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毕业参考文献论文

2022-04-15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毕业生毕业参考文献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本文针对高校毕业生毕业旅行为中体育旅行的选择进行调查,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毕业生对民族体育旅游项目情有独钟;绝大多数毕业生会经过筹划选择自驾游方式进行,保持团队性。应继续推民族体育旅游项目,增加体育旅游的新的选择人群就是毕业生。毕业生旅行线路选择与拟定应根据毕业生的选择理由与落脚点进行设定,由正规旅行社承担毕业生旅行大多出自对安全的保障。

毕业生毕业参考文献论文 篇1: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违约纠纷解决机制探讨

【摘要】高校毕业生毕业时,找到工作后应当同用人单位、学校签订就业协议,就业协议到底是何性质、发生违约时该如何处理,目前并没有统一的认识。实践中,就业协议违约纠纷的解决主要是通过协商解决,但处于弱势地位的毕业生的权利往往得不到保护。在现行协商解决纠纷的基础上,有必要完善司法救济以切实保护毕业生的利益。

【关键词】就业协议;违约金;司法救济

一、就业协议及其法律性质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国家计划内全日制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在毕业时,找到工作后,应当同用人单位和学校签订就业协议,这就是所谓的“三方协议”。实践中,《就业协议书》由学校统一登记后发放给毕业生本人,如果需要更换,毕业生必须事先与用人单位解除之前的就业协议.方可到学校重新办理。

对于就业协议的法律性质,主要有几种观点:一般的民事合同,预约合同,劳动合同。对此,笔者认为就业协议不同于劳动合同,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法律概念。就业协议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协议,就业协议签订于毕业生正式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之前,具有预约合同的性质,但又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预约合同,两者在合同主体、合同性质等方面存在本质差别。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将就业协议视为一般的民事合同,其在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时即告成立,终止于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时,此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关系适用《劳动法》等的调整。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第5-6条规定:“本协议经各方签字、盖章后生效。三方都应严格履行本协议,若有一方提出变更协议,须征得另两方同意,由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可见《就业协议书》对就业协议的生效要件及违约责任已做了规定,但在实践中,由于《就业协议书》的内容过于简化,与劳动合同不衔接,一旦发生违约时给纠纷的解决留下了隐患。

二、就业协议违约情形及违约金

现实中,单位在同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后,由于特殊情况的出现无法同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这时单位往往会提出解除就业协议、赔偿违约金,处于弱势地位的毕业生只能接受,而此时其很可能已经错过了其它的就业机会,违约金的数额并不能弥补其潜在的损失。相比之下毕业生违约的情况更为常见,毕业生为能尽早确定“归宿”,急于同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一旦等毕业生之后找到了更好的“归宿”希望同原用人单位解除就业协议时往往需要支付违约金,此时毕业生为能早日恢复“自由身”而“被自愿”的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不难发现,无论哪方违约用人单位都处于强势地位而毕业生则处于弱势地位,毕业生的合法权利很难得到保障。

事实上,处于弱势地位的毕业生在同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时对违约金数额没有发言权,而《暂行规定》、《就业协议书》并未对违约金额度作出强制性规定,一旦有违约情形出现需要支付违约金时,毕业生的权利往往得不到保护。

三、当前违约解决方式及决策建议

《暂行规定》、《就业协议书》并没有对违约解决方式作出明确的规定,实践中也没有形成明确的解决制度。现实中,毕业生违约时,一般是由毕业生同用人单位协商解决,此时处于弱势地位的毕业生的合法权利往往遭到忽视,其只能支付违约金以此来取得用人单位的书面解约;用人单位违约时,其通常不会和毕业生协商而是直接通知其解除就业协议。由此可见,现行的协商解决方式虽然能够快速的解决问题,但其掩盖了真正的矛盾所在,不符合公平原则的要求。

对于争议的解决方式,有观点认为可以借鉴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方式;也有观点认为就业协议纠纷的处理按照一般合同违约的方式处理。无论哪种方式,程序都过于繁琐,毕业生发生违约时往往还需在短时间内重新办理与新用人单位的就业协议,这很可能会导致毕业生错过与新单位订立就业协议的时间。

因此,笔者认为就业协议违约纠纷的解决机制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对违约金的约定应当采取双重金额制,即对用人单位约定较高的违约金,对毕业生则按其工资(一月或数月)约定违约金数额。当然,毕业生也应遵守诚实信用原则,如实告知其未来可能的违约情形并在《就业协议书》里予以注明,若毕业生故意隐瞒,则可对其适用惩罚性违约金。

(二)发生纠纷后当事人可以选择协商解决,双方应当秉着相互体谅原则积极协调,妥善处理纠纷。学校也应该积极的予以协调,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同时,还可以建立学校、用人单位、毕业生等多方参与的纠纷解决协调机构,一旦有纠纷时可以及时的介入。

(三)当事人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原则上应采取简易程序审理并且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先行为毕业生办理相关的手续,以避免延误毕业生其他的就业选择。此外,对于违约金的约定,也应适用《合同法》第114条的规定,即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予以变更以便其更符合公平原则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冬梅.〈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法律性质及其完善[J].中国劳动学院学报,2006.04,20(02).

[2]翟玉娟.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的法律性质分析[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3,24(02).

[3]马晓旭.论毕业生就业协议管理与违约行为防范[J].大学生就业,2008(08).

[4]张玉蓉.对全国高校毕业就业协议的法律思考——兼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之完善[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4).

作者:邵长超

毕业生毕业参考文献论文 篇2:

海南高校毕业生体育旅游的调查研究

摘 要:本文针对高校毕业生毕业旅行为中体育旅行的选择进行调查,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毕业生对民族体育旅游项目情有独钟;绝大多数毕业生会经过筹划选择自驾游方式进行,保持团队性。应继续推民族体育旅游项目,增加体育旅游的新的选择人群就是毕业生。毕业生旅行线路选择与拟定应根据毕业生的选择理由与落脚点进行设定,由正规旅行社承担毕业生旅行大多出自对安全的保障。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体育旅游;毕业旅行

一、调查对象

本文调查对象为应届毕业生与往届毕业生,共计500名,涉及的毕业生专业有25个。

二、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根据社会学研究方法中问卷设计的要求设计海南省毕业生体育旅游问卷进行问卷调查,选用自填问卷的方式,共发放问卷520份,回收500份,回收率是96.15%,有效问卷500份,有效率为100%。

(二)访谈法

本文对抽样高校的毕业生推举代表进行访谈,针对其选择毕业旅行中体育旅游项目的认识以及选择上进行访问并交流,获得了真实的心理性选择记录。

(三)数理统计法

本文针对问卷数据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并且结合实地访谈,得到有关毕业生毕业旅行参与体育旅游的客观的、详实的数据结果。并且对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到有关毕业生毕业旅行参与体育旅游的现状数据。

三、毕业生毕业旅行参加体育旅游现状

(一)体育旅游项目中民族体育旅游项目的吸引力较大

无论是应届毕业生还是往届毕业生在毕业旅行的选择地上有强烈的一致性即选择海南省省内体育旅游景区和体育旅游项目,如表1所示。

备注:占比=n/500。

在选择体育旅游项目上,高校毕业生选择民族体育旅游项目理想中的第一选择,占比超过60%。经访谈了解到民族体育旅游项目的吸引力远远超过其他体育旅游项目,而且在在应届生与往届生的选择进行比较中发现,应届生选择民族体育旅游项目人数远远超过往届生选择民族体育旅游项目的人数(其中应届生为278人,往届生为64人)。以上体育旅游资源和旅游项目的选择,高校毕业生均选择海南省本省体育旅游资源能够支持完成其毕业旅行需要。

(二)毕业旅行的选择大部分以团体参与为主

高校毕业生旅行在选择出行时,团队与个人参加的选择相差较大,并且参团与自驾游占比相差较大,如表2所示。

备注:占比=n/500。

毕业旅行在整个大学阶段是一个特殊的结束大学生活的方式,在选择出行方式上80%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选择与同学共同一起去完成旅行。经过访谈得知,毕业生由于马上就要分离,为了能夠与同学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共约一起完成毕业旅行来纪念彼此的同学情和友谊。而有18.8%的同学选择单独完成毕业旅行,经过了解总结为三点原因:1、本身在未毕业的时候,大一或者大二大三时就已经参加过集体的旅游项目。2、不参加集体旅游有部分原因是自己想寻找点刺激的体育旅游项目,兴趣相投者少。3、家庭背景优越,没有经济压力和负担的考虑,如表3所示。

备注:占比=n/500。

毕业旅行作为高校毕业生的告别校园的方式,会经过一番准备和选择。其中选择借助别人的力量完成的即参团只占4.8%,其余超过90%的高校毕业生选择自驾游方式完成这段特殊的旅程。在自驾游与参团的旅行上,区别开两者的选择是因为经济原因。选择参团的受访者表示参团在毕业季相当实惠,能够负担得起;而选择自驾游需要为酒店、出行工具等做好打算,往往实际超过预算。在与高校辅导员以及部分高校毕业生家长交流中,以参团完成毕业旅行是一种相对自驾游来讲,安全系数较高,而且家长给予自己孩子的建议是参团旅行。

(三)毕业旅行选择的景点分布

本文研究海南高校毕业生毕业旅行选择之地跟本文选择的对象有很大的关系,研究对象均为海南生源,得到的结果出现了统一的一致性,毕业生选择毕业旅行地点均为海南省内旅游地,如表4所示。

根据海南省铁路线分布,本研究将旅游地分别按照东线、西线、中线进行划分。结果显示:体育旅游地选择超过50%选择在东线区域的旅游景区,通过访谈得知,主要集中在文昌、陵水、三亚等地。在中线、西线有部分同学选择该地景区,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中部地区有少数民族自治县,体育旅游资源大多为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具有浓烈的民族特色的体育旅游项目可以满足毕业生对民族体育旅游的追求;另外一方面,其中很大部分毕业生因为是海南本地人,带着同学到自己家附近完成毕业旅行。

(四)选择体育旅游项目的理由

毕业生在毕业季参加毕业旅行选择体育旅游代替其他方式,理由有许多。在问卷设计选项中,本选项为多项选择,如表5所示。

备注:占比=n/500。

结果显示通过参加体育旅游可以释放压力,经过访谈得知,释放就业压力(暂时),释放社会压力,释放学业压力等。而其中85.2%的毕业生认为释放压力是主要的参与体育旅游的原因,大部分毕业生反映毕业压力很大,来自各个方面,需要通过一种有效地途径进行释压。凡是参与团体出游的同学都表示选择体育旅游均是与参与同学相互商量的结果。其中部分毕业生想通过借助体育旅游寻求体育项目与旅游项目双向带来的刺激,而这里面毕业生超过80%是男生。

对于其他的选择理由有经济原因、从众原因等其他不同的原因方式综合为一项其他。

毕业生为了保存最珍贵的大学生活,选择毕业旅行作为纪念。毕业旅行中通过参加体育旅游来增加毕业旅行的刺激性,保持对毕业旅行的强烈追求以及渴望。毕业旅行不仅在大学有,高中毕业旅行,这是一个继学生团之后又一群特殊的旅游选择。体育旅游项目的设置可以在毕业季选择适合毕业生的特点的体育旅游项目推出。回归已经重新进入了大学生的眼帘,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是接触并参与优秀文化的保护活动中。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的体育旅游项目可以通过毕业生(未来社会中的中流砥柱)增加保护者数量,这是对优秀民族文化的不同性进行宣传与保护。通过以上的调查显示了,毕业生对民族性的体育旅游项目情有独钟,并且表示有意通过毕业生向更多的人宣传民族体育旅游。高校毕业生旅行还是高中毕业生旅行的旅游项目推荐上,旅行社可以根据此次调查的结果为依据,推出毕业体育旅游之行类似的旅游项目,获得毕业生的支持。各大旅行社针对高校毕业生毕业季退出的体育旅游产品可以根据本文调查数据,对中线的民族体育旅游产品进行复合式开发推向毕业生,提供方面的交通支持,可以提高高校毕业生毕业旅行选择参团,进一步提高参团率。另外,可以根据毕业生的毕业旅行需求设计参团数目控制在10人以内的体育旅游团,因为在本文调查数据中大部分毕业生对于经济压力和负担不放在毕业旅行的考虑范围之内。

四、结论

高校毕业生选择毕业旅行中体育旅游项目对他们的吸引性较大,无论选择自驾游还是团队出行,对民族体育旅游项目的情有独钟都是体育旅游项目的新的着眼点人群。体育旅游已经不再是陌生的旅游产品,高校毕业生在选择上更多的针对毕业旅行的意义和内容。高校毕业生选择交通便利或者能够吸引眼球的民族体育旅游项目的线路,不会考虑过多的经济压力和负担,能够完成计划中的毕业旅行。(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赵海霞.海口市“候鸟”老年人体育旅游调查研究[D].新一代,2012

[2] 赵海霞.海南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新一代,2012年

[3] 胡金祥,赵海霞.海口市“候鸟”老年人体育锻炼调查[J].体育文化导刊,2011

作者:梁仁春

毕业生毕业参考文献论文 篇3:

高职毕业生分时分类管理机制的探索与构建

摘要:如何做好毕业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一直是摆在许多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出于毕业生就业的考虑,多数高职院校毕业生教育管理中普遍存在着管理粗放、笼统、学生“放羊”的现象。为了解决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教育管理中的“放羊”问题,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从做好毕业生教育管理顶层设计着手,构建一套完善的分时分类管理机制,切实推进毕业生精细化管理,使毕业生教育管理形成了规范、有序的局面。

关键词:毕业生 分时分类管理 精细化管理 探索

如何做好毕业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一直是摆在许多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出于毕业生就业的考虑,多数高职院校毕业生教育管理中普遍存在着管理粗放、笼统、学生“放羊”的现象,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安全问题。为了解决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教育管理中的“放羊”问题,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从做好毕业生教育管理顶层设计着手,构建一套完善的分时分类管理机制,切实推进毕业生精细化管理,使毕业生教育管理形成了规范、有序的局面。

1 做好顶层设计,系统构建毕业生“一纲三线三层”教育管理体系

毕业生教育管理是一个由点及链、由链织网的系统性工作,需要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谋划,统一协作。近年来,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从人才培养全局的角度设计了“一纲三线三层”毕业生教育管理体系。

建立了“一纲三线”制度体系。“一纲”主要是指制定了毕业生教育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毕业生教育管理规定》,对毕业生教育管理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组织机制、时间安排、内容布局等毕业生教育管理的主要方面进行了全面规范。“三线”主要是指在《毕业生教育管理规定》的指导下,分教学管理、学生日常管理、就业服务三条线建立制度体系,如教学管理线制度体系有《毕业生教学管理实施办法》、《毕业生成绩评定办法》等,学生日常管理线有《毕业生请假审批办法》、《毕业生人身、财产安全管理办法》等,就业服务线有《毕业生就业推荐办法》、《订单班毕业生考核办法》等,“三线”制度体系之间既有独立又有交叉,实现了毕业生教育管理的全覆盖,确保了毕业生教育管理的规范、有序开展。

构建了三层管理组织架构。一是决策层。建立毕业生教育管理指导委员会,由校企高层直接对话,对毕业生教育管理提出指导性意见。二是执行层。建立毕业生教育管理执行委员会,由校企双方相关职能部门(学校招生就业处、教务处、学工处、企业人事部门、培训部门、生产管理部门等)负责人组成,根据指导委员会的指导性意见确定毕业生教育管理的制度流程、组织形式和内容等。三是实施层。建立毕业生教育管理实施委员会,由各系主任、书记牵头,校企双方相关管理人员组成,主要包括学校的专业导师、辅导员、班主任、就业干事以及企业的技术主管、师傅等,负责毕业生教育管理的具体教学、日常管理、就业管理等具体事宜。通过以上三层架构,将毕业生教育管理的目标分解到每个关键点和关键环节,分层负责,层层渗透。

2 实施分时管理,构建“双时双轨”机制

湖南鐵道职业技术学院将毕业生所处的第三年分为两个时段,三年一期为第一时段,三年二期为第二时段。根据各个时段毕业生任务和需求的不同,构建了“双时双轨”管理机制。

一是实施“双时双轨”教学管理。根据不同的时段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学校从毕业生的学习需求出发,将第一时段毕业生的教学内容设计为完成大学三年基本教育教学最后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训,完成毕业设计;将第二时段称之为预就业综合顶岗实习,主要的教学任务为就业前的技能、素质和能力适应,主要目标是培养毕业生的专业综合能力。这种分时设计教学内容方式使毕业生能够较好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就业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企业的合格员工。

二是实施“双时双轨”学生日常管理。毕业生两个时段由于学习任务的不同导致毕业生的日常管理方式也不同。第一时段学校强化了毕业生的刚性管理,对毕业生进行严格要求;第二时段学校则实施动态管理机制,对毕业生进行动态管理。

3 探索分类管理,构建管理多元模式

对毕业生不加区分进行笼统管理是当前毕业生教育管理中主要漏洞所在。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将毕业生管理进行细化,通过将毕业生分成订单班毕业生、自主择业毕业生、转专业就业毕业生、推荐就业毕业生、特殊毕业生等5大类,因材施教、因材施管,构建了毕业生多元管理模式。

3.1 深化校企合作,做好订单班毕业生教育管理

订单班是校企深度合作的产物,需要校企“双主体”共同进行教育管理,近两年来,学校先后在毕业生中组建订单班40余个,人数达到1800余人,订单班毕业生在校企双方共同推动下得到有效管理。

一是实施“双主体育人”机制。“双主体”是指学校和企业。在订单班毕业生教育管理中,企业将订单班视为一个车间,将毕业生视为车间员工,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文化被引入到班级教育管理的全过程,企业育人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校方将企业对学生的素质要求和学校的管理要求相结合,有针对性的对毕业生进行管理。

二是实行“四导师”制。“四导师”指专业导师、思想导师、生活导师、企业导师“,专业导师由学校专业教师担任,思想导师由辅导员担任,生活导师由班主任担任,企业导师则由企业老员工或技术、管理人员担任。”四导师“制使订单班毕业生得到思想、学习、生活、技能、素养等各个方面的全方位教育管理。

3.2 实行动态管理,做好自主择业毕业生教育管理

自主择业毕业生主要是不通过学校推荐就业,而选择自主在外求职,并就业成功的毕业生。2013年,学校共有自主择业毕业生300余人。对于自主择业毕业生,学校实行动态管理

一是建立毕业生动态跟踪机制。学校建立自主择业毕业生动态管理表,在办理好相关请假手续之后,做到2个“一”即:每周辅导员、班主任与毕业生通一次电话,每月开展一次谈心活动,从而确保了自主择业毕业生的安全稳定。

二是强化同城自主管理。以系为单位分城市建立自主择业毕业生台账,有针对性实施管理。

3.3 实施“双育双管”机制,做好转专业就业毕业生教育管理

学校主动适应轨道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适时调整学生专业,2013年共有600余名毕业生从电气、机电、信息等系转入至轨道交通系,并被北京铁路局、广铁集团、广州地铁等公司录用。在转专业毕业生的教育管理过程中,学校实行转入转出双方共同管理的“双育双管”教育管理模式。

一是实施“双育双管”机制。对于转专业毕业生,转出系和转入系都将其作为其一部分,从而实施了更为严格的双重教育和双重管理机制。同时,转出系和转入系还定期进行协商、协调,就转专业毕业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进行探讨。

二是强化学习管理。由于用人单位要求转专业毕业生通过短时期的教育、培训达到员工的基本素质和技能要求,这对毕业生提出了挑战。因此,学校将转专业毕业生的学习管理摆在突出位置,通过严格上课纪律,组建学习小组和帮扶小组等方式积极强化毕业生学习管理,推动毕业生全部通过用人单位的验收,顺利就业。

3.4 实施严格管理机制,做好推荐就业毕业生教育管理

推荐就业毕业生是指通过学校推荐,非订单班和转专业的就业毕业生。2013年,学校共有推荐就业毕业生1300余人。对于他们,学校实施严格的管理机制。

一是实施了五个“一”管理机制。对于推荐就业毕业生,学校实施了“每天1次报到、每周1次晨会、每月1次座谈会、每天1次查寝、每月1次谈心”的五个“一”管理机制,也就是要求毕业生每天到辅导员处报到1次,毕业生每周参加1次班会,辅导员每月召开1次推荐就业毕业生座谈会,辅导员每天对推荐就业毕业生寝室进行检查,辅导员每个月找毕业生谈心1次。五个“一”机制的实施确保了推荐就业毕业生的有序管理。

二是实施“事不过三”機制。对于推荐就业毕业生的管理,学校实施“事不过三”原则,即通报批评达三次就给予警告及以上处分,强化对毕业生的惩戒教育和管理。

3.5 采取360管理机制,做好特殊毕业生教育管理

特殊毕业生主要指受过违纪处分但未撤销的毕业生、没有就业的毕业生、心理异常的毕业生等,是毕业生教育管理的重点人群。2013年,学校共有特殊毕业生近百人,学校通过采取360全方位全程跟踪管理,较好的开展了特殊毕业生教育管理工作。

一是实施“双导”工程。也就是对特殊毕业生定期进行思想引导、心理疏导。思想引导主要是要转变特殊毕业生错误的思想观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树立正确的做人做事态度,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二是实施360管理。也就是对特殊毕业生要全过程全方位多渠道多方式跟踪管理。学校通过每天例行考勤、定期个别谈心、专题座谈、异常信息及时反馈、家校沟通等方式实现了特殊毕业生的360管理,确保了安全稳定。同时,三层组织架构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帮助特殊毕业生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谭诚.高职院校毕业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09,(9).

[2]覃吉春,戴志.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3]任永平,韩平,郭艳丽.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工作创新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9,(11).

作者简介:周少斌(1984-),男,湖南永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株洲 412001

作者:周少斌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电子政务平台电子政务论文下一篇:初中英语教学词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