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栏环境监察

2022-12-02

第一篇:政务公开栏环境监察

大力推进政务公开 创建良好政务环境

东湖区统一审批办证服务中心紧紧围绕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的宗旨,大力推行政务公开,积极创建良好的政务环境。我们进一步加大了推行政务公开工作的力度,努力推动开展政务公开工作的新局面,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政务公开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关系党和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一件大事,对于适应新形势下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需要,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适时地提出要明确一个目标: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创建良好政务环境,运用多种宣传手段,广泛进行宣传动员,统一了干部职工的认识,在推行政务公开工作上达成共识,使政务公开成为每个机关、每个部门和每个工作人员自觉的行为规范。

办证中心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规范行政审批事项机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根据全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规定和要求:在现有基础上削减50%以上的申报材料数量,真正建立企业设立的“低门槛”制度。对已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加强监督,防止一放了之和管理上的脱节,保证各方面工作正常运转。配合全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办证中心配合区委、区政府行政审制度改革,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清理、修改或废止。根据行政许可法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需要和取消的行政许可项目,针对可能出现的管理脱节现象,切实做好管理衔接和事后监管,加强管理方式的创新,确保行政管理目标的实现。坚持科学民主决策,重大决策要深入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听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积极推进政务公开,把行政执法监督与政务公开结合起来,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工作效率。

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是关键。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关键在于:内容上要突出重点,形式上要注重实效。为此,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采取灵活多样的公开形式。在采取“两有”(有投诉箱、投诉电话),制定投诉监督管理办法。公开投诉监督受理部门、电话和投诉办法,统一配备了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健全了报告、登记、统计制度和查报结果、信息反馈制度。办事者到“窗口”办理事项时,对“窗口”工作人员违反承诺,或对“窗口”处理有异议,均可投诉。“三挂牌”(办公室挂牌办公,工作人员挂牌上岗、收费单位挂牌收费)、“四上墙”(公开制度上墙、工作机构示意图和工作程序上墙、各项办事制度上墙、工作人员行为规范上墙)基础上,办证中心结合实际,积极服务创新、大胆探索,全力打造以电子政务为平台的政务公开体系,所有进入的审批服务项目依照“合法、合理、便民、配套”的原则确定。服务项目实行“服务内容、办事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公开。通过建立公开栏、印发窗口办事指南、发放联系卡等不同形式详细公布部门(窗口)工作流程、审批手续、办事权限、办事依据和收费标准,规范一次性告知制度,将限时办结制做到名副其实,充分为群众着想,做“文明服务星”。在加快电子政务化发展方面,工商率先在大厅配置触摸屏电脑,方便群众查询办证情况。

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在全中心营造人人参与优化投资环境,创建一流服务平台的良好氛围。积极做好服务工作,建立投资“绿色通道”。实行“开展行风工程,争当服务明星”方案,努力塑造文明服务,微笑办事的良好形象,将争当“服务明星”的理念贯穿于为客商办事、为群众排忧解难中去。以解决问题作为最好的服务准则,创新服务。以优质服务求得政务公开的实效。

我们深深体会到,政务公开不能是停留在口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而要落实到行动上,要以高效优质的服务求得政务公开的实效。办证中心从服务创新入手,塑造文明礼貌的素质形象,健全、完善中心管理制度和运作机制。制定、规范工作制度,强化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窗口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水平和办事效率。同时做好与各部门的协调工作,完善行政审批制度的运作。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把为投资者着想、帮投资者成功、助投资者赢利,作为办证中心工作人员的自觉行动和工作方针。完善办证中心文明用语制度。完善中介服务,充分发挥外商代办服务作用,构筑外商绿色通道服务体系。硬化服务措施,为在全体工作人员中强化投资者就是上帝,审批办证就是服务的意识,在办证中心倡导推行站着接待微笑服务。推行首问负责制,凡投资者来服务中心询问或申办有关审批办证事项,第一个被问及的工作人员,不论从事何项工作、担任何种职务,一律不得以不知情为理由加以拒绝或推辞。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严格组织纪律,在办证中心确保政令畅通,强化了挂牌上岗制度,坚持窗口周例会制度,及时传达学习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有关文件精神。严格组织纪律,建立和建全各项规章制度,坚决贯彻落实《南昌市优化投资环境条例》和区委、区政府关于优化投资环境的一系列决策和部署,全面实行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失职追究制、同岗替代制、否定报备制等八项制度。

政务公开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坚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今后,我们还要继续在抓规范、抓创新、抓实效上下功夫,保证政务公开的持续顺利地开展,创建一个良好的政务环境,为建设东湖首善之区,实现南昌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劳动保障监察政务公开

一、劳动保障监察范围

1、用人单位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

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

3、用人单位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情况;

4、用人单位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情况;

5、用人单位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

6、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

7、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

8、职业介绍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遵守国家有关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规定的情况;

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保障监察事项。

二、监察工作时限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调查,应当自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情况复杂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个工作日。

三、劳动保障监察不予立案范围

1、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在发现、举报、投诉时超

1过2年的。

2、已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调解、裁决或者人民法院调解、裁决、判决的案件;

3、依法应当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包括劳动关系、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和履行劳动合同、工程施工合同、劳务合同、自然人之间劳务等发生的争议)。

四、投诉材料应载明的事项

1、投诉人: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

2、被投诉单位名称、住所、注册登记机关、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姓名、职务、联系电话、邮编等;

3、投诉请求;

4、投诉的事实和理由;

5、投诉人身份证(工作证)和劳动合同复印件、工资结算书或欠条、欠薪名单及数额;

6、其它侵害合法权益的相关证据资料。

五、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预存标准

根据《宝鸡市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宝政发[2011]34号)规定:工程合同金额不足1000万元的按合同金额2%预存;1000元以上不足5000万元的按1.5%预存;5000

万元以上不足1亿元的按1.3%预存;1亿元以上按1%预存;在建项目按照剩余工程量预存,但最低不低于应预存保证金的30%。

六、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预存程序

1、施工企业在工程中标后,持中标合同到劳动监察部门办理保证金预存基数审核手续,发给《麟游县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预存通知书》,于5个工作日内向指定的银行专户预存保证金;

2、施工企业持银行出具的保证金预存凭证到劳动监察部门领取《麟游县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预存审查意见书》;

3、建设单位凭劳动监察部门出具的《审查意见书》到相关工程主管部门领取《施工许可证》,否则,不得批准开工;

4、如发生工资拖欠,保证金启动支付后,施工企业应在10个工作日内补存已经支付的保证金。

第三篇: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政务公开

一、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职责:

(一)、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督促用人单位贯彻执行;

(二)、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

(三)、受理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举报、投诉;

(四)、依法纠正和查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

二、受理与立案

(一)、投诉须知:

投诉人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应当递交投诉书。书写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投诉,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作人员进行笔录,并由投诉人在笔录上签字。

投诉书应当载明以下事项:

1、投诉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住所和联系方式,被投诉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

2、劳动保障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事实和请求事项;

3、投诉请求事项是否已经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或者提起诉讼。

对因同一事由引起的集体投诉,投诉人可推举代表投诉,投诉人也可委托1至2名代理人代为进行投诉活动。

(二)、符合下列条件的投诉,在5个工作日内依法受理,并立案查处:

1、违反劳动保障法律行为发生在2年内的;

2、有明确的被投诉用人单位,且投诉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是被投诉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造成的;

3、属于劳动保障监察职权范围并受其管辖(采取属地管辖,管辖按用人单位用工所在地进行划分)。

(三)、下列投诉不予受理:

1、不属劳动保障监察范围的;

2、应当通过劳动争议处理程序解决的;

3、经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的,但仲裁或者诉讼裁定不予受理的除外;

4、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在2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

5、其他依法不予受理的情形。

(四)、下列情形的,依照国家有关劳动争议处理的规定处理:

1、因用人单位制订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

2、因用人单位违反对女职工和未成年人的保护规定,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

3、因用人单位原因订立无效合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

4、因用人单位违反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

5、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因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

三、劳动保障监察的处理方式:

(一)、对应当改正未改正的,依法责令改正或者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理决定;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二)、对行政处理和行政处罚不服的,当事人可在接到文书送达之日起60天内向自治县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在三个月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案件调查中止:

1、涉及法律适用问题需要有权机关作出解释或者确认的;

2、因不可抗力不能调查取证的;

3、案情需要鉴定的;

4、认定重要事实需要其他部门处理结果的;

5、因被调查人逃匿不能取得相关证据的;

6、其他需要中止调查的情形。中止情形消除后,恢复调查,调查期限继续计算。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立案:

1、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

2、

2 违法情节轻微,且已改正的;

3、被调查用人单位依法宣告破产、解散、关闭,没有财产进行分配,又没的相关义务承受人的;

4、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行为发生超过2年的;

5、根据《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第十五条应当由劳动争议处理或诉讼程序办理的;

6、其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撤销立案的情形。

(五)、发现违反案件不属于劳动保障监察事项的,移送有关部门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四、本县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地址及投诉举报电话 接待投诉、举报机构:融水苗族自治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 地址:融水镇铁西路4号 投诉举报电话:0772-5135856 邮编:545300 3

第四篇:XXX县监察局2010年政务信息公开

XXX县监察局2010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有关要求,XXX县监察局编制了2010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并向社会进行公布。整个报告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因政务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六个部分。年报电子版通过XXX县级机关办公网全文公开,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XXX县监察局办公室联系(联系电话:XXXX)。

一、概述

2010年,县监察局认真落实上级关于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相关部署和要求,紧密结合行政监察工作实际,以提高机关行政效率、提升为民服务水平为目标,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创新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方式,拓展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一)加强领导和充实力量。我局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充分发挥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作用,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作为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定期听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汇报;作为副组长的县纪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具体安排做好局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分管领导亲自过问,办公室主任具体抓好落实,并指定专人具体负责政府2 -

力量对部分没有电子文本但又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信息进行了录入,加快了信息审核的效率,增强政务工作公开透明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我局充分利用网站这一有效载体,及时将本单位、各有关室的工作情况和重要活动信息在网站上主动公开,并适时更新。主要内容为我县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情况,以及在工作中形成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监察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监察各项工作中发现的典型案(事)件及处理情况。 截至2010年12月31日,县监察局共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9条。其中,计划总结类1条,占3.4%;工作动态类25条,占86.4%;人事类1条,占3.4 %;“5.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类1条,占3.4%;其他类1条,占3.4%。同进,我局通过党政网、政府网站,编印纪检监察信息、效能监察专报上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廉政瞭望》杂志社和省市监察局等多种方式开展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全年,共公开上报信息100余期,市级以上媒体采用60余篇。

三、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

全年未接到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四、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我局无收费项目,未涉及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五、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诉讼和申诉的情况 全年未发生因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诉讼和申诉的情况。- 3 -

六、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2010年,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成效显著,呈现主动公开意识增强、公开形式多样、公开内容重点突出等特点,但与《条例》的要求以及公众的需要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政务信息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还需进一步加强;二是政务信息公开的形式和范围有待进一步拓展。这些问题我们将在2011年,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强:

(一)继续认真做好政府信息内容的录入公开,加大政府信息的录入工作,凡是《条例》要求公开的内容力争全部公开。

(二)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的相关制度,促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朝规范化、制度化方向迈进。

(三)按照便利、实用、有效的原则,创新政府信息公开的新载体、新形式,丰富政府信息公开内容,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长期、健康、有序的开展。

(四)突出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落到实处。

(五)进一步采取多种形式,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宣传力度,着力营造浓厚的政府信息公开氛围。

XXX县监察局

XXX年XX月XX日

- 4 -

第五篇:县监察局政务公开经验交流材料

政务公开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责任政府和法治政府的客观需要;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重要内容。深入推行政务公开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提高政府行政行为的透明度和行政效率,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对行政权利的监督和制约;有利于促进勤政廉政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构建繁荣公正文明的和谐社会。为了不断深化政务公开工作,我局就如何来加强监督检查促进政务公开进行了一些浅显的思考。

一、我县推进政务公开的实践探索

在推进政务公开的过程中,我县各乡镇、各部门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在公开的指导思想上,突出了优化经济环境,提高行政效率。各乡镇、各部门都把优化发展环境、提供优良服务、促进经济发展作为政务公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特别是针对服务意识太淡,权力意识太浓,群众办事太难,工作效率太低,服务收费太乱的实际,把政务公开定位在优化经济环境,提高行政效率,遏制权力腐败方面,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把勤政为民、廉洁从政、当好公仆落实在行动上。在具体工作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行政审批事项56项,取消率达20.1,并在政府网站、汉阴宣传等媒体公布,通过公开收费项目、收费依据、收费标准,遏制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公开党和政府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宣传教育群众,深化农村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创办行政服务中心,政务大厅实行一条龙服务,方便群众办事;公开部门、乡镇工作职能、政策依据、办事程序,建立监督投诉台和举报电话,设立监察室,加强社会监督,规范公务人员特别是执法人员的行为。实践证明,政务公开只有围绕优化经济环境,铺设一条为民便民的绿色通道,才能真正起到方便群众办事,提高工作效率,服务经济的作用;只有围绕民心工程,架起一座连心桥,才能真正起到化解矛盾,密切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只有围绕源头治理,构筑一道反腐防腐的堤防,才能真正起到规范行政行为,遏制权力腐败,提高行政效能的作用。

(二)在公开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上,突出党委领导,政府主抓,多方配合。全县各级都把政务公开作为改善发展环境、推行阳光行政的头等大事,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县上成立了以县委分管领导为组长,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人事、监察、教育、民政、财政、卫生、交通等14个部门为成员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各部门、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并逐级设立了政务公开办公室,做到了资金、人员、场地和设备四落实,抽调专人负责本单位的政务公开工作。确定了政务公开联络员,定期沟通工作情况,逐步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牵头主抓、办公室组织协调,纪检监察部门监督检查的政务公开工作机制,形成了各级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落实责任的良好工作局面,为深化政务公开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三)在公开的内容上,突出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群众最关心、反应最强烈的事项是政务公开的热点;容易引发矛盾和滋生腐败现象的事项是政务公开的重点;敢不敢将自己的行为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是政务公开的难点。在政务公开的内容上,坚持面向群众,贴近群众,做到“八公开”:一是目标规划公开;二是财务公开;三是国有和集体资产情况公开;四是干部使用情况公开;五是廉政情况公开;六是农民负担公开;七是计划生育情况公开;八是机关部门办事程序公开。重点公开事权、财权、人权、收费权、罚款权、经济或资金管理权、项目审批权、证照办理权、资格审查权等内容,同时,狠抓了以强化内部监督为核心的对内公开,把所有与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事宜,包括招待费、通讯费、车辆管理费、差旅费、住房分配、职称评定、晋级评优等在单位内部公开,使政务公开逐步走向规范化。

(四)在公开的形式上,突出实效,方便群众。充分利用窗口公开、媒体公开、文件公开等基本途径,狠抓公开硬件建设。建立了政务大厅,开通了举报电话,创办了政府网站和纪检网站。对涉及面广、时效长、内容较为固定的事项,主要通过设立政务公示栏、政务网址、发放文件和明白卡、收费表、便民手册等形式公开;对临时性、阶段性的事项主要通过召开政务通报会、广播电视播放、报纸、办黑板报等形式随时公开;对一些居住分散的边远村庄,通过流动公开栏进行公开。

(五)在公开的监督保障机制上,突原创网站wmjy.net出建章立制,做到“六项监督并举”。一是自我监督。各单位对政务公开工作实施自我监督,对存在问题和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认真总结分析,提出整改意见,及时改正。二是人大监督。人大依法监督政府工作,定期听取政府各部门的汇报,审议各项重大政务,评议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工作;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对政务公开的执行情况进行视察、检查,对政务公开的真实性、全面性、时效性、公开性进行监督。三是纪律监督。纪检检察部门督促有关部门召开好以政务公开为主题的领导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抓好反腐倡廉工作,认真受理群众的来信和来访,加大对政务公开活动的监督检查力度,对违反政务公开规定的人和事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依照《政务公开监督检查办法》有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四是审计监督。审计机关对乡镇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政府部门管理和社会团体受政府委托管理的社会保障基金、社会捐赠资金以及其它有关基金、资金的财政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依法进行审计监督。五是民主监督。各级人大代表和群众代表组成专门监督评议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民主评议监督活动,广泛听取群众呼声,提出监督意见,及时反馈政务公开效果。六是组织监督。对各有关单位的政务公开、反馈渠道、整改措施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改正。同时,建立政务公开领导责任制度,将政务公开纳入工作目标责任制,与其他重点工作一起安排、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建立政务公开预审备案制度,对所有公开的内容进行事前预审,哪些内容需要公开,在什么范围公开等,都有明确规定和要求;建立政务公开办理承诺制度,实行首问责任制和限期办理制,做到有诺必履;建立政务公开监督评议制度,聘请了监督员,对政务公开工作进行监督评议;建立政务公开责任追究制度,制定了政务公开考核和投诉处理办法。这些制度和办法的建立,有效地防止了不公开、半公开、假公开现象。

政务公开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树立了高效透明的政府形象,提高了行政决策的透明度,增强了人民群众参与管理政府事务的积极性,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提高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进一步优化了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各级各部门严格按照政策、程序办事,“三乱”行为、腐败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投资、建设、干事创业环境明显改善,依法行政得到强化,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显著提高;进一步促进了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政务公开与源头治腐各项工作一起抓,互为依托,互为促进,特别是财权、人权、事权和领导干部涉廉事项公开,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全过程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增强了政务活动的透明度,提高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政务公开极大地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拥护和支持,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管理社会事务的热情和参与反腐败斗争的积极性。

二、存在的问题

在政务公开有效实践的同时,我们也看到目前的政务公开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不断完善。

(一)、政务公开工作发展不平衡。一是少数单位的领导对政务公开的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政务公开工作还没有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二是有的单位在政务公开工作上抓落实的力度不大,对政务公开工作缺乏积极性、主动性,没有投入精力抓落实,使政务公开停留在一般号召和要求上,带抓的状态上;三是有的单位对政务公开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未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简单应付,流于形式。

(二)政务公开的形式和程序不尽规范。一是政务公开形式化、表面化等问题存在,一部分单位对政务公开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仅仅满足于桌牌、胸卡明示,设立公开栏。有的部门没有明确应公开的重点项目、重点内容;有的虽然开通了投诉举报,但对谁来处理,怎样处理,没有明确责任和办法。二是个别单位没有充分利用有效形式,把政务公开的目的、意义、内容等向群众宣传到位。三是公开的内容、程序不规范、未结合单位实际制定相应的细则工作起来不得要领。

(三)政务公开制度不完善。各单位虽建立了不少政务公开工作制度,有力地促进了政务公开工作的有序推行,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仍然存在。一些单位对是否推行政务公开、什么时候公开、公开什么,不公开如何处理还缺少比较完善、涵盖面广、科学规范的制度来约束,政务公开的强制性明显不够,内部和外部监督制度还不够完善,监督作用发挥也不够。

三、突出重点,强化监督,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工作

为了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工作,应突出重点,强化监督,注重“四个围绕”:一是围绕服

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中心来结合单位实际开展政务公开工作情况强化检查;二是围绕权力制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开展政务公开工作情况进行检查;三是围绕依法行政,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开展政务公开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四是突出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影响本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问题和行政工作中容易滋生腐败的问题开展政务公开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具体要在以下政务公开的深化中来加强监督检查工作:

(一)强化行政审批公开监督检查。行政审批是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重点环节,要把审批公开作为政务公开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检查,督促建立审批公开制度,形成规范的运作机制和有效的监督机制。除明确规定不能公开的以外,政务公开目录内容中每个审批事项的设立、调整和取消,以及审批的内容、条件、程序、时限等,均应做到广泛公开,审批的结果要向社会公布,以确保行政审批行为置于社会和公众的监督之下,促进建立起公开、公平、公正的审批制度,防止暗箱操作。

(二)强化对掌管人、财、物的实权部门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公共服务行业的公开监督检查。推行政务公开,要抓住关键环节,真正把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事项向群众公开,如招生、公务员录用、干部的选拔、学校收费、医药品价格以及司法系统的执法行为都是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必须实行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从根本上杜绝少数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吃拿卡要、优亲厚友以及其他种种暗箱操作的现象,增强工作人员依法办事的自觉性。要把涉及人、财、物有关事项的审批,证、牌、照的发放等作为公开的重点进行监督。

(三)强化对政府机关的政务公开监督检查。一是对于社会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事项公开检查。主要包括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发展战略、工作目标及完成情况;事关全局的重大决策过程及出台的政策;财政预、决算执行情况;上级政府或政府部门下拨的各种专项经费的分配使用情况;向社会承诺为群众办实事的进展情况;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情况以及人民群众和干部职工关心的问题等。二是各项制度落实情况检查。如定期向同级人大报告工作制度、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决定制度、重要事项预公开制度、定期审计制度、定期督查报告制度和领导干部民主评议制度等组织实施情况。三是政务公开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情况检查。

(四)强化对重大问题公开监督检查。各项改革问题、经济发展环境问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问题、廉政建设问题、社会事业发展问题,既是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矛盾集中的热点焦点,也是政府工作的重点,更是政务公开的核心内容。如城市建设、土地征用和拆迁、补偿、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矿产资源采矿权出让、政府采购、国有资产转让、工程项目招投标,民政救济资金、退耕还林资金、交通、水利等专项资金、国家粮食补贴、农机补贴、二免一补资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资金等,监督这些重大问题公开,有利于化解矛盾,提高政府威信。

(五)强化对政务大厅管理的监督检查。一是规范政务大厅的工作秩序,凡决定在政务大厅办理的事项,绝不允许再到行政机关去办理;二是确保政务公开制度的严格执行,切实加强政务大厅的业务协调和内部管理监督,确保窗口服务质量和行政审批规范有序,保证政务公开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

(六)强化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监督和考核。政务公开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于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追究。要结合执法监察、效能监察、纠风等工作,制定政务公开工作标准、监督检查办法、投诉处置、处置结果反馈、公开评议等制度和目标考核办法,强化制度落实,通过监督电话、监督窗口和监督信箱、聘请监督员及不定期检查等渠道使政务公开责任单位广泛接受动态监督。组织开展民主评议活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要求,及时调查处理群众举报的问题。实行严格的考核和奖惩制度,把推行政务公开纳入领导干部廉政责任制和行政机关目标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免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对成绩突出的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进行督促、批评;对工作严重失职的,追究责任。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下一篇:自我批评的发言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