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激励机制

2022-07-21

第一篇:科技创新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推动企业科技创新

近年来,集团公司为提高科技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激情,鼓励科技人员立足岗位进行科研开发,从而带动公司研发、技术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公司针对科技、研发人员,实施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激励机制。

公司出资加强技术人员的学习深造。2012年,公司一批技术人员通过国家统一考试,进入更高层次的专业领域学习,研发中心研发部经理汪庆刚成为2013年在职博士生,一车间窑炉主管陈品飞、压机主管黄永信、生产技术一部技术经理赵存河、研发中心工艺技术员潘炳宇成功考取在职研究生。公司将对这五名员工在职读博、读研期间的学习费用实报实销。

加强技术称职评定,实行技术岗位津贴。2012年,集团共有5人参加广东省人事厅组织的职称评审,其中,生产技术总经理谢志军获得“日用陶瓷工艺高级工程师(副高级)”资格、研发中心总经理潘利敏获得“陶瓷工艺工程师”资格。公司将对其两人给予职称津贴奖励。2013年的职称评审工作日前即将开始,生产技术线又有5人参与高级工程师资格的评审,8人参与工程师资格评审。公司技术专业人才队伍不断扩大。

强化专业技术培训,提升岗位实操能力。为了不断地提高员工的工作知识技能和实操能力,满足集团可持续经营发展的需要,公司还将有计划地组织员工进行一系列针对管理技术人员、车间一线员工的免费技能培训。

集团计划在蒙娜丽莎雅典学院召开“2013年陶瓷专业基础培训班”,目的是为我公司培养一批陶瓷专业技术人员。针对从事陶瓷专业工作没有获得陶瓷专业学历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车间优秀一线员工、计划评职称人员,由佛山市陶瓷学会聘请高校老师、行业专家担任授课老师到公司内授课。此培训班将从2013年6月份开始,一周安排一天脱产学习,历时约2个月,总培训时间约200个学时。

(研发中心 黄玲艳)

第二篇:企业激励机制的创新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显得极其重要,而员工激励又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科学的激励机制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有利于发挥企业员工的创造力,有利于培养企业员工对企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本文通过对激励作用的理论分析与研究,指出了南京三瀛运动器具有限公司员工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企业建立公平合理激励机制的必要性,阐明了企业中如何树立正确的员工激励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激励激励理论

1引言

员工激励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许多管理者都希望通过实施有效的激励政策,来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生产效率。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激励本身也就是一种投资,投资的回报便是工作效率的提高。江总书记在第十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指出:“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主要的资源,要建立一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所以说,科学的激励机制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有利于发挥企业员工的创造力,有利于培养企业员工对企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企业只有通过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才能使企业充满活力,企业的持续发展也就有科学的管理制度的保证。一个想长久发展的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有效激励机制,这不仅是企业所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现状的中心环节之一,也是企业的一项日常管理工作,更是当前企业吸引优秀人才、留住优秀人才的迫切需要。

2激励的作用

2.1激励的含义

激励一词是外来语,译自英文单词Motivation,它含有激发动机、鼓励行为、形成动力的意义。所谓激励,就是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借助信息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归化组织成员的行为,以有效地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活动。简单而言,激励就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也就是通过调整外因来调动内因,从而使被激励者的行为向提供激励者预期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激励可以理解为创造满足员工各种需要的条件,从而激发员工的动机,使之产生实现组织目标的特定行为的过程。其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激励的出发点是满足员工的各种需要,即通过系统的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来满足企业员工的外在性需要和内在性需要。企业只有满足员工的各种需要才能真正发挥激励的作用。

(2)激励的过程是各种激励手段综合运用的过程,即奖励与惩罚并举,既要对员工表现出来的符合企业希望的行为进行奖励,又要对不符合企业希望的行为进行惩罚,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发挥各种激励手段的作用。

(3)激励贯穿于企业员工工作的全过程。包括对企业员工个人需要的了解、个性的把握、行为过程的控制和行为结果的评价等等。

(4)信息的沟通需要贯穿于激励工作的始末。企业组织中信息沟通是否通畅,是否及时、准确、全面,直接影响着激励制度的运用效果和激励工作的成本。

(5)激励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在客观上的统一。

2.2建立公平合理激励机制的必要性

我国WTO的加入,使得国内外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壮大,就必须充分合理的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而物力、财力资源的充分利用更离不开员工的积极性的调动,离不开对员工行为的有效激励。弗朗西斯说:“你可以买到一个人的时间,你可以雇到一个人到指定的工作岗位,你可以买到按时或按日计算的技术操作,但你买不到

热情,你买不到创造性,你买不到全身心的投入,你不得不设法争取这些。”所以,我们不难发现在企业中建立一个公平合理激励机制的必要。我们知道无论一个企业拥有多少技术、设备,除非由被激励起工作动机的员工所掌握,否则这些资源不可能被付诸使用。哈佛大学的詹姆斯教授在对激励问题进行了专题性研究后提出:如果没有激励,一个人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则可发挥到80%—90%,其中50%—60%的差距是激励的作用所致。可见,激励在企业管理和员工潜能发挥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建立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可以鼓舞员工士气,即使在同样的设备和环境条件下,也会取得难以想象的巨大效果。

3激励理论的对比分析

现有的激励理论主要是从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角度来展开研究的,激励被认为是通过高水平的努力实现企业的意愿,而这种努力以能够满足个体某些需要和动机为条件。因此,现有的管理激励理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人的心理需求和动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内容型激励理论,这主要包括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阿尔德佛的ERG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等。另一类是以人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过程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的过程型激励理论,这主要包括弗鲁姆的期望理论(M=V*E)、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型、亚当斯密的公平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等。过程型激励理论较之于内容型激励理论从系统性和动态性的角度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进步,但从根本上来说仍是以对人的心理特征和以此为基础的行为特征为出发点。而人的心理需求难以观察、评估和衡量,属于内在变量;同时心理特征也必然因人、因时、因事而异,并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从而使得各种激励方法实施的可重复性较差,因此而难以把握;再次随着人们对激励条件的适应性,任何激励因素都会变成保健因素,致使管理组织激励资源的稀缺性和激励的保健因素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冲突,使得管理激励难以持久。因此,激励被认为是属于管理艺术和领导艺术的范畴,是一种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4南京三瀛运动器具有限公司激励机制的现状分析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公司在多年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用人机制,已逐步建立了一套适合本公司特点的激励机制,并也初显成效。但从总体上来看,我们发现公司目前的员工激励机制还未尽完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激励的方法单

一、老化

一直以来公司对员工都实行产量工资,即根据各车间当月产量的高低而给予员工相应的经济报酬。若某一车间当月产量超额完成则给予相应的奖励,并将所得的全部奖金平均分配给车间里的所有员工。这种平均分配的激励方式大大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使得有些员工认为“多劳少劳一个样,与其多出力不如少出力”。这不仅影响了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还影响了员工的斗志与感情,从而产生了员工之间的不和谐。

4.2激励不到位

公司管理者很少花时间去研究员工的需要和追求,仅凭自己的推测来设定激励制度和方式。这不但增加了激励的成本,而且很容易就挫伤了优秀员工的积极性,最终必然形成“逆向选择”,即优秀员工离开,而留在公司的多是非优秀员工。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不同的人有不同层次的需求,就算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也会有不同的需求。所以,公司管理者应对不同的员工进行调查与分析,制定出一套适合于本公司的激励模式,使公司做到花最少的钱达到最好的激励效果。

4.3公司对普通生产性员工缺少中长期激励

公司对普通生产性员工的激励多采用薪酬激励的方式,而不采用利润分享、股权奖励等中长期激励方式。而且薪酬的多少只与公司上一月的产量相关,而与公司长期的发展无关。这种短期激励的激励方式,使得员工与公司间的雇佣关系短期化,使得员工随时都可能离开

公司,去别处发展。

4.4管理层激励不足

公司要获得成功,除了有优秀的企业家外,另一类关键人员就是懂技术、善经营、高素质的管理层群体。从公司内部资料显示来看,我们发现人才流失一直是困扰公司发展的一个问题。2000年公司招进6名大学生,同年却走了8名有实际经验的大学生,2001年公司招进10名大学生,同年却又走了12名有实际经验的大学生。为解决这一难题,公司虽然采取了种种奖励和惩罚措施,但却不见成效。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公司目前的薪酬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多数管理人员在横向、纵向比较后,就难免出现管理层工作人员不断“跳槽”的现象。

5公平合理激励机制的建立

5.1建立有针对性的合理的激励机制

“激励理论”可以简单的概括为:需要引起动机,动机决定行为。而员工的需求是复杂和多样的,企业的激励方式也应该因时而变,因人而异,具有针对性,才能具有成效。所以要解决公司管理中员工激励问题,就应从普通生产性员工的激励和管理人员的激励两个层次进行分析。

5.1.1面向普通生产性员工的激励

(1)把握普通生产性员工的真实需要

公司在分析员工的需要,制定激励政策时,往往是凭着管理人员的主观臆断进行的。由于管理人员与普通员工所处地位和分工上的差别,他们在把握员工真实需要方面总存在一些差异。这样,管理人员认为员工所需要的激励措施并不一定是员工真正所需要的,而不针对员工真实需要的激励措施,便是毫无意义的。因此,调查员工的真实需要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第一步。另外,通过对员工需要进行调查,还能够了解到员工需要的复杂性。莫尔斯和洛希的超Y理论认为,人和人不同,各人的需要是不一样的,普通员工的需要也是不一样的。对员工需要的了解和把握,可以采用各种正式的调查方式,更重要的是管理者平时对员工一言一行的细心观察。管理者只有把自己放在员工的位置上,才能更准确地把握员工的真实需要。

(2)对普通生产性员工的奖酬形式

公司在确定奖酬内容时,最基本的一条原则是奖酬资源对获得者要有价值。奖酬是否合理,给予员工的福利是否让员工满意,不仅关系到员工个人的切身利益,也将直接影响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影响到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期望理论也告诉我们,对员工来说,效价为零或很低的奖酬资源难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了满足不同员工对奖酬内容的不同要求,我们可以采用菜单式奖酬的形式,即根据员工的特点和具体要求列出各种不同的奖酬项目,并规定一定的奖酬总值,让员工自己选择各取所需,因为这种奖酬形式区别于普通的奖酬形式,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定会受到员工的欢迎。对普通员工来说,最常用的奖酬内容有以下几种:

①奖金。奖金在我国现阶段仍是激励因素,它对员工的激励仍占主导地位。如果能将奖金的激励与员工工作成绩紧密联系起来,它的激励作用将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期。同时,奖金的激励一定要使工作表现最好的员工成为最满意的人,这样也才会使其他人明白奖金的实际意义,从而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

②赞美和表扬。人们除了获取奖金之外,真正想得到的便是一种觉得自己很重要的感觉。马克•土温说:“靠一句美好的赞扬我能活上两个月。”赞美和表扬之所以对于人的行为能产生深刻的影响,是因为它满足了人渴望得到尊重的需要,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需要。

③带薪休假。在现在旅游热的情况下,带薪休假对大多数员工来说,都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特别是对那些希望有更多时间参加业余生活的年青员工来说,更是情之所属。

④享有自由的空间。对能有效完成工作的员工,可以减少或撤除对他们的工作检查,允许他们选择工作时间,或者选择自己喜欢干的工作,使他们在工作的过程中无后顾之忧。因为人们都存在逆行反心理,越是约束严格他越会违反。所以,公司应该给员工足够的自由发展的空间。

⑤“合伙人”式的利润分享。人在不同的情况下,所付出的努力是不一样的,一旦员工变成了公司的所有者,他们就会以主人翁的精神投入工作。那些向公司投入一部分资金、并从公司经营成功中分享利润的人,基本上不会做出损害公司效率和利润的行为。

⑥提供自我展示的舞台。“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一个人在平凡的工作中是不会安于现状的,只有看到前方的希望与光明他才能有很好的动力。这一方式对大多数的员工来说都具有吸引力。

尽管奖酬内容多种多样,奖金、赞美和表扬是最有效的两种方式。他们虽然不是激励员工的唯一手段,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却是一个非常重要、最易被人运用的方法。奖酬形式运用的不同,会取得不同的效果。公司在制定奖酬方案时,可以对不同的奖酬方式进行成本核算,让员工在成本相同或相近的几个方案中进行选择。

在对员工的激励方面,我们可以借鉴青岛海尔集团的很成功的作法。海尔集团,从1984年亏损147万元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发展到今天,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神话。在人员管理方面,海尔的严格管理在我国企业中是有名的,在严格管理中,工作报酬与绩效考核挂钩,用物质利益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这是引导员工对工作发生兴趣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海尔不仅有严格管理的一面,还有追求员工自我管理、直觉状态的一面,注意在精神激励上下功夫。主要做法是:让员工在各自的领域真正处于主导地位:尊重人的价值,提高人的素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力求使每个员工的聪明才智都有用武之地,使他们各得其所,各尽所能,而且是处于自觉的状态中。这是比严格管理更高一层的境界,其实质还是在于充分发挥工作兴趣这一内在动机在人的心理和行为中的积极作用。具体而言,海尔集团坚持“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的原则,即向每一个员工提供参赛机会,每个人都有权参与竞争。对于每一个员工,海尔均实行“三工并存,动态转换”的激励制度,即在全员合同制基础上将所有员工分为“优秀员工、合格员工、试用员工”三个等级,凡新进员工均有一定的试用期,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的,即可转为合格员工,合格员工中的佼佼者可转为优秀员工;反之,优秀员工可能因为工作中的失误转为合格员工或试用员工,每月根据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动态转换,并与个人报酬挂钩。这种“赛马不相马”的“三工”机制,做到了公平竞争,使优秀人才及时选拔到重要岗位上。

5.1.2面向管理人员的激励

(1)把握管理人员的需要特点

公司中管理人员的需要与普通员工的需要相比,倾向于更高层次。比如对一个具有强烈自我表现欲望的大学生来说,如果要对他所取得的成绩予以奖励,奖给他奖金和实物不如为他创造一次能充分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使他从中得到更大的鼓励。同时,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告诉我们,管理人员的优势需要集中在成就需要和权利需要;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也告诉我们,高层次需要更多地是从工作本身得到满足的。

(2)对管理人员的激励方法

针对管理人员的权力需要,高层管理人员对低层管理人员要善于授权,只有善于授权才不会出现《水煮三国》中刘备的抱怨。“授权不仅是一种激励员工进取的胡萝卜,以授权者的职责而言,更是一片菜地。”所以,有效的授权往往能够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双赢,一方面可以满足员工建功立业的个人追求,另一方面也是实现公司战略规划的一种必然选择。管理者没有相应的权力,工作就无法开展;权力太小,管理人员就沦为一般的执行人员。因此,只有拥有一定的权力,管理人员才可能开展相应的管理工作。一位称职的管理者应该“只做

自己该做的事,不做部属该做的事”。就公司目前状况来看,其权力还过于集中,这需要我们做出更多的工作,才能处理好这一方面的问题。

晋升对管理人员来说,可能是最有吸引力的激励措施。因为,晋升意味着他的工作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可以享有更大的权力,可以获得创造更大成就的机会等。

关于管理人员的经济报酬,美国某公司在遇到业绩下滑后,在年度工资调整上曾采取过这样的策略:对高级管理人员采用高于市场平均值的增长率,对中层管理人员采用平均市场增长率,对一般员工则保持工资不变。他们的思路是:80%的业绩是由20%的管理人员来完成的,这些管理人员决定了公司的发展。所以我们不难发现管理层员工的经济报酬应该不能与普通生产性员工的经济报酬相提并论。他们除了:基本工资、奖励、福利等还包括管理人员的特别福利(因特权而享有的待遇)。其中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的奖金,相应地要拉开一定的差距,这样才能够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从而做出更大的贡献。管理人员的特别福利是管理人员在一定职位上享有的特别待遇,若管理人员不在其位,就无法享有这些待遇,当这种待遇可观时,也能起到激励的作用。

关于管理人员的非经济报酬,易趣公司董事长邵亦波说:“易趣最有名的就是我们不是以高薪来留人,薪水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东西,我们的理念是公司的成功要与员工一起分享的。”对管理人员来说:对工作的满意度、为完成工作而提供的各种工具、培训的机会、相互配合的工作环境、以及公司对个人的表彰、谢意等等,这些小小的微不足到的工作都会给员工带来很大的激励。

5.2树立正确的员工激励的方向

5.2.1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有生理、安全、社交、自尊、自我实现五个层次的需要,应根据不同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使合理的要求都能够得到相应的满足,从而来激发和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首先,要建立有效的人员配置机制。根据公司当前的目标和任务,对员工进行合理的配置,使他们学有所用。同时有计划进行工作轮换,给予更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并在完成一项工作后达到满足。

其次,要建立合理的报酬机制。为鼓励员工努力为公司作贡献,在做法上可采用多种激励方式,如调薪以能力和表现为准,奖金制度依职位和考核给奖等等。

再次,要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考核的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重点考核工作的业绩,通过考核,奖优罚劣,进一步提高和改善员工的工作绩效。

5.2.2建立培训制度,注重员工职业计划管理

人的素质与能力不是自然形成的,而应有计划的进行开发。在物质利益基本满足的今天,人们对需求的层次也在不断的提高。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人们也更愿意选择参加一定量培训的形式作为应得的奖励,来提高自身的含金量,以求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培训,可以使得员工的知识和技能得到更新,与时俱进,使员工向智力型、复合型人才发展。所以,一方面我们要将培训本身作为公司激励员工积极向上的一种必要手段。公司在对培训机会的分配上应本着“公平竞争,责优培训”的原则,给予员工“充电”的机会,使真正有能力、有潜能的员工获得应有的培训机会。另一方面,要根据培训的效果对参加培训的员工进行物质、精神或晋升激励。参加培训的员工往往都希望尽早将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若能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条件和环境,使他们能发挥所长,则是对他们最大的激励。

5.2.3适应经济形势变化,随时改变激励方式

人的需求是多种多样、无穷无尽的,所以激励的过程也是循环往复、持续不断的。当人的一种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新的需求将会反馈到下一个激励循环过程中去。因此,我们的激

励方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应该随着员工生活水平、收入的提高有所变化。这样激励政策才能保持持续的有效性,员工的积极性才能不断提高,创造力才能不断挖掘,使公司永葆生机和活力。除此之外,激励方式还应因人而异,因为人的层次不同、生活水平不同,需要自然也不一样。尤其是高学历员工与一般员工的需求相差很大。一般来说,高学历员工的需要偏重于晋升、有挑战性的工作、长远的发展等精神方面的追求,而一般员工则偏重于物质方面的鼓励或短期的利益。因此,对于不同员工的激励应有所差别,这样才能实现各取所需,达到提高员工积极性、创造性,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及公司长远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正周.管理激励.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

[2]郑大奇,王飞翔.薪酬支付的艺术.中国信实出版社.2000年4月

[3]成君忆.水煮三国.中信出版社.2003年6月

[4]张德.组织行为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

[5]戚艳萍,程水香等.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

[6]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10月

第三篇: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研究

技术创新是我国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面临的现实选择,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受到一系列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其中,有效的激励机制则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力量源泉,因此完善激励机制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必由之路。

一、激励不足成为技术创新的主要障碍

哈佛大学的詹姆斯教授在对激励问题进行了专题性研究后提出,如果没有激励,一个人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如果加以激励,则可发挥到80%~90%。可见,激励对职工能力的发挥有多大的促进作用。而从我国技术创新的现状来看,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明显不足。

1.企业内部创新激励机制尚未形成。目前企业制度的改革并没有建立起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适应技术创新的经营环境和条件也还没有形成。其主要表现:一是没有建立起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使企业经营者缺乏不断创新、承担风险,把企业办强、办大的内驱力;二是对企业科技人才不够重视。许多企业不了解技术进步与企业生存发展的关系,不了解技术进步中人才的价值。在分配上基本没有考虑到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对企业的贡献程度,不能按效率优先的原则拉开差距。尽管多数企业对技术创新有关人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奖励,但企业内部激励措施不力仍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已成为众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重大障碍。

2.财税政策不能有效激励企业和个人进行技术创新。目前,我国对企业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都有较大幅度的税收优惠,国家财政在科技方面的拨款也在不断增加,极大地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同时,我国在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安排上还存在一定缺陷:首先,财政政策没有针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设计相应的激励政策;其次,财政政策对技术创新的产业化、商品化的支持不足;第三,财政政策的一些方面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形成。对企业通过投入创新增加的利润所得,企业在开发高技术产品中承担的风险,财税政策都没有给予重视和规定,这极大地抑制了企业技术创新。

3.知识产权的激励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是保护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在缺乏知识产权制度的情况下,企业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使创新者不能得到应有的收益补偿,这将抑制企业的创新行为。而知识产权的设立则授予了创新者在一定时期内独占技术创新市场收益的权利,解决了具有公共属性的技术创新成果因“溢出效应”而导致的“搭便车”问题。我国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加大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但由于知识产权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时间还不长,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较弱,导致这项政策的激励作用还未充分发挥。

4.市场选择、评价机制的激励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完善的市场机制是一种实施费用低、效率高的激励制度。在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公平地决定技术创新者的所得,创新者的回报反映了消费者对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接受程度;完善的市场机制还可以部分消除基于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消极因素;公平、正当的市场竞争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如果市场机制不完善,不正当竞争行为得不到制止,技术创新的权益得不到保护,企业就不愿花力气进行技术创新,而选择利用不正当手段来谋利。目前,我国市场的整体规范化程度

还不高,创新企业与跟进企业、名牌企业与仿冒企业利益差别不大,进一步弱化了创新的制度约束和市场压力,造成企业难以从战略高度重视技术创新,难以增强技术创新的紧迫感和自觉性。

二、增强技术创新的政府激励

从企业角度来说,技术创新应是企业的一种自主行为。但企业的技术创新不仅会给本企业带来利益,而且会给整个行业和社会带来好处。因此政府应营造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社会环境,从外部激励企业技术创新。

1.实施积极的财税激励政策,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资力度。一是制定更加优惠的财税政策。各级财政要建立稳定的科技投入增长机制,集中用于共性、关键性和前沿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对企业研发投入允许以较大比例直接抵扣税收;二是在选择财政资助对象时,除了要保持政策平衡和加强考察外,还应该向潜在的技术创新企业或受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的创新型企业倾斜,在保证政府财政资助效率的同时,保持一定程度的多样化。另外,政府的财政资助应当适度地打破所有制界限,对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方向的民营创新型企业,采取同等待遇的政策。

2.完善产权激励机制,保障科技创新者权益。在知识产权的立法方面,中国已经比较完善,相应的立法大都完成,但关键是执法的力度还不够,有法不依的现象还相当普遍。因此,当前要督促解决一些地方存在的执法不严和对侵权行为处罚不力的现象,坚决查处和制裁各种侵权行为,及时有效地处理知识产权侵权和纠纷案件。通过实施打击与防范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扩大部门之间的联合执法、扩大地区之间联合执法的范围和效率的综合性措施,切实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

3.完善市场激励机制,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对企业技术创新市场利益激励的基本条件就是要建立健全市场体系,完善市场机制,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为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培育市场主体;(2)改革价格、工资、利率等的形成机制;(3)建立有效的竞争市场,克服市场垄断;(4)发展拓展型市场和市场中介组织;(5)加强市场法规建设,建立规范的市场规则和正常的市场秩序。

三、建立健全企业内在激励机制

科技人员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承担者,要在企业内部形成一整套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真正把技术创新的效益和风险与科技人员的个人利益挂起钩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最大限度地调动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针对科技人员的激励机制的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对科技人员进行激励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是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和体系。只有正确地考评人才,才能提供报酬管理、人事调整、招聘和晋升等方面必要的资料与依据。对科技人员的考核要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绩的原则。只有科学、公平的绩效量化考核体系才能真正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位科技人员的工作业绩,使各项考核奖惩有本可依。

2.选择适宜的激励手段。科技人员需要的差异性,决定了激励手段的多样性。具体的激励手段,根据不同的性质可以分为两类,即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对科技人员的激励应该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

(1)物质激励手段的运用。物质激励是最基本的激励手段,企业要在分配上向科技人员倾斜。可行的做法,一是实行经济目标责任制考核,把科技开发和经济效益直接挂钩,并通过内部经济责任制分解落实,以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二是让有贡献的科技人员在晋级、住房、技术职务聘任、退休待遇方面享受优惠政策;三是适度运用产权激励。中国许多企业对科技人员分配科技股份。例如许继电器集团,科技人员根据新技术转化为商品后实现的利润提成,折成科技股。

需要注意的是,物质激励必须公平,不能搞“平均主义”。科技人员对他们所得报酬是否满意不是只看其绝对值,而且要进行社会纵向或横向比较,判断自己是否得到了公平对待,从而影响自己的情绪和工作态度。据调查,实行平均奖励,奖金与工作态度的相关性只有20%,而进行差别奖励,则奖金与工作态度的相关性能够达到80%。海信董事长周厚健深知技术和人才是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在他的倡导下,海信从1992年开始,就在倡导打破“平均主义”,构建技术中心这一人才“特区”,使研发人员平均收入达到整个集团的三倍以上。他们还设计了股权激励方案,绝大多数技术骨干和经营管理骨干基本上都有股份,这让有能力的人受到了更大的激励。在薪酬上,对于技术人员的大力倾斜充分体现了海信尊重人才、创新科技的经营理念。

(2)精神激励手段的运用。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由生理需要,发展到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个层次的演化过程就是从物质需要发展到精神需要的过程。因此,鼓励技术创新就要考虑对科技人员的精神激励。

首先,企业要给予科技人员足够的自主权,让他们可以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里面去发挥他们的才能。比尔·盖茨认为,微软的成功将永远依赖于公司能否吸引并保留那些优秀的员工。微软的薪酬并不是特别高,但为个人施展才华和实现个人成就与价值尽量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气氛及更多的机会。

其次,在提高科技人员的综合待遇时,要侧重工作满足感,包括工作的挑战性和趣味性,允许创造性和实现个人满足等内容。对于那些年纪轻、干劲足的科技人员来说,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和成功的满足感,比实际拿多少薪水更有激励作用。尽可能地让他们扩大工作范围,允许他们经常调换工作,调剂他们的身心或肢体的工作强度,促使他们对工作产生强烈的乐趣。管理者要根据科技人员的要求,适当授权,让他们参与更复杂、难度更大的工作,一方面是对他们的培养和锻炼,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他们的满意度。以3M公司为例,公司为了实现其不断生产创新产品的战略目标,建立了一项激励机制:要求公司的科技人员花费其15%的工作时间,在自行选定的领域内从事研究和发明创造活动。在这一制度下,员工被激发出的创造力为公司带来了一连串获利丰厚的创新产品。

第三,委以更多的责任,增强人才的责任感。松下幸之助说:“ 用他,就要信任他;不信任他,就不要用他。”这样才能让下属全力以赴。用人固然有技巧,而最重要的,就是信任和大胆地委派工作。通常一个受上司信任,能放手做事的人,都会有较高的责任感,所以无论上司交代什么事,他都全力以赴。

第四,给予科技人员参与管理的机会。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经验和研究表明,科技人员大都有参与管理的要求和愿望,让科技人员在工作中有发言权和一定的管理决策权是调动他们积极性的有效方法。

第五,加强企业管理者和科技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企业管理者应尊重理解和关心科技人员,以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积极性,激发科技人员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事业心,使企业产生一种把科技人员凝聚在一起的向心力,使他们产生一种归属感,从而把个人的目标与企业的目标融合在一起。迪特尼·包威斯公司是一家拥有1.2万余名员工的大公司,它早在20年前就认识到员工意见沟通的重要性,并且不断地加以实践。现在,公司的员工意见沟通系统已经相当成熟和完善。特别是在上世纪80年代,面临全球的经济不景气,这一系统对提高公司劳动生产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3.为科技人员创造培训机会。在争取劳动报酬的同时,科技人员往往寻求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高层次的自我超越和自我完善。培训激励对青年人尤为有效。通过培训,可以提高员工实现目标的能力,为承担更大的责任、更富挑战性的工作及提升到更重要的岗位创造条件。在许多著名的公司里,培训已经成为一种正式的奖励。因此,企业要将培训作为激励科技人员积极向上的一种必要手段。给科技人员“充电”的机会,会使他们感觉企业对自己的发展是很重视的,而且在企业培训机会的分配上,必须本着“公平竞争,择优培训”的原则,使真正有能力、有潜能的人获得应有的培训机会。

在当今市场需求快速多变、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要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只有技术创新能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及时和准确地了解用户需求的能力、运用资本市场的能力、进行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创新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这些能力的能力。由此应该明确一点,企业家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力量,是技术创新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在运用市场机制造就企业家队伍、培育企业家精神的同时,要通过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加大利益激励力度,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经营者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第四篇:科技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

院士专家工作站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

为更好地建立健全北京中海纪元数字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的人才的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更好地落实公司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要求,必需建立健全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大力营造自主创新的优良环境,提升中海纪元公司对人才的吸引力、凝聚力,充分调动广大员工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为中海纪元公司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特制定本办法:

一、建立和完善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 1.1创新科技人才选拔任用

在专业技术人员的使用上引入竞争机制,加大各类人才选拔使用方式和选聘力度,积极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和条件,促进人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对中海纪元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评选出来的科技创新人才重点培养,压担子、挑大梁,条件成熟时适时选用,使他们在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有效地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为专业技术人才成长提供发展舞台,不断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1.2加快科技人才培养,加强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培养,是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科技人才队伍主要来源于自己的培养,只有扎扎实实抓培养,才能拥有和掌握一批各专业技术领域的拔尖人才,使我们的科技人才队伍能够面对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要求。

一是加强科技人才的继续教育。每年可有计划地选拔青年科技人员进行专门培训,举办各个层次的专业技术学习班,可进一步加强与高校合作,举办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保证专业技术人员接受各类继续教育。

二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实践能力。在实践中锻炼培养青年专业技术人才,通过院士专家工作站帮教指导制度,可采取“导师带教制,专家促培养”等措施,重点抓好高层次骨干人才的培养和优秀年轻人才培养,重视培养年轻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善高层次专门人才青黄不接的现象,使年轻骨干在专家的传、帮、带下不断成长提高。

1.3加强专业技术人才交流

按照个人自愿、企业需要、组织调配、因才施用的原则,根据中海纪元公司发展方向,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的重点项目,针对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成长的不同特点,不同发展方向,促进专业技术人才向技术研发创新层次锻炼,不断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合理交流,实现人才的有序流动。

1.4量化认定评价,增强技术人才的紧迫感和压迫感

科学地评价技术人才,可以说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性基础工作,又是技术人员工作的难点之一。目前,中海纪元公司对技术人才的评价主要以人为因素评定为主,缺乏具体的量化标准。要积极探索各类技术人才评价方法,建立以岗位要求为基础,以能力和贡献为重点的评价体系,如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年度考核主要以科技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工作态度、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和岗位贡献等作为主要要数;对专业技术职务的聘评主要以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能、业绩成果、考核答辩、岗位绩效等作为主要要素。但对一些不易量化的评价项目,例如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工作态度、责任心、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协作精神,以及学习能力、发展潜力、总体素质提高等内容,

二、稳定、培养现有人才的激励办法 2.1建立创新人才工作保障机制

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团结人才、用好人才、服务人才,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在推进烟台公司跨越式发展中的骨干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要充分认识人才工作的重要性,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形成党政统一领导,人力资源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烟台公司将把人才工作作为各部门负责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作为提拔、晋级、奖励的重要依据。对在人才队伍建设中成绩突出的领导班子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2建立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技术岗位津贴制度

本着“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的原则,提高高层次人才待遇,加快培养出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推动烟台公司科技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烟台公司跨越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2.3推行科研成果奖励制度

为激发广大员工开展科研开发、科技创新工作的积极性,对申报的科研攻关、技术推广、自主创新项目等科研成果转化到生产经营实际中进行应用、推广和再创新的,按照《公司创新成果奖励办法》进行奖励,有力激发员工自主创新的潜力,提高烟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整体技术水平。

2.4完善专业技术人才奖励制度

多渠道、多方式利用开辟专题栏目,抓好表彰先进、宣传典型工作,定期开展“科技人才”、“技术能手”的选拔评比工作,加大奖励力度,对评选出的各类优秀人才,除了给予荣誉奖励外,另给予现金奖励或补贴,在烟台公司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氛围。

2.5关爱人才,激发动力

适时举行人才座谈会、联谊会、节日联欢会、趣味运动会、丰富其文化娱乐生活,增进其相互间的交流,增强他们对烟台公司的归属感,激发广大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五篇:科技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

为更好地建立健全科技人才的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 更好地落实大唐山东烟 台电力开发有限公司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要求, 必需建立健全科技人才成长的培养 机制和激励机制, 大力营造自主创新的优良环境, 提升烟台公司对人才的吸引力、 凝聚力,充分调动广大员工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为烟台公司的快速、持续、健康 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特制定本办法:

一、建立和完善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 1.1创新科技人才选拔任用

在专业技术人员的使用上引入竞争机制, 加大各类人才选拔使用方式和选聘 力度, 积极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和条件, 促进人岗相适、 用 当其时、 人尽其才, 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 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 制。对烟台公司评选出来的科技创新人才重点培养,压担子、挑大梁,条件成熟 时适时选用, 使他们在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 有效地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形成尊 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为专业技术人才成长提供 发展舞台,不断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1.2加快科技人才培养,加强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培养,是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科技人才队伍主要来源于自己的培养, 只有扎扎实实抓培养, 才能拥有和掌握一批各专业技术领域的拔尖人才, 使我们 的科技人才队伍能够面对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要求。

一是加强科技人才的继续教育。 每年可有计划地选拔青年科技人员进行专门 培训, 举办各个层次的专业技术学习班, 可进一步加强与高校合作, 举办硕士研 究生课程进修班,保证专业技术人员接受各类继续教育。

二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实践能力。在实践中锻炼培养青年专业技术人才, 建立专家、总工帮教指导制度,可采取“导师带教制,专家促培养”等措施,重

点抓好高层次骨干人才的培养和优秀年轻人才培养, 重视培养年轻人才的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改善高层次专门人才青黄不接的现象,使年轻骨干在专家的传、 帮、带下不断成长提高。

1.3加强专业技术人才交流

按照个人自愿、企业需要、组织调配、因才施用的原则,根据烟台公司发展 方向, 依托重点项目, 针对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成长的不同特点, 不同发展方 向, 促进专业技术人才向生产一线锻炼, 不断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合理交流, 实 现人才的有序流动。

1.4量化认定评价,增强科技人才的紧迫感和压迫感

科学地评价科技人才,可以说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性基础工作, 又是科技人员工作的难点之一。 目前, 烟台公司对科技人才的评价主要以人为因 素评定为主, 缺乏具体的量化标准。 要积极探索各类科技人才评价方法, 建立以 岗位要求为基础, 以能力和贡献为重点的评价体系, 如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考 核主要以科技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工作态度、 工作数量、 工作质量和岗位贡献等 作为主要要数;对专业技术职务的聘评主要以科技人员的基本素能、业绩成果、 考核答辩、 岗位绩效等作为主要要素。 但对一些不易量化的评价项目, 例如科技 人员的职业道德、工作态度、责任心、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协作精神,以及学 习能力、 发展潜力、 总体素质提高等内容, 如何科学量化?都是值得商榷的问题。

二、稳定、培养现有人才的激励办法 2.1建立创新人才工作保障机制

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 善于发现人才、 培养人才、 团结 人才、 用好人才、 服务人才, 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在推进烟台公司跨越式发展 中的骨干作用, 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 要充分认识人才工作的重要性,

高度重视人才工作, 形成党政统一领导, 人力资源部门牵头, 有关部门密切配合 的人才工作格局。 烟台公司将把人才工作作为各部门负责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考核结果作为提拔、 晋级、 奖励的重要依据。 对在人才队伍建设中成绩突出的领 导班子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2建立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技术岗位津贴制度

本着“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的原则,提高高层次人才待遇,加 快培养出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推动烟台公司科技创新, 提高企业核心竞 争力,为烟台公司跨越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2.3推行科研成果奖励制度

为激发广大员工开展科研开发、 科技创新工作的积极性, 对申报的科研攻关、 技术推广、 自主创新项目等科研成果转化到生产经营实际中进行应用、 推广和再 创新的,按照《公司创新成果奖励办法》进行奖励,有力激发员工自主创新的潜 力,提高烟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整体技术水平。

2.4完善专业技术人才奖励制度

多渠道、多方式利用开辟专题栏目,抓好表彰先进、宣传典型工作,定期开 展“科技人才” 、 “技术能手”的选拔评比工作,加大奖励力度,对评选出的各类 优秀人才, 除了给予荣誉奖励外, 另给予现金奖励或补贴, 在烟台公司形成鼓励 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氛围。

2.5关爱人才,激发动力

适时举行人才座谈会、联谊会、节日联欢会、趣味运动会、丰富其文化娱乐 生活, 增进其相互间的交流, 增强他们对烟台公司的归属感, 激发广大人才干事 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空间管理信息系统下一篇:考勤管理制度新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