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酒店管理论文

2022-05-04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职业院校酒店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笔者通过分析新形势下酒店业态集团化发展的趋势,确定了酒店管理专业的战略合作伙伴,并提出了专业进一步发展的保障条件,解决了校企合作中企业推动深层次合作动机不强问题,以推动校企合作向更深层次的发展,最终缩小了酒店专门人才同产业发展要求的差距,为高等职业教育酒店管理专业在新形势下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

职业院校酒店管理论文 篇1:

提高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摘要:职业院校不同于普通的高等院校,它有着先天的不足。但是,近几年我国的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国家重视、政策支持、资金保障为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铺平了道路。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高的社会背景下,职业教育中的酒店管理专业更是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针对职业院校的发展定位、职业院校学生的基本情况、国内外酒店行业对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为职业院校提高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职业院校 酒店管理专业 英语应用能力

一、职业院校的发展定位

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可以发现,职业院校是不同于本科院校的。职业院校是技能型院校,目标是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本科院校是研究型院校,目标是培养理论型研究人才。

通过分析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同志在众多国内会议的发言,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国家领导人已经认识到我国的职业教育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差距;也认识到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与改革过程,需要大量的产业工人和技术工人,需要发展以制造业为支柱的实体经济,所以教育部门应重视和发展职业教育。最近几年,国家出台了诸如《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并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措施,把《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建立完善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生均拨款制度加快发展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意见》作为职业院校的发展保障。同时,江西省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文件,施行了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的措施。如增加招生计划、推行单独招生、落实生均拨款等政策。当前国际、国内、省内的发展环境都比较良好,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

二、职业院校学生的基本情况

职业院校的学生因自身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有所欠缺,所以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学习成绩不太理想,尤其是英语成绩相对较差。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师要想方设法增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和英语应用能力。

随着中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尤其是高考机制的改革,广大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的接受程度在不断提高,只要国家与江西省能坚持重视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就一定大有可为,也必定能有所为。

近三年来,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的生源质量在逐步提高,成绩高出江西省专科录取线的学生甚至占了70%以上,但是英语单科成绩90分以上的比例仅占5%左右。这一现状对于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学来说,是一项巨大挑战。

三、国内外酒店行业对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与学生开始认可酒店管理与服务行业。许多知名酒店在职业院校中开设冠名班,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高,有效保障了学生的对口就业率。

立足于中国的国情,许多高星级酒店、外资酒店及境外酒店纷纷进驻中国,但是要想进入这些酒店工作,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那么,如何在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群体中,培养出具有良好英语应用能力的学生,是酒店管理专业英语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的酒店管理专业是该学院的优势专业,也是江西省省级特色专业,历年的专业就业对口率、就业质量都在院内、省内名列前茅,受到了广大家长、企业、学生的认可。旅游商务系领导非常重视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这一工作,并成立了酒店管理专业实验班。学院从现有的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中挑选出有志于进入外资酒店或是境外酒店就业的学生,成立酒店管理专业实验班。这些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学习有信心、有决心。学院在班主任的选择、课程设计、专业教师的选择上都下了一番苦心。笔者认为,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成立酒店管理专业实验班,走在了全省职业院校教育的前列。由高质量就业来推动酒店管理专业的高质量招生,形成专业发展的良性循环,这一做法值得广大职业院校借鉴与推广。

四、职业院校提高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几点措施

立足于当前职业院校的实际情况,只有提高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进而实现高质量的就业,笔者建议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领导的重视与支持

旅游商务系领导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勇于走在时代的前沿。旅游商务系领导对上要努力说服学院领导,提交方案,争取政策支持;对下要合理安排师资,积极联系发达城市的高星级酒店,给学生提供学习、锻炼的平台。教师既要给学生希望,也要给学生压力,因为有压力,才有动力。

2.独立的班级设置

学好英语,有利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语言类学习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需要归属感、类同性,否则在职业院校把英语边缘化的大背景下,纵然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认为英语的应用能力对实现高质量就业意义重大,也会苦于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学习环境,没有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因此,学院成立一个独立的班级,创造一个独立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

3.合理的师资配备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无论是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在教学上都要突出英语特色。班级活动、教学活动、学生活动三管齐下,课前准备、课堂学习、课后活动互为补充,共同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4.科学的课程设计

课程的设计应该分成三个阶段,即从英语学习的方法,到英语的通识教育(英美文化教育,日常英语口语教育),再到酒店专业英语的教育。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让酒店管理专业实验班的学生能逐步提高英语应用能力,从听得懂到说得出,再到说出来的话能让他人听得懂,最终实现用英语进行无障碍交流。

5.有效的检验手段

每个学期,酒店管理专业实验班都会通过模拟面试、技能竞赛、末位淘汰等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与教师在教学上遇到的问题,通过师生的良好沟通和及时调整,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学”与教师“教”两个方面的契合度。

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所在的系为旅游商务系,多年来,系部领导主任一直立足于实现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高质量就业这一目标,注重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通过各种尝试,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提高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如系部成立酒店管理专业实验班,采用小班教学,配备本专业且工作负责的教师担任班主任,抽调本专业优秀的教师担任任课教师,以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时,系部积极联系发达城市的高星级酒店,给学生提供学生学习、锻炼的平台,从而实现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高质量就业。

五、结语

总而言之,职业教育的生命线是生源。吸引生源最有效的措施是高质量的就业。要实现高质量的就业,职业院校就得了解高星级酒店对员工的要求,按酒店的要求来制订教学计划,采取有效的培养措施,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1]陈梅玉.浅谈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的高职酒店英语学习模式的构建[J].高教学刊,2015,(2).

[2]谢小莉.高职酒店英语教学模式现状及改革探析[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4,(4).

[3]解晶.寓教育于项目活动之中提高酒店英语口语教学[J].科技信息,2011,(21).

[4]胡丽君,曹倩.探索教材、教法提升高职院校酒店英语教学质量——以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1,(2).

[5]沈丽华.关于中职学校酒店管理专业英语教学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1,(17).

[6]杨雪霁.分析酒店对人才的能力要求,改进酒店英语课程设置[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3).

[7]韩丽.谈jigsaw模式在酒店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0,(7).

[8]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系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3级在职研究生,供职于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陈永乐

职业院校酒店管理论文 篇2:

高等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深度发展保障条件探讨

【摘要】 笔者通过分析新形势下酒店业态集团化发展的趋势,确定了酒店管理专业的战略合作伙伴,并提出了专业进一步发展的保障条件,解决了校企合作中企业推动深层次合作动机不强问题,以推动校企合作向更深层次的发展,最终缩小了酒店专门人才同产业发展要求的差距,为高等职业教育酒店管理专业在新形势下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

【关键词】 酒店管理专业 酒店集团 保障条件

在“十一五”期间,高等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取得了令人喜悦的成绩,主要有:专业建设发展已较有基础,社会和行业影响力已较大,同行业和产业已形成较大的关联度;办学方向和办学思路更加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得以逐步明确;高技能人才的酒店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得到创新确立。在“十二五”期间,据联合国世界旅游机构的预测,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接待国,旅游市场总量将达到30亿人次,说明高等职业教育酒店管理专业的春天已经到来。这一切给高等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近年来,大部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院校与酒店行业实质性联系比较少,联系主要集中在实习教学方面,酒店专业系科与酒店之间合作充满了偶然性,由此造成了“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停留在形式上,没有形成规划层面的制度。酒店专业的教育、教学、科研与酒店实际状况明显脱节:教育教学多停留在理论方面,主要以基础学科能力培养为主线;教师照本宣科,有的教师刚从院校毕业就从事酒店专业教学,显得力不从心;科研工作主要以旅游规划、旅游教育等内容为主,不能结合酒店实际经营来从事科研工作。

究其主要原因,许多高等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停留在与单體酒店的合作,单体酒店人才需求数量毕竟较少,管理层抽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培养酒店专业学生不现实,同时也不具备实力和必要性,故学院和企业的关系始终停留在实习生使用上,无法真正实现学校和酒店共育酒店人才目标。

一、新形势下酒店管理专业的战略合作伙伴——酒店管理集团

随着酒店行业自身发展,单体酒店逐步向集团酒店发展,并形成国际酒店管理公司和国内饭店管理公司两大阵营。世界上排名前十位的国际酒店管理公司已经进入中国市场,40多家集团的70多个品牌进入中国,共管理近千家饭店。2010年中国最具规模的国内饭店管理公司(集团)30强名单已经产生,数据显示,多数集团在一年的时间内,规模均实现了增长,我国本土饭店集团的第一阵营规模向国际水平进一步靠近。

从酒店集团来看,酒店集团化发展迫使酒店集团公司开办了自身培训机构用于培养自己所需的酒店人才,但办学投入高、收益小,于是与第三方培训机构合作成为必然趋势;从高等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办学情况来看,校企合作停留在表层是制约专业发展的主要原因;由于酒店集团和高等职业院校双方都有培养酒店人才迫切需要和动机,高等职业院校和酒店集团合作成为必然选择,从酒店来说解决了人才培养收益问题、从高等职业院校来说解决了校企深度融合问题、从学生或者员工来说获得了更加完善的学习或者是培训服务。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寻求合作新伙伴——酒店集团是校企深度融合、专业发展的必要前提条件。

二、新形式下酒店专业发展的保障条件

要全面改变我国目前高等职业院校酒店专业教育状况,和酒店管理集团共建战略伙伴关系是前提。为了使高等职业院校和酒店集团建立组织协调高层次、合作内容全方位、合作方式多样化、合作机制长效性的战略伙伴关系,并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不断创造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格局,校企合作的保障条件表现在以下几点。

1、组织合作机制

学校和酒店集团双方共同成立校企战略合作委员会,由双方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委员会还应包括:典型企业代表、高技能一线服务于管理代表、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战略合作委员会实行定期会议制度,讨论双方合作中的重大问题,制定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决策,双方各指派一名管理人员负责日常联络和协调各项合作事宜。在双方战略合作委员会领导下,高等职业院校与酒店集团采取对口合作、一事一议、签订具体项目协议的方式,推进双方全面深入合作。

2、经费来源

许多酒店管理专业负责人早就意识到专业保障条件的重要性,但由于学校资金短缺,对于师资、调研、实训基地建设等保障条件投入明显不足,最终影响专业建设和发展。学校和酒店集团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后,集团就成为保障条件筹措资金的主要来源渠道之一,多渠道、多形式筹措保障条件所需经费,实行校企共同投资、互惠互利政策才能提高高等职业院校酒店专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保证合作培养人才质量,酒店集团应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招生宣传、教材开发、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素质课程建设等方面,具体为:招生宣传资金(用于支付集团人员参与招生的差旅费)、助学资金(新生入学专业教育、企业文化宣传、奖学金)、助教资金(支持学院赴酒店集团培训、教材开发、专业建设、科研项目启动等)、学院硬件软件投入(教学办公条件改善、实训基地建设)。

3、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工作至关重要,盲目地照抄照搬、闭门造车、不经过市场调查的人才培养方案最终是不可能培养出酒店业需求的人才。首先,笔者以为开发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思路为:根据酒店行业对于酒店人才的需求,由酒店集团主要负责人和酒店专业骨干教师组成决策班子,在双方共同调研与论证的基础上,确定酒店专业的定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分解酒店人才岗位及岗位群各项专业能力、素质和知识,归纳分类能力、素质和知识,以此作为开发课程的依据,集团和学院共同研究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律形成课程体系、确定课程所需教材和师资队伍、确定课程所需要的实习、实训条件等内容,专业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作,需要学校与酒店行业共同建设酒店人才需求预测分析制度;针对酒店集团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一线服务人员、初中级管理人才能力分析,制定可靠的市场调研报告和人才培养方案。其次,人才培养方案还需注重不断地调整,酒店管理专业和课程建设每年需不断根据酒店行业人才预测分析,平时教学实践中保持和酒店业的高度联系。就人才培养方案中人才培养目标而言,教育部规定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培养一线高技能人才。多数调研显示学生要在基层服务岗位工作2—3年后才能担当基层管理人员,但笔者在与酒店集团合作中发现,由于有集团参与加速了学生成为酒店基层管理人员的时间,参与酒店集团培养项目的、在集团下酒店实习满一年的学生在毕业时各项指标达到集团和学校教学和管理考核指标就可以成为集团下一线管理人员,可见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是一层不变的。

4、生源来源

首先,加大宣传力度,学校和酒店集团在报纸、网站、宣传册、电视上宣传酒店管理专业,学院与酒店集团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改变了社会对服务业认识误区。其次,加大对生源来源组织机构营销力度,由于高考生对于学院所提供的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服务、学生就业等情况很难现场考察或者了解,只有通过当地招生办公室、教育局组织、学校等机构咨询才能得知,故考试学生把这些组织当做专家。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生源提供组织机构营销工作,组织这些组织机构代表到学院参观与考察、到合作集团酒店了解学生就业情况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再次,和集团合作修订面试考核标准提高生源质量,在生源选择中要招收的学生不一定是“最好的”,而是要“最合适”。面试指标设计要体现学生是否适合做酒店行业、是否热爱服务业、是否能够预测周围人的需求、是否喜欢与人打交道、是否有同情心、协作能力强弱,性格内向、外向等这些隐性的因素也要纳入考核范围,最终设计一些场景考核学生潜在素质。

5、规范实习教学过程

实习教学活动可以分为三个明显的阶段,同时每个阶段又涉及到若干个相关活动,这些活动之间一环扣一环,相互作用,具體为:实习前,召开学生代表、辅导员、任课教师大会、确定实习人数其主要目的为了解实习生具体情况;联系实习企业、实习企业洽谈、形成实习协议最终确定实习点选择;召开教研室老师大会、确定实训相关事宜;召开实习带队教师大会、确定带队职责;召开实习动员大会、学生校内实训、完成各项实习前文件、确定分组名单;召开实习单位大会、学院介绍、实习单位向学生介绍本单位情况、学生分批面试。实习中,带队老师送实习生前往酒店、安置学生入住员工寝室、学生参加岗前培训;人力资源部经理和部门经理安排实习生顶岗、确定实习生的酒店老师;实习生开始在学校、酒店共同参与管理的实习;实习教师中途探望实习生、了解实习生动态、完成相关文件。实习后,实习生返回学校、召开实习总结大会、评定实习成绩、召开酒店技能大赛、优秀实习生评比,开始学习第三年的课程、在实习有了感性认识的前提下学习酒店管理方面知识,没有完成实习任务学生必须补齐实习任务、否则视为不合格。

6、专兼职教学团队

高等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师资队伍造成的。转型教师多、缺乏实际工作经验,酒店管理专业学科具有边缘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这要求教师除了具有坚实的理论修养外还要熟悉行业发展、掌握教育教学新理念。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院酒店管理专业获得“国家级教学团队”的荣誉称号,酒店管理师资队伍中有如下特点:从能力、素质之和知识培养角度来看,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应该包括:技能课程老师负责校内以下实训课程、专业理论教师负责酒店管理专业理论课程、国际交流中心老师负责国际酒店业课程、实习老师指导学生实习、集团代表和专业带头人教师指导素质课程教学;从兼职教师来看应包括:来自于酒店集团不同酒店、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教师;从带头人来看,应该包括:学校专业带头人和行业专家。从年龄来看,应该呈现老、中、青梯队;在职称上面也呈现出不同层次如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以老带新局面形成,专业发展后继有人。

根据酒店管理专业可持续发展以及为酒店行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的要求,对酒店管理团队专业结构进行优化。加强对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加大对行业能工巧匠的引进力度,提高团队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建立健全团队运行机制,落实实施计划。具体措施有:酒店管理集团高级管理者进入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聘请集团酒店管理和技术专家兼任教师,参加教研和教学活动,研究专业建设、教材开发、实训基地建设、素质课程建设等具体问题;骨干教师进入酒店HR管理总部,根据甲方需要,协助甲方制定人才培训计划,设计教学方案(产品),组织教学力量,开设业务技术、经营管理培训班或职业资格培训班,提高在职员工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教师到企业一线通过兼职或调研方式,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提高“双师”素质和实践技能。制定团队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到国外合作单位考察学生实习情况;教师到国外酒店培训学习;引入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老师和具有酒店工作经验的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团队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外相关专业学术交流等。

(注:本文属全国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优秀课题《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创新性研究》,课题编号:GLJKT201001003。)

【参考文献】

教育部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专业发展调研报告[R].2009.

作者:韩鹏

职业院校酒店管理论文 篇3:

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良性互动机制研究

摘要:选取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国际酒店管理专业,作为研究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载体,围绕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现状进行分析,探究校企合作良性互动的核心问题,并分析在具体实践中形成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互动机制,以期为相关专业构建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提供借鉴。

关键词: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机制

作者简介:孙嘉希,男,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酒店管理、市场营销。

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是开设酒店管理类专业的职业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基本途径。校企合作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作为办学主体,酒店作为合作者,共同围绕育人的目的进行了实践,但在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困难,影响着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有序运行。因此,如何保障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有序运行,成为今后酒店管理专业发展之关键所在,而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互动机制的构建正迫在眉睫。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校企合作

顾名思义,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1]当前,职业教育竞争日趋激烈,大中专等职业教育院校为提高自身水平,提升教学质量,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所需人才,注重人才与企业需求的对接,注重人才技能的实用性与实效性。

(二)酒店管理专业

作为全球十大热门行业之一的酒店业,对高素质酒店管理人才的需求非常大。近年来,在国际人才市场上,受过良好专业教育、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酒店管理人才曾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在国内酒店人才市场上,随着作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蓬勃发展,以及2010上海世博会、2014年APEC会议等越来越多的国际大型活动将在中国举行,中国对高素质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需求也日益增大。[2]而作为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基地——酒店类职业院校,需要紧跟行业发展,着力培养具有良好专业技能、国际化酒店发展视野的复合型酒店管理人才,这离不开与酒店的共同合作。

(三)校企合作互动机制

校企合作互动机制,是以学生素质、能力培养为主,注重在校理论学习与下企業实践锻炼,注重学校与企业共享双方优势资源、信息的“双赢”模式。[3]在合作过程中,校企双方做到了应行业发展所需,与行业发展无缝对接,与企业全方位合作,企业实践与院校理论相结合的全新理念,为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春天。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互动机制的现状

(一)企业合作的积极性不高

作为校企合作的一方,企业在合作中积极性不高,没有承担起应有的义务。例如,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企业没有发挥行业主导作用,没有将行业最新需求和行业发展动向及时与学校分享,造成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存在一定瑕疵,无法正真做到与行业发展相关联。[4]

不难想见,酒店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一切活动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任何一项工作都会做成本与产出分析。而与学校共同育人,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往往会消耗酒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并且人才培养的周期慢、时效性差。酒店在校企合作中,注意力更集中于短期效应,即本年度实习生的数量,没有长远的发展眼光。

(二)合作模式单一,融合度不高

校企合作实质是学校、企业双向交流、发展,即学校与企业高度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现实中的合作模式却是单一的流动,学校送学生去酒店参加实践教学,学校送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至于企业向学校的反向流动几乎没有。酒店没有将学校作为新技术、新标准的研发、制定中心,没有将员工送至学校再培训、再学习,没有将高级管理者派至学校任课。而仅仅是少数管理者在学校进行专家演讲、举办报告会,没有以教师的身份,在教学一线为学生答疑解惑、传授技能。

(三)实习生等同于廉价劳动力

酒店院校一般安排学生在校的最后一年(中职第三年、高职第五年),进入酒店进行实践活动。学生从理论课堂到酒店实践操作将有很多知识、技能需要学习,如了解酒店企业文化、掌握岗位基本技能、学会对客服务技巧、处理客人投诉等。[5]再优秀的学生进入酒店,从岗位生手到能胜任该岗位一般都需要三个月,而关键岗位如前厅总台、酒店财务等周期将更长。但学生实践周期只有一年,这就意味着在剩余的时间,酒店只有对实习生增加工作量,才能弥补先期培训所化时间。甚至有些酒店,减少培训时间或者完全取消培训,把没有实践经验的实习生直接送至低技术含量的工作岗位,如跑菜、行李员、公共卫生清扫等。

三、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相关探索

2011~2012年,“基于国际化视角的酒店管理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组,对97位毕业生,以及全国65家五星级酒店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项目毕业生在国际化视野、综合职业素养、外语能力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他们的竞争力甚至超过国内知名高校毕业生。现将学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做法归纳如下。

(一)以协议方式明确校企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本着“资源共享、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与企业共同协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并约束双方在酒店人才培养、课程开发、学生实习就业、双向挂职等领域的权利与义务。例如,根据企业岗位标准要求,共同制订与实施酒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符合酒店管理模式的课程;每年定期委派优秀教师至酒店挂职学习45天以上,参与酒店方管理工作;要求酒店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或高级技术人员到学校每年举办两次酒店管理模式讲座;要求酒店中层以上经理或高级技术人员参加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专业课程开发和讲授等。

(二)以专业指导委员会为主导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切实可行的专业教学计划,按岗位群的分类,确定专业能力结构和非专业能力素质的群体要求,共同完成教学计划的实施,并及时根据岗位需求调整教学计划,学校根据企业的需要培养和输送人才。例如,学校与合作酒店共同商讨,将同类学校的“4+1”模式改为“35+05+05+05”的模式,即35年在学校学习、第一个05年到酒店餐饮部门开展认知性实践、第二个05年回到学校再学习、最后一个05年到酒店前厅或者客房部开展顶岗实习。

(三)以学校为研究基地为企业提供建议

企业与学校相互渗透,学校针对企业的发展需要设定科研攻关和经济研究方向,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工艺技能、物化产品和经营决策,提高整体效益。例如,学校酒店运行中心,利用自身优势定期都收集各合作酒店的房价,并加以汇总、推算得出某一单体酒店或者酒店集团平均房价与客房出租率两者的关系与变化。为酒店处理好客房出租率和平均房价的关系,使酒店可以得到合理的平均房价,又能保持较高的客房出租率,使酒店的收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赵伟.产教结合风正帆悬 校企合作波澜壮阔——职业教育产教结合与校企合作系列专题开篇语[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21-22.

[2]颜楚华,王章华,邓青云.政府主导 学校主体 企业主动——构建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1(4):80-82.

[3]王振洪,邵建东.构建利益共同体 推进校企深度合作[J].中国高等教育,2011(Z1):61-63.

[4]宋世杰,高红梅.国外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启示和借鉴[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2):7-8.

[5]王丽娟.浅析校企合作的运行保障机制[J].北方经贸,2009(12):136-137.

[责任编辑秦涛]

作者:孙嘉希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煤厂管理机电设备论文下一篇:协调发展生态环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