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联合神经阻滞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80例临床分析

2023-01-21

带状疱疹 (herpes zoster, HZ) 皮损愈合后, 在原皮肤病变区会有数周、数月的持续性的剧烈疼痛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 [1]。患者由于疼痛程度重、时间长, 有的甚至长达几年, 可发展为抑郁症[2]。单纯口服药物疗效不佳, 停药后容易复发, 严重影响日常生活。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 我们采用药物联合神经阻滞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80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80例, 男48例, 女32例, 年龄18~75岁, 平均51岁;病程1.5~3.5年, 平均1年;带状疱疹发生部位:胸腰部51例, 头颈部14例, 上肢6例, 下肢9例;病变区域内呈阵发性跳痛, 于情绪变化、疲劳时加剧, 局部均有烧灼样感并于夜间加重, 不能入睡, 均符合《疼痛诊疗学》[3]中关于PHN的诊断标准, 视觉模拟评分 (VAS) 6分以上, 睡眠质量评分 (QS) 3分以上。

1.2 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口服卡马西平100mg, 每天3次;多塞平12.5mg, 每晚1次;双氯芬酸钠25mg, 每天2次;复合维生素B1片, 每天3次。 (2) 神经阻滞术:依据皮肤疱疹和疼痛区域, 结合脊神经皮肤支配区节段的体表标志, 判断病变神经平面后, 对头面部疱疹行星状神经节阻滞, 对颈部疱疹行颈丛神经阻滞, 对胸腰部疱疹行简易椎旁神经阻滞法, 对腰骶部和下肢的疱疹行臀上皮神经或坐骨神经阻滞。药液配置:甲钴胺注射液500μg+复方倍他米松钠注射液1mL+2%利多卡因注射液2mL。隔日1次, 7次为1个疗程。 (3) 皮内注射:在皮损区疼痛明显或易感部位行四点定位皮内浸润注射, 第1周每隔1d1次, 第2周每隔2~3d1次, 第3周以后每周1次。药物同上。

1.3 观察指标

VAS评估治疗前后疼痛的强度, 0分为无痛, 10分为剧烈疼痛;用QS评估睡眠质量, 0分为睡眠无影响, 4分为完全不能入睡。用综合指标评价临床治疗效果, 显效:治疗后VAS降至0~2分, QS降至0~1分, 不需使用镇痛药物;好转:VAS降至3~4分, QS降至2分以下, 偶用镇痛药物;无效:疼痛无明显减轻, VAS>6分, QS>3分需服用镇痛药物。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本组患者治疗6周后显效70例 (87.5%) , 好转10例 (12.5%) , 总有效率100%。与治疗前比较, 治疗后第1~6周VAS值和QS值均显著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1。

3 讨论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由于其主要侵犯神经后根的神经节, 导致被侵犯的神经节产生剧烈的炎症反应, 表现为神经细胞水肿坏死和神经节内出血, 炎症反应可累及邻近脊髓节段和脑干, 使受累皮肤的基底和深部的细胞层变性、膨胀, 形成表皮内疱疹, 疱疹便沿受累的某一感觉神经支配的皮肤区域呈带状分布, 自觉有烧灼样、针刺样疼痛, 疱疹局部拒绝触摸。神经阻滞疗法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打破疼痛的传导通路, 阻断伤害性传入冲动; (2) 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 (3) 连续的椎旁神经阻滞可少量地阻断交感神经, 改善其支配区的血流, 改善神经的营养状况, 促进神经损伤的修复; (4) 神经阻滞疗法能通过改善其支配区的血流状况, 使得内因性抗生素增加 (白细胞内的微小蛋白) , 从而发挥抗炎作用。故有学者主张在皮肤、末梢神经、神经干或分支脊神经根和受累神经节都需要阻滞[4]。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1

本组患者采用药物联合神经阻滞疗法, 通过阻断感觉神经的传入冲动和交感神经的传出冲动, 可迅速缓解疼痛, 多次打破起到阻断疼痛恶性循环链作用[5]。一般治疗后第1天疼痛即明显减轻, 睡眠改善。治疗后第1周VAS即从 (7.65±0.86) 分降至 (4.65±0.59) 分, 治疗后第6周VAS降至 (1.46±0.48) 分, 治疗有效率100%, 显效率87.5%, 表明药物联合神经阻滞疗法治疗PHN疗效显著, 可迅速缓解疼痛, 改善睡眠。

综上所述, 药物联合神经阻滞术治疗PHN, 可以有效改善疼痛局部的血液循环, 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 快速消除疼痛, 改善睡眠, 是治疗PHN的一种有效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药物联合神经阻滞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方法 及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药物联合神经阻滞术治疗的8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治疗6周后显效70例87.5%, 好转10例 (12.5%) , 总有效率100%。与治疗前比较, 治疗后第1~6周VAS值和QS值均显著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药物联合神经阻滞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能迅速缓解疼痛, 改善睡眠质量, 疗效确切,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神经阻滞术

参考文献

[1] 朱学骏, 顾有守, 沈丽玉.实用皮肤病性病治疗学[M].第3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6:328.

[2] 王家双, 朱月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远期疗效临床研究[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01, 7:133~139.

[3] 谭冠先.疼痛诊疗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45.

[4] 谭宪湖, 谭冠先, 何睿林, 等.神经阻滞联合药物治疗老年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5, 21 (1) :33~35.

[5] 吴纪利, 陆伟萍, 谢文娟.皮内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进一步探讨[J].实用疼痛学杂志, 2005, 21 (2) :130.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构建安全、和谐、满意的经济保卫工作下一篇:胰岛素泵对小儿1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