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

2022-10-17

第一篇: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

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之间既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经济发展决定着社会保障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受社会保障发展的制约;而社会保障亦反过来促进或制约着经济发展。

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阻碍作用,一方面,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它能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它能阻碍经济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

1.社会保障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社会保障有利于消除社会矛盾,从而避免社会矛盾激化,维护了社会安全和社会稳定,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稳定的社会环境,从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2.社会保障通过其基金供需变化可以对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进行调节,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严重滞后,降低了居民的消费预期,使我国的消费市场难以真正启动,从而影响了我国经济健康发展。3.社会保障通过对劳动者的多方面的保障也直接促进着经济的发展。如社会保险既是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关键性机制,又是促进劳动者身体、心理及技能素质的重要保障机制,从而对经济发展起着直接促进作用。社会保障制度还能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

4. 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能够促进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解决就业问题。

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如果社会保障超前发展,则可能构成经济发展的负担,损害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企业乃至国家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如果社会保障发展严重滞后,则可能影响社会稳定,阻碍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使社会保障不能成为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调控的有效工具,这样一来也制约了经济发展。

社会保障采取的是经济手段,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具体来讲,经济发展对社会保障的制约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约着社会保障的规模,如发达国家因有发达的经济做后盾,早已普遍建立起健全、发达的社会保障体系甚至福利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却因经济发展落后而缺乏健全的社会保障网络;二是决定着社会保障的标准,即经济发展水平愈高,社会保障水平亦会相应提高,反之亦然;三是制约着社会保障政策,如效率优先必然制约社会公平,反之,效率与公平兼顾与协调会更有利于社会保障的健康发展。

经济发展的水平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影响重大,任何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及其发展都要有相应的物质基础来支撑。但是,经济因素不是决定确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唯一因素。考察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可以发现,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都不是等到其经济足够发达的时候才建立的。 实际上社会保障制度要受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乃至历史文化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第二篇: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与现状

论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

摘要: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我国经济制度经过了怎样的变迁,社会经济的发展又是如何,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的变化, 2012年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又将如何。

关键词: 形成,比较,发展,2012总体思路。

我国的经济制度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以及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展开,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0世纪5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整个国民经济实力非常弱小的条件下,我国能够集中主要力量开展以156个重大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比较迅速的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了很多弊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权力过于集中,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持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针对经济建设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如何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但由于在思想上没有摆脱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分别看作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的束缚,当时提出的改革措施至多只是加强一些市场调节的力度和作用,不可能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总的框架。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已经提出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1979年,他提出社会主义应当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才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虽然这一提法仍然坚持计划经济主体框架不变,但它允许市场调节存在和发挥作用。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明确肯定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要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运行体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后来又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1992年,邓小平于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①】这一精辟论述,从理论上破除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制度属性的陈旧观念,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据这一思想,1992年6月,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讲话中第一次提出了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建立新经济体制的建议。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使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实现了又一次重大突破。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其基本内容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不断深化改革和建设,20世纪末,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长期以来,不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都一直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根据这一理论认识,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一体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经济发展曾起过积极作用,但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展开,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经济关系日益复杂化,这一体制日益显现出它固有的弊端,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从根本上制约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发挥。

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国民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但尽管如此,由于传统理论和传统观念的束缚,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仍然得以延续。

(1)改革开放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20世纪70年末开始,我国逐渐走上市场取向的改革之路。①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乡镇企业的兴起,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加速了农村经济市场化的进程。②随着企业自主权的逐步扩大和经营机制的逐步转换,多种经济成分参与的流通体制的逐步形成,促进了物资、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在城乡市场的流动,初步显示了市场的作用和活力。③特区经济蓬勃发展,对外开放从沿海向内地扩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与国际市场的衔接。事实说明,市场作用发挥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活力就比较强,发展态势也比较好。正是这些市场取向的改革,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的确立提供了实践基础。

(2)理论探索的成果。

邓小平在总结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和改革开放实践中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冲破禁区,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邓小平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是社会主义利用这种方法来发展社会生产力。把这

当作方法,不会影响整个社会主义,不会重新回到资本主义。"1992年初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江泽民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并在党的十四大得到确认。2007年,党的十七大根据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的经济发展目标,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要取得重大进展的要求,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性在哪里?就在四个坚持。”【②】江泽民也强调:“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这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点明我们市场经济的性质。”【③】

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成功经验,就是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使全社会充满改革发展的创造活力。30年来,我们既在深刻而广泛的变革中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又创造性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更好的实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的比较 “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300670亿元(图1),年均实际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增长率的3倍多。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5780元(图2),农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761元(图3),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400多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由210.6亿元增加到21788.5亿元,货物进出口总额由208亿美元增加到25616亿美元,外汇储备由1.7亿美元增加到19460亿美元,财政收入从1132亿元增长到61316.9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加到25616亿美元。中国的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位次,由第10位上升到第3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国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实力和控制力进一步增强,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到2007年,国有工商企业资产总额超过35万亿元;销售收入达18万亿元,利润总额超过1.6万亿元,上缴税金超过1.5万亿元。城乡集体经济、合作经济也迅速发展。同时,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也在快速发展,成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提供新就业岗位的主渠道和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多样化物质文化需求的生力军。2008年,全国登记个体工商户2917.33万户,私营企业657.42万家。城镇非公有制单位就业人员的比例,从1978年的0.2%增加到2007年的75.7%。

论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

第三篇: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

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马睿宏(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太原030006) 〔摘要〕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是不可分割、相互协调发展的统一体。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使劳动者充分就业,保证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反过来讲,只有有了社会保障,解除了劳动者的后顾之忧,才能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政府应将扩大就业、搞好社会保障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发展战略来抓。〔关键词〕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经济发展〔中图分类号〕F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203(2009)05-0067-03〔收稿日期〕2009-08-20〔作者简介〕马睿宏(1983-),女,山西太原人,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专业2007级硕士研究生。

就业与社会保障是当代社会民生的两个基本问题,也是政府与国民普遍关注的重要领域。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是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可分割的。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劳动者就业。但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很难有大的提高,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消费观念和结构的变化,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总是处于不断升级换代的动态变化之中,从业者随时都有被解聘转变岗位的可能。这样,就需要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来维持这部分失业者生命力的再生产,帮助他们度过失业时的生活困难和再就业。可见,经济发展、充分就业、社会保障是相互协调发展的统一体。解决好劳动者的就业问题,才能使劳动者获得各项社会保障,保证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反过来讲,只有有了社会保障,才能解除劳动养老、工伤、疾病医疗和失业的后顾之忧。为此,国家在制定社会保障政策时也要考虑如何有利于劳动者充分就业,要使两者协调发展。

一、政府要把保持较高的就业水平作为调控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计划经济体制下“低工资、高就业”制度的逐步废除,我国的就业形势十分严重,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严重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发展。在就业不充分的情况下,国家也无力提供充足的物质资源供未就业者享用。因此,国家必须把扩大劳动者充分就业作为工作的重点,实行积极就业政策,做好未就业人员的生活保障工作。

(一)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积极调整就业结构。经济增长是保持和扩大就业规模的根本保证要根据我国当前和今后劳动力的供求变化趋势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以便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的比较优势,积极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增长快慢是影响就业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增长速度太低既不利于就业问题的解决,也不利于现有设施、设备和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持经济的快速和可持续增长,不仅有利于避免经济被动而产生的周期性失业,而且也有利于扩大就业规模。从经济发展战略看,解决劳动就业最持久的动力在于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的合理优化。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发展技术、资本集约型产业,

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且也要十分重视发展劳动集约型产业,扩大劳动就业。由于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不到位,使我国产业结构出现了极不合理的现象。如由于经营方式的改变,致使国家投巨资建起的大型国企纷纷倒闭,大量国企职工下岗失业,使其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大大下降,因此,我国必须大力发展67技术先进的大型骨干企业,使其在解决就业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这样可以转移和吸收大工业和农业由于资本构成提高而挤出的多余劳动力,避免出现严重的失业和生产过剩现象。近几年来,我国失业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经济增长速度较快,这说明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为此,我国政府应采用强有力的行政手段,搞好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制定好有利于各类人员就业的宏观政策。

(二)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制定好有利于经济发展的金融、税收政策,要围绕国民经济规划进行投资。要搞好规模集约生产的经济投资,在加强城乡基本建设的基础上加大对高层次教育领域的投资,着重搞好医疗卫生领域中乡镇卫生院的建设,扩大就业领域;应用好财政、税收杠杆促进大中型企业增加就业岗位;要积极调整消费结构,扩大内需,改变过去外向型的投资结构,要增加民族自尊自信心,让我国自主研发的产品繁荣本国市场,这样才能使本民族工业迅速发展,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

(三)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从劳动力市场整体来看,我国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失业,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突出。一方面是失业人数不断增加,劳动力供给持续增长;另一方面是劳动者素质不能满足工作的技术需要。这主要是由于在教育体制改革中,中等专业技工学校、大专技术学校都已名存实亡,出现招生难,结果就出现劳动力供需结构失衡,不能与就业岗位相适应。为此,我国首先应把就业增长点选择在吸收劳动力数量多,又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高的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要对有特殊专业技能的学生进行分配,使他们在工作岗位上能将知识转变为技能,解决当前人事教育制度改革失误带来的就业问题。同时,要把新的经济增长点放在市场需求大、有潜力可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产品不易被淘汰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这样,有利于吸纳大量的劳动力就业,使劳动者有稳定的工作岗位,不会因产品的更替而再失业、再就业。还应搞好教育结构的调整,把就业增长点放在有利于城乡劳动力开发就业与创业的行业中。

(四)制定有利于劳动者充分就业的分配政策。社会和谐发展离不开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和良好的分配秩序。但我国尚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由于利益格局多元化,分配方式和渠道也日益多样化,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分配管理体制尚未建立起来,致使分配秩序发生了混乱。主要原因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调控出现了缺位和真空,基本上没有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的机构,使一些地方、部门和企业盲目照搬国外做法,拼命搞高官年薪制。目前,我国收入差距的畸形发展已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有的贫富悬殊的国家

之一,并已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面对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多种所有制结构经济成分兴起的现实,政府应以负责任的态度,担负起收入分配的调控重任,制定好有利于各类劳动者就业的分配政策,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彻底改革不合理的分配制度,加大对各种非法收入以及各种腐败行为的打击力度,取缔非法收入。应将收入分配问题纳入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建立起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增长的机制;要使不同地区、部门、企业和行业的收入趋于接近,打破分配领域中的官本位现象;要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分配进行统一调节,依法保障劳动者的经济收入,鼓励劳动者到非公企业就业,这样,才能有利于不同劳动技能素质的劳动者有秩序的就业。总之,政府应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和实施扩大就业发展的战略,坚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推进就业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加大财政对再就业的补助资金,完善覆盖城乡劳动就业管理服务的组织体系,发挥强有力的行政调控手段,拉动内需,有效推动经济增长,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好劳动者就业问题。

二、完善与就业制度相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对我国的劳动就业有较大的影响,但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相对于就业制度改革还缺乏实质性的变化。从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来看,到现在为止,还尚未形成覆盖全社会的统一的养老、医疗、失业保障制度,所以,导致了就业环境就业质量的持续下降。目前,我国不仅要在国有企业建立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工伤、医疗等保障制度,还必须扩大社会保险范围,对集体、私营、中外合资和个体经营者这些职业风险大的行业都要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从促进就业的角度讲,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制度还必须打破城乡分割,将农村进城务工的劳动者也纳入城市社会保险的范围,以消除劳动力流动的后顾之忧,实现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最佳结合,促进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从根本上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

(一)要加强社会保障的法制建设。社会保障作为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社会经济制度,必须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保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社会保障立法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一些法规制度的立法层次不高,法律约束力不强,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了很68多矛盾和问题,无法依据法律来解决,致使劳动者的劳动权利无法得到法律保护。在当前我国劳动力供给远远超过需求的背景下,就业环境不断恶化,劳动者就业的稳定感下降。在劳动关系上劳动者处于绝对弱势地位,一些非公有制企业违反劳动法,只追求最大利润,并不依法为劳动者交纳“五险一金”,使劳动者的正当权益得不到保障。但在当前就业困难、国家社会保障法不完善的情况下,劳动者只能忍气吞声,劳动安全感没有保障。因此,应针对现行社会保障体系残缺、有效性不高、相关制度改革不能同步的现实,迫切需要加强法制建设,把成熟的经验上升为法律,增强社会保障的强制性、权威性和稳定性。为此,我国重点是要加

快《社会保险法》的立法步伐,制定较完善的基本养老保险条例、企业年金条例、社会保障基金监督与管理等配套法规、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的法律体系。这样就可以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劳动权益不受侵犯。

(二)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覆盖人群主要是城镇企业职工和部分其他城镇劳动者,而城镇个体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村村民、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制度正处于探索中。为此,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一项重要的战略目标和任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内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土地解放出来转移到城镇和二三产业就业,人力资源市场呈现出流动性强、就业方式多样化的特点。对于如此庞大的劳动群体,如不解决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不仅直接影响社会的安定,也影响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不利于劳动力的转移和灵活就业方式的稳定发展。因此,国家应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城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办法,并依法实施,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才能使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解除养老、医疗、生育、教育、赡养老人等后顾之忧,能安心在城市务工,使他们得到一定合理的报酬和公正的政治待遇。在建立了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后,就能使灵活就业者解除后顾之忧,安心从事创业工作,并缓解国家的就业压力,还可吸纳部分个体劳动者就业,使农村中“无地可种,无业可就、低保无分”的“三无”农民及农村中年幼失怙、年老无依和残疾等特困群体有了生活保障,在客观上支持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三)要建立全国统一的便携式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工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主力军,是国家的宝贵资源,他们为社会城市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农民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流动性大,他们不仅被迫流动于城乡之间,并在单位间、城镇间频繁地变动工作岗位,还经常跨地域流动。但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并没充分考虑到农民工就业的特点,致使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很少。目前,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总体参保率仅为15%,即使是参保人数较多的广东、大连,农民工参保率也仅为20%左右。造成农民工参保率低的直接原因是社会保障制度不能够与农民工就业流动的特点相适应,使农民工对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缺乏信任,对自己以后能否享受养老待遇心存疑虑。为此,我国应尽快建立与农民工劳动就业形式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以便更好地促进农民工的充分就业。因此,做好农民工社会保障工作,既要从一部分农民工流动就业的现实出发,建立过渡性的保障制度,又要考虑越来越多的农民工稳定就业的需要,完善现行城镇社会保障制度,还要从农民工接续社会保险关系的需要出发,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这样,就可使农民解除一切后顾之忧,放心地到各地流动就业,保障自己应享有的权利不受任何影响,也可避免农民工因异地就业而退保现象的发生。总之,只有建立健全有利于就业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更好地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稳定就业队

伍,保证劳动力队伍的接续,有利于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改善就业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使既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带动更多劳动者就业,以不断扩大就业规模。〔参考文献〕〔1〕牛根颖.30年来我国劳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体制与格局的重大变化〔J〕.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8(12).〔2〕尹蔚民.统筹城乡,完善制度,努力实现中国社会保障的科学发展〔J〕.社会保障(人大复印资料),2009,(4).〔3〕郑成功.寻求理性发展经验,规划社保改革蓝图〔J〕.社会保障障制度(人大复印资料),2009,(4).〔4〕信长星.关于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障制度改革中公平与效率问题的思考〔J〕.中国人口学,2008,

(1).责任编辑李英姿

第四篇:社会和谐发展与女性

一、女性能力发展: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探讨女性能力发展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指出,构建和谐社会就要“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最终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谐社会的建构,都必须把女性能力发展纳入视野。因为:

第一、促进妇女能力发展,是实现男女平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首先,妇女能力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促进妇女发展,实现男女平等,实现男女共同发展,是社会和谐的主要标志和重要内容。马克思认为,女性的解放与发展,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以及人自身发展程度的标尺,女性的地位是衡量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最好尺度,他引用了傅立叶的一句名言,“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标准。”[1](P250)与此相联系,马克思认为男女两性关系最鲜明地标明社会发展程度,“从这种关系就可以判断人的整个文化教养程度。从这种关系的性质就可以看出,人在何种程度上对自己来说成为并把自身理解为类存在物、人。”[2](P296)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和谐社会建设,表现在男女两性关系上,必然要求男女平等、和谐发展。而妇女的能力发展不仅是男女平等的重要表征,并且是实现男女平等的关键因素。妇女只有实现自身能力方面与男性更平等的发展,才能争取与男性更平等的社会地位。其次,妇女能力发展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广大妇女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女性只有在自身能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才能与男性一道,成为建设和谐社会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

第二、促进女性能力发展是“以人为本”的题中之义。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规定,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原则。“以人为本”就是把人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本原、本体,把人的发展视为发展的本质、目的、动力和标志的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发展理念,从政治上就要求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见,“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就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依归,强调的是,经济社会的发展都不是最终的目的,人的全面发展才是终极目标,才是发展的最高准则和标准。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能力发展、社会性发展、个性发展等方面。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社会关注占人口半数的女性的发展。因而关注女性发展中的问题,促进女性能力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必然逻辑。任何对女性发展的忽略,也就是对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违背。

第三,促进女性能力发展,是实现女性自身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谐社会既包括人际关际的和谐,也包括每个人自身全面、和谐的发展。党的十六大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十六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和谐社会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和谐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是指每一个人的能力、社会本质、个性等方面都得到充分、和谐发展。能力发展,是人的发展的重要方面。女性能力发展是女性社会性发展、个性发展的基础。广大妇女只有实现了自身能力的全面、充分发展,才能更广泛的参与社会,形成独立的个性。

二、促进女性能力发展:和谐社会建构进程中的必解之题

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都为女性能力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机,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女性的能力发展。但是,在能力发展问题上,仍然存在性别不平等、仍然存在一些阻碍女性能力发展的、不和谐的因素。突出表现在:

1、男女两性的能力发展不平衡

2、男女两性的能力发展机会不平等

3、男女两性能力的社会承认不平等

4、对女性能力发展一定程度的歧视与偏见

第五篇:社会改革与发展调研

——当代中国发展的抉择

广大市政11建筑30号

摘要:广东省博物馆“‘风起南方’——纪念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图片展”、“广东文化历史陈列展”,

关键词:广东省博物馆“‘风起南方’——纪念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图片展”、“广东文化历

史陈列展”,

1、引言

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自建立新中国、创立社会主义以来就不断探索、反复摸索的伟大事业。从建国之初向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老大哥学习的“一边倒”,到“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反对修正主义防止修正主义”,我们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实践经历了艰难、曲折甚至是反复的过程,直到改革开放我们党才成功开辟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改革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救了中国,改革开放发展了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的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迁,人们群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社会主义教育体制改革、农业种粮补贴、合作医疗全面推广等。三十年来,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通过这次对广东省博物馆的参观,对“广东文化历史陈列展”、“‘风起南方’——纪念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图片展”的了解,认识到中国的改革抉择是必然的,也只有对社会主义的改革,才能让中国发展起来。

2、改革的背景使改革成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

从博物馆里的历史陈列展里了解到,我国当时的发展状况是多么的落后。从大跃进、浮夸风,在到三年自然灾害。大饥荒饿死数以万计的人民。其次是苏联逼债,一夜之间撤走所以的援助,让中国的发展一下子陷入困境。1964年刘少奇在7千人大会上代表中央所作的报告还明确指出,造成这一灾难的原因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等解释。 后来又文革的阻碍,导致中国经济发展倒退十年,使人民对社会主义政策产生怀疑等。所以,文革后小平同志果断的提出了改革,巡视南方调查,从广东开始,以深圳为实验地等。而从博物馆里的图片事迹纪录中也可以看出:

3、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的伟大抉择,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历史选择。从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以义无反顾、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惊天动地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今天,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4、结束语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扫黑除恶主体演讲稿下一篇:深化放管服改革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