碍了现实生活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中华民族为此付出了沉重和惨痛的代价。

三、民间经验的意义

在笔者看来,建设当代文艺美学不仅要研究艺术化的审美经验和日常经验,而且要重视民间经验的研究。美学本来是研究情感性话语实践的感性学,单纯研究纯艺术,就过滤掉了普通民众的情感经验和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日常经验,从而使文艺美学不仅具有贵族化倾向,而且隔断了与广阔的现实生活的联系。就纯艺术本身而言,杜威的论述值得深思:“为了不仅仅成为精细的,所有‘美的’艺术都必须时时通过更紧密地与审美传统之外的材料接触而得到更新。但是,文学……特别需要不断从这个源泉得到更新。”[11](P267)况且单纯在艺术文本中寻求“美的规律”也是片面的,因为,艺术的美还与欣赏者的审美需要有关,与欣赏者所处的特定的阶层、区域、民族和社会历史背景有关。伊格尔顿写道:文学性“并不像昆虫那样客观地存在着,它得以形成的价值评定因历史的变化而变化,而且,这些价值评定本身与社会意识形态有着紧密的联系”[12](P19)。只关注纯艺术易于落入自律性美学的窠臼,一方面走向审美乌托邦,另一方面,因为脱离社会现实而丧失了对现实问题言说的能力。在理论建设上应该特别注意伊格尔顿的警言:“纯文学理论不过是学术上的神话,它加强了特定时代中特定集团的特殊利益。”[12](P228)我们必须避免理论既不能面对日常审美现象又不能对现实问题进行言说的高蹈现象。理论只有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才是绿色的。在马克思看来,变革现实的力量不是来自观念,也不是来自少数精英分子的头脑,也不是来自精英分子创造的文学艺术,而是来自于所要变革的现实生活。就文艺美学的建设而言,马克思的论述依然是富有启发性的,文学艺术只有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起来,才能成为变革现实的力量。理论联系实际更应该是联系日常现实生活,而不是仅限于联系文艺作品[4]。从这样的理解出发,研究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当代民间经验,聆听为数众多的底层人民的声音就显得非常重要。

民间审美经验与文艺作品不同,不是静止的、僵化的和符号化的,而是鲜活的、具体的和流动的,还没有被完全意识形态化。它直接联系着广阔的现实生活,有可能呈现出真正的原级性的现实生活关系。如前文的小戏,它以村民的日常现实生活为基础,但又是村民未来生活的一种理想化表达。在意识形态的话语中,这种朴素的理想已经不是未来,而是已经成为现在甚至已经成为过去,这样在快乐的笑声中隐藏的许多沉重压抑的现实就有可能呈现出来。进而言之,正如杜威所论:“审美理解必须从在审美上可赞美的事物得以出现的土壤、空气与光线开始。并且,这些条件正是那些使得日常经验得以实现的条件与因素。”[11](P11)倘若可以田野调查,直接面对底层人民的活生生经验,就更有可能直接面对产生经验的环境与背景,从而揭开蒙在现实生活之上的彩色面纱,看到经验形式中尚未说出的和老百姓无力表达的东西。目前,只有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理论才有可能面对当代中国的基本问题即现代性问题:一方面必须现代化,另一方面必须克服现代化带来的种种问题。理论的任务首先在于不仅要正视历史必然性,而且要珍惜人类为了前行所付出的代价;其次,更重要的是在立足于现实的基础上探索如何超越“卡夫丁峡谷”的社会主义道路。在社会急剧转型期间,为历史牺牲的往往是那些没有文化、技术和资本的被边缘化的底层人民,他们对惨痛的现实有着最深刻的体验。但他们并没有对现实生活绝望不满,如前文所述的小戏,尽管在我们看来,他们的生活灰色黯淡没有希望,明天就是今天的重复,但他们仍然保持着乐观的信心,努力探索可行的和谐之路。他们的审美经验不仅表征着真正的现实生活关系,而且设计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因而是可以实现的未来,从而为继续前行提供了精神动力。研究底层人民的审美经验,不仅可以面对真正的现实生活关系,而且可以理解文艺如何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转化为改造现实的精神动力。

民间经验是全体成员共同创作的结果,表达了全体成员共同的欲望、情感和理想,最具有普遍性和共享性。在当代中国,以现代媒介技术为基础的大众文化构造出来许多只有极少数人才能享受的光怪陆离的幻象,这些幻觉有时会将本来有可能转化为改造现实的能量宣泄掉,有时又因为它与现实的不可弥合的距离而把欲望高高挂起,从而给人带来深深的创伤。社会主义文化的优越性体现在能表征大多数人的情感欲望,能丰富大多数人的心理世界和精神世界。所以必须研究广大民众的审美需要,研究什么样的文艺才是他们最喜欢的,能够适合他们的口味、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门罗关于审美需要的论述值得深思:美学应该研究大众的审美需要,以使文艺作品最大限度地感染和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13](P225-238)民间经验表征了广大民众的审美需要,对其进行研究和借鉴,有利于文学艺术的民主化,使绝大多数的人民享有表达与交流情感的机会。毕竟“文学也好,科学或者学问也好,如果只为少数人所有,那才是真正的不幸,并且是社会弊病的兆候”[14](P76)。威廉斯曾对民间文化进行分析,他认为其中的一部分会作为古董渐渐隐去,但有一部分会作为过去有效地形成的剩余文化,在文化进程中仍然保持生机,不仅不是过去的元素,而且成为现在的有效元素[15](P122)。民间经验具有悠久的历史,与传统文化、宗教观念、伦理道德和风俗习惯融为一体,一定程度上与集体无意识相联系。在现代化的浪潮中,人们深深地感到一种焦灼的认同危机,于是与过去、传统和土地相联系的民间经验的现代意义就凸现出来。从某种程度上说,民间经验不仅是地方性的局部经验,而且也是一种普遍性的经验。就文艺美学的建设而言,重视当下的民间经验形式,既有助于满足广大民众的审美需要和丰富其精神世界,又有助于挖掘他们的潜能,将广大民众的剩余能量转化为改造现实的巨大动力。延安时期的文艺实践已经证明,与广大民众的情感和愿望相联系的经验形式可以产生建设性的巨大力量。

[参考文献]

[1]曾繁仁.试论文艺美学学科建设[J].学习与探索,2005,(2).

[2]姚文放.文艺美学走向文化美学是否可能?[J].社会科学战线.2005,(4).

[3](苏)巴赫金.拉伯雷研究[M].李兆林,夏忠宪,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4]王杰.当代中国语境中的审美意识形态理论[J].文艺研究,2006,(6).

[5]冯梦龙.明清民歌时调集(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6]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A].毛泽东论文艺[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7]徐新建.民歌与国学——民国早期“歌谣运动”的回顾与思考[M].成都:巴蜀书社,2006.

[8](法)路易·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A].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C].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9]艾克恩.延安文艺回忆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10](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11](美)杜威.艺术即经验[M].高建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12](英)特里·伊格尔顿.文学理论引论[M].刘峰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13](美)托马斯·门罗.走向科学的美学[M].石天曙,滕守尧,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

[14](英)阿·汤因比、(日)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

[15]Raymond Williams.Marxism and Literatur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

【责任编辑:龙迪勇】

作者:强东红

文艺美学研究论文 篇2:

中国古代文艺美学研究的进程与前景

中国古代文艺美学的研究在美学研究热潮的推动下开始,首先是从部门美学、体裁美学入手的。

作者:蒋述卓

文艺美学研究论文 篇3:

文艺美学观念与散文艺术价值研究

摘要:我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包含诗歌,散文小说,音乐,美学,建筑等等,它们丰富了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为当代人留下了宝贵文化遗产。对其研究的成果,对后代人有着很大帮助。本文主要是散文与美学这两方面进行研究。美学不单单是一门学问,更是艺术,智慧,精神的传承。美学的研究为智慧与精神的传承奠定基础。散文,它即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明,也反映了一个人的思想与个性,通过研究散文的价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利用其精华的不稳为当代人所用。本文首先讲解了中华的美学精神,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了解与认识美学及散文的价值。

关键词:中国美学发展;美学价值;中国古代散文研究

引言

美学是一种形态,以精神追求与重视生命价值为宗旨,其对智慧与精神的传承具有重大作用。散文反映一个时代的发展,是一个时代智慧的结晶,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并继承时代发展中有益的成果。散文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因此本文以中国古代散文为例,加以研究。

一 文艺美学

1.中国美学的发展

美学隶属于现代人文学科,其是西方文明的产物。在其传入中国后,促使了中国现在美学产生,使中国传统美学向现代化转变。西方的美学是在哲学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用哲学的思维说明美学。二十世纪,中国在引用西方美学的基础上,对美学进行创新,使其更好地发展,但是这样也会带来一些弊端,中国美学是在西方美学的基础上创造出来,不论怎么创新,他都会有西方美学的影子,西方美学始终影响这中国人的审美观。因此,中国美学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将西方美学本土化,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将美学进行改造。

2.探索美学的形成原因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宗教信仰,民俗习惯,宗法社会,也都经过兴旺与衰败,在历史长河中,各民族人民在不断地摸索,发现与积攒中创造了美学。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从未断过,发展至今,堪称世界唯一。从古至今,对于中国人来说,血缘与亲情,宗法体制尤为重要,这就形成了中国古代既重视亲情又能做出理性的判断的中华文化传统。精神是人类认识活动后积累的经验,对人类之后的活动具有指导作用,而美学精神正是其中的一个分支。中华民族再长时间的生活奋斗中形成了本民特有的精神文化,自强不息、拼搏向上、勇于奋斗正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气神。透过对中华美学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中华美学精神的特性。正是这优秀的美学精神,帮助人类树立正确的美学观念,更好的认识世界,了解世界。

3.研究中华美学的价值的意义

研究中华美学是传承与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必经之路,是当代美学研究者的责任。文艺美学最能凸显民族特色的一门学科,正因为人类追求文艺美学观念的精神层面,文艺美学研究才能在传承与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发挥着重大作用。美,是人类感性与理性的精神活动。人们在文艺审美活动中,人可以放下现实社会中的利益,勇于追求人类存在真正的价值,超越自我,进而可以提高自身的价值。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体现了一种超越自我的精神,中华美学精神正是如此,强调人与自然万物要和平相处。文艺美学在人类的感情生活中具有指导作用。在利益充斥的社会中,美学精神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类的精神世界,帮助人类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提升人的素质等。因此,我们要大力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建造优良的精神世界。

二 散文艺术价值

1.中国散文的发展

中国最早的散文可以追溯到秦国,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是《左转》,《战国策》,是叙事散文发展的先河,其中的《左转》记录了历史发展,有较强的真实性,为后来历史类散文打好基础。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政治局面动荡,一些散文用更多的修辞手法进行编写,形成了新的撰写散文的风气,丰富了先秦散文的内容。从秦朝到清朝,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对散文进行创新,写作方式大有改变,但是依旧遵守着儒家思想,直至清末,一些先进人士突破旧的思想束缚,以“经世致用”的新观念进行创造,打开了近代散文的新局面。

2.研究散文艺术价值的意义

散文在现实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我们的印象里,中国古代的文学方式以诗歌为主,实际上,自唐代举行科举考试后,散文逐渐占据连主要地位,散文发挥着重要作用。散文具有日常性,她记录里一个时代,一个人乃至极其细微事物的日常,它反应了一个时代的人的说话方式,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一个时代人类的感情,发现一个时代的人的生活经验,从中学习。散文以幽默的语言形式表达了日常生活中充满着无限可能,散文的撰写是建立在人的基础上,记录着人日常生活的小事情,并没有什么宏图大志,将读者带入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慢慢体味人生,散文的最大功能就是让人享受生活。

3.中国古代散文的研究方向

(1)努力实现古代散文研究与现代生活接轨

综上所述,散文反应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我们要结合现实情况对其进行研究。抱着仔细认真的态度,对古代散文进行透彻的分析与理解,掌握其中的精神本质,而不是简单粗略的了解表面上的东西,以通俗易懂的观念方式传递给大众,坚持实事求是。

(2)勇于创新,取其精华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于散文审美的要求越来越高,单一的内容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出版社为了追求出版数量,不在意散文的质量,导致散文内容重复,或是散文内容不准确,误导大众的现象越来越多,因此散文作家应该尝试用新的角度去思考,研究更多不同题材,打破旧的价值观念,使散文作品更具有灵活性,充满新意,进而让读者耳目一新。向全世界展示我国独特的散文文化精神,并加以传播。

三 结语

精神支配着一个人的身体活动,对人的活动具有指导作用。恰巧,文艺美学与散文艺术都是精神层面的产物,所以做好文艺美学与散文艺术价值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好的精神可以使一个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努力向上的生活。相反,不好的精神则可以毁灭一个人。在文艺美学与散文艺术价值研究中,我们要对美学精神与散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好的一面与当代生活接轨,一直流传下去,造福于后人。

参考文献:

[1]陶水平.深化文艺美学研究 弘扬中华美学精神[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3:11-21

[2]张晶.文艺美学的当代建构及其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8-18

[3]王兆胜.论20世纪中国散文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1,04:29-36.

[4]谭家健.六十年来中国古代散文研究之一瞥[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3:84-87.

作者:周璐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情感色彩艺术论文下一篇:会计认识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