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

2022-12-03

第一篇: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

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分析及对策

【摘要】为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我国政府正在大力扶持中小企业。支持中小企业,就是支持实体经济。但是中小企业融资一直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中小企业自身的信用较弱和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造成了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难。因此,进一步扩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提高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为中小企业创造更为宽松的融资环境成为我国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融资渠道;解决途径

前言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不仅是中国面临的问题,也是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的国家,中小企业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得到了质的飞跃,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只有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才能吸收市场剩余劳动力,推动技术升级,加强中小企业企业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使我国健康有序地发展。

一、中小企业的现状

据国家统计局显示:中小企业的资金主要来源中,继承家业,劳动积累以及合伙集资即所谓内部融资比例高达65.2%,而银行与信用贷款即所谓外源融资仅占10.7%.数据表明了中小企业要想获得现金流主要还是靠公司的留存资金,即自己内部解决资金问题。但是,中小企业在产业、产品、规模等因素的制约,自有资金不足,自我积累有限仍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问题。中小企业想要在市场上融资,主要还是依靠商业银行的贷款,而债券和股票的作用仍是十分有限。据发改委统计,全国的中小企业的外部融资中,银行占了73%,而通过证券融资的仅为2%。可见,企业要想获得流动资金,主要还是与银行打交道。正是由于融资渠道的单一性和商业银行的政府背景,政府的支持是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这也导致政府过多参与了企业经营的活动,造成政商不分,出现经济竞争舞弊的现象。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难有其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有我国市场经济失灵的原因。下面我们分析几点重要的原因。

其一,中小企业自身信用较弱。中小企业普遍的信用缺失,众多企业的产权模糊,以此引起的高风险经营是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在中国法律不健全的今天,企业失信惩戒措施较为缺乏,即使有执行也可能不到位,造成中小企业的违约风险较低。中小企业自身影响力较弱,失信后社会关注度不高,经营的企业因为失信倒闭了,还有可能到其他地方再进行经营。中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来说,更容易冒险,这也是外部投资者望而却步的重要原因。同时,中小企业普遍低下的管理水平也影响了良好的融资信用的建立。总之,由于我国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情况的不同,许多中小企业不能得到有效的信用保证,从而导致从银行获得贷款十分困难。

其二,中小企业存在信息的不对称问题。市场上的投资者对中小企业的观念还停留在过去。举一个例子,中国民生银行一直从事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贷款服务。四大银行从未涉及也不想涉及该业务。那为什么民生银行敢这么做呢?主要是市场上有着中小企业等同于坏企业的印象。事实上,今天的中小企业不再像过去30年前的“路边店”和“前店后厂”。而是,中小企业渐渐发展成集中经营、品牌代理、特色商业模式。随着经济实力的提高,诚信、商誉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产。基于这样的认识,民生银行才提出为中小企业融资市场定位。相同道理,外部投资者应该改变过去的观念,应该认识到有许多中小企业发展潜力巨大,有投资的空间。总而言之,外部市场投资者应该坚持贴近市场、规划优先理念解决中小企业认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三、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必须构建完善的市场环境,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等。下面我从理论的层面,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几点意见。

其一,完善资本市场,推动中小企业快速稳定地发展。资本市场作为现代经济最活跃的组成部分,为经济转型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资源配置的平台。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第一,要发挥资本市场风险代偿的作用,促进完善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体系:第二,要深化资本市场自主创新的功能,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转化;第三,要完善资本市场融资制度体系,促进社会资金向优质中小企业积聚;第四,要充分发挥已上市中小企业的示范效应,带动更多的中小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第五,要不断完善市场机制,防范市场风险,强化市场约束。

其二,健全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各国政府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提升中小企业融资能力所普遍采用的一种政策性手段。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发展,对促进中小企业提升信用的能力和缓解贷款难问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股权融资和要充分发挥对中小企业信用评估和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建立全面、科学、公正、易操作易接受的评估指标体系并完善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体系,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从而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和银行贷款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张晓东.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与政策分析[M],北京:经济学出版社,2000

[2]李军.企业融资[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7)

[3]刘新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述评[J].经济学家,2005(2)

[4]张昌彩.中国融资方式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7)

[5]张雁翎.民营企业融资方式比较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3(2)

第二篇: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基本特点和我国的现状

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基本特点和我国的现状经验表明,通过营造公平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重视大银行的支持作用以及对中小企业实行税收优惠等方法,可以有针对性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 张 涛

较高的信贷成本及信息不对称是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难的普遍原因。笔者通过国际比较,分析了中外中小企业信贷的基本特点和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并提出了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设想。

我国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大于国际平均水平

中小企业信贷是一个国际难题。世界银行2008年11月发表报告(以下简称“世界银行报告”),在45个受调查的国家中,由于银行发放中小企业贷款过程中存在较高的信贷成本和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在银行信贷方面明显居于弱势。大、中、小企业获得银行信贷资金的占比分别为3.0∶1.2∶1.0,即大企业获得的银行信贷资金总量达到了小企业的3倍,是中型企业的2.5倍。从信贷成本来看,大、中、小企业的相对比例分别为1.0∶1.3∶1.4,中小企业信贷成本明显高于大企业。就风险而言,大、中、小企业的贷款不良率分别为3.9%、5.7%和7.4%,中、小企业的风险比大企业分别高46%和90%。

中国人民银行统计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大、中、小企业贷款的不良率分别为1.1%、2.8%和6.0%,比国际大、中、小企业贷款不良率的平均水平分别低2.8个、2.9个和1.4个百分点,中、小企业的风险比大企业分别高155%和445%,表明我国企业风险低于国际水平,但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风险差距高于国际水平。尽管如此,我国中、小企业的贷款份额均优于国际水平,大、中、小企业贷款在各类企业贷款中的相对分布达到2.1∶1.5∶1.0。因此,相对国际平均水平而言,我国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较大。

中小企业信贷困难的基本因素

相对于大企业,中小企业的资金回收成本、信息采集成本和市场交易成本都比较高。经济波动、直接融资渠道不发达、信息共享机制缺失等因素往往还会放大这些成本,从而进一步加剧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难。

中小企业信息缺失

由于中小企业生存时间短、经营不稳定,而且较少与银行发生业务往来,商业银行难以掌握足够的信息来判断其信贷风险。中小企业信息缺失导致商业银行难以对其发放贷款,这在征信制度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尤为显著。世界银行报告显示,设立专门的征信机构以及贷款申请材料的完善有助于中小企业获得贷款;持有这种观点的发展中国家银行比例为67%,高于发达国家银行23个百分点。2001年、2002年和2008年中国人民银行调查也表明,中小企业因财务状况不良、信用不高和经营管理水平欠佳因素被银行拒绝贷款申请的比例均在50%以上。

大企业相对中小企业获取信贷资源有优势

世界银行报告反映,45%的发达国家银行以及15%的发展中国家银行认为,信贷市场上大企业挤占了中小企业的信贷资源,导致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难。一般认为,大企业需要的资金量大,银行放贷操作成本小,风险低,因此,大、小银行均倾向于向大企业放贷,从而挤占中小企业的信贷资源。中国人民银行统计也表明,目前我国企业的直接融资仅占间接融资的10%左右。由于资本市场等直接融资手段尚未成为我国各类企业融资的主渠道,所以尽管资本市场融资成本较低,大量有条件在资本市场融资的大企业仍然主要依靠银行信贷资金,无法使中小企业获得更多的信贷资源。

经济周期的影响不对称

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规模和市场影响力等方面处于相对弱势,对市场和宏观经济环境波动更为敏感。在经济下行周期时,流动性紧缩首先反映在生产供应链条末端的中小企业。相比大企业,中小企业对利率变化导致的成本上升更为敏感,也没有更多的融资渠道可以替代。而在经济上行周期时,宽松的流动性则首先惠及大企业。世界银行报告表明,39%的银行认为影响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首要因素是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性。

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不畅,在信贷市场上其融资地位也处于相对弱势,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张了信贷资源,为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中小企业贷款增速持续上升,贷款余额占比稳中有升

受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传导影响,今年年初以来中小企业贷款增速明显上升,贷款余额占比稳中有升。中国人民银行统计表明,目前主要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款(含票据贴现)余额为14.1万亿元,同比增长31.8%,比上年末高18.3个百分点。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占企业贷款余额的比例为54.6%,比上年末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占企业贷款余额的比例为21.6%,比上年末提高0.2个百分点。

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不良贷款的水平仍然相对较高

目前,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中,中型企业不良贷款(包括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贷款)余额为2281亿元,比上年末减少341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8%,比上年末下降1.4个百分点;小型企业不良贷款余额为3061亿元,比上年末减少37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6.0%,比上年末下降2.5个百分点。从数据上看,中小企业不良贷款率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但不良贷款总量减少比较有限,这主要是同期中小企业贷款增长较快所致。同期,大企业不良贷款率为1.1%。总体上看,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不良贷款的水平仍然相对较高。

中小企业贷款存量主要集中在东部较发达地区,行业主要集中于制造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房地产业

从地域分布看,中小企业贷款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苏、广东、山东、上海、北京、辽宁、福建等八省市,其中浙江、江苏、广东的中小企业贷款主要集中于制造业。

从行业看,中小企业贷款存量主要集中于制造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房地产业;新增量更多地向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倾斜。

中小企业贷款以抵(质)押形式为主,信用形式贷款余额占比有所上升

从贷款形式看,抵(质)押形式的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占比分别为49.1%和51.6%,分别比上年末下降1.2个和2.6个百分点;中、小型企业保证贷款余额占比分别为32.8%和32.6%,比上年末分别下降1.3个和高1.5个百分点;中、小企业信用贷款占比分别为18.1%和15.8%,比上年末分别高2.5个和1.1个百分点。

大型金融机构占据中小企业贷款市场主要份额,中小金融机构仍以服务小企业客户为主

目前,各类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款(含企业票据直接贴现)余额占全部中小企业贷款余额的比重依次为:国有商业银行(37.1%)、股份制商业银行(21.1%)、农村合作金融机构(15.1%)、政策性银行(13.6%)、城市商业银行(10.6%)、外资金融机构(1.8%)、邮政储蓄银行(0.5%)和城市信用社(0.1%)。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占比共计73.3%,占据了中小企业贷款市场的主要份额。

中小金融机构以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为贷款发放主要对象,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城市信用社。小企业贷款(含企业票据直接贴现)占城市信用社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放企业贷款的比重分别为46.9%和33.3%。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发放贷款以大型企业客户为主,小企业贷款占其各项贷款的比重分别为8.4%、11.4%和17.2%。

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设想

经验表明,通过营造公平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重视大银行的支持作用以及对中小企业实行税收优惠等方法,可以有针对性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营造公平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世界银行报告表明,给中小企业创造公平的融资环境比简单地提供信贷补贴更为重要。提高信用信息共享水平、降低中小企业进出门槛和产权转让费用有助于中小企业公平地获得银行资金。此外,加强征信建设能够降低中小企业信息采集成本,缓解信息不对称现象,有助于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在中小企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如新西兰的中小企业进入及产权转让成本均为0.2%,荷兰、芬兰及新加坡等国的中小企业退出成本为1%。世界银行报告还表明,较高的退出门槛及严格的劳动管制会显著增加中小企业调整的难度,降低中小企业部门的活力。

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按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及其行业性质有针对性地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不同行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中小企业有不同的融资需求类型。服务型中小企业主要需要流动资金贷款和经营性开支借款。有关研究表明,种子期企业需要天使基金、个人投资者和政府资助进行研发;起步期企业需要进行私募股权融资;成长期企业要靠私募股权融资或通过创业板上市融资;成熟期的企业较容易从商业银行融资,如果是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各种再融资手段实现融资。丰富的融资渠道较好地满足了不同发展阶段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美国“全国小企业金融抽样调查”(NSSBF)的数据表明,1998年在美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中,以“主要所有者”,“天使基金”、“风险基金”(或称“创业投资基金”)和“其他股权”形式为主的股权融资约占总资产的49.6%,而债务融资占其总资产的50.4%。众多的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工具以及一些以股权或债权为抵押物的、介于股权与债权之间的夹层贷款或中间融资创新产品,充分满足了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和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目前,我国通过开设创业板、允许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集合发债以及发展库存产品及应收账款抵押贷款等多种方式来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推动主要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

从企业客户群体看,目前中小型金融机构一半以上的企业客户为小企业。创建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小额贷款公司,有利于发展中小企业融资。同时,可以放开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上限,在保证“风险可控、监管到位”的前提下,适度扩大存贷比等指标的监管区间。

在鼓励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的同时,充分重视大银行在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

传统意义上讲,包括社区银行在内的中小银行在提供中小企业贷款方面具有相对优势。最新研究表明,大银行利用其网络、咨询和科技优势,在提供中小企业信贷服务方面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资产管理、保理、租赁、信用评级等金融服务方面具有相对优势。这些机构通过成立专门的中小企业信贷部、创新中小企业融资工具等方式,成为了中小企业融资的中坚力量。世界银行报告显示,91%的发展中国家银行以及90%的发达国家银行设立了专门的中小企业信贷部门对中小企业进行融资。据2002年英格兰银行报告,英国4家大银行发放了全部中小企业贷款的86%。美国小企业局调查也表明,2006年6月末,美国中小银行、大银行发放的中小企业贷款占全部中小企业贷款的份额分别为55.3%和44.7%。我国大银行也在积极探索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方式。以建行为例,建行建立了专业化经营的小企业服务体系,积极探索与小企业共赢的路子。创新开发的“速贷通”、“成长之路”、“联贷联保”、“供应链融资”、“循环额度”和“仓单质押”等融资产品,既受到了小企业欢迎,又有效地控制了风险。

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和担保制度,扩大贷款质押和担保面

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法律制度,特别是完善《担保法》。从法律上明确动产抵押范围,有利于金融机构发展库存产品、应收账款抵押贷款,扩大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服务的范围。研究成立政府性再担保机构以及由企业、财政和金融机构三方出资和市场化运作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相互合作,达成共赢。

坚持市场化发展和公平竞争原则,在必要环节上对中小企业提供一定政策扶持

中小企业绝大多数为私有产权,灵活性高、适应性强,新陈代谢活跃,在必要环节上对中小企业应予以一定的政策扶持,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修订中小企业标准,使扶持政策能够惠及真正的中小企业之外,合理降低中小企业实际税赋、减少行政收费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美国税收制度实行的是有利于中小企业的累进税制,为中小企业提供半年的纳税宽限期,同时对于雇员人数在25人以下的微小企业按个人所得税率征收。德国对大部分中小手工业企业免征营业税;降低所得税下限;对在德国东部投资的中小企业提供总投资额15%~23%的财政补贴;对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银行提供利息补贴,幅度一般为2%~3%。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报告显示,从1994年到2001年,亚太国家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强。在2001年,为中小企业实施减税政策的国家占比上升至60%,比1994年上升了42%。2009年,我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将工业和商业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分别由6%和4%统一降至3%,减轻了中小企业税收负担。

千方百计做好中小企业服务工作

各国中小企业在劳动力素质、经营管理水平、科技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参差不齐、差异较大。发达国家政府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很重要的经验是做好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工作。很多国家成立了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政府机构、投资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包括法律、评估、融资、会计、人才、产业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和人员培训。未来,我国政府应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征信建设,使征信记录对信贷发放能够起到有效的支持和补充作用

第三篇:我国地方造船企业融资现状的分析

资金是企业生存的命脉,造船企业在船舶建造整个过程都必须有充足的资金作保证。近几年,随着世界造船中心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速度加快,造船企业特别是地方造船企业参与国际船舶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造船企业资金需求和供给的矛盾日渐显露。但是,由于我国融资担保体系尚处于完善期,部分商业银行刚刚开始涉足造船融资业务,融资难将成为地方造船企业接单难和交船难症结,成为制约地方造船企业船舶出口的一个瓶颈。

一、造船企业资金来源渠道

造船企业承接订单的过程:约定建造合同中进度款比例和保函格式---咨询卖方银行开保函和贷款的可能与条件——正式签订建造合同——卖方银行与买方银行对保函格式的互认——卖方银行认可担保方式并取得担保——开出保函——合同实质性生效、船东汇生效款——船厂进入生产阶段。

生产过程资金需求:主要是船东预付款和银行贷款。按合同约定,船东按合同签订、开工、上船台(船坞)、下水和交船节点付进度款。当造船企业资金在不同阶段出现缺口时,可从银行取得流动资金贷款予以补充。

上述可以看到,造船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船东预付款。船东按合同约定,保证分期将资金拨付给船厂。二是,银行担保和贷款。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国有造船企业和航运企业资金来源是靠国家计划,由银行拨付。地方造船企业凭资产和在建船舶抵押,通过银行进行融资。

二、造船企业资金需求现状

1.造船企业内部造船模式变化,导致企业资金需求量峰值前移。在传统造船模式中,采用船东分五期均衡付款的方式,企业资金需求和资金供给曲线离散度不大,基本满足企业资金需求,成为社会认同的付款方式。当船舶市场处于卖方市场时,企业为规避风险,采用增大前期预付款的比重,可以被船东认同。但是,由于造船企业有了充足的订单和预付资金,同时也掩盖了以中间产品为导向的现代造船模式并行生产对资金需求峰值提前的现象。船厂的成本分为两类,70%~75%是原材料成本,25%~30%是人工成本。在原材料成本中,钢材和船用设备几乎各占一半。在传统造船模式下,部分船用设备的采购可以在船舶下水前到位,也就是说船舶下水前是资金需求峰值。而现在实行并行作业,要求提高分段制作的完整性,以满足涂层保护新标准(PSPC)等新规范新标准的质量要求,缩短造船周期,许多设备的采购提前至开工期到分段上船台(船坞)前,船舶开工到上船台(船坞)成为资金需求峰值。所以,当船舶市场处于买方市场,如果造船企业为承揽订单,不得不接受船东由于融资困难

转嫁过来的缩小前期预付款和由于以中间产品为导向的现代造船模式并行生产对资金需求峰值提前,企业资金需求的缺口就将被放大,生产过程的资金将严重不足,融资问题将进一步成为企业生存的焦点。

2.造船市场尚未走出低谷,新承接订单不足,导致企业资金供给不足。全球性金融危机至今还未见底,对船舶行业滞后性影响刚刚显露,造船企业的冬天即将来临。这一点可以从新订单的承接量来佐证,1-5月全国新承接船舶订单量1964万载重吨,细分新承接船舶订单分布可以发现,订单高度集中,大多数企业仍是一单难求,新开工船舶订单告馨。譬如黄海造船有限公司,虽然上半年承接了2+2艘2.7万总吨豪华客滚船订单和签订了2艘2.9万吨重吊船建造合同。但是,如果今年下半年再没有新订单补充,2011年也将出现开工不足的局面。新承接船舶订单不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资金链将受损,不仅影响在建船舶,而且也将影响后续船舶订单的签订。

3.造船市场环境的变化,生产成本急剧上升,加大了企业资金供给量。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呈回暖态势的需求拉动和国际市场铁矿石价格以及原油价继续攀升,船用材料价格增势不减,钢材等材料和设备价格以及人力资源成本都呈上升趋势。仅以黄海造船有限公司为例,2009年初,所用船用钢材平均在4400元/每吨,目前已高达5700~5800元/每吨,上升幅度达30%以上。进入6月份,虽然船用钢材价格有所反弹,但是总的价格上升趋势不会改变。近期,国际社会对人民币汇率升值呼声趋紧。自央行6月19日宣布进一步推进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明显加大,6月28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已上升为1美元对人民币6.7890元。另据媒体报道,海外无本金交割远期(NDF)市场上,6月28日美元兑人民币一年期报6.6700左右。汇率变化是一把双刃剑,对存量订单较足的企业,减少企业销售收入,冲抵了企业利润。对存量订单不足的企业,一方面面临的是人民币汇率升值,造成新承接船舶订单价格下降。另一方面由于新承接订单处于僧多粥少、恶性竞争局面,也逼迫造船价格持续下滑。如此同时,涂层保护新标准(PSPC)和目标型船舶新标准(GBS)等一大批新技术新规范相继生效和强制实施,已经给造船企业敲响了警钟,企业的技术准备迫在眉睫,企业管理素质亟待提升,企业工艺流程改造刻不容缓。这一切都将带动着企业成本的攀升,成为能否继续参与世界造船市场竞争的关键所在。

综上所述,地方中小造船企业资金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能否取得可持续发展需要的资金呢?从近期的行业反映来看,融资难的呼声日趋高涨,在建船舶能否顺利交付?新订单的承接能否开出保函?银行等金融系统是否继续收拢船舶企业贷款额度?等等,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三、 造船企业贷款担保的主要障碍

1信用担保难 。就威海地区船厂的资产而言,地方造船企业的资产规模小是普遍的问题,即使黄海造船有限公司,其固定资产净值也不到10 亿,大部分资产集中在土地、码头、厂房、

船台和专用机械设备上。资产负债率比较高,平均资产负债率在 80 %左右。许多小船厂销售利润率低都较低,船舶企业信用等级一般不高,因此在提供融资担保时只能通过抵押或保证来进行。

2、担保企业难找。由于船舶建造合同金额大,船东预付款满足不了生产过程需要,造船周期长,一般需要 1~2 年。由于造船舶企业的特殊性,需要具有专业技术和丰富的经验 ,一些有资金实力的企业因为缺乏对船舶行业的了解而盲目规避风险 ,不愿为其提供保证,甚至与其合作。因此,地方造船企业要找到一个有能力并愿意提供保证、并又为银行接受的企业或机构作担保,是比较困难的。虽然,国内一些谙熟船舶行业特点的中介公司 ,通过收取一定比例的佣金为船厂融资提供担保,或者采取收购形式与船厂合作,但是这样做,一方面给银行贷款风险管理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也使本已是薄利的造船企业增加了筹资成本。

3、资产抵押不足。地方造船企业一般规模较小,土地、房产不能满足融资抵押要求。一艘船造价上千万美元,一批船舶订单造价往往上亿美元,船厂除自筹资金以外 ,无论是开立预付款还款保函商业银行要求的反担保,还是商业银行担保船厂贷款要求的反担保,金额都较大。造船企业所有资产中能被商业银行认可抵押的土地、厂房资产是有限的,不能满足企业造船的融资抵押要求。

四、破解造船企业融资难的措施

我国已经跨入了世界造船大国的行列,作为资金密集型的船舶行业,融资环境是其发展软环境中的重要部分。目前我国地方造船企业普遍存在贷款融资难的窘境,船舶融资手段远滞后于船舶工业的发展,已成为制约我国地方造船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造船企业资金需求的关键是在承接订单时能否取得银行保函?船东预付款能否满足生产过程的需要?企业能否具有可抵押资产从银行取得融资?企业能否通过社会担保机构或联保企业从银行获得生产过程需要的流动资金? 等等。船东能否将订单下给某一造船企业,不仅要看企业的融资环境,而且要看企业的整体素质。

1.把存量资产变成可抵押资产,提高融资担保能力。世界造船中心向中国转移,催生了中国地方造船企业长足的发展。据统计,在我国造船完工量总额中,地方造船企业的份额已超过60%以上,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这些新生的地方造船企业,近几年自筹资金进行技术改造,许多已经形成的存量资产,由于受政策和各种因素的制约还没有取得可抵押资产的资质。一方面,企业技术改造成本过高,享受不了国家的鼓励优惠政策,造成资金周转困难,增加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抵押资质,融资困难,难以承接新的船舶订单,限制了资金流的进入。如果能帮助企业化解海域使用权抵押或填海形成造船设施的土地直接换发土地使用权证,不适是帮助企业化解融资难题,度关解困之举。

2.利用在建船舶抵押,获得企业需要的流动资金。我国造船企业资产负债率较高,资金回收周期长,大部分资金集中在土地、码头、厂房、船台和专用设备上,可用于融资抵押

的资产较少。特别是地方中小造船企业贷款担保困难,银行所能提供的融资产品根本无法满足造船企业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将在建船舶视为与在建建筑物相同的不动产,向银行设定抵押或向担保公司等企业设定反担保,就成为造船企业打破其融资瓶颈的关键。国家海事局已经出台了《建造中船舶抵押权登记暂行办法》,为亟待资金救援的船舶建造企业,特别是地方中小造船企业打开了融资的方便之门。在建船舶抵押,是指抵押人(船厂)为取得在建船舶继续建造资金的贷款,以其合法方式取得的船舶建造合同、资信证明等,连同在建船舶的投入资产,以不转移占有的方式抵押给银行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船厂)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银行)有权依法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问题是,由于建造中船舶抵押权在我国是一个新事物,需要各相关部门予以呵护,减少中间环节,使之真正成为地方中小造船企业融资的方便之门。

3.鼓励地方成立融资担保公司,解决企业资金燃眉之急。造船业是一个技术密集、资金密集、人才和劳动力密集的行业。一个地区的造船业发展状况与这个地区的大环境必需相协调,也就是说要有一定规模的航运业发展氛围和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我国船舶行业发展的进程已经证明这一点,江苏、浙江等省市无不拥有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和发展态势较好的船舶融资担保公司。2010年,由黄海造船有限公司出资参与组建的荣成鼎诚担保公司正式开业,为改变地方造船企业融资担保难局面进行尝试。对于银行业来说,由于有了担保公司的担保,可以避免或减少融资风险,可以放心地为地方造船企业提供融资。不仅可以增加银行的贷款效益还可以获取为船厂提供其它配套金融服务的收益。对地方造船企业来说,有了专业担保公司的介入,融资渠道畅通,解决了生产资金周转问题,接单能力和生产能力将大大增强。所以,作为政府应该鼓励社会资金设立融资担保机构,扩大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促进地域经济健康发展。

4.发挥税收杠杆调节功能,支持地方造船企业发展壮大。目前,地方造船企业承受的融资难、交船难和接单难的巨大压力,承接新订单又面临新技术新规范的实施和资金缺乏的难题。近期人民币升值、人力成本提高和原材料价格攀升,企业生存空间已经压缩,造船企业开工不足现象在今年下半年将日益严重。所以,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关注造船企业的开工和交船问题,及时协助化解交船难中的资金问题和处理好因资金不足引起的劳资纠纷。譬如探讨对船东预付款的税收节点问题。船东预付款是船东付给船厂造价的一部分,不应认为是船厂增值所得。只有当船舶建造完毕交付,船东付清最后一笔交船款,企业才能实现销售,可以计算增值所得。船舶设计建造周期较长,一艘万吨级船舶的设计建造周期也超过12个月,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船舶周期更长。所以,税务部门应发挥杠杆调节作用,把船厂收到的交船款作为征税的节点,以支持船舶企业发展。

第四篇:浅议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学号:10902040101姓名:程铭

[摘要]: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而中小企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又起着重要作用,所以解决其融资难的问题亦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其次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状况进行客观分析,最后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出笔者自己的一点浅见。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在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动技术创新、增加就业机会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到2006年底,我国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其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其出口占总额的62.3%,吸纳就业人数占城镇就业岗位的80%。但是,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也不断暴露,其核心问题是资金紧张、融资困难,这影响和制约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如何界定中小企业融资难。

要讨论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首先明确中小企业的概念范围,只有在清晰的概念定义柜架下才能更好的探讨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中小企业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而是一个相对大企业而言的概念。中小企业是一个合成词,是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的合称。中小企业融资难、并非所有的中小企业都存在融资难问题。在全国各地,大型企业寥寥无几,因此,中型企业只要有市场、有效益、守信用,商业银业都是抢着支持的;小型企业只要产品有销路,还贷有保证,商业银行也是积极支持的。所以社会上所说的融资难,实际上是指那些企业效益低而筹资难,产品销路差、信用差而借贷难,当然也存在成长性企业风险大而贷款难。因此,成长性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要千方百计解决,但产品无市场、信用差的企业则不宜乱支持,还是由市场优胜劣汰为妙。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难,应当且须区分哪些企业融资难是正常的,哪些企业融资难是不正常的。

(二)中小企业融资的来源及特点。

中小企业资金来源不外乎自筹、直接融资、间接融资、政府扶持等4种途径。由于企业类型和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所需的融资方式也不尽相同,对融资的需求具有不同的规律性。在创办阶段,需要产权(自有)资金、或称股金、一般来自个人投资者和风险资金;也需要商业银行以举债方式筹借少量资金。在投入经营阶段,主要从商业银行及其他渠道获得流动资金贷款;有时仍要从个人投资者、风险资金和小企业投资企业等方面增加资金。在增长发展阶段,主要从商业银行及各种小企业投资公司、社区开发公司获得债务资金;也会从前述渠道筹措产权资金。在步入成熟阶段,主要以大公司参股、雇员认股、股票公开上市等以及从投资公司、商业银行筹集发展所需产权资金。但实际情况是中小企业的发展资金主要是源于间接融资——银行借贷。2003年在全省中小企业所有借入资金总发生额中,来自银行的贷款占90%,融资难、渠道单

一、风险大。另银行贷款产品中,中小企业信贷品种运用单一,技改项目贷款和中长期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无法

适应中小企业的需求。以工行为例,工行的固定资产项目贷款,中期流动资金贷款品种都有比较详细的规范要求,从要求客户提供有关项目审批的批文、到项目评估、审查、审批等手续繁多、时间长、要求高,与目前部分企业正处于阶段性扩张,急需投入固定资产较长期的资金占用不尽匹配。以工行为例,在工行金华分行的978户中小企业只运用了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和银票等少数业务品种,而无法操作技改项目贷款和中长期流动资金贷款等。

(三)中小企业用款一般都具有时间急、频率高、数额小的特点。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审批权限比较集中(有的商业银行规定,新增贷款客户必须由省级分行审批),一般基层营业机构没有自主决策权,加之上下管理链长,受理程序刚性,审批流程复杂、管理力量薄弱,难以适应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特点。民间融资条件宽松,筹资成本相对降低。且民间融资无需资产担保抵押,手续简便,民间借贷成本与银行相差无多,因此,部分中小企业愿意从民间借贷。民间融资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营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但因其利率过高、借贷手续不完备、对金融秩序的稳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且江浙地区和内地的区域经济差别甚大。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企业自身的内部原因,也有企业外部的原因。

(一)企业内部原因。

1、 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内源融资不足。广义上讲,企业融资有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种方式。内源融资是企业不断从企业自身内部取得资金并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具有原始性、自主性、低成本和抗风险等特点;外源融资是企业组织吸收其他经济主体资金并使之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具有高效、灵活、大量和集中等特点。由于内源融资较外源融资的融资成本低,理论上讲合理的的融资结构应是以内源融资为主。

但是,中小企业由于经营规模较小,经营风险较大,抗风险能力较差,许多中小企业由于经营困难甚至亏损,导致资金紧张状况的发生,造成内源融资不足,从而转向外源融资。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在单独面临这些自有资本较少的中小企业时,不得不采取较为谨慎的措施和对策,商业银行出现“惜贷”现象也在情理之中。

2、中小企业融资缺乏足够的抵押和担保。对于固定资产少,资产变化快,无形资产难以量化,厂房设备不足以为贷款抵押的中小企业而言很难从金融机构得到贷款。

3、中小企业信用意识较差。中小企业的经营场所和人员具有较强的流动性。法人代表变动频繁,由此导致中小企业不偿还贷款的可能性增大,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管理人员素质较差,缺乏精通相关专业知识,不仅不能有效地管理企业,而且信用观念也比较淡薄,使得企业逃债、废债、财务信息虚假、财务管理水平低、报表账册不全等现象非常普遍,甚至通过“两本账”的手段来欺骗银行,造成信贷资产流失。

4、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低、不规范。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组织结构变动快,财务制度不规范。银行为了解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讲付出高昂的信息费用,为减少成本的支出,银行便紧缩对中小企业的贷款。

5、中小企业的融资人才缺乏。尽管有关各方已经退出许多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政策,新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不断涌现,但是由于企业自身融资人才的匮乏,许多中小企业都未能较好的加以利用。中小企业融资人才缺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的中小企业甚至将投资者、经营者和融资部经理三种身份集于一身。由此可见,中小企业融资人才的缺乏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和策略。

6、中小企业担心控制权旁落造成融资方式较为单一。由于担心控制权的丧失,很多中小企业不愿意完全遵循通常的融资秩序,其融资偏好通常表现为负债资金的融资方式。除了留存收益和现有投资者的追加投资外,其他权益资金的融资方式较少采用。同时,融资方式较为单一还表现在中小企业过度依赖银行贷款,许多新的融资方式未能加以较好的利用。

7、中小企业缺乏风险管理意识、体系及制度。我国中小企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经营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管理者缺乏风险管理意识,在管理模式上仍停留在传统的企业管理方式上,缺乏先进完备的风险管理体系以及制度,企业制度更新滞后,与市场环境转换不同步。

(二)企业外部的原因

1、国家政策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不够。我国政府的政策一直是向国有企业倾斜的,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即使是这些企业的经营业绩不佳,但对于商业银行来讲,这些企业是以“国”字开头的企业,有强大的国家信誉作后盾,所以要借给这些企业。而在信贷总量一定的条件下,信贷给国有大型企业的多了,则意味着借给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的资金就少了。

2、银行信贷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仍然粗放,过度竞争大型优质企业客户,而且近几年来,银行信贷资金向“大城市、大企业、大行业”集中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而对于中小型企业则缺乏耐心,不能有效的和中小型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双赢关系。对中小企业总是存在“惜贷”现象。具体来说,商业银行现行银行信贷管理体制,考核与激励约束机制不利于小型企业获得银行贷款。不注重培育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3、缺乏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制度和法律。有关的法律法规根本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一方面我国中小企业所有制构成比较复杂,而有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是根据所有制的性质来决定。这使得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处在不同的竞争起跑线上;另一方面,某些法律法规对中小企业也不适用。如《贷款通则》、《担保法》等法律规定的有关企业抵押担保要求,是多数中小企业很难达到的。

4、直接融资渠道匮乏。目前中小企业缺乏直接融资渠道,虽然目前一些成长型和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已上市,但是对于大多数中小型企业而言,上市融资的门槛依然过高。

5、我国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目前已成立的信用担保机构中,大部分行政色彩浓厚,注册资本到位率低,运转很不规范,同时存在担保基金量小,协作银行选择困难等问题。其次,中介机构服务功能不到位,手续繁琐,收费项目多,重复论证,重复收费等问题。其次,担保公司实力不强,承担过低的风险责任使银行不愿把过高的信贷风险寄托于担保公司,与其发生交易。

6、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存在着严重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多,质量良莠不齐,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无法充分了解贷款企业的真实情况下,为了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对中小企业实行“信贷配给”,即要求比大

企业更高的利率或其他较苛刻的条件,甚至拒绝提供贷款。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虽然中小企业在融资问题上存在着许多现实原因,也非短期内所能解决,但随着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政府应为中小企业融资搭建平台,建立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的外部环境,商业银行业必须对中小企业实施积极的信贷导向政策,努力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下面综合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主要就商业银行和政府的角度谈一下解决融资难的问题的方法。

(一)进一步提高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中小企业在充当经济增长主体、创造就业机会以及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方面的独特功能为中国所认可,因此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不仅是商业银行当前扩大资产规模和赢利总量的现实需要,也是商业银行为将来培植金融资源和扩大中型客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还是实现社会稳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通过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政府部门、财税部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切实解决中小城市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具有不同的融资特点,一是政府和银行要在政策和实际操作中体现区别对待,其政策扶持的重点是有产品、有市场、有发展前景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对于污染环境、能源消耗高、质量低劣的中小企业,政府下决心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关闭。银行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方向对部分经济过热的行业、夕阳产业和国家调控行业实行信贷退出,并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在必要时予以清收。二是对于处于创业初期的中小企业,财税部门应给予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政府部门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出台相关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增强中小企业的原始资本积累能力。人民银行应积极规范民间借贷行为,积极支持和引导中小企业向亲属朋友筹借生产经营资金,以解决中小企业自筹资金困难。

(三)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机构,健全信用制度。

该机构可由人行牵头,汇集商业银行、工商、经贸、司法、税务等部门,对中小企业的合同信用、质量信用、劳动信用、环保信用、纳税信用、司法信用及企业法定代表人个人信息进行全面评价,以解决在融资问题中的信息不对称以至产生“逆向风险”和“道德风险”,同时也可减少商业银行贷款审查的难度和监督的成本,减少交易的相关费用。逐步建立民营企业良好的信用环境和秩序。

(四)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和加强金融服务。

1、商业银行应实施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拓展金融渠道、努力满足中小企业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需求。对产品有市场有一定资产规模、科技含量高、效益好的中小企业可适当放宽贷款条件、扩大授信额度,对信用等级优良的中小企业可允许发放部分信用贷款。选择资信良好、产品供销状况稳定的企业,签发使用商业承兑汇票、办理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业务、加快企业资金周转。对符合条件的外向型中小企业办理保付代理、包买票据、福费延等业务,以适应国内外统一市场的发展和企业多层次融资要求。

2、加强金融服务,增加信贷有效投入,建立一套符合当前实际的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级授信体系。严格掌握好中小企业第一还款来源,根据现金流量情况掌握贷款,开发适应中小企业业务发展的信贷业务品种,并简化审批环节和审批手续。

(五)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担保机构。

该担保机构可以是政策性,也可以是盈利性的;可以由政府出资,也可以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创办,也可以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组建。该机构应明确服务对象和担保范围,建立评估和决策程序,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对该机构的设立与运行,政府应给予积极支持,减免相关税费,使其能更好的为中小城市企业融资担保。

(六)鼓励建立发展为中小融资服务的中介机构。

美国中小企业找银行贷款并不难,经调查,原来美国有很多的企业融资方式、融资使用的一系列服务,尤其他们会告诉企业怎样才能更容易获得银行的贷款。现在国内的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是拿着商业计划书直接找银行,根本不了解银行的有关贷款准则,往往导致大量的无效劳动。因此,建立中小企业融资中介,在银企之间搭起沟通的桥梁,有助于中小企业更好的从银行融资。

[参考文献]

[1]刘富乾《浅论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P48-P56页。

[2]李志广《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J].现代商业,2009,(2)。

[3]黄济外、刘必章,中小企业缓解融资难的路径探讨,[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11)。

[4]孙非《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J] 科技资讯,2007,(9)。

[5]陈建中《财经法规》,2004年5月,P155-P168页。

第五篇: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长期以来,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乃至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从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说明了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不同要求,加快中小企业融资体制建设,建立健全相关法规体系,是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途径。本文主要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融资问题的成因剖析,融资类型、发展阶段不同,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等方面说明。最后,中小企业的创立与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金融机构的协作与发展,应加强政府的支持以及与中小企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建设。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对策问题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并不乐观,与中小企业融资难相对应的是凝固了40多年的巨额资产存量需要流动重组;几千亿元银行信贷资产需要保全和进行债务重组;企业存款需要寻找合适的投资去向。以上情况说明,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存在着诸多有待疏通之处。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

(一)内源融资状况

内源融资就是企业以其储蓄作为一种投资的资金来源。从企业的角度讲,内源融资就是不断将其储蓄(折旧和留存盈利)转化为投资的过程,这是企业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内源融资的优势在于低成本、高效益和它的抗风险性。就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中小企业内源融资存在以下问题:

1、对内源融资缺乏认识,企业自我积累意识差,目前中小企业内部利润分配中多存在短期化倾向,不太注重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去考虑补充经营资金的不足。

2、缺乏现代折旧意识,折旧费率过低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低折旧制度,在折旧率的计算上只考虑设备使用中的有形损耗,忽略了科技进步、技术创新、生产力提高所带来的无形损耗。由于折旧率太低,加上自留折旧不多,使企业无法筹措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所需的资金,导致企业设备、工艺、产品严重老化,技术改造不够。

(二)外源融资状况

外源融资是指企业从外部筹措资金,主要包括股票、债券、银行信贷资金等,可分为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

1、间接融资状况

1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不完善、不成熟,通过银行贷款等方式实现间接融资,是当前中小企业实现资本融通的主要渠道。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有:中小企业的“国民待遇”问题;缺乏行之有效的信用担保制度;中小企业难以实现抵押担保贷款,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体亟待建立和完善。经营风险高、信用观念淡漠,直接影响中小企业的资金融通,大企业的商业信用难以利用。除上述问题外,许多中小企业在实际信贷中,存在欠息严重,不良资产比例偏高,改制中逃税和银行债务偏重等现象,这些均使银行在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时更加慎重。

2、直接融资状况

直接融资是指出资人和用资人以证券这种特定的、规范化的票据形式把货币的使用权永久地或暂时地让于用资人。直接融资的发展对繁荣我国资本市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途径主要有:

(1)集资。在没有办法间接融资,合法集资又不能满足的情况下,某些企业采取违背金融法规的高息揽资方式,即所谓的非法集资。非法集资给社会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一是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二是利率的杠杆作用受到影响;三是容易引发社会问题。

(2)股票融资。股票融资,就是企业以股票这种有价证券方式进行的筹资行为。然而我们通过股票市场发行股票受到规模限制。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股票融资仅占国内融资总量的1%左右。

(3)债券融资。债券融资是中小企业向社会直接融资的一种方式。公司债券的发行一般受到严格的限制,有时还要抵押或担保。就中小企业而言,因为在公开的资本市场上无一席之地,而发放企业债券又受到“规模控制,集中管理,分级审批”的制约,故多在非公开的资本市场上,小范围内发放企业债券,以满足企业对资金的需求。

(4)民间借贷。由于金融机构“惜贷”,资本市场尚处于发育时期,在一些地方,民间借贷成了私营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民间借贷在给中小企业发展注入资金的同时,也给我国金融秩序的正常运行以及经济活动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成因剖析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外部成因

1、法律法规与管理机构不健全

我国目前尚缺乏统一的中小企业服务管理机构,如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机构等社会中介机构。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缺乏完善的法律的支持和保障,目前只是按行业和所有制性质分别制定政策法规,缺乏一部统一规范的中小企业立法,造成了各种所有制性质的中小企业法律地位和权利的不平等。

2、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不完善,担保机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我国的担保体系以政策性融资担保为主体,以政府出资为主,民间资本很少介入,既制约了资金的扩充,使民间资本无法进入,又使这一市场化的产物在行政管理的方式下运行不畅。一般来说,中小企业规模小,可抵押物少,但现行的金融制度对信贷抵押物的折扣率规定过高,使得许多中小企业无法获得足够的信贷资金。

3、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尚未形成

二板市场作用有限我国金融体系中,资本市场相对于资金市场发育很不完全,缺少一个有层次的、能为广大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资本市场。而目前推出的中小企业板市场,其设置的门槛仍然较高,这对中小企业占绝大部分的浙江来说难以逾越。

4、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在我国当前的信用状态下,中小企业融资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比发达国家要严重得多,资金供给方无法全面了解资金需求方的信息,因此中小企业融资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同时存在。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内部成因

1、中小企业技术基础薄弱,人员素质较低

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使用的设备和技术有相当一部分是大企业淘汰的,同时,企业职工的素质也较低,技术人员较缺乏。

2、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较差

财务管理差是中小非国有企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一情况给银行信贷管理工作造成了较大难度,使银行难以审核和确定是否给予信贷支持。

3、大部分中小企业产品档次较低

中小企业大多生产轻工类、资源消耗型产品。如服装、皮革、文体用品、塑料制品、金属制品行业80%以上的产值,家具行业中90%以上的产值均是由中小企业生产的,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科技含量不高。

4、中小企业缺乏技术进步与创新体系

一是中小企业技术进步的技术源主要来自企业外企,很多中小企业本来就是大企业的附属企业,长期为大型企业配套生产单一产品,技术设计由大型企业提供,由此形成技术惰性。二是中小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系较松散,缺乏相应的信息沟通。三是中小企业之间联系较少。四是政府对中小企业技术进步与创新体系的培育支持力度不够。

5、中小企业组织水平和产业结构水平偏低

3 中小企业因产出规模小,客观上处于为大企业配套的地位,获取市场信息的能力较差,这样导致同类中小企业低层次重复建设十分严重。

三、不同类型、不同阶段中小企业融资的不同要求

从融资角度看,中小企业可分为制造业型、服务业型、高科技型和社区型等几种类型,各类型的中小企业融资要求是不相同的。制造业型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是比较多样和复杂的,这是由其经营的复杂性所决定的无论是用于购买能源原材料、半成品和支付工资的流动资金,还是购买设备和零配件的中长期贷款,甚至产品营销的各种费用和卖方信贷都需要外界和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一般而言,制造业企业资金需求量较大,资金周转相对较慢,经营活动和资金使用涉及的面也相对较宽,因此,风险也相对应较大,融资难度也要大一些,一般采用抵押以及信用担保的方式取得银行贷款,应该发展融资租赁渠道筹集资金。服务业型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主要是存货的流动资金贷款和促销活动经营性开支借款。其特点是数量小、频率高、贷款周期短、贷款随机性大。但是,一般而言风险相对其他中小企业较小,因此是一般中小型商业银行比较愿意给予贷款的对象。由于风险较小也可以发展互助担保组织担保贷款。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符合国家调整产业结构、产业升级的方向,拥有比一般中小企业更广泛的融资渠道。“风险投资基金”、“发展基金”等又有私人建立的,也有政府和私人共同建立的,其性质一般属于产权资金。二板市场和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对高科技型中小企业有很大的帮助。社区型中小企业(包括街道手工工业)是一类比较特殊的中小企业,他们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因此,比较容易获得政府的扶持性资金。另外,社区共同集资也是这类企业的一个重要的资金来源。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对融资有不同要求,从企业创办一直到企业因种种原因而退出,都有对融资的不同要求。

(一)初创阶段。创始人手中一般都有好的(或自认为好的)项目,他们急需生存、发展基金,但其自有资金不足,因此对外筹资显得非常迫切。从供给方来看,出于对初创企业缺少信用记录,企业行为和财务记录不规范的角度考虑,而且由于中小企业设立之初难以向担保机构或银行提供足够的担保品和抵押品,银行只能小额分散投资,信贷规模非常有限,且期限短,不稳定。这一阶段,企业的资产规模直接受业主资金实力的约束,业主的产权(自有)或称股金占很大比例,有些企业为了抢占商机也会选择资金成本很高的民间借贷。“天使融资”等私人资本市场对于企业的外部融资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相对于公开市场上的标准化合约,私人市场上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关系型特征的合约具备更强的解决非对称信息问题的机制,因而能降低融资壁垒,较好满足那些具有高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二)初期经营阶段。这一阶段企业有占领市场和规模扩张的需要,自有资金积累难

4 以及时满足融资需求,主要是需要流动资金。由于企业发展的逐步壮大,拥有了一定的抵押品,企业此阶段可以获得的信用担保贷款和银行贷款的比例增大。现金的主要来源仍是自身的留存收益与业主的追加投资,还需要从个人投资者、风险资金和小企业投资公司等方面增加产权资金。

(三)成长发展阶段。该阶段企业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但仍难以满足迫切的规模扩张的需要。外部融资是关键,企业固定资产及存货能提供抵押,而且在银行中已建立了信用记录,信用担保贷款方式逐渐退出,主要从商业银行及各种投资公司、社区开发公司筹集债务资金。

(四)成熟期。企业可选择的融资方式增多信息不对称减少,企业经营风险相对减少,盈利水平较高,企业从银行获得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中小企业也尝试向资本市场突破,主要以大公司参股、雇员认股、股票公开上市等方式筹集发展改造所需资金。

四、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

中小企业的创立与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金融机构的协作与发展。应建立一个多层次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拓展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其次应加快金融深化的步伐,进行制度创新,在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同时,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再次,应积极推行金融工具的创新,利用最新的金融工具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最后,应加强政府的支持以及与中小企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建设。

(一)加强中小企业自身建设

推进中小企业改革,以涉及产权改革的形式为主,通过出售、拍卖等有偿转让的形式,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具有自我积累能力的现代企业制度。新建和改制后的中小企业,应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企业组织形式。

(二)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

1、完善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法律法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出台,是我国促进中小企业走上规范化和法制化的标志,然而,这一法律还有待完善之处,所以我国健全中小企业法律体系还有一段路要走,需制定《中小企业担保法》、《中小企业融资法》等具体法规来进一步规范。

2、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

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建立相应的政府金融支持机构势在必行。这些金融机构以现代银行的经营理念,运用现代管理和技术手段,提供先进的金融产品和优质的金融服务,有效发挥中小企业银行金融的作用,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3、推进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5 要解决中小企业的信用问题,关键在于逐步建立一个宏观与微观、外部与内部相配套的信用管理体系,通过增强借款人的信用意识,采取有效的贷款担保方式来提高信贷资金的安全保障程度。

(三)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体系

1、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事业

中小企业特别是其中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效率较之大企业要高,但在运营方式、资产结构等方面又与传统企业有很大的不同。风险投资所具有的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对高新技术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它有利于推进中小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并可减轻中小企业的过度负债以及化解金融风险。

2、发展债券市场,增加资本有效供给

改革现有的企业债券监管模式,推行中小企业债券发行核准制,放宽中小企业债券募集资金的使用限制和上市交易限制,在有条件的地区开设柜台债券交易市场,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加强信息披露工作,确保公正、公平和公开;针对不同的经营主体、投资主体和资金需求主体,调整债券融资工具结构,丰富融资工具品种,给具有不同投资偏好的投资者以更大的选择空间。

3、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清理整顿现有的地方股权交易市场,由证监会统一监管,按照企业基础、操作水平等标准,逐步建立全国性的中小企业资本市场,以实现资源在全国范围的合理、顺畅流动,建立多层次、大容量的资本市场体系,为中小企业开辟持久有效的直接融资渠道。

(四)建立健全中小企业间接融资体系

1、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步伐,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1)转变观念,理解中小企业合理融资的心情。国有商业银行在确定贷款扶持的对象上,要彻底摒弃所有制歧视、行业歧视和规模歧视,尽快树立现代营销意识,努力发现、培育和选择符合条件的借款客户和贷款项目,只要具备信誉好、经营优、效益好的条件,不论规模大小,不论国有民营,都应一视同仁予以支持。

(2)进行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解决融资瓶颈。就中小企业的现状来说,确实存在风险大(尤其是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财务混乱等易导致金融部门不愿贷款的因素。但是,如果银行能从中找出一些无风险或风险较小的融资点,或者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预防和化解中小企业贷款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是可以突破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

(3)积极进行信贷体制改革,建立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的信贷体制和激励机制。目前信贷管理体制权限过于集中,贷款审批程序严格而又复杂等情况严重地束缚了基层银行的经

6 营。因此,改革信贷管理体制,已成为疏通国有银行与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重要一环。

2、积极发展地方中小金融机构

我国一些地区性的中小银行具有经营灵活、地利及人缘等方面的优势,特别适宜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正是由于中小银行在为中小企业服务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从而成为中小企业的主导服务机构。从长远来看,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就要考虑扶植中小银行,以充分满足中小企业在发展中的融资需求。

3、大力发展真正的合作金融组织

成员互助互济,不以赢利为目的的金融组织,是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特点的有效融资形式之一,这已被许多国家的经验所证明。我国中小企业这一弱势经济主体的大量存在,以及它们在外部融资中所处的不利地位,决定了真正的合作金融机构存在的必要性,因此,在政应允许民间建立自愿联合,以资金互助互济为目的的合作金融机构。这种民间合作金融组织不仅可以改善组织成员的融资状况,而且能增强中小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意识,有利于地方提高服务质量。

7 参考文献

1、高正平,《中小企业融资新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2、郑勇,《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及对策》,商场现代化,2006,第05期

3、雷少辉,《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思路》,财会月刊,2006.1

4、黄慧芳,《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创新构想》,财会月刊,2005.6

5、田治威陈晓倩,《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其对策》,管理科学文摘,2005,第05期

6、王婷,《浅谈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管理科学文摘,2005,第07期

7、景云霞,《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财会研究,2005.9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学教务主任讲话稿下一篇:镇汛期安全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