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有品位的教师

2022-12-04

第一篇:做一名有品位的教师

做一名有智慧的教师

——读《做有智慧的教师》后感 记得这样一句话:“知识,只能让人看见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智慧却能让人从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从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教育,是与人打交道的一项职业,除了需要专业知识,更需要智慧相伴。而教育智慧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加以体现,是教师对于教育工作规律性的把握、创造性的驾驭和深刻的洞悉、敏锐反应以及灵活机制应对的综合能力。

如此可见,教育呼唤教育智慧。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有智慧的教师呢?

一、智慧来自健康阳光的心态

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好的心态是关键。有了平和的心态,才能有冷静的大脑;有了积极的心态,才能调动大脑创造的活力;有了辩证的心态,才能避免自己的思维陷入极端主义的陷阱。有了健康的心态,才能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大家都知道,我们教师每天在进行着“备、教、批、辅、考”的工程,平凡与繁琐的日常事务让我们的工作更细微化,更具体化,也更程序化。在每天重复的劳动中,我们在感受着平凡者的平凡事。要想把平凡的事做得很出色,我觉得教师要有三颗心:宽和的平常心,幼稚的儿童心,纯朴的博爱心。平常心是留给自己的,儿童心是给孩子们的,博爱心则是参与社会的。 作为一名教师,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拥有一颗健康阳光的心态,都能感受到生活的五彩缤纷,在平凡中显露出智慧。

我们的工作是忙碌的,但又是快乐的。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份职业,就意味着奉献。正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所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是天经地义的、不用说出的自觉行动,如:送给学生一个明媚的笑容,一个轻抚肩膀的手势,一个暗示的眼神,一席推心置腹的谈话如此等等,一抬手一投足都会带给学生莫大的鼓舞。面对学生,如同在照镜子,当你露出笑容时,学生也受宠若惊,变成一只只可人的小鸟。

二、智慧来自知识的日积月累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做一个有智慧的老师,成功没有捷径,成功来自于学习,成功更来自于实践。我觉得经常浏览有益的网页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我每天都上凤凰语文论坛,论坛上有好多的知名人士,他们对教育教学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智慧,经常与他们一起探讨、交流,你会觉得里面都有很多浪里淘沙得来的精粹,会让你每天都有不同的收获。经常阅读老师们的教育教学博客,如同跟许多高尚的人在谈话,无疑是一种蓬勃向上的享受;倘佯于大师的教育博文,如同走进无穷无尽的教育宝库,思想意识会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劳动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要时常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我们只有阅读、阅读、再阅读,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才有深厚的底蕴。走到课堂上才会驾轻就熟,游刃有余。 朱光潜先生说:任何一种学问的书籍现在都可装满一图书馆,其中真正绝对不可不读的基本著作往往不过数十部甚至于数部,那就是经过岁月淘洗过的经典。如何使经典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朱先生给我们很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一是反复地切磋琢磨,对经典进行研习、“啃读”,即将蚕吃桑叶那样一点一点地将经典啃下来。二是学以致用,使知识成为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工具或利器。三是通过不断地学习与实践,使生命保持在一种空灵开放的状态。如此日积月累,满腹经纶,知识储备丰厚了,遇到问题就能巧妙处理,闪现出教育智慧。

三、智慧来自对教育行为的不断反思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这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揭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教师要获得教育智慧,需要有探究的思想和习惯。遇事要先问“为什么”,研究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学习、实践、反思、写作。这是教师成长的必由路径。学习的最重要途径是读书。要使阅读变成习惯和享受,不断积累,不断丰富知识结构。践行是关键,做了才有发言权。要在课程开发、课题研究、课堂教学、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积极实践,并视为锻炼和提高的机会。反思是智慧型教师最关键的思维特质之一,同样的事件中,智慧型教师的反思更为深刻和持久。写作不为张扬,而是为了盘点和内敛,为了更清醒的前行。所以坚持记读书笔记、写教育日记、教学反思等对于我们的专业成长是非常好的。因为,坚持反思是智慧生成的重要阶梯。

现在,新课改倡导“学校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教学要与教研相结合。如果能参加上级教科研部门组织的实验课题,能定期得到领导专家的指导,对于我们的专业成长是非常好的。但大多数农村乡镇教师一般没有这种机会,而且缺乏资料。如果永远不参与教研,如同小熊掰棒子,做得的很多而提升很少。我觉得教研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在现有的条件下,应该把教研看小,只要我们把每天的教育活动都进行计划实施并及时反思总结,就能出成果。这些年来,我除了坚持记读书笔记,政治理论学习外,还坚持写教育教学随笔。

四、智慧来自与他人的精诚协作

常言道:两人智慧胜一人,众人拾柴火焰高。佐滕学教授认为:“21世纪的学校是学习共同体”的学校。所谓学习共同体的学校是指不仅学生们相互学习、成长,作为教育专家的教师也相互学习、提高,家长和市民也参与学习,共同发展。许多研究发现,教师一起密切沟通,休息时的相互交谈、备课时的疑难问题商讨、公开课的观摩与评价,都是教师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老师们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作为市班主任工作能手,我知道: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意浓。我相信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日常工作中,我除了自己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不懈探索外,还积极主动扶植青年教师,与他们结对子。除了坚持每学期至少为青年教师举办一次班主任工作讲座,悉心传授教学经验外,还常走进他们的课堂,与他们进行面对面的探讨和研究。我的课堂随时开放,这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也是给自己随时学习的机会。因而我总是毫无怨言认真地对待每个问题,有时竟为一个教育的疑难问题争论得面红耳赤,在与同行们的相互切磋交流下,我们可以取长补短,产生智慧碰撞。

总之,智慧型教师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每一位教师要有阳光般的心态,自身要勤于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思考力、感悟力,还要勤于学习,善于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学会与人合作。“智慧型教师”应成为我们教师不断追求、自觉探索的目标。

第二篇:做一名有智慧的教师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一种追求,教师要使自己能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灵魂工程师”,处理教育教学事件的方法和手段就不能简单、雷同,管理学生的方法就不要整齐划

一、步调一致,对新课改的教学理念的实施和操作理解就要透切,教师就需要不断的充实自己,让自己充满智慧。

一.要“用智慧去读懂每一位孩子”。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他小的时候,曾将一把石子递给杂货铺老板“买糖”,杂货铺的老板迟疑了片刻后收下石子,然后把糖“卖”给了他。苏霍姆林斯基说:“这个老人的善良和对儿童的理解影响了我的终生。”

这个杂货铺老板不是教育家,但他拥有教育者的智慧与情怀,他没有以成人的逻辑去分析孩子的行为,而是以一颗宽容的心维护了一个幼小生命的尊严。教育是一门个性化很强的艺术,所以也找不到一种通用的方法适用于所有的孩子。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都是一本独特的非常耐读的而又不易读懂的书,需要教师勤读、细读,用智慧与理性去读。

(一)要用智慧去看待学生的差异。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所有刚入学的儿童都完成同一种体力劳动,如去提水,一个孩子提5桶水就精疲力竭了,而另一个孩子能提20多桶,如果你强迫一个身体虚弱的孩子一定要提20多桶,那么,就会损害他的力气,明天想干都干不成了,说不定还会躺到医院里。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用智慧去对待差异。

(二)要用智慧的语言组织教学。

智慧的课堂教学,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老师语言的智慧,因为智慧的点拨,可以使学生茅塞顿开;智慧的讲解可以使学生恍然大悟;智慧的提问可以使学生产生灵感。表现为教育机智的智慧,可以化解尴尬。

(三)要用智慧的语言去批评学生。

对性格豪爽的,可单刀直入;对性格内向迟缓的,要慢工出细活;对自尊心强的,要照顾面子;对好胜的,要先肯定成绩;对性情软弱的,要饱含鼓励和信任。

(四)要用教师的智慧去开启学生的智慧。

要让学生从事智慧的劳动,用智慧的双手创造智慧的头脑,要让学生体验智慧的力量和创造的欢乐;要让我们的学生成为会思考、有智慧的人。

二.在实践中扎根,在反思中成长。

古希腊神话中的安泰俄斯是一位巨神,他只要同大地母亲接触,大地母亲就不断地赋予他新的力量,因而他总是力大无穷,所向披靡。教育教学实践是赋予教师无穷智慧的“大地母亲”。教师的教学实践包括备课(备学生,备教材,写教案)和课堂实践。这是诞生教育教学智慧的主要土壤。

(一)对教学实践的体验、感悟和反思,形成实践经验,是教育智慧的源泉。

对实践的体验、感悟,特别是反思,是教师对教学的自我审视、反思乃至批判。对于睿智的老师而言,这种审视、反思、批判如影随形,痛苦如影随形,但是,一旦新的建构形成,教育智慧得到提升,自会有一种成功感和幸福感,用凤凰涅、浴火重生作喻,或许并不过分。

(二)对教学个性化和独创性的追求,是教育智慧向审美层次发展的途径。

一批教师追求自己个人的教学风格,如李吉林的情境诱导、支玉恒的幽默风趣、贾志敏的严谨绵密、窦桂梅的热情似火,使他们成为小学教坛的一时俊彦。斯霞富有创造性的“随课文分散识字”作为识字原则载入教学大纲,霍懋征倡导的“讲读法”成为上世纪下半叶小语界的主流教学法,她们更是曾经立舟头弄潮,领一代风骚。

(三)教师的教育智慧还需要一个砥砺、淬炼的平台。

英国大文豪萧伯纳说过:“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交换后仍然每人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我各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流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当下是互联网时代,教研网站论坛是极好的教育智慧交流的场所。教师应努力构建广阔的砥砺、淬炼教育智慧的对话交流场。

三.教师的智慧来源于不断的自我充实。

(一)教师的智慧是“听”出来的

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渠道,去收积教育经验,发展教育智慧。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听取教育专家、教研人员、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先进、优秀教师的学术报告、经验介绍,学习这些行家是如何吸取、消化教育理论,如何把教育理论的精髓与实际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如何开展各种实验研究、调查调研活动。通过听专家、教研人员、教坛新秀的课,学习他们如何贯彻先进的教育理论、采取哪些教学手段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可以通过请同行、专家、科研人员听自己上课等方式,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与建议,弄清自己的长处是什么,缺点有哪些,集众人之智慧来提高自己。

(二)教师的智慧“说”出来的

教师说话要力求做到形象生动、精神饱满而充满热情,尽量用本专业的术语上课。因此,教师要经常看书读报、浏览青少年儿童的网页、QQ群和博客,了解他们的思想潮流、崇拜的人、追逐的各种明星(歌星、球星、影星、舞星、童星等)。结合教学内容有的放矢插入合乎学生口味的东西。经常通过说话给学生一些新鲜的东西,使学生觉得这个教师不是“老士”、“保守”,是一个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人,从而使学生乐于与教师交换自己对某些事物的看法,教师从中了解学生的自我价值追求、行为特点和人格标准的尺度。师生交谈,随时随处潜藏着教育的契机,教师通过调动自己储备的知识和智能, 用自己的广思、博学、多闻,用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来“说教”学生,教师的谈吐就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赢得学生的认可、赞赏。

(三)教师的智慧是“读”出来的

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在当今的信息时代, 面对各种扑面而来、应接不暇的新的理念、学说, 教师需要对教育经典学习和研究,重新认识,全面、客观地梳理和评价,并学习一些先进的东西、巧妙的方法,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使知识成为自己创新的孵化器和动力源,提升自己的思想层次和知识境界。阅读能丰富和充实自己,积累智慧。多读,教师就能变得越来越前卫、越来越向名教师靠近。

(四)教师智慧是“写”出来的

优秀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对自己教学的反思,把自己的教学反思和读书心得写下来,可以检测自己对新课程的理念是否理解、,检查自己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使用是否单一化。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授课体会、经验教训作有“形”的记录,可供教师本人经常翻阅,扬长避短,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同时还可以记下一些特别学生的行为、思想动向、学习表现,使自己处理学生的问题时有依有据、得心应手,能因人而异地采用恰当的教育方法。学习一些名教师,把一些教育言论抄摘下来,并默默地念记。如有自己的感想,就写在旁边。笔头常练不松解,勤奋地铸就真工夫,使自己一步一步的向“德艺双馨”的教师靠近。

(五)教师的智慧是“干”出来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阅读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成材轨迹的文章,从中可以发现他们很多并非科班出身。由于他们爱岗敬业,锲而不舍,在“干”中成就了自己的辉煌。如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只有初中学历,先当美术老师,后改教语文。可见,“实践出真知”。在工作中,有的教师擅长交谈说理,循循善诱,做班主任就成效显著;有的教师上课不能声情并茂,这类教师应加强教学情境的创设,使自己成为一个 “煽情”的教师,营造出一种鱼水亲和的教学氛围;有的教师口惹悬河、滔滔不绝,这类教师如果再加强演讲与口

头表达能力的修炼,就能出口成章、妙语连珠;有的教师温文而雅、娓娓道来,这类教师如果能大胆地创设问题情境,设置丰盈美妙的对话场景,把愉快教学融入课堂中,就能点燃教师和学生的智慧。因此,教师在实践中应不断提高自己,在 “干” 中不断完善自我。

总之,我们要做一名智慧型教师。美国心理学家吉诺特曾说过这样的话:“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断实现由普通教师向教育智者的转变,拥有教育大智慧,应当成为我们终身的追求。

第三篇:做一名有智慧的教师

——读蔡新新《做智慧教师》有感

2012年暑假,我认真拜读了蔡新新编著的《做智慧教师》,读后收获很大,感慨良深。我记得有这样一句话:“知识,只能让人看见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智慧却能让人从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从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而蔡新新编著的《做智慧教师》真正让我认识到了这一点。我被书中闪烁着教育智慧光芒的话语所深深地感染,一个争做智慧教师的梦想在心间油然而生。通过阅读《做智慧教师》,我深深认识到:

一、教师只有对教育倾注满腔的热爱,才能做一名有智慧的教师。

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对教育满腔的热爱是关键。有了对教育满腔的热爱,才能有冷静的大脑;有了积极的心态,才能调动大脑创造的活力;有了辩证的心态,才能避免自己的思维陷入极端主义的陷阱。有了对教育满腔的热爱,才能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大家都知道,我们教师每天在进行着“备、教、批、辅、考”的工程,平凡与繁琐的日常事务让我们的工作更细微化,更具体化,也更程序化。在每天重复的劳动中,我们在感受着平凡者的平凡事。要想把平凡的事做得很出色,我觉得教师要有三颗爱心:宽和的平常心,幼稚的儿童心,纯朴的博爱心。平常心是留给自己的,儿童心是给孩子们的,博爱心则是参与社会的。

正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所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是天经地义的、不用说出的自觉行动,如:送给学生一个明媚的笑容,一个轻抚肩膀的手势,一个暗示的眼神,一席推心置腹的谈话如此等等,一抬

手一投足都会带给学生莫大的鼓舞。面对学生,如同在照镜子,当你露出笑容时,学生也受宠若惊,变成一只只可人的小鸟。

作为一名教师,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拥有对教育满腔的热爱,都能感受到生活的五彩缤纷,在平凡中显露出智慧。

二、教师只有多读书、读好书,勤于学习,多方积累,才能做一名有智慧的教师。

做一个有智慧的老师,成功没有捷径,成功来自于学习,成功更来自于积累。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是种积累,而与时俱进经常浏览有益的网页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我每天都上各种语文论坛,论坛上有好多的知名人士,他们对教育教学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智慧,经常与他们一起探讨、交流,你会觉得里面都有很多浪里淘沙得来的精粹,会让你每天都有不同的收获。经常阅读老师们的教育教学博客,如同跟许多高尚的人在谈话,无疑是一种蓬勃向上的享受;倘佯于大师的教育博文,如同走进无穷无尽的教育宝库,思想意识会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劳动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要时常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我们只有阅读、阅读、再阅读,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才有深厚的底蕴。走到课堂上才会驾轻就熟,游刃有余。如此日积月累,满腹经纶,知识储备丰厚了,遇到问题就能巧妙处理,闪现出教育智慧。

三、教师只有养成勤于总结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勤于教学反思的好习惯,才能做一名有智慧的教师。

学习、实践、反思、提高。这是教师成长的必由路径。学习的最重要途径是读书。要使阅读变成习惯和享受,不断积累,不断丰富知识结构。践行是关键,做了才有发言权。要在课程开发、课题研究、课堂教学、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积极实践,并视为锻炼和提高的机会。反思是智慧型教师最关键的思维特质之一,同样的事件中,智慧型教师的反思更为深刻和持久。写作不为张扬,而是为了盘点和内敛,为了更清醒的前行。所以坚持记读书笔记、写教育日记、教学反思等对于我们的专业成长是非常好的。因为,坚持反思是智慧生成的重要阶梯。

在现有的条件下,只要我们把每天的教育活动都进行计划实施并及时反思总结,就能出成果。这些年来,我除了坚持记读书笔记,政治理论学习外,还坚持写教育教学随笔。其中有一些点子就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四、教师只有融入教育团队之中,发挥群体优势,才能做一名有智慧的教师。

教师一起密切沟通,休息时的相互交谈、备课时的疑难问题商讨、公开课的观摩与评价,都是教师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老师们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作为一名教师,我知道: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意浓。我相信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日常工作中,我们除了自己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不懈探索外,还要与其他教师积极主动的交流合作。只有在与同行们的相互切磋交流下,我们可以取长补短,产生智慧碰撞。

总之,蔡新新编著的《做智慧教师》这本书让我身心浸润于教育智慧的滋养中,也让我认识到智慧型教师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通过学习,我更加感悟到,教育是一首永远写不完的诗篇,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继续努力锻炼自己,争取做一个有智慧的教师。

做一名有智慧的教师 ——读蔡新新《做智慧教师》有感

侯镇三中郭成通

第四篇:做一名有爱心的教师

——读成局长讲话心得体会

大丰三龙二小

吕燕

成局长在《把握新形势 立足新起点 开启新征程 全面提升我市教育发展水平》的讲话中指出,“好的教育包括三个方面:好的学校,好的教师,好的学生。”任何一名好教师都要心中有爱——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会努力争做一名有爱心的教师,那么如何做一名有爱心的教师呢?下面谈谈我的体会:

一、以关爱之心对待学生。作为班主任,工作中要注重与学生心灵的沟通,生活中给予他们细致的关怀。我班有一名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住校,平时也没见过他的父母,他平时总是一声不吭的,也不和其他同学玩耍,对学习更有一种消极的心理,后来,通过我的调查,我发现他的家庭很特殊,爸爸和妈妈离婚了,他跟着爸爸生活,爸爸常年都在外打工,他又没有爷爷奶奶,所以每个星期五都是自家的亲戚轮流带回家住几晚,星期一再送到学校。对于这样的孩子,我想只能对他多一点关心,多关爱他,平时有时间我就帮他补习功课,让其他小朋友多和他玩,在我的关爱中,他渐渐活泼了,笑容经常出现在他的脸上,学习也渐渐有了进步。法国教育学家卢梭说:“热爱可以弥补才能之不足,而不能弥补热心。教师对学生的关爱,能够影响学生情感的发展;能够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够提高学生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兴趣。教师爱学生,能激起学生的上进心,自信心。所以对一些家庭特殊的学生,教师更应付出比其他学生更多的信任和关爱,一点点打开他们闭锁的心灵,让他们感到老师对他们是一片真心,是真正对他们好。

二、关注学生成长,善于引导学生。一个真正的爱心师不仅要关注学生,而且要善于引导学生。尤其对于后进学生,我更为关注。我班的张婷婷同学,对学习没有兴趣,上课不注意听讲,有时还抄袭别人的作业。针对这一情况,我多次与她谈心,引导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找出自己不爱学习的原因,并与她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及时督促她。在我的积极努力下,她的思想开窍了,学习劲头足了,成绩也有了明显地提高。教师对学生所起的激励作用将是不可估量的。很难想象,一个失去关爱的孩子身心能正常地、健康地成长。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能得到老师的关注,因此,不论是对表现好的还是表现差的学生,教师应经常的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他们的酸甜苦辣,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为人、处事等各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情学生的痛苦与不幸。当学生的身心、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能够挺身而出。当学生遇到困难或挫折时,能够给予及时的鼓励,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努力使他们成功。

总之,一个有爱心的教师,应当用自己满腔的爱去关心、尊重学生,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沟通和理解学生。

第五篇:做一名有“心”的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学生到学校来不仅是学习,而且是来生活,他们要在这里获得知识,寻找友谊,学会生活,形成个性一。”所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一个好的班集体中快乐充实地度过每一天并有所收获是每位教师的职责。教学过程中,我最深刻的启示是:当好一名教师必须用“心”经营。

一、 对待学生要有爱心

最好的教育方法和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师对学生无比热爱的心灵中,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全身心爱学生,关心、尊重、理解、宽容和信任学生,用自己的爱去唤起学生学习的动力。“生为爱己者学,师为赏己者教。”师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是促进学生乐于接受教育的强大力量。

二、 观察学生要细心

教育生活中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细心观察学生在思想方面、学习方面以及生活方面的情况,这样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性格和心理,才能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从而更好地教育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育学生要有耐心

教师教育学生必须有耐心。有耐心,才能心平静气地对待那些“问题”学生;有耐心,才能和蔼地对待那些暂落后的学生;有耐心,才能循循善诱;有耐心,才能诲人不倦。这样,才能建立平等、民主、互信的师生关系,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

四、设计教案要精心

教案是课堂教学活动实施的重要前提,教师只有精心设计教案,才能取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精心设计教案包括精心划分课堂时间段、精心设计课堂导语、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效率。

五、不忘与学生谈心

教师与学生一次推心置腹的谈心,有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师生之间若能敞开心扉地谈心,学生在心理上就会得到满足,从而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因此,教师必须经常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与学生谈心,通过学生的语言直接或间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

六、对待学生不偏心

教师的公正是学生信赖教师的基础,教师对待学生不偏心才能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教师公正合理地评价和对待学生,就会形成团结协作、勤奋进取的学习氛围,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此外,教师教师的公正有利于教师威望的形成,从而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下一篇:重阳节活动的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