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吊孝范文

2022-05-26

第一篇:诸葛亮吊孝范文

诸葛亮吊孝的故事

东吴大都督周瑜,精通兵法,才智超群,只是肚量狭小,不能容人。他和诸葛亮共商破曹大计,可又想加害诸葛亮。周瑜攻打南郡时,曾身中毒箭。当诸葛亮趁乱用计先取南郡、荆州、襄阳后,周瑜一气之下箭伤复发。病中的周瑜仍想智取荆州,均被诸葛亮识破。周瑜一气再气,在"既生瑜,何生亮"的怨恨声中死去。

诸葛亮得知周瑜的死讯,决定前去吊唁。刘备怕诸葛亮被害,派赵云带五百军士保护。在周瑜柩前,诸葛亮亲自奠酒,跪在地上读祭文,泪如泉涌,悲痛不已,众将均被感动。鲁萧见诸葛亮如此悲痛,自言自语地说:“周瑜肚量狭小,自取灭亡。”

第二篇:诸葛亮

诸葛亮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不被理解的、孤独的、正直的、务实的大政治家。就因为他伟大,所以他孤独。

但是我却看到有人是这样评价的:“诸葛亮是失败的一生,从其择业工作开始就注定其悲剧的一生,因为他违反了太多管理常识,虽然他会在微观上玩一些小聪明:

1,诸葛亮其第一笨:不能坚持自己的原则。

其本躬耕于南阳,却被刘备三顾茅庐而请出来了,放弃了自己原本的人生信念和处世态度。

2,第二笨:不能审时度势,利用优势资源,做出正确的选择。

诸葛亮出山之际,天下大乱,不出山就算了,出山的时候选择了资源处于最劣势的刘备,逆势而为,苦苦经营,不仅阻碍了历史的进程,而且这个错误选择的阴影伴随其一生,导致其最后的病死,阳寿早尽!

3,第三笨:用人有疑,疑人还用

一个是当初魏延加入时,他就根据其脑后一根反骨断定其以后必反,毫无任何证据和先兆而且是人家投奔的时候这么判断纯属臆断!而且后面还大用特用。还有一个就是马谡,马谡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大家都怪马谡,我觉得其根本原因是诸葛亮这个管理者没做好,事先预料到可能出现的问题还是疑人还用,最后沉重的后果他也自负了,直接导致出兵失败,从此一蹶不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个管理者最基本的常识都做不到,所以不能说其不笨!

4,第四笨:一生求稳,过于呆板,不懂得变通

我记得没错的诸葛亮是六出祁山,姜维是九出祁山伐魏,每次还都是同样的粮食问题最终撤回。不但自己笨,还把姜维这个天才也教得和他一样笨,姜维跟他之前做了不少有名得事情,跟了他之后基本没啥出彩得地方。六出九出,说明不是一般的呆板,而且每次都是断粮,一个管理者六次同样的方法还因为同样的原因失败,还把下一任管理者带成和自己一样,不能不说是笨到极点!笨得可气!如果能象玩空城计一样,来一次不一样的出兵,直捣魏都,说不定效果比空城计还好(书中魏延有抱怨提及),直接拿下,历史改写。真让人痛心啊!

5,第五笨:不懂放权,活活累死!

诸葛亮凡军中二十两银子以上的事务都要亲自过目,这样不累死才怪!司马懿抓到小兵得知这个消息后,就感叹诸葛亮命不久已。做为一个管理者,不懂得放权,把自己活活累死,这不能不说是笨得经典;虽然当时五虎上将已不在,但是当时人才还是很多,姜维张苞之类的人才并不比其他二国少。

6,第六笨:愚忠,抱有私人感情,而置多数人利益不顾

诸葛亮从最开始的被刘备有目的骗出山之后,到刘备死后托孤,叫其可以废其子自立,他都愚蠢的不可救药,反而更加死心塌地扶那个扶不起的阿斗,结果自己命都搭上了,刘备那个家族企业最后也是衰败。诸葛亮只顾自己的私人感情,置广大蜀国员工的利益而不顾,这是不能容忍的,早就该废了那个扶不起的阿斗自立为王,可惜其没有,立个傀儡样的,虽然还是他管事,但所谓名不正言不顺,加上那么多笨的地方,连累广大蜀国百姓,哎...他要是自立为王,我想吴魏绝对心存畏惧,士气肯定受影响,而且不可能出现什么出山断粮的问题!

综上所有,只能感慨一下,诸葛亮你一代人才,虽然有小聪明,但是实在太笨了,不懂管理,

以至笨死,可惜啊!

我也是觉得诸葛亮应该要不就是不问世事,做个世外高人,人间隐士,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疯狂著书,然后遗泽百世,要不然就是辅佐曹操,意气焕发,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笑看乱世的。

对于这个问题,我之前也是看到过得,当时我就很不满这个答案的,现在我就来说为什么不满。

驳诸葛亮的第一笨,

躬耕于南阳真的就是诸葛亮的人生信念和处世态度吗?错!这出现在诸葛亮的前出师表中“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魏略和九州春秋也有记载过诸葛亮自荐的,是他自荐还是刘备去请,又或者两者都有就不知道,不过他常自比管仲、乐毅,像这样的人他会待着隆重吗?他必定会出山!诸葛亮是一个无双国士,国士就是以天下为己任。如果说诸葛亮没有这个志向,那才是贬低了诸葛亮呢。有一个叫许是的人去找程登,程登见了他之后自己睡大床,让他睡小床,这个人耿耿于怀跟刘备说,刘备说‘你是个士人,士人是什么,就是要以天下为己任的,现在天下大乱,就是要等着你们出来,报效国家,拯救人民,你们都不肯出山,乃天下苍生何?你在干什么,你在求田问世,不要说程登瞧不起你,就算我刘备也瞧不起你,程登还客气让你睡小床,你来到我家里我让你睡地下!’要是诸葛亮真的是这样的人,刘备是绝对瞧不起的。

驳诸葛亮第二笨,

诸葛亮看中刘备,是因为刘备那里有着诸葛亮的理想,诸葛亮一生都是在为复兴大汉做奋斗的,只有刘备才能实现诸葛亮这一个伟大的理想,就入郭家当时不在强大的袁绍手下而跑到弱势的曹操那里是同样的道理,他们要为自己找一个好老板,刘备就是诸葛亮的好老板。刘备是什么人,天下枭雄,谁不认识刘备的?说刘备差,有道理吗?没道理。

驳诸葛亮的第三笨,

马谡失街亭,真的是诸葛亮用人不当吗?确实是诸葛亮的责任,当时所有人都阻止了,但诸葛亮却还是要用他,结果酿成大错,本来应该是能够成功的。再说马谡是人才,跟诸葛亮在思想上都能同步,而且杀马谡的时候不仅仅是诸葛亮哭了,全部的人都哭了,用马谡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只是诸葛亮万万没想到马谡还不善实战,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这个故事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三国志记载,马谡是下落不明,有三种说法,一种是被诸葛亮杀了,一种是病死在狱中,一种是逃跑了,这个顺便提一下。诸葛亮是伟大的政治家,他份管理绝对没有问题的,但这并不代表他就是军事家,对于军事诸葛亮并不是精通的,而把军事当成是政治,那是不了解军事政治的人才说得出的。

驳诸葛亮第四笨,

诸葛一生为谨慎,他一生都是求稳的,这是他的做人立场,改变不了的。他每一次出征,那是他不想的,打战就要军粮,军粮从哪来,农民身上来的,对蜀国的人民来说这负担是很重的,实在没有太多的军粮给予诸葛亮北伐。但蜀国一定要出征的,只有出征才能保全他的领

地,这个了解蜀国的地理就知道了。再说空城计,诸葛亮真的有空城计吗?没有!这是罗贯中给他的,空城计是曹操的发明权,吕布在攻打曹操的时候曹操就是用这招打败吕布的,在此就不多讲了。

驳诸葛亮第五笨,

诸葛亮大权独揽,那是因为他效忠于蜀国,一个效忠国家的人你说他笨到极点,那是对他最大的侮辱!

驳诸葛亮第六笨,

诸葛亮真的存在私情吗?如果真的有,那么他就自立为王了,还用得着刘禅吗?刘备临终前是这样说的:“若自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刘备还有其他的儿子,他那句话更确切来说应该是说如果刘禅扶不起,就让诸葛亮自己在他其他儿子中选一个,而不是让诸葛亮自立,历来哪有一个皇帝把自己的位置让给其他人的?再说刘禅真的是弱智吗?答案是否定的,刘禅并不弱智,刘禅聪明得很呢。如果诸葛亮自立,那么他的形象就此毁了,让他自立,简直就是想要毁了诸葛亮的一生。

所以说诸葛亮笨到可以,那简直就是毁谤诸葛亮。诸葛亮总其一生都是孤独的,就连他死了这么多年,依旧有着那么多不了解他,在这里毁谤他的人存在,真是为诸葛亮感到悲哀呢,这才是诸葛亮真正的悲哀!

再说一次,诸葛亮是一个高风亮节的人,他不是笨死的,而是累死的,希望这个答案你能接受,也希望不要再有什么人误解了诸葛亮了。

第三篇:诸葛亮家训

刘备敕刘禅遗诏

原文: 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馀,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於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

译文:我刚刚得病,只是一点小病,后来因为这又得了更重的病,我自己知道自己时候不长了.人们说五十岁死的人不能称为夭折,我已经有六十多了,又有什么可遗憾的呢?不想自己再为此伤怀,但是却很惦念兄弟.射君来的时候,说丞相惊叹你的智慧和气量,有很大的修行,远远比我们所想的要好的多,你能这样的要求自己,我又有什么可忧虑的啊!勉励你,勉励你!不要因为坏事很小而去做,不要因为善事很小而不去做.要遵行贤能贤德,才能够使别人信服.你的父亲德行不深厚,你不要效仿(向他学习).可以读一下《汉书》、《礼记》,闲空有时间的时候看一下那些有学识的人和他们的著作《六韬》、《商君书》,对你的智慧会有很好的帮助.听说丞相已经抄写完了《申》、《韩》、《管子》、《六韬》这些文章,还没有给你,在路途之中丢失,你可以自己去乞求学习这些东西。

诸葛亮"诫子书"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进行修养锻炼的,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如果不下苦工学习就 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陶治性情使节操高尚。如果年华与岁月虚度,志愿时日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而有益于社会,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悔也来不及了。

诸葛亮家训

1.

远观山色年年依旧常青,近看人情朝朝不如往日。花开时蜂蝶聚,人困时亲朋疏。茶朋酒友日会三千,有事相求百中无一。吾生志愿积善读书,不敢望名声动地,不敢望富贵惊天,不敢望一言定国,不敢望七步成篇,不敢望珊瑚树高百尺,不敢望琉璃瓦盖千层;但愿父母康健夫妻偕老,兄友弟恭子孝孙贤,无荣无辱骨肉团圆。采茶青山之上,钓鱼渭水江边,无忧无虑在眼前。一日平安一日福,一日快乐一日仙。家不缺粮灶不断烟,茅舍不漏布衣常缠。退一步依然儒雅,让三分快活神仙。青天不管人闲事,绿水何能退是非。交有道之朋,绝无义之友,饮清泉之茶,戒乱性之酒。学有二三事之能,终身用之有余,平生之愿至此足矣!

第四篇:诸葛亮的

诸葛亮的“空城计”并不空!

读《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诸葛亮使用空城计的这个故事历来为人们津津乐道。

什么是空城计?——“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空城计就是一种心理战术。在己方无力守城的情况下,故意向敌人暴露我城内空虚,就是所谓“虚者虚之”。敌方产生怀疑,更会犹豫不前,就是所谓“疑中生疑”。敌人怕城内有埋伏,怕陷进埋伏圈内。但这是悬而又悬的“险策”。使用此计的关键,是要清楚地了解并掌握敌方将帅的心理状况和性格特征。

后世认为,诸葛亮使用空城计解围,就是他充分地了解司马懿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才敢出此险策。那么疑问出来了,诸葛亮如此谨慎之人,连魏延要率5千人马出子午谷的险也不冒,怎么会冒指挥机关被端掉,自己被俘的危险呢?单纯视为诸葛亮与司马懿之间的博弈,未免太小看空城计的合理性。

实际上空城计并不空,并不是完全靠虚来退敌的。

诸葛亮在得知街亭及列柳城尽失时,正着手安排北伐军撤兵事宜:所以一开始就安排关兴及张苞各引精兵三千人往武功山,又令张翼先遣剑阁以备妥归路,再命马岱及姜维殿后准备埋伏,最后移民,天水、南安及安定等三郡官吏军民皆入汉中。而诸葛亮亲率五千兵马运粮,这些分拨安排,正是打算撒兵的序列开始。

并不是诸葛亮打算只用一座空城吓司马懿,或者毫无准备之下被迫迎战,事实上诸葛亮在事前的分拨安排,却鲜少人知。事前已有埋伏,才敢布局示疑,这与事前没有准备,赌运气冒险一博的情形迥然不同。有人认为司马懿“养敌自保”,或是诸葛亮“走险棋”,不如仔细落实事件的“前因后果”,还比较具体根据而不沦于幻想迷惑。

从火烧新野及博望用水开始,屡被吓得惨败的魏军官兵,在其心目中,诸葛亮是个善用诱兵的奇兵专家。而且魏军亦向来善用诱兵,从早年的濮阳之役诱取吕布,以及官渡之战诱斩文丑等,魏军早知贪饵受诱的下场──壮烈牺牲地重创负伤。诸葛亮高举北伐大旗,集结大军来袭,不管是移动三郡居民或是节度蜀兵诸将的行动,都不会是小活动而不为人所知,纵使司马懿不知蜀兵虚实,也能知悉蜀兵曾有大规模的移动。但是司马懿等魏军在西城跟前所看到的蜀军,却无任何大规规重兵,这些蜀军怎会消失不见呢?移防的蜀军人在何方呢?会不会是埋伏准备袭击呢?是不是诸葛亮打算用少人的诱兵引导魏军入城受死,以诸葛亮为蜀军的最高领导,谁敢掉以轻心看扁?

司马懿再冒失也要盘算诸葛亮的麾下大将,像关兴、张苞、马岱、王平及魏延等蜀兵诸将,是不是全都聚集在西城等死,还是隐匿在旁,虎视眈眈伺机而动?或是研判蜀兵诸将悉数逃亡,仅剩诸葛

亮一人落单,眼中没有蜀兵诸将存在,除非司马懿得意豪赌,自认逮到没有护卫兵团的集团主帅,这若不是运气太好,就是诸葛亮设下陷阱,以诱兵请君入瓮。

司马懿原本不信哨兵报情,亲自探敌求证后,于是采取谨慎的措施。先行后退,再缓徐图:若有埋伏,则顺势引退;若无埋伏,则再兴战事。从司马懿不久又重回西城,盘问当地居民有关蜀军虚实,便可得知司马懿的确有卷土重来的军事行动,并非像有人所说的“魏兵一路吓回长安”。先退一步,保持安全距离,再另谋主意,而非惊吓大逃。

后来就在武功山的小路,关兴及张苞杀声盈谷,更兼魏军心疑,岂敢久停。曹真本想贪功追杀,不意却半途中伏,被诸葛亮事前所分拨安排的姜维及马岱拦截,不得不引兵鼠窜而还。司马懿若不早退,差点就落得曹真的下场。随着司马懿撤兵暂退,诸葛亮趁机撤回汉中。事先有“分拨安排”,事后有“埋伏交战”,遂使诸葛亮以风声鹤唳的静肃,巧设空城疑计而圈套司马懿。

演义中魏军有十五万,诸葛亮自身有兵二千五百名,另二千五百名蜀兵暂出,而关兴及张苞各领三千,这里已有一万一千名,还有张翼、姜维及马岱各军未计,若再把街亭战场的王平、魏延、高翔、申耽及申仪等残军计入,还有赵云及邓芝的箕谷疑军合并计算,恐怕兵不见得少。

《汉晋春秋》中诸葛亮说:“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也就是蜀兵人数不少。若是司马懿大军以众凌寡,又何需在意区区万名蜀兵呢?事实上诸葛亮也不是仅带万人就敢北伐,连南征南蛮都不只动用万人,北伐又怎只用万人。司马懿的对象不仅是诸葛亮的直属本队,更应考虑全体北伐大军。人数再多并非不怕陷阱,战国时长平之役,赵卒虽以四十余万人之众,仍落入秦军包围而挨饿,最后还被迫投降坑杀。汉中一带的山岳地形,满布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及天隙等险要,以石穴丛林等障碍,最怕身陷死地而无逃生余地。山林还不利于魏军骑兵的奔驰,山谷中的关隘其中还有"一夫当关,万夫莫敌"之险要,兵卒虽多,忽略地形的限制,岂不大意。

诸葛亮已有大军,兼有地利,司马懿虽有二十万,但仍未必占尽上风。司马懿屈指可算出北伐诸将的所在,面对只剩诸葛亮一人的军队,除非司马懿目中无人,看不见魏延、高翔、赵云及王平等蜀将。否则司马懿则应推敲这些蜀兵诸将是否正埋伏有以待之,诸葛亮在后来善用诱兵斩杀张合及王双等人,更证明魏兵冒进的下场,自食轻敌的恶果,恐将遭身死败亡之途。

第五篇:诸葛亮对联

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代志能遵教受;

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

——佚名 名成都武侯祠联

【注释】(1)谨慎: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2)七擒:七擒孟获。刘备去世后,彝族首领孟获与建宁豪强雍闿起兵反蜀。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南征,曾对孟获七擒七纵,使之心悦诚服,誓不复反(后仕蜀,为御史中丞)。 (3)南渡:渡过泸水(金沙江)南征。 (4)六出:六出祁山(在甘肃省)。相传诸葛亮曾六出祁山,北征曹魏。但据《三国志·诸葛亮传》,亮出兵伐魏仅五次,而出祁山者仅两次。 (5)五丈原:古地名,在今陕西岐山县南斜谷口西侧。公元234年诸葛亮伐魏,出斜谷,驻军屯田,相持百余日后,病卒于此。 (6)十倍:《三国志·诸葛亮传》:“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水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7)八阵:古代的八种兵阵。其名目不一。《三国志·诸葛亮传》:“推演兵法,作八阵图。”诸葛亮的八阵为:洞当、中黄、龙腾、鸟飞、折冲、虎冀、握机、连衡。 (8)两川:一曰“二川”。东川、西川的合称。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剑南道置东川西川两节度使,因有两川之称。 (9)三分:指当时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势。

【鉴赏】本联仅用52字,简明扼要地评价了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光辉显赫的一生。诸葛亮,东汉末年隐居于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西),自比管仲、乐毅,留心世事,人称“卧龙”。刘备三顾茅庐乃得见之。他向刘备提出占据荆、益,“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对抗曹操,统一中国的对策,即“隆中对”。他辅佐刘备取荆州,定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与魏、吴成鼎足之势,刘备死后,他辅佐后主刘禅,以丞相封武乡侯,兼领益州牧,整官制,修法度,志复中原,屡次北伐。建兴十二年,与魏司马懿在渭南争战,病故于五丈原军中,结束了辉煌的一生。

上联第一句,以“谨慎”二字首先点出了诸葛亮的主要性格特征。这“谨慎”二字,看似平常,其实非同小可。诸葛亮自己认为:刘备临终之时,之所以将国家大事托付给他,就是因为“先帝知臣谨慎”。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在成都武侯祠题的一副对联,其上联曰:“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所见略同。诸葛亮审时度势、决事用人,之所以足智多谋,甚至“料事如神”,与他的细心谨慎、思维周密是决然分不开的。上联第

二、三句,作者以两个短小对仗的排比句,概括了诸葛亮的两大重要业绩。他率兵南渡泸水,“七擒孟获”,不仅从军事上,而且从人心上征服了西南地区的敌对势力,从而化干戈为玉帛,有效地改善了同西南各民族间的关系。他又率兵北驻汉中,“六出祁山”,频频伐魏,以求“北定中原”。接着,作者用“何期”二字,将笔锋一转,道出了诸葛亮病逝沙场的憾事。这一句充满了感情色彩,似哭、似吼,惋惜、意外、悲怆、崇敬之情跃然纸上,令人深受感染,读来催人泪下。最后一句,作者以“九代”这一虚指的数量词开头,指出诸葛亮虽已去世,但其精神永垂不朽,其未竞事业,后继有人。下联从刘备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写起,进一步歌颂了诸葛亮的才能十倍于曹丕,相信他“必能安国,终定大事”,不仅托他辅佐后主,还请他必要时取而代之。因此,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说,“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这下联首句所说正是此事。第二句写诸葛亮长于巧思,智慧过人。他不仅革新了连弩,发明了木牛流马,还推演兵法,作八阵图。接着是写诸葛亮辅佐后主当政期间的业绩。他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推行屯田政策,并改善和西南各民族的关系,使当地经济、文化得以发展,人民受益。最后,作者以讴歌诸葛亮善结统一战线,从而三分天下的丰功伟绩结束全联。

作者高屋建瓴,饱蘸浓墨,选择诸葛亮生平中的典型事迹和重大特征,从大处落笔,一气呵成,把诸葛亮的历史功勋及其深远影响写得恰如其分,真实感人。

本联一个显著的遣词技巧,就是“用数”。上下联各五句,每句嵌进了一个数字,正好是从一到十共十个数字,只是次序有所变动而已。

说来也巧,纵观成都武侯祠的对联,“用数”者特多,盖因诸葛亮的生平事迹与数字格外有缘吧。比如:“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又如“一诗二表三分鼎;万古千秋五丈原。”等等。不过,其中“用数”最多的当推本联。“用数”可使词语表现出一种不可替代的特色,获得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总调度职责范文下一篇:最后的温柔范文